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讲解

合集下载

胡 桃 夹 综 合 征

胡 桃 夹 综 合 征
13
3
一、概述
解剖学上 ,AO 与 SMA 之间构成 45°~60°夹 45° 60° 角 ,LRV 通过此夹角进入下腔静脉(IVC) 。青少 通过此夹角进入下腔静脉(IVC) 年时期身高过速增长 ,椎体过度伸展 ,体形急剧 变化等情况下 ,左肾静脉在夹角间受挤压 ,回流 受阻致左肾静脉扩张 ,其内压力增高。左肾静 脉及其引流的生殖静脉均呈瘀血状态 ,瘀血的 静脉系统与尿收集系统之间发生异常交通或因 肾盏穹部静脉窦壁破裂而引起非肾小球性血尿。 NCP引起直立性蛋白尿的机制可能是直立位时 NCP引起直立性蛋白尿的机制可能是直立位时 内脏下垂 ,使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夹角 变小 ,尤在脊柱前突位时 ,加重左肾静脉受压而 引起。
胡桃夹综合征
南京中医药大学扬州附属医院 江 苏 省 扬 州 市 中 医 院 张 星
1
胡桃夹综合征
胡桃夹症”应称胡桃夹现象( 胡桃夹症”应称胡桃夹现象(nut cracker phenomenon) phenomenon)。也称胡桃夹综合征或左 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 左肾静脉(LRV) 汇入下腔静脉 ( IVC) 左肾静脉 (LRV ) 汇入下腔静脉( IVC) 的 行程中, 因走行于腹主动脉 ( AO) 行程中 , 因走行于腹主动脉( AO ) 和肠系 膜上动脉(SMA) 膜上动脉(SMA)之间形成的夹角内受到挤 压而引起临床症状,称为胡桃夹现象
4
相关解剖
一,解剖 下腔静脉位于腹主动脉的右侧,两者并列于后腹 壁。右肾位置接近下腔静脉,左肾接近腹主动脉, 右肾静脉直接注入下腔静脉,其行程短而直,而 左肾静脉则需要穿行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 所形成的夹角内,跨越腹主动脉前方才注入下腔 静脉,因而左肾静脉较右侧长。十二指肠的第三 部分与LRV大致在同一水平上穿过此夹角,左生 部分与LRV大致在同一水平上穿过此夹角,左生 殖腺静脉和左输尿管周围静脉是LRV的两个主要 殖腺静脉和左输尿管周围静脉是LRV的两个主要 属支. 属支.

胡桃夹综合征

胡桃夹综合征
胡桃夹综合征
定义
胡桃夹综合征又称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症 或胡桃夹现象,是由 于先天或后天形体变 化等原因,左肾静脉 受到挤压引起反复血 尿和蛋白尿。少数患 者会出现贫血、肾功 能受损等并发症。
发病机制
下腔静脉位于腹主动脉 的右侧,两者并列于后 腹壁,右肾静脉径直注 入下腔静脉:而左肾静 脉则需穿经腹主动脉与 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 夹角、跨越腹主动脉前 方才注入下腔静脉。
发病机制
正常时,此夹角为45°60°,被肠系膜脂肪、淋 巴结及腹膜等所填充使左 肾静脉不致受压;但青春 期身高迅速增长、椎体过 度伸展、体型急剧变化等 情况下,可使①左肾静脉 受压致肾静脉淤血,可产 生蛋白尿;②在静脉窦和 肾盂之间形成异常交通而 发生血尿,蛋白尿等表现。
临床表现
好发于青春期至40岁左右,男性多见。 儿童发病分布在4~7岁,多发年龄见于13~16岁。 运动或感冒等常成为诱因,胡桃夹现象的主要症状是无症状性直立性血尿或和蛋白尿, 或发作性或持续性肉眼或镜下血尿;其中无症状肉眼血尿更为常见。 血尿的原因是左肾静脉受压致肾静脉高压,左肾静脉扩张所引流的输尿管周围静脉 与生殖静脉淤血、与肾集合系统发生异常交通,或部分静脉壁变薄破裂,引起非肾 小球性血尿,还会发生睾丸静脉和卵巢静脉淤血而出现肋腹痛,并于立位或行走时 加重。 另外男性还能发生精索静脉曲张,此外有蛋白尿,不规则月经出血,高血压等
2.手术治疗
治疗目的:解除左肾静脉压迫。 手术适应症:反复、严重、持续血尿,引起贫血,有肾功能损害,经保守、内科治 疗2年以上不缓解。 手术方法:肠系膜上动脉切断再吻合术,左肾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
3.介入治疗
左肾静脉支架置入术,但该治疗有支架脱落或变形、再次狭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当左肾静脉严重狭窄时难于插入导管和球囊,而且需要较长时间的抗凝治疗,价格 昂贵,故目前限于个例报道。

