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公共心理学考试大纲

公共心理学考试大纲

大纲内容(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的是上年的考点一、人的心理☆考核知识点1.心理学的性质、任务和意义★性质:心理是大脑的机能,大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类心理的产生是人与客观世界交互作用的结果。

任务:理论任务,实践任务。

意义:心理学主要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

它从人的心理这个侧面探讨和研究人,其研究的成果可以为所有与人有关的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学、教育、法学,甚至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等,提供参考依据。

例如,在教育学领域中,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理论、心理发展的理论已经成为教育科学的主要理论依据;现代医学的发展吸收了心理学的成果,已经从过去单纯的生物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性的医学模式;····可见,心理学的理论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从实践上看,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具体的心理问题。

因此,心理学现在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产生了广泛的使用价值。

2. 心理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方法:观察法—优点:生动自如,缺点:被动性。

实验法—优点:比较严密,能重复,研究者比较主动,能做出因果性的推动,缺点:人为性太强。

调查性—优点:了解情况比较确切和丰富,缺点:太费时费钱。

测验法—优点:能从心理进行量化的分析,并可以同时分析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序。

缺点:难以从中推出因果性的结论。

个案发—优点:对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调查,摸清其心理和行为的前因后果,缺点:只适合个别情况。

☆考核要求1、识记: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过程、能力、气质、性格。

2、简单应用:心理学研究包括哪些方法同上3、综合应用:分析说明心理学研究对象认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喜、怒、哀、惧等)意志过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等)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心理现象:个性心理:能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等)气质(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等)性格(谦虚、乐群、自信、勇敢、毅力等)二、感知觉★考核知识点1.感觉的过程、种类;知觉的种类感觉: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其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反映。

公共心理学复习资料_zhunjiban

公共心理学复习资料_zhunjiban

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 心理学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3.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4.个性倾向性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区别于他人、在不同的环境里表现出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

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6.德国哲学家、生物学教授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第二章1.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其基本功能是接受和传递信息。

神经细胞具有接受、传递和处理信息的功能。

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名词解释: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的规律性反应称为反射,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非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

条件反射:机体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巴甫洛夫)。

第四章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2.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3.优势兴奋中心的转移就是注意转移的生理机制。

4.注意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分散(又称分心)名词解释;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简答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人本身的状态(人对事物的需求和兴趣、人当时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公共心理学》总复习题

《公共心理学》总复习题

《公共心理学》总复习题1.什么是心理学?(第18页)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那些方面?(第18页)3.心理学研究中的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各有哪些优缺点?(第18页)4、谈谈你对“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这一命题的理解。

(第42页)5、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第42页)6、什么是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第42页)7、什么是感觉和知觉?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知觉的规律。

(第108页)8、什么是记忆?记忆有哪几种类型?(第108页)9、遗忘的规律是什麽?如何防止和克服遗忘?(第108页)10、什么是思维,思维有哪几种类型?(第108页)1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第108页)12、试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第108页)13、什么是想象?想象有哪几种类型?(第108页)14、试分析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及其与教学的关系。

(第108页)15、什么是注意,它可分为哪几种?(第126页)16、注意的品质是什么?(第126页)17、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第126页)18、什么是情绪与情感?情绪和情感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第150页)19、情绪和情感有哪些种类?如何控制消极的情绪和情感?(第150页)20、青少年的情绪情感有什么特点?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第150页)21、什么是意志?它和认识、情绪的关系如何? (第172页)22、为什么说意志是自由的,但又是不自由的? (第172页)23.试分析意志行动的过程。

(第172页)24、举例说明动机冲突的类型。

(第172页)25、什么是挫折承受力?如何提高挫折承受力?(第172页)26、怎样培养青少年的良好意志品质?(第172页)27、什么是智力?(第212页)28、试述典型气质的类型及其表现特征。

(第212页)29、什么是性格?性格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212页)30.什么是调查法、情绪记忆、遗忘、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发散思维、应激、心境、道德感、气质?(第212页)。

心理学考试资料

心理学考试资料

公共课心理学考试复习提纲、题型及分数分布:考试大纲:第一章导论1、概念: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用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填空、判断、选择):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摆脱哲学的附庸地位,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人的心理包括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个体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活动、意志活动;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智力、人格)。

