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人教版)
高考地理 第三单元 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 新人教
六、小流域综合治理(甘肃西峰南小河沟)
③固沟 在主要沟道打坝 建库,拦泥蓄水, 支沟分段营造防护 林。
初步治理的黄土高原
总结: 第三单元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背景
黄土高原的概况
脆弱的环境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环境遭受破坏后恢复困难
尖锐的人地矛盾
二、水土流失的治理
水土流失:
指在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下,土壤受到侵蚀(破坏、 磨损、分散、搬运、沉积的过程)的现象,一般在坡耕 地、放牧的荒山荒坡、沟壑等三种土地上产生这种生 态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背景
1、位置及范围
位于太 行山脉以西,乌 鞘岭以东,南起 40°N 秦岭,北面以长 城为界与内蒙古 高原相接,包括 山西、陕西、宁 夏的大部分和青 海、甘肃、内蒙 古、河南的一部 34°N 分 。面积有60
模式分析:
植被的破坏
不合理的 耕作制度
开矿
压缩农业用地,建 成旱涝保收,高产 稳产的基本农田
扩大林草种植 面积
改善天然草 场的植被
有计划做好煤 矿的土地复耕 工作
六、小流域综合治理(甘肃西峰南小河沟)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它在黄土高 原上多达百万条以上。
六、小流域综合治理(甘肃西峰南小河沟)
重点 ——保持水土,措施 ——工程措施、生 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 建立有机、高效的 “三结合” 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六、小流域综合治理(甘肃西峰南小河沟)
①保塬 平整土地,增加水流 入渗,减少地表径流; 营造护田林网,采用先 进的灌溉技术
六、小流域综合治理(甘肃西峰南小河沟)
②护坡 缓坡修筑水平梯 田发展林果基地; 封坡育林育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第2节水土流失的治理、荒漠化的治理、河流的综合治理精品课件 人教版
在各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既固定了沟床,又拦截了坡 面和上游的大量泥沙,稳定 了坡脚
农业技术措施
采用喷灌、滴灌等 先进灌溉技术,节 约和充分利用水资 源
第二十二页,共52页。
3.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模式和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是保持水土(shuǐtǔ)、开发利用水资源,建 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 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工程见效快,工程养林草;林 草治根本,林草固工程;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业技术是关键。
第十页,共52页。
第十一页,共52页。
4.治理 (1)荒漠化防治的核心:(22) 人与自然 的协调 (2)荒漠化整治目标: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规,建立既防 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3)荒漠化防治措施:采取(23) 因地制宜(yīn的措施 ①半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d调ìz整hì土yí)地利用结构和采取 防风沙措施相结合;扩大(kuòdà)林草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 好的丘间低地;营造防护林;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 池
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河道宣泄能力(过洪能力)不足
第二十七页,共52页。
因素
洪灾成因
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地表覆盖植被减
少,水土流失加剧,使流域涵养水源、调节
滥伐森林
人为
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降低;又使大量泥沙
因素
入江,淤积抬高河床,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 围湖造田
洪峰的功能被削弱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降低土地生产力,造成生态环境恶化(èhuà) (2)泥沙淤积下游河道,加重下游洪涝灾害(黄河下游也因此成为 “地上河”) 3.问题和解决措施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3 第三单元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 理解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水土流失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自学、读图等,培养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通过辩论赛,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思辩能力。
3.学会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分析实例,发现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责任感、紧迫感。
2.树立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讨论教具准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黄土高坡》片断电脑显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图》(边引导学生读图边叙述)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根据历史资料考证,这里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
但由于黄土地貌和半干旱的气候等自然特点,以及长期的农耕历史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本节课我们将以黄土高原为例,了解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措施。
(板书)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电脑显示)图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先由学生到讲台前指图(用鼠标指,点击后边界闪烁)表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再根据图等高线高程判断其大致海拔高度和地势状况。
(学生指图讲述,教师补充)1.基本特征:(1)四至: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
(2)面积:30万平方千米。
(3)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
(4)地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5)植被:黄土覆盖,植被多为次生灌丛、矮林,覆盖率低,许多地方几近光裸。
(连续提这样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水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流走之后,留下了什么?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结合上学期所学的黄河的内容,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一系列的问题引导,会帮助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恶果有充分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高二地理3.2 水土流失的治理 教案人教版
高中地理3.2 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人教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结合黄土高原等区域的实例,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2、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以及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途径。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课件等教学方法:图示法、演示法、讨论探究法教学过程:一、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读课本图3.4《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外加材料,当地民谚:对面叫得应,相会要一天。
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结论: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沟谷发育。
地面比较平坦开阔的黄土塬面,沟谷密度〔沟谷密度就是每平方千米的面积上所有沟谷的总长度〕每平方千米小于3千米;广大的丘陵沟壑区沟谷密度达每平方千米4—8千米,有的地区被沟谷蚕食的面积达黄土覆盖面积的1/2。
所以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达27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有11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
材料:黄河的泥沙90%来源于中游的黄土高原,据某某省陕县水文站多年的观测资料,平均每立方米的河水含沙量达37千克,暴雨时最多超过600千克。
过去流传的“一碗水,半碗泥〞的说法,形象地反映了黄河含沙量之大。
黄河每年输往下游的泥沙约占全国外流河总输沙量的60%,如果用载重4吨的卡车运送这些泥沙,每天装载110万车次,也要一年才能运完。
这些土壤的流失,相当于每年损失氮、磷、钾肥3000多万吨,使黄土高原的土地生产力急剧下降。
难怪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毛细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二、水土流失的形成水土流失是指土壤侵蚀(包括水蚀、风蚀等)造成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破坏和损失。
