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按群计数
大班数学按群计数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按群计数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理解按群计数的概念和原理•掌握按群计数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应用按群计数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准备•教师: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教具、教材•学生:笔、纸、教材3. 教学过程3.1 引入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排列和组合的概念及应用。
3.2 讲解1.介绍按群计数的概念:按群计数是解决某些计数问题的一种方法,通过将对象分组,再计算每个小组的计数,最后求和得到总数。
2.解释按群计数的原理:将对象分成不重复的小组,然后计算每个小组的计数,最后将所有小组的计数相加得到总数。
3.示范一个简单的按群计数问题:一盒五颜六色的糖果,分成红色、黄色、蓝色三组,每组至少两颗糖果,问共有多少种分法?–分析:将问题分解为三组,每组至少两颗糖果,根据每组糖果的个数进行计算。
–解答:假设红色组有r颗糖果,黄色组有y颗糖果,蓝色组有b颗糖果,则有以下条件:•r + y + b = 5 (糖果总数为5)•r ≥ 2, y ≥ 2, b ≥ 2 (每组至少两颗糖果)–针对以上条件,结合排列组合的知识进行计算,得出共有15种分法。
3.3 练习1.给出一个按群计数的问题:有15个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参加活动,请问有多少种分组方案?–分析:将问题分解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不定。
–解答:假设第一小组有x位学生,第二小组有y位学生,第三小组有z位学生,则有以下条件:•x + y + z = 15 (学生总数为15)–针对以上条件,结合排列组合的知识进行计算,得出共有816种分组方案。
2.给出一个实际问题:一家餐馆提供三种主食(A、B、C),每种主食有4种配菜(a、b、c、d),请问有多少种搭配方式?–分析:将问题分解为选择主食和选择配菜两个步骤。
–解答:选择主食有3种可能性(A、B、C),选择配菜有4种可能性(a、b、c、d),根据乘法原理,得出共有12种搭配方式。
3.4 拓展让学生利用按群计数的方法解决更复杂的计数问题,如:一种字母锁有4个旋钮,每个旋钮上有26个字母,请问一共有多少种解锁密码?4. 总结总结按群计数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按群计数》及教学反思(通用6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按群计数》及教学反思(通用6篇)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按群计数》及教学反思(通用6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按群计数》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按群计数》及教学反思篇1活动目标1、学习1—20按群计数,两个两个数。
2、建立数群概念。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两个两个的数数难点:10—20之间两个两个的数数活动准备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学具。
活动过程一、开始环节教师和幼儿玩数单双数的游戏,从1到10,再到20。
二、基本环节1、请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两个红棋子,再插两个黄棋子,两个蓝棋子,两个绿棋子,2个黑棋子,一共10个棋子。
2、教师提问:一共插了几种颜色的棋子?每种颜色共有几个棋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棋子?先让幼儿按个数数,再按颜色数——2、4、6、8、10。
3、请幼儿照第一行的样子插同样的棋子,同时说出12个棋子,14个棋子,16个棋子,18个棋子,20个棋子。
4、请幼儿说说怎么数速度快?为什么?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两个两个数的练习,让幼儿借助颜色的区别进一步感知双数递进的规律。
5、游戏“听声音拿棋子。
”教师拍一下手,请小朋友拿掉2个棋子,同时让幼儿练习两个两个数,直至把棋子全部拿掉。
三、结束环节收回插板。
活动延伸户外体育活动的报数游戏,数字表的点数游戏。
教学反思:在活动中幼儿对两个两个数数的理念理解的不是很透彻,个别幼儿还不能独立数数,教师应该在设计几个游戏环节,训练幼儿掌握两个两个数数的技能。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按群计数》及教学反思篇2一、活动目标:1、学习20以内数数,探索按群计数(成组数数)的方法。
2、发展按群计数的能力,锻炼思维的敏捷性。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按群计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按群计数》教案名称:按群计数适用对象:幼儿园大班(4-5岁)教学目标:1. 能按照指定的群组进行物品的计数。
2. 能理解并运用“一群加一群”、“一群减一群”、“一群加上几个”的概念。
3. 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群组物品(例如棋子、糖果、玩具等)。
2. 教学工具:计数卡片、计数棒。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师幼共同收集一些物品,如棋子、糖果等,放在一起展示给幼儿观看。
2. 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我们一共有多少个棋子?怎么数?”引导幼儿用手指或计数卡片数数。
教学核心:1. 引导幼儿观察群组物品,如将10个棋子分成两组,一组有5个,一组有5个,讨论两组物品数量的关系。
2. 提问:“如果我们有5个棋子,再加上3个棋子,一共有多少个棋子?”引导幼儿用手指或计数卡片进行计算。
3. 引导幼儿理解“一群加上几个”的概念,并进行简单操作演示。
