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案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教材分析《生活中的立体图形》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本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是根据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以及知识的衔接精心安排的,其基本出发点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不仅从数学自身的特点出发,而且还考虑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

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想像、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抽象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学重点:常见几何体的识别与分类。

教学难点:常见几何体的分类以及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学生分析1.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面对新学校、新环境,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充满着幻想,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

2.学生已经在小学学过简单的立体图形,对立体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没有多少难度。

关键是课不能上得平淡,要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开展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人人积极参与。

这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而且也可以给新同学提供相互熟悉、增进了解的机会,让学生和谐地融入到探究性学习的氛围中。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本节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入手,对立体图形进行识别、分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物抽象成立体图形的过程。

运用“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能力为重点,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实践、交流,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自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几何体,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并能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1.1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2)教學目的1、通過豐富的實例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點、線、面等幾何基本元素,瞭解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2、師生共同提供大量的實例,以運動的觀點認識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事實,提高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和語言的描述能力。

3、通過廣泛的交流,提高學生學數學、用數學、探索數學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1)通過大量的實例,使學生豐富對點、線、面的直觀認識,體會他們之間的關係。

感受到點、線、面是構成幾何圖形的基本元素。

(2)從動態的角度去認識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事實。

難點:在點、線、面、體中,曲線、曲面、含曲面圍成的體,相對為本節難點,用運動的觀點去理解線、面、體的形成。

教學過程一、新課引入在我們學習的教室中,哪些地方可以看作是物體的面?哪些地方可以看作是線?哪些地方可以看作是點?顯然,圖形是由點、線、面構成的,那麼點、線、面、體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線、面、體又有哪些種類呢?這些就是我們今天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

二、新課的進行1、你所認識的線都是直的嗎?你所認識的面都是平的嗎?你所認識的物體的形狀都有哪些形狀?由學生舉例說明。

(物體的形有很多種,可簡單羅列幾種常見幾何體。

)在學生邊說邊議中,歸納出,線有直線、曲線,面有平面、曲面,常見的幾何體有棱柱、圓柱、圓錐、圓臺、棱臺、球等。

2、點、線、面、體之間的相互關係。

觀察教室我們可以看到,教室這個長方體是由六個面圍成的,面與面相交處得到線,線與線相交得到點。

你能舉一些其他例子說明點、線、面的關係嗎?練習:P6中議一議(1)正方體是由幾個在圍成的?圓柱是由幾個面圍成的?它們都是平的嗎?正方體是由六個面圍成的,它的各個面都是平的。

圓柱是由三個面圍成的,它有兩個面是平的,一個面是曲的。

(2)圓柱的側面和底面相交成幾條線?它們是直的還是曲的?圓柱的側面和它的兩個底面相交,各成一條線,它們都是曲線。

(3)正方體有幾個頂點?經過每個頂點有幾條邊?正方體有八個頂點,經過每個頂點有三條邊。

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2)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2)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2)北师大版教学目标:⒈认识几何图形,能根据它们的几何特征,通过观察与交流,经历从具体情景中辨别各种几何图形,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⒉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体,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单个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并能根据几何体的某些特征将其分类。

⒊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表达以及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造和实践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⒋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思考和实践等活动,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模型抽象成简单的几何体。

教学难点: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几何体的概念和动手做几何图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简单的几何体。

教学过程:一、引入⒈教科书中呈现了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要求学生能从中“发现”熟悉的几何体,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选择其它的实物进行教学。

⒉让学生从家中挑选几件心爱的玩具带进课堂,⒊由教师课前准备或当堂演示一些图片。

⒋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你熟悉的几何体?二、讲授新课:⒈认一认: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电脑显示上面各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配注各几何体名称(中、英文)球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圆柱⒉找一找:找出你所认识的几何图形,⒊议一议:在上面讨论的基础上,以房间的一角为背景,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常见的几何体,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⒋看一看: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书房中各个物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的?⒌辨一辨:⑴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学生在回答桌面时老师应指出桌面是指整个层面),⑵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挂篮球的网袋是否类似于圆锥?为什么?⑶描述一下圆柱与圆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⑷请找出上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体?⑸请找出上图中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体想一想: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所见到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以上的几何体,(在实物与几何体模型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尤其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圆柱、圆锥的共同点与异同点,然后学生回答。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1一、设计思路:人们生活的空间存在着大量的图形,图形是人们理解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绝妙工具,立体图形的学习将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的空间,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无穷的直觉源泉。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学习立体图形的核心目标。

而“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是空间观念的重要方面。

同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背景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开始,通过观察、操作、想像、讨论、交流、推理等大量数学活动,逐步形成自己对空间与图形的认识,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3、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加深对常见几何体特征的认识。

4、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5、通过实例,使学生领悟到数学________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原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三、教材分析: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认识常见几何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在主动探究中,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四、重点难点:1、“非数学语言”到“数学语言”的转化。

2、体会点、线、面是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

学生分组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三棱柱、四棱锥、螺帽、球体各多个。

教师准备相应实物体各1个,投影片。

五、学前准备: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言:首先,能认识你们这些新朋友,我感到很荣幸。

很高兴今后能和同学们一起愉快合作,遨游数学王国、领略其风采,探索其奥秘。

同学们,让我们乘上时间的快车,架起理想的风帆,远航吧!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顾一下以前数学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吧!说明:用亲切的语言导入新课,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处于平等地位,让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从而形成老师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好朋友的意识,为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奠定了感情基础。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二課時●課題§1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二)●教學目標(一)教學知識點1.通過豐富的實例,進一步認識點、線、面、初步感受點、線、面之間的關係.2.進一步經歷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圖形的過程,從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認識常見幾何體的某些特徵.(二)能力訓練要求讓學生通過大量的實例,通過觀察、分析、抽象概括,提高認識空間圖形的能力.(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1.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從大量的實例中認真主動的思考,形成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2.鼓勵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提高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並在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激發學習數學的熱情.●教學重點1.認識點、線、面,初步感受點、線、面的關係.2.從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進一步認識常見幾何體的某些特徵.●教學難點1.認識“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事實.2.認識“面與面相交得到線、線與線相交得到點”的事實.●教學方法發現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大量的事實進行觀察、分析、交流,讓學生去主動發現“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及“面與面相交得到線、線與線相交得到點”的事實.●教具準備1.常見的幾何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球、棱柱.2.《中國城市交通圖》●教學過程Ⅰ.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上一節課我們認識了常見的幾何體,並且可以從大量的實物中抽象出這些圖形.我們知道世間萬物都是由一些基本元素構成的,那麼構成這些圖形的基本元素是什麼呢?Ⅱ.講授新課1.圖形是由點、線、面構成的[師]我們觀察老師手中的一個幾何體,例如一個長方體,在長方體這個圖形中,構成它的最基本的元素有點、線、面,你能幫老師找一下,圖中的點、線、面嗎?[生]我上去找一下.(學生拿到實物,一一從圖形中找到了相應的點、線、面)[師]是不是所有的圖形都是由點、線、面構成的呢?你能舉一個實例嗎?(同學們略作思考後,爭先恐後回答)[生]是的,圖形都是由點、線、面構成的,例如:足球,它就是由一個面構成的.(部分同學們疑惑的眼光看著這位同學)[生1]老師,我不同意他的看法,足球上就沒有點.[師]真的嗎?[生2]老師,足球上有點,足球上有很多六邊形,五邊形,它們的頂點不也是點嗎?(同學們鼓掌)[師]上面幾位同學能夠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很好,圖形的確是由點、線、面構成的,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一、教材分析:幾何學習最重要的目標是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活的三維世界,發展空間觀念。