1、自然因素①动力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降水集中与夏季,以暴雨的形式出现。
②地面状况: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而且广布疏松的黄土,植被稀少。
2、人为因素①植被的破坏:人为作用导致森林、草原等植被破坏,使雨水、径流、风力直接侵蚀黄土地面,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高二地理必修三课件第三单元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3)下图为该地区由于植被破坏造成的生态问题示意图,将 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入图下的横线上。
①洪涝灾害增多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土壤肥力下降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解析:图示的主体部分为黄土高原,由于严重的 水土流失,流经该地区的河流含沙量大。引起该地区 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包括气候、土质等,人为因素尽 管较复杂,但可概括为人类对植被的破坏。
采
露天开矿
具体影响
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 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失的物源
破坏植被,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 侵蚀
破坏森林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 易遭侵蚀
开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 抗侵蚀能力降低,并形成水土流失
的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
[对点演练]
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十
退耕还林还草 乔、灌、草
知识点一 水土流失的原因
[总结深化]
水土流失是自然规律,其形成与地形、气候、土壤、 植被、地质构造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人类不合理的生 产建设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会诱发或加剧 水土流失。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原因 自然因素 特性 地理位置 过渡性
土壤质地 特殊性 降水 不均匀性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从平原向 山地高原 过渡、从湿润区向
地理位置的 _干__旱__区__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
过渡性
业区向牧业区 过渡
土壤质地的 由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遇水容易分
特殊性
散,极易受 流水 的侵蚀
降水的季节 分配不均
降水多集中于 夏季,多_暴__雨__
地质灾害的 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加剧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人教版高二年级地理随堂PPT学习
年 级:高二年级 学 科:地理(人教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区域内,人类通过能动地控制自然环境 —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又不超 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和本区域发展的需 求,又不对后代人和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生物措施(恢复植被)
…………
为治理黄土高原 的水土流失,应采 取哪些措施恢复植 被? 植树种草
退耕还林 还草
植退退 树耕牧 种还还 草林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建水平)梯田
坡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流
修建水平梯田 为什么能减少 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 路线、降低水 流速度;促进 泥沙就地沉积。
小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结
黄土的特性 自 黄 人 开垦陡坡 土
降水集中 多暴雨
地貌形态
然 高 为 毁坏树木 原
原
水 土
原
过度放牧 和采樵
植被
因
流 失
因
滥用土地
水土流失的治理
回顾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和黄土高原的 实际状况,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自然原 因和人为原因共同的结果,而人为的破坏 植被是时时水土流失加剧的罪魁祸首。因 此,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治理水土 流失?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内容: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
展,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地制宜
治理←问题
* 面临的主要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
荒漠化、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等)。
高三地理(选修 人教版)第三章《水土流失的治理》
高三地理(选修人教版)第三章《水土流失的治理》第二节“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王玉兰(晋江二中)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的形成、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三部分内容。
1.水土流失的形成。
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自然景观的形象描述,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每年失去大量的肥沃土壤。
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进入人类社会以后,人为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教材从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三个方面重点介绍了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的破坏。
2.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在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主要原因的基础上,就要设法去治理流失,进行水土保持。
这部分教材按一般规律分析了黄土高原进行水土保持应采取的措施。
3.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不仅要关注其普遍性,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此,这部分教材又介绍了黄土高原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治理水土流失的宝贵经验——小流域综合治理。
课文首先通过图3.5说明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措施,接着通过实例印证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三项措施的可行性与实效性,同时也告诉我们人们在开发利用黄土高原的过程中,若注意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必将得到改观,农、林、牧业将不断发展。
教学目标的确定:知识和技能:1.使学生理解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特别是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的破坏,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懂得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爱护环境的道理。
2.理解水土保持工作势在必行及相应的措施。
3.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方法——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成效。
过程和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学会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2、通过讨论水土流失产生的问题及治理措施,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思辩性思维。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性,树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爱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的情感。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水土流失的治理
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形成原因,理解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是形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基础,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则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2.了解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掌握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开发模式和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人地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人类具有对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自然又会对人类生存起反作用。
