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按群计数教学文案
大班按群计数教案
大班按群计数教案教案:大班按群计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按群计数的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按群计数。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100个小纸牌,30个小篮子(或其他容器),随机数字卡片。
2.教材准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按群计算相关范例和题目。
三、教学步骤1.兴趣引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老师可以编一个故事,让学生假装成不同的动物,然后根据故事中的问题,学生尝试运用按群计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概念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和解释小纸牌和小篮子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按群计数的概念。
例如,老师可以将100个小纸牌分成10组,每组10张,然后将这些小纸牌放入10个小篮子中。
老师会问学生,如果要数一共有多少张小纸牌,应该怎么做?学生可以发现,将每个小篮子中的小纸牌数一数,再相加,就能得到总数。
3.观察实践(20分钟)让学生亲身实践按群计数的方法。
首先,老师将100个小纸牌按群计数分别放入10个小篮子中,然后,随机抽取一个小篮子,学生需要统计这个小篮子里有多少张小纸牌。
再次重复这个过程,让学生有机会多次实践和巩固按群计数的方法。
4.练习扩展(30分钟)教师出示按群计数的相关题目和范例,要求学生在群组中合作来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一些题目,要求学生按照题目中的分组进行计数。
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归纳总结(10分钟)学生在合作中将按群计数的步骤以及其重要性进行总结。
学生可以通过和小组分享的方式,将自己的收获和理解进行阐述。
6.巩固练习(15分钟)提供一些巩固练习题目,供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按群计数的方法。
四、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步骤,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按群计数的方法。
通过观察实践、合作探究和个人独立练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在交互合作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
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大班学生掌握“按群计数”的概念和方法。
通过互动游戏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数理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按群计数”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游戏,运用“按群计数”的方法•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应用“按群计数”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白板、黑板笔、计数器、物体模型(如小球、积木等)•学生准备:学生教材、铅笔、作业本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展示物体模型等方式,引出“按群计数”这个概念。
–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体,例如:桌子上的书本、椅子上的水杯、书架上的文具盒等。
–提问和讨论:我们可以如何快速而准确地计算这些物体的数量呢?学生通常会提到“数数”。
–引导思考:那么,如果有很多很多的物体需要计数,我们应该怎么办呢?2.解释:教师对“按群计数”的概念进行解释和阐述。
–定义:按群计数是指将一群物体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中物体的数量相同,然后再将小组的数量加起来得到总数。
–举例:老师用计数器和物体模型来示范。
例如,有10个小球,可以分成两组,每组5个,那么总数就是10个。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有20个小球,可以分成几组,每组有多少个?3.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和互动游戏。
–让学生自己分成几组,并给每组指定一个组长。
组长负责按群计数。
–给学生一定数量的物体模型,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按群计数并报出结果。
–提供不同难度的物体数量供学生练习,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分组方式和按群计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哪种分组方式更方便计数?你们有没有发现按群计数的快捷方法?4.巩固: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分享,巩固学生对“按群计数”的理解和应用。
–在黑板上给出一些计数题目,要求学生采用“按群计数”的方法计算。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以加深对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随机抽查学生回答问题,给予表扬和指导。
5.拓展:将“按群计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中。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含反思教案:按群计数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运用顺序计数法按群计数。
2.能够运用按群计数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将数学卡片分成若干组,每组包括相同数量的卡片。
2.准备一些具体的实物,如积木、水果等。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将一组卡片拿出来,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卡片的数量。
然后教师逐一翻开卡片,进行顺序计数,引导学生理解顺序计数法。
之后,教师向学生介绍新的计数方法-按群计数,并简单解释其原理。
Step 2:组织活动(15分钟)1.教师将卡片分成若干组,每组包括相同数量的卡片,然后向学生展示其中一组,并按群计数。
随后,教师让学生自行按群计数并说出每组中的卡片数量。
2.接着,教师拿出一些具体的实物,如积木、水果等,让学生按群计数或用卡片进行模拟,强化他们对按群计数的理解。
3.教师进行巩固练习,提问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按群计数法进行解答。
Step 3:反思与总结(10分钟)在活动结束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提出改进建议。