行为是对情境的反应;行为反应的三种基本形式:内在生理性反应、外在躯体性运动、反应形式是人的言语活动。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心理的器官(神经系统或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大脑是心理的最重要的器官);心理的产生是脑的反射。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生活中,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反射,第二信号系统反射的例子。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内容的客观依存性;心理现象的观念性;心理活动的主观性;心理反映的能动性(人对外部现实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人要求认识客观现实的本质与规律;能维持与调节目的性的活动);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性。

构造主义的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认为心理的元素主要有感觉、意象、感情三类。

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

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精神分析学派创立者:弗洛伊德。

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道德性。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刺激变量、个体变量、反应变量。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

公关心理学复习大纲

公关心理学复习大纲

名词解释:★服从行为:是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发生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外界的影响下被迫发生的。

P90★★群体公众心理定势:是处于准备状态的心理活动,指公众群体心理的定向趋势,它决定着后继心理活动的取向,对人们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及行为活动起着正向的或反向的推动作用。

P113★目标公众:是指那些与组织有着某种利益关系的特定公众。

它们是大众传播受传者中的一部分,是组织欲意影响的重点对象。

P142★★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立目标、并以此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实现之的心理过程。

P49★印象管理:是指交往者通过对自我形象的塑和修饰,以期在他人头脑中形成良好印象的过程。

P135★个案法:对某一个体、群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几个月、几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方法称为个案法(个案研究)。

P12★组织凝聚力:也叫组织内聚力,它既包括组织对成员的吸引力,也包括成员对组织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P18★★公众:在公共关系中,公众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指的是与某一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P29★★枪弹论:二三十年代之间,美国的一些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把读者、听众看作是毫无防御能力的“靶子”,只要大众传播工具对准他们“射击”,他们就会应声倒地。

这就是所谓的“枪弹论”或“靶子论”。

P146★★★近因效应:是指最近的印象对人造成的影响,它往往会冲淡过去获得的有关印象,对优先效应形成冲击。

P131★★公众逆反心理:就是公共关系传播作用于公众的信息超过了其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心理体验,是公众有意脱离公众关系传播信息的思维轨道,进行反向思维的心理倾向。

P185关系障碍:关系障碍因交际双方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而形成。

这种特殊关系往往带有利害性,且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交际者本身。

P205★★★公众态度:是指公众对组织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论第1、2节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认知活动: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2•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面貌。

3•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不需要任何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反射。

4•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

二、判断题(错的打“X” ,对的打;每小题1分,共15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1•人的行为也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自身的态度体验。

3•意志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方面,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表现。

4 •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思维。

5.人的心理活动都是在个人自我觉察的情况下进行的。

6 .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7.个性倾向性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趋向和动力系统。

&人的言语活动是人的一种重要而特有的行为反应形式。

9.人内在生理性的反应不属于人的行为。

10.人的心理、意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

11.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人脑就有人的心理。

12•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发生于单细胞动物。

13.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干、间脑、小脑、大脑组成。

14•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15•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表现形式却是主观的。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A)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1879B、1789C、1689D、19792、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A、人的心理现象B、人的行为C、人的心理活动D、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的活动规律3、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B)A、注意B、感知C、思维D、想象4、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C)A、需要B、兴趣C、性格D、动机5、有人的粗暴急躁,有的人安祥平和,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骄傲自满,这是人们在(A)上的差异。

公共心理基础知识点综合复习提纲汇总(附答案)

公共心理基础知识点综合复习提纲汇总(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p31)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3.心理学科的性质:1)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2)心理学是一门介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3)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广泛、分之繁多的学科4.心理的实质: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p6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5.心理学的任务: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它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5.1心理学的意义:D心理学的研究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论据2)丰富其他相近学科3)为教育科学提供理论依据5.2师范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了解自身心理特点、自我教育2)掌握学习规律和方法3)有助于将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按照心理现象的本来面目来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2)系统性原则:注重心理的整体性、进行综合性研究3)教育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考虑到心理学研究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意义,在发展中研究心理现象8.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2)实验研究法3)心理测验法4)个案研究法5)相关研究法6)产品分析法7)质的研究9.西方心理学流派:1)内容心理学2)意动心理学3)结构主义学派4)机能主义学派5)行为主义心理学6)格式塔心理学7)精神分析心理学8)人本主义心理学9)认知心理学10)后现代心理学第二章感觉与知觉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人的感觉与动物的感觉的区别:D人的感觉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2)人的感觉有第二信号系统的参与(在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时,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产生,必须是以各种形式的感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且与感觉同时进行。