2.通过成功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因地制宜进行区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能力,保护生态环境。
德育目标通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观,充分认识到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能导致对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危害人类本身。
●重点难点1.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特别是破坏植被、轮荒耕作、开矿等人为原因。
2.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根据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要大范围、彻底根治水土流失问题尚无良方。
在这一前提下,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以保持水土、建立农林牧结合的生态农业体系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这一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值得推广。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综合程序法、讨论探究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教具准备1.投影仪。
2.自制投影片:黄土地貎主要类型(表格),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示意图。
3.自制复合投影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示意图,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甘肃西峰南小河沟的综合治理措施。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因子,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自然环境恶化,成为我国也可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问题最严重的地区。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详细分析造成本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分析成功个案,了解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做法。
[讲授新课](板书)§3.2 水土流失的治理一、水土流失的形成(读图)图3.4《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教师讲述:我们一直用“对面叫得应,相会要一天”这样一句话来形象地描述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的地貎。
地理必修三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共17页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其治理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2019-2023年高中地理 3.2 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人教版选修2
2019-2023年高中地理 3.2 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人教版选修2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力和人为活动而导致的土壤的流失现象。
在中国,由于长期的不合理的农业开发和土地利用,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导致了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恶化。
因此,治理水土流失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1.不合理的农业开发。
在农业生产中,大量的耕地、林地和草地被破坏,没有进行合理的轮作和休养生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2.不合理的水利工程。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不当和施工不规范,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3.短视的经济利益导向。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导致了水土流失的加剧。
4.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导致了土壤的流失。
二、水土流失的影响1.土地资源的浪费。
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地的丧失,严重浪费了可耕种的土地资源。
2.环境的破坏。
水土流失加剧了地表水的污染,导致了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3.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水土流失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导致了植物的死亡和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恶化。
4.经济发展的阻碍。
水土流失不仅导致了农业产量的下降,还影响了其他工业的发展,限制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法1.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加强对水土流失治理的支持和管理,加大对水土保持的投入力度。
2.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加强对水土流失的科学研究,提出可行的治理方法和措施,推广和应用相关的技术和设备。
3.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改善农田的排水和灌溉条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和改建,提高农田的防湿性和保水性。
4.推广农业生态化种植技术。
采取生态农业的种植方式,推广绿色种植和轮作休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5.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
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合理布局和利用土地,控制土地的开垦和利用强度。
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PPT课件
•
小 浪 底
三 门 峡
水土流失的危害—— 侵蚀和淤积
侵 蚀 水 土 流 失
坡地:跑水、跑肥和跑 土 多雨地区:土壤酸化 干旱地区:蒸发加剧,促 进土壤次生盐碱化
农作物减产
淤 积
沙砾沉积严重破坏土地墒情
引发山区泥石流
水土流失的危害
• 对山区的危害——侵蚀和淤积 • 对下游的危害——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
(1)该地形区的名称:
黄土高原
(2)指出导致图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水分(或降水、湿度)
(3)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特征: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 (或集中夏季),雨热同期。 (4)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应采取什么对 策? 全年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尤其是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内容: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 • •
发展,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 的基础。 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荒 漠化),资源开发问题(森林、湿地的不合理开 发)。 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
分析水土流失
• 读右图: • 1. A、B、C、D四处水
• •
土流失的严重程度有何 差异?为什么? 2. 根据上述分析总结,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有 哪些? 3. 降水强度、地面坡 度、地表植被、地表物 质构成等都能影响到水 土流失量的大小。
大到暴雨 B
泥 沙
A
质
土
地
小到中雨 D
地 砾
C
面
质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 1、水土流失的定义: 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 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 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流失。 自然原因: 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措施:
⑴合理利用水资源 ⑵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⑶退耕还林、还草 ⑷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⑸控制人口增长
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 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 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c 、 d 。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 外力作用是 风力侵蚀 。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 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 ③ 、 ⑤ (填图中代号)。 水土流失 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 __。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 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贫困饥荒
试想,其背后深层次 人口增长 不合理或过度的 土地生产力下降 过快 人类活动 的原因是什么呢?