1.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按群计数法解决问题?2.学生在按群计数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如果有,是什么困难?3.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是否能够准确运用按群计数解决问题?4.有没有其他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按群计数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仍然存在一些困难,比如有些学生对按群计数的概念没有完全理解,只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示范;还有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了困难,可能是对问题本身的理解不够深刻。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从问题的本质出发,运用按群计数方法解决问题。
此外,我还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配合具体实物、多种形式的练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按群计数》大班教案
《按群计数》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掌握按群计数的方法,提高计数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精神。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学习按群计数的方法。
2.能用按群计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按群计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按群计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学生进行“猜一猜”游戏,让学生猜一猜教师手中的小棒有多少根。
(二)新课讲解1.教师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若干个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品的数量。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当物品数量较多时,逐个计数会比较困难,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按群计数的方法。
3.教师讲解按群计数的方法,即将物品分成若干个相同的群,然后分别计数每个群中的物品数量,将每个群的数量相加。
(三)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发一份学具(可以是小棒、玩具等)。
2.教师提出任务:请同学们用按群计数的方法,计算出自己组内学具的总数。
3.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计数任务。
(四)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图片,让学生用按群计数的方法计算出物品的数量。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拓展延伸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哪些生活中可以用到按群计数的情况?(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五、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回家后,用按群计数的方法,计算一下家里有多少件玩具。
2.家长签字确认,明天向老师汇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按群计数的方法,提高了计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但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按群计数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巩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掌握按群计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按群计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按群数数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设计:按群数数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大班数学——按群数数授课对象:幼儿园大班儿童(5-6岁)授课时长:30分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幼儿掌握按群数数的方法,如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等,提高数数效率和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实物操作、互动问答等形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按群数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按群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幼儿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灵活运用按群数数的方法,准确快速地数数。
教学准备教学材料:实物教具(如小石子、积木块、水果卡片等),数字卡片,按群数数的挂图或PPT。
环境布置:确保教室宽敞明亮,便于幼儿操作和观察。
预习要求:无特定预习要求,但教师需提前熟悉教学内容和流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以一个小故事或游戏引入,如“小兔子采蘑菇”,讲述小兔子每次采到两个蘑菇,问幼儿如果小兔子采了10次,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引导幼儿尝试用2个2个地数来回答问题。
幼儿活动:听故事或玩游戏,对按群数数产生兴趣。
二、讲授新知(10分钟)按群数数的方法:教师展示实物教具,如小石子,先示范1个1个地数,然后引导幼儿尝试2个2个地数,再逐渐增加到5个5个地数,甚至10个10个地数。
实物操作:让幼儿分组,每组分发不同数量的实物教具,让幼儿尝试用按群数数的方法数数,并记录下结果。
数字卡片:使用数字卡片,让幼儿将实物数量与数字对应起来,加深对按群数数方法的理解。
幼儿活动:观察教师的示范,尝试自己数数,记录结果,与同伴交流分享。
三、游戏巩固(10分钟)游戏一:接龙数数:教师或幼儿说出一个数字,如“2”,下一个幼儿需要接着说“4、6、8…”,以此类推,进行接龙数数。
游戏二:分组竞赛: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进行按群数数比赛,看哪一组数得又快又准。
幼儿活动:积极参与游戏,巩固按群数数的方法,体验游戏的乐趣。
大班数学按群计数教案(精选9篇)
大班数学按群计数教案(精选9篇)大班数学按群计数篇1活动设计背景幼儿大班的孩子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数数的能力,但还没有两个、两个数或者五个、五个数的等按群计数的能力,因此我设计了这节数学主题活动课《按群计数》,以提高幼儿的数数能力。
活动目标1、学习1—20按群计数,两个两个数。
2、建立数群概念。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两个两个的数数难点:10—20之间两个两个的数数活动准备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学具。
活动过程一、开始环节教师和幼儿玩数单双数的游戏,从1到10,再到20。
二、基本环节1、请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两个红棋子,再插两个黄棋子,两个蓝棋子,两个绿棋子,2个黑棋子,一共10个棋子。