新教材在重新審視幾何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傳統的幾何內容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改革:將“對圖形的初步認識”安排在幾何學習的第一章,讓其成為平面幾何的入門知識。

以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體為研究物件,具有現實性。

教材的編排在這裡巧妙地以生活中的物體──空間圖形──面──點、線為序,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充分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的道理。

而"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是本章的第一節,它從觀察我們身邊的立體圖形入手,勾勒出圖形的形狀,利用類比的方法找出圖形間的區別與聯繫。

既是本章知識的基礎,又是幾何學習的開端,更是對學生小學已有的立體圖形知識的提高和完善,同時也成為今後學習的鋪墊,具有重要的引領地位。

新教材注重所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注重觀察、操作、想像等探索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開拓思維,挖掘潛力;能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把學生對物體模糊的、感性的認識,變為對抽象的數學圖形的認識、理解和研究。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通過觀察,.能夠識別具體圖形。

2、識別圓柱與棱柱、圓錐與棱錐的區別與聯繫。

3、使學生對物體形狀的認識逐步由模糊的、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數學圖形美。

旨在培養學生探究、創造、實踐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圖形的過程,感受圖形世界的豐富多彩,同時通過比較不同的物體,學會觀察物體間的不同特徵,體會幾何體間的聯繫與區別。

在探索物體形狀的認識過程:即觀察、比較、分析、歸納中,體會類比、轉化的思想方法。

旨在讓學生體驗和理解生活中的立體圖形。

情感目標:1、通過直覺增進學生的理解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

2、激發學生對豐富的圖形世界的好奇心及興趣,初步形成積極參與活動,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课件 北师大版 课件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课件 北师大版 课件

点拨:让学生在实际中体验点动成线、线动成面和面 动成体,渗透实物与图形结合思考的数学思想。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 的立体图形(二)课件 北师大版
下面是ZplusZ格式的课件,点击运行:
点拨:考虑到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借助学生已理解点、
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由五个点运动成五个
环。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 的立体图形(二)课件 北师大版
点是否有大小?根据你生活中 的实例说说你的想法。
下面看一看生活中的实例: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 的立体图形(二)课件 北师大版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 的立体图形(二)课件 北师大版
想一想
观察前面的雨刷和流星动画, 你发现了什么?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点拨:屏幕显示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目的在 于让学生自觉规范数学语言,同时体验认识事物往往 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欣赏两幅动画,目的在于让 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 的立体图形(二)课件 北师大版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 的立体图形(二)课件 北师大版
议一议
(1)正方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圆柱是由几 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 (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 是直的还是曲的? (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 条棱?
从以上几个问题中,你能得到 什么结论吗?
面有平面、曲面之分
点拨:对比观察正方体和圆柱体,目的在于引导学生 回顾旧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全面参与教 学活动,体验研究【 的最 立问新 体】 图题七形的年(级二一数)学课般下件方册北生 师法活 大中 版。
流星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 的立体图形(二)课件 北师大版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教學反思社會經濟高速發展,需要全新思維,創新性人才,而這種人才是靠教育培養的,在過去的教育體制中,只是把學生作為"受體",強加地把所有東西都填裝進去,這就難以開拓學生思維,挖掘他們的潛力,課改正是要改變這一點,要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更多的實踐。

所以本節課我在教學過程中著重體現三大特色:1、聯繫生活——感悟數學《課標》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在教學中,應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獲得簡單平面圖形的直接經驗。

因此,在學習新課之前,老師給學生佈置任務,要求學生觀察身邊的物體分別是什麼形狀的,哪些物體的平面是長方形、正方形或其他圖形的,讓學生收集一些不同形狀的物品(如牙膏盒、茶罐、魔方、墨水盒等),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收集不同形狀的物品,使學生知道這些物體都是實際生活中的,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通過課前觀察、收集,課內動腦、動手對圖形進行分類,使學生初步感知概念,也擴大了學生主動參與和親身實踐的空間,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2、合作探究——建構數學《課標》在前言中明確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因此,小組合作探究是時代賦予數學教學活動的要求。

本案例片斷二中,在學生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後,要求學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先開展自主學習,即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實踐活動,讓每個學生經歷了從具體形象的操作中瞭解、體會這三種圖形的邊和角的特點的過程,然後在小組裡討論、交流、驗證,真正把學生推到了學習的主體地位。

彙報時,各學習小組爭先恐後,暢所欲言,各抒已見。

如讓學生彙報“怎樣知道長方形的對邊相等的”這一問題時,有的說是看出來的,有的說是用尺子量出來的、用繩子比出來的,還有的說是用對折的方法知道的……,真是精采紛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与说明(精选11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与说明(精选11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与说明(精选11篇)《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与说明篇1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生活中的大量物体,熟悉基本的几何体。

2、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看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分。

3、进一步熟悉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4、通过观看、操作等实践活动,进一步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学习重点:1、在详细的情境中,熟悉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2、熟悉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学习难点:1、是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2、熟悉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二、自学导引自学检测:1、画出在学校的时候学习的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并将它们分类,说出分类的标准和理由。

