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期精神病病人家庭护理干预的疗效
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音乐疗法能有
关键 词 : 年 人 ; 内障 ; 前 ; 乐疗 法 ; 眠质 量 老 白 术 音 睡 中 图 分 类 号 :4 R7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6— 4 1 2 1 )9— 05— 3 10 6 1 (0 2 0 0 7 0 例, l 女 7例 , 龄 6 年 0岁 ~ 8岁 , 均 (9 1± . 1 岁 。2组 患 7 平 6. 56 )
12 2 术 前 3天 实施 音 乐疗 法 ..
x N _ 给 常规 护 理 , 验 组 4 e -  ̄ t 实
在此基础上予以音乐疗法 。具体 方法 如 下: 收集音 乐 : ① 询 患
者 对 音 乐 的爱 好情 况 , 收集 相 应 的音 乐 并 建 直 3个 音乐 库 , 典 古
音乐 3 5例 、 轻音 乐 3 0例 、 民族 音乐 3 0倒。② 培 训实施 者 : 选择
精 神分 裂症是 一种 常 见 的脑部 疾病 , 病 [ 未 明 . 程迁 其 天 1 病 延, 复发率高 , 患者社会 功能明 下降 。目前的治疗通常需要抗 精神病药物联 合社会 心理治疗 。由于精神分裂症 的特点及患 者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 药的影 响 , 社会功能 及生活质量 明显 下降 , 也
采用 S S 1 . P S0 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学分析 , 计量 资料用 t 检
验, 计数 资料 采 用 x 验 , 0 0 检 P< .5为 差 异有 统 ’ 意 义 _ f 学
2 结 果
2 1 2组 患 者 N R . O S评分 比较 ( 表 1 见 ) 表 1 2组 患者 N R O S评 分 比较 ( , s 分 ± )
各4 5例 。观 察 组 在 药物 治 疗 的 基 础 上 对 其 家 庭 进 行 为 期 1年 的 上 门 随 访 或 者 集 中讲 座 , 行 相 关 的 知 识 培 训 , 患 者 提 供 家 庭 人 进 为
重性精神病患者居家康复指导的效果分析
及 的劳动和社会活 动 , 导患 者正 确对 待生活 、 庭及 工作 指 家
文化程度 : 文盲 2 例 , 学 8 例 , 中 6 例 , 中 1 例 , 0 小 1 初 3 高 7 中
专 1 , 例 大专 2例 , 他 ( 其 不详 ) 3例 。婚姻 状况 : 已婚 9 1例 ,
等方面的困难 , 强患 者对各 方面 的承 受能力 和适 应能 力 , 增
生 活 能 力 的 最好 方 法 , 属 除 了指 导 患 者 养 成 良好 的 生 活 规 家
12 方法 .
在 笔者所 在市 精神 病 防治技术 指 导 中心 ( 门 江
重性精神疾病 主要 包括 精神 分 裂症 、 相情 感 障碍 、 双 偏 执性精神 障碍 、 分裂情感性精神 障碍 、 癫痫 所致精 神障碍 、 精 神发育迟滞伴精 神 障碍 等。精神病 患 者在 急性 发作 期 需短 期住院治疗 , 而长期 的治疗 与 护理 是在 家庭 社 区之 中 , 确 正 的家庭和社 区康 复护理 指导 , 巩 固治疗 效 果 , 对 减少 疾病 复 发, 促进社会康 复有重要意义 。笔者对 近两年来 所在 市棠 下镇重性精神病 患者居 家康 复护 理指 导前后 患 者服 药依 从
12 2 心理疏导 ..
