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生活指南

合集下载

功能性肠病健康宣教

功能性肠病健康宣教

功能性肠病健康宣教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是指肠道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没有器质性病变,如溃疡、炎症或结构异常。

FGIDs包括多种亚型,如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功能性腹胀、功能性腹泻等。

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表现多样,且常常造成患者的痛苦。

本文旨在为广大患者提供功能性肠病的健康宣教,促进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有效管理。

1.功能性肠病症状功能性肠病常常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其中,肠易激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亚型。

患者常常会出现腹痛、腹胀、排便频率异常、大便形状异常等症状。

此外,还有一些非肠道症状,如头痛、乏力、失眠等,这些症状可能与肠道神经调控紊乱有关。

2.功能性肠病的诊断3.影响功能性肠病的因素多种因素可能会影响功能性肠病的发作程度和频率。

例如,饮食、环境、精神压力、生活方式等因素都可能与疾病的发作相关。

因此,通过调整这些因素,患者可能可以减轻症状。

4.功能性肠病的管理-饮食:避免或限制触发症状的食物,如辛辣食物、咖啡因、酒精等。

饮食应均衡,包括足够的纤维和水分,有助于缓解便秘或腹泻。

-运动: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有助于症状的改善。

-药物治疗: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如抗生素、抗痉挛药物等。

但是,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支持和教育:加入相关的支持群体,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探讨问题、获得支持和鼓励。

5.功能性肠病预防虽然功能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有些预防措施可能有助于减少症状的发作。

例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用药、规律作息、减少精神压力等,都可能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总之,功能性肠病是一类常见且困扰患者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通过充分了解病情、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用药以及寻求医学专业人士的帮助,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指南解读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指南解读
所致。
便秘、腹泻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便秘 或腹泻等症状,这可能 与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诊断标准
症状持续时间
消化不良症状持续时间较 长,通常超过一个月。
无器质性病变
通过胃镜、肠镜等检查手 段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 如胃炎、溃疡病、肠道炎 症等。
排除其他疾病
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 症状的疾病,如肝胆疾病 、胰腺疾病等。
非药物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调整患者的认知和行为习惯,改善消化 不良症状。
中医治疗
如针灸、中药等,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
生活方式调整
如运动、按摩等,有助于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
其他疗法
如气功、瑜伽等,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
04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预防与日常 管理
预防措施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 证充足的睡眠。
分类
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根据症状的不 同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 痛综合征两类。
流行病学研究
01
02
03
发病率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人群中 的发病率较高,约为 20%-30%。
患病率
随着年龄增长,功能性消 化不良的患病率逐渐升高 。
性别差异
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 病率略高于男性。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较为复杂,可 能与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屏障受损 、胃感觉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 种因素有关。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国际合作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需要国际间的合 作和交流,共同推动研究进展。
创新研究方法
采用多学科交叉、多方法融合的方式 进行研究,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

功能性胃肠病经验交流发言稿

功能性胃肠病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功能性胃肠病诊疗过程中的几点经验和体会。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一类以慢性、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

以下是我多年来在临床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提高对功能性胃肠病的认识1. 功能性胃肠病的定义:功能性胃肠病是指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但无器质性病变的疾病。

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2. 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表现:功能性胃肠病主要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等。

患者常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

3. 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诊断功能性胃肠病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结果。

关键是要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肿瘤、感染等。

二、注重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程、诱发因素、加重和缓解因素等,有助于了解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 体格检查:重点关注腹部体征,如腹痛、腹胀、肠鸣音等。

此外,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

三、合理运用辅助检查1.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2. 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MRI等,有助于了解胃肠道的形态和功能。

3. 内镜检查:如胃镜、肠镜等,可直接观察胃肠道黏膜病变,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

四、个体化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用合适的药物。

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可选用胃动力药、抗酸药等;肠易激综合征可选用解痉药、止泻药等。

