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犯罪的故意和过失

合集下载

了解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别

了解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别

了解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别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别在刑法体系中,犯罪行为可以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两种类型。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有预见,并且愿意接受这种结果的发生。

过失犯罪则是指犯罪人没有预见行为结果,但是由于疏忽或过失导致了某种违法行为的发生。

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有着明显的区别,下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在主观故意上存在差异。

故意犯罪是犯罪人经过深思熟虑后,有意地进行违法行为。

例如,在准备或执行某一犯罪行为时,犯罪人有意识地追求某种结果,并为此采取相应的措施。

而过失犯罪则是由于疏忽、粗心或者其他意外原因导致的犯罪行为。

过失犯罪的犯罪人并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某种不良后果的发生,是一种本能的行为结果。

其次,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在行为动机上也有所不同。

故意犯罪的犯罪人通常有预谋、企图或者借助其他手段来实施犯罪行为,其动机一般是为了谋取私利或满足某种需求。

相比之下,过失犯罪的犯罪人通常是由于疏忽、粗心或者其他非故意的原因导致了违法行为的发生。

过失犯罪犯罪人的主要动机是出于无意识或者无法预见到后果的行为,而非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最后,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在社会危害程度上有所不同。

故意犯罪往往是犯罪人经过计划和策划后实施的,对社会稳定和秩序造成的危害较大。

故意犯罪往往伴随有恶意、暴力等行为,对社会造成的伤害较大。

过失犯罪则是犯罪人因疏忽、粗心或者无意识的原因导致,对社会的危害较小。

相对于故意犯罪而言,过失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较轻,因此其处理方式也有所区别。

总结起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在主观故意、行为动机以及社会危害程度这三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对待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来进行处理。

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在刑法领域,犯罪行为可以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两大类。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以故意为目标实施犯罪行为,而过失犯罪则是指犯罪主体因疏忽、不慎等过失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本文将就刑法中的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展开探讨,探究两者之间的区别和特点。

一、故意犯罪的特点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明知或应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违法行为结果,但仍然故意实施该行为。

故意犯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心理状况:故意犯罪的犯罪主体具有一定的心理状况,他们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前,已经预见或者知道自己的行为将会导致违法结果。

因此,故意犯罪是一种精神状态相对较高的犯罪行为。

2. 主观意图:故意犯罪的主体是有目的地实施犯罪行为。

他们以达到一定目标为目的,明知或应知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在这种情况下故意实施犯罪行为。

3. 具体行为:故意犯罪中的行为是有目标的、有计划的,犯罪主体通过一系列行为来实现犯罪目的。

这种行为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故意犯罪的行为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具有高度的控制能力。

二、过失犯罪的特点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因疏忽、不慎等过失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相比,在心理上具有一定的差异。

1. 犯罪动机: 过失犯罪的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并没有犯罪的故意,他们的动机通常是非违法的。

然而,由于他们的过失行为,造成了违法结果。

2. 行为方式: 过失犯罪相对于故意犯罪而言,行为方式更为疏忽和不慎,缺乏对其后果的预见和控制。

过失犯罪主体通常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存在行为上的失误或者疏忽大意。

3. 后果判断: 过失犯罪在后果判断上更多依赖于犯罪主体的过失行为,而不是他们对于后果的直接预见。

过失犯罪主体根据一般人的标准来看待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根据其具体后果的严重程度来判断。

三、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在刑法领域中有着明显的界限和差异。

主要区别如下:1. 心理状况:故意犯罪的犯罪主体有明确的故意,而过失犯罪的犯罪主体则没有直接的故意动机。

刑事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刑事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刑事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刑事法是一种法律体系,用于处理各种犯罪行为,并为这些行为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定。

在刑事法中,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是两种主要的犯罪形态。

本文将就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进行详细的探讨和比较。

一、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具有犯罪意图或明知其行为将导致犯罪结果而故意实施的行为。

故意犯罪要求犯罪主体对其行为和结果有明确的认识,并故意为之。

故意犯罪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1 明确的犯罪意图故意犯罪的犯罪主体有明确的犯罪意图,即通过故意行为或故意不作为来实现其犯罪目的。

犯罪主体对其行为的后果和结果有明确的认识,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1.2 主观恶性故意犯罪的犯罪主体通常有明显的主观恶性,其行为是出于恶意或故意要造成危害和伤害。

他们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违法目的明确,违法手段娴熟。

1.3 预见性和可预测性故意犯罪通常要求犯罪主体对于其行为的后果和结果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可预测性。

