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课件(共14张PPT)
测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 一般情况下女性比男性快,儿童比成人快。 成人安静时的正常心率为70~80次∕分。 学龄儿童为80~90次∕分。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学会运动负荷的 自我监 测》课 件(共14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 秀课件 课件下 载
颈部
太阳穴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学会运动负荷的 自我监 测》课 件(共14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 秀课件 课件下 载
脉率的测定方法
①准备一块带秒钟的表。 ②找到能摸到脉搏的部位(手腕、颈部、太
阳穴)。 ③运动停下来时即刻测定6秒钟的脉搏跳动
的次数。 ④测量时准确地数6秒钟脉搏跳动的次数,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学会运动负荷的 自我监 测》课 件(共14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 秀课件 课件下 载
脉率的测定方法
①准备一块带秒钟的表。 ②找到能摸到脉搏的部位。
手腕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学会运动负荷的 自我监 测》课 件(共14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 秀课件 课件下 载
由于刚刚停止运动后的1分钟内,心率下降 的特别快,因此,运动停止后,要准确测 定即刻脉搏,需要事先进行必要的练习, 熟练地掌握测定脉搏的方法。否则会延迟 测定即刻脉搏的时间,造成测定的结果不 准。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学会运动负荷的 自我监 测》课 件(共14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 秀课件 课件下 载
• 1. 了解脉搏和运动的关系; • 2. 掌握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 • 3. 学会简单检测运动负荷的方法。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学会运动负荷的 自我监 测》课 件(共14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 秀课件 课件下 载
人教版九年级体育教案-全集
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第一节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一、学情分析: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主要包括脉搏、心率、心脏恢复率等概念、适宜运动心率的计算、判断方法、运动心率和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方法、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方法等具体内容。
二、教学内容分析:所谓运动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
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
在锻炼时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
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人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人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
因此,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三、教学目标: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内容,但由于内容较多,又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知识学习的特点,建议教学中可在以教师重点讲解有知识点的基础上,把有关内容的深入学习与实践课的教学相结合,如在进行实践课耐久跑的教学前,可事先要求学生对有关适宜运动心率的计算、判断方法、运动心率和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方法、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方法等具体知识点进行预习,而在耐久跑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测出跑后即刻的脉率指标,并与“适宜运动脉率”的公式计算出的自己的适宜运动脉率相对比,进而评价和调整自己练习时运动负荷。
在持续的耐久跑练习结束后,再让学生测出自己运动结束后1分钟内的脉率,并计算自己的心脏恢复率水平。
最后对怎样判断引导负荷大小内容的教学,学生一般都能看懂,建议教师结合活动园地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完成。
四、教学难点分析: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检测运动负荷的方法,学会科学地参加体育活动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在体育锻炼中,运动负荷太小,还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运动负荷过大,则容易引起运动性疲劳,影响健康。
那怎样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呢?我们可以通过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判断自己的运动负荷。
一、检测运动负荷的简便方法测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
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教学课资)
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九年级(1)(2)(3)三个班体育课教学, 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主要包括脉搏、心率、心脏恢复率等概念、适宜运动心率的计算、判断方法、运动心率和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方法、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方法等具体内容。
3.教学内容分析:所谓运动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
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
在锻炼时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
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人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人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