巩固拓展:1. 让幼儿自己选择一种群组物品,并用计数卡片或计数棒进行计数,然后通过“一群加一群”、“一群减一群”、“一群加上几个”的运算进行计算,最后验证结果。
2. 通过游戏形式,让幼儿根据指令进行按群计数的操作,并进行小组竞赛,增强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总结回顾:1. 引导幼儿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如“一群加上几个”、“一群减一群”等。
2. 鼓励幼儿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实际生活中的运算,例如购物时计算物品数量。
3. 提供反馈和鼓励,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延伸:1. 可以引导幼儿设计一些按群计数的问题,并互相出题,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幼儿运用计数卡片或计数棒进行其他简单的运算操作,如“一群乘几个”、“一群除以几个”等。
安全注意事项:1. 物品使用前要确保没有危险因素,如尖锐边角。
2. 监督幼儿在计数过程中的安全行为,避免吞食物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物品、观察、思考和操作的方式,让幼儿理解并运用按群计数的概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含反思教案:按群计数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运用顺序计数法按群计数。
2.能够运用按群计数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将数学卡片分成若干组,每组包括相同数量的卡片。
2.准备一些具体的实物,如积木、水果等。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将一组卡片拿出来,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卡片的数量。
然后教师逐一翻开卡片,进行顺序计数,引导学生理解顺序计数法。
之后,教师向学生介绍新的计数方法-按群计数,并简单解释其原理。
Step 2:组织活动(15分钟)1.教师将卡片分成若干组,每组包括相同数量的卡片,然后向学生展示其中一组,并按群计数。
随后,教师让学生自行按群计数并说出每组中的卡片数量。
2.接着,教师拿出一些具体的实物,如积木、水果等,让学生按群计数或用卡片进行模拟,强化他们对按群计数的理解。
3.教师进行巩固练习,提问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按群计数法进行解答。
Step 3:反思与总结(10分钟)在活动结束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提出改进建议。
1.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按群计数法解决问题?2.学生在按群计数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如果有,是什么困难?3.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是否能够准确运用按群计数解决问题?4.有没有其他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按群计数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仍然存在一些困难,比如有些学生对按群计数的概念没有完全理解,只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示范;还有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了困难,可能是对问题本身的理解不够深刻。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从问题的本质出发,运用按群计数方法解决问题。
此外,我还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配合具体实物、多种形式的练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含反思教案题目:按群计数班级: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 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数数,掌握1-10的数词及其大小。
2. 能够根据群数进行计数,并了解到数目的群与个数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PPT、计数玩具、洗衣珠、彩球等具有颜色、形状、数量等特征的教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教师在黑板上写上数字“1,2,3……10”之后,解释“群”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看如何更好地掌握数字?Step 2 引进群的概念教师用计数玩具做个介绍,抓一把玩具放在桌前,指着说:“下面有小动物,有多少个啊?”,学生一般会回答“一个”,教师接下来会指快速地放置5个相同的计数玩具在桌前,再问:“现在下面有多少个啊?”,这时,学生就容易分不清了。
教师引导学生把这5个计数玩具分成2个群,每个群里有3个,1个,于是学生就通过分组掌握了数目的群数量及每个群里的数目。
最后,教师会引导学生数一数,有了掌握群数的方法,数数就变得简单了。
Step 3 再说“群”教师让学生体验一下按照群数计数,可以先放置颜色不同、形状相同的洗衣珠或者彩球在桌项,再要求学生同样地将计数玩具分成3个群,然后把每个群里的玩具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可以让学生用大声数数,借此理解多个群构成的总数。
这个阶段,老师需要注意让学生保持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和好奇心,可以采用音乐、动作、游戏等多种方式,加强课堂气氛和参与度。
Step 4 拓展游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和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教师可以在练习和游戏中进行深度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藏起一些玩具,然后通过颜色、形状、数量等不同特点让学生逐一寻找,要求他们数清每个群里的数目,然后来一次玩具比大小的竞赛。