4.感觉的种类:1)外部感觉:指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感觉。

公关心理学总复习资料

公关心理学总复习资料

公关心理学总复习资料公关心理学总复习资料公关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公关活动中的心理反应,以及公关活动如何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了解公关心理学对于公关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受众的需求和心理机制。

下面是公关心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原则。

1. 傅里叶原理(Foucault's Pendulum):这个原理指出在公关活动中,对受众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重复和持久的努力。

公关人员应该通过持续的信息传递和积极互动来建立和维护与受众之间的关系。

2. 影响理论(Influence Theory):这个理论研究了人们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以及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态度。

公关人员应该了解这些因素,以利用它们来有效地影响受众。

3. 梅洛-康南理论(Melo-Conant Theory):这个理论探讨了人们在接收和处理公关信息时的认知和情感反应。

公关人员可以通过考虑受众的认知和情感反应来设计和传递信息,以达到期望的效果。

4. 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将自己与特定的群体联系在一起,并且对属于该群体的人持有更加积极的态度。

公关人员可以利用这个理论来创造归属感和认同感,以促进受众对组织或品牌的支持和忠诚。

5. 心理学清洗(Psychological Cleansing):这个概念指的是人们在受到威胁或负面信息后,倾向于通过与积极信息接触来减轻负面情绪和恢复自尊。

公关人员可以利用这一概念来通过积极正面的形象和信息来应对危机和负面宣传。

6. 达尔巴特认知评估模型(DARB Model):这个模型通过解释人们在面对公关信息时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关注、理解、接受和保持信息。

公关人员可以通过这个模型来设计信息传递的方式和内容,以更好地吸引和保持受众的关注。

7. 激励原理(Motivation Theory):这个原理研究了人们的动机和动力是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决策的。

公关心理学总复习资料

公关心理学总复习资料

公关心理总复习重点第一章第一节:P2公共关系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差异:第一:普通心理学侧重研究人的内在心理活动,公共关系心理学则注重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第二:普通心理学侧重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而公共关系心理学则从公共关系活动的特定情境出发,考察处在这一状态的人们特殊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第三:普通心理学研究自然的,未经修饰的。

第二节:P5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是参与公共关系活动双方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第三节P8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方法:理论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动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P10实证研究法:观察法,谈话法…..第四节P12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其一是对人们在公关活动中呈现出的心理现象…其二是以理论为指导,探索提高….其三是以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第二章第一节P16组织心理氛围的定义,是指组织内部环境的心理气氛,是组织员工对组织的整体状况以及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和前途感受的综合反映。

组织心理氛围的核心是组织凝聚力和士气,以及由员工认同感和归属感而生成的集体意识和主人意识.P18组织凝聚力的影响因素:1. 组织的目标2. 组织的利益3. 组织领导人对组织凝聚力的影响4. 组织成员心理满足程度5. 组织内部冲突解决状况P23集体主人意识的三个特点:1.相互平等2.权力和义务统一3.和集体意识相一致第三节P25营造组织良好心理氛围的策略(1).形成组织的价值观念第一,赋予组织员工的日常工作生活以崇高的意义第二,赋予组织以重大的社会责任第三,为组织员工提供了行动指南(2).尊重员工个体价值(3).重视内部传播(4).有效使用激励手段(5).加强情感维系(6).合理化解怨气第三章第1节公众定义公众心理的特点公众个性对公众心理活动的影响第2节知觉的定义和特征错觉的定义错觉的类型第3节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情绪的基本状态心境的定义应激的定义第4节意志的定义及特征动机冲突的形式三种形式的定义良好意志品质的类型第四章第1节个体心理的定义兴趣的定义兴趣的差异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需要的特征需要的五分法各类公众的需要动机的定义及作用动机的激励理论第5节能力的个体差异气质类型性格定义及特征第6节从众的定义及原因服从的定义不服从的三种情况利他行为的原因第五章第一节一、公众群体:是相对于公众个体而言的,他是社会公众存在的一般形式,通常是指具有共同利益与共同需要的公众个体在一定社会活动中组合而成的共同体。