即犯罪主体能够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导致某种后果,但仍然故意为之。

二、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由于疏忽、犯错误或不作为而造成的损害或后果。

过失犯罪是一种不怀有恶意或故意的行为,但由于犯罪主体的疏忽、粗心或无知导致了犯罪的结果。

过失犯罪通常具有以下特点:2.1 无明确的犯罪意图过失犯罪的犯罪主体通常没有明确的犯罪意图,他们的行为是无意识地造成犯罪结果的。

他们可能由于疏忽、粗心或无知而导致犯罪,但并没有故意为之。

2.2 忽视注意义务过失犯罪通常是由于犯罪主体对其行为的后果和结果没有充分的预见或没有履行注意义务所导致的。

即犯罪主体没有尽到预见和避免犯罪责任的责任,由此造成了犯罪的发生。

2.3 性质较轻相对于故意犯罪来说,过失犯罪的性质较轻。

过失犯罪通常不具备故意犯罪的恶意和预谋,犯罪后果相对较轻。

因此,在刑事法中,判决过失犯罪的刑责会相对较轻。

三、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在刑事法中具有明显的区别。

主要区别如下:3.1 主观要素故意犯罪具有明确的犯罪意图,犯罪主体的行为是故意为之的;而过失犯罪则没有明确的犯罪意图,是由于疏忽、粗心或无知所导致的。

法律基本知识刑法中的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有何区别

法律基本知识刑法中的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有何区别

法律基本知识刑法中的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有何区别在刑法领域中,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是两种不同的行为类型。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有意为之,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但仍然故意实施。

相反,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没有预见或者没有应有的注意力,未能预见到其行为会导致某种后果,然而这种后果确实发生了。

本篇文章将详细探讨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之间的区别。

一、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是刑法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故意犯罪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 犯罪主体的主观意图。

故意犯罪要求犯罪主体有明确的意图和目的,主观上是自愿行为。

比如,谋杀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凶手主观上有杀人的意图,并且自愿实施了相应的行动。

2. 预见和知识。

故意犯罪的犯罪主体必须预见到其行为可能导致某种后果,并且对该后果具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能够清楚地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或财产造成伤害。

3. 考虑后果。

故意犯罪要求犯罪主体在犯罪行为之前认真考虑可能引发的后果。

他们对后果负有责任,因为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能力去思考后果是否值得去冒险。

二、过失犯罪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相反,是指犯罪主体对其行为造成的后果缺乏预见或应有的注意力。

其特点如下所示:1. 犯罪主体的行为过程中产生了差错。

过失犯罪是由于犯罪主体在行为中犯下了一个或多个错误,而这些错误导致了某种后果的发生。

这种错误可以是行为的疏忽、粗心或者是对事态发展的不加注意。

2. 缺乏预见或应有的注意力。

过失犯罪的犯罪主体在行为时没有预见到或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力来认识到可能会产生的后果。

他们没有认识到某种行为可能对他人或财产造成伤害。

3. 没有故意为之。

过失犯罪的犯罪主体对后果的发生没有故意。

他们的疏忽、粗心或不注意并非是有意为之,而是由于缺乏适当的关注或判断。

三、区别和联系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有以下明显区别:1. 主观意图的有无。

故意犯罪的犯罪主体有明确的意图和目的,而过失犯罪的犯罪主体则缺乏明确的意图。

2. 犯罪责任的程度。

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是刑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和法律后果。

本文将从定义、要件、区别和判罚等方面对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进行详细探讨。

一、故意犯罪的特征及要件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明知自己的行为违法,有预谋或者明知后果的情况下仍然实施犯罪的行为。

故意犯罪具有以下要件:1. 动机和目的:故意犯罪需要犯罪主体有犯罪动机和实现一定目的的意图。

2. 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必须有明确的认识和意识,知道自己的行为构成犯罪。

3. 目标对象:故意犯罪行为必须针对特定的对象或者特定的结果进行,而非偶然的结果。

4. 直接的犯罪行为:故意犯罪必须有明确的犯罪行为,不能只是威胁或者企图实施犯罪。

二、过失犯罪的特征及要件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没有预见到或者没有应当预见到犯罪结果,但由于疏忽、粗心等原因导致犯罪结果的发生。

过失犯罪具有以下要件:1. 过失行为:犯罪主体的行为是由于疏忽、不小心等原因而产生的,不具备故意行为。

2. 预见不到犯罪后果:犯罪主体在犯罪时没有预见到或者没有应当预见到犯罪后果。

3. 损害结果是可避免的:如果犯罪主体在行为上更加谨慎或者采取其他措施,犯罪后果可以避免发生。

4. 原因与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过失行为必须与犯罪结果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三、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在法律上存在明显的区别:1. 主观方面:故意犯罪需要犯罪主体有明确的故意,而过失犯罪主体则是由于疏忽或者不小心导致犯罪结果。

2. 预见性:故意犯罪主体在犯罪时明知或者应当明知后果,而过失犯罪主体在犯罪时没有预见到或者没有应当预见到犯罪后果。

3. 犯罪责任:故意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时具备一定的犯罪责任,而过失犯罪主体的犯罪责任相对较轻。

四、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判罚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在判罚上存在一定的差异:1. 故意犯罪:故意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构成犯罪,因此在判罚上往往要承担较重的法律责任。

刑法中的过失犯与故意犯的区别与刑罚

刑法中的过失犯与故意犯的区别与刑罚

刑法中的过失犯与故意犯的区别与刑罚刑法是一门研究犯罪行为与刑罚的法学科目,涉及到了犯罪的构成要素、犯罪的主观因素和犯罪的刑罚等方面。

在刑法中,过失犯与故意犯是两个重要的犯罪形态,它们在主观因素、犯罪责任以及刑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一、过失犯与故意犯的区别过失犯指的是犯罪主体由于过失而造成了犯罪结果,而并非故意要实施犯罪行为。

过失犯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犯罪主体没有了解到应有的注意义务,无意中造成了犯罪后果。