Step 5 思考反感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了解了数目的群与个数之间的关系,掌握了按群计数的方法,那么他们是否理解了数的本质呢?所以,教师要对整个课堂进行反思,不断拓展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思维。
2024版大班数学活动按群数数
环节设计
活动环节设计合理,从导入到实践 操作再到游戏巩固,环节紧凑且过 渡自然,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 趣。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导入、直观演示、幼儿动 手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符合幼儿 认知特点,有利于幼儿理解和掌握 数学知识。
幼儿表现评价
参与度
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 高,能够主动参与到各个 环节中,与教师和同伴进 行互动。
亲子数学阅读 推荐适合大班孩子的数学绘本或科普读物,引导 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拓展数学视野。
3
鼓励探究与尝试 鼓励孩子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勇于探究和尝试不 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中的数学能力培养
幼小衔接课程
针对大班孩子即将升入 小学的情况,设计专门 的幼小衔接数学课程, 如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 法等。
互动指导
在互动指导方面,应注重个体差异,关 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和反应,及时给予针 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游戏设计
在游戏设计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加游戏 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以激发幼儿更大的 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家园共育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引导家长在 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巩固和拓展数学知 识。
05
家园共育与延伸
02
活动准备与材料
教具准备
01
数字卡片
准备1-100的数字卡片,用于演 示和练习按群数数。
02
计数棒或珠子
使用计数棒或珠子等具体物品, 帮助幼儿理解数的概念和群的概
念。
03
教学挂图
准备相关的教学挂图,如数轴、 数阵等,用于辅助教学。
学具准备
01
02
03
幼儿用书
选择适合大班幼儿的数学 教材或练习册。
大班数学:按群计数
实物教学
使用实物教具
利用实物教具如小球、小棒、图形等,让孩子通过直观感受来理解按群计数的 概念,同时培养孩子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动手操作
鼓励孩子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按群计数,如分糖果、摆盘子等,让孩子在实践 中掌握计数的方法。
游戏互动
设计数学游戏
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数接力、数字拼图等,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按群 计数,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大班数学教育中,按群计数通常以“10”为一个数量单位 ,例如将10个物体分为一组,然后计算出总共有多少组。
按群计数的重要性
提高计数效率
按群计数可以大大提高计 数的效率,特别是对于大 量物体,可以快速得出准 确的数量。
培养数感
通过按群计数,孩子们可 以更好地理解数量的概念, 培养数感,提高数学思维 能力。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幼儿能够掌握按群计数的 方法,理解数群的概念。
能力目标
幼儿能够运用按群计数的 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提高 计数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 热爱,让他们感受到数学 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02
按群计数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按群计数
按群计数是指将一组物体按照一定的数量单位进行分组,然 后对每组物体进行计数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 、准确地计算出大量物体的数量。
交通工具计数
在计算公共交通工具的数量时,如公 交车、地铁等,通常会按照一定的数 量单位进行计数。
03
如何教孩子按群计数
创设情境
创设生活情境
将按群计数的学习融入日常生活情境 中,如购物时数零钱、制作手工时数 材料等,让孩子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数 学的实际应用。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按群数数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按群数数一、教学目标1.理解数数的概念,并能够按照群进行数数。
2.掌握数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彩色粉笔。
2.数字卡片或数数玩具。
3.练习册或作业本。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有规律的图形或物品,引发学生对群的观察和认知。