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ppt课件

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ppt课件

02 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治 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01
02
03
卧床休息
对于轻度左肾静脉受压综 合征患者,卧床休息可以 减轻症状,减少肾脏负担。
药物治疗
使用利尿剂、抗炎药等药 物治疗,缓解水肿、疼痛 等症状。
饮食调整
控制盐分摄入,保持低盐 饮食,同时注意补充蛋白 质和维生素。
手术治疗
肾静脉支架植入
通过介入手术方式,将支架植入 肾静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总结词
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血尿、蛋白 尿、腰痛等,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超声、CT等影像学检 查。
详细描述
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有肉眼 血尿、镜下血尿、蛋白尿、腰痛等。血尿是该病最常 见的症状,多发生在剧烈运动或体位改变后。蛋白尿 多为轻度,少数患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腰痛多为轻 度隐痛或酸痛,少数患者可出现剧烈疼痛。诊断标准 主要包括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其中超声检查是首 选的检查方法,可以观察到左肾静脉受压及扩张的情 况。
针对不同病因和病理类型,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 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 疗、介入治疗等,以减轻患者 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优化现有治疗方案,包括手术 技巧的改进、药物治疗方案的 调整等,以提高治愈率和降低 并发症发生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是由于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间受到压迫, 导致肾脏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该病多见于青少年,男 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病因与病理机制
总结词
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解剖结构异常,导致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 和肠系膜上动脉间受到挤压。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护理PPT课件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护理PPT课件

运动护理
01
避免剧烈运动, 如跑步、跳跃

02
建议进行低强 度运动,如散
步、瑜伽等
03
运动时注意保 护腰部,避免 腰部受力过大
04
运动后注意休 息,避免疲劳
过度
05
定期进行腰部 按摩,缓解腰
部压力
心理护理
倾听患者的感受 和需求,提供心
理疏导和安慰
鼓励患者保持乐 观心态,积极配
合治疗和护理
01
02
05
心理疏导:关注患者心理状况,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02
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提 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04
饮食调理:合理饮食,避免高 盐、高脂肪食物摄入
尿量增加程度 静脉曲张缓解程度
生活质量提高
患者自 我感觉 良好运动能 力增强
心理状 态改善, 情绪稳 定
社会交 往能力 提高
01
02
03
04
05
06
预防复发
01
定期随访:定期进行随访,了 解患者病情变化
03
生活方式调整:调整生活方式, 避免久坐、久站等不良习惯
x
01
02
03
04
1
病因和症状
01
病因:先天性解剖结 构异常、后天性因素 (如肿瘤、妊娠等)
02
症状:腰部疼痛、血 尿、蛋白尿、高血压、
肾功能减退等
诊断和治疗方法
诊断方法:超声检查、CT扫描、MRI检查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 药物治疗:抗凝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手术治疗:肾静脉支架植入术、肾静脉重建术等 介入治疗: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
护理要点
1. 观察患者症状:如腰痛、血尿、 下肢水肿等

“胡桃夹”现象

“胡桃夹”现象

“胡桃夹”现象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LRV),又称为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non,NCP),即左肾静脉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其压迫,变窄、瘀血引起血尿。

胡桃夹现象是近几年刚刚被提出的,虽然其病理生理尚未完全弄清楚,但其引发的血尿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特点:好发于青春期到40多岁的男性,儿童年龄分布为4岁-7岁,多发年龄见于13岁-16岁,以男性居多,男女之比为24:5。

为一侧性(左侧)非肾小球性血尿,出血程度不一,多数因突发肉眼血尿被发现,也常在尿常规检查时发现无症状镜下血尿。

病程中可有数次及反复性肉眼血尿,有时持续数月或一年多,并多在剧烈运动后及傍晚出现血尿。

可伴有全身倦怠,左腹部痛,左腰部不适、疼痛,血尿程度与腹痛、精索静脉曲张等症状不平行。

病因NCP持续存在的原因可能有三1.瘦高体型,椎体过度伸展压迫左肾静脉或因腹腔脏器(肾、肠等)下垂,或直立活动时腹腔脏器(肠、肠系膜等)因重力关系牵拉SMA,或 SMA起始部脂肪组织减少,导致SMA与AO夹角变窄; 2.先天性血管位置异常; 3.可能存在隐匿性肾脏疾病。

诊断标准1.尿中红细胞形态正常(>90%);2.B超检查在仰卧位、直立位(坐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时左肾静脉a/b大于3以上,同时左肾静脉受压处血流加速;3.血尿或/和蛋白尿(运动实验阳性); 4.肾功能正常并排除结石、感染、外伤、肿瘤及肾小球疾病。