心理学总复习

心理学总复习

2015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掌握)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

广义而言:心理现象既包括人的心理,也包括动物的心理;既包括个体的心理,也包括团体的心理;既包括正常的心理,也包括变态的心理等等。

狭义:我们一般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①心理过程和②个性心理这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

2、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3、个性心理包括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4、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上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了解)1、亚里士多德写的《论灵魂》,探讨肉体和灵魂的关系,这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2、心理学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直到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5、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1)基础领域研究:①普通心理学、②发展心理学、③比较心理学、④实验心理学(2)应用领域研究:①教育心理学、②管理心理学、③医学心理学、④军事心理学三、生活中的心理学(理解)(案例题)(P20)1、定势思维:心理定势指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它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的或反向的推动作用。

2、逆反心理: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3、首因效应:在心理学上又称为第一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对彼此的印象。

4、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学心理(心理效应)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发挥主体作用。

教学活动建立在师生双方的心理活动基础上,并包含着多种心理因素。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与基本形式。

一、课堂教学的心理要素1、注意组织: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学习与活动的前提条件。

调动学生注意的方法:P1002、认知指导: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方式包括: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知识、技能)演示: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为概括奠基;设问:诱发学生产生解决眼前问题的心理需要;迁移:理论与实际结合。

3、行为强化:塑造、增强行为的重要手段,分正负强化。

方式有:语言、动作(如点头微笑)、物质符号(如红花)、活动本身4、心理趋合:个体在认知活动结束时因圆满完成活动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包括即时趋合与延时趋合。

二、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心理效应P206-212效应名称代表人物产生效应心理机制在教学中的应用首因效应卢钦斯先入为主、前后干扰做好第一次、发挥黄金位置作用(一)首因效应(第一印象)1、首因效应的概念及实验(P206)最先获得的信息资料对人形成印象有重要作用,称为首因效应。

2、教学中首因效应的运用(1)充分发挥第一印象的作用:见好第一次面;上好第一次课;批好第一次作业;处理好第一次偶发事件……(2)充分发挥教学中“黄金位置”的作用:尽可能使新材料第一次就给学生以强烈、深刻的印象;尽可能避免材料间的相互干扰,克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负作用,以增强首因效应的效果。

(二)罗森塔尔效应(期望效应)1、罗森塔尔效应的概念及机制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抱以的期待和热爱而使学生出现相应发展的现象,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首先,教师根据对儿童的总体印象形成对不同儿童的不同期望;(总体印象从何而来?)其次,受不同期望的引导和影响,教师对不同儿童进行区别对待;再次,教师不同的期望与对待,直接影响儿童形成不同的自我概念和行为动机,进而影响其各方面发展。

公共心理学考试大纲重点(本科)

公共心理学考试大纲重点(本科)

公共心理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考核的指导思想本考试大纲是本课程的考核文件,可为把握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理解及掌握水平提供一个依据,也为教师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一个命题和选择考核方式提供依据。

二、命题依据和原则1、命题依据本考核说明是根据嘉应学院师范专业公共必修课《心理学》教学大纲、文字主教材《心理学》及多种导学、助学媒体内容制定的。

考试命题以本考核说明为依据。

2、命题原则(1)本课程考试命题严格掌握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之内。

(2)考试命题应该覆盖各章,既要全面,又要重点突出。

从本课程教材的结构上划分,共计9章;从知识体系上看可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人的心理的概述部分;第二、三、四、五章,心理过程的认知过程部分;第六、七章,心理过程的情感、意志过程部分;第八、、九章,个性心理部分。

考试命题覆盖以上四部。

(3)试卷要含有认知能力各个层次的题目,本课程特别强调考核应用能力。

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是:识记占20%,理解占40%,应用占40%。

(4)试卷难易适度。

题目难易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即:易、较易、较难、难。

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易占20%,较易占25%,较难占40%,难占15%。

试题认知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概念,在各个认知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