“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些图形/物品,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听几位同学的回答。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引出“群”这个概念。
步骤二:探究•教师给出一组相同的物品,如彩色积木。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一共有几个彩色积木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数数呢?”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用手指指着每一个,并同时说出数的名字,将积木逐个数出来。
•教师给出一小组不同的物品,如水果,比如三个苹果和两个橙子。
然后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一共有几个水果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数数呢?”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用手指指着每一个,并同时说出数的名字,将水果逐个数出来。
然后引导学生注意到,我们可以按照每一种水果的群进行数数,先数完苹果,再数完橙子,最后把结果加起来。
•教师再给出一组复杂的物品,比如一盒不同颜色的铅笔和一盒不同形状的橡皮擦。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一共有几支铅笔和几个橡皮擦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数数呢?”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按照铅笔和橡皮擦的群分别进行数数,然后将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的答案。
步骤三:巩固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按群数数的掌握程度。
例如: 1. 根据图形,选择正确的数目:苹果:3个,橙子:2个,香蕉:4个,桃子:1个。
共有多少个水果? 2. 某篮子里装有5个红色球和4个蓝色球,共有多少个球?步骤四:拓展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拓展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按群数数的技巧。
例如:1. 以班级为单位,统计同学们的个人喜好,如喜欢的颜色、喜欢的运动等,并通过按群数数的方法进行统计和呈现。
2. 制作一个相册,里面包括不同类别的照片(动物、食物、植物等),要求学生按照类别进行数数,并记录下每个类别的数目。
2024版年度《按群计数》PPT课件大班数学
《按群计数》PPT课件大班数学•引言•按群计数基本概念•群计数方法介绍•群计数实践应用目•拓展延伸:其他数学技能培养•课程总结与家长指导录01引言课件背景与目的课件背景随着幼儿数学教育的深入,按群计数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技能,逐渐被引入到幼儿园教育中。
本课件旨在帮助大班幼儿掌握按群计数的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课件目的通过直观、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按群计数的概念,掌握按群计数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适宜年龄与学前准备适宜年龄本课件适用于大班幼儿,即5-6岁的儿童。
学前准备幼儿应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如数数、认识数字等。
同时,建议家长或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数量的物品,为学习按群计数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与重点教学目标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幼儿能够掌握按群计数的方法,理解群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按群计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本课件的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幼儿理解按群计数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鼓励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
02按群计数基本概念群计数定义及特点群计数定义群计数是一种快速计数方法,通过将物体按照一定数量分组,然后计算组数来得出总数。
群计数特点快速、高效,适用于大量物体的计数,能够减少逐一计数带来的时间和精力消耗。
群计数与逐一计数对比逐一计数逐一对物体进行点数,速度较慢,容易出错。
群计数将物体分组后进行计数,速度更快,准确性更高。
适用场景对比逐一计数适用于少量物体的计数,而群计数更适用于大量物体的计数。
在仓库、超市等场所对大量物品进行快速盘点。
物品盘点人数统计数据分析在学校、会场等需要对人数进行快速统计的场合。
在处理大量数据时,通过群计数快速得出数据总量和分布情况。
030201群计数应用场景03群计数方法介绍将相同或相似的实物分成一组,进行计数的方法。
直观易懂,方便幼儿理解群计数概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含反思教案标题:按群计数
教学目标:
1.能够按照群计数的方式进行数数。
2.能够正确地表示和书写计数结果。
3.能够利用按群计数的策略解决简单的数量问题。
教学重点:
1.理解按群计数的概念和目的。
2.掌握按群计数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准备:
1.数字卡片(1-10)。
2.数数量的物品(如小球、积木等)。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知
1.教师拿出数字卡片,依次展示1-10的数字,要求学生能够倒数出来。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是怎么计数的?”