例如,某人在驾驶机动车时由于疲劳驾驶而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他人受伤,这个驾驶人就属于过失犯。

相比之下,故意犯则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某种后果,却故意实施了犯罪行为。

故意犯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犯罪主体明知自己正在从事犯罪行为,并且具有实现犯罪后果的目的和意愿。

例如,某人出于报复心理,故意伤害他人,致使对方受伤重甚甚至死亡,此人即属于故意犯。

总结起来,过失犯是指犯罪主体由于无意或者疏忽而造成犯罪后果,而故意犯则是指犯罪主体明知其行为的危害性并故意实施犯罪。

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主体的主观意识以及犯罪行为的实施过程上。

二、过失犯与故意犯的刑罚差异过失犯与故意犯在刑罚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一般来说,故意犯的刑罚要重于过失犯,这是因为故意犯在犯罪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犯罪主观意识和社会危害性。

具体来说,对于过失犯,刑法往往将刑罚幅度设置在较为宽泛的范围内,以便根据犯罪后果的轻重来决定具体的刑罚幅度。

而对于故意犯,刑罚一般会更严厉,因为故意犯罪主观恶性更大,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犯罪主体的过错程度也会影响到刑罚的大小。

例如,如果过失犯罪主体在造成犯罪后果之前已经尽到了预防义务,遵守了相关的安全规范,那么其刑罚可能会相对较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刑罚决定上,过失犯与故意犯并不是完全相反的关系。

有些犯罪行为既具有故意又兼有过失的成分。

在这种情况下,刑罚的决定会结合两者的特点进行综合考量。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过失犯与故意犯的区别与刑罚,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刑法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刑法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刑法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是两种不同的犯罪形态。

故意犯罪指的是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犯罪性质,并以故意犯罪的目的或结果为目标进行实施的行为。

而过失犯罪则是指犯罪主体由于疏忽或过失而造成犯罪行为的发生。

1. 定义和要件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导致犯罪结果,并且故意实施该行为。

故意犯罪要件包括:主观故意和客观故意。

主观故意是指犯罪主体主观上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犯罪结果,并有意实施该行为。

客观故意是指犯罪主体的行为具备犯罪结构,并且有可能导致犯罪结果的发生。

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由于疏忽、过失或疏忽大意而造成犯罪行为的发生。

过失犯罪要件包括:主观过失和客观过失。

主观过失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没有对其可能产生的危害结果进行预见,并对此不予注意或警惕的过程。

客观过失是指犯罪主体的行为违反了一般人的注意义务,且该过失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 犯罪结果故意犯罪的主要特点是犯罪主体的故意,即他有目的地实施犯罪行为,预期并追求某种特定的犯罪结果。

故意犯罪所涉及的犯罪结果可以是具体的人身伤害、杀人等,也可以是财产犯罪如抢劫、盗窃等。

过失犯罪的主要特点是犯罪主体在行为实施过程中疏忽大意,未能正确评估行为所可能带来的后果。

过失犯罪的犯罪结果常常是无意义的、意外的,而非犯罪主体本意追求的结果。

例如,因过失驾驶导致交通事故、因工程管理不善导致安全事故等。

3. 犯罪责任故意犯罪的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犯罪性质,并出于自身目的而实施该行为,因此对其故意犯罪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故意犯罪,法律有明确的量刑标准和处罚幅度。

过失犯罪的犯罪主体虽然由于疏忽或疏忽大意而造成犯罪行为的发生,但并非本意为之,因此对于过失犯罪,法律有相对较轻的刑罚,通常对犯罪主体给予较低的刑事责任。

4. 举例说明故意犯罪的例子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等。

在这些犯罪行为中,犯罪主体明确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严重后果,并以此为目标实施犯罪。

解读刑法犯罪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解读刑法犯罪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解读刑法犯罪故意与过失的区别犯罪是社会秩序的败坏行为,为了维护社会正义,刑法对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进行了明确的分类与定义。

其中,犯罪故意与过失是两种常见的主观故意形式,本文将对这两种故意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在法律实践中的区别。

一、犯罪故意犯罪故意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具有明确的意图,主观上希望达到犯罪的结果。

犯罪故意表现为对犯罪行为的预期和预见,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将会导致某一特定后果,但仍然故意采取行动。

犯罪故意通常包括下列要素:1.主观方面的故意:犯罪分子主观上确切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会造成一定的后果,他们故意违法并做出相应的准备。

2.客观方面的故意:犯罪分子具备完成犯罪行为的必要条件,他们有能力将自己的意图付诸实践。

3.直接故意:犯罪分子直接针对特定的后果进行行动,并有意识地使该后果发生。

二、犯罪过失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相对应,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并没有明确的意图,但由于疏忽、违反法律或专业职责等原因,导致犯罪行为发生。

犯罪过失通常包括下列要素:1.疏忽或过失:犯罪分子在犯罪行为中缺乏谨慎或责任感,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