治疗1.保守治疗长期持续肉眼血尿者如无贫血则观察病情发展,等待侧支循环建立。

小儿随着年龄增长侧支循环建立,瘀血得到改善,同时SMA起始部周围脂肪结缔组织增加,缓解扼阻程度,所以认为最好保守观察。

2.手术治疗外科适应症是严重、持续、反复血尿,引起贫血,腹及肋痛(可能由于输尿管中血凝块引起)。

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3 MH 、1MH 。检查左 肾静脉受压部位血流 时,速度 . 5 z 0 z
标尺调节到 10 m s以上 ;检查左 肾静脉扩 张部位血 流 0c / 时,速度标尺调节到 5 0 r s ~1c d :检查精索静脉时 , r 壁滤 波和速度标尺 调节到最低状态 。
3 讨 论
1 检测方法 . 3
静脉受压明显 ,比值 大于 4以上) 4 的 0例 男性 患儿,年 龄 4 l ~ 6岁 。其 中经 肾静脉造影证实 的 6例,MR检 查 确诊的 5例, 进行 肾活检 4例 。 体检发现镜下血尿 2 例 , 0
蛋 白尿 l 例 ,肉 眼血 尿 8 ,血 尿 伴 蛋 白尿 5 ,无 症 6 例 例
直立性蛋 白尿及发作 性或持续性镜下或 肉眼非肾小球源 性血 尿) 超声对该现象 的诊 断 已有 许多报 道【 J 普遍认 , l。 为该综合征好 发于生长迅速 、体型偏瘦 的少年儿童 ,一
21 4 . 0例 N S患儿不 同体位左右侧精索静脉 内径测值 C 及 比较 见表 1 。从表 1中可 以看 出,在 4 0例 N S患 C 儿 中,平 卧位 或站立位均无伴发右侧精索 静脉 曲张 ;平
速 比值(aV ) 侧精索 静脉 内径 比较 V tb与左
见表 3 。
表 1 4 0例 N S患儿 左右侧 精 索静 脉 内径测 值 c
男性患儿精索静脉 , 旨在探 讨左肾静脉受压 时精索 静脉 曲张的发生率和变化趋势。 1 资料与方法
1 检查对象 2 0  ̄2 1 . 1 0 7 0 0年经超 声检 查符合 NC S诊 断标准 ( 仰卧位 时左 肾静 脉(R ) 张部 内径( 与狭 窄 L V扩 A) 部 内径() 比值( / ) B的 A B 大于 2 脊柱后伸位 1ri 后左 肾 , 5 n a

什么是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

什么是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

什么是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肾脏是我们身体里一个特别重要的器官,它能够分解出我们体内的有害物质。

可是随着生活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生活结构的转变,肾脏疾病成为了生活中常见的疾病。

关于肾脏的疾病有许多种,常见的就是慢性肾炎等等。

今日我们来熟悉一种不常见的肾脏疾病——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

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症(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或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non),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形体变化等缘由,左肾静脉受到挤压引起反复血尿和蛋白尿。

少数患者会消失贫血、肾功能受损等并发症。

胡桃夹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特点:下腔静脉位于腹主动脉右侧,右侧静脉直接汇入下腔静脉,其行程短而直,而左肾静脉则需穿行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形成的夹角内注入下腔静脉。

正常状况下此夹角被肠系膜脂肪、淋巴结等充塞使左肾静脉不致受挤压,但在某些状况下,如青春期身体增长过快,脊椎过度伸展或淋巴结肿大以及肿瘤压迫等,左肾静脉受到挤压,回流受阻,内压增高、扩张,形成左肾淤血,淤血的静脉系统与尿收集系统间发生特别交通,或因肾盏穹窿部静脉窦壁变薄裂开而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

98 %的正常人左肾静脉和下腔静脉间压差均 1 mmHg ,当≥3 mmHg即可导致左肾出血。

胡桃夹综合征好发于青春期至40岁左右,男性多。

儿童发病分布在4~7岁,多发年龄见于13~16岁。

多数为无症状性、突发性,有时伴有左腹部痛苦及腰痛,男性可见精索静脉曲张。

运动及/ 或感冒可为诱因,男孩多发,以9~13 岁为多见。

其主要症状是无症状性直立性血尿或和蛋白尿,或发作性或持续性肉眼或镜下血尿;其中无症状肉眼血尿更为常见;血尿多在傍晚或运动后消失此外,随着病情的进展,个别患者合并精索静脉曲张等,少数病人可有高血压.贫血、肾功能受损等并发症或症状,诊断的要点是证明存在左肾静脉受压迫,同时排解其他引起血尿的缘由。

胡桃夹综合征知识科普(全文)

胡桃夹综合征知识科普(全文)

胡桃夹综合征知识科普(全文)胡桃夹综合征(NCS)也称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左肾静脉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所成夹角或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的间隙受挤压导致左肾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的左侧腰腹部疼痛、血尿、蛋白尿、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慢性疲劳综合征等一系列症状,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血管畸形[1]。

