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层次分析法

合集下载

层次分析法PPT

层次分析法PPT

( 3) B4
由此可求得各属性的最大特征值和相应的特征向量。
特征值 健康情况
各属性的最大特征 值 业务知识 写作能力 口才
3.02 3.05 3.05
政策水平
工作作风
max
W
( 3)
3.02
3.00
3.02
0.14 0.10 0.32 0.28 0.47 0.77 0.63 0.33 0.22 0.65 0.47 0.17 0.24 0.57 0.46 0.07 0.07 0.05
口才 政策水平 工作作风 1 1/ 3 5 1 7 1 7 9 1 ( 3 ) ( 3) 3 1 7 B5 1 1 7 B6 1 / 7 1 5 1 / 5 1 / 7 1 1 / 7 1 / 7 1 1 / 9 1 / 5 1
一致性指标
一致性比率CR=0.07/1.24=0.0565<0.1 随机一致性指标 RI=1.24 (查表)
通过一致性检验
假设3人关于6个标准的判断矩阵为:
健康情况 业务知识 写作能力
B1(3)
1 1/ 4 1/ 2 1 1/ 4 1/ 4 1 3 1 / 3 ( 3) ( 3) 4 1 3 B2 4 1 1 / 2 B3 1 / 3 1 1 2 1/ 3 1 5 2 3 1 1 1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成对比较 矩阵(判断矩阵) 4、层次总排序并 做一致性检验
3、层次单排序并 做一致性检验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举例
某单位拟从3名干部中选拔一名领导, 选拔的标准有政策水平、工作作风、业务 知识、口才、写作能力和健康状况。下面 用AHP方法对3人综合评估、量化排序。

中学历史史料教学有效方法探究

中学历史史料教学有效方法探究

中学历史史料教学有效方法探究一、用时空定位法,以抓住史料的“根”——樊树志《国史概要》史料二就以澳门—果阿〔印度地名〕—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丝,1580—1590年从澳门运往果阿的生丝为3000担,价值白银24万两,利润达白银36万两……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以至于当时的欧洲商人们说,葡萄牙人从里斯本运往果阿的白银几乎全部经澳门进入中国。

——樊树志《国史概要》二、用层次分析法,以抓住史料的“核”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上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一种层次权重决策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那么、方案等层次,在此根底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该方法在史料中也有极高的借鉴意义。

假设定量分析一那么完整史料,可分解为引言、主体和出处三个层次。

解读史料时,要去看、去研究这三个层次,因为它们共同构成了史料的信息源。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学生对主体局部的解读能力较弱,提升学生解读史料主体局部的能力是主攻方向。

假设定性分析一那么史料的主体信息,又可分解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次:史料讲的是什么事件或现象?〔这是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是理解〕有什么影响?〔这是评价〕由于史料引用者的意图不同,在史料呈现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还以上述两那么史料为例,通过阅读不难发现史料一讲的是“丝绸之路”,史料中有原因〔或条件〕的提及,但侧重于对事件本身的阐述;史料二讲的是“世界市场的形成”,史料对于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并未提及,主要侧重于对事件本身的阐述。

近几年的高考题已充分表达“没有史料无以成题”的,有关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原因和影响的分析仍然是考查的重点,这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假设在平时能按事件〔现象〕、原因、影响三个层次“前瞻后联”地训练学生,既可帮助学生抓住史料的核心内容,更能有效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评价问题的能力。

三、用史观拓展法,以抓住史料的“神”近年来,新的史学观在高考中不断渗透,这也就对我们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史观意识和能力。

国际政治学

国际政治学

国际政治的三种研究方法(一)哲学层次的研究方法:1、哲学层次的方法涉及的是研究者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本体论的争论在于世界究竟是物质的还是观念的。

2、认识论所涉及的是人的思维能否认识世界以及怎样认识世界的问题。

从国际关系研究来看,认识论的体现大致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认识主体与研究的客体之间处于怎样的关系;二是主体认识和解释客体经由怎样的途径。

(二)学科层次的研究方法:1、传统主义和行为主义:传统主义是指通过第一手的观察和实践经验,或是看二手的外交史或其他相关图书资料,依靠判断、知觉和洞察力获得研究成果。

行为主义强调“价值中立”,重视将科学领域的新成果进入到国际政治学研究中。

如系统论、控制论、博弈论。

2、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实证主义(positivism)与行为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有四个基本假定:第一,科学是一个整体,都应使用相同的方法;第二,事实与价值之间是由区别的;第三,社会领域像自然界一样也是规律的,寻找自然规律的方法可以发现这些规律;第四,确定陈述是真的方式是依赖事实的检验。