2.违法行为:犯罪分子违反了法律或专业职责,在特定情况下应当采取预防措施,但未尽到应有的义务。

3.后果不可预见:犯罪分子在行为前无法预见其后果,并且这种后果不能用一般人的常识进行推测。

三、犯罪故意与过失的区别1.主观方面的区别:犯罪故意是主观上有预期和预见,而犯罪过失则是缺乏明确的意图。

犯罪故意是有意识地违反法律,而犯罪过失是由于疏忽或违反法律职责引起。

2.客观方面的区别:犯罪故意具备完成犯罪行为的必要条件,而犯罪过失则是在疏忽或未尽责任的情况下出现。

犯罪故意是犯罪分子故意使特定后果发生,而犯罪过失则是后果无法预见或无法推测。

3.后果的区别:犯罪故意导致的后果明确可预见,而犯罪过失导致的后果不可预见或不太容易预测。

犯罪故意的后果通常是直接引起的,而犯罪过失的后果则是由于疏忽或违反法律职责所致。

刑法中的故意与过失犯罪

刑法中的故意与过失犯罪

刑法中的故意与过失犯罪犯罪是指犯法行为,而刑法作为一种重要法律规范,对犯罪行为进行明确划定,并根据犯罪主体的故意程度进行了分类。

在刑法中,主要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两大类。

本文将对刑法中的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进行详细阐述。

一、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以自己的主观意图为基础,有预谋的实施的犯罪行为。

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自愿性故意犯罪的行为主体是在完全自主和自愿的情况下实施犯罪。

没有任何强迫或威胁的因素存在,是完全出于主观意愿的行为。

2. 预谋性故意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之前,经过详细的计划和策划,对犯罪行为有所预见,并有预先的安排和准备。

3. 直接或间接故意故意犯罪可以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形式。

直接故意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将会造成某种后果,但仍然故意为之;而间接故意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某种后果,却对后果表示了默认或者虚假的否认。

4. 后果与故意一致故意犯罪能构成犯罪的前提是,其后果与犯罪主体的故意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犯罪主体的行为是直接或者间接致使刑法规定的某种后果发生。

二、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是指在一个相对无心犯罪行为中,由于疏忽、马虎等原因,使犯罪后果发生的行为。

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无意性过失犯罪的行为主体并没有明确的故意要造成某种后果,是在疏忽大意的情况下犯罪的。

并且,过失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时通常是没有预见到可能的后果。

2. 轻信或贻误过失犯罪通常是因为犯罪主体过度轻信他人的话或者对事物认识不足而导致的犯罪行为。

或者是因为犯罪主体的疏忽大意造成犯罪后果。

3. 后果与过失相关过失犯罪的行为主体虽然没有故意要造成犯罪后果,但其行为导致的后果与其过失是有直接或者间接联系的。

三、故意与过失的区别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主观意图故意犯罪是有预谋和明确的主观意图,而过失犯罪则是无意或者轻信导致的犯罪行为。

2. 预见性故意犯罪主体通常对其行为的后果进行了预见和计划,而过失犯罪主体通常是没有预见到行为后果的。

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分

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分

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分在刑法领域,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两种类型。

这两种类型的犯罪在法律定义和惩罚上都有所不同。

本文将讨论这两种犯罪的区别以及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指的是犯罪人有意识地实施犯罪行为并有违法故意或违法目的的行为,或者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犯罪人可以预见到可能会发生的不法后果,却仍有意实施该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犯罪人的行为是有罪的,并且可能受到刑罚。

在故意犯罪中,犯罪人的行为是有目的和意识地实施的,所以这种犯罪的行为主体是故意。

这种犯罪在法律上的惩罚通常是比较严厉的,并且它通常包括更多的罪行类型,比如犯罪共犯和犯罪企图。

二、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相对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指的是犯罪人没有故意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疏忽、不谨慎或情况不明等原因导致犯罪行为的不法后果发生的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犯罪人的行为是无意的,但是因为在他们行为中存在一定的过失,所以他们仍然被认为是有罪的。

在过失犯罪中,犯罪人的行为中存在不谨慎或疏忽等,即处在无预谋状态下,无法预见或者没有想到可能发生的不法后果,因此,此类犯罪的行为主体是过失。

过失行为通常由比故意犯罪更轻的刑罚来惩罚,但仍可能被判刑。

三、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之间的区别在于犯罪人是否有意识地实施了犯罪行为。

如果犯罪人有意识地实施了犯罪行为并预见了这种行为可能会造成的后果,那么这种行为就是故意犯罪。

如果犯罪人没有故意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疏忽或其他原因导致了不法后果的发生,那么这种行为就是过失犯罪。

在实践中,犯罪行为的性质可能会存在争议。

在这种情况下,法院通常会通过证据和推理来判断犯罪人的犯罪意图是否存在。

例如,在交通肇事案件中,法院可能会调查肇事司机是否酒后驾驶或超速行驶,并根据这些证据来判断事故是故意还是过失。

总之,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之间的区别在于犯罪人的犯罪意图。

在判定某个犯罪行为是否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时,法院通常会依据犯罪人的犯罪意图。

2019年法考官方进阶案例总结刑法(七、八)

2019年法考官方进阶案例总结刑法(七、八)

2019年法考官方进阶案例总结刑法(七、八)
重点知识及相关法条归纳
1、犯罪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危害他人或社会,并且希望或放任发生的心理态度。

犯罪故意的构成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

犯罪故意可分为直接故意、间接故意。

2、犯罪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并没有为了避免结果的发生而付出积极的努力,因而可以排除过于自信的过失。

