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书文化
关键字:家书,文化,历史,电子通讯手段
摘要: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家书文化”或“家信文化”走向衰落,现在急需要我们挽救这一文化乃至继续发展弘扬这一文化。

家书中普遍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可帮助现代人形成健康的核心价值观。

一、书信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缩影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欧阳修的《与十二侄》,林觉民的《与妻书》、鲁迅与许广平的通信集《两地书》、翻译家傅雷的《傅雷家书》……时至今日,这些饱含深情的家书,读来仍然让人为之动容。

和它们一样,很多家书已经悄然沉淀进历史,成为一种书信文化,除具有文学历史价值外,还兼有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诸种文化之美。

书信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缩影。

“传统社会通讯手段不发达,书信是沟通和交流的主要方式和渠道,这从流传下来的文字中就可见一斑,《古文观止》中好多文章就是书信。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感叹说,古人对书信的期待非常迫切。

杜甫《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杜甫《天末怀李白》中的“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这些诗句都生动地表现了这种感情。

而很多书信也因文字和思想的高度成为千古名篇。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诸葛亮《诫子书》、《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就是其中的典范,在情真意切的字里行间,映照出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及真切的爱国热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力量,被人广为传诵。

家书当然首先是写给家人看的,从传播学上来讲,这是人际传播的一种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时候家书也往往能够超越家庭的局限,通过某种方式进行大众传播,从而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曾国藩家书》和《傅雷家书》。

近几年作为青年人导师的李开复也通过“写给女儿的一封信”这样一种公开信的方式,与青年人进行交流,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家书能呈现人的内心世界
当电话和互联网闯进我们的生活,书信逐渐落寞,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谁也没法逆转。

但家书有现代通讯手段无法取代的功能,“个性化表达”就是其中之一。

“就像‘字如其人’、‘见字如晤’等所言,书信里的字迹能够反映书写者的内心活动。

与之相比,短信、电报的表现形式是格式化的,它们按照统一标准发出,书写的个性消失了,人的个性也被消磨和掩饰了,从中很难看到发送人当时的情感状态和情绪波动,看不见一个活生生立体的人的内心世界。

“不仅是个性化的笔迹,还有精心选择的信封、信纸和邮票,甚至连信纸的折叠方式、邮票的贴法都大有讲究。

”对这些,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有所体会,这种带着写信人特有气息与温度的信札是一种多媒体的传播,收信人对书信的反复欣赏与把玩,能够捕捉到全方位的信息。

而现在普遍采用的电话、短信与电子邮件等沟通方式,虽然加快了沟通的速度,但也消解了交流的深度,成为一种碎片化的浅交流,其实这也是当代消费文化的一种体现。

另外,有形的书信可以长久保存,拿在手里反复阅读,反复体味,往事也随之萦绕心间。

例如当我们问起一位老大爷,他说到这样一件事:哥哥比他大
十岁,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哥哥在外地上大学时,他还是个七八岁的孩子。

当时哥哥寄回家中的每一封信,他都能熟读成诵,往往是一个学期结束了,等哥哥放假回家,他已可以一封一封地背诵给大家听。

“这成为家庭生活的一种温馨记忆,这些书信也成为家庭档案的重要组成。

”老大爷说,那时候,自己就特别盼着快快长大,神往着能够有一天像哥哥一样,独在异乡给家里写信,诉说一些当面也许永远都不会说出口的情感。

三、书信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一位老师曾给学生布置过两项作业:当天下课回去后给父母打电话,一周后再给父母写封信。

后来很多学生将自己给父母写的信交上来作为期中考试的答卷———信里的有些话,用别的方法根本没法表达。

书信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中国人的民族性格较为内敛和含蓄,羞于把感情用口语表达出来,而书信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达出口。

即使在父母子女之间,也有很多不好启齿的话题,此时文字就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很多是因沟通不好造成的。

例如,做父母的总想为孩子好,但总是不能圆满———孩子们嫌父母啰嗦、唠叨,很多话听不进去。

“如果通过信件的方式,孩子能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父母能把对子女的体贴、关心,把他们的一片苦心以简单但却情深意切的方式表达出来,无疑是架起了更好的沟通桥梁。

天冷了,母亲给在外读书的儿子连发了三条短信,细细嘱咐儿子多穿衣服、保重身体,孩子的回答是只有一个字———“恩”。

为了省事,儿子甚至都没用“嗯”这个字。

不少人都有和这个故事相似的经历。

令人望眼欲穿的时间距离缩短了,空间拉近了,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却远了,深度也变浅了,在电话(手机)两端,感情的细节好似被电波删节一般。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富足,人们在甩掉旧包袱大踏步迈向未来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也丢掉了很多,当然可能这是社会特定发展阶段必定要付出的一种代价。