2、在生活你还见到那些几何体?三、典例精析1、指出下列几何体的名称2、争论并填写下表:①生活常见的几何体有那些?②这些几何体有什么特征③圆柱体与圆锥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④圆柱体与棱柱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⑤棱柱的分类;⑥几何体的分类(1)、几何体特征表:分类名称图形主要特征柱棱柱球球(2)、相同点与不同点:分类相同点不同点圆柱圆锥分类相同点不同点圆柱棱柱3、小组活动,争论并沟通下列问题及其解答:(对比观看,理解相关性质)(1)正方体是由_____个面围成的;圆柱是由______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_____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3)正方体有______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______条边?(4)图形是由______ _______ _______构成的。

(5)面与面相交得到______,线与线相交得到______。

四、随堂演练:1、用笔点一点,让点动起来,然后把你得到的图形平移,观看图形。

2、想象下列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哪些立体图形?(1)(2)(3)(4)(5) a b c d e总结:点动成,线动成,动成体。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教学设计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构成基本元素,并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图形构成,丰富对点、线、面、体的直观认识。

3、在对图形进行观察、操作过程中,积累处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从大量的实例中逐步丰富对点、线、面、体的认识。

教学难点: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投影地图,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点、线等。

2.你能举出更多生活中包含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等图形的例子吗?活动过程:通过学生观察上图,回答题目所提出的问题。

活动成果:通过观察、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图形的构成元素,并寻找构成图形基本元素面、线、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呈现了生活中的地图,让学生从熟悉的图形中找出图形的构成要素,并体会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活动一,分组活动,讨论并交流下列问题及其解答:(1)正方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圆柱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边?活动过程:通过学生观察正方体和圆柱体,回答题目所提出的问题。

活动成果: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从具体的几何体,再次让学生从熟悉的几何体中找出图形的构成要素,并体会要素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观察上图,你又发现了什么?活动过程:通过学生观察生活中三副动态的图形,回答题目所提出的问题。

活动成果: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构成图形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并从动态角度得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例题精讲1想象下列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哪些立体图形?讲解过程:从左到右,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分别是:圆锥、半球、圆台、球体、圆柱。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二课时教案资料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二课时教案资料