后实证主义否认社会世界的客观性,强调国际关系中观念与话语的作用。

3、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理性主义的主要涵义是指对理性选择理论的应用,运用博弈论就是一种分析理性选择的简化模式。

建构主义从社会学的视角区分了具有物质属性的自然事实和人们的社会活动所建构的社会事实。

(三)具体问题的研究方法:1、历史分析法(Historical-Descriptive Method)国际政治学中最广泛运用的方法之一。

以历史分析为基础,演绎综合并加以类比,以揭示其规律。

(乔治·莫德尔斯基的百年周期论;汉斯.摩根索的权力政治说;尼克松的“五大力量说”均势和平)2、归纳法与演绎法:归纳法是从个别到一般,即通过对个别事物或现象的分析,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或规律)。

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即从已知的一般知识或理论出发,通过合理的逻辑推理,推导出未知的结论,或对个别事物做出判断。

历史多角度多层次分析

历史多角度多层次分析

1、原因类(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
(5)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6)近代农民阶级领导的救亡图存运动失败的原因
(9)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10)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2、影响类
(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5)近代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
(7)中美关系改善对中国的影响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0)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3、评价类
(3)全面评价科举制
(7)如何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
(8)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9)运用多种史观评价罗斯福新政
4、认识类
(1)如何认识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监察制度与中央集权的关系
(3)如何认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
(4)如何认识清明之际的民主启蒙思想
(5)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认识中国社会的巨变
(7)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8)如何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历史文学多层次分析

历史文学多层次分析

历史文学多层次分析
历史文学多层次分析是一种将历史文化与文学艺术相互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可以深入探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作品与社会的关系。

首先,历史文学多层次分析需要深入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所描绘的情节、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都是与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风气密切相关的。

例如,清代文学中常出现的律诗文体和传统文人的雅致情怀,就体现了清代时期传统文化的特点。

因此,在深入分析文学作品之前,必须对其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进行深入的了解。

其次,历史文学多层次分析需要对作品中所表现的主题、情节和人物进行解析。

在文学作品中,主题往往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情节则是主题的具体表现;而人物则是主题和情节的表现者。

通过逐层分析这些元素,可以深入挖掘作品所表达的历史文化价值。

最后,历史文学多层次分析需要对作品中运用的文学手法和艺术表达进行剖析。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在文化历史层面有所体现,还表现了作者在文学上的艺术追求。

通过对作品中运用的类似叙述、描写、形象、比喻、象征等手法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挖掘作品的艺术价值,并找到与文学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关系。

综上所述,历史文学多层次分析是一种将文学艺术和历史文化相互融合的和谐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历史爱好者来说,比较深入进行历史文学多层次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历史和文学的关系,发掘文学创作中所包含的深刻思想,为自己的文学创作或研究工作提供更多的启示和灵感。

汉语方言的历史层次及其类型

汉语方言的历史层次及其类型

汉语方言的历史层次及其类型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潘悟云内容提要汉语方言形成的特殊历史,使它具有多个历史层次的叠加。

历史层次有几种类型,一种是音变滞后层,另一种是外来借用层。

这两个层次以外的是主体层。

历史比较只能在同一个历史层次内进行,所以在作历史比较以前,必须先作历史层次处理。

关键词 历史层次 历史比较 音变滞后 借用 主体层次一、历史层次与历史比较法。

历史层次的提出与历史比较法的运用密切相关。

前个世纪,历史比较法在中原标准语中的运用取得很大的成功,高本汉对《切韵》系统的构拟是一大标志。

但是,此后一些学者想通过汉语现代南方方言的历史比较直接构拟这些方言的母语,却成绩不大。

于是,语言学家们在反思,是不是这与南方方言的性质有关。

历史比较法是在印欧语历史比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印欧语的语言演变过程有如下图:关于汉语方言的形成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受这种史观的影响。

一般会认为从原始汉语分化出古代的江东方言、江南方言、中原雅言等等。

从江东方言分化出吴语、闽语等等。

但是,魏晋以前中国南方还是非汉族居民占大多数,载靖与曹操书自述从会稽“南至交州,经历东瓯、闽越之国,行经万里,不见汉地”。

诸葛恪镇压丹阳山越,“献戎十万”,未被抓获的自然更多,可见在靠近金陵的丹阳,山越人数就已经数以十万计了。

这些异族早就开始接受汉语,《越绝书·吴内传》记录勾践向越民发布的“维甲令”中,汉语词与百越语词夹杂,反映当时越语已经开始汉化。

但是这种汉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随着汉移民与汉文化的不断影响,这些非汉族语最后变为汉语的一种方言。