2. 心理治疗:针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认知行为治疗等。

3. 生活方式调整: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刺激性食物等。

4. 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

胃肠病饮食调养大全

胃肠病饮食调养大全

胃肠病的饮食调养方法编辑:胃肠病专家1、胃肠病患者的膳食指南是什么?食物是胃肠病患者康复的物质基础。

胃肠病患者的膳食安排要及时纠正因胃肠疾患带来的营养素不足,还要考虑食物进入胃肠道反对其黏膜的影响,同时又要利用饮食治疗胃肠疾患,所以胃肠病患者的饮食安排尤为重要,技术要求更高。

一般情况应遵守如下原则:(1)注意饮食卫生各种病原体和致癌物质几乎都是随着食物进入体内的。

因此,保护消化道的首要措施是讲究饮食卫生,不进食和饮用不干净的食物和水。

(2)饮食有规律,进食要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肝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这样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吸收,有助于防治消化道疾病。

(3)食物多样化,搭配合理根据不同胃肠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食物配餐,食物种类可以多样化,并合理搭配,这样才能全面补充营养,以维持机体需求,并促进疾病康复。

(4)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所含油脂高且不容易消化,多吃会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

(5)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6)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7)细嚼慢咽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进行初步的消化,减轻胃肠的负担。

同时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而唾液中的碱性物质、黏液蛋白能中和胃酸产生的沉淀物,黏附于胃黏膜上,对抗胃酸的腐蚀,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8)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过热、过冷饮食,进入胃部之后可刺激胃黏膜,对胃黏膜不利。

(9)饮水择时最佳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泡汤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10)不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

2、胃肠病患者的营养需求是什么?首先,胃肠病患者有着同正常人一样对营养的需求,就是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七大营养素。

诊治指南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诊治指南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2023-10-30CATALOGUE目录•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功能性胃肠病与心理因素•诊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01功能性消化不良定义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患者常有上腹部疼痛、不适、饱胀、嗳气、反酸等症状,但胃肠道结构和生化检查无明显异常。

分类根据症状的不同,功能性消化不良可分为两型: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

定义与分类餐后不适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早饱感、嗳气、恶心等,可伴有失眠、焦虑等精神症状。

上腹疼痛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可伴有恶心、嗳气、早饱感等症状。

疼痛多与进食有关,常在餐后加重,可因进食冷、辣、油腻食物而诱发或加重。

症状与表现医生需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以及是否有胃肠道疾病家族史等。

病史采集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听诊等,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体格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等,以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

实验室检查对于一些难以诊断的病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特殊检查,如胃镜、肠镜、超声等,以进一步了解胃肠道情况。

特殊检查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酸药、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等。

对于伴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医生可能会给予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饮食。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心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心理治疗也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重要方法之一。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案,如认知行为治疗、心理疏导等。

02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定义与分类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A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表现为慢性腹部疼痛,疼痛可发生于腹部任何部位,但无特异性定位体征,且与饮食、情绪等因素有关。

功能性胃肠病诊治指南

功能性胃肠病诊治指南

功能性胃肠病诊治指南简介功能性胃肠病是指具有腹胀、腹痛、腹泻及便秘等消化系统病症,但缺乏器质性疾病(如胃炎、肠炎等)或其他证据的一组疾病,在一般人群的发生率达到23.5%~74%。

在胃肠门诊中,约42%~61%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常表现为焦虑障碍(惊恐和普遍性焦虑)、抑郁障碍(情绪低落和心境恶劣)和躯体形式障碍(疑病障碍等),严峻阻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主若是胃肠道(包括咽、食管、胃、胆道、小肠、大肠、肛门)的相关病症,因病症特点而有不同命名。

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疼等其他功能性病症,且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需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因方可确诊。