在命题中是二者兼顾,统筹安排的。

(5)各个试题彼此独立,某试题不可替其他试题作答或暗示其它题答案线索。

三、考核对象心理学是教育理论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师范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凡参加师范专业的学习者,均要参加本课程的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

四、考核目标考核学习者通过本课程学习领会和掌握心理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检查是否达到合格标准。

本课程的考试既重视知识、理论的考核,更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核,按照认知能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

各认知层的含义如下:识记: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于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必须了解,并且能够准确的表述和辨析。

公共心理学考试大纲

公共心理学考试大纲

公共心理学考试大纲一、概念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3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5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6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活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7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8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知识要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的内容(1)心理过程a.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b情感过程:(喜、怒、哀、乐、爱、恶、惧等);c意志过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等);(2)个性心理\a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b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2、感受性的变化和发展规律。

a感觉适应(例:视觉的暗适应和明适应)b感觉对比1、同时对比2、先后对比c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1、相互影响2、相互补偿3、联觉d感受性的发展: 人的各种感受性的提高有极大的潜力,通过实践活动和专门训练可以得到发展和完善。

3、知觉的基本特性a 知觉的选择性:对一部分刺激物进行清晰反映,而对其余刺激物进行模糊反映的特性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对象和背景)b 知觉的整体性: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

c知觉的理解性:人们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新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的特性揭示出来的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d 知觉的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的物理条件(如距离、光亮等)的变化而改变,仍然保持相对稳定和不变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亮度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其他恒常性(声音、方位等))知觉的种类(一)物体知觉a空间知觉(也称空间感):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的反映。

山东自考公关心理学复习大纲

山东自考公关心理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公共关系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二、公共关系心理学是公共关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的是参与公共关系活动的双方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第三节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理论研究方法1.系统分析的方法2.动态研究的方法3.比较研究的方法二、实证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谈话法3.测验法4.个案法5.实验法第四节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对人们在公关活动中呈现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从而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和理念;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以理论为指导,探索提高公共关系活动小路的方法和途径,为务实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三、推动公共关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以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推动公共关系学和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章组织的心理氛围第一节组织心理氛围概述一、组织心理氛围的含义指组织内部环境的心理气氛,是组织员工对组织整体状况以及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和前途感受的总和反映。

具有弥散性和相对稳定性。

核心是组织凝聚力和士气,以及有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生成的集体意识和主人意识。

二、组织心理氛围对公共关系的影响组织心理氛围是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基础,它既是组织内部公共关系状态的反应,也是组织的现实形象在员工心目中的体现。

组织心理氛围的优劣直接制约着组织外部公共关系的好坏。

第二节组织心理氛围的核心内容一、组织的凝聚力和士气组织凝聚力也叫组织内聚力,它既包括组织对成员的吸引力,也包括成员对组织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影响组织凝聚力的因素:1.组织的目标;2.组织的利益;3.组织领导人对组织凝聚力的影响;4.组织成员心理满足程度对组织凝聚力的影响;5.组织内部冲突的解决状况对组织凝聚力的影响。

影响组织士气的因素:1.对所在组织的满意程度;2.组织目标得到成员赞同的程度;3.领导者的素质及领导方式;4.对工作的满足感;5.经济报酬是否合理;6.成员关系是否和谐;7.奖励方式是否适当;8.员工的身体是否健康。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推荐下载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推荐下载

心理学复习提纲1、重要概念: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它是心理现象的动态形式,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适应:指与刺激与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观察是在事物的自然条件下为一定任务进行的知觉过程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表象是头脑里所保存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再现出来的形象。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发生的注意。

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能力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是指生来具有的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学习广义学习是学习者凭借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变化的一种活动过程。

狭义的学习仅指学生的学习;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和躯体化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或者说是指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二、思考题:1.什么是心理过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

它是心理现象的动态形式,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公共心理学复习资料

公共心理学复习资料

公共心理学复习资料公共心理学复习资料1、心理就是人在睡醒状态下的感知、情感起伏、所进行的思索、回忆和对一切外界刺激的反应与行为方式。

实质上,这一切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2、心理学的讨论方法:系统观看法、试验法、测验法、调查法。