而且,即使变作汉语以后,它们还是不断接受中原权威方言的影响,这种语言史观可以图示如下: L 211 L 221 L 122 L 212 。

L L 1 L 2 L 11 L 12 L 21 L 22 L 222 L 121 图1这种过程一直持续到现代。

例如上海方言中,见母二等字“家”白读 ,出现于“大家” 这些口语中。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法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法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法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

分层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下面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法的一些建议:1.分类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分为基础、提高和拓展三个层次。

基础层次教学针对知识薄弱的学生,重点讲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提高层次教学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层次教学则通过更深入的内容和更高层次的问题来挑战学生。

2.教学目标明确:在每个层次的教学中,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

基础层次教学的目标是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层次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拓展层次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来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在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例如课本、多媒体教学软件、历史文献等,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教学资源;对于提高层次和拓展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复杂和深入的教学资源,如历史原始文献、历史研究论文等,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

4.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在分层教学中,适当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主动学习。

基础层次的教学可以采用讲解和演示的形式,提高层次的教学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拓展层次的教学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和课外拓展的形式。

5.及时反馈和调整:在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小测验、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并给予帮助和指导。

总之,分层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历史学业质量水平层次

历史学业质量水平层次

历史学业质量水平层次
历史学业的质量水平层次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首先,可以从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学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历史学的质量水平可以通过教学大纲、教材质量、教学方法等方面来评估。

其次,可以从学生学业表现和学术成就来评估历史学的质量水平。

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业表现、参与学术研究的能力、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深度等方面可以反映历史学的质量水平。

再者,可以从历史学研究和学术成果的角度来评估历史学的质量水平。

历史学研究的深度、广度、创新性以及对历史事件、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贡献都可以反映历史学的质量水平。

最后,可以从社会认可和影响力的角度来评估历史学的质量水平。

历史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贡献等都可以反映历史学的质量水平。

总的来说,历史学的质量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需要综合考量教育体系、学生学业表现、学术研究和社会认可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汉语方言语音史研究与历史层次分析法

汉语方言语音史研究与历史层次分析法

第一節緣起 第二節開化方言效攝的讀音層次 第三節處衢片效攝的讀音層次 第四節吴閩徽等方言效攝的讀音層次及層次對應 參考文獻
第一節緣起 第二節開化方言齊韻的讀音層次 第三節衢州片齊韻的讀音層次 第四節麗水片齊韻的讀音層次 第五節總結 參考文獻
第一節緣起 第二節層次音變 第三節 150年前的上海話記録 第四節層次音變引起陽上調雙向擴散 第五節總結 參考文獻
汉语方言语音史研究与历史层次分 析法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方法
歷史
语音
过程
語音
汉语
音變
历史
历史
方言 層次
研究
研究
文獻
語言
方言

讀音
比較
内容摘要
本书稿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和评述西方历史语言学研究音变的历史和理论方法,其中对经典的历史比 较法运作过程作了详细的阐述,籍此来指出比较法的得失。第二部分是本书的重心。作者根据汉语方言演变的特 点提出一中心多层次的汉语方言演变观,并提出与此演变相配的历史层次分析法,最后分三个过程来全面阐述历 史层次分析的方法。第三部分运用历史层次分析法来研究分析吴闽赣徽方言语音层次。
第一節緣起 第二節魚韻讀音層次的分析 第三節層次分析與層次比較的相關問題 第四節總結 參考文獻
第一節緣起 第二節吴語魚韻的文讀層次 第三節吴語處衢片魚韻的白讀層次 第四節南部吴語魚韻的讀音層次 第五節北部吴語魚韻的讀音層次 第六節江淮官話、徽、贛、閩方言魚韻韻母讀音層次 第七節各方言魚韻讀音層次的對應 第八節總結 參考文獻

高一历史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一历史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一历史答题技巧有哪些高一历史答题技巧有哪些在高中历史答题时,考生应该重在答案的知识正确性,但每次考试后总有考生埋怨阅卷不公正,自己答案正确却得不到满分,所以一定要掌握好正确的历史答题技巧。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一历史答题技巧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一历史答题技巧一、层次到位。

层次是说话、作文内容的次序,层次到位是正确分段的前提保证。

每个历史问题的解答总有主要线索,有的按时间划分若干阶段,有的按地点划分几个地域,有的按社会结构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层面,有的须要按因果关系进行从因素到结论进行论证。