1.1 功能性烧心必需包括以下所有条件:1. 胸骨后烧灼样不适或疼痛。

2. 无胃食管酸反流致使该病症的证据。

3. 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

诊断前病症显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知足以上标准。

1.2 推测源自食管的功能性胸痛1. 胸骨后非烧灼样疼痛或不适。

2. 无胃食管酸反流致使该病症的证据。

3. 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

诊断前病症显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知足以上标准。

1.3 功能性吞咽困难必需包括以下所有条件:1. 固体和(或)液体食物通过食管有黏附、存留或通过异样的感觉。

2. 无胃食管酸反流致使该病症的证据。

3. 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

诊断前病症显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知足以上标准。

1.4 癔球症必需包括以下所有条件:1. 喉部持续或中断的无痛性团块或异物感。

2. 感觉出此刻两餐之间。

3. 没有吞咽困难或吞咽痛。

4. 没有胃食管酸反流致使该病症的证据。

5. 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

诊断前病症显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知足以上标准。

1. 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2.1 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需包括1. 以下1条或多条:而且2. 没有能够说明上述病症的功能性疾病。

诊断前病症显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知足以上标准。

功能性胃肠病健康宣教

功能性胃肠病健康宣教
分类
功能性胃肠病包括多种疾病,如功能 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 便秘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胃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 脑-肠轴互动异常等。
危险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精神心理因素等均可增加患功能性胃肠病的风险 。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道菌群,改善症状。
非药物治疗方法
探索针灸、推拿、瑜伽等非药物治疗 方法在FGIDs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
神经调节技术
关注神经调节技术在FGIDs治疗中的 研究进展,如经颅磁刺激、迷走神经 刺激等。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远离功能性胃肠病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 素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抑酸药
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维生素B12缺乏等不良 反应,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抗抑郁药
可能出现口干、便秘、头晕等不良反应,多数症状轻微, 可逐渐适应;如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调整药物。
遵循医嘱,定期复查
患者在使用药物过程中需严格遵 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如血常规、 肝肾功能等,以评估药物疗效和
情绪管理
教授患者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如积极寻求社会 支持、培养兴趣爱好等,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家属参与支持和关爱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
家属培训
对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对患者病情的认知和应对 能力。
关爱与理解
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理解,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保持心情舒畅,减轻压力
01
02
0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指南解读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指南解读
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分为四个亚型:餐后不适综合征、上腹疼痛综合征、早饱综 合征和恶心呕吐综合征。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多样,包括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胀痛、嗳气、食欲 不振、恶心等。部分患者可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 症状。
诊断标准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主要基于症状,同时需要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 病。诊断前症状至少出现6个月,近3个月满足诊断标准。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 、内脏高敏感性、胃酸分泌异常、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
病理生理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主要是胃肠运动与感觉功能异常 、胃酸分泌异常以及神经-内分泌因素参与。这些因素相互作 用,导致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指南解读
2023-11-10
目 录
• 引言 • 功能性消化不良概述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评估与诊断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与管理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预防与控制 • 功能性消化不良指南的解读与展望
01引言背景介绍源自•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 胃肠疾病,患者常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嗳气、早饱等症状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全球范围内,FD的发病率较高,且治疗 难度较大。因此,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指南对于临床实践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指南制定目的与意义
• 功能性消化不良指南的制定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针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以规范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 者生活质量。同时,通过指南的推广和应用,还可以促进多学科合作,提高全社会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和重视。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后,对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而护理满意度对比,则同样是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护理;护理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临床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嗳气、上腹胀痛等。

根据临床上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其发病原因是因为患者在进食之后胃底容受到舒张压发生障碍、胃窦十二指肠运动协调紊乱、内脏高敏等因素的影响[1]。

患者患病后,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手段,而中医和西医结合,对于患者可以起到显著的护理效果。

本研究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50例。

纳入标准: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前一周未服用任何药物;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等;合并糖尿病;合并肾脏等脏器疾病者。

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7~64岁,平均(39.51±2.04)岁;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6~68岁,平均(38.41±2.14)岁。