3.师生共同讨论按群计数的概念和目的。
Step 2:实践操作
1.教师拿出一些小球(或其他物品),并分成2组,每组有一定数量的小球。
2.教师示范按群计数的方法:将每个小球分别移动到另一侧,同时识数。
3.学生们模仿教师的示范,按群计数并读出计数结果。
4.教师提问:“如果有3组小球,每组有5个,我们按群计数会怎样?”引导学生按群计数并回答问题。
Step 3:巩固练习
1.教师发放一些小球,并让学生按群计数出小球的总数。
2.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挑战,进行更复杂的数量计算。
Step 4:归纳总结
1.教师总结按群计数的方法和策略,强调其在解决数量问题中的重要性。
2.学生们复述按群计数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按群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计数。
2.能够将数目的变化用图形表示出来。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数量的变化。
教学重点•运用按群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计数。
•能够将数目的变化用图形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如何将数目的变化用图形表示出来。
•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数量的变化。
教学材料•数字卡片。
•各种颜色的糖果。
教学过程导入•准备一盒五颜六色的糖果,对学生们说:“咦,我有很多颗好吃的糖果,你们猜猜我有几颗糖果呢?”•引导学生们用“我猜”和“我想”来表示他们的猜测。
•引导学生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猜测糖果的数量。
观察•老师将两个数字卡片分别放在黑板上,其中一个数字卡片上写了数字“3”,另一个数字卡片上什么都没有写。
•让学生们观察,发现两张卡片的区别,询问学生们:这两张卡片有什么不同?哪一张卡片上面有数字?•让学生们自己制作数字卡片。
活动1.按群计数•将三个数字卡片分别放在桌子上,数字分别是“1”、“2”和“3”。
•让学生们将糖果按照数字卡片的数量分成三堆,每一堆只能有对应数量的糖果。
•让学生们看一段时间,然后让他们将糖果重新集合到一起。
•询问学生们糖果的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让学生们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分成三堆,如“1+1+1”、“2+1”、“3”等,并观察变化。
2.图形表示•让学生们用不同颜色的糖果制作一个数码模型。
•询问学生们他们如何将糖果按颜色分组?•让学生们用不同颜色的糖果来制作一个条形图,表示不同颜色的糖果数量。
•询问学生们他们制作的图形代表了什么?归纳总结•让学生们回忆一下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点。
•询问学生们如果让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数量的变化,你会如何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能够运用按群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计数,并能够将数目的变化用图形表示出来。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开始逐步理解群的概念,并且能够将数目的变化用图形表示出来。
但同时也发现,有的学生在按照数量分组时还不够熟练,需要多加练习。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按群计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按群计数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按群计数。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3.让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步:导入活动
1.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有规律的物品,如纸片、积木、水晶球等。
2.让幼儿观察这些物品,询问哪些物品是同一种类别的,让幼儿能够凭借自己的观察能力来区分不同的物品。
3.引入今天的教学主题:按群计数。
第二步:引入数学概念
1.让幼儿观察操场上站队的同学,询问每个小组里有几个同学,让班级里每个小组的同学报数。
2.讲解班级里同学和小组的概念,并引导幼儿理解按群计数的概念。
3.教师可以用数字卡片等辅助工具,让幼儿对每个小组进行计数,并指导幼儿用数字表示每个小组的人数。
第三步:练习与巩固
1.让幼儿模仿老师进行计数,并尝试将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对每个小组进行计数,理解群的概念。
2.教师可以准备不同类别的物品,让幼儿按照不同的属性将它们分类,练习用按群计数的方式进行分类和计数。
3.增加难度,让幼儿完成小组之间的比较,如哪个小组的人数最多,哪个小组的人数最少等。
第四步:巩固与拓展
1.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卡片,每个卡片上写有小组的人数,让幼儿将卡片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2.拓展练习: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蒙眼游戏,让幼儿通过触摸物品的方式,进行分类和计数。
总结
通过此次教学,幼儿对按群计数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使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分类和计数。
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提高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按群计数》大班数学教案
《按群计数》大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理解按群计数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按群计数的方法,能够独立进行计数。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合作能力,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按群计数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计数棒、计数盘、玩具等。
2.学具:幼儿操作材料、计数棒、计数盘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说出这些数字的特点。
2.老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数字是怎样来的吗?它们有什么规律?(二)基本概念1.老师介绍按群计数的概念,讲解按群计数的方法。
2.老师通过示例,让幼儿了解按群计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践操作1.老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计数棒和计数盘。
2.老师提出任务:请你们用计数棒和计数盘,按照群计数的方法,数出1到10的数字。
3.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合作游戏1.老师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按群计数的方法。
2.老师提出游戏规则:每个幼儿手持一个数字卡片,找到与自己卡片数字相匹配的幼儿,组成一个小组。