我们应该找准适合题目的主要线索,依据线索,整理出第一层次的若干方面,这些方面有几个,就应用几个并列自然段去阐述。

一般来说,在第一层次(或每个自然段)内部,只需要将知识要点化就行了,不必再细化第三、第四层次为更多的自然段了。

二、语言到位。

例如说鸦片战争就是特指第一次鸦片战争,不能理解为两次鸦片战争。

所以,历史学科考试答题,不能自造历史名词,也不能用口头语言,文学语言,甚至修辞手法。

要充分尊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教材中的标准概念、历史老师讲解时的正确观点来阐述史实,分析史料,评价人物。

同时,文字要简洁,语言要精练。

三、书写到位。

要求用楷体或行楷体书写文字,不要用草体书写,一笔一划、减少连笔、工整清晰,自然爽心悦目;用笔、用墨也很重要,高考要求用0.5mm黑色签字笔,因此平时做题训练尽量靠近高考要求,不要用铅笔、亮度太低的蓝黑墨水、蓝黑色圆珠笔也少用;历史客观题目前都采用涂卡答题,我们在训练中应选用合格的2B铅笔涂卡,这样能很好地掌握这种铅笔的特性,以免上考场出现折断铅笔芯,涂得太轻、太重等不利现象;考试书写中千万不能出现错误字,否则会大煞风景,影响阅卷者对你的印象。

四、格式到位。

文科书写的规格式样是统一的,语文考试中作文格式应运用到历史学科作答中来。

答题应分段,每个自然段起笔必须空两格,一行书写不尽的文字转行应该顶格继续书写,不能象做豆腐一样,四四方方一大块,不知头绪;每段字里行间要均匀大方,标点符号也要准确清晰,不能从头至尾只用“圆点”符号;同时,另一个极端也是错误的:有些同学将一道题的答案没头没脑地分成八段、十段文字,“豆腐块”变成了“面条”,这显然是逻辑混乱的表现。

高中历史:以罗斯福新政例说历史学科三大能力层次

高中历史:以罗斯福新政例说历史学科三大能力层次

高中历史:以罗斯福新政例说历史学科三大能力层次近几年高考强调对综合能力的考查,实际上,历史学科综合能力并不神秘,考试大纲明确提出记忆、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

1.记忆:第一能力层次记忆能力是学好历史的基本能力,在高考能力要求中,记忆能力有两个层次:①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②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

提高记忆能力的技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归类记忆法: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记忆。

(2)串线记忆法: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加以理解和巩固。

(3)比较记忆法:所谓比较,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然后对不同的内容进行记忆,对相同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或将容易混淆的部分列出来,进行辨别记忆。

2.理解:第二能力层次(1)宏观揭示法和微观剖析法:放眼历史全貌、大处着眼,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对某一历史现象进行深刻分析,认识其本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

(2)规律探寻法:规律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联系,历史规律是指通过对历史现象进行辩证分析而得出的科学结论,而这种科学的结论需要理解掌握。

(3)逆向分析法:就是从已知历史知识的反面思考其隐含的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3.应用:第三能力层级(1)准确阅读材料:要注意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材料中说明的问题,弄清楚图表与数据材料表现了怎样的历史现象,材料所体现的立场、观点,最大限度地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解答问题。

(2)有效归纳事物:归纳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学习要求。

主要是指会归纳历史阶段的特征和具体历史事物的特点、性质、实质和所反映的历史规律,在历史上的作用、意义、历史地位等。

能够把理论总结、认识和史实相结合,条理清楚地回答问题。

(3)做出正确判断:要想使判断准确,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对史实掌握全面、准确、清楚,不含糊、不似是而非。

历史层次分析法的几个重大问题

历史层次分析法的几个重大问题

历史层次分析法的几个重大问题作者:***来源:《辞书研究》2022年第04期摘要文章讨论了历史层次分析法的几个重大问题。

它们分别是:1. 语音层次的定义与性质;2. 滞后音变、扩散式音变与语音层次的区别;3. 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的关系;4. 语音层次的时间先后跟权威官话语音史的关系;5. 方言间语音层次的对应;6. 汉语方言层次演变与方言的层次分类。