A.正方体 B.圆锥 C.圆柱 D.球
新知检验
想象下列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 以得到哪些立体图形?
1
2
3
4
5
a
bபைடு நூலகம்
c
d
e
延伸拓展
现有一个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 的长方形,绕它的一边所在直线旋转 一周,得到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谢谢!
结论1
面有_平__面和_曲__面;
线有_直__线和_曲__线。
结论2
...
面与面相交得到_线__;线与线相交得到_点__。
探究二: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1.点移动的运动轨迹是 什么呢? 2.线移动的运动轨迹是 什么呢?
3.面移动的运动轨迹是 什么呢?
大家分组交流
一下,告诉我 答案,好吗?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 1.通过实例,能找出常见几何体的构成元
素。
• 2.通过观察图片,能说出点、线、面之间
的关系.
探究一:图形的构成元素
认识点、线、面
1、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2、点: 地图上的城市,几何体上的顶点; 线: 地图上的公路、铁路、河流, 几何体上的棱; 面: 水面,黑板面,球的表面,水桶的侧面。
1.六棱柱是由_八__个__面围成的,它 们都是_平__的__。
2.六棱柱有___十__二 个顶点,经 过每个顶点有_三__条棱,共_十__八__条 棱。
1.圆柱是由_三___个面围成的,其中 两个面是_平__的__,一个面是_曲__的__。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一章豐富的圖形世界●課時安排9課時第一課時●課題1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一)●教學目標(一)教學知識點1.經歷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圖形的過程,感受圖形世界的豐富多彩.2.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圓柱、圓錐、正方體、棱柱、球,並能用語言描述它們的某些特徵.(二)能力訓練要求1.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2.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概括能力.(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1.通過直覺增進學生的理解力,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2.激發學生對豐富的圖形世界的興趣,好奇心,初步形成積極參與活動,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教學重點1.感受圖形世界的豐富多彩.2.認識現實背景中的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棱柱、球.●教學難點認識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棱柱、球,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它們的某些特徵.●教學方法引導發現法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感受、發現豐富的圖形世界,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常見的幾何體.●教具準備一輛玩具小公車、一架玩具小飛車、筆筒同學們準備的各種各樣的實物(與本節內容有關的)投影片第一張:(記作§1.1.1 A)問題串[議一議](1)教室中哪些物體的形狀與長方體、正方體類似?(2)教室中哪些物體的形狀與圓柱、圓錐類似?描述圓柱和圓錐物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3)找出教室中與地球形狀類似的物體.(4)找出教室中與課本P3中筆筒形狀類似的物體.●教學過程Ⅰ.創設現實情景,引入新課今天,我準備了“一架直升機”,帶領同學們插上想像的翅膀去飛行,我們飛向了祖國的藍天,飛呀、飛呀,我們飛到了一座現代化大城市的上空,翻開課本看第一章的第1頁的彩圖,這個城市多漂亮啊,我們在欣賞這個城市的美景時,不妨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一下,這個美麗的城市也是我們數學世界——豐富的圖形世界,你能從中發現哪些熟悉的圖形?[生]廣場中心的噴泉池是圓形的.[生]大樓是長方體.…[師]我們飛到中間那一個大樓的樓頂去觀察一下,發現了什麼變化?[生]在它的前方和上方看到的圖形不一樣.[師]是的,我們從不同的方向觀察同一建築物,看到的圖形是不一樣.[生]用一句古詩來描敘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師]真妙!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很多這樣的圖形,而正是我們的豐富的圖形使鄉村和城市變得很美麗.我們飛回來吧.第一章豐富的圖形世界,我們著重就來更進一步的認識這些圖形,同學們是未來這些城市和鄉村的建設者,老師相信,通過第一章的學習,將來用這些圖形是描繪我們的城市和鄉村,一定會使它們變得更美麗.接下來,我們就來認識一下生活中常見的立體圖形.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睜開眼睛認識這個世界時,第一次映入我們眼簾的便是各式各樣的立體圖形,那麼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立體圖形呢?下面我們就乘坐這輛小公車開始我們的“幾何之旅”,在出發之前,大家先看這輛車是由哪些立體圖形組成的?[生]老師,車身是長方體,輪胎可以看作圓柱體.[師]很好,你觀察很仔細.那麼就由你來當今天的“小司機”,帶領大家去旅遊吧.[生]老師,我再找一個“導遊”和我一塊合作.[師]你的想法很好.老師提個建議,你可以參照課本第2頁的導遊圖,也可以自己再選擇.(生甲和生乙合作,商量了半分鐘後,我和同學們乘坐上了他們的旅遊車)Ⅱ.根據現實情景,講授新課1.“幾何之旅”——從生活中發現熟悉的幾何體.[生甲]同學們,坐好了,我們現在就出發.(同學們哈哈大笑) [生乙]我們現在到了公園,同學們請下車,我們有秩序的走進去,今天,我們不是來觀賞花草樹木,而是來找我們熟悉的立體圖形——幾何體,誰發現了,趕快告訴我,我這兒答對了有“獎”.[生]我發現了亭子的頂端是圓錐,下面的支柱是圓柱.[生]公園大門的門柱是長方體,公園裡的石凳、石桌有長方體,有圓柱,還有棱柱.[生]公園裡有垃圾桶,有的垃圾桶上面設計了一個足球,足球是球體.[生]在公園裡我還碰到了幼稚園的一個小朋友在公園裡玩沙子,它堆起的沙堆是圓錐.[師]這些同學的想像力真豐富,他們結合生活經驗,在咱們的旅途找到了這麼多的立體圖形.生甲,我們還準備去哪兒?[生甲]我的車可以插上翅膀,飛到祖國的首都北京去看一看人民大會堂(可以看課本第3頁的圖),到站了.下車吧,這兒的幾何體可不少,誰來找一下.[生]人民大會堂中間的建築是長方體,兩邊的是正方體.[生]人民大會堂的柱子是圓柱.人民大會堂前面的旗杆是圓柱,路燈的電杆也是圓柱,燈罩是球形.[師]這位同學觀察很仔細.使老師很佩服.[生甲]老師,我的車可要飛入太空了,看一看,我們的家園——地球是啥立體圖形?(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是球(或橢圓).[師]我們可以近似地把它看成球.我們的這次旅行,收穫真不小,找到了我們生活中好多熟悉的幾何體,例如圓柱、圓錐、長方體、正方體、球、棱柱.謝謝生甲和生乙.(同學們熱烈鼓掌表示感謝)老師給同學們佈置過一個任務,要你們自己組成數學興趣小組,並給自己組起個響亮的名字,下面就迅速地分小組坐好,將自己組的名字寫在紙板上,下面我們分組討論課本第三頁議一議中的四個問題,並將結果用彩筆寫在答題板上,五分鐘後,派一個代表來講臺前面陳述.開始.(老師此時可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和同學交流意見)[師]時間到.哪一個組先來陳述,請來陳述之前報上你們組響亮的名字.[生]我們組是火箭組.議一議的第(1)問,哪些物體的形狀與長方體、正方體類似,我們組認為有:桌面、桌腿、書架的框子,文具盒是長方體,魔方是正方體.[生]我們組是苗苗組,我認為圖中書架上的書也是長方體.[師]補充的很好.火箭組接著回答.[生]第(2)問上圖中有茶杯,笛子,筆筒中的筆桿是圓柱形狀,提球的網把球放進去上面一部分是圓錐的形狀,書架上的小帽子是圓錐的形狀.圓柱和圓錐的相同點是底面都是圓的,不同點是圓柱有上下兩個底面都是圓的,而圓錐只有下底面,最上面只是一個頂點.在(3)中,筆筒的形狀我們把它叫棱柱,老師,對不對?[師]很正確,接著說.[生]與筆筒形狀類似的,也就是與棱柱類似的有書架上,笛子左邊的幾何體,桌子上茶杯和文具盒之間的幾何體.在(4)中,地球是一個球體,與它形狀類似的有足球.[師]回答的很好,同學們有很敏銳的觀察能力.[生]老師,我們是松樹隊,我們組認為在第(2)問中,筆筒中的毛筆的筆尖,鉛筆用削筆器削好後,也都和圓錐類似.[師]這位同學和她的組員學習上很盡力,很努力,值得我們學習.下面,我們看投影片(§1.1.1A)回答下列幾個問題,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些幾何體的特徵.[生]教室裡的鐵櫃子是長方體,它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師]正方體有幾個面呢?[生]也有六個面,但每個面都必須是正方形.老師,我有一個問題,正方體六個面都必須是正方形,長方體的六個面也必須都是長方形.[生]我覺得不一定,例如,我們的凳子腿是長方體,但上下底面卻是正方形.[師]這個同學舉得例子很好,長方體的每個面不一定都得是長方形,只要有兩個面是長方形,其餘四個面是長方形或正方形都可以.[生]老師,我來回答第(2)題,我的這支自動鉛筆,上面這部分是圓柱,下面這部分是圓錐.還有我的這塊橡皮也是圓柱的形狀,由此可知,圓柱和圓錐的區別就在於圓柱有兩個底面,而圓錐只有一個底面,上面是一個頂點.[生]老師,課本上的筆筒是棱柱形狀,而講桌上的筆筒是圓柱形狀.