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铜绿假单胞菌定植的病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铜绿假单胞菌定植的病例分析
在临床实验室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几乎均占首位,由于其耐药率逐渐上升,治疗效果不理想,受到院感工作者、微生物检验人员的高度关注。围绕着铜绿假单胞菌的科研课题、文章亦占相当比例。相对于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临床医生对痰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却没有那么高的兴趣,原因是细菌报告与临床符合率太低。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对痰液检中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一定的药学监护,以配合临床医生共同制定抗感染方案。
一病例摘要
男性患者,60岁,汉族,因“颅脑外伤术后昏迷1月” 入院。患者因车祸至头部外伤,于外院急诊行“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术后持续昏迷,呼吸机辅助呼吸。之后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血培养示:肺炎克雷伯杆菌,考虑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痰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及真菌,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氟康唑等”抗感染治疗。病情无好转,由120送入我院进一步诊治。入院诊断为:1.重度颅脑外伤并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颞叶脑挫伤出血,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去大骨瓣减压术后;2.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3.血导管感染。收入我院ICU时,患者中度昏迷,T 38.5℃,自主呼吸浅快,经气切处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双肺散在大量痰鸣,左肺可闻及少量低调哮鸣音,经气切处吸出大量稠脓痰,黄绿色,血常规显示WBC 15.5×109/L,入院头三天中段尿培养示:光滑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敏感;痰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仅对哌拉西林敏感;血培养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结合药敏结果先后给予氨曲南、头孢噻肟舒巴坦、米卡芬净、氟康唑等抗感染治疗,十天后患者病情平稳,无发热,血象正常,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转入普外科治疗。病程中,患者的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无特殊。
二分析与讨论
该患者入院后连续三天在尿液、痰液、血液中检出细菌和真菌,综合分析病情后,给予了针对真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所用药物均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治疗十天后,患者感染症状明显得到控制,提示在此病例中,铜绿假单胞菌很可能是定植菌。
1 发生定植的原因
正常的宿主上呼吸道有大量生理菌群,通过营养竞争、占位保护等作用拮抗外籍菌群的定植,完整的黏膜也是宿主重要的防御屏障。在多种因素如严重基础疾病、抗生素过度使用、机械损伤等的作用下导致这些
防护机制遭破坏或削弱,病菌即可入侵。患者有外伤后手术史,术后持续使用呼吸机,使用过多种强效广谱抗生素,在清除病原菌同时,上呼吸道正常菌群亦受到一定程度的“杀伤”,呼吸道定植抗力减弱,而铜绿假单胞菌[1]一方面因耐药性强可逃避抗生素攻击,有机会在上呼吸道大量繁殖,另一方面因毒力弱,可与宿主“和平共处”,此即为典型的上呼吸道定植现象,这种铜绿假单胞菌的定位应为“呼吸道中不应优势存在的细菌”,清除的最佳手段就是停用抗生素,通过正常菌群的生物拮抗而达到目的。 2 定植菌的判断
病原菌判断标准:患者具有感染症状,且依据药敏结果抗菌治疗有效。
定植菌判断标准:患者无感染症状或有感染症状,但根据药敏结果抗菌治疗无效。
临床细菌学检验[2]所涉及的各种标本中,以咳痰标本最为常见,也是检验人员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标本类,但目前临床最不认可的也正是痰细菌学检验报告。实践证明,以痰涂片控制痰标本的质量或洗涤痰液标本、连续两次以上培养生长同一种菌等措施,仅能提高“分离
率”或“阳性率”,但并不等于增加准确性[3],患者连续三天均在痰液中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仅对哌拉西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为医院环境中常见菌,毒力弱,耐药性和定植能力较强,在细菌中定植率最高,结合患者的感染表现,更接近于真菌感染的特点,在治疗方案里,选用了以对抗真菌为主的治疗策略,效果明显。
3 总结
对于痰液中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制定抗感染方案时,临床药师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药学监护:
3.1针对临床上痰检报告中的条件致病菌,需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评价是病原菌还是定植菌,以明确是否需要抗菌治疗。
3.2熟悉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特点、耐药机制和治疗策略,在多种细菌检出时,能准确判断优势菌,明确抗感染方案。
参考文献
[1] 孙敬,余理智,邓林强,等.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实验不同时间段结果分析团.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 16(A):222~224.
[2] 孙敬.提高抗酸杆菌检出率的一种方法.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998,21(2):l 24.
[3] Murray P,Raron E J,Pfaller M,et al.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M].7th edition,1999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大网校]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地址:/lunwen/yyx/47651186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