鼓励患者表 述对疾病 和症状 的认 识和感
恢复期精神病人的护理干预
恢复期精神病人的护理干预【摘要】经过有效的治疗之后,精神病人的病情会获得好转,由此而进入恢复期。
恢复期处在一个特殊的时间段,如若稍有不慎,则很可能又会致使病情恶化。
因此,加强有效的护理就显得特别重要。
本文针对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特殊的心理状况,从心理干预、行为护理干预和家庭护理干预等方面来论述了恢复期精神病的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精神病人;恢复期;护理干预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9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91-02所谓精神病(psychosis)就是指严重的心理障碍,在临床症状上主要表现在性格、行为、言语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异常改变。
由此,而致使其难以正常的生活。
更为严重的是,有些精神病患者可能出现自杀或者攻击他人的倾向。
由此可观之,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利己、利人、利社会。
在经过一段有效的治疗之后,病人病情获得好转而进入恢复期,此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本文写作先从恢复期的精神病人的心理特点出发,以心理干预、行为护理干预和家庭护理干预等等具体措施强调了恢复期精神病的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1精神病人在恢复期的心理特点经过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精神病人在恢复期的心理特点主要是悲观绝望感、羞耻感、恐惧感和孤独感。
11悲观绝望感一般来说,患者一旦得知自己患上了这种病则会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悲观消极的情绪。
严重者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从而产生轻生或攻击他人或者社会的意愿和行动。
12羞耻感由于进入恢复期的患者一般意识、行动、言语等都较为正常,因此一旦他们得知自己以前的不正常行为则很可能会有深深的罪恶感和羞耻感。
由此,而丧失自尊心,担心受到他人的歧视而非常敏感周围人的言语、行为。
13恐惧感由于精神病本身的病情和社会对这种疾病的一些误解,而致使患有这种病的患者常常处在一种恐惧之中,主要是担心自己家庭的破裂和对周围人的不信任而缺乏融入社会环境的机会。
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有哪些影响
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有哪些影响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慢性的精神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精神病主要类型之一。
由于精神分裂症是比较复杂的精神疾病,所以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感知、行为不协调或者精神障碍,并且具有反复性。
目前,临床对于这种疾病的诊疗除了关键时期的住院治疗还包括家庭护理干预的方式。
今天,我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关于家庭护理干预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重视,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创造更加良好的家庭治疗护理环境。
家庭护理干预是指患者离开医院在家庭中接受相关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在患者出院前,相关医护工作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疾病康复特点,制作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从而尽可能的提高家庭护理质量。
对于反复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控制好出院后的病情更为关键,而良好的家庭护理干预工作能够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为疾病的康复和预后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1.几种常见的家庭护理干预手段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前,相关护理负责人员会与其家属开展进一步的沟通,从而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更加深刻的认识此类疾病,并通过干预过程中电话回访等方式,随时询问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如何合理的判断患者发病前和正确的应对发病时的表现;鼓励家属为患者书写康复日记,明确精神分裂疾病的诱因,尽可能的帮助患者规避诱因刺激;鼓励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在患者疾病发生时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家属做好随时应对患者发病的准备;在家庭中组办具有实效性和操作性的家庭活动,鼓励患者积极参加,促进精神分裂疾病患者社会功能的早日恢复。
除了上述几种干预手段外,患者家属一定要督促患者按时服用精神药物,控制精神疾病病程进展。
1.对于精神分裂疾病症状的影响在思维模式方面,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会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思维逻辑,疾病发作时更是会表现出逻辑思维偏离主题或者是思维逻辑不连贯的症状,通过家庭护理干预手段中的开办家庭活动,能够有效的锻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方式及动手操作水平,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重新建立良好、完善的思维方式;在情绪感知方面,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会表现出部分极端的情绪,如:过度的冷漠、过于激烈的恐惧焦虑等,当家庭成员认识到患者发病期间情绪变化较大时,应当尽快的采取安抚措施,平缓患者的情绪,稳定患者疾病发作时的情绪状态;在语言表达方面,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发作时语言表述并不连贯甚至会出现语言系统功能障碍的现象,家属应较为准确的掌握患者语言表达的内涵。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护理指导的探讨
[] 段 4
蓝, 陈胜美. 精神科 护理 概论 [ . M] 北京 : 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 0 0.
( 收稿 日期 :0 1 0— 8 2 1 一l 2 )
疗程安全合理用药 , 定期复诊 ; 另一方 面 , 以积极 的态度对 待
患者 , 既不歧 视 、 漠视 患者 , 又不过 分关注保 护患 者 , 强化 不
8 3 P< . 1 。提示家庭 护理指 导对 保证 患者定 期复 诊 、 .0, 0 0 )
出院后的系统安全治疗有 重要作用 。
表 2 两 组 患 者 复 诊 依 从 性 比较
提高 , 神症状稳 定 , 精 复发率 低 , 社会功 能恢 复快 , 从而 减轻 家庭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可见 , 康复期患 者的家庭 护理 对
康复疗养 3 。精神分裂症 患者对外部环境 因素 十分敏感 , 对
各种应激 因素心理承受 能力 低下 , 中家 庭成 员 的情绪 、 其 行
为和语言对 患者 的康 复 有着 重 要影 响 , 情 多在 短 期 内复 病 发 。大量研究支持各种 家庭干预治疗措施 的有效 性 , 尤其是 对早期精神分 裂症 患者 的家庭 干 预
者 为 7 .7 , 6 6 % 对照组 为 4 . 0 , 异有统 计 学意 义 ( = 0 0% 差 x
[ ] 李 凌江. 神科护理学 [ . 1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 2 精 M] 第 版. 人
2 0 0 2.
