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面临的问题及前景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宋时代(公元960~1279年)是中国中成药大发展的 时期。于1078年由陈师文等人修订的《太平惠民和剂局 方》出版,尔后又经数次增补,载方由297首增至788首, 成为中国第一部中药制剂规范
明清时代(公元1368一1911年),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 李时珍(1518一1593年)编著《本草纲目》,不仅总结 了16世纪以前中国人民用药的丰富经验,而且以他的成 就大大丰富了中医药学内容。全书收载药物1892种,方 剂10000余首,剂型近40种。
2.新辅料的开发应用得到重视 近十多年来,国外发达国家的制药 工业发展迅速,先后开发出微囊、毫微 囊、微球、脂质体、透皮给药系统等新 剂型、新系统,药物制剂向高效速效长 效和服用剂量小、毒副作用小的方向发 展,药物剂型向定时、定位、定量给药 系统转化,制剂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究其原因 是重视了药剂辅料的开发应用。尤其是 新辅料的开发应用。没有优良的辅料就 没有优质的制剂,开发出一种优良的新 辅料,可促进开发一类新剂型、新系统 和一批新制剂,带动一大批制剂产品质 量的提高,并不亚于开发一种新药所具 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中药制剂—前景
1.借鉴西药新剂型,发展中药制剂的新剂型 除加强利用西药的“传统剂型”开发中药制 剂外,还应注重应用西药新剂型开发中药制剂, 尤其应加强对缓释剂的研究。
2.大力推广使用新型中药辅料 药剂辅料作为中药制剂的基础原料和重要组 成部分,在制剂的发展和生产中起着很重要的 作用,它不仅赋予药物一定的剂型,并且与提 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有很大关系,研究 开发、合理应用新辅料,提高现有辅料的质量 是提高我国中药制剂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的重 要方面。因此应采取下列措施:
1962年出版了《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共收载成方 6000余首,中成药2700多种。该书是宋代《太平惠民和 剂局方》以后近900年来的又一次对传统中成药的大总 结,为中药制剂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1.中药制备工艺逐步规范合理,剂型改进 取得成效 建国后,我国中药制备工艺逐步规范合 理,剂型改进取得成效。近年来,新开发 的中药新药的剂型日趋符合临床要求,符 合药物性能和生产的可能性。西药常用的 五大类“传统剂型”包括口服制剂(片剂、 胶囊、口服液等)、吸入型制剂(气雾剂、 喷雾剂、干粉吸入剂等)。注射液与输液 类制剂和粘膜释放与透皮释放制剂(肛门 栓剂、阴道栓剂、外用贴膜剂等)以及植 入式药剂,基本已可用作中药制剂的剂型; 而原来中药的传统剂型膏、丹、丸、散等, 已经逐步被改造,在中成药生产中的比例 逐步下降。西药的一些新型给药剂型如控 释(缓释)剂型,我国在现代中药制剂的 研究中也已有人在尝试使用,剂型改进工 作取得了新的成果。
中药制剂是药物制成何种剂型何种制剂的依据,首先是根 据医疗预防的需要,由于病有缓急,证有表里,因此,对 于剂型、制剂的要求亦有不同,如急症用药,药效宜速, 故采用汤剂、注射剂、舌下片(丸)剂、气雾剂等;缓症 用药,药效宜缓,滋补用药,药效宜持久,常采用蜜丸、 水丸、糊丸、膏滋、缓释片等;皮肤疾患,一般采用膏药、 软膏等;某些腔道疾患如痔疮、瘘管,可用栓剂、条剂、 线剂或钉剂等。
中药制剂 – 面临问题
2.中药剂型改革还存在不足 尽管在中药剂型改革方面已经作了大量工作,但 传统剂型仍在市场上占很大比例,而传统的中药剂 型饮片、汤剂、膏、丹、丸、散,因固有的粗、大、 黑和显效慢、使用不便、疗效不稳定,使用减少, 比例下降;中药相当于药物制剂的常规剂型糖浆、 片剂、胶囊、口服液等虽比传统中药剂型进了一步, 但因加入大量赋形剂、矫味剂、防腐剂等以及原药 材质量不稳定性和制备工艺落后,检测手段简陋, 药效基础物质欠明确,而造成疗效不确定,不明显。 中药的急症剂型开发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许多新 剂型在中药制剂的开发中应用得还较少。此外,由 于中药本身的一些特点,一些新剂型并非适用于所 有的制剂,中药制剂还应以疗效为主,剂型应服从 处方的需要,比如软胶囊,就并非所有的处方均适 用。但一些厂家为了追求剂型先进,盲目使用先进 剂型,结果往往影响制剂本身的疗效。