3、销售伪劣种子罪属于结果犯,须有危害结果的证据材料。

4、刑事责任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不能将行政管理中的参照执行类推适用到刑事责任的认定上。

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犯罪行为是社会秩序的威胁,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刑法根据其犯罪的主观故意和过失程度进行了分类。

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是两种常见的犯罪类型,它们在主观故意和过失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对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进行探讨。

一、故意犯罪的特点故意犯罪指的是犯罪行为人以自愿且积极的态度实施犯罪行为,既有实施犯罪的主观意愿,又有使犯罪成立的明确目的。

故意犯罪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主观故意明确故意犯罪的主观故意明确,犯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违法结果,却依然以一定的目的和意图实施犯罪行为。

比如,故意杀人犯罪中,犯罪行为人清楚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他人死亡,并以这种目的去实施犯罪。

2. 预见性故意犯罪要求犯罪行为人对其行为结果具有预见性,即具备预见犯罪后果可能发生的能力。

犯罪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前,应能够预见到犯罪后果的发生。

3. 自愿性故意犯罪是犯罪行为人主观上自愿实施的,没有任何强制或被迫的因素。

犯罪行为人是出于个人的目的和意愿去实施犯罪行为,不存在强迫或被威胁的情况。

二、过失犯罪的特点过失犯罪是指犯罪行为人由于疏忽、冒失等过失行为致使违法结果发生的犯罪。

过失犯罪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1. 主观故意不明确过失犯罪的主观故意相对不明确,表现为犯罪行为人对其行为结果的发生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

虽然犯罪行为人在行为中存在疏忽和冒失,但并没有主观意图去实施犯罪。

2. 无预见性过失犯罪的成立并不要求犯罪行为人对犯罪后果有清晰的预见,只要求他应具备一定的基本常识和合理的预见能力。

如果犯罪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没有合理的预防和防范措施,导致违法结果发生,即可构成过失犯罪。

3. 有疏忽、冒失等过失行为过失犯罪的形成是由于犯罪行为人在行为中存在疏忽、冒失或违反职责等过失行为。

犯罪行为人没有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对可能导致犯罪后果发生的风险不加控制或预防,从而造成违法结果。

三、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在主观故意和过失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刑法中的故意和过失犯罪界定

刑法中的故意和过失犯罪界定

刑法中的故意和过失犯罪界定刑法中的故意和过失犯罪界定是指在犯罪行为中,根据犯罪主体的心理状态及其行为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关系,对其所犯罪行的故意程度进行界定和区分。

故意和过失是两种心态,其区别在于犯罪主体对于自己的行为结果的预料和认知程度。

在刑法中,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具有不同的法律后果和刑罚。

一、故意犯罪的界定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主观上具有实现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的明确意图和目的,对自己的行为结果持有预料和认知,并且在实施犯罪行为时,自愿接受可能产生的违法后果。

在确定是否为故意犯罪时,需要考虑三个要素:犯罪主体的故意、行为的故意和结果的故意。

犯罪主体的故意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有明确的犯罪目的和意图;行为的故意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明知该行为具有违法性质,但依然进行;结果的故意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预料到可能产生的犯罪后果,但仍然坚持实施。

二、过失犯罪的界定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未能在应有的注意义务下,没有预见到或者预见到但没有防止可能造成的违法结果,但未能形成实现犯罪结果的明确意图和目标。

过失犯罪的分析主要涉及两个要素:犯罪主体的过失和行为结果的过失。

犯罪主体的过失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未能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或者不具备应有的行为能力,由此造成了犯罪结果;行为结果的过失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未能预见到或者未能防止可能产生的犯罪后果。

三、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在刑法中具有不同的法律后果和刑罚。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主观上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和意图,并且能够预料到可能产生的犯罪后果。

对于故意犯罪,法律认为犯罪主体有更大的过错,因此可以认定为有罪,承担相应的刑罚责任。

而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由于犯罪主体未能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或者不存在明确的犯罪意图,造成了犯罪结果。

对于过失犯罪,法律认为犯罪主体的过错程度较轻,因此可以减轻其刑罚责任。

刑法中的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区别

刑法中的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区别

刑法中的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区别在刑法中,犯罪可以分为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两个主要类别。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犯罪主体的态度和行为的结果。

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由于疏忽、不注意或者未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致使违法行为发生。

而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违法结果,但仍然有意为之。

过失犯罪的特点在于犯罪主体在实施行为时并没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者明知,他们对于犯罪结果的发生缺乏预见性。

过失犯罪的责任在于犯罪主体的过失行为,即未尽到应有的谨慎注意义务。

从法律上讲,过失犯罪需要满足以下三个要件:一是犯罪主体应该具备过失的程度,即对于可能发生的违法结果应当具备预见性;二是犯罪行为应当是由过错行为引发的,即由于疏忽、不注意或未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所引发;三是犯罪结果的发生应当与过失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过失行为与犯罪结果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比之下,故意犯罪的特点在于犯罪主体的主观故意,他们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违法结果,但仍然有意为之。

故意犯罪的责任在于犯罪主体的故意行为,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违法结果,却依然有意为之。

在法律上,故意犯罪需要满足以下两个要件:一是犯罪主体应当具备明知的程度,即应当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违法结果;二是犯罪行为应当是由故意行为引发的,即有意为之。