2、教师提问:一共插了几种颜色的`棋子?每种颜色共有几个棋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棋子?先让幼儿按个数数,再按颜色数——2、4、6、8、10。
3、请幼儿照第一行的样子插同样的棋子,同时说出12个棋子,14个棋子,16个棋子,18个棋子,20个棋子。
4、请幼儿说说怎么数速度快?为什么?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两个两个数的练习,让幼儿借助颜色的区别进一步感知双数递进的规律。
5、游戏“听声音拿棋子。
”教师拍一下手,请小朋友拿掉2个棋子,同时让幼儿练习两个两个数,直至把棋子全部拿掉。
三、结束环节收回插板。
活动延伸,户外体育活动的报数游戏,数字表的点数游戏。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幼儿对两个两个数数的理念理解的不是很透彻,个别幼儿还不能独立数数,教师应该在设计几个游戏环节,训练幼儿掌握两个两个数数的技能。
大班数学按群计数教案篇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计数有不同方法。
2、能够以2、5、10为单位进行数群计数。
3、通过计数,体验操作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按群数计数
大班数学教案按群数计数教案:大班数学教学按照群数计数【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群数的概念。
2.学生能够准确地按照群数进行计数。
3.学生能够应用群数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教学重点】1.理解群数的概念。
2.准确地按照群数进行计数。
3.应用群数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教学难点】1.将群数概念与实际应用相连接。
2.应用群数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教学准备】1.教学书籍:《数学教育大纲》、《小学数学教材》等。
2.教学课件:PPT课件,包含群数的图示和练习题。
3.教学工具:白板、黑板、彩色粉笔、纸张、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师生互动:老师与学生们进行简短的数学游戏,比如数数小动物、数数水果等,引起学生们对数学计数的兴趣。
2.引入群数:老师简单介绍群数的概念,或者通过示例向学生们展示群数的特点,比如一串珠子被分成若干组,每组有5个珠子,那么群数就是53.合作讨论:学生们分为小组,用自己的话解释群数的概念并讨论群数的应用场景。
二、讲解(30分钟)1.群数的定义:老师围绕群数的定义,以图示和实例为辅助,向学生们详细解释群数的含义和基本概念。
2.群数的计数方法:老师用图示和实例向学生们展示不同群数的计数方法,包括按群数进行单个对象的计数和按群数进行多个对象的计数。
3.群数的应用:老师讲解群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购买物品时按群数计算数量和计算价格等。
三、练习(30分钟)1.操作练习:老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群数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用群数的计数方法解答。
2.小组竞赛: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群数的竞赛,要求快速计算含有多少个群数。
3.计算练习:老师给学生们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他们用群数进行计算,比如若干箱苹果每箱有6个,共有多少个苹果?四、总结(10分钟)1.师生互动:老师与学生们一起讨论使用群数进行计数的优势,以及群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师生总结:老师与学生们共同总结群数的概念、计数方法和应用场景。
幼儿园大班数学《按数群计数》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按数群计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数群的概念。
2.通过数群计数,掌握数字0~20的认识,巩固数字的顺序和数值的大小。
3.通过数群计数,提高幼儿的对数量的感知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数群?数字可以分成不同的数群,如2、4、6、8为偶数数群。
3、5、7、9为奇数数群。
1、2、3、4、5为小数群。
6、7、8、9、10为大数群。
等等。
2.如何进行按数群计数?(1) 明确计数的规则。
(2)找出要计数的数群。
(3) 依次数出这些数,即计数。
三、教学重点:1. 理解数群的概念。
2. 利用数群进行计数。
四、教学难点:幼儿对于奇数、偶数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水彩笔、红、黄、蓝、绿等颜色的毛线活,卡片和数字卡。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请幼儿介绍自己家里的人数,老师记录在黑板上,完成后让幼儿数数,是否数对了。
2. 游戏环节:按数群计数。
教师向幼儿介绍不同的数群,如偶数数群、奇数数群、小数群、大数群,然后让幼儿默数每一种数群里面的数字,数完后伸展一下手脚,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如偶数数群,可以做开合动作,奇数数群可以做捏揉动作。
3. 互动游戏:数群分组游戏。
教师让幼儿们坐一字排开,然后向幼儿们发放卡片和数字卡,每个幼儿都拿到一个卡片和一个数字卡。
教师说出一个数群,如果幼儿手中的卡片属于这个数群,就在数字卡上涂上相应颜色的水彩笔。
最终涂满不同颜色的数字卡的幼儿获胜。
4. 拓展活动:数群搭积木。
教师将积木分成不同的颜色组合成不同的数群,如蓝色积木、红色积木、绿色积木、黄色积木可以组成数群123、456、789等。
然后让幼儿们根据不同的数群,搭建相应的积木。
七、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大多数时间都是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加深幼儿们对于数群概念的理解。
在数群分组游戏中,通过与幼儿竞争的方式,激发了幼儿们的兴趣,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数群认识。
在拓展活动中,通过搭建积木游戏,更好地锻炼了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
按群计数大班数学教案
按群计数大班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按群计数的方法,提高计数效率。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1.学习按群计数的方法。
2.练习按群计数,巩固知识点。
3.拓展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1.学习按群计数的方法。
2.运用按群计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并掌握按群计数的方法。
2.灵活运用按群计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如“猜数字”、“数独”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分享游戏中的趣事,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新课导入1.教师出示一幅包含多种物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
2.提问:你们能数出图片中有多少个物品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数数。