如今,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文化反思,反思的结果就是需要部分地回归传统、回归家庭,因为可能那才是我们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

真挚的家书维系情感的力量是绵长深厚的。

正如“人性化的关怀和尊重”一语描述了家书对践行孝道、守护亲情的意义。

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而随着社会保障体制完善,养老逐渐“社会化”,两代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有变少变弱的趋势。

老人可能衣食无忧,但缺少情感、精神方面的关爱。

而给父母写信表达问候、思念,正是一种更深意义上的“孝道”的表现,充满温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千年前的唐朝家书,和700多年前的“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朝家书,情感是共通的。

“除非破产,既想破产,大人要知,咱非前数年家道。

信写至此,令儿实哉伤情,泪湿胸前。

”70多年前的农民家书,和“我开始关心落叶了,银杏叶和枫叶是最爱,可以夹在信纸里,给你寄去。

那是我火热的一颗心”20年前的家书,情怀是一致的。

四、家族与民族:家书传承的文化元素
2200多年前,淮阳。

“黑夫”、“惊”在秦楚战火中写出两封家书,收信人是兄长“衷”。

写于公元前223年、中国现存最早的家书里,儿子最关心的是母亲的健康、新婚妻子的情况,并盼家中送来夏装并寄点儿钱来。

张丁说,“黑夫家书”对秦国兵役制提供了第一手研究资料,是“孝文化”的一次展示。

传统家书还是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的综合载体,承载着中
华民族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亲情,展示了个性光芒,记录了时代变迁。

家书是历史的入口,是中国家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抢救家书,是抢救一段尘封的文化和一段被淡忘的记忆———这已成为越来越多学者专家的共识。

对于家书,国人有共同的记忆。

诸葛亮给儿子的《诫子书》中提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以马革裹尸流芳后世的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提出“刻鹄不成尚类鹜”值得学习,“画虎不成反类犬”要警惕;林则徐在家书中要求儿子“勿贪利禄,恋权位。

”毛泽东“独服”的曾国藩家书中“福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唯胸次浩大,真正受用”、“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等已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价值观的最好诠释。

在家族文化的传承中,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傅雷家书等不仅影响当事家族本身,也丰富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其文化元素和内涵是全体中国人共有的精神财富。

五、没落与重建:家书文化的现实意义
历史上的著名家书有很多,很多成了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如果从战国“黑夫家书”算起,中国家书文化持续了两千多年,历代传承,不断积累和升华,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大体可从五方面理解。

一是文学性,形成了独有的“书信体”,很多是千古名篇,文学价值巨大;二是文献价值,是第一手真实史料,书信具私密性,人们最不可能在家书中说假话,其文献价值被史学界特别重视。

三是心理学属性,反映了个体内心的活动,进而对民众的社会心理解读提供依据。

四是社会学属性,家书中有市井百态,是时代发展的镜子。

五是伦理学属性,反映了孝道、礼仪制度,写给长辈、平辈、下辈的家书各有规范,这影响到个体的社会属性,为个体的社会行为规范也起到促进作用。

家书文化是家族文化的一部分,对维系家庭,家族和谐,规范行为,促进个体发展有巨大作用。

优秀家书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很多家书是书法艺术精品,加之思想性、文学性等共同构成一道文化风景。

家书中普遍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可帮助现代人形成健康的核心价值观。

总的趋势,电子通讯手段必然会代替传统手写家书。

但纸质家书不会完全消失,会成为奢侈品,流行于特定领域和人群。

我们目前正计划开发电子家书平台,让传统家书在电子时代得以永久保存。

优秀家书最突出作用是传承了家族文化的精华,含有传统家庭教育的光辉思想,在当前中央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给予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傅雷家书等优秀家书文化以一席之地,‘富二代’、‘官二代’的教育问题则有了新平台。

这正如大师季羡林所说,抢救家书‘就是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维系家庭的和睦,共建和谐社会’。

优秀家书强调个人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具有极大现实意义。

对此作家刘枫认为,传统家书重视爱国思想的灌输,普遍传播重义轻利的道德情操,主张“非礼之利,不入于家”,还把“立志”作为德育首要目标,杨继盛给儿子的信中说:“人须要立志……你发愤立志做个君子,则不拘做官不做官,人人都敬重你,故我要你第一先立起志气来。