那麼圓柱和棱柱又有何相同點和不同點呢?[師]這位同學很善於發現問題,這一良好的學習品質,很值得我們師生共同學習.這個問題正是我們課本第4頁的議一議.接下來,同學們可用3分鐘的時間討論一下,再回答.(同學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討論,老師針對各組情況,引導不能積極參與討論的同學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師]同學們可以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哪一組先來.[生]我們是“新星組”,我們組的同學認為圓柱的底面是圓形,而棱柱的底面是多邊形,例如: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等;圓柱的側面是光滑的,而棱柱的側面是有一條邊互相重合的順次相連的長方形或正方形.[生]我們是“閃電組”,我們認為圓柱和棱柱還有許多相同點,如它們都有上下底面,並且它們的上下底面形狀是相同的;它們都有高,高就是上、下底面的距離;它們還都有體積,而且都等於底面積乘以高.……[師]這些同學的回答都很精彩,既注意和生活的聯繫,又能通過比較、觀察形象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我們會發現,有些數學知識通過比較,發現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使我們更清楚的區分它們.“賽車”組你們好像有啥問題要問嗎?[生]是的,老師,正方體、長方體是不是棱柱呢?(同學們竊竊私語).[生]老師,我認為它們也是棱柱,我們可以稱它們是四棱柱,正四棱柱.[師]你回答的太棒了,的確如此.(課堂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們接下來來看一下第四個問題,教室裡有無與地球形狀相同的物體.[生]有(他從他的書包裡拿出一個乒乓球)例如乒乓球,還有足球,籃球等都是和地球一樣的球體.[師]很好,在我們的教室裡有很多這樣的幾何體,我相信,我們的教室也會因為有這些豐富多彩的幾何體而變得越來越漂亮,同學們打開書看課本第4頁,其實,我們剛才說的棱柱都是直棱柱,其實生活中還有斜棱柱,現在我們講的主要是直棱柱,所以我們以後提到棱柱就是指直棱柱,因為我們現在只研究直棱柱,斜棱柱等你們學得更多的知識以後再研究.Ⅲ.做一做[師]下面我們做一個遊戲,我這兒有一個紙箱,裡面放了各種各樣的幾何體的模型,我們找幾個同學閉上眼睛,從中摸出一個幾何體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個幾何體.誰來呢?(同學們積極踴躍的要求參加,老師可以把機會留給這節課表現不很積極的同學,給他們以積極參與的機會)Ⅳ.課時小結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了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棱柱、球,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它們各自的特徵.2.經歷從現實世界中感受圖形的豐富多彩的過程,並學會了與同伴合作交流.Ⅴ.課後作業(一)課本P4習題1.1(二)預習內容:課本P5~P6.預習提綱:體會圖形是由點、線、面構成的;面與面相交得到線,線與線相交得到點.Ⅵ.活動與探究生活中除了常見的圓柱、圓錐、長方體、正方體、棱柱、球這幾種常見的幾何體外,是否還有其他形狀的幾何體,它們的構成和這幾種幾何體有何聯繫.●板書設計。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教學簡案探究新知問題研討如圖4.1-1是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請仔細觀察它們,你能看出它們分別對應下面的哪個幾何體嗎?探討:分析比較圓柱、圓錐、球這三種幾何體,你發現它們有什麼共同點?知識點1 立體圖形分類現在學習的立體圖形,主要包括柱體、錐體和球體.立體圖形⎪⎪⎩⎪⎪⎨⎧⎩⎨⎧⎩⎨⎧),棱锥(三棱锥、四棱锥圆锥锥体),棱柱(三棱柱、四棱柱圆柱柱体知識歸納2 棱柱、圓柱、棱錐、圓錐之間的差異從底面看:棱柱:有兩個底面,且底面都為三角形或四邊形等多邊形;圓柱:有兩個底面,且底面都為圓; 棱錐:只有一個底面,且底面為三角形或四邊形等多邊形; 圓錐:只有一個底面,且底面為圓. 從側面看:棱柱:側面有多個平面,由若干個長方形或正方形構成;圓柱:側面由一個曲面構成;棱錐:側面有多個平面,由若干有公共頂點的三角形構成;圓錐:側面是曲面,由一個曲面(其中一端交於一點)構成.知識歸納3 多面體的定義各表面都是平面的立體圖形叫多面體.如棱柱、棱錐等,而圓柱、圓錐等都不是多面體.例1請把圖4.1-3上方的實物與下方相應的圖形用直線連接,並說明你的理由:解析依據特徵連接實物和圖形,按照定義連接圖形和名稱.答案如圖4.1-4警示誤區當把實物畫好後,從側面難以區分棱柱和圓柱,要仔細觀察底面是圓的還是方的.例2將下列幾何體進行分類:解析 先確定分類標準,再分類,通常可按兩種標準分類. 答案 (1)按這個幾何體是柱體、錐體和球體劃分:(1)(2)(4)(5)(7)(8)為一類,它們都是柱體;(6)為一類.它是錐體;(3)為一類.它是球體;(2)按多面體和非多面體分類為(1)(2)(4)(7)(8)為多面體,(3)(5)(6)為非多面體. 方法技巧依據圖形特徵,判斷它是柱體、錐體,還是球體,如果是棱柱或棱錐,則看它是幾棱柱或是幾棱錐.把握分類標準,適當進行分類. 例3 如圖4.1-6,填表探究規律,數一數圖4.1-6中多面體的頂點數(V ).棱數(E ),面數(F ).VF E 正四面體正方體五棱錐算一算每個多面體的+-的值,看一看有什麼發現?解析 依據多面體的組成按一定順序統計頂點數、面數和棱數. 答案 填表: 4 4 68 6 126 6 10分別計算各多面體的V +F -E 的值:正四面體:4+4-6=2.正方體:8+6-12=2.五棱錐:6+6-10=2.數據 圖 形我的發現為:任意一個多面體的頂點數+面數-棱數=2.方法技巧(1)在統計頂點、棱、面的個數時,看不到的或重疊的要仔細記清.(2)可以用實際的模型進行演示,訓練空間想像能力.拓廣延伸例4我們在運動場上踢的足球大多是由許多黑白的小塊皮縫合而成的,七年級的李凱和王強兩位同學,在踢足球休息時,研究起足球上的黑白皮的個數,結果發現黑皮均呈五邊形,白皮呈六邊形.如圖4.1-7,在黑白相間的球體上,李凱好不容易才數清了黑皮共12塊,王強數白皮時不是重複,就是遺漏,無法點清白皮的個數,你能幫助他們解決這一問題嗎?探究過程下面是張紅和趙東兩位同學的探究過程.張紅:設五邊形黑皮共有m塊,六邊形的白皮共有n塊,由觀察可知,每塊黑皮的五條邊分別與五塊白皮六邊中的一條邊縫合在一起,而每塊白皮的三條邊分別和三塊黑皮的一邊縫合在一起,且封閉足球表面的黑白皮緊密相連,邊數不多也不少.因此,n塊白皮共有6 n條邊,其中與黑皮相連接在一起的有3 n條邊,這3 n條邊正好是黑皮的邊數之和,即黑皮共有3 n條邊,而m塊黑皮共有5 m條邊,於是得:5 m=3 n.這是五邊形黑皮和六邊形白皮之間的塊數的一般關係.將m=12代入上式得n=20,即白皮共有20塊.趙東:從圖中可以看出每塊白皮有三條邊與黑皮相連,即每三條黑皮的邊就確定一塊白皮,而每塊黑皮有五條邊,十二塊黑皮有5×12=60(條)邊,所以白皮有60÷3=20(塊).課時作業(一)教材習題教材第126頁,練習.教材第127頁,習題4.1(二)補充習題1.圓柱、圓錐、三棱柱和球這些幾何體中:(1)表面都是平的有______,(2)表面沒有平的有______;(3)表面只有一個面的是________;(4)表面有兩個面的有________;(5)表面有三個面的有_________;(6)表面有五個面的有________.2.正方體有______個頂點,經過每個頂點有______條棱,這些棱都______.3.找出生活中與下列幾何體形狀類似的物體各1個:(1)正方體________;(2)長方體________;(3)棱柱________;(4)圓柱________;(5)圓錐________;(6)球________.4.五棱柱有________個頂點,有________條棱,有_______個面.5.四棱錐是由________個三角形和________個四邊形組成的.6.六棱柱有________個頂點,有________條棱,有________個面.7.下列幾何體中有六個面的個數是()①長方體;②圓柱;③四棱柱;④正方體;⑤三棱柱.A.1個B.2個C.3個D.4個8.老師用的普通粉筆是()A.圓柱體B.圓臺C.棱柱D.錐體9.下列說法正確的個數有()①棱柱的側面都是矩形;②棱錐的側面都是三角形;③兩個三棱柱不可能拼成一個三棱柱;④六棱柱共有18條棱.A.1個B.2個C.3個D.4個10.想像出一個幾何體,使它的表面有一個曲的面和兩個平的面,而且兩個平的面大小一樣,畫出這個幾何體的示意圖,並找出生活中與它類似的一個物體.11.把圖4.1-8中的△ABC繞直線AB旋轉一周,得到一個幾何體,那麼這個幾何體是由幾個面圍成的?這幾個面是平的還是曲的?12.下面是一些頗具特色的建築物照片:想像這些建築物的實體,回答下列問題:(1)哪些建築物(或其一部分)與古埃及金字塔的形狀相同或相近?(2)哪些建築物的形狀與我們學習過的幾何體相同或相近?你能用適當的語言描述它們相同或相近的特徵嗎?13.你能用六根火柴擺出四個一樣的三邊形嗎?畫出示意圖,並和你的同學交流.14.如圖4.1-10是一個邊長為3的立方體,現將其各個面都塗成紅色,然後切割成27個邊長為1的小正方體,思考並回答下列問題:(1)有一面是紅色的小立方體有幾個?(2)有兩面是紅色的小立方體有幾個?(3)有三面是紅色的小立方體有幾個?(4)有沒有各個面都不是紅色的小立方體?如果有,有幾個?答案點撥問題研討探討:可以發現圓柱、圓錐和球的表面有一個共同特點,都含有一個曲面,而長方體、正方體、四棱錐都不含有曲面.課時作業(一)教材習題教材第126頁,練習1.略.2.依次為:圓柱、三棱柱、三棱錐、圓錐.3.略.教材第127頁,習題4.11.略.2.(4)3.①→棱柱②→圓錐③→球④→圓柱⑤→棱錐(二)補充習題1.(1)三棱柱;(2)球;(3)球;(4)圓錐;(5)圓柱;(6)三棱柱.2.8 3 相等3.(1)魔方;(2)VCD盒子;(3)六角螺母;(4)易開罐;(5)剛削過的鉛筆尖;(6)籃球.4.10 15 7 5.4 1 6.12 18 87.C 8.B 9.C10.圓柱.11.由兩個面圍成的,這兩個面都是曲的.12.(1)(2),(5)建築物的頂端;(2)略.13.把六根火柴棒擺放成一個三棱錐.(如圖4.1-11)14.(1)有一面是紅色的小立方體有6個,(即每個面中間的一個);(2)有兩面是紅色的小立方體有12個;(3)有三面是紅色的小立方體有8個;(4)有一個小立方體的各個面都不是紅色.。