因此,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4.教学目标: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内容,但由于内容较多,又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知识学习的特点,建议教学中可在以教师重点讲解有知识点的基础上,把有关内容的深入学习与实践课的教学相结合,如在进行实践课耐久跑的教学前,可事先要求学生对有关适宜运动心率的计算、判断方法、运动心率和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方法、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方法等具体知识点进行预习,而在耐久跑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测出跑后即刻的脉率指标,并与“适宜运动脉率”的公式计算出的自己的适宜运动脉率相对比,进而评价和调整自己练习时运动负荷。
在持续的耐久跑练习结束后,再让学生测出自己运动结束后1分钟内的脉率,并计算自己的心脏恢复率水平。
最后对怎样判断引导负荷大小内容的教学,学生一般都能看懂,建议教师结合活动园地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完成。
5.教学难点分析: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检测运动负荷的方法,学会科学地参加体育活动6.教学课时:2课时7.教学过程:在体育锻炼中,运动负荷太小,还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运动负荷过大,则容易引起运动性疲劳,影响健康。
那怎样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呢?我们可以通过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判断自己的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教学反思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教学反思
本堂课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脉搏并通过脉搏来判断运动负荷检测
大小的目的,由于本课涉及的知识点多、信息量大,且教学内容又具有知识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我通过图片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及时并切身体会到检测运动负荷的方法和步骤。
为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
本课设计了简单的手指操和兔子舞,很大程度上使课堂与快乐同行。
课堂中部分学生对这些知识比较生疏,不太好理解,所以尽量联系生活实际,通俗易懂的讲述相关知识,今后在活动中经常让学生测量自己的脉搏,监测自己的练习状况。
课标分析
本次课是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四九年级全一册第一章第一节教材。
运动负荷的监测,是科学体育运动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运动负荷的基础知识,学会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对自身运动过程进行自我检测和评价,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科学锻炼。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PPT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1
“刺激-反应-适应”
是生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人体具有对外界刺激发生反 应哦能力,并逐渐对这种刺 激产生反应。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2
短跑施加于人身上 的刺激叫什么?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3
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4
一、运动负荷的概念
运动负荷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承受的生 理刺激。刺激的大小决定了运动效果的好坏。 运动负荷过大,容易影响我们今后几天的运 动安排,甚至导致运动损伤(刚才的短跑测 试后反应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证明),运动负 荷过小我们很难产生身体反应,锻炼效果就 进行缓慢。所以,只有适合自身的适宜刺激 才是最有效的运动负荷,这种刺激能够让我 们人体发生适中的反应,并能逐渐适应。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8
(二)、心率的测定方法
测试心率的方法: 1、安静状态下:30秒计时测试乘以2 2、运动心率:10秒计时测试乘以6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9
(三)、心率的心理意义:
1、运动时,心率会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加快; 运动结束后,心率会随之降低。
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脏功能得到了 提高,他么在承受相同运动负荷时,心率比 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低,而且运动结束 后,心率恢复至安静水平的时间也比较短。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请每位同学填写一份 晨脉测定表(一周),来 监测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谢谢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Bye Bye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总结:
一、运动负荷的概念 二、利用心率检测运动负荷(重点)
(1)心率的概念及测定部位 (2)心率的测定方法 (3)心率的心理意义 (4)如何运用心率检测运动负荷
初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九年级第1-1课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教学设计
初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九年级第1-1课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教学设计【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脉搏和运动的关系;2、掌握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3、学会简单检测运动负荷的方法。
2学习内容在体育锻炼中,运动负荷太小,还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运动负荷过大,则容易引起运动性疲劳,影响健康。
那怎样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呢?我们可以通过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判断自己的运动负荷。
3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讲授】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一、检测运动负荷的简便方法测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