3、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标志是: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高校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试验室。

4、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的误读:1)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2)物化的人性;3)摇摆的人性;4)神话的人性。

5、后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的理解:1)强调人的去中心化;2)强调人的饿多元性;3)强调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4)强调人的主体性和缔造性。

6、心理学人性观对当代训练的启示:1)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丰富多彩的;2)每个人都是自主选择的;3)每个人都是情感动物;4)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5)每个人都是进展着的;6)每个人都具有缔造性。

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同学的进展'。

1)关注每一位同学;2)关注同学的心情生活和情感体验;3)关注同学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8、留意是心理活动对肯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9、无意留意是由客观刺激引起的。

10、留意的品质:1)留意的广度;2)留意的稳定性;3)留意的安排;4)留意的转移。

11、感觉的规律性:1)感觉适应性;2)感觉对比;3)感觉相互作用。

12、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13、记忆是过去阅历在人脑中的反映。

它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1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定律: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15、如何组织复习:科学复习,克服遗忘,1)准时复习;2)分散复习;3)复习多样化;4)适当过度学习。

1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知觉情境;2)功能固着;3)定势作用;4)原型启发;5)动机水平。

17、学问: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可分为陈述性学问和程序性学问两类。

公共心理学复习要点

公共心理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性。

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不同的是,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少单纯地感觉到事物的个别属性。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定势是由先前活动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陈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个人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智力是一个复杂而颇有争议的概念,至今尚未有定论。

当代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倾向于把智力看作是多种相对独立能力的综合体,主要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创造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的信息。

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物的能力。

情感情绪是个体的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是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态度体验情商是相对于“智力”的概念而提出的,是指人们的情绪智能活动水平的高低。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所谓挫折教育,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某种受挫情境,结合儿童、青少年的实际生活,指导他们采取适当的情绪控制行为,帮助他们运用克服困难、获取成功的正确手段,提高他们的耐挫力。

人格教育,是指以使受教育者形成完整统一、健全和谐的心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为目的的教育。

气质是指人的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

这种动力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过程的速度(如知觉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程度)、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稳定性(如注意保持的时间、心境持续的时间)、指向性(如内、外向,情绪的外露程度)等方面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复习提纲一、重要概念: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它是心理现象的动态形式,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适应:指与刺激与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观察是在事物的自然条件下为一定任务进行的知觉过程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表象是头脑里所保存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再现出来的形象。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发生的注意。

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能力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是指生来具有的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学习广义学习是学习者凭借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变化的一种活动过程。

狭义的学习仅指学生的学习;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和躯体化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或者说是指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二、思考题:1.什么是心理过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

它是心理现象的动态形式,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一般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2.研究心理学对教育工作有何意义?3.开展心理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是什么?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问卷法、个案法4.如何理解“心理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教育的依据”?5.为什么说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第一,从物种发展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才产生的,并伴随着人脑的发展而发展。

第二,从个体心理发展来看,随着脑的成熟,心理发展也不断成熟。

第三,心理学和临床诊断的大量事实说明,脑是心理最重要的器官6.心理的本质是什么?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的7.什么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有哪些类型?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做的规律性的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1)无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8.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有何关系?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关系:联系:形成规律是相同的,都要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反射,都需要强化。

区别: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个体通过主动操作活动而得到强化,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个体则是被动接受条件刺激进而得到强化。

9.如何理解两种信号系统?条件反射是一种信号活动。

刺激物就是条件反射的信号,信号可以是各种具体的事物,以具体事物作为信号刺激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

信号也可以是抽象的语言、文字,实际上语言、文字是作为信号的具体事物的信号,叫第二信号,故以语言、文字作为信号刺激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

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活动,而人具有两种信号系统的活动。

10.为什么说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2人的心理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3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4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11.如何理解心理活动的主观性?心理现象是人脑中的观念形态,相对于客观现实而言,其本身说是一种主观的东西。

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遗传素质、知识经验、教育水平、思想意识、职业活动、个性等方面的特点,于是人在反映客观现实时,都会带上反映主体的不同特点。