El-Sadr和Mina最早于1950年发现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挤压的现象,随后de Schepper在1972年将此现象命名为NCS。

NCS发病率较低,临床发病年龄为4~40岁,其中患儿发病年龄多为4~7岁,青少年发病年龄多为13~16岁[2]。

一、病因NCS可分为前NCS和后NCS,前者是指左肾静脉在穿过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时受到挤压出现的临床症状,后者则是指左肾静脉从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的间隙穿过时受到挤压出现的临床症状,而后NCS临床上较为少见。

二、临床表现NCS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血尿、直立性蛋白尿、盆腔疼痛、左侧腰腹痛、性腺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或卵巢静脉曲张)、反应性盆腔淤血和肾脏淤血等。

其中血尿最为常见,主要是左肾静脉受压导致左肾静脉压力升高,超过3mmHg时可引起肾内小静脉与肾脏集合系统之间的薄壁隔膜破裂而导致血尿。

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与肾静脉性高血压的严重程度相关,镜下血尿的发生率是肉眼血尿发生率的4倍多。

左肾静脉穿过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构成的40°~60°夹角, 正常时被肠系膜脂肪、神经纤维丛、淋巴结及腹膜后组织等组织充塞使左肾静脉不致受压。

但在某些情况下,如青春期身体增长过快、脊柱过度伸展、淋巴结肿大及肿瘤压迫等,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变小,导致左肾静脉受压变窄,回流受阻,引起非肾小球性血尿。

血尿多于剧烈运动后或傍晚出现,易反复发作。

NCS另一常见症状是直立性蛋白尿,以青春期常见,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静脉压增高、免疫受损的亚临床状态有关。

中医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经验

中医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经验

中医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经验1、概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1eft renalvein entrapment syndrome)即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non,NCP)。

是指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夹角、跨越腹主动脉前方注入下腔静脉的左肾静脉(LRV)受到挤压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

2、发病机制正常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起始于腹主动脉,并于之构成45°~60°夹角,左肾静脉走行于此夹角之间,由于其夹角被肠系膜脂肪及腹膜等填充,而防止左肾静脉受压。

当这一解剖位置发生变化,使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的纤维通道相对变小,使正常通过其间然后汇入下腔静脉的左肾静脉受压。

左肾静脉回流受阻,压力增高,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即“胡桃夹”综合征(图一、图二)。

图二磁共振血管造影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内受压3、临床表现“胡桃夹”综合征好发于青少年,儿童发病分布在4—7岁,多发年龄在13—18岁,随着近年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成年人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其他临床表现。

3.1血尿为无症状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92%以上的红细胞形态为正形即非肾小球性血尿)的发作,有时可伴有左侧腹痛和腰痛。

血尿多在剧烈运动之后和傍晚出现,出血可反复发作,有时伴有持续性肉眼血尿。

产生血尿的原因主要为肾内静脉、肾盂和输尿管静脉压力持续或间断增高,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壁变薄。

在某种原因使压力继续增高可导致扩张病变的静脉壁破裂,血流流入肾集合系统,产生临床上的血尿症状。

各患者之间的血尿症状轻重不一,同一患者也可轻重不同,有时可以完全消失。

3.2蛋白尿“胡桃夹”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直立性蛋白尿,多见于小儿直立位或活动后出现。

产生蛋白尿的原因是当患者直立位时或活动后内脏下垂,使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夹角变小,导致左肾静脉受压致肾充血,使肾小球对蛋白的滤过增加,并超过肾小球重吸收能力而产生蛋白尿。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附: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资料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又称胡桃夹现象(nut cracker phenomenon, NCP),是指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间受机械性挤压后,肾静脉血流回流受阻引起的左肾静脉高压现象。

胡桃夹现象的解剖学基础:下腔静脉位于腹主动脉右侧,右肾静脉直注入下腔静脉,行程短而直。

而左肾静脉则需穿行于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跨越腹主动脉前方后注入下腔静脉,因此左肾静脉远比右肾静脉长。

正常时,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被肠系膜、脂肪、淋巴结和腹膜等充填,使左肾静脉不致受到压挤。

当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或者间距过小时,可导致左肾静脉受压。

左肾静脉压迫的临床症状(1)左侧腰痛、上腹部不适等。

但主要表现是间断性血尿,可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产生血尿的原因主要为肾内静脉、肾盂和输尿管静脉压力持续或间断增高,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壁变薄。

在这种病理状态下,某种原因使压力继续增高可以导致扩张病变的静脉壁破裂,血液流入肾集合系统,产生临床上的血尿症状。

血尿是胡桃夹征的重要临床表现,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排查血尿病因时,胡桃夹征往往容易被忽视。