”刘枫认为,敬重父母,友爱兄长,长幼有序、和睦相处等重要行为规范在家书中比比皆是。

提倡节俭,清白传家,谦和忍让,加强涵养,也是传统家书所倡导的优良品质之一,强调“舍己让人、先人后己”。

另外,审择交游,近善远佞,救难怜贫,助人为乐,谨言慎行,深自韬晦等都是传统家书的
典型教诲。

从中国现存最早的“黑夫家书”起,性格内敛、羞于口头上直舒胸意和满腹情怀的国人,就开始在家书中尽露心迹。

由此有了曹操的《戒子植》、诸葛亮的《诫子书》、姜维的《报母书》、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欧阳修《与十二侄》、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苏轼《与侄千之书》、黄庭坚的《答洪驹父书》、文天祥的《狱中家书》……
明清是古代家书发展的高峰期,郑板桥、纪晓岚、林则徐、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等人的家书流传最广。

近现代,许多革命家和文人都写有大量家书。

翻译家傅雷在儿子留学海外时,写了近百封家书,这些信件汇集而成的《傅雷家书》先后再版5次,重印19次,累计发行超100万册。

“未读书中语,忧怀已觉宽。

灯前看封箧,题字有平安。

”对于家书的集体记忆,历史名人和平头百姓是一致的,情感是共通的。

除此以外,最著名的莫过于《傅雷家书》,它是一本励志教科书,是充满父爱的教子名篇。

“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长子傅聪记着这句话成了世界知名的钢琴家。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次子傅敏记着这句话在历经磨难后成了治学严谨的英语特级教师。

《曾国藩家书》充满了治学、治家、治国之道,家书是他一生生活的写照,不仅在文学上也在史学上留下了地位。

《梁启超家书》是“模范父亲指南”,封封书信都是美文,“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这就是一个文化大师在家书中表达父爱的方式。

当然,在这些家书中还有一个重要品种——情书。

情人远离,思念如潮,只有书信才是最深情的表达。

王小波把给李银河的情书写在五线谱上,李银河的少女之心不动也难。

当王小波李银河书信集《爱你就像爱生命》出版时,作家余杰在一次接受访谈时说:如果我遇到王小波,我会告诉他,你写得最好的东西不是小说,而是你写给妻子的那些信。

在几年前某媒体的一项“你最愿意选择的私人联系方式”调查中,排在前5名的是电话、电子邮件、短信、QQ、MSN,书信已名落孙山。

前一代人赖以沟通、交流的书信,今天只不过是孩子们教科书中的一个品种。

国家博物馆等单位曾经搞过一个“抢救民间家书”的活动,组织者说这个活动是千方百计地挽救“家书这一传承千年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活动得到了社会积极的响应,但“积极响应”的多是老年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人参加。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家书”就只在歌里唱了,李春波就在“一封家书”中唱给爸爸妈妈:“虽然我很少写信,但是我很想家”。

当师长的循循善诱、父母的唠唠叨叨、情人的甜言蜜语都变成了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的时候,“家书”就已宣告从文化的长河中消失了。

家书衰落了,但我们迎来了高科技和现代化,只有越来越多的“文化”变成为“遗产”时,社会才会进步。

只是,我们不能忘记那种对家书的期待。

家书没有了,亲情、友情何以表达。

我们已写好厚厚的家书,但是寄往何处?
六、挽救家书文化
调查显示,中国75.9%的人多年没写过信,网民人均1.6个电子邮件账号,平均每周收6.5封电邮,每周发5.3封。

其中没有一封家书。

这是追寻文化血脉的采访。

家书,诠释了数千年来,国人对于“家”的理解,对于“族”的认知。

手写文字,是有生命的;手写家书,是有情感浓缩的。

手机、短信、电邮……与“家”的沟通正快餐化。

在向前走的间隙,有时需要慢
下来、静下来。

因为情感,需要慢慢品读,沉淀一下再回味。

心,由此才会找得到返“家”的那扇门。

北大著名学者张颐武曾说‘抢救家书是与时间赛跑的工作’。

遗憾的是,我们没赶上家书消亡的速度。


家书是叮咛是抒发,有家书就有幸福的家。

家书是亲情是表达,是从古至今文学中的牵挂。

在杜甫的眼中“家书抵万金”,在陆游的诗中“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在游子远行,思家“无寐”的悲凉中,用什么样的语言都难以写尽家书沉甸甸的分量。

那么抢救家书是不是要人们再去写纸质家书?总体来说:抢救家书主要是抢救现有家书遗产和传承濒临失传的家书文化,而不是让国人重新拿笔写信。

家书可以消失,家书文化不能消失。

在不久的将来,下一代将不知家书为何物。

能看着这一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消亡吗?为国家计,为民族计,为子孙计,必须抢救民间家书。

参考文献:《傅雷家书》、《莫扎特家书》、《曾文正公家书》、《留德家书》、《卢蒙巴家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