与过失犯罪相比,故意犯罪更为严重,因为犯罪主体在实施行为时具有明知的能力,对于犯罪结果有充分的预见性。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刑罚是有区别的。

通常情况下,过失犯罪的刑罚要轻于故意犯罪的刑罚。

这是因为过失犯罪更多地侧重于犯罪主体的疏忽、不注意或者未尽到注意义务的程度,而故意犯罪则侧重于犯罪主体的明知与意志行为。

刑法对于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量刑标准有所不同,具体情况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有所差异。

总结起来,刑法中的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在犯罪主体的态度和行为结果上有所区别。

过失犯罪强调犯罪主体的疏忽、不注意或者未尽到注意义务,而故意犯罪强调犯罪主体的明知与意志行为。

解析刑法中的故意与过失犯罪

解析刑法中的故意与过失犯罪

解析刑法中的故意与过失犯罪刑法中的犯罪行为可以分为故意与过失犯罪两种类型。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并主动采取行动去实现其犯罪目的。

过失犯罪则是指犯罪主体在具备一定责任的情况下,因疏忽、粗心、不谨慎而造成了不法行为和犯罪结果。

一、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是刑法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犯罪行为。

故意是指犯罪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有明确的认识,并主动追求或接受这种行为及其后果。

故意犯罪具有以下几个要素:1. 主观方面的故意主观方面的故意是犯罪人主观上有目的、有意识地实施犯罪行为,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犯罪人直接追求其犯罪目的,对犯罪行为的主要环节或结果有明确的认识。

间接故意是犯罪人虽然没有直接追求犯罪目的,但对犯罪行为的主要环节或结果有明确的认识,且对这种认识表示明显的默认或默示。

2. 客观方面的故意客观方面的故意是指犯罪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能够预见,并愿意接受这种行为及其后果。

在刑法中,规定了故意犯罪的客观表现形式,例如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表现形式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他人死亡”,即犯罪人对杀害他人有明确的预见,并愿意接受这种后果。

二、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在疏忽、粗心、不谨慎等情况下,由于没有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造成了不法行为和犯罪结果。

过失犯罪包括过失故意和纯粹过失两种形式。

1. 过失故意过失故意是指犯罪主体没有直接追求犯罪目的,但对产生犯罪后果有明确的预见,并对这种后果表示默认或默示。

在刑法中,对过失故意犯罪有明确的规定,例如过失杀人罪的客观表现形式为“没有预见是否能杀人,但是没有预见后果是否会发生,也没有预见可能发生后果”的情形。

2. 纯粹过失纯粹过失是指犯罪主体没有直接追求犯罪目的,对犯罪后果没有预见,并且犯罪人没有默认或默示。

纯粹过失犯罪通常发生在犯罪主体没有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的情况下。

例如,醉驾属于纯粹过失犯罪,犯罪人并没有预见到可能会对他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总结起来,故意与过失犯罪是刑法中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的标准。

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在刑法中,对犯罪行为的分析与界定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是两个基本概念,它们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界定和区别。

本文将针对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进行详细的解析和对比。

一、故意犯罪的特点及其界定1.1 故意犯罪的定义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有预谋或主观上明知会造成法律禁止的结果,但仍然坚持实施该行为。

换言之,故意犯罪是犯罪人有意识地违反法律规定,并对犯罪行为的结果负有主观上的过错。

1.2 故意犯罪的特点故意犯罪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故意犯罪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明知或应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某种被禁止的结果。

其次,故意犯罪具有主观过错性。

犯罪人明知或应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引发刑法所规定的违法结果,但仍然坚持实施。

最后,故意犯罪要求犯罪人对犯罪行为的结果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故意。

也就是说,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不仅要预料到可能的结果,还要接受并推动这种结果的发生。

1.3 故意犯罪的界定主观要素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

即犯罪人明知或应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违法结果,但仍然坚持实施。

客观要素是指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也就是犯罪行为与违法结果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因果联系。

二、过失犯罪的特点及其界定2.1 过失犯罪的定义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由于疏忽、粗心或缺乏必要的注意义务,导致没有预见到法律所禁止的违法结果的发生。

换言之,过失犯罪是犯罪人在实施行为时未能预见其行为结果的违法行为。

2.2 过失犯罪的特点过失犯罪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过失犯罪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某种被禁止的结果。

其次,过失犯罪具有无意识的过错性。

犯罪人并非蓄意违反法律规定,而只是由于疏忽、粗心或缺乏必要的注意义务,导致无法预见法律所禁止的结果。

最后,过失犯罪要求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未能预见其行为结果。

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是两种常见的犯罪形式,它们在犯罪主观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明知自己的行为社会危害性,并有意实施的情况。

而过失犯罪则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虽未达到明确的犯罪目的,但因疏忽、粗心等原因导致了事态迅速的恶化,从而构成了犯罪。

本文将从具体案例和法律规定两个方面介绍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一、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在刑法中被认为是主要的犯罪形式之一。

故意犯罪的特点是犯罪主体明确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并且有意实施该行为。

简而言之,故意犯罪是犯罪主体的主观方面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和犯罪意识。

以李某盗窃案为例,李某在清晨时分悄悄进入他人住宅,以取得非法利益为目的,盗窃了他人财物。

这个案例中,李某明确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导致他人财产的损失,并且故意实施了盗窃行为。

