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体会描述路线的过程,并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或描述路线。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表示物体的位置。

课前准备:ppt课件、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方向和角度来确定位置,请看这幅图,看谁对上节所学知识掌握的最扎实。

(课件出示)生:
师: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都很不错。

在我们平时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总有同学在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它有什么用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确定位置的重要用途。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二)
二、设置情境,激发兴趣,探究新知
1、描述简单路线
(出示渔民遇险情境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渔民遇到危险了怎么办?
生:赶快救援(很着急)
师:大家急切的心情老师很理解,但实施救援不能盲目,要有计划的进行。

只有先找到渔船出事地点才能第一时间赶到进行有效救援。

这也正用到了我们的确定位置的数学知识。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本次课程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学科的一节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确定位置”的知识,能够在给定的平面图中确定点的位置,并能解决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道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有序数对表示一个点的坐标;2.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个点的坐标的方法;3.能够在平面图上用有序数对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并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材分析本课程设计的出发点是以《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为教材,其中第二章“确定位置”是讲解这方面的知识点。

该章主要包括三个话题,具体内容如下:1.教材第1课时《用直尺和圆规画图》:学习如何使用直尺和圆规画线段和圆;2.教材第2课时《有序数对和坐标轴》:学习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坐标;3.教材第3课时《确定位置》:学习如何在平面图中通过有序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并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显现问题,导入新课:“如果要找到一个人,我们应该告诉他什么信息?或者说,如果要把一个人找到,应该如何确定这个人的位置?”2.学生回顾自己如何找到自己的座位、教室、学校等地方的经验与方法,铺垫新课的学习。

2. 学习新知1.在前一课时学习了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坐标,这一节课将学习如何在平面图中通过有序数对来确定点的位置;2.通过PPT展示平面图上各种图形,解释各种图形各自的特点,并且表示为有序数对;3.通过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问题,并首先解决问题。

3. 巩固练习1.将课堂打造成一个合作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分成小组和同伴合作完成练习;2.推荐教材中第3课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布置一张平面图解决问题;3.导师将是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引出作业;4. 课堂小结1.阅读教材小结,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2.对学生们的表现予以肯定和指导;3.总结本次课程的知识点。

五、教学手段1.配备完整的班级设备;2.教师制作好教学PPT,课件内容素材丰富;3.学生课堂学习中,配备工具、作图板等教学辅助设备;4.教师适当使用外教素材等多元素材。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确定位置是小学数学内容重点之一,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也安排了此类内容。

在前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经纬度和地球的各种运动规律,并通过学习地球四季的变化来了解地球的运动。

本节课将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确定位置的理解,并通过实例练习和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纬度和经度的概念,并知道它们的作用和意义;2.学习使用Google Earth进行实地定位;3.熟悉使用不同地图上的比例尺,并能够通过比例尺来测量距离;4.提高空间思维能力,能够独立使用地图和简单地图工具进行定位。

三、教学内容和流程3.1 纬度和经度1.通过视频和PPT讲解,介绍纬度和经度的概念和作用;2.分组讨论,设计出多个问题来检测学生对于纬度和经度的理解程度;3.学生轮流回答问题,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2 Google Earth实地定位1.介绍Google Earth软件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自己操作进行实地定位;2.让学生按照指定要求寻找某个地点,并进行截屏操作;3.学生将自己找到的地点展示给其他同学,让其他同学来猜测这个地点的具体名称。

3.3 比例尺的测量和距离的计算1.在黑板上画出一张地图,带上比例尺,并用一个例子来讲解如何使用比例尺来测量距离;2.让学生分组操作,引导他们自己使用比例尺工具来测量黑板上画出的地图的距离;3.让学生尝试在Google Earth软件上使用比例尺工具测量不同地点的距离,并让他们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

3.4 游戏和活动1.设计一个贴图游戏,让学生根据提示在地图上找到指定地点,并进行截屏;2.设计一个地图迷宫游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迷宫,到达终点。

四、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和操作过程来检测对纬度和经度的理解程度;2.通过比例尺测量和距离计算的操作,来检测学生对于计算能力和使用工具的能力;3.通过游戏和活动来检测学生对于地理空间的认知和空间思维能力;五、作业布置1.在Google Earth软件中查找自己家乡的纬度和经度,并在地图上标出;2.使用比例尺工具计算出自己家乡的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3.阅读相关材料,对纬度和经度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方面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安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确定位置(二)》,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

本节课主要讲解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难点: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坐标系图、实物模型。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学校的操场作为实践情景,让学生观察操场上的物体,如篮球架、乒乓球台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一个方法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位置。