心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动力器官,我们全身流动的血液全靠心脏这个“马达”来推动。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它是心脏功能的一种表现。
随着心脏的跳动,在特定部位皮肤表面可以摸到的动脉搏动称为脉搏。
早正常情况下,脉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即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
脉率受年龄、性别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女性比男性快,儿童比成人快。
成人安静时的正常心率为70~80次每分。
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加快。
而睡眠、休息时则减缓。
参加运动时,随着运动负荷的加大,脉搏跳动也随之加快。
但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由于心脏机能提高,在承受相同运动负荷时,脉率比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人低,而且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时间也比不经常锻炼的人短。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定自己的脉率变化来判断锻炼负荷是否合适。
二、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及其测定(一)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人都有一个最高脉率,即使你进行非常吃力的运动,达到了最高脉率后也不能在增加了,最高脉率和年龄、体能水平有关。
20岁以下的青少年,最高脉率一般为200次每分;而经常锻炼、体能水平好的青。
检测运动负荷的简便方法
检测运动负荷的简便方法
1. 心率监测:使用心率监测器可以实时监测心率,并根据特定的心率区间来评估运动负荷。
例如,可以使用卡尔沃氏公式计算出最大心率,并根据最大心率的百分比来确定不同程度的运动强度。
2. 累计距离:累积跑步、步行、骑车等活动的距离,可以根据一定的距离和时间单位来评估运动负荷。
例如,在跑步中,可以根据每公里的时间来计算每日或每周的运动负荷。
3. 主观感受:体育和健康专家认为,个体主观感受是评估运动负荷的重要指标之一。
使用自我评估量表,如Borg RPE(Ratings of Perceived Exertion)量表,让个体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评估运动强度。
4. 加速计:加速计可以测量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并通过计算出每个时间段中的加速度和变化来评估运动负荷。
例如,使用手环或运动手表采集运动数据,评估每日或每周的运动负荷。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简便方法并不是精确的,因为它们无法较好地考虑个体的生理特征和运动史等因素,而运动的负荷也受伤害、环境等不确定因素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建议使用多个方法结合起来评估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测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
心脏是人体中动的次数叫心率,它是心脏功能的一种表现。
随着心脏的跳动,在特定部位皮肤表面可以摸到的动脉搏动称为脉搏。成人安静时的正常心率为70~80次每分。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加快。我们可以通过测定自己的脉率变化来判断锻炼负荷是否合适。
三、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
持续长时间运动以后,心脏分两个阶段恢复。在最初阶段,心率急剧下降,接着维持一定的状态,然后再慢慢恢复到安静时的心率(如下曲线图表)。在运动刚刚结束后的一分钟内,有一个心脏恢复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分钟内,你的心脏恢复越快,说明你的心脏功能越好。先在运动结束后即刻测6秒钟的脉率,运动结束后1分钟再测一次6秒钟脉率,利用下列公式就可以算出恢复率:心脏恢复率 =(运动心率 - 恢复心率)/ 10
心脏恢复率水平评价参考标准表 2
心脏功能
不好
可以
好
优秀
非常优秀
心脏恢复率
2
2—3
3—4
4—6
7以上
四、怎样判断运动负荷大小
(一)用晨起安静脉率判断运动负荷大小
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体育锻炼后心脏机能增强;安静时的心率应逐渐减少。但是如果相反,脉率反倒增多了,就是表示运动负荷大。
(二)自我感觉判断法
小结
由于人们的体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也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出自己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
适宜的运动脉率=(最高脉率—安静时脉率)65%+ 安静是的脉率
(二)脉率的测定方法
1.准备一块马表;2.找到能摸到脉搏的部位;3.运动停下来时即刻测定6秒种的脉搏跳动次数;4.测量时准确地数6秒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再乘于10,就是此时的脉率。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已经掌握大多数的运动技能,也形成运动的习惯,但是,还不了解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的对运动重要作用,不能合理的的安排运动负荷,做不到科学有效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运动负荷的意义。
2、能够了解运动负荷量和运动强度与运动负荷的关系。
3、学会利用心率监测自己的运动负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运动负荷的意义。
2、难点:会根据心率调节调节自己的运动负荷。
三、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4分钟)1、体育能增进健康,有些人认为,只要参加体育运动就能增进健康,不需刻苦努力,不跟跟自己过不去,有的同学认为,体育锻炼一定要刻苦训练的越狠越好。
这两种观点,你怎么看?2、学生举手回答。
3、老师总结,讲解运动过程中的超量恢复,导入新课。
(二)提问讲解(4分钟)1、老师提问,什么是运动负荷、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量。
2、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讲解运动负荷相关概念。
(三)运动负荷运量,运动强度,运动负荷的关系(10)1、组织形式:全班分组讨论,分组发言,教师总结。
2、教师宣布讨论时间,和纪律要求。
3、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讨论。
4、学生分组发言5、在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补充归纳。
(四)运动强度的测量方法—心率。
1、教师提问,什么是心率。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心率和脉搏。
3、心率对人体的意义。
4、学生自己计算自己的最大心率。
(五)测定心率。
(7分钟)1、活动形式,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2、学生自测腕动脉,劲动脉脉搏、颞动脉脉搏。
(六)学习怎么用心率监测自己的运动负荷。
1、教师讲解靶心率的概念。
2、学生计算出自己的靶心率。
(七)教师总结。
1、数理知识。
2、本课总结。
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人教版九年级教案