北师大版七(下)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教材解读

北师大版七(下)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教材解读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认识常见的几何体的特征。

(2)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经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提高认识空间图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认真主动地思考,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2)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2)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2、教学难点(1)认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

(2)认识“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的事实。

教学流程问题引入回顾基本图形的基本构成;认识直线,曲线与平面、曲面共同探讨,新课导入回顾本课内容,通过作业再一次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师生共同探究点、线、面、体的关系及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小结与作业设计教学设计1、问题引入上节课我们观察和讨论了生活中的一些几何体,今天再一起来寻找构成图形更基本的元素:点、线、面。

①展示投影(建筑、生活实物等)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等。

②你能举出更多生活中包含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等图形的例子吗?2、共同探讨,新课导入①由观察总结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②投影展示正方体和圆柱体。

(1)正方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圆柱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2)圆柱的侧面与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边?和学生共同总结得到:体由面组成,面由线组成,线由点组成。

③师生完成课本第6页中的“想一想”,并互相交流,说出生活中类似于以上三幅图的例子。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創新應用
一、創新題
例1把圖4-5第一行的平面圖形繞虛線旋轉一周,便能形成第二行的某個幾何體,請用虛線連一連.
精析與解答①-C,②-E,③-D,④-B,⑤-A.
二、應用題
例2如圖4-6所示,下列實物分別類似於哪一種立體圖形?或由哪些立體圖形組成?
精析與解答(1)要善於觀察,忽略細節,才能將生活中的實物與數學上的抽象的立體圖形聯繫起來.如蘋果,忽略蘋果把兒及形狀上的稍扁,就可與數學上的球體聯繫起來;
(2)要勤於思考,在生活中要多用數學的眼光審視常見的物體和現象,這樣才能把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聯繫起來,為學好數學積累生活素材,逐漸培養空間想像力和數學素養.
A.圓柱B.六棱柱C.球體D.兩個圓錐形