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其中,兰索拉哩30mg,口服,每天一次;枸橼酸莫沙利片5mg,每一天三次,每次5mg,在餐前口服。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指南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指南
病例分析
药物治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具有重要作用,特 别是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对于李某的病例,采 用抑酸剂和促动力药可以有效缓解其上腹部疼痛 和饱胀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病例二:心理治疗的成功案例
01
总结词
心理治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 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 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 题的患者。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作息规律,避免熬 夜,戒烟限酒,保持良
好心态。
04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最新研究进 展
新药研发
抑酸药物
益生菌和益生元
针对胃酸分泌过多的消化不良症状, 开发新型抑酸药物,如新一代质子泵 抑制剂(PPI)和H2受体拮抗剂。
探索益生菌和益生元在调节肠道菌群 、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方面的作用,开 发相关药物。
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治 疗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认 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可 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 和抑郁情绪,从而缓解症状。
病例三:生活方式调整的成功案例
总结词
生活方式调整在功能性消化 不良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特 别是对于轻症患者和预防复 发。
详细描述
统功能。
预防感染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幽门 螺杆菌等病原体。
定期体检
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如 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等。
保健建议
适当运动
保持适量运动,促进胃 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
能。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抑酸 药、促胃动力药等药物
缓解症状。
心理治疗
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等 症状的患者,可寻求心
理治疗。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1
02
03

功能性胃肠病临床诊治要点

功能性胃肠病临床诊治要点
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诊治要点
功能性胃肠病的进展
2016
Rome IV
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率
Lancet. 2020 Nov 21;396(10263):1689-1702.
我国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率
美国25%,Talley,1992
瑞典 26% Tibblin,1985
挪威 28% Bernersen, 1990
肠易激综合征
反刍综合征
腹型偏头痛
吞气症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非其他特指
H3.功能性排便障碍
功能型便秘
非潴留性大便失禁
6
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
Lancet. 2020 Nov 21;396(10263):1689-1702.
罗马IV——脑肠轴
Gastroenterology 2016;150:1355–1367
症状源于上腹部 血生化及内镜等检查无异常发现 临床表现难以用器质性疾病解释
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2015 上海)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
餐后 饱胀
和/或
早饱 感
和/或
上腹
上腹烧
痛 和/或 灼感
餐后不适综合征 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
(PDS)
没有能解释症状的结构性疾病证据 (包括胃镜检查)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罗马IV 2016 FD诊断标准 FD分为2个亚型:PDS和EPS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上腹痛综合征 Epigastric Pain
Syndrome (EPS)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上腹痛/烧灼
PPI和/不和 促动力剂
Hp测试并根除 饮食调整

功能性胃肠病医学知识宣讲

功能性胃肠病医学知识宣讲
渗透性腹泻
四、临床体现
少见
胃肠道症状
腹泻 呕吐 腹痛
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紊乱
脱水 代谢性酸中毒 电解质紊乱源自五、诊疗诊疗不困难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试验室检验及大便 旳性状
拟定有无慢性腹泻
判断是小肠 还是结肠性
找出腹泻旳原因
小肠性与结肠性腹泻
小肠性腹泻
结肠性腹泻
• 腹痛 部
• 粪便 液
• 大便次数 • 里急后重 • 体重减轻
脐周
下腹部或左下腹
量多,烂,臭 量少,脓血,粘
2~10次/天 无 常见
次数能够更多 可有 少见
六、试验室与辅助检验
• (一)试验室检验: • 1、粪便检验 • 2、血液检验 • 3、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 4、多肽测定 • (二)辅助检验 • B超,X线检验,内镜检验、小肠活检
七、治 疗
(一)调整饮食、减轻胃肠道承担 (二)针对病因治疗 (三)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 (四)加强营养,纠正营养不良 (五)止泻药旳应用
环化酶