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人教版九年级教案摘要本教案主要介绍如何进行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
在运动场上,我们常常听到教练或运动员讲到运动负荷,但是什么是运动负荷呢?如何进行自我监测?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一、什么是运动负荷?在体育科学中,运动负荷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个体所受到的心理、生理和物理方面的各种刺激和影响。
简单地说,运动负荷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负荷一样,是让我们运动身体、耗费能量的标志。
二、为什么需要自我监测运动负荷?合理的运动负荷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但负荷过大则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如疲劳、身体疼痛、过度训练等,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了解自己的运动负荷,进行自我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三、如何进行自我监测运动负荷?(一)测量自己的心率运动前、中和后,测量自己的心率是一种比较简单、直接的方法。
通常,运动前的心率是很平稳的,运动中的心率会逐渐升高,达到最高点后会迅速降低。
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率超过了最大心率的70%~80%的范围,就需要适当降低运动负荷。
(二)运动时感受行“感受心率”是指个人感受到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强度的关系。
在运动过程中,仔细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例如呼吸急促、汗水流出、气喘吁吁等等,可以通过判断这些身体反应的轻重程度来评估运动强度。
如果感觉过度疲劳或者受伤,就需要适当停止运动。
(三)使用运动手环运动智能手环也是一种非常直接、高效的自我监测工具。
它不仅可以测量心率、计步、消耗热量等运动指标,还可以提供睡眠监测、健康提醒、社交互动等多项功能。
四、总结自我监测运动负荷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关键之一。
在运动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反应,合理控制运动负荷,注意休息,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时间和方式。
通过自我监测运动负荷,可以让我们更加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一、教学目标1.在理解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意义的过程中,知道哪些因素是影响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
2.结合体育锻炼实践经验,经过教师启发、讲解,学会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
3.经过教师讲解,学生实践模仿,学会利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合理安排负荷和运动强度,学会利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
2.教学难点:自觉养成在体育锻炼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内容(一)合理安排运动负荷1.影响运动负荷的因素运动负荷是影响锻炼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要使锻炼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就要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并在运动中根据身体与体能状况灵活地调整运动负荷,关注心理负荷。
那么,什么是运动负荷?运动负荷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刺激。
运动实践证明,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增强体能,主要是由“超量恢复”的生理机能所决定的。
因此,那种只是“出工不出力”式地锻炼,其运动负荷的刺激难以促进机体产生相应变化而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与此相反,如果锻炼的运动负荷超出了机体的承受能力,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如出现血压降低、脉搏急促而微弱、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恶心等现象,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运动负荷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增强体能和增进健康。
合理地安排和调节体育课运动负荷是落实“健康第一”教学指导思想的体现,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重要指标。
因此,要认识与把握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通常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与运动强度两个方面。
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从具体的角度说,那些表示负荷量与运动强度的要素,均可称为是影响运动负荷的因索。
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认识运动负荷的概念,了解影响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理解运动的量和强度的关系,明确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意义,是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而体育课必须有适宜的运动负荷,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特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是由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决定的。
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教案实战操作
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教案实战操作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追求的目标。
而运动则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想要减肥塑身,还是想要改善身体机能,都必须从加强运动开始。
但是,过度运动也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就显得非常必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运动负荷的概念、自我监测的目的和方法,并通过教案实战操作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自我监测技能。
一、运动负荷的概念运动负荷是指人体在进行运动活动时,由于肌肉大量活动而产生的负担和压力。