2. 讲解坐标系: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坐标系,并解释坐标系的含义。

让学生明白,坐标系由两条互相垂直的轴组成,横轴和纵轴。

每个点在坐标系中都有一个唯一的位置,由横轴和纵轴上的数值表示。

3. 讲解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篮球架为例,让学生观察篮球架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并用坐标值表示出来。

引导学生理解,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知道它在横轴和纵轴上的位置。

4. 讲解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能力:以乒乓球台为例,让学生观察乒乓球台在操场上的位置,并引导学生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乒乓球台的位置。

让学生明白,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除了知道它在横轴和纵轴上的位置,还可以通过观察它的方向和距离来确定。

5.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利用坐标系或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或计算来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二)》备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二)》备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二)》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二)》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基础知识上,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位置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利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对位置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受到生活经验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对方向的判断和距离的估计还不够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加深对位置概念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利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判断方向和估计距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位置概念。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和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3.问题解决法: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提高位置概念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卡片、实物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尺子、圆规等测量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游乐园、商场等,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引导学生总结出:确定物体位置需要知道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用卡片或实物模拟确定位置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确定位置词汇的研究: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会掌握一些描述位置和方向的词汇,如上、下、左、右等。

2. 研究如何使用位置词汇描述物体的位置:学生将能够正确使用位置词汇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加强他们的空间感知和方向判断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与实践:通过课堂上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使用实物,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上一节课学过的位置词汇。

2. 概念讲解:通过示意图和实际示范,向学生介绍新的位置词汇,如前、后、远、近等,并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3. 操练练:组织学生进行口头和书写练,让他们运用所学位置词汇描述教室内物体的位置。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进行引导,如“书在桌子的左边还是右边?”。

4. 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在教室内选择一处,用所学位置词汇描述该处的位置,并向其他小组解释。

学生在解释时需要使用正确的口头表达和手势指示。

5. 总结归纳:让学生反思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位置词汇和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思考和发现。

扩展活动:1. 与实际环境结合:带领学生到操场、教学楼等实际场所,让他们运用所学位置词汇进行实际场景的描述和指示。

2. 创意游戏:设计一些创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位置词汇,例如“情景模拟”游戏或“人体地图”游戏。

3.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书面作业,让学生巩固和扩展所学位置词汇的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1. 口头回答和书面练:教师可观察学生在口头回答和书面练中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位置词汇。

2. 实践活动表现: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否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并向其他小组进行解释。

3.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教材。

2. 图片或实物:用于导入和概念讲解的图片或实物。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2《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2《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2《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2《确定位置(二)》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教学。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坐标观念。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索、交流、实践,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坐标观念,对于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方向的判断、距离的测量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认知困难,通过实例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坐标观念。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难点:对方向的判断、距离的测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活动,理解和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图片,用于表示物体的位置。

2.准备一些工具,如直尺、量角器等,用于测量方向和距离。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情境,如在教室里找一个同学的位置,引导学生回顾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然后提问:除了用数对表示位置,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吗?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利用工具测量方向和距离,然后用文字或图示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操作方法和解题思路。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北师大版五下6.2《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下6.2《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
-设置实验操作台,用于展示和练习使用方向和距离定位置的方法。
-在教室内张贴方向指示图,帮助学生熟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确定位置(二)》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如何在平面图上准确地找到某个位置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2.辅助材料:
-制作或打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平面图,如教室座位图、城市地图等,以便学生进行位置标定练习。
-准备含有方向指示的图片,如箭头指示图,帮助学生理解方向的概念。
-制作动画或视频资料,展示如何使用数对和方向来确定物体位置,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准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如寻宝游戏、导航指引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创造互动环节,如邀请学生上台参与绘制平面图,标定位置。
-结合实际案例,如设计一个校园寻宝游戏的简化版,将关键步骤和提示以趣味形式板书。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同时结合图形和色彩,使学生在视觉上能够迅速抓住重点,增加记忆点,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互动和游戏化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使课堂更加生动和有趣。
北师大版五下6.2《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下6.2《确定位置(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利用数对表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理解物体位置的相对性,即根据一个物体的位置确定另一个物体的位置;运用平面图上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章节将涉及以下知识点:数对的运用、方向的认识(东、南、西、北)、距离的计算及应用。

(完整版)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

(完整版)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

(完整版)数学北师⼤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为使学⽣了解确定位置的知识在⽣活中的应⽤,感受数学与⽇常⽣活的联系,教材创设了乐乐去⼤鸣⼭游玩时迷失⽅向的情景,⿎励学⽣能根据平⾯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以其中⼀地为观测点,度量另⼀地所在的⽅向,以及两地的距离),设计了两个问题。