最后是结语。

关键词历史层次分析法语音层次文白异读对应层次方言分区历史层次分析法是一中心多层次语言演变类型里用来区分语言层次的一种方法。

一中心多层次语言演变类型是笔者十几年前提出的汉语,乃至东南亚语言演变的一种主要模式,有关一中心多层次语言模式的形成背景、特点可参看笔者的相关文章和著作(陈忠敏 2008,2013c,2013d)。

本文根据笔者的相关文章(陈忠敏 2002,2003a,2003b,2005a,2005b,2006a,2006b,2007a,2007b,2012,2013a,2013b,2013c,2013d,2016,2017,2018a,2018b,2019,2020)来总结归纳历史层次分析法的一些重大问题。

一、语音层次的定义与性质层次这个术语移植于考古学。

在考古学里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区别是时代和考古形态,所以不同的考古层次的系统也是不一样的。

笔者认为,语言学里的层次也应该是不同语言(方言)系统的叠置,是语言接触的产物。

不过语言学的层次和考古学的层次有不同的表现:后者的层次是一个层次压着一个层次,也就是说多重层次处于不同的平面上。

从时间上来看,离地表越近的层次距今的时间越近,反之则越远。

而语言的多重层次却是同时暴露在现代活的语言里,即表现在同一个语言的共时平面上。

所以运用历史层次分析法的目的就是要把杂糅在共时平面上的众多层次按历史时间的先后像剥离蚕茧一样把它们分开。

(陈忠敏 2005b)美国学者Jerry Norman(罗杰瑞 1979)在Chronological Strata in Min Dialects(《闽语词汇的时代层次》)一文中,较早提出了“层次”概念。

平衡计分卡权重的确定方法

平衡计分卡权重的确定方法

平衡计分卡权重的确定方法
一、专家打分法
专家打分法是一种常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它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和判断来评估各个指标的重要性。

这种方法通常涉及邀请一组专家对平衡计分卡中的每个指标进行打分,然后根据打分结果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

优点:能够利用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估。

缺点:主观性强,容易受到专家个人偏见和经验的影响。

二、历史数据法
历史数据法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来确定权重的方法。

它通常涉及分析过去的数据,以找出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计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以便在未来的绩效评价中应用。

优点:能够基于实际数据进行分析,相对客观。

缺点:依赖于历史数据的可用性和准确性,可能无法反映未来的变化和趋势。

三、调查问卷法
调查问卷法是一种通过收集大量样本数据来确定权重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涉及设计一份问卷,询问受访者对各个指标重要性的看法,然后分析问卷结果以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

优点:能够收集大量样本数据,相对客观。

缺点:需要大量时间和资源来设计和分发问卷,并且可能受到样
本选择偏差的影响。

四、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系统性的权重确定方法,它通过建立层次结构并比较不同层次之间的元素来评估指标的重要性。

这种方法通常涉及邀请专家对一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并使用特定的权重标度来评估它们的相对重要性。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构建一个判断矩阵,并使用数学方法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

历史学-历史层次分析法

历史学-历史层次分析法

历史层次分析法历史层次分析法(大纲)复旦大学陶寰1.历史层次分析法不是对传统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本原则否定。

历史比较语言学认为:“语言演变无例外”、“凡例外必有原因”,层次分析法正式建立在这条基本原则之上,并为解释汉语方言演变中的“例外”做进一步的探索。

2.传统历史比较语言学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它的语言(方言)分化模型。

语言演变的动力和方式大致有四种:○1、自身的演变。

○2、演变的传播。

○3、借用。

○4、改换(克里奥尔化)。

传统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分化模型,即所谓的谱系树模型,是建立在第一种演变动力的基础之上的,它假设一种语言由于操这种语言的人群的分离,而各自发生不同的演变,产生不同的方言,最终形成不同的语言。

这种方式我们姑且称之为“分裂说”,可图示如下:[图1]语言地理学关注的是第二种方式,即由传播方式导致的语言演变,这种传播是地缘性的、渐进的。

反映在历史语言学中就是所谓的“空间反映时间”的观念。

它没有建立语言演变模型,是对传统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个补充。

借用虽然很早就引起大家的注意,但并不为历史语言学所重视。

借用在多数语言里都有明显的痕迹,一般反映在词汇层面上,少数出现于语法层面。

在借用程度较深的时候,会形成所谓的“语言联盟”,但并非都是如此。

日、韩两种语言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词汇借自汉语,但并没有如汉语一样的声调,在语言类型上也与汉语截然不同。