健康的运动负荷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消耗身体中多余的能量,提高身体适应能力和免疫力。
但是,过度运动会使运动负荷增加,超过身体的承受能力,对身体造成损害。
二、自我监测的目的按照适宜的运动强度和负荷,对自己的运动进行定量化的记录和评估,是自我监测的主要目的。
运动负荷自我监测的目的是为了:1. 避免运动过度造成的伤害和损伤;2. 调整运动负荷,让个人的运动计划更加合理有效;3. 评估个人的运动能力及效果,根据实际情况更改运动计划;4. 激励个人继续坚持运动。
三、自我监测的方法自我监测的方法有很多种,通常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计步器或运动手环来监测。
还有以下的方法可以使用:1. 身体感观:通过感官来评估运动的强度和运动负荷。
比如:通过心跳频率、呼吸频率、汗水的沁湿程度等来自我评估出运动所带来的压力和负荷。
2. 记录运动时间和强度: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可能会因人而异,需要在运动前和运动后计算出运动的时间和运动强度的百分比。
可以使用计步器、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装置进行记录。
3. 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个人的身体状况、运动习惯和身体感觉,进而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四、教案实战操作除了理解自我监测的概念、目的和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战教案充分练习和掌握自我监测的技能。
在实战操作教案中,需要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类型等因素进行监测和记录。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 初次运动时,先记录当前体征(如体重、身高、BMI等),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水平四(七年级)体育《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说课稿
《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说课稿
1.教学内容:
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2.学情分析:
七年级202、203、204三个班体育课教学,学生正处理生长发育关键时期,活泼好动,爱好体育运动锻炼,因此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能让学生学会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运动负荷,对其体育运动锻炼有很大的帮助性,本节课主要包括脉搏、心率、心脏恢复率等概念、适宜运动心率的计算、判断方法、运动心率和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方法、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方法等具体内容。
3.教材分析:
所谓运动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
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
在锻炼时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
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人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人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
因此,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4.教学目标:
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内容,但由于内容较多,又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知识学习的特点,建议教学中可在以教师重点讲解有知识点的基础上,把有关内容的深入学习与实践课的教学相结合,如在进行实践课耐久跑的教学前,可事先要求学生对有关适宜运动心率的计算、判断方法、运动心率和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方法、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方法等具体知识点进行预习,而在耐久跑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测出跑后即刻的脉率指标,并与“适宜运。
检测运动负荷的简便方法
检测运动负荷的简便方法
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正确的运动负荷对于达到健身效果至关重要。
如何检测运动负荷呢?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方法。
一、心率检测法
心率检测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测运动负荷的方法。
在运动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手动检测或佩戴心率监测器来测量自己的心率。
一般来说,运动强度越大,心率也会随之增加。
基于这个原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心率来判断运动负荷是否过大或过小。
二、RPE法
RPE法全称为“自我感知运动强度评价法”,是一种通过主观感受来评估运动负荷的方法。
在运动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评估运动的强度,并将其转化为0-10的数字。
一般来说,数字越高,运动强度越大。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调整运动强度,确保达到适当的运动负荷。
三、VO2max法
VO2max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最大摄氧量来评估运动负荷的方法。
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最大运动强度下摄取氧气的最大值。
通过测量最大摄氧量,我们可以得出自己的运动能力,并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调整运动强度,达到适当的运动负荷。
四、血乳酸测量法
血乳酸测量法是一种通过测量血液中乳酸浓度来评估运动负荷的方法。
在运动强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人体会产生大量乳酸,导致血液中乳酸浓度升高。
通过测量血液中的乳酸浓度,我们可以判断自己的运动负荷是否过大。
以上是几种简便的检测运动负荷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运动负荷的检测。
在进行运动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调整运动强度,避免受伤或过度疲劳。
【名师课堂】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九年级全一册 第一章 第1节 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 课件
课后作业: 试着测下自己平常运动的负荷是否合
理,如果不合理,给自己制定一个在合理 运动负荷下的运动计划。
运动心率
运动强度
160次/分
80%
140次/分
70%
120次/分
60%
110次/分
50%
• 研究表明,锻炼强度小于50%时,没有明显的锻炼效果, 大于80%则容易损害身体健康。
活动四:
想一想,适宜的锻炼强度应该是多少?