3.老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老师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强调按群计数的方法和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老师布置作业:请幼儿回家后,用按群计数的方法,数出家里1到10的物品。
2.老师提醒幼儿,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要积极动脑,认真观察,互相帮助。
五、教学反思1.在实践操作环节,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2.在合作游戏中,要引导幼儿互相帮助,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3.在教学评价中,要注重鼓励和表扬,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六、教学延伸1.在下一节课中,老师可以继续拓展按群计数的应用,如按群计数进行加减法运算。
2.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数学竞赛,检验他们按群计数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教案名称:按群计数教学目标:1. 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进行群计数。
2. 能够将物体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并进行群计数。
3.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分组的能力和群体的概念。
教学准备:1. 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卡片、纸张或石块等物品。
2. 图片或实物,包括动物、水果、玩具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启发幼儿个别的思维:老师可以给幼儿出示两张相同的图片,并问:“这两张图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规律。
2. 引出“群”的概念:告诉幼儿相同的图片组成了一组,这就是一个群。
探究:1. 分组计数:给每个幼儿发一张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组,然后数一数每一组有几个。
2. 小组比较:让幼儿把各组的数目大声读出来,比较哪个颜色或形状的群最多,哪个最少。
3. 探索群的定义:通过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总结出群的定义:“相同的东西组成一组,就是一个群。
”拓展:1. 分类计数:给幼儿提供一些实物或图片,让幼儿按照其属性分类,然后数一数每一类有几个。
2. 数码计数:给幼儿展示一些数字或数量的图片,让幼儿找出相同的数字,并数一数每一组有几个。
总结:1. 复习群的概念和群计数的方法。
2. 让幼儿总结群计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可以进行群计数的事物或场景?”教学延伸:1.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多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类的能力。
2. 可以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来巩固幼儿的群计数能力。
3. 可以与语言、艺术、音乐等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拓展幼儿的学习内容和能力。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让幼儿在实践中体会群的概念和群计数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表现出了较好的参与和合作精神,能够较好地分组和计数。
但在分类计数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巩固。
下一步,我将继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巩固和拓展群计数的能力。
大班数学活动:按群数数附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按群数数活动目标1.掌握2个2个、5个5个、10个10个计数的方法。
2.尝试用不同的数数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一)材料准备:幼儿每人一套活动材料——小盘子1个,开心果20颗,事先穿好的手链 10条(每条手链上穿10颗珠子)。
(二)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按群数数》。
活动过程一、“数开心果”,初步学习2个2个和5个5个计数的方法。
1.出示一盘开心果,提问:酒店要为每桌客人准备一盘开心果,每个盘子里装20颗,用什么方法能知道盘子里的开心果是不是20颗呢?2.幼儿每人取一盘开心果,用自己的办法数一数。
教师引发幼儿思考:除了1个1个数的方法,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有什么办法能数得更快?3.请幼儿介绍自己数开心果的方法,如果幼儿用2个2个或5个5个数的方法,教师直接引导:“这个小朋友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他是怎么数的?”如果没有幼儿用2个2个或5个5个数的方法,教师可示范2个2个数、5个5个数的方法,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4.引导幼儿明确2个2个数(5个5个数)是每次拿或拨2颗(5颗)开心果,数的时候一下子要数过2个数(5个数)。
引导语:你们发现2个2个数的时候有什么秘密吗?(数的都是双数.)5个5个数呢?5,10……接下去应该怎么数?5.幼儿再次用2个2个、5个5个数的方法数开心果;如果幼儿2个2个数10以上数量的开心果有困难,教师可提醒幼儿将第一个数在心里数,将第二个数数出声,如“11”(心里数)、“12”(数出声)。
二、“数珠子”,练习10个10个计数的方法。
1.出示幼儿在区城活动中穿的手链10条,每条手链都是穿10颗珠子,引导幼儿用10个10个数的方法数珠子。
引导语,数一数有儿条手链。
每条手链都穿了10颗床子,那么10条手链用了多少颗珠子呢?怎么数最快?教师与幼儿一起用10个10个数的方法,从10数到100(10,20、3…).小结:我们知道数东西可以1个1个数,还可以2个2个数。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按数群计数》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按数群计数》教案一:按数群计数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数群,能够按照数群计数。
2.能够通过数群计数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数群计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1.黑板、彩色粉笔、橡皮擦。
2.数字棒、计数器、彩色糖果。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出示计数器和数字棒,让学生们数一数计数器上有多少个小球,引出“按数群计数”这个概念。
2.讲解:老师用数字棒表示数群,可以是一个数群,也可以是多个数群。
让学生们理解数群的概念。
3.操作:老师给每个学生一些彩色糖果,让学生们按照不同颜色的糖果分成若干组,理解数群计数的方法。