CGMP 肠液分泌
(二)细菌直接侵袭作用 炎性变化明显:
小肠
直接侵袭
肠壁
结肠
粘膜充血、水肿、 渗出、溃疡、出血
(三)病毒感染
病毒侵入
双糖酶 (乳糖酶)
双糖 分解不全
回吸收功能




乳糖

Na转运 障碍
水 电解质
(四)非感染性腹泻 饮食不当
食物过量 成份不当
食物 发酵腐败
肠腔内渗透压
消化功能 紊乱
➢临床特点:以腹痛为主要体现旳上腹部不适 ➢不伴反酸与烧心,与排便无关。
动力障碍
内脏敏感

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分析

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分析

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分析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在临床上主要症状表现、相关特点以及治疗方式。

方法选自我院2010—2012年消化内科收治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共50例,对其进行心理、饮食习惯调节以及药物等综合性治疗,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该疾病的临床特点。

结果有27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占据所有患者比例的54.0%;通过对患者进行联合治疗,有34例患者出现明显好转,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0%。

结论功能性胃肠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在临床上表现为慢性或者反复发作性,需要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最大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综合治疗;心理障碍[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1(a)-0103-02随着人们近年来生活节奏加快以及饮食结构逐渐出现变化,很多疾病均呈现出多发的趋势,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而功能性胃肠病(FGIDs)在临床上面并不少见,此类疾病主要表现出反复发作性或者是慢性的特点,是一组胃肠道综合征。

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与胃肠道有关的症状,对该疾病难以用生化指标异常或者是器质性病变来对其进行解释,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最为典型的诸如:焦虑、抑郁以及失眠等,多数患者会产生“恐癌”的心理[1]。

不单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且还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心理,对临床治疗有很大程度的阻碍。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特征,对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10—2012年消化内科收治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共50例。

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最大的为62岁,年龄最小的为2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2岁。

对患者分类主要如下:32例患者临床以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主要表现;18例患者临床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主要表现。

功能性胃肠病诊治指南

功能性胃肠病诊治指南

功能性胃肠病诊治指南简介功能性胃肠病是指具有腹胀、腹痛、腹泻及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但缺乏器质性疾病(如胃炎、肠炎等)或其他证据的一组疾病,在普通人群的发生率达到23.5%~74%。

在胃肠门诊中,约42%~61%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常表现为焦虑障碍(惊恐和广泛性焦虑)、抑郁障碍(情绪低落和心境恶劣)和躯体形式障碍(疑病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包括咽、食管、胃、胆道、小肠、大肠、肛门)的相关症状,因症状特征而有不同命名。

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疼等其他功能性症状,且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需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因方可确诊。

1.功能性食管疾病分类1.1 功能性烧心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1. 胸骨后烧灼样不适或疼痛。

2. 无胃食管酸反流导致该症状的证据。

3. 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1.2 推测源自食管的功能性胸痛1. 胸骨后非烧灼样疼痛或不适。

2. 无胃食管酸反流导致该症状的证据。

3. 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1.3 功能性吞咽困难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1. 固体和(或)液体食物通过食管有黏附、存留或通过异常的感觉。

2. 无胃食管酸反流导致该症状的证据。

3. 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1.4 癔球症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1. 喉部持续或间断的无痛性团块或异物感。

2. 感觉出现在两餐之间。

3. 没有吞咽困难或吞咽痛。

4. 没有胃食管酸反流导致该症状的证据。

5. 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1. 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2.1 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须包括1. 以下1条或多条:a.餐后饱胀不适b.早饱感c.上腹痛d.上腹烧灼感并且2. 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

腹痛病(功能性腹痛)中医诊疗方案

腹痛病(功能性腹痛)中医诊疗方案

腹痛病(功能性腹痛)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华中医药学会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

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属于中医“腹痛病”的范畴。

2.西医诊断参照“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II诊断标准”。

功能性腹痛的诊断必须符合以下所有条件:(1)持续或近乎持续的腹痛;(2)疼痛与生理事件(如进食、排便或月经)无关或仅偶尔有关;(3)日常活动能力部分丧失;(4)疼痛并非伪装(如诈病);(5)症状不满足其他能解释疼痛的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标准。