适宜的锻炼强度应在50%——80%之 间,对应的运动心率应在110——160次/ 分之间。
(2)自我感觉判断法
如果锻炼后,经过合理的休息后感到全身舒服, 精神愉快,体力充沛食欲增加,睡眠良好,说明运 动负荷安排比较合理。相反,如果感到十分疲劳, 四肢酸沉,至第二天仍然没有消除,出现心慌、头 晕、没有食欲、睡眠不好,并对再次参加锻炼感到 厌恶等不良症状。则说明运动负荷过大,需要好好 休息调整。
一、影响运动负荷的因素
运动负荷——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 刺激。
影响运动负荷的因素:
1、负荷量:完成运动的负荷总量。 (1)距离 (2)重复次数 (3)持续时间
负
距离
荷
重复次数
量
持续时间
运 动
运动负荷
负
荷
运 动 强 度
速度 负重量
密度 难度
活动一:
小组讨论
某同学平时很少参加体育锻炼,报名参加运动会之后,就 立即开始进行大强度的体育锻炼;另一名同学由于学习压力大 ,虽然报名参加运动会,但并未进行有针对性地锻炼,他计划
3 、学会利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
(1)测定心率的方法。 (2)心率的生理意义。 (3)判断运动疲劳消除情况的方法 (4)消除疲劳的方法
九年级体育理论课教案
教学反思:本课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脉搏,通常把随着心脏跳动而动脉管壁搏动的现象叫做脉搏。
测量脉搏可以了解心脏功能状况和身体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以及预测人体一些病理现象。
教给学生用一手的中指和食指指端轻按另一只手腕横纹上面,挠骨外侧(拇指侧),待感觉搏动后再计时量数,通常测量1分钟脉搏先测量10秒钟,然后再乘以6,就是可以知道自己1分钟的脉搏为了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教师计时,让学生试着测量自己的脉搏,同时向学生传授了相关的知识。
晨脉搏---也称基础脉搏,指早晨刚醒,未起床时测量的脉搏,锻炼后第二天晨脉搏每分钟提高8次以上,则可能运动量过大,如变化不大,则运动负荷合理。
安静脉搏---静坐、无病、没有运动没有工作,即相对安静状态下测量的脉搏。
小学生每分钟大约80—85次,成人大约72次左右,运动员比较低。
运动脉搏---运动结束时立刻测量的脉搏,也称“练习脉搏”,每分钟122次以内,说明运动负荷小,140---160次说明运动负荷适当,180次以上则是大负荷。
课中部分学生对这些知识比较生疏,不太好理解,所以尽量联系生活实际,通俗易懂的讲述相关知识,今后在活动中经常让学生测量自己的脉搏,监测自己的练习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功能
不好
可以
好
优秀
非常优秀
心脏恢复率
上
四、怎样判断运动负荷大小
(一)用晨起安静脉率判断运动负荷大小
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体育锻炼后心脏机能增强;安静时的心率应逐渐减少。但是如果相反,脉率反倒增多了,就是表示运动负荷大。
(二)自我感觉判断法
小结
三、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
持续长时间运动以后,心脏分两个阶段恢复。在最初阶段,心率急剧下降,接着维持一定的状态,然后再慢慢恢复到安静时的心率(如下曲线图表)。在运动刚刚结束后的一分钟内,有一个心脏恢复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分钟内,你的心脏恢复越快,说明你的心脏功能越好。先在运动结束后即刻测6秒钟的脉率,运动结束后1分钟再测一次6秒钟脉率,利用下列公式就可以算出恢复率:心脏恢复率=(运动心率-恢复心率)/10
体育基础知识课
课次
教学
内容
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脉搏和运动的关系;
2.?掌握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
3.?学会简单检测运动负荷的方法。
在体育锻炼中,运动负荷太小,还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运动负荷过大,则容易引起运动性疲劳,影响健康。那怎样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呢?我们可以通过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判断自己的运动负荷。
二、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及其测定
(一)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
人都有一个最高脉率,即使你进行非常吃力的运动,达到了最高脉率后也不能在增加了,最高脉率和年龄、体能水平有关。20岁以下的青少年,最高脉率一般为200次每分;而经常锻炼、体能水平好的青少年,最高脉率可以达到220次每分。最高脉率只有在参加最为激烈的运动时才会体现出来。通常,比较适宜的运动脉率应保持在最高脉率80%~50%的范围内。
一、检测运动负荷的简便方法
测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
心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动力器官,我们全身流动的血液全靠心脏这个“马达”来推动。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它是心脏功能的一种表现。
随着心脏的跳动,在特定部位皮肤表面可以摸到的动脉搏动称为脉搏。成人安静时的正常心率为70~80次每分。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加快。我们可以通过测定自己的脉率变化来判断锻炼负荷是否合适。
由于人们的体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也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出自己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
适宜的运动脉率=(最高脉率—安静时脉率)65%+安静是的脉率
(二)脉率的测定方法
1.?准备一块马表;2.?找到能摸到脉搏的部位;3.?运动停下来时即刻测定6秒种的脉搏跳动次数;4.?测量时准确地数6秒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再乘于10,就是此时的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