三、学习按群计数1.教师示范按群计数的方法,如将图片中的物品分成若干组,每组5个,然后数出有几组,得出总数。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数数,体验按群计数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数一数,图片中有多少个圆圈?”2.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检查,并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
3.教师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一幅包含不同形状物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群计数,如“数一数,图片中有多少个三角形?”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按群计数。
3.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改进意见。
七、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用按群计数的方法数一数家中的物品,并记录下来。
2.学生完成作业,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按群计数的方法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在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存在依赖心理,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3.作业布置需注意难易程度,避免学生产生负担。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含反思教案标题:按群计数
教学目标:
1.能够按照群计数的方式进行数数。
2.能够正确地表示和书写计数结果。
3.能够利用按群计数的策略解决简单的数量问题。
教学重点:
1.理解按群计数的概念和目的。
2.掌握按群计数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准备:
1.数字卡片(1-10)。
2.数数量的物品(如小球、积木等)。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知
1.教师拿出数字卡片,依次展示1-10的数字,要求学生能够倒数出来。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是怎么计数的?”
3.师生共同讨论按群计数的概念和目的。
Step 2:实践操作
1.教师拿出一些小球(或其他物品),并分成2组,每组有一定数量的小球。
2.教师示范按群计数的方法:将每个小球分别移动到另一侧,同时识数。
3.学生们模仿教师的示范,按群计数并读出计数结果。
4.教师提问:“如果有3组小球,每组有5个,我们按群计数会怎样?”引导学生按群计数并回答问题。
Step 3:巩固练习
1.教师发放一些小球,并让学生按群计数出小球的总数。
2.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挑战,进行更复杂的数量计算。
Step 4:归纳总结
1.教师总结按群计数的方法和策略,强调其在解决数量问题中的重要性。
2.学生们复述按群计数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
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一、教学目标:1、能够和小组成员合作,按照特定规则进行排列组合。
2、运用排列组合思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了解正整数的因数。
二、教学重点:1、能够通过合作,按照规则进行“排队”。
2、能够用排列组合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运用排列组合来解决实际问题。
2、因数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童话教学法、小游戏法、体验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按群计数这个数学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如下排列:“安妮,鲍勃,卡琳,大卫”“请问,如果他们要排队,有多少种不同的方式呢?”请学生想一想,并且在书上记录自己的答案。
2、童话教学法教师:“我们来听一个童话故事,看看它和这个问题有什么关系。
”故事名称:三只小猪教师讲述童话故事,讲述过程中,教师不断提示学生要注意小猪们的行动顺序。
故事讲完后,教师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根据故事,小猪们有多少种不同的行动顺序?”学生认真思考,给出自己的答案,教师提供反馈,并引导学生思考答案的来源。
3、小游戏法教师:“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看看我们能不能运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游戏:四人行适合人群:小学2-3年级参赛人数:4人游戏准备:4个同样大小的方格细木板,4个相同颜色的纸袋子,30个小纸片,每个纸片上写有一个数字。
游戏说明:①将细木板分别安装在每名选手脚下。
②将数字分别放入4个纸袋子里面混合均匀。
③四名选手随机取出一只纸袋,将里面的数字读出来。
④根据读出的数字按从小到大顺序前进。
⑤第一个到达终点的人即为获胜者。
教师先讲解游戏规则,并让每个小组自选一名队长出场。
然后,让队长们在自己小组里面与另外两名队员一起讨论,并且提出排队的方案。
最后,让每个小组的队长进行阐述,并和其他组进行对比。
游戏结束后,让学生思考,这个游戏和我们之前学习的排列组合问题有什么联系,以及有哪些不同。
4、体验式教学法教师:“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因数是什么?”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下列式子:“6=1×6,2×3”教师解释这是因数分解,让学生自行试着完成3、4、5、7的因数分解。
《按群计数》大班数学教案
《按群计数》大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理解按群计数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按群计数的方法,能够独立进行计数。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合作能力,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按群计数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计数棒、计数盘、玩具等。
2.学具:幼儿操作材料、计数棒、计数盘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说出这些数字的特点。
2.老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数字是怎样来的吗?它们有什么规律?(二)基本概念1.老师介绍按群计数的概念,讲解按群计数的方法。
2.老师通过示例,让幼儿了解按群计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践操作1.老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计数棒和计数盘。
2.老师提出任务:请你们用计数棒和计数盘,按照群计数的方法,数出1到10的数字。
3.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合作游戏1.老师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按群计数的方法。
2.老师提出游戏规则:每个幼儿手持一个数字卡片,找到与自己卡片数字相匹配的幼儿,组成一个小组。