其中,第⼀个问题是探索如何确定⼤本营和⼤鸣⼭的相对位置;第⼆个问题是利⽤数对确定⼤本营的位置。

⽬的是根据⽅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进⼀步发展学⽣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已经在第⼀学段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以及⼋个⽅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等表⽰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也掌握了简单的路线知识。

学⽣积累了根据⽅向和距离决定位置的⽣活经验,这些知识和经历为学⽣进⼀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

本课的学习对提⾼学⽣的空间观念,认识⽣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作⽤。

三、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活中的实际应⽤,进⼀步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法。

2. 过程与⽅法:通过合作探究,体会描述路线的过程,并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结合具体情景,能根据平⾯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以其中⼀地为观测点,度量另⼀地所在的⽅向,以及两地的距离),感受数学与⽇常⽣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与态度⽬标:(1)结合具体情景,能根据平⾯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以其中⼀地为观测点,度量另⼀地所在的⽅向,以及两地的距离),感受数学与⽇常⽣活的密切联系。

(2)在探究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发展学⽣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能利⽤⽅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或描述路线。

教学难点: ⽤不同的⽅法表⽰物体的位置。

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给学⽣准备:课堂任务卡。

六、教学过程⼀、创设性复习旧知1、六⼀⼉童节来临了,乐乐给同学们带来了⼀个⼤惊喜,她想带同学们去寻宝,你们⾼兴吗?但寻宝是有要求的,我们⼀起去看⼀看。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二)》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理解相对位置的概念。

在教材中,通过简单的图示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用图形在坐标系中表示出来。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图形的认识和操作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坐标系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位置问题可能还缺乏直观的理解,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坐标系的概念,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在坐标系中确定物体位置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相对位置的概念,并能用语言和图形描述。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理解相对位置的概念。

2.难点:在坐标系中准确地表示和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利用图形和实例,进行直观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设计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4.采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坐标纸和绘图工具,以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位置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坐标系的概念,例如,“小明的家位于学校东偏北30度方向,距离学校2公里,请问小明家的位置如何表示在坐标系中?”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坐标系和数对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坐标系的图示和实例,讲解如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例如,一个物体位于第4列第5行,就可以用数对(4,5)来表示。

同时,让学生在坐标纸上进行实际操作,画出给定的数对所对应的位置。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首先,学生将复习如何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

接着,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最后,我们将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来巩固这些概念。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概念和方法。

2. 学会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数对的概念及其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对应关系。

2. 方向和距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平面直角坐标系图、指南针、尺子、角度器。

2. 学具:练习册、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数对的概念,提问如何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

2. 新课导入:介绍方向和距离的概念,讲解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3. 例题讲解:通过几个典型例题,展示如何用数对和方向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

4. 练习巩固: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1. 数对的概念及其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对应关系。

2. 方向和距离的概念及其在确定物体位置中的应用。

3. 例题及其解答过程。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身边的物体,用数对和方向距离来确定它们的位置,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导入、新课导入、例题讲解、练习巩固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用数对和方向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方向和距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还需关注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方向和距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六章第二节《确定位置(二)》。

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进一步学习使用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并能够使用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能够使用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难点:坐标系的应用,如何准确地表示物体的位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ppt上展示一幅学校的平面图,让学生们观察并尝试指出图中各个建筑物的大致位置。

2. 知识讲解接着我会引导学生学习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我会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比如学校图书馆位于操场北偏东50米处。

3.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出一个例题,让学生们试着解决。

例题会是关于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一个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4. 随堂练习解决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试着独立解决。

我会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5. 坐标系的引入6. 坐标系的应用然后我会出一个关于坐标系的例题,让学生们试着解决。

例题会是关于如何利用坐标系来表示一个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7. 随堂练习解决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关于坐标系的练习题,让他们试着独立解决。

我会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六、板书设计1. 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2. 坐标系的画法和表示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图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

答案:1.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课堂的优点和不足,并思考如何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比如在家里试着用坐标系来表示家具的位置。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二、知识讲解在知识讲解环节,我使用了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
(二)新课讲授(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数对的基本概念。数对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有序组合,通常用来表示平面内的点的位置。它是坐标系统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找到平面上的任意一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用数对表示教室里的座位,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快速找到同学的位置。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比我预想的要活跃,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并投入到解决问题中。不过,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困惑,尤其是在数对的顺序性上。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指导。
另外,小组讨论的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的潜力,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有创意的解决方案。然而,时间安排上似乎有些紧张,有些小组未能充分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应当合理调整时间分配,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分享。
四、教学流程
《确定位置(二)》-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确定位置(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准确描述一个物体或人位置的情况?”比如在图书馆找书,或在电影院找座位。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用数对精确描述位置的奥秘。
2.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利用数对分析问题,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将数对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如座位表的制作,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观点,提升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确定位置(二)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确定位置(二)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确定位置(二)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并掌握其坐标的表示方法。