从法律角度来说,李某构成了故意盗窃罪。

二、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未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但因过失、疏忽等原因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

与故意犯罪相比,过失犯罪的主观方面并不具备明确的犯罪意图。

以张某交通肇事案为例,张某开车途中因驾驶过程中分神打电话,导致车辆失去控制撞上了行人,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害。

这个案例中,虽然张某没有明确意识到他的驾驶行为会导致事故发生,但由于他的过失行为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

根据法律规定,张某构成了交通过失致人伤害罪。

三、法律规定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在法律上也有明确的规定和区分。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故意犯罪中的故意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和社会危害性,并有意实施该行为。

而过失犯罪则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中的规定,并未规定明知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只要是由于违反管理规定或者未尽安全防范义务,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即构成过失犯罪。

四、总结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在犯罪主观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明确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并有意实施该行为;而过失犯罪则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未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但因过失、疏忽等原因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

刑法中的过失犯与故意犯区别分析

刑法中的过失犯与故意犯区别分析

刑法中的过失犯与故意犯区别分析在刑法中,过失犯和故意犯是两种不同的犯罪形态,其区别主要体现在犯罪人的主观意图上。

过失犯是指犯罪人在作出某种行为时,虽然没有明确的犯罪意图,但由于疏忽、粗心或过失等原因,造成了犯罪结果。

而故意犯则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将造成违法、犯罪的结果,但出于自己的意志而故意为之。

首先,过失犯和故意犯在犯罪人的主观意图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过失犯在作出犯罪行为时,通常缺乏预见到犯罪结果的能力,也就是说,犯罪人没有主观上的故意或目的意识。

他们的犯罪行为往往只是出于疏忽或粗心,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而故意犯则是存有明确的犯罪意图,明知自己的行为有可能导致违法行为或犯罪结果,但他们依然故意为之。

其次,过失犯和故意犯在行为结果上也存在区别。

对于过失犯来说,其行为结果是一种意外或意外的犯罪结果。

犯罪人并没有预料到犯罪后果的发生,也没有故意导致这种结果。

而故意犯则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将导致具体的犯罪结果,并且故意去实现这种结果。

他们的行为结果是他们有意识和有目的的。

此外,过失犯和故意犯在犯罪认定和刑罚责任上也存在差异。

对于过失犯来说,由于犯罪人不具备明确的犯罪意图,所以在犯罪认定上较为宽松。

刑法通常要求对过失犯采取相对宽松的认定标准,即以犯罪人所应有的常识和谨慎程度作为判断标准。

因此,过失犯需要承担相对较轻的刑罚责任。

而对于故意犯来说,由于其具有明确的犯罪意图,刑法对其设置了更为严格的犯罪认定和刑罚责任。

故意犯通常需要承担相对严重的刑罚。

最后,过失犯与故意犯在司法实践中的处理也存在一些差异。

对于过失犯来说,鉴于其缺乏明确的犯罪意图,司法机关会相对宽容地处理此类案件,并考虑到其无意识犯罪的因素,可能采取轻判或减刑的措施。

然而,对于故意犯来说,司法机关会采取更加严厉的处理措施,将其认定为有意犯罪,并对其进行重判。

综上所述,过失犯和故意犯在刑法中具有明显的区别。

其区别主要体现在犯罪人的主观意图上、行为结果上、犯罪认定和刑罚责任上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处理上。

刑法中的过失犯与故意犯区别

刑法中的过失犯与故意犯区别

刑法中的过失犯与故意犯区别在刑法领域中,犯罪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形态:过失犯和故意犯。

过失犯是指在未经过充分审慎考虑或者犯罪人并无明显犯罪敌意的情况下,由于犯罪人的疏忽或疏忽大意而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比之下,故意犯则是指犯罪人有意识地进行或者未能阻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过失犯与故意犯在法律认定、犯罪程度、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在法律认定上,过失犯和故意犯的标准是不同的。

过失犯的认定通常要求证明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前应当有预见到可能造成危害后果的能力,并且预见到该后果的发生,但由于犯罪人的疏忽或疏忽大意,未能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或者未能采取合理的防御措施。

而故意犯则要求证明犯罪人对犯罪行为和其后果有明确的意图,在行为过程中有意识地实施犯罪行为。

其次,在犯罪程度上,过失犯和故意犯也存在差别。

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犯通常会受到较严厉的惩罚,因为其行为反映了故意伤害他人或破坏社会秩序的意图。

相比之下,过失犯通常被视为对犯罪后果负有部分责任,但由于缺乏故意,刑罚可能相对较轻。

最后,过失犯和故意犯在责任承担上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故意犯在法律上要承担更严重的责任,因为其行为本身就是有意为之。

而对于过失犯来说,他们的责任相对较轻,因为他们在犯罪行为中并没有表现出明确的敌意。

总之,刑法中的过失犯与故意犯在法律认定、犯罪程度和责任承担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过失犯是指犯罪人由于疏忽或疏忽大意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而故意犯则是指犯罪人有意识地进行或未能阻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对于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犯罪,它们的认定标准、犯罪程度和责任承担都有所不同。