4.讲解: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练习,帮助学生们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理解数群的概念,掌握数群计数的方法,同时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们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但部分学生对于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有些困惑,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加强。
教案二:按数群计数+数形结合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模型的方式理解数群和数的概念。
2.能够在数形结合的环境下进行数群计数,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1.黑板、彩色粉笔、橡皮擦。
2.十字板、正方形板、计数器。
1.导入新课:老师出示十字板和正方形板,让学生们数一数每个板子上有多少个小格子,引出数群和数的概念。
2.讲解:老师通过正方形板上的小正方形演示数群的概念,让学生们边观察边理解。
3.操作:老师给每个学生一个计数器和一个正方形板,让学生们按照不同颜色的小正方形分成若干组,理解数群计数的方法。
4.讲解: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图形,让学生们在纸上画出相同的图形,并用计数器数出所有小格子的数量,进行数群计数的练习。
5.练习:老师出示其他的数形模型,让学生们进行计数和理解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数形结合,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群和数的概念。
通过绘制和模型制作等操作,学生们的空间想象和演算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按群计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按群计数》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按群计数法来完成一定数量的物品的分类及计数任务;2.了解数的概念,初步认识数字0-10;3.培养学生思维逻辑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耐心和注意力。
二、教学内容1.概念讲解:数的概念、什么是计数、什么是分类;2.重点:按群计数法;3.计数练习:对物品逐一进行分类及计数,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计数练习;4.数字练习:教授数字0-10。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按群计数法的概念及使用;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按群计数”的概念以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解思路:通过丰富的教学示例和生动有趣的图形,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计数的概念;2.动手练习:让学生动手对物品进行分类和计数;3.游戏练习:通过扑克牌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计数和分类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1. 讲解思路阶段:1.教师出示数字0-10,并向学生征询数字的名称;2.教师介绍什么是计数和分类,并通过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3.教师通过图形展示,向学生讲解什么是按群计数;4.教师强调按群计数法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自行研究和实践。
2. 动手练习阶段:1.教师向学生展示多种不同的物品,并要求学生根据颜色、大小等条件进行分类;2.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按群计数”的方法,对每组物品进行计数;3.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自己完成分组及计数任务;4.教师巡视班级,予以指导和帮助。
3. 游戏练习阶段:1.教师展示扑克牌,并给学生讲解游戏规则;2.学生按照规则玩扑克牌游戏,进行计数和分类;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和表扬学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总体表现良好。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掌握了基本的计数和分类方法,初步认知了数字0-10,并且在动手操作和游戏练习中得到了积极锻炼。
其中,游戏环节带来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度较高于其他阶段,也证明了游戏在幼儿园数学课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多采用故事和生活实例来解释数学概念,让幼儿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通过《按群计数》这堂数学课的学习,让幼儿们达到以下目标:•了解数学中的群和群的概念;•理解按群计数的方法;•认识并掌握群内元素的数量;•培养幼儿们的数学思维和观察能力;•引导幼儿们自学和自我练习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群的概念•群内元素的数量•按群计数二、教学过程1. 预习(5分钟)在上课前,让家长协助孩子们完成小练习:数出书包里有多少支笔。
2. 导入新知(10分钟)老师向幼儿们介绍群的概念和群内元素的数量。
例如,用圆形代表一个群,圆形内的数字代表群内元素的数量。
3. 按群计数(30分钟)老师示范按群计数。
例如,将一个群划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的元素数量相同。
然后让幼儿们自己练习,并检查练习结果。
4. 练习结果检查(10分钟)老师检查和纠正幼儿们的练习结果,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方法。
5. 继续实践(30分钟)老师要求幼儿们将这种方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例如,数出教室内有多少个窗户,然后按群计数。
6. 反思(5分钟)教学内容结束后,老师让幼儿们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总结今天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群的概念•群内元素的数量•按群计数2. 教学难点•群内元素的数量较多时,需要孩子们具备较好的记忆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一般。
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是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缺少足够的练习和测试。
虽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们自行练习,但是缺乏足够的测试,难以真正掌握该知识点。
2.孩子们对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对群的概念和群内元素的数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讲解和引导。
3.教学方法不够新颖。
教师需要多尝试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
总而言之,今天的教学反思意识到了我们在教学方法上的不足,未来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孩子们的学习结果,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