2.理解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能够使用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进行描述。

3.能够灵活应用点的对称性,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反转等变换,将图形移动并描绘新图形的位置。

二、教学内容1.单元拓扑图。

2.点的位置与坐标。

3.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反射变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点的位置与坐标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反射变换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笛卡尔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熟悉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反射变换及其特征。

•准备教师演示用的板书、PPT等教具。

2.学生准备•各自带上练习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顾上一课是如何确定点的位置的,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坐标,重点提示坐标的概念。

2. 讲授新知(30分钟)(1)直角坐标系•教师通过PPT展示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2)点的位置与坐标•教师介绍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位置和坐标的表示方法,让学生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3)平移、旋转和反射变换•教师通过PPT展示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反射变换及其特征,让学生感性理解并自己举例。

3. 练习(30分钟)•分组或个人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让学生通过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10分钟)•给学生讲解一些拓展知识或者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直角坐标系和图形的变换。

5. 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且发表自己对于今天学习的感悟,带领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六、教学评价•提供课堂练习有关的简答题、填空和作图等好题目,考核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其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评价后为学生及时给予相关指导和建议。

以上就是本次数学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通过在本节课堂中的教学,相信学生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掌握点的位置与坐标的表示方法和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反射变换的应用。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二)》备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二)》备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二)》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二)》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理解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概念。

但是,对于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还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来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利用方向和距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所需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生活情境,如在公园中找一个特定的物体。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个物体的位置。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方向和距离在确定位置过程中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给定物体的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确定位置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通过解答问题,巩固学生对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理解和运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性质;2.学习使用坐标系简单定位;3.学会使用直尺、角规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性质和特点;2.学习使用坐标系进行简单的空间定位;3.学会使用直尺、角规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三、教具准备1.长方形和正方形模型;2.常规测量工具;3.练习册。

四、教学安排时间内容7分钟上课,讲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3分钟教学正方形、长方形的性质和特点20分钟学习使用坐标系进行简单的空间定位15分钟学会使用直尺、角规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10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五、教学过程1. 上课,讲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前准备好所有教具,上课前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目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让学生安静听讲,做好心理和物质准备。

2. 教学正方形、长方形的性质和特点让学生拿起正方形和长方形模型,通过让学生触摸和感知模型来讲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性质和特点。

在讲解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们通常长什么样子,以及它们的特点有哪些。

3. 学习使用坐标系进行简单的空间定位向学生介绍二维坐标系的概念,帮助他们理解坐标系的概念以及如何理解坐标系。

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坐标系进行简单的空间定位,例如:如何在二维坐标系中标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位置。

4. 学会使用直尺、角规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在学生掌握了确定位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后,可以给学生介绍使用常规测量工具(如直尺、三角板等)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他们进行测量。

5. 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在课堂结束时,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和作业,以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同时需要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提高他们的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总结通过教学本节课程,学生能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性质和特点,学习使用坐标系进行简单的空间定位,并学会使用直尺、三角板等常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能在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体会数对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确定位置(二)2. 教学重点: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理解数对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3. 教学难点:在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平面图、直尺等。

2. 学具:直尺、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位置现象,引导学生关注位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数对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3. 案例分析: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用数对表示它们的位置,加深对数对表示位置方法的理解。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和意义。

五、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2. 教学内容:确定位置(二)3. 教学重点: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理解数对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4. 教学难点:在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六、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拓展阅读:阅读与位置相关的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活动:分组讨论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七、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理解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在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教案:确定位置二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具体是第四章第二节“确定位置二”。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利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 能够利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利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PPT课件2. 平面图3. 方向箭头4. 距离尺5. 数对卡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给学生们展示一个实际情景:在一个公园里,有一个凉亭,凉亭东边5米处有一棵大树,西边10米处有一座桥。

让学生们尝试描述一下大树和桥的位置。

2. 讲解方向和距离接着,我会向学生们讲解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我会用PPT课件展示一张平面图,并在图上标出凉亭、大树和桥的位置。

然后,我会让学生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些物体的位置。

3. 讲解数对表示位置4.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出一道例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题如下:在一个教室里,有一排座位,共10列,每列有5个座位。

小明坐在第3列第2行,小红坐在小明的前一列,小华坐在小明的后排,第4列。

请问,小明、小红和小华分别坐在哪个位置?5.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发放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在纸上完成。