[ ] 沈渔屯 . 神病症状 学 、 1第 5版. 3 I精 j 1.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 人
年后 , 指导组 患者 复诊 、 服药依从性 明显高于对照组 , 复发率 明显低 于对 照组。结论 : 家庭护 理指导能 提高患 者的复诊 和服 药依 从性 , 轻症 减 状, 降低复发率 , 有利于患者社 会功能的恢 复。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家庭护理指导的方法和效果
性。
与 A组 比较 ,P < O . 0 5
3 讨 论
精 神分裂症迁 延难愈 ,不仅给患 者及其家庭 造成 了巨大 的 身心痛 苦 ,也给社 会医疗 资源造成 沉重 的负 担。经住 院治疗 的 精神分裂症患者 多数 可进 入康复期 ,精神症状消失或 明显缓解 , 进人家庭 康复 阶段 时应着 重预 防复发 ,提高 生活质量 ,使 患者 尽快 回归社会 。近 年来 随着 医疗模式 的转变 ,单 纯药物治 疗并
1 . 2 方法 所有 患者 出院后均遵 医嘱服用 抗精神 病药物 利培酮 ,部 分
和理 解护理指导 内容 。研究对 象排除合并严重 心 、脑 、肝 、肾、 胃肠 道器质性病变 、严重感染 、药物过敏 、合并其他精 神障碍 、
A组 和 B组 ,各 4 6例。A组 中男 2 8例 ,女 1 8例 ,年 龄 2 2 ~ 6 5
酗酒 、妊娠 期 、哺乳 期女 性等患 者 [ 2 f 。根据 随机数 字表 法分为 2 结果 B组 B P R S评分 、复发 率均 明显低 于 A组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O . 0 5 ) 。详见表 1 。
《 中 外医 学 研 究》 第1 1 卷第3 3 期( 总 第2 2 1 期) 2 0 1 3 年1 1 月 现 代 护 理 Xi a n d a i h u l i
家庭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1 . 评价工具 .5 2 采 用精 神症 状 阳性 量 表 ( A S口 精 神 S P ) 和 症 状 阴性 量 表 (AN )评 定 精 神 症 状 及 严 重 程 度 , 用 社 会 功 S S 采
表达方式 以及家庭功 能 , 者 、 属与医生 、 患 家 护士 的交 流需求 , 心理支持需求 , 出院探访需求等 。 1 . 与患者家庭建立 信任 和支 持的关系 .3 2 建立 良好 的
分裂症患者病情 , 降低 复发率 , 高社会适应能力。 提
【 关键词 】家庭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神分裂症患者病情 的影响 。方法
体负责患者的医疗 、 护理干预 、 随访等全过程 , 同时对 医护人员 进行教育培训 , 使护理 文化从“ 以病人为 中心” 以家庭为 中 向“ 心” 转变 , 向患者 和家属说 明以家庭 为中心干预的概念 、 目的及
精 神 分 裂 症 患 者 随机 分 为 研 究 组 (9例 ) 对 照 组 (8例 ) 出 4 和 4 ,
人组 标 准 :① 符 合 中 国精 神 障 碍 分 类 与 诊 断 标 准 第 三 版
(C 一) C MD 3 精神 分裂症诊断标准 ; ②至少有 1 名家属与 患者共 同居住 , 可提供全 面可靠 的信息 ; 照料者年 龄 ≥1 , ③ 8岁 文化 程度 小学 以上 , 能够理解量表 或问卷 的内容 ; 患者及家属 知 ⑦
患 者 与 家 属 交 谈 , 时 解 答 家属 提 出 的疑 问 , 据 家 庭 经 济 情 及 根
生知识 了解少 , 缺乏 有效的健康指 导和康复 训练手段等 , 而 进 影响患者的康 复和预后 。 家庭 护理 干预是将家庭看作一个护理
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家庭护理
始有 规 律 的 生活 , 做到 起 居 有 节 , 食 如 常 , 眠 良好 , 意 个 饮 睡 注
人 的 生 活 、 表 , 一 些 力 所 能 及 的 家 务 , 听 音 乐 , 看 电 仪 做 听 看
视 。年 青 力 壮 者 可 督 促 进 行 一 些 体 育 锻 炼 如 慢 跑 , 体 操 或 其 做 他 一 些 健 身 活 动 。目 的 就 是 要 让 患 者 逐 步 自 理 生 活 , 养 患 者 培
的 口射 线 直 接 杀 死 肿 瘤 细 胞 而 缓 解 疼 痛 , 时 因 其 射 程 短 , 同 小
[ 责任编 辑
邓德 灵
凌 庆元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精 神 病 患 者康 复 期 的家 庭 护理
韦 丹
( 西 龙 泉 山 医 院 , 西 柳 州 5 5 0 ) 广 广 4 0 5
关 键 词 神 病 ; 复 期 ; 庭 护 理 精 康 家
统 的治 疗 以后 , 神症 状 得 到 控制 , 精 重返 社会 。与 此 同时 也 带
来 了一 个 不可 忽 视 的 问题 , 些 患者 精 神症 状 缓 解 后 , 留社 这 遗 会 功 能 缺 陷 , 社 会 行 为功 能 障 碍 和 对 社 会 应 尽 职 能 表 现 紊 即
乱 [ , 响 了 日常 生 活 和 工 作 能 力 的 恢 复 。患 者 出 院 以 后 重 返 1影 ]
身反 应 。
[ 考文献 ] 参
[ ] 樊 卫 , 宗渊 . 。 m— DTMP治疗 鼻 咽癌 骨 转 移 瘤 患者 免 疫状 1 曾 S E 态影 响 的初探 口] 癌 症 , 9 8, 2 :4 —1 7 . 19 () 16 4 .
家庭日常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家庭日常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对精神疾病患者采用家庭日常护理干预,探讨和分析其护理的效果。