3.老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老师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强调按群计数的方法和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老师布置作业:请幼儿回家后,用按群计数的方法,数出家里1到10的物品。
2.老师提醒幼儿,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要积极动脑,认真观察,互相帮助。
五、教学反思1.在实践操作环节,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2.在合作游戏中,要引导幼儿互相帮助,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3.在教学评价中,要注重鼓励和表扬,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六、教学延伸1.在下一节课中,老师可以继续拓展按群计数的应用,如按群计数进行加减法运算。
2.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数学竞赛,检验他们按群计数的能力。
幼师优质课大班数学《按群数数》教案
幼师优质课大班数学《按群数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按群数数的概念,能够将相同数量的物体分成一组,并用相应的数字表示。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学习按群数数的方法,将相同数量的物体分成一组。
2.学习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3.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按群数数的方法,能够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难点:能够将不同种类的物体按照数量分成一组。
四、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实物、图片等。
2.学具:幼儿用书、练习册、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出现了哪些数量的物体,如何表示这些数量。
例如:小熊捡到了5个苹果,小鸟摘了3个樱桃等等。
2.基本概念:教师向幼儿介绍按群数数的概念,引导幼儿观察实物,将相同数量的物体分成一组,并用数字表示。
例如:将5个苹果用数字5表示,将3个樱桃用数字3表示。
3.实践操作: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a.数字接龙:幼儿按照顺序,将数字卡片按照大小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龙。
b.找不同:教师出示两组相同的物体,让幼儿找出数量不同的那一组,并说明原因。
c.分组游戏: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队长,队长负责带领队员完成任务。
任务内容为:将相同数量的物体分成一组,并用数字表示。
六、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是否能够主动回答问题、完成任务。
2.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练习册等方式,了解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团队合作: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团队合作意识,是否能够与同伴良好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实践活动中,是否给了每个幼儿足够的操作机会?是否关注到了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如何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重难点补充:1.重点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强调按群数数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例如在用餐时让幼儿数一数自己有几颗牙齿,或者在散步时数一数树上的鸟窝数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教案名称:按群计数教学目标:1. 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进行群计数。
2. 能够将物体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并进行群计数。
3.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分组的能力和群体的概念。
教学准备:1. 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卡片、纸张或石块等物品。
2. 图片或实物,包括动物、水果、玩具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启发幼儿个别的思维:老师可以给幼儿出示两张相同的图片,并问:“这两张图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规律。
2. 引出“群”的概念:告诉幼儿相同的图片组成了一组,这就是一个群。
探究:1. 分组计数:给每个幼儿发一张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组,然后数一数每一组有几个。
2. 小组比较:让幼儿把各组的数目大声读出来,比较哪个颜色或形状的群最多,哪个最少。
3. 探索群的定义:通过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总结出群的定义:“相同的东西组成一组,就是一个群。
”拓展:1. 分类计数:给幼儿提供一些实物或图片,让幼儿按照其属性分类,然后数一数每一类有几个。
2. 数码计数:给幼儿展示一些数字或数量的图片,让幼儿找出相同的数字,并数一数每一组有几个。
总结:1. 复习群的概念和群计数的方法。
2. 让幼儿总结群计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可以进行群计数的事物或场景?”教学延伸:1.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多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类的能力。
2. 可以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来巩固幼儿的群计数能力。
3. 可以与语言、艺术、音乐等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拓展幼儿的学习内容和能力。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让幼儿在实践中体会群的概念和群计数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表现出了较好的参与和合作精神,能够较好地分组和计数。
但在分类计数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巩固。
下一步,我将继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巩固和拓展群计数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按群计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按群计数》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按群计数法来完成一定数量的物品的分类及计数任务;2.了解数的概念,初步认识数字0-10;3.培养学生思维逻辑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耐心和注意力。