12.为什么说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既非像镜子反映物像那样机械刻板,也不像动物适应环境那样消极被动,而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反映。

1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

2人脑对现实的反映是否正确,也可在实践活动中经受检验和校正。

13.什么是注意?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三项功能是什么?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基本特点:指向性&集中性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14.注意分为哪些类型?三种注意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产生与保持的条件是什么?根据注意产生和保持时有无目的性和不同的意志努力程度,可以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特点:1不随意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是一种初级的被动的注意。

2随意注意:是一种主动服从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它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它的保持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3随意后注意的形成和产生的根本条件在于练习并达到熟练的程度,也就是说,随意后注意通常是人们在进行熟练的技能、技巧性活动时所具有的注意。

15.注意的四个品质是什么?它们各受哪些因素影响?一)注意的广度(范围)(二)注意的稳定性(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广度(制约因素:1、知觉对象的特点2、知觉者的知识经验3、活动任务和性质二)性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1、注意对象的特点。

2、与人对活动的态度有关。

3、与个体本身的特点有关。

三)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1、人对活动的熟练程度2、同进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3、注意分配的训练四)影响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受许多因素影响:1、原来的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2、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的特点3、注意的转移与人的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有关。

16.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1、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规律:客观方面&主观方面(1、优化教学环境,以防止干扰,保持学生注意的稳定。

(2、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3、教学方法要生动、灵活,以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

2、在组织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有意注意规律的应用(1 保持随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复习):①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②合理地组织活动。

③培养间接的兴趣。

④要用坚强的意志力排除外界干扰(2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

2、正确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疲劳现象的发生。

3、加强意志力的培养和锻炼。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组织教学在上课过程中从开始----接着让学生对新内容产生兴趣----讲重点、难点----随后运用直观教学----下课前,要防止学生注意涣散。

17.什么是感觉、知觉?感觉与知觉有何关系?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区别:1、反映内容不同2、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认知活动,而知觉则是高于感觉的一种认知活动。

但都处于人的感性认识阶段。

3、生理机制不同(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则是多种分析器同时或相继活动的结果)l 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总是在感觉的基础上进行。

人们很少有单纯的感觉,于是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

18.什么是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可以说是感觉的敏锐程度。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是衡量感觉的一个尺度。

19.感觉的规律有哪些?请各举一例说明各规律的含义。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2)感觉适应(3)感觉后像(4)感觉对比(5)不谈感觉的相互作用(6)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7)联觉P4920.知觉有何特性或规律?如何理解?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知觉事物是不可能同时对各个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优先选择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从而获得清晰的印象,其余的事物则作为知觉的背景,只能模糊的觉察到,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我们在知觉任何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认知或经验来解释它,赋予它一定的意义,并用语言、词把它标志出来,这一特点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21.如何运用感知规律进行教学?1实物直观指通过观察实物与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方式,为知识的领会理解提供感性材料。

2教具直观也叫模象直观,指通过模型、仪器、图片、图表、幻灯等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而提供感性材料3言语直观是通过语言(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生动具体的描述、鲜明形象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等形式,提供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2.什么是观察?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在事物的自然条件下为一定任务进行的知觉过程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这时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条件。

2.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制定观察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观察。

3.在实际的观察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4.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好记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23.什么是记忆?记忆可分为哪些类型?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根据记忆的内容分为:动作记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根据是否具有情境性以及自我体验的参与程度,可分为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

根据提取记忆信息时有无意识,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24.什么是表象?表象有何特征、意义?表象是头脑里所保存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再现出来的形象。

特征1、形象性(直观性):与感知觉一样具有形象的特征。

2、概括性:与思维相似3、可操作性:可以被智力操作。

意义记忆表象的积累和丰富,对个体认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是认识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人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

25.什么叫识记?识记有哪些类型?如何提高识记效果?识记是识别并记住事物,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根据有无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根据材料有无意义及是否理解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如何提高识记:1提出明确的识记目的和要求,记忆效果好。

2以理解为基础的识记比机械识记效果好3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对识记的影响4主体的情绪状态、需要、知识经验等对识记的影响26.什么叫保持?有何规律?保持: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