方法对我院收治并已经出院的160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80例。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
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家庭日常护理干预。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遵医行为要明显高于对照组,2年内试验组患者的复发人数和人均治疗费用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对患者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
对这些患者建立相关的个人档案资料,主要包括患者的疾病诊断情况和病情严重以及治疗、医疗费用等。
在将这些患者加入和护理结束时,对患者分别进行一次全面的心理和社会以及生活质量等测试。
122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家庭日常护理干预,如下:对患者进行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行为等干预,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1]。
同时要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内心状况,根据患者的状况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2]。
鼓励和支持患者,同时给予患者理解,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合理地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由于患者受到精神疾病的影响,使得患者的原有生活被完全打乱,因此,护理人员要耐心地帮助患者进行矫正,让患者步入正常而有规律的生活当中。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
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遵医行为要明显高于对照组,2年内试验组患者的复发人数和人均治疗费用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经过研究显示,对精神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和功能康复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治疗合作情况以及患者的社会功能情况、家庭是否进行相关的干预、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的教育情况。
探讨社区护理中家庭干预模式在重性精神病患康复的作用及效果观察
探讨社区护理中家庭干预模式在重性精神病患康复的作用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中家庭干预模式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康复的作用及效果。
方法:以本社区卫生院处于康复期的50例重性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5例/组。
对照组以电话随访的方式记录患者的病情,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家庭干预模式。
对比2组重性精神病患者的DAS/WHO各因子评分。
结果:观察组重性精神病患者的DAS/WHO各因子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社区护理中家庭干预模式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康复的作用及效果较大。
【关键词】精神病;康复期;家庭干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280-02重性精神病患者在康复期对自身周围环境已具备了较为准确的认识能力,然而由于长期住院使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1],因此出院后需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
本文旨在探讨社区护理中家庭干预模式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康复的作用及效果,见下。
1.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研究对象:本社区卫生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重性精神病患者,所有患者符合CCMD-З中关于精神病的诊断标准且均处于康复期。
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5例患者为一组。
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3:12;年龄范围(18~62)岁,平均年龄(33.26±8.14)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6.24±1.51)年;住院次数(1~7)次,平均住院次数(3.51±1.26)次。