练习题包括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利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在一个篮球场上,有一棵篮筐,篮筐北边10米处有一块钟表,南边5米处有一座看台。

请问,钟表和看台分别位于篮筐的哪个方向,距离篮筐多少米?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1. 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 测量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利用数对表示位置:1. 第一个数字表示列2. 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题目描述,画出篮球场的情景图,并标注出钟表和看台的位置。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位置的相对性。

3. 方位词的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位置的相对性,正确运用方位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位置图。

2. 学具:练习本、彩笔、位置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位置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位置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用数对表示位置,互相检查并纠正错误。

4. 小结:总结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强调位置的相对性。

5. 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板书设计1. 板书五年级下册数学-确定位置(二)2. 板书内容: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位置的相对性、方位词的运用。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周围环境,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理解了位置的相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我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记录下来,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位置的相对性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接触到掌握新知识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重要步骤。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课程设计一、前言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中,确定位置是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确定位置”的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熟练掌握位置和方位的基本概念;2.掌握使用坐标系表示位置的方法;3.能够使用坐标系进行简单的位置确认和方向判断;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课程安排本课程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教学内容、练习题和作业。

1. 基础知识讲解教学内容1.位置和方位的基本概念;2.数轴的概念及其应用;3.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其应用。

练习题1.给定一个数轴,画出点A、B、C,其中A与B的距离为2,B与C的距离为3;2.给定一个坐标系,标出点D(2,4)和点E(-1,3)。

1.计算数轴上点A(2)和点B(5)之间的距离;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标出点F(-3,4)和点G(1,2)。

2. 坐标系的应用教学内容1.使用坐标系表示位置的方法;2.坐标系的应用于方位的判断。

练习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用线段EF表示从点E(-1,3)到点F(2,-2)的连线;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标出点H(0,5)、点I(0,-3)和点J(4,0),判断三点之间的方向关系。

作业1.计算线段EF的长度;2.判断三点H、I、J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方位。

3. 拓展应用教学内容1.更复杂的坐标系应用;2.更复杂的位置和方位确认。

练习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标出点K(3,-5)、点L(-2,-2)和点M(-4,6),判断三点之间的方向关系;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画一条折线经过点A(-2,3)、点B(0,-1)、点C(2,1)、点D(4,2)。

1.计算线段KM的长度;2.计算折线ABCD的长度。

四、教学方法1.鼓励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等图形化工具整理和归纳知识点;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在同伴间进行交流,提高其互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本节课所学习的“用坐标图确定物体的位置”是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提升,是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描述位置,旨在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结合教学目标及学情实际,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活学生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2.引导探究,总结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中进行理解、发现、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能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重、难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动物园转了一圈,大家都准确地找到了各个场馆的位置。

请说说你们是怎样找到的。

生:我们首先要确定好要参观的场馆,然后利用场馆分布图以现在的位置为观测点,确定方向(或角度),再根据距离就能准确找到要去的场馆了。

师:回答得真好。

乐乐去大鸣山游玩时迷失了方向,他想找到大本营的位置,你能帮他找到大本营吗?[板书:确定位置(二)]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确定位置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课作铺垫。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出示大鸣山风景区的平面图。

(1)认真观察平面图,找一找,标出乐乐现在的位置(大鸣山)。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思考问题:要救出乐乐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小组讨论后汇报结果)
生1:需要知道搜救原点是大鸣山,还要知道大本营在大鸣山的什么方向上。

生2:我认为不仅要知道大鸣山在大本营的什么方向上,还要知道大鸣山和大本营之间的距离。

师:你们同意哪一种说法呢?
生:我认为第二种说法能更准确地找到乐乐的位置。

(3)想一想,画一画,大本营在大鸣山的什么方向上,并测量出距离。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与交流)
生展示成果,师小结:大本营在大鸣山北偏东45°方向,距离大鸣山大约560米。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了确定两地具体位置的方法和步骤。

2.下图是数学迷画的,你能看懂吗?说一说大本营的位置。

师:观察数学迷画的图,说一说与自己所画的有什么异同?说一说大本营的位置。

(小组交流、讨论异同点,并说出大本营的具体位置)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议一议等活动,让学生体会确定物体位置方法的多样性、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教材68页1题,然后小组交流。

2.完成教材68页2题。

(进一步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及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 3.完成教材68页3题。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以后我们出去游玩时要注意什么事项?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二)
画坐标图的步骤:
(1)确定观测点;
(2)从观测点引出横坐标和纵坐标,并把观测点和被观测点连起来;
(3)标出连线与横坐标或纵坐标的夹角;
(4)标出连线的长度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