由于历史原因,汉语界很少关心洋泾浜语或克里奥尔语。

克里奥尔化导致的是语言的突变,即由一些人放弃原来使用的语言而改用另一种语言,因此也不为历史语言学家所重视。

然而,这种演变方式很有可能是造成汉语方言形成及分化的重要途径,所以有必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借用和改换,尤其当两种语言或方言的接触程度比较深入的时候如何区别,目前还是个疑问。

相对于第一种方式,后三种都与人群(不同语言社团)的接触有关。

我们不妨称之为“接触说”。

历史层次分析法想要提醒历史语言学界和方言学界的是:在汉语中,接触带来的后果也许远比分化或自身利益的演变更为重要。

历史教学中的六种分析法

历史教学中的六种分析法

作者: 王丹;邵延华
作者机构: 辽源市第五中学
出版物刊名: 现代中小学教育
页码: 39-41页
主题词: 历史教学 历史事件 维也纳体系 层次分析法 隐性知识 历史现象 工业革命 思维能力 知识结构 历史发展
摘要: 由于受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历史教学总是通过对一系列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讲授而展开的。

如果不深入分析,只停留在表面的解释和对事件过程的描述,就达不到历史教学的目标,导致学生对历史问题限于感性的、浅层次的认识状态,思维能力也只能处于低层次。

因此,在...。

层次法历史学论述读后感

层次法历史学论述读后感

层次法历史学论述读后感篇一层次法历史学论述读后感读完这本关于层次法历史学论述的书,我整个人都有点懵圈。

你说这历史研究咋就这么复杂呢?这书里讲的层次法,一开始我觉得可能就是个噱头,也许就是作者故弄玄虚整出来的概念。

但仔细琢磨琢磨,好像还真有点意思。

它把历史分成了不同的层次,就像剥洋葱似的,一层一层往里探究。

我就在想,这是不是有点像我们打游戏升级啊?每过一关,就能看到更深入的东西。

不过,说实在的,我读着读着就有点迷糊了。

那些密密麻麻的理论和分析,让我感觉自己好像掉进了一个迷宫。

可能是我脑子不够灵光,也许是作者表述得太复杂,反正我是被绕得晕头转向。

但是吧,我又觉得不能轻易放弃。

毕竟历史这玩意儿,谁能说不重要呢?就像我们老祖宗说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所以,就算再难,我也得硬着头皮啃下去。

书里提到的一些案例,倒是让我眼前一亮。

比如某个朝代的兴衰,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层次去分析,就好像把一个拼图一点点拼完整。

这时候我就想,要是我们在学校里学历史也能这么深入,那该多好!可回头一想,这么复杂的分析法,真能在实际中用得那么顺溜吗?我觉得可能没那么简单。

毕竟现实中的历史问题,哪有这么清晰的层次划分啊?总之,读这本书让我又爱又恨。

爱的是它让我看到了历史研究的新角度,恨的是它把我折磨得够呛。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路读下来,也算是有点收获,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能真正搞懂这层次法的奥秘呢!篇二层次法历史学论述读后感哎呀妈呀,刚读完这本层次法历史学论述,我这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一开始,我满怀期待地翻开这本书,想着能从中发现什么惊天动地的历史秘密。

结果呢?好家伙,直接给我来了个下马威!这书里的各种概念和理论,就像一群调皮的小怪兽,把我的脑袋搅得一团糟。

我就纳了闷了,研究个历史,非得搞这么复杂吗?难道就不能简单点,直白点?不过呢,静下心来想想,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才能让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吧。

比如说,它提到从社会结构的层次去分析历史事件,这让我想到了古代的农民起义。

层次法历史学论述读后感

层次法历史学论述读后感

层次法历史学论述读后感篇一层次法历史学论述读后感嘿,朋友!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层次法历史学论述的书,那感受,真的是一言难尽啊!一开始,我满怀期待地翻开这本书,心想:“这可能会带我走进一个全新的历史世界,让我对过去有更深的理解。

” 可谁知道,这过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

书里提到的层次分析法,我觉得吧,可能有点复杂。

它把历史事件、人物啥的分成好多层次,一层一层地剖析。

有时候我就想,这是不是把简单的事儿给弄复杂了?但也许,这正是它的高明之处呢?我心里直犯嘀咕。

比如说,讲到某个朝代的兴衰,它不仅从政治、经济这些大方面入手,还深入到社会文化、普通百姓的生活细节。

这让我好像一下子穿越回了那个时代,看到了大街小巷里的烟火气,也看到了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

可这同时也让我脑袋有点晕乎,这么多信息一股脑儿涌过来,我能消化得了吗?不过,读着读着,我又觉得这种方法挺有趣的。

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一扇扇被时间锁住的门,让我看到历史背后隐藏的那些秘密。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性,才能让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历史,而不是只看到表面的那一层。