水土流失加剧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1)以 为中心 (2)三结合原则: (3)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 (1)工程措施
过程措施 固沟工程 建
营造
适用地段
地段
效果 拦泥蓄水 防止沟谷 继续扩展 拦截、涵蓄 坡面径流, 发展林果 生产 合理利用水 土,提高劳 动生产效率
植树种草
生 物 措 施
沙棘
穿过黄土高原北部 的三北防护林是世 界最大的生态工程, 被称为“中国的绿 色长城”
三北防护林
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水 土 流 失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 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必修三第3章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舟 曲 特 大 泥 石 流
பைடு நூலகம்
受灾的舟曲 美丽的舟曲
黄河上游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形成的 “地上悬河”
一、水土流失危害
1、土壤—土层变薄、养分流失
2、水文—含沙量剧增,泥沙淤积
河床抬高 3、生态环境—生态恶化,灾害加剧 黄河下游
黄土高原 ?
该区自然灾害有什么特点? (4)地质灾害——多发性 加剧水土流失 能导致什么结果?
人为原因:轮荒制度
开荒、耕作、抛荒、开荒
露天开矿
露天煤矿
修建宫殿
阿房宫的大兴土木
“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自然原因 (1) 地理位置 特殊,生态环境 脆弱 。 (2) 黄土 质地特殊,易受 侵蚀 。 (3)降水多集中于 夏 季,且多 暴雨 。 (4) 地质灾害 频繁,加剧了水土流失。 • 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______,
。
护坡工程 封____________
修筑 保塬工程 。
地段
_______,
营造 。
____地段
固沟—修建淤地坝
坝地玉米
护坡——修建梯田
保塬
(2)农业技术措施:开展 平整土地 、 栽培种植、 田间管理、 增施肥料、 轮作套种等农耕农业 和 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 喷灌 和 滴灌 技术、科学施肥等。 (3)生物措施。提高 是治 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治理
荒漠化指发生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 地区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 为土地沙漠化、石质沙漠化 和次生盐碱化等。
合作探究 :
探讨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 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措施。
合作探究 : 探讨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 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措施。 (4-6人小组讨论,有一定书面文字) 自然原因: 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人口激增 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日月山 秦岭
太 行 山 脉
30万平方km, 风沙沉积形成
1、黄土高原的地貌形态有何特点?
沟谷发育,地表破碎
千沟万壑
2、该地貌形态是受什么外力作用形成?
黄土峁 黄土塬 外力:流水侵蚀
水土流失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图写出结论)
400毫米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1)地理位置特殊
是中国水土流失
最严重的地区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三维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 置及范围,掌握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以黄土高原为例,学 会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 及治理措施; 3、增强学生保护环境 的意识并积极参与。
分析区域环境 问题的一般的 思路和方法。
二、黄土高 原的位置和 范围
→过渡性
400毫米
生 态 环 境 脆 弱
干旱区 草原、荒漠 山地高原 牧区
农业区 湿润区 森林 平原
(2)黄土质地——疏松,易被水蚀(疏松性)
黄土的另一特性:直立性
(3)降水—降水集中,多暴雨(不均性)
降水有何特点呢?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量柱状图)
吴起县地处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滑 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在实 际的地面调查中确认的地质灾害点共784 处,其中,滑坡721处、崩塌53处、不稳 定斜坡9处,泥石流1处,严重威胁人民群 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