(二)证候诊断1.肝郁气滞证:腹痛时轻时重,痛引两胁,胀满窜痛,后重窘迫,症状与情绪明显相关,得嗳气矢气则舒。

舌质淡红,脉弦。

2.脾胃湿热证:腹部胀满疼痛,胸闷不舒,口苦,烦渴不欲饮,大便秘结或泻而不爽,或色黄而臭,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3.肝郁脾虚证:腹部或胁肋胀痛,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善太息,食少纳呆,或便溏不爽,肠鸣失气。

舌淡红,苔白或腻,脉弦或细。

4.中虚脏寒证:腹痛绵绵,时作时止,饥饿劳累后加重,喜热恶冷,痛时喜按,形寒肢冷,神疲乏力,纳食不佳,大便溏薄。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肝郁气滞证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香附、川芎、陈皮、枳壳、白芍、炙甘草、郁金、元胡等。

中成药:金佛止痛丸、四磨汤口服液、沉香舒气丸、木香顺气丸等。

2.脾胃湿热证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痛。

推荐方药:连朴饮加减。

厚朴、川连、石菖蒲、法半夏、香豉(炒)、焦山栀、芦根、郁金、元胡等。

中成药:腹可安片、肠胃康等。

3.肝郁脾虚证治法:疏肝健脾,理气止痛。

推荐方药:柴芍六君子汤加减。

柴胡、白芍、党参、茯苓、白术、陈皮、法夏、炙甘草、元胡等。

202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疗BSG指南建议全文

202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疗BSG指南建议全文

202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疗BSG指南建议(全文)2023年7月,英国胃肠病学会(BritiShSocietyofGastroentero1ogy,BSG)发布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管理指南。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1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肠-脑互动障碍。

本文主要针对FD的管理提供循证指导建议。

FD的医患沟通、诊断和检查临床医生应意识到,大多数消化不良患者在检查后都将FD作为其症状的根本原因。

(推荐强度:强;证据质量:低)在无上消化道报警征象的情况下,存在恼人的上腹痛或烧灼感、早饱感和/或餐后饱胀不适持续超过8周时,应诊断为FD o(推荐强度:强;证据质量:极低)建立有效、移情的医患关系和共同的理解是FD管理的关键。

这可能会减少医疗利用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建议向患者解释FD的诊断、潜在的病理生理学和疾病自然史,包括常见的症状诱发因素,FD应被介绍为一种脑-肠互动(DGBI)障碍疾病;并向患者简单介绍脑-肠轴以及其如何受到饮食、压力、认知、行为和对症状的情绪反应以及感染后变化的影响。

(推荐强度:强;证据质量:极低)建议对年龄≥55岁的消化不良患者行血常规检查,对所有FD重叠肠易激综合征QBS)症状的患者进行腹腔血清学检查。

(推荐强度:强;证据质量:低)如果未报告其他上消化道报警征象,仅对年龄≥55岁、消化不良伴体重减轻的患者,或年龄>40岁、来自胃癌高风险地区/有胃食管癌家族史的患者,建议行紧急内镜检查。

(推荐强度:强;证据质量:极低)对年龄≥55岁的难治性消化不良患者,或消化不良伴血小板计数升高、或恶心/呕吐的患者,建议考虑非紧急内镜检查。

对年龄≥60岁、有腹痛和体重减轻的患者,建议考虑紧急腹部CT扫描,以排除胰腺癌。

(推荐强度:强;证据质量:极低)建议为所有其他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无创性检查(〃检测和治疗〃),如果感染,给予根除治疗。

(推荐强度:强;证据质量:高)建议仅对胃癌风险增加的患者证实〃检测和治疗〃策略后是否成功根除Hp o (推荐强度:强;证据质量:低)建议为无Hp感染的患者提供经验性抑酸治疗。