你们说,这种层次法历史学论述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我觉得还得继续琢磨琢磨。

篇二层次法历史学论述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这本关于层次法历史学论述的书,我这心情可真是五味杂陈!刚翻开的时候,我还信心满满,觉得自己能轻松搞定。

可没读几页,我就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这啥层次法啊,简直是在挑战我的脑细胞!比如说,它讲一个历史事件,要从宏观的社会背景开始,然后到具体的人物行动,再到细微的心理变化。

我就忍不住想:“有必要这么细致吗?” 但转头又一想,可能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吧。

书里提到的一些例子,让我感觉好像在玩一场解谜游戏。

一层一层地揭开历史的面纱,有时候会让我兴奋不已,觉得自己发现了新大陆;有时候又会让我沮丧万分,因为有些层次我怎么也搞不明白。

我就寻思着,这层次法到底是历史学家们故弄玄虚,还是真的能让我们看到历史的本质呢?也许两者都有吧。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决策目标
准则1
子准则1
准则2
子准则2

准则m1

方案1

方案2
… 子准则m2 … … …
方案mr
2. 判别矩阵
CK A1 A2

A1 a11 a21

A2 a12 a22

…… …… ……
An a1n a2n ann
An
an1
an2
……
标度(aij)的含义:Ai比Aj 时由决策者回答下列问题所得:
A
C1
C2
C3
w1=0.105
W2=0.637
W3=0.258
W=(0.106,0.633,0.260) λmax=3.039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计算C.I.和C.R. C.I.=0.019 C.R.=0.033<0.1 说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2.第三层元素相对于第二层元素判断矩阵
2)
C1-D d1 d1 d2 d3 d4 1 1/2 1/3 1/4
d2 2 1 1/3 1/2
d3 3 3 1 2
d4 4 2 1/2 1
d5 7 5 1 3
W=(0.433,0.264,0.091,0.148,0.063)
max 5.128
C.I=0.032 C.R.=0.029<0.1
a ik 时,称判断矩阵为一致性矩阵。 a jk
(a)计算一致性指标 C.I.: C.I . (b)计算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R.I.
max n ,式中 n 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n 1
R.I.是多次重复进行随机判断矩阵特征值的计算后取算术平均数得到的,下表给出 1~ 5 维矩阵重复计算 1000 维数 R.I. 1 0 2 0 3 0.52 4 5 6 7 1.36 8 9 10 1.49 11 1.52 12 13 14 15 1.59

合理确定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措施的方法──层次分析法与里格尔历史建筑价值论相结合的确定方法

合理确定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措施的方法──层次分析法与里格尔历史建筑价值论相结合的确定方法

合理确定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措施的方法──层次分析法与里格尔历史建筑价值论相结合的确定方法董征【摘要】奥地利艺术史学家里格尔在20世纪初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建筑价值论,深刻精辟地分析了历史建筑的各种价值、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价值的内涵所对应的不同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措施。

本文将层次分析法中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运用于某历史建筑的各种价值,从而确定各种价值对于该历史建筑总价值的权重。

根据权重就可以进一步得出该历史建筑应采取怎样的保护与修复措施。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里格尔;历史建筑;价值;层次分析法我国的城镇化率虽然已经突破了50%,但依然处于快速城镇化的阶段。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在“十二五”建议中首次提出要注重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方针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由此可以预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将会得到更多的重视,以前那种推平整个历史街区的开发行为将会越来越少,但与此同时,我们却看到许多以保护和修复为目的的措施反而对历史建筑带来了负面效果,使得历史建筑的价值受到难以挽回的损失。

所以,寻找一种可以合理确定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措施的方法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1.里格尔历史建筑价值论解析1.1 提出背景——19世纪欧洲关于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方法的争议19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带来技术进步与城市繁荣的同时也对使得许多历史建筑乃至历史城镇面临被拆除的危险。

这个时候,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并相继提出自己的理论。

到19世纪下半叶,以厄杰纳·维奥莱-勒-丢克(Eugene Viollet-le-Duc, 1814~1879)为代表的“风格性修复”学派对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主张对历史建筑采取干预性修复,希望完整地将历史建筑恢复到初始的样子,从而表达那个时代的建筑风格。

虽然勒-迪克对欧洲各时期的建筑风格做了很深入的研究,但仍然难以避免“风格性修复”所带有的主观性,因为如果没有特别详细的资料,完全准确的将历史建筑恢复是不可能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层次分析法(大纲)
复旦大学陶寰
1.历史层次分析法不是对传统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本原则否定。