二、教学内容1.概念讲解:数的概念、什么是计数、什么是分类;2.重点:按群计数法;3.计数练习:对物品逐一进行分类及计数,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计数练习;4.数字练习:教授数字0-10。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按群计数法的概念及使用;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按群计数”的概念以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解思路:通过丰富的教学示例和生动有趣的图形,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计数的概念;2.动手练习:让学生动手对物品进行分类和计数;3.游戏练习:通过扑克牌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计数和分类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1. 讲解思路阶段:1.教师出示数字0-10,并向学生征询数字的名称;2.教师介绍什么是计数和分类,并通过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3.教师通过图形展示,向学生讲解什么是按群计数;4.教师强调按群计数法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自行研究和实践。
2. 动手练习阶段:1.教师向学生展示多种不同的物品,并要求学生根据颜色、大小等条件进行分类;2.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按群计数”的方法,对每组物品进行计数;3.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自己完成分组及计数任务;4.教师巡视班级,予以指导和帮助。
3. 游戏练习阶段:1.教师展示扑克牌,并给学生讲解游戏规则;2.学生按照规则玩扑克牌游戏,进行计数和分类;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和表扬学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总体表现良好。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掌握了基本的计数和分类方法,初步认知了数字0-10,并且在动手操作和游戏练习中得到了积极锻炼。
其中,游戏环节带来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度较高于其他阶段,也证明了游戏在幼儿园数学课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多采用故事和生活实例来解释数学概念,让幼儿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通过《按群计数》这堂数学课的学习,让幼儿们达到以下目标:•了解数学中的群和群的概念;•理解按群计数的方法;•认识并掌握群内元素的数量;•培养幼儿们的数学思维和观察能力;•引导幼儿们自学和自我练习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群的概念•群内元素的数量•按群计数二、教学过程1. 预习(5分钟)在上课前,让家长协助孩子们完成小练习:数出书包里有多少支笔。
2. 导入新知(10分钟)老师向幼儿们介绍群的概念和群内元素的数量。
例如,用圆形代表一个群,圆形内的数字代表群内元素的数量。
3. 按群计数(30分钟)老师示范按群计数。
例如,将一个群划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的元素数量相同。
然后让幼儿们自己练习,并检查练习结果。
4. 练习结果检查(10分钟)老师检查和纠正幼儿们的练习结果,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方法。
5. 继续实践(30分钟)老师要求幼儿们将这种方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例如,数出教室内有多少个窗户,然后按群计数。
6. 反思(5分钟)教学内容结束后,老师让幼儿们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总结今天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群的概念•群内元素的数量•按群计数2. 教学难点•群内元素的数量较多时,需要孩子们具备较好的记忆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一般。
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是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缺少足够的练习和测试。
虽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们自行练习,但是缺乏足够的测试,难以真正掌握该知识点。
2.孩子们对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对群的概念和群内元素的数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讲解和引导。
3.教学方法不够新颖。
教师需要多尝试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
总而言之,今天的教学反思意识到了我们在教学方法上的不足,未来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孩子们的学习结果,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学方法。
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
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按群计数”这一概念;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在小组合作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4.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复习排列和组合的概念;2.学习按群计数的方法;3.解决简单实际问题;4.小组合作,完成实践任务。
三、教学重点1.掌握按群计数的方法;2.了解按群计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按群计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让学生讲述上节课所学排列、组合的概念。
2. 讲解按群计数•第一步:引入群的概念。
教师讲解什么是群,以及群和集合的区别。
•第二步:引入按群计数的概念。
教师引入按群计数的概念,并让学生发现按群计数和排列、组合的区别。
•第三步:讲解按群计数的方法。
教师讲解按群计数的方法,分别从两个方面解释:置换群(置换群中的置换作用于有序字符集合)和对称群(对称群中的置换作用于无序字符集合)。
3. 实际问题解决•第一步:引入实际问题。
教师提出若干种实际问题,可以是小组合作完成或者是课堂互动。
•第二步:组织讨论,并解决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学习的关键点进行概括,并让学生自己总结本堂课的收获和不足。
六、课后作业完成在课堂上未完成的实际问题解决,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七、板书设计按群计数1.群的概念2.排列、组合、按群计数的区别3.置换群和对称群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按群计数的方法,尤其是理解群的概念和按群计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对于群和置换仍然存在模糊的认识,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加以强化。