功能性胃肠病处理技巧共26页

功能性胃肠病处理技巧共26页
பைடு நூலகம்
功能性胃肠病处理技巧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功能性肠病患者的健康教

功能性肠病患者的健康教

功能性肠病患者的健康教
【心里指导】:
本病为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应做好心理疏导,避免各种不良刺激,乐观豁达,防止产生焦虑、急躁、抑郁和紧张等,详细讲解疾病的性质,提高认知水平,帮助患者树立战胜。

【生活方式的改善包括】:
①查找诱发因素以避免之。

②饮食调节不可忽视,主要在于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和规律,避免吃产气多,含植物纤维多和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腹泻
告知患者功能性肠病的治疗,不能单靠药物,而要将生活方式的调理与药物治疗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减少复发和减轻症状的良好效果。

【注意安全】
1.发病时及时就医不能盲目自服止泻药。

3、上厕所时动作要缓慢,以免发生体位性体血压,摔倒发生危险.
4、好转出院后因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心态。

积极预防疾病复发。

肠结核患者健康教育
【生活指导】:高热时嘱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保存体力;
【饮食指导】:清淡饮食及补充适当饮料;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牛奶、豆浆、豆腐、肉、甲鱼、鳝鱼、蔬菜、水果等。

协助病人于晨起、餐后、睡前漱口,加强口腔护理。

【发热的护理】: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降温方式,如温水浴、醇浴、冰敷、冰盐水灌肠及药物降温等;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被服,注意保暖,高热病人,出汗较多而进食少者遵医嘱补充热量、水分及电解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生活指南
一个小小的新型冠状病毒,因它超强的传播能力,几乎限制了我国绝大部分人出门的脚步。

被迫居家隔离期间,睡懒觉、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缺乏锻炼等情况已然成为常态,很多人出现了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症状。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组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为表现的消化系统疾病。

根据罗马Ⅳ标准,将功能性胃肠病分为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肠道疾病、中枢性胃肠疼痛性疾病、胆囊和Oddi括约肌疾病、肛门直肠疾病五大类。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总是存在胃肠不适,如果这些“不舒服”的症状反应在上消化道,最常见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反应在下消化道则以肠易激综合征(IBS)居多。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以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为主要表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患病率为23.5%,FD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发生率高达23.6%。

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

肠易激综合征
《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指出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

肠易激综合征(IBS)一种功能性肠病,肠道动力异常是重要的发病机制。

IBS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症状多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频率和(或)性状]的改变,缺乏临床常规检查可发现的能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

二、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
《消化心身疾病中西医结合整体诊治专家指导意见(2017年)》
FD的患者在治疗胃肠道症状的基础上,适当加用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舒肝解郁胶囊)能够有效达到治疗的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
IBS的治疗主要根据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

常用药物有解痉剂、止泻剂(腹泻型)、胃肠动力剂(如莫沙必利)、通便剂、肠道微生态制剂等。

对伴有明显焦虑或抑郁状态的患者,可选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如舒肝解郁胶囊)。

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心理的调整能够缓解FGIDs症状,如减少烟酒摄入、注意休息、充足睡眠等行为改善。

三、疫情期间--合理饮食,避免肠胃不适
新冠肺炎流行,病毒毒力、个人易感性和抵抗力等都是发病的关键,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个人营养均衡可以降低发病风险并改善疾病预后,并能避免出现肠胃不适等症状,下面是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CSPEN)提出的饮食建议:
每天摄入高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在平时基础上加量;不吃野生动物;
每天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
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500ml;
食物种类、来源及色彩丰富多样,每天不少于20种食物;不偏食、荤素搭配;
保证充足营养,在平时饮食的基础上加量,既要吃饱,又要吃好;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不要节食、不要减重;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建议适量补充复方维生素、矿物质及深海鱼油等保健食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