历史比较语言学认为:“语言演变无例外”、“凡例外必有原因”,层次分析法正式建立在这条基本原则之上,并为解释汉语方言演变中的“例外”做进一步的探索。

2.传统历史比较语言学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它的语言(方言)分化模型。

语言演变的动力和方式大致有四种:○1、自身的演变。

○2、演变的传播。

○3、借用。

○4、改换(克里奥尔化)。

传统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分化模型,即所谓的谱系树模型,是建立在第一种演变动力的基础之上的,它假设一种语言由于操这种语言的人群的分离,而各自发生不同的演变,产生不同的方言,最终形成不同的语言。

这种方式我们姑且称之为“分裂说”,可图示如下:[图1]
语言地理学关注的是第二种方式,即由传播方式导致的语言演变,这种传播是地缘性的、渐进的。

反映在历史语言学中就是所谓的“空间反映时间”的观念。

它没有建立语言演变模型,是对传统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个补充。

借用虽然很早就引起大家的注意,但并不为历史语言学所重视。

借用在多数语言里都有明显的痕迹,一般反映在词汇层面上,少数出现于语法层面。

在借用程度较深的时候,会形成所谓的“语言联盟”,但并非都是如此。

日、韩两种语言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词汇借自汉语,但并没有如汉语一样的声调,在语言类型上也与汉语截然不同。

由于历史原因,汉语界很少关心洋泾浜语或克里奥尔语。

克里奥尔化导致的是语言的突变,即由一些人放弃原来使用的语言而改用另一种语言,因此也不为历史语言学家所重视。

然而,这种演变方式很有可能是造成汉语方言形成及分化的重要途径,所以有必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借用和改换,尤其当两种语言或方言的接触程度比较深入的时候如何区别,目前还是个疑问。

相对于第一种方式,后三种都与人群(不同语言社团)的接触有关。

我们不妨称之为“接触说”。

历史层次分析法想要提醒历史语言学界和方言学界的是:在汉语中,接触带来的后果也许远比分化或自身利益的演变更为重要。

这种演变模式可图示如下:
[图2]
3.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历史层次分析法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语言史观,而非方法论。

它的具体操作仍是比较。

与传统的比较方法相比,它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确定异源词和不同时代层次的语音、语法现象。

顺便提一句,在这里用历史层次比其他的术语更合适,因为汉语方言中所谓的层次不仅有时间上的差异,也有来源上的不同。

4.这种方法带来的一个革命性的后果是:一、取消了汉语方言中原始方言的构想。

二、建立了语言的历史标尺。

三、从五个不同的侧面全面地考察汉语方言的发展演变,加强了方言的横向比较和区域性特征的研究。

原始方言的构想是建立在方言分化基础之上的,如果汉语方言是多层次、多源的,原始方言的构拟无疑必须抛弃,而代之以寻找不同的来源和不同的时间层次。

所谓语言标尺,指的是汉语史各阶段所反映的不同的语音特征和语法特征(假如可以找到)。

在先阶段能找到的不同时期的古方言的语音特征夜晚可以构成语言标尺。

五个侧面:一、确定方言中的非汉语底层。

如吴语中的先喉塞音、粤语中的长短入,以及南方方言普遍存在的非汉语词。

二、以汉语史(中原汉语)的语言演变为纲,确定中原汉语在方言中的层次。

这方面的研究正在开展,可参看潘悟云《“囡”所反映的吴语历史层次》和陈忠敏《吴语及邻近方言鱼韵的读音层次》等。

三、找出各方言自身演变的成分。

南方方言的古全浊声母是不同的,不同的演变应该是各自独立发展的结果。

四、研究区域性权威方言的影响。

例如蛮话的吴语成分应该是温州话不断侵蚀的结果。

五、探讨方言间的横向影响。

例如西部闽语和客家话之间的相互影响。

5.历史层次分析法建立在两大证据之上:一、汉语方言外部发展史。

二、方言内部和方言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外部证据:一、中国移民史。

二、移民史所反映的事实只能证明方言是接触的产物,但具体采用借用还是改换则需要具体分析。

目前有一些证据表明,有些方言就是由于克里奥尔化形成的,比如廿八都官话。

内部证据:同一方言内部同源形式的不同读音;中古同一音韵地位的不同演变;不同方言传身教之间同源形式的不同演变。

最后补充一点:方言官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