了解并区分这些差别对于法律实践和司法判决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害社会的结果”,是就认识的程度而言的,
包括二种情况: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
害社会的结果。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
害社会的结果。
③明知其他法定的构罪事实。如以犯
罪对象或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作为犯
罪构成选择要件的犯罪中,成立犯罪故意,
行为人必须对上述选择要件有明确的认识。

(2)明知的程度。包括二种情况: ① 行为人基于自己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 认为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②行为人基于自己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 危害结果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 认识到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也就具 备了故意的认识因素。
• 2、普通过失和业务过失
• 根据违反的注意义务种类的不同,可将过 失分为普通过失和业务过失。普通过失, 是指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中,违反基于日 常生活、交往需要所要求的注意义务,造 成危害事实的心理态度。业务过失,是指 行为人在业务活动过程中,违反基于业务 活动需要所要求的注意义务,造成危害事 实的心理态度。
第七讲
犯罪的故意和过失
一、犯罪故意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和构造
关于故意的不同学说:一是认识主义。
主张故意的成立以行为人的认识犯罪客观事
实为己足;二是希望主义。主张行为人认识
到自己实施的行为性质及其后果还不够,还 必须对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结果持希望的态度, 才是犯罪故意;
三是容忍主义。犯罪故意的成立,行
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犯罪故意的种类
根据行为人对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 在认识程度上和所持的态度上的差异,可 将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种 形式。
1、直接故意
所谓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 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 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有二个 特征:从认识因素看,行为人是明知自己的 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看, 行为人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 (3)“明知”的认定。从司法认定的角度, “明知”应包括“明确知道”和“应当知 道”两种情况。①明确知道(确切知道)。 是指司法机关通过侦查,相关事实已经反 映了对认识对象确实是知道的。②应当知 道(推定知道)。是指根据行为侵害的对 象的情况、犯罪行为的性质和方式、犯罪 的工具和方法、实施犯罪的环境、时间、 地点等情况,推断行为人是明知的,理论 上也称之为“推定明知”。
• 以行为人是否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 性为标准可将犯罪过失分为有认识的过失 与无认识的过失。有认识的过失,是指行 为人对构成要件的事实认识其可能发生, 但他基于其他事由,确信其不发生,违反 了避免结果发生的义务导致了该结果的发 生。
• 无认识的过失,是指行为人由于疏忽, 违反了注意义务,对构成犯罪的事实应 该认识而全然没有认识,导致了危害结 果的发生。
(1)明知的内容
①明知行为的性质,即自己行为的危 害社会的性质。刑法明确规定了成立犯
罪故意必须具备危害社会的意识。如果 行为人对行为的危害社会的性质没有认 识,则就缺乏成立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
果。成立犯罪故意,行为人应明知自己的行
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所谓“会发生危
三是故意的推定。就司法而言,犯 罪故意是司法人员的推定,但司法的推 定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客观事实基础上。 有些情况下,司法机关根据客观事实, 能够得出行为人应当是明知的,也就可 以认定行为人的故意,这就是盖然性在 认定主观故意中的运用。
二、犯罪过失的基本问题
(一)犯罪过失的分类
• 1、有认识的过失与无认识的过失
(3)在突发性的犯罪中,行为人不 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也就是 说,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可能产生的危害 结果,主观上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只是 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都抱着放任自流 的态度。
(三)故意的认定
一是不能将犯罪故意与日常生活中的故 意混淆。行为人有意识地实施某种行为,并 不等于具有犯罪故意。如点火的故意不等于 放火的故意,违章的故意不等于有压死人的 故意。 二是注意犯意的转化。比如,开始是抢 劫的故意,后来形成的是盗窃的故意。开始 是挪用的故意,后来形成占有的故意;
根据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所谓犯 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 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一 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我国刑法中的犯 罪故意和过失的区分,采取的是容忍说。
1、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故意的结构实际上可归结为“知”和
“欲”。“知”就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 果”,“明知”和“会”是指故意的认识 内容和程度。一般来说,成立犯罪的故意, 行为人需明知以下内容:
直 接 故 意
1、 明知必然+希望
2、明知可能+希望
2、间接故意 所谓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 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 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可能+放任源自 间接故意犯罪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大
体有以下三种:
(1)行为人为追求一个非犯罪的目的而
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追求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 一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2、 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将会引起的危害社会 的结果,持希望或放任的心理态度,是构成
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就是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抱着积极追求
的态度,危害结果是行为人实施该犯罪行为
的目的。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指行为人
为追求某种目的,而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
持听之任之、任凭其发生的心理态度。
犯罪故意的这二个特征是紧密联系的,认 识因素为意志因素的形成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 行为人只有对危害结果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因 而它是意志因素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意志因素
是在认识因素的基础上对行为作出抉择和处断,
是认识因素的进一步发展,仅有认识因素,没
有对行为进行抉择的意志因素,则也不能成立
犯罪故意,从这个意义上说,意志因素对故意
为人只要认识到自己实施的行为的性质
和后果,且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违背行为
人的主观意志的,就是犯罪故意;
四是盖然性说。认为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
可能性程度是判断故意存在与否的标准。凡
是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有较大的盖然性而实
施该行为时,就可以认定有故意的存在;预 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较小而实施行为 的,就只能认定为过失而不存在故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