(2)左肾静脉受压影响生殖静脉而出现的临床症状。

男性主要为不同程度的左侧精索静脉曲张。

左肾静脉回流受阻,压力增高必然影响从下方注入回流的左侧精索静脉。

因此对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应常规行无创的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

左肾静脉受压也可影响女性生殖静脉,出现不同程度的腰痛、盆腔不适和月经增多等临床症状。

(3)妊娠可加重左肾静脉的压迫,出现血尿症状或血尿加重。

有妊娠出现血尿患者应考虑到胡桃夹征的情况并加以鉴别诊断。

(4)儿童蛋白尿也可以是胡桃夹征的一种临床表现。

国内有学者认为儿童胡桃夹征为青春期暂时现象,预后良好。

因患儿随着年龄增长,有效的侧支循环建立,淤血得到改善,同时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周围脂肪组织增加,均使肾静脉局部受压程度缓解,血尿随之消失而无需特殊治疗。

胡桃夹综合症诊断标准

胡桃夹综合症诊断标准

胡桃夹综合症,也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一种由于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或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受机械挤压导致左肾静脉回流受阻,左肾、输尿管及生殖腺静脉压力增高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胡桃夹综合症的诊断标准并未完全统一,但一般会参考以下几个关键指标:1.左肾静脉狭窄处近端扩张处的内径与狭窄处的内径比:这个比值大于3,可以作为诊断胡桃夹综合症的一个重要依据。

2.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夹角:一般情况下,这个夹角大于45°,这也是B 超可以测量的标准。

3.血尿和直立性蛋白尿:这是胡桃夹综合症的常见症状,如果有这些症状,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是否患有胡桃夹综合症。

4.腰痛:胡桃夹综合症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腰痛的症状,尤其是在活动后。

5.其他症状: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胡桃夹综合症的患者还可能出现直立不耐受、腹痛、腰痛、胃肠道症状和性腺静脉曲张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以上指标可以作为诊断胡桃夹综合症的参考,但最终的诊断还需要依赖于医生的专业判断和相关检查结果。

心血管疾病-胡桃夹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胡桃夹综合征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例,年龄为18和23岁; 女1例,年龄14岁。均为瘦长体型。2例男性 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血尿伴腰痛,多在剧烈 运动后出现肉眼血尿,其中1例并发左侧中度 精索静脉曲张,病程为3 a和2 a,曾经误诊为 慢性肾炎、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保守治疗 症状无缓解。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 作的蛋白尿伴腰痛,尤以久立后症状明显,病 程4 a,院前以肾病综合征多次住院治疗,症状 未缓解 。
• (3)尿培养和细胞学检查未见致病菌和肿瘤 细胞。 • (4)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 ASO、补体C3、尿钙、凝血试验均属正常 范围。
• 影像学检查: • (1)B超示左肾静脉近肾门处内径增宽,约 8.9~11.8 mm,夹角处约1.6~2.3 mm,其比值 超过4倍以上,Duplex血流超生显像(CDFI)示 夹角处左肾静脉内血流紊乱,流速增快。 • (2)多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证实为左肾静脉 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明显受 压迫。
• 根据Wolfis认为,90%以上的尿中RBC形态 相同加上超声检查表明左肾静脉受压,足以 作出诊断。本组3例诊断均符合上述标准,经 确诊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得以顺利康复。 本组3例在院前曾误诊为其他常见病,结合文 献,分析主要原因有:
• (1)本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隐匿性肾炎, 薄基底膜病,IgA肾病和Alport综合征等相混淆。近 年发现已确征诊为肾小球疾病的患者,可同时伴有 胡桃夹现象,其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观 察和探讨;十二指肠瘀积症、不规则月经出血、高 钙尿症等患者也发现了胡桃夹综合征。另外,胡桃 夹现象可与肾小球疾病并存,在肾小球疾病患者中 有较高的检出率。以上足以说明此病的复杂性,容 易造成误诊。本组1例女性患者曾以“肾病综合征” 多次住院治疗,1例男性患者以“慢性肾炎”长期 保守治疗,足以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左肾静脉压迫(胡桃夹)综合征_56