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4:11;年龄范围(20~61)岁,平均年龄(33.14±8.26)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50±1.23)年;住院次数(1~8)次,平均住院次数(3.25±1.49)次。
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分析
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
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并在出院之后第一周进行调查和指导、以后每月进行一次回访。
结果:进行家庭护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最终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家庭功能性障碍以及疾病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家庭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其疾病的复发率,提升最终的治疗质量,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因此家庭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护理干预;治愈率精神分裂症是目前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该疾病一旦发病,会对患者自身以及家庭产生严重危害,其中50%的精神分裂症,在治愈完成一年之后复发,85%的精神分裂症在治愈5年后复发,导致5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社会功能缺陷障碍。
由此可以看出,除了在医院进行常规治疗之外,家庭护理也是降低疾病复发概率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将重点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并确定其实际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2017年1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男患者32例,女患者16例,以上患者无严重的躯体疾病和智商障碍,能够接受整个家庭护理干预完整治疗,出院之后与家属生活在一起。
1.2方法在完成两组治疗中,对照组为封闭式病房,观察组采用开放式病房,以上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出院之后观察组家属开展常规药物维持以及家庭护理干预工作,而对照组仅展开常规的药物维持[1]。
在出院之后第一周进行调查和指导、以后每月进行一次调查和指导,指出家庭护理干预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改正。
第一,在病房设置中,观察组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由直系亲属陪伴,不需要穿病号服、佩戴病患标志,可以在亲属上的陪同下自由活动。
社区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影响论文
社区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影响摘要] 精神病患者复发率特别高,一般处在住院→缓解→出院→复发→住院的恶性循环中。
如何减少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复发率以及如何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照顾一直是热点问题。
本文重点介绍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从而减少了精神病患者的复发率,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社区护理精神病影响[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212-01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在家休养期间复发率特别高,经常处于住院→缓解→出院→复发→住院的恶性循环中,因此家庭访视对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监测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从2008年1月起对江西省萍乡市东大街精神病患者的病情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各精神病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深入精神病患者家中进行护理,指导,培训。
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家庭情况安排合适访视时间,一般每周访视一次或进行电话咨询,如有特殊情况随时访问。