西药剂型现代化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传 统 剂型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剂型主要是以药效作为监测指 标,即选用恰当的剂型是为了获得最佳疗效;第二阶段是近 代剂型阶段,在此阶段中,剂型是以生物利用度作为监测指 标,即选用恰当剂型是为了使药物在体内得到最大程度的吸 收和利用;第三阶段是现代剂型阶段,剂型主要是以最佳血 浓度作为监测指标,即选用恰当剂型是为了控制药物在血液 中的最佳浓度,使其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的、有效的血 浓度,而又不至导致中毒;第四阶段是未来剂型阶段,剂型 是以靶向作为监测指标,即选用信当的剂型是为了使药物集 中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组织。中药剂型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但与西药有很大区别,不能完全模仿西药,但也可以分为几 个阶段,传统中药剂型也是以疗效为监测指标,选择剂型主 要服从于疗效。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药剂型也需要发展,这 种发展必须是符合中药制剂的特点,又要尽可能符合当代快 节奏的生活方式,而目前中药剂型的发展尚无法完全满足中 药制剂现代化的需求。
中药制剂在中国创用甚早, 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年至 夏商时代(约公元前21世 公元220年)中国药物制剂 晋唐时代(公元265-960 纪至公元前11世纪)已有 的知识和理论有了显著的 年),葛洪(公元281一 药酒、汤液的制作和应用。 发展。医药学家张仲景 341年)著《肘后备急方》, 组成员:隋雪 鲁玉花 张晓 刘杰 《黄帝内经》载医方 13首 (公元142~219年)编著 书中记载了铅硬膏、干浸 (实有12首),记述了汤、 《伤寒论》和《金匾要 膏、蜡丸、浓缩丸、锭剂、 主讲人:隋雪 丸、散、膏、丹等剂型, 略》,两书共收医方314首, 条剂、尿道栓剂、饼剂等 并对各种制剂的制法、用 其中记载有煎剂、浸剂、 剂型。 法用量及适应证均有较明 丸剂、散剂、酒剂、浸膏 确的规定。 剂等十余种剂型。
应加速新 辅料的研 究开发。
积极鼓励 应用新辅 料。
重视药剂 辅料的质 量并集中 管理。
通过化学 修饰或高 分子聚合, 在原有辅 料基础上 开发出更 优良的新 辅料
通过化学修饰或高分子聚合,在原有辅料基础上开 发出更优良的新辅料
开发微囊、毫微囊、微球、脂质体、透皮给药系 统等新剂型、新系统、新制剂采用的优良新辅料; 开发胃溶、肠溶、阻湿等包衣材料; 开发优良的缓释和控释材料; 开发快速崩解材料和速释材料; 开发可压性、流动性和抗粘性优良的填充剂、助 流剂、抗粘剂; 开发粘合性。崩解性优良的粘合剂; 开发适合某类剂型或制剂通用的优良的复合材料 或辅料处方; 开发优良的透皮促进剂及其有关的压敏粘合剂、 载体材料; 积极开发生物降解高分子辅料。
*
基本介绍
制剂作用
历史发展
Baidu Nhomakorabea
面临问题
发展前景
中药制剂是任何药物供临床使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 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剂型,例如片剂、注射剂、气雾剂、 丸剂、散剂、膏剂等。剂型是集体名词,一般是指制剂的类 别,剂型中的任何一个具体品种,例如片剂中的元胡止痛片、 注射剂中的止喘灵注射液、丸剂中的香砂六君子丸等叫做制 剂。
*
开发的特点应是: 多功能与专一性兼备; 高质量与高性能并重;
*
中药制剂 – 面临问题
1.我国辅料生产厂家缺乏专业性 我国目前辅料生产厂家缺乏专业性,不但品种少, 真正符合药典标准的则更少。绝大多数的中、小型 企业仍在沿用四五十年代的传统老辅料,生产90年 代的制剂,致使制剂产品难以达到国际通行的制剂 标准要求,直接影响了产品出口及市场竞争能力。 上述十几种药用新辅料在中药制剂中应用较多的有 环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等,而更多的新型辅料还 尚未开发应用到中药制剂中去。中药制药业不但应 加强对新型药用辅料的开发研制,更应重视现有新 辅料的推广应用研究,以不断提高中药制剂质量, 推动中药剂型改革,开发出更多新型优质中药制剂 新产品。
其次是根据药物的性质,药物性质不同亦 要求制成不同剂型、制剂,以更好地发挥 药物疗效,如处方中含有毒性和刺激性药 物时,则宜制成糊丸、蜡丸、缓释片等; 遇胃酸易分解失效的药物成分,宜制成肠 溶胶囊或肠溶片剂;某些药物制成液体制 剂不稳定时,可制成散剂、片剂、粉针剂 或油溶液等。药物制成剂型、制剂时还要 考虑便于服用、携带、运输、贮藏及生产 等。有关药物制成剂型、制剂,前人早有 论述,《本经》序例中记载:“药性有宜 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 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 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梁代陶弘 景则进一步指出:“……又按病有宜服丸 者、服散者、服汤者、服酒者、服膏煎者, 亦兼参用察病之源以为其制也。”当然, 药物和剂型、制剂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 药物本身的疗效无疑是主导的,但剂型、 制剂对药物疗效的发挥在一定条件下也是 十分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