左肾静脉压迫(胡桃夹)综合征_56
频谱多普勒:于左肾静脉受压段狭窄处取样,可见频谱呈“城垛样”改变。
主编 曹 雁 韦曙东 于纯
副主编 修斌 王战业 熊鹰
内容简介
超声经典教程全书分为四章,运用简洁的文字,由浅入深的写作手法,涵盖常规腹部(肝胆胰脾)、男科(泌尿、男性生殖)及浅表器官(甲状腺、乳腺)以及产科等方面的内容。
与国内同类书不同的是此书的内容贴切临床,诊断要点做了非常细致的描述,附有临床病例和经典图像,对临床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适合各年资超声医师学习参考,特别适合于中低年资医师,也适合临床相关医师阅读,是国际公认的学习超声经典教程。
第三章 颜面部畸形
第1节 眼距过近
第2节 眼距过宽
第3节 独眼畸形
第4节 小眼畸形
第5节 无眼畸形
第6节 白内障
第7节 无鼻
第8节 单鼻孔
第9节 喙鼻
第10节 裂鼻
第11节 双鼻
第12节 鞍鼻
第13节 唇裂
第14节 腭裂
第15节 小颌畸形
第16节 无耳畸形
第17节 小耳畸形
第18节 耳位低
第19节 鼻泪 管 囊 肿
第14节 木乃伊结节
第15节 多囊甲状腺
第二章 甲状旁腺与颈部淋巴结
第1节 甲状旁腺增生
第2节 甲状旁腺腺瘤
第3节 甲状旁腺癌变
第4节 颈部淋巴结
第三章 乳腺
第1节 哺乳期双侧乳腺积乳
第2节 乳腺炎
第3节 脂膜炎
第4节 脂肪团块嵌入
第5节 副乳
第6节 假体
第7节 乳腺增生症
第8节 乳腺囊肿
第9节 积乳囊肿
第6节 脾包虫性囊肿
第7节 脾恶性淋巴瘤
第8节 脾血管肉瘤
第9节 脾转移癌

胡桃夹综合征

胡桃夹综合征

超声检查需在空腹12 h后进行,易受肠气、患者腹
壁厚度和操作者经验的影响,不能准确测量SMA与 AA的夹角,也不能显示曲张的侧支静脉。
MSCTA 能清晰地显示左肾静脉、SMA 和AA 及其
分支血管的解剖全程, 通过在工作站上进行三维图 像后处理, 清楚真实地再现SMA 与AA 的空间结构 及立体走向,从不同角度观察其异常病理形态, 进一 步证实SMA与AA 夹角狭小是NCS 产生的直接原因。
学习园地
胡桃夹综合征
( nutcracker syndrome, NCS)
胡桃夹综合征( nutcracker syndrome, NCS)也称
胡桃夹现象、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 ( left renal vein, LRV)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 脉(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之间受到挤 压,伴发血尿、蛋白尿、腹痛或精索静脉曲张的一
而引起非肾小球性血尿;同时,直立时脊柱前凸更易 压迫LRV,肾小球对蛋白的滤过增高,并超过肾小管 的重吸收能力,而产生直立性蛋白尿。
NCS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较高,是青少年非肾小球性
血尿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临床不明原因的血尿或蛋 白尿的病因之一。因此,观察SMA与AA之间的夹角 及LRV、十二指肠形态对诊断NCS和十二指肠淤积 症具有重要价值。
二、发病机制
左肾静脉需经AA 与SMA 间的夹角注入下腔
静脉, 通常此夹角为45°~60°, 有脂肪、淋 巴结及腹膜等组织充填, 所以正常情况下, 左 肾静脉不受压迫, 但在某些情况下可受压, 如:
①青少年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而成瘦高体型, 椎体过 度伸展压迫左肾静脉;
②腹腔脏器下垂;
③直立活动时腹腔脏器因重力关系牵拉肠系膜上动 脉; ④SMA 起始部脂肪组织减少等。 该夹角变小可影响左肾静脉血流动力学, 造成左肾静 脉淤血扩张, 引流入左肾静脉之血管发生淤血或形 成侧支循环, 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 )又称胡桃夹现象(nut cracker phenomenon , NCP)。

左肾静脉(LRV)在腹主动脉(AO)和肠系膜上动脉(SMA)间受机械性挤压后肾静脉血流回流受阻引起的左肾静脉高压现象,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和(或)蛋白尿,伴或不伴精索静脉曲张。

对于本病的治疗,普遍认为由于大多数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脂肪及结缔组织的增加或侧支循环的建立,淤血状态可得以改善而症状缓解,故对于确诊为单纯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表现为无症状血尿及直立性蛋白尿者可随访观察而暂不特殊治疗。

如果血尿比较严重,而且存在血压高,可能要考虑通过介入的方式植入支架,如果不太严重也可以不作处理。

鉴于某些诱因(如剧烈运动、感冒)可诱发血尿或使血尿反复发作,故我们嘱有LRV受压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预防感冒。

摘自百度百科胡桃夹综合症(nutcracker phenomenon ),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它分为前后胡桃夹两种(前胡桃夹指左肾静脉位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压所致,后胡桃夹指左肾静脉位于腹主动脉后受压),它的主要症状是血尿和蛋白尿.如果年轻症状不明显可以保守观察,随着年龄的增长代偿症状可以缓解。

如果症状严重,可行手术将左肾静脉分流,于下腔静脉再植术。

胡桃夹现象亦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儿童非肾性血尿常见的原因之一,为左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行程中,因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形成的夹角受到挤压而引起的临床症状。