同时,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学生多以组合的思路去解决,但也证明本节课如此重要。
在课后,我将加强学生对群和置换的练习,同时也要针对实践问题往后开展探究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按群数数》大班数学课教案
《按群数数》大班数学课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按群数数》大班数学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按群数数》大班数学课教案1设计意图:基础阶段的数学教育要求幼儿能解决问题,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在利用和运用数学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数数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能,而对于有一定数概念的大班孩子有必要探索、学习群数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群数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数数问题。
本次活动根据孩子对糖果很喜爱这一特点,并充分利用了罗山的糖果资源,以让幼儿当"小工人"帮忙数、装糖果的方式,积极践行《指南》精神,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导幼儿快乐、自主地学习群数,并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探索群数的方法,找出自己喜欢的群数方法,以便应用到生活中。
一、活动目标1、用糖果探索和发现按群数数的方法。
2、尝试用不同的数数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乐于参加数数活动,体验不同方法数数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已有按数取物的经验。
物质准备:糖果图片、糖果、盘子若干;记录表、笔人手一份;三、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有吃过糖果吗?糖果厂的老板找不到工人来帮忙装糖果,他很着急,想邀请小朋友当小工人把糖果装进盒子里。
(二)提出要求,初次探索1、教师出示糖果图片(10个)引导幼儿观察点数。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个糖果?你是怎么数的?2、引导幼儿猜想两种不同的数数方法哪种较快。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一个一个数比较快,还是两个两个数比较快呢?为什么?我们动手试一试就知道了。
3、提出操作要求师:糖果厂的老板帮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糖果和一个小盘子,等等请用你想尝试的数数方法把糖果装进盘子里。
(1)在数糖果时,要注意控制你的音量,不要打扰到旁边的`小朋友。
(2)要积极开动脑筋,用多种办法来装糖果。
按群计数大班教案
•••••••••••••••••按群计数大班教案按群计数大班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按群计数大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按群计数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学习1—20按群计数,两个两个数;2、建立数群概念。
活动准备: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学具。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教师和幼儿玩数单双数的游戏,从1到10,再到20。
二、活动组织:1、请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两个红棋子,再插两个黄棋子,两个蓝棋子,两个绿棋子, 2个黑棋子,一共10个棋子。
2、教师提问:一共插了几种颜色的棋子?每种颜色共有几个棋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棋子?先让幼儿按个数数,再按颜色数——2、4、6、8、10。
3、请幼儿照第一行的样子插同样的棋子,同时说出12个棋子,14个棋子,16个棋子,18个棋子,20个棋子。
4、请幼儿说说怎么数速度快?为什么?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两个两个数的练习,让幼儿借助颜色的区别进一步感知双数递进的规律。
5、游戏“听声音拿棋子。
”教师拍一下手,请小朋友拿掉2个棋子,同时让幼儿练习两个两个数,直至把棋子全部拿掉。
活动结束。
收回插板。
活动延伸,户外体育活动的报数游戏,数字表的点数游戏。
按群计数大班教案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计数有不同方法。
2、能够以2、5、10为单位进行数群计数。
3、通过计数,体验操作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逐一计数的感知经验。
2、教具准备:轻音乐、演示板(已摆好20个棋子)、图片《按群计数》、不同颜色的圆形卡、操作卡。
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按群计数。
2、难点:会用不同方法计数。
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理解以不同数群单位2和5进行计数。
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
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群”的概念;
2.能够根据题目中的“群”的数量和元素数量,运用组合计数方法得到答案;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出现多组群的计数问题。
二、教学重点
1.群的概念;
2.运用组合计数方法解决计数问题。
三、教学难点
出现多组群的计数问题。
四、教学内容
1.群的概念;
2.组合计数方法;
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多组群的计数问题。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
1.通过介绍学生生活中的群体现象,引出群的概念;
2.解释群的概念:群是一个有限的元素集合,集合中的元素称作该群的成员,其中每个成员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
2. 讲解
1.讲解组合计数方法的概念和公式;
2.根据题目中的群的数量和元素数量,通过组合计数方法计算答案。
3. 实践
1.带领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2.给学生提供多组群的计数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
4. 总结
总结所学知识,强调群和组合计数方法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
1.随堂测试;
2.作业。
七、教学资源
无。
八、教学扩展
1.扩大群的概念,引入群的性质;
2.更深入地探讨组合计数方法的应用。
九、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群的概念和组合计数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还是对出现多组群的计数问题感到困扰。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项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