我们发现,经过一系列努力,精神病复发率明显减低,减轻了精神病患者的家庭负担,使精神病患者能早日回归社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具体护理干预内容介绍如下。
1 服药方面的指导精神病患者一般需要长期服药以巩固疗效和预防疾病复发,但因此给病人心理上和精神上带来了很大负担,从而导致一些患者不能坚持长期服药而导致疾病复发。
常见停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急性发作期控制后患者认为自己的病情已经康复,不需要继续吃药。
(2)药物副反应使病人无法上班和无法劳动,以致停药。
(3)对用药的不正确认识,如患者认为吃药后脑子会变迟钝或会中毒等。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认识到对病人和家属详细介绍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认识到药物应由监护人保管,这样服药时才能有专人督促检查并能按医嘱按时按量服用。
服药后如出现头晕、口干、便秘属正常副反应,不需做特别处理。
服药时间最好安排在午饭后和晚上睡觉前。
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
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与家属护理教育精神病患者家庭就是社会关怀中得主力军之一,给病人一个良好得生活坏境与更多得关心,使她们降低了对家庭、她人与社会得潜在危害,提高了她们得生活质量。
让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就是精神康复工作得主要目得,也就是患者家属最为期盼得、然而,事实上不少精神病患者得社会功能受损后,并非都随着住院病情得控制而同步恢复,她们出院后往往变得懒散,退缩,对社会交往缺乏信心、因此,家属如能给予全面、细致得家庭护理,帮助她们振作起来,重新回归社会显得极为重要。
家庭支持系统就是患者获得得支持系统中最直接得、最重要得一个环节。
家庭干预,可以减轻精神病理过程带来得创伤,有助于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正常生活。
家庭康复技能训练洗脸,洗脚,刷牙,整理床铺2次/天扫地,拖地,轻微家庭劳动1次/天剪指(趾)甲,洗澡1次/周理发1次/周散步,瞧电视,听音乐1次/天文体活动,如象棋、扑克、羽毛球及健身器材等1次/天精神病复发得原因停药或减药,最多见;社会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等。
精神病复发得先兆自知力动摇;睡眠障碍;生活能力减退;工作或学习效果下降;情绪不稳定;躯体不适;精神症状再现。
如何预防复发坚持服药;正确处理社会心理应激因素;识别复发早期得“预警症状”;有效、便利得求助策略;保持良好得社会角色;避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毒品。
预防复发得训练复发标记防复发训练首先出现得征象1担心人际关系 1与社区医生联系2感到嫉妒2用思想日记使自己得思维变得合理3变得多疑 3花时间放松自己4没有正规服药 4、避免承担太多事务5试图做很多事情来转移烦恼中间出现得征象1、感到恐惧与焦虑1、拜访朋友与社区医生2、感到人们都与自己作对2、增加药物3、离不开房子4、变得重负荷健忘晚期出现得征兆1、感到日益恐惧1、立即与社区医生联系2、自我孤立2、增加药物3、睡眠困难4、感到困倦5、听到声音6、有怪异得想法7、日常工作中有问题降低自杀风险自杀得高危因素:严重精神疾患;有自杀观念与自杀企图;有抑郁、绝望情绪;病前工作能力强,智商高;男性;自尊心过强;酒、药物滥用史;自杀家族史。
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与康复方案
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与康复方案作者:陈雪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12期精神病防治应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当然,精神病患者并不是“洪水猛兽”,人们需要对他们给予关怀和帮助,帮助他们积极控制病情,改善病情,早日回归社会。
精神病患者的康复离不开完善的家庭治疗,家庭护理在精神病治疗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是精神病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
提高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水平,对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下面谈谈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与康复。
坚持用药是精神病患者控制病情的关键。
一般来说,精神病患者即便是接受医院的系统治疗,也必须坚持服药两到三年。
如果患者中途擅自停止服药或者减少剂量,病情随时存在复发的可能性。
所以,患者家属要每天及时督促患者服用药物。
尤其是对抗拒服药的患者,家属更是要说服他(她)服药。
精神病患者出院时,医生会先开据一个月的用药。
一个月后,家属要及时带患者去医院复查,然后根据医嘱安排下一步的用药。
之后每个疗程结束后患者及家属都要注意复查,决定日后治疗方案。
逢年过节也是家家户户社交活动比较密集、亲友之间往来比较频繁的时期,而一些家庭往往不肯让精神病人与外人接触,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没有必要的。