临床上往往借助于超声来诊断,其诊断标准为:仰卧位左肾静脉狭窄前扩张部位近端内径比狭窄部位内径宽2 倍以上,脊柱前凸位15-20 分钟后,其扩张部位内径比狭窄部位内径宽4 倍以上,取两个体位即可诊断。

亦可采用综合指标,即有以上表现以外,再加上脊柱前凸位15-20分钟后,左肾静脉扩张近端血流速度w0.09m/s,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在9度以内为参考值。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胡桃夹现象)诊治近况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胡桃夹现象)诊治近况
CT血管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左肾静脉及其周围解剖结构,有助于明确 诊断。
MRI血管成像
MRI血管成像也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可以多角度、多平面地显示 左肾静脉受压情况。
肾静脉造影
肾静脉造影是诊断胡桃夹现象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左肾静脉受压 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02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胡 桃夹现象)的病因学研究

01
02
03
影像学检查
利用超声、CT和MRI等影 像学手段,提高对左肾静 脉压迫综合征的早期发现 率。
血液检查
关注尿常规、肾功能等指 标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异 常。
临床观察
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观察, 特别是对疑似患者进行定 期复查。
优化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 提高治疗效果。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 可以清晰地显示左肾静脉的解剖结构和血流情况,有助于 早期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动态增强CT
动态增强CT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左肾 静脉的解剖结构和血流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左肾静脉压 迫综合征。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究
1 2 3
尿。
腰痛
蛋白尿
高血压
约40%的患者会出现腰 部疼痛,多为钝痛或牵
拉痛。
约30%的患者会出现蛋 白尿,多为微量至轻度。
约10%的患者会出现高 血压,可能与肾脏缺血
有关。
诊断标准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胡桃夹现象的首选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左肾静脉受压 情况,同时还可以测量左肾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等参数。
CT血管成像
定义与病理机制
定义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胡桃夹现象)诊治近况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胡桃夹现象)诊治近况