說明:要掌握立體圖形的分類.。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1生活中的立體圖形1.經歷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圖形的過程,感受圖形世界的豐富多彩.2.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棱柱、球,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它們的某些特徵.3.通過豐富的實例,進一步認識點、線、面,初步感受點、線、面之間的關係.4.在對圖形進行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積累處理圖形的經驗,發展空間觀念.一、情境導入我們生活在多姿多彩的圖形世界中,許多美麗的圖形裝點著我們的生活,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二、合作探究探究點一:識別立體圖形【類型一】識別立體圖形(1)哪些是你學過的長方體、正方體?(2)請你從圖中找出與圓錐、圓柱類似的幾何體;(3)你還能發現哪些物體的形狀與我們學過的幾何體相同或相近?解:(1)物體a,d,h,i,n易使人聯想起長方體;物體b,p易使人聯想起正方體;(2)物體g,m類似於圓柱;物體l類似於圓錐;(3)物體e類似於棱錐;物體f,k類似於球.方法總結:考查了對現實生活中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結合所學幾何體的特徵,抽象出幾何圖形.【類型二】立體圖形構成的元素(1)圖①是由幾個面組成的,這些面有什麼特徵?(2)圖②是由幾個面組成的,這些面有什麼特徵?(3)圖①中共有多少條線?這些線都是直的嗎?圖②呢?(4)圖①和圖②中各有幾個頂點?解析:(1)根據長方體的面的特點解答;(2)根據圓錐的面的特點解答;(3)根據長方體和圓錐的線的特點解答;(4)根據長方體和圓錐的頂點情況解答.解:(1)圖①是由6個面組成的,這些面都是平的面;(2)圖②是由2個面組成的,1個平的面和1個曲的面;(3)圖①中共有12條線,這些線都是直的;圖②中有1條線,是曲線;(4)圖①中有8個頂點,圖②中只有1個頂點.方法總結:解答此類問題要聯繫實物的形狀與面的形狀作對比,然後作出判斷,平面與平面相交成直線,曲面與平面相交成曲線.【類型三】幾何體的分類解析:此題作為一道開放型題,分類的方法非常多,只要能說明分類的理由即可.但要注意:按某一標準分類時,要做到不重不漏,分類標準不同時,分類的結果也就不盡相同.解:本題答案不唯一,如按柱體、錐體、球體分類:(2)(3)(5)和(6)都是柱體,(4)(7)是錐體,(1)是球體.方法總結:生活中常見幾何體有兩種分類:一種按柱體、錐體、球體分類;一種按平面和曲面分類.探究點二:幾何體的形成筆尖畫線可以理解為點動成線.使用數學知識解釋下列生活中的現象:(1)流星劃破夜空,留下美麗的弧線;(2)一條拉直的細線切開了一塊豆腐;(3)把一枚硬幣立在桌面上用力一轉,形成一個球.解析:解釋現象關鍵是看其屬於什麼運動.解:(1)點動成線;(2)線動成面;(3)面動成體.方法總結: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可以用數學知識來解釋,關鍵是要找到生活實例與數學知識的連接點,如第(1)題可將流星看作一個點,則“點動成線”.如圖所示,將平面圖形繞軸旋轉一周,得到的幾何體是()解析:半圓繞其一條直徑所在的直線旋轉一周,得到的圖形是球.故選A.方法總結: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以運動的觀點觀察靜止的點、線、面,就能得到千姿百態的幾何圖形.解答此題可動手操作,也可以空間想像.三、板書設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几何体⎩⎪⎨⎪⎧柱体⎩⎪⎨⎪⎧圆柱棱柱锥体⎩⎪⎨⎪⎧圆锥棱锥球体图形的构成元素⎩⎪⎨⎪⎧点:点动成线线:线动成面面:面动成体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改變以往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體驗.數學學習活動中,應用多媒體給學生創設了生動的學習活動情景,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美妙畫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點、線、面、體的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在學習中注重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觀察感受,親身經歷體驗圖形的變化過程,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感悟知識的形成、變化、發展,激發學生的聯想與再創造能力.。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_北师大版_初一_七年级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_北师大版_初一_七年级

七年级数学科教案主备人------任亚利课题:展开与折叠本节需两课时,第一课时:学生动手折叠(做纸盒),认识棱柱;第二课时:展开(观察、找棱柱的性质)教学目标:1.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在制作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性质。

3.了解棱柱﹙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重点:学生制作模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难点: 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和侧面展开图。

教学准备:教具、素材、学生自制的模型四棱柱等。

教学过程:出示学习目标﹙小黑板﹚1.认识棱柱的某些性质。

2.了解棱柱﹙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棱柱概念、特性教学)拿出一个五棱柱型的盒子,让学生说出它的构成,提问:剪开是什么的样?由学生剪开,完成下列问题;1) 这个棱柱的上、下底面一样吗?它们各有几条边?2) 这个棱柱有几个侧面?侧面的形状是什么图形?3) 侧面的个数与底面的边数有什么关系?4)这个棱柱有几条侧棱?它们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订正,并引导学生归纳出棱柱的一些特性。

2.引导学生归纳n棱柱的面数、棱数,顶点数与n的关系面数顶点数棱数三棱柱 5 6 9四棱柱 6 8 12五棱柱 7 10 15六棱柱 8 12 18……………n棱柱 n+2 2n 3n3.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回答下列问题:你能得到那些平面图形?小组交流,并尽可能多的画出它的平面展开图,看看哪一组画的最多。

展示学生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寻找其中的规律。

再用投影1播放。

加强识记4.引导学生完成“做一做”,学生回答出圆柱、圆锥的展开图各是什么? 播放课件2。

直观生动。

5.巩固练习利用多媒体课件3---86.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谈谈你的收获。

7.布置作业:习题1.4 知识技能 1. 问题解决1. 2.思考题:1. 试画三棱锥的展开图2.n棱锥的面数、顶点数、棱数与n有什么关系?8.板书设计展开与折叠一.棱柱的某些特性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案北师大版一、学生状况分析进入数学新课程后,因教师理念的更新、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以及受年龄特征和所用教材特点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水平与以往相比均有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活跃大胆,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特别是少数学生已能够有意识地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从他们充分列举实例来解释数学问题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二、教学任务分析几何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活的三维世界,发展空间观念。

“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教材的编排以生活中的物体──空间图形──面、线、点为序,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而本节“点、线、面、体”,将研究空间图形的最基本的要数之间的关系,是后续几何学习的基础,因此需要了解有关基本知识,同时,其研究方法等也成为后续学习的基础,为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丰富的实例、富有趣味性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⒉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⒊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在合作、交流活动中,让学生逐步学会表达自我和倾听他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技能三、教学过程与分析本节课由六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①情境激趣,适时点题;②对比观察,理解相关性质;③动手实践,直观感知;④合作交流,探究新知;⑤随堂练习,巩固质疑;⑥师生交流,归纳小结。

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第一环节情境激趣,适时点题内容:教师:为了迎接北京xx年的奥运会,国家体育中心在奥林匹克公园修建了功能齐全、外观别致的游泳比赛的场馆——“水立方”。

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水立方”是一个什么几何体?(教师在屏幕上给出“水立方”的图片)学生:它是一个长方体。

教师:长方体是比较常见的几何体,那生活中除了长方体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几何体呢?学生有圆柱。