因为,过多地限制精神病患者的社交活动,会导致他们失去“存在感”,产生自卑感,反而对病情恢复更加不利。
所以,患者家属最好不要过多地限制患者的社交活动,应当为他们保留一定的社交空间,让其尽可能地融入社会,使患者在交流过程中感受快乐,提升“幸福感”。
精神病患者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不稳定,家属千万不要刺激患者,尽可能让其心理和情绪状态保持平静,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病情发作。
患者家属平时要避免同患者发生正面冲突,比如当患者出现妄想及幻觉等状况时,不要同患者争辩,而是尽可能用耐心的方式安慰和劝导患者。
当患者出现攻击行为时,家属也要尽可能地控制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解除攻击器具,并及时求助,比如请来患者尊重的人进行劝说等,必要时报警,并将患者暂时隔离。
恢复期精神病人的护理干预
为 了使 精 神 病 人 出 院 后 , 进 家庭 , 高 走 提 社会的适应 能力 , 我们在 病人 住 院期 间, 对 病 人 实施 组 织 管 理 , 行 各 种 生 活 能 力 进 训练 , 使病人 没有 压抑感 , 充分发挥 个人 的优 点, 把病人 身上的 闪光 处展 示在群 体 面前。 关 键 词 精 神 病 人 恢 复 期 护 理 干 预
是通过组织病人参加康 复治疗 护理 , 培养 病人 的参与 意识 , 高他们 的 自信心 , 提 独 立生活能力 , 高对家庭和社会的适应能 提 力 。病人有 了这种能力 , 是通向家庭和社 会的桥梁 , 康复期病人 的护理 干预对疾病
的痊愈也是非常重要 的。 护理干预的方式是组织病人活动 , 安 排作息 时间 , 小组 练 队型 , 分 做操 , 读报 , 有 图书室的看 书 , 活动 室 的下 棋 、 扑 有 打 克, 有音乐室的唱歌 、 跳舞 , 时组织病人 有 到公园 、 场 、 区水 库 等野 游 、 风筝 广 郊 放
发 言开导她 , 说她 , 于使这 个病 人 改 育 了我 , 劝 终 是护 士帮 助 了我 , 士是 我们病 护 变 了 自己的悲 观状 态 , 能愉快地和 大家一 人的知心人 , 医生 治好 了我 的病 , 护士鼓 起学歌 。有好 多年 龄 比较大 的病 人也 跟 励我生活的 勇气和信 心 , 我感 谢护 士 , 感 着一起 唱, 在跳 集体 舞时 , 有许 多病 人像 谢 医院 , 我病 好 了我 一定 回去侍奉 父 亲 , 扭秧歌似 的 , 跳的不好 , 但也 随着音乐扭 。 好 好工作。 我们对病人 的这种有组织 的 、 目的进行 有 通 过护士指导病 人合 作式 的共 同参 干预 , 使病 人之 间互 相团结 、 互相带 动 , 比 与型 , 这种新 型护理模 式 , 已在精 神科 病 如有 的帮助别 人端 水端饭 , 整理 床铺 , 维 房深入发展 , 患之 间为 了共 同的 目标 , 护 持病房秩序 。这样既 有一 个 良好 的休 养 密切合作 , 互相 激励 , 形成 配合 默契 的整 环境 , 又使病 人觉 得有 表现 自己, 发挥 自 体, 使病人住 院期 间感 受到 有人关 心他 、 己才能的场所 。 爱他 、 尊重他 , 在实施护理干预 中, 病人 没 精神病人要得 到康 复必 须加 强组 织 有压抑 , 冷落和被歧 视的感觉 , 相反 , 通过 管理 , 有专人 负责 , 使康 复与 管理 融为 一 这种有计划 , 有组织 的实施这种 心理 治疗 体, 康复是 目的 , 理是 手段 , 过 医学 、 管 通 和心理护理 , 会使病 人感 到温 暖 , 理解 和 心理 学手段 , 伤病 者 、 使 残疾 者在 身体 功 支持 , 充分 调动 了病人 能动性 , 止精 神 防 能上 、 精神上 、 职业 上恢 复到原 来 正常 或 衰退 , 具有康 复作用 , 种组 织管 理的 护 这 接近正常 的状态 , 护理人员为维护伤病 者 理模式 , 高 了护 士 的工作 能力 。因为 , 提 身体和精神健康提供 良好 的环境 , 为病残 管理是~门科学 , 一项技 术性 强 、 是 专业 者创造条件 , 将功能训练实施于 日常生 活 性 强的工作 。做这 项工 作的 护理人 员要 过程 中, 使其最 大限度 提高 自理 能力 , 为 有 医学 心理 学 、 社会学 、 理学 等 多方 面 伦 避免并发症 和二 次残疾 的发 生 。帮 助其 的知识 和技 术 , 利用心 理学 技术 和方 法 , 恢复正常 的社 会行 为模式 使之 逐步 适应 对 多种精神 疾病 进行 一系列 的治疗 和护 社会 。例如 : 人 , ,2岁 , 生女 , 病 女 3 独 初 理 , 消除 、 在 改善和缓解精神症状 , 调整紊 诊入 院诊 断为精神分裂症 , 亲死于精神 乱 的行为方 式 , 进健 康人格 的 发展 , 母 促 朝 分裂 症 , 该病 人 自悲忧郁 , 人 唱歌 时 目 别 着积极 向上 的方 向发展 。通过组 织管 理 光直视发 呆 , 护理人 员反 复观 察 , 多次 与 的护理模式 , 改善 了服务 态度 , 高 了护 提 病人 沟通 , 对病 人实 施心 理护 理 , 人 生 理工作质量 , 讲 促进护士处处从病人 的需 要 观、 价值观 , 病人终 于从 悲观 中挣 脱 , 使其 出发 , 不断探索新技术 、 新方法 , 使病人早 在每次 的活动 中发挥 自己的才干 , 病好 以 日康 复回到 自己的家庭 , 回到 自己的工作 后经常带领病人唱歌跳舞 , 并教其他病人 岗位。 唱歌跳舞 。开 生活会 时 , 带头 发言 , 她 她 谈 个人生活 、 家庭 、 作 和社 会 等鼓励 其 参 考 文献 工 他病人 , 好好养病 , 有信心战胜疾病 , E 早 t l 陈兆红 , 陈淑娟 . 住院精神 病患者暴 力行为 回家 , 日回到工 作 岗位 上 , 面是 这个 早 下 原因与 护理 干 预 [ ] 护 理 学 杂 志 ,0 3 J. 20 , 1 8 5—8 6. i: 3 3 病人 的发言 : 我得病 以后总觉得 活着 没意 精 M] 长 吉林 思, 生活 枯燥 无 味没 有 和 我说 知 心 话 的 2 陈淑清. 神科护 理学 [ . 春 : 科 学技术 出版社 ,94:3 19 7 . 人, 是医院救 了我 , 是大 家 的集体 活动 教