自1972年 De Schepper 首先报道 NCP可引起左肾出血以来, 至今已30 多年,通过 大量临床观察 和研究,目 前对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 疗等,大部分都已比较清楚。 本病多 见于儿童, 也可见于成人,儿童多在 发育期发病,发病年龄 7~13 岁,男 性居多,且常发生在 体形比较瘦长的 青少年中
三维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3D -MRA 3D - MRA 可立体清晰地显示LRV 受压部 位及程度,并能很好地 观察狭窄远端有无扩 张;NCP的LRV 于SMA 处受压,其压迹边 缘清楚整齐, 受阻的远端呈狭窄后扩张表现, 有时可见侧支循环及曲张的静脉影, 通常有 腰升静脉、左肾上腺静脉、输尿管周围静脉、 生殖腺静脉等
静脉肾盂造影 静脉肾盂造影可对NCP 提出参 考诊断依据, 但 IVP 受患者血液动力 学变化及某些技术因素的影响可出 现假阴性, 且不易观察侧支循环状况, 临床采用并不广泛
DSA
C T 检查
可显示LRV 被挤压的征象, 在相应 平面增强扫描显示 AO、SMA 与受压的 LRV 三者的解剖关系, 可见LRV 近端淤 血扩张, 有时还能显示侧支循环情况, 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佳
其它表现
当LRV长期受压,持续静脉高压 状态,侧枝循环建立不良,可能继发 失血性贫血,肾性高血压,肾功不全 等严重并发症,反之,随着青少年的 成长,脂肪组织的填充,侧枝循环的 建立,受压减轻,LRV静脉高压缓解, NCP的表现也可能缓解消失
一 NCP 二 NCP 三 NCP 四 NCP 五 NCP
认识 NCP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 血尿、蛋白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两个症 状,也是肾内科最常见的 2个表现,血尿较 蛋白尿更常见; 2. 尿潜血阳性和镜下血尿的关系; 3. 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常见的原因; 4. 是器质性疾病还是功能性疾病; 5. 运动性血尿、运动性蛋白尿,直立性蛋 白尿的原因; 6. 认识 NCP,儿童、成人、中老年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维声像图
• 左肾静脉水平横行扫查:显示腹主动脉,肠系 膜上动脉横断面,左肾静脉穿行在二者之间, 穿行部分由于受压管腔变窄.受压前管腔明 显增宽,受压后管腔内径与右肾静脉内径相 似.
• 纵行扫查: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 脉之间的夹角明显变小,消瘦明显 者肠系膜上动脉几乎与腹主动脉前 壁相贴,表明受压明显.
• BMI>28kg/m2 • 蛋白尿 • 三酰甘油和尿酸升高
Thank you
CDFI显像
• 左肾静脉变窄处彩色血流变细,色彩变 亮.
• 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收缩期动脉 充盈,二者间距缩小.
• 心脏舒张,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收 缩,使二者之间的距离加大.
多普勒频谱
• 左肾静脉狭窄段和扩张段血流频谱 不仅与体位有,亦与心脏收缩期和 舒张期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管 径变化有关.
机理
• 肥胖多伴有高胰岛素血症,OGR是胰岛素抵 抗的直接后果.高胰岛素血症刺激肝脏产生 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加,临床出现高脂血症,高 胰岛素血症使得肾小管重吸收尿酸增加,发 生高尿酸血症.
• 高胰岛素血症对肾小球产生高灌注状况,发 生加重蛋白尿.
ORG诊断思路
• ORG并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形态学改 变特点.
• 左肾静脉扩张段血流频谱:立位及脊柱 后伸位+AO and SMA充盈管径增宽 ( systolic phase)→狭窄加重→扩张段 流速减慢(in left r冫enal vein) →<3cm/s.
• 心脏舒张:AO和 SMA血管回缩,管 径相对变细,左肾 静脉狭窄段压迫 减慢,流速加快.
• 卧位时,左肾静脉扩张段内径比受 压变窄处内径大二倍以上.
• 仰卧位,立,脊柱后伸位 15~20min:左肾静脉受压变窄 段内径明显增大,扩张段与狭窄 段大于4倍以上即可诊断.
• 俯位及跪位时:肠系膜上动脉与腹 主动脉夹角逐渐变大,左肾静脉受 压处管腔逐渐变宽,扩张段管径变 小,并可缓解正常.
肥胖相关性肾病
(Obesity related glomerulopathy)
杨斌 南京军区总医院超声诊断科
Background
• 肥胖人群出现肾小球肥大和局灶节 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 肾内动脉是否存在相应改变?
病例选择
• 年龄: 18~65岁 • 肥胖定义:根据中国肥胖研究组推荐指
• 左肾静脉狭窄段血流频谱: • Systolic phase: flow velocity ↑ • Diastolic phase: flow velocity↓ • 血流频谱呈搏动性
膀胱镜和输尿管镜
• 观察输 尿管喷血
结束语
• 超声是诊断LRVES重要的手段 • 对象:瘦,青少年,间断性血尿 • 膀胱镜+输尿管镜 • CT:计算AO and SMA之间的夹角 • 必要时行肾穿 • 瘦形人75%受压 • 肾内静脉发育畸形
• Nishimura:左肾静脉受压,左肾静脉与 下腔静脉压力梯度>5~6mmH2o,出现 血尿.
• Keilling:左肾静脉受压造成肾及周围 静脉系统淤血,又在肾静脉窦与肾盏之 间形成异常交通引起血尿和蛋白尿.
• 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 的夹角在卧位和直立位时变小, 后伸位时最小,对左肾静脉的压 迫更明显.
肾脏大小测量
• 肾脏冠状(长径) • 肾脏短轴(前后及左右径) • 肾脏长径≥100mm时判定肾脏
增大
肾血管测量
• 肾主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和弓形 动脉
• 测量指标: Vmax ,Vmin, RI and Accl time
• 频谱形态
• 肾体积明显增大 • 皮质变厚 • 皮质回声及肾窦回声无明显变化
• 除外IgA肾病,终末肾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伴 肾小球体积增大.
二维声像图
• 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测量: 1. 内脏脂肪测量2. 皮下脂肪测量:
由腹白线至皮下层
• 肾周脂肪测定:
取右肾脂肪囊前腹壁侧,取肾脏横断 面,显示肾门后,测量肾包膜与肝下缘的 垂直距离.
• 流速降低,RI变化不明显( lobber and arcurate artery)
• 频谱形态呈“沙丘样”或“驼峰样” 改变, Accl time延长(收缩期峰上升段)
病理特征
• 光镜:肾小球肥大,见泡沫细胞,透明滴 和血管透明变性
• 电镜: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和微绒毛 化不明显,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塌陷和基 膜厚薄不一.
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
(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
临床特点
• 年龄: 3~22 • 体格:瘦长 • 运动后血尿及蛋白尿(直立) • 无明显肾小球肾炎的症状和体征 • 左下腹坠胀和精索静脉曲张
病因及病理
• 左肾静脉穿行于腹主动脉与肠 系膜上动脉之间的间隙时受压 变窄,使肾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 升高,左肾静脉扩张.
标, BMI≥28g/m2。排除体重超过 130kg或是近3月体重下降3kg的患者, 并排除了内分泌性疾病,如柯兴氏征 及甲状腺功能减退。
•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均 >28kg/m2;
• 除外糖尿病,返流性肾病,镰状细胞病等引起 的继发性肾脏病;
• 除外先天性肾小球疾病如肾小球巨大稀少 症,先天性肾发育不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