学生有球体。

学生有正方体和圆锥。

教师还有吗?学生还有棱柱和棱锥。

﹙同学们用实物作一一展示﹚教师很好。

这些几何体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我们把它们简称为“体”。

教师现在我们回到刚才的话题中去,从“水立方”中抽象出一个长方体,请问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这个长方体有六个面。

教师面与面相交形成了多少条线?学生形成了十二条线。

教师线与线相交形成了多少个点?学生形成了八个点。

教师很好。

通过问题的回答,你有没有什么启发?学生通过刚才的问题我发现面与面相交可以形成线,线与线相交可以形成点。

教师非常好。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研究点、线、面、体以及它们的相关知识。

﹙板出课题﹚目的: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点明课题,并让学生体验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一般方法.教学注意事项与效果:当学生看着“水立方”表情有些迟疑时,老师可以演示:从“水立方”中抽象出一个长方体的过程,这样可以巧妙地渗透从实物抽象出数学研究对象(几何体)的方法.如果学生描述“面与面相交可以形成多少条线,线与线相交可以形成多少个点”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模型演示,从而明晰结论,同时板书课题,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第二环节对比观察,理解相关性质内容:1小组活动,讨论并交流下列问题及其解答:(1)正方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圆柱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边?2在学生完成上面的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点、线、面、体实例;3动画演示“流星划过天空”、“汽车挡风玻璃上雨刷的运动”以及圆锥生成(直角三角形的旋转)过程,要求学生思考从中可以得到哪些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目的:通过活动从正反两个方面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效果:交流、研讨以及自主寻找点线面体的实例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动画演示,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第三环节动手实践,直观感知内容:小组活动,用准备好的工具印证:点动成线,线动成面和面动成体。

目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点动成线、线动成面和面动成体,丰富对点线面体的直观认识。

效果:自我实践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实际教学中,学生构造了多种图形。

第四环节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内容:教师刚才同学们的小组合作、自我体验非常成功,老师也做了一个有关点、线、面、体相互关系的动画,大家想不想看?学生想。

教师(屏幕上出现了五个点)在老师给出动画之前请大家猜想一下这可能是一个什么图案呢?学生奥运五环。

教师老师来播放动画,看看你们猜对了没有。

每一个环都是由点运动形成,每一个环相对独立,组成了奥运五环美丽的图案,象征着奥林匹克的精神,什么精神?学生更高、更快、更强。

教师很好。

刚才演示的是点动成线,现在我们再来看这里有一条线段AB,线段动起来就形成了面,这就是什么?学生线动成面。

教师观察一下屏幕它形成了什么面?学生曲面。

教师我们继续来观察,现在出现在画面上的分别是什么图形?学生矩形和三角形。

教师什么三角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在运动过程中会形成什么样图形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矩形,这个过程说明了什么?学生面动成体.教师形成什么体?学生圆柱体。

教师很好,我们再来看一下直角三角形的运动,形成什么几何体?学生圆锥体。

教师很好。

目的:通过演示、交流活动进一步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效果: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并留心观察学生中出现的个别特例.课堂上的独立思考后与合作学习形成有机的结合,课堂气氛因此显得格外轻松.第五环节随堂练习,巩固质疑内容:1想象下列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哪些立体图形?2点是否有大小?根据你生活中的实例说说你的想法。

目的: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同时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辩论比赛,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的应用。

选择题目的出发点仍在于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

效果:学生基本都能较好地完成了问题1,而对问题2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任何到数学中的点和现实生活中的点是有差异的,数学是现实的抽象,但并不等同于现实。

第六环节师生交流,归纳小结:阅读书上第7-8页的内容,然后自由发言谈本节课的困惑、收获和体会.布置作业:课本P9习题1、2、3、4。

目的:师生交流、归纳小结的目的是让学生准确全面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及时归纳知识的习惯. 效果:课堂上,学生发言非常积极,而且能够准确全面的表述.四、教学反思与点评:本节课的教学是一节公开课,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教材的意图和特色,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促进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得轻松愉快,也得到了全体听课人员(80余位老师)的一致好评。

纵观整堂课,成功之处有:1能够深入挖掘教材,由“观察常见几何体的线面相交形成的图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平面图形旋转成相关的几何体”这条主线贯穿始终,衔接得当,过渡自然,保证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比如在学生回答完面与面相交可以形成线,线与线相交可以形成点这个结论巧妙引出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在不打断学生原有思维的前提下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2问题设计精当,极具启发性,比如引入时提出“面与面相交形成了多少条线?线与线相交形成了多少个点?”一时间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自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在解答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的愿望和信心。

3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坚持使用黑板适时板书,这样做使学生对整堂课的内容有比较明晰的认识,从而内化为整体性和系统性较强的知识结构。

此外,创设了丰富的、有趣的现实情境(如“水立方”问题),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了从实物中抽象几何体的过程,关注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注重了动手实践和直观感受,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注重了学生合作交流,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当然,学校不具备使用多媒体的条件时,为了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操作性,可以自制各种几何体的模型或借助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教学。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立图形说课稿华东师大版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的第一节的内容。

它以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体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性。

并在编排方面巧妙地从学生所熟悉的物体出发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立体图形,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本节课从观察我们身边的立体图形入手,勾勒出图形的形状,利用类比的方法找出图形间的区别与联系。

它既是本章知识的基础,又是几何学习的开端,更是对学生小学已有的立体图形知识的提高和完善,同时也为今后几何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教材的内容,以及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直观认识规则的立体图形,正确识别各类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发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体验立体图形的抽象和形成过程,体验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教学重难点重点:由于本节内容是对学生小学已有的立体图形知识的提高和完善,同时结合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要求,确定本课重点为:①.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②.认识现实背景中的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

难点:柱体和锥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像电冰箱、蛋筒冰淇淋等,学生很容易识别,但要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所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认知规律,确定本课难点为:认识圆柱、圆锥、棱柱、棱锥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培养学生空间感的形成。

二、学法分析(说学法)1 学生情况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面对新学校、新环境,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充满着幻想,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

他们在小学已经学过简单的立体图形,对立体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但空间想象能力不强。

对正确识别各类立体图形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2 学法指导通过几年来的新课改教学体验,我深深感受到合作探索不但可以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所以本节课教学中我准备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遵循“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反馈——实践”的主线进行学习。

三、教法分析(说教法)新课程改革体现了“重结论,更重过程”的思想。

因此在讲授本节课时,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 直观教学法:以观看生活中立体图形为开端,让学生们在欣赏这些形态各异立体图形同时,感受其中蕴涵的数学图形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