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并痊愈的精神病患者112例,将之随机划分为两组,各56人,即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在服用治疗药物的基础上,配合家庭护理措施。
对照组则谨遵医嘱服用治疗药物。
周期为12月,实验结束后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
预后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调查。
结果:在治疗出院的12月内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降低,生活能力和质量明显提升,社会功能缺陷也明显改善。
两组患者调查资料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家庭护理对于精神病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升患者预后质量。
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升,疾病复发率也明显降低。
【关键词】精神病护理;家庭护理;预后【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9-0306-01精神病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是却会导致患者社会功能明显的下降。
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抗精神病药物给予针对性治疗,但是治愈后会残余一些社会功能障碍。
虽然达到出院标准,却依然需要在家庭生活中坚持服用药物巩固疗效和预防复发,患者复发率较高。
研究表明采用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结合调查实践分析家庭护理对精神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并痊愈的精神病患者112例,将之随机划分为两组,各52人,即观察组与对照组。
病程在1至3年之间。
入选标准:(1)患者经过医院治疗后,处于康复期,精神症状基本消失。
(2)入选患者具有一定文化素养,能够独立完成调查问卷。
(3)家属同意并配合家庭护理干预。
排除标准:(1)经治疗后简明精神量表得分大于30分。
(2)排除具有肢体疾病和酒精依赖的患者。
家庭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家庭 护 理 干预对 康 复 期精 神 分 裂症 患 者康 复疗 效 的影 响
余贵 美 詹 少虹 王坤 曾永利 何 明璋 雷丽香 曲靖市第三人 民医院( 曲靖 6 50 ) 云南 5 00
【 要】 目 摘 的 探讨 家庭护理 干预对康复期精神 分裂症患者疗效影响。方法 对 20 4月 ~ 09年 4月笔者所在 医院治愈 08年 20
b t e n teb fr a d a e us gitre t n a i l s nf a t( <0 0 ) Co cu in F m l n r n tr n i a e e eoe n f r ri ne ni sw shg y i i c n P w h t n n v o h g i , . n l s a i u s g i ev t n c n i 1 o y i n e o m—
655000 , Chi a. n
【 bt c】 0 jcv T vsgt t fec e a i u i tvno eptn h r r oei o e A s at r bet e one i eh i une fh ml nrn i e etnt t aetw oa e vr gfm t i i t a e n l ot f y s gn r i oh i s e c n r h
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家庭支持和护理干预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创伤中的一种常见损 伤, 且常合并脊髓 损伤及其它 系统的并发症 , 及时 的治疗 和护理及术后康 复才 能最大 限度地恢 复病人机 体功能 ,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因此 , 在胸腰椎骨折 围手术期如何有效地帮助 病人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 , 防并发症 的发 生, 大限度 的降低可能发生 的 预 最 病残率 , 是护理工作的核心 工作。本 文介绍 了我 院科室护理人员 系统的开 展护理工作 , 在胸腰椎骨折手 术围手术期对病人 实施了有效地心理 护理和 手术术前准备 、 术后护理以及 针对 可能发生 的诸如 呼吸感染和压疮等 相关 并发症采取 了有针对性 的护理 , 成功地预 防了并发症 的发生 在一定程度上 恢复了病人身体机能 ,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一
的 I~Ⅱ级恢复到Ⅲ ~Ⅳ级 , 病人能 部分生活 自理 ; 9例双下肢肌力 由原来 的 0级恢复到 I一Ⅱ级 , 出院时病人能使用轮椅。
4讨论 .ຫໍສະໝຸດ 22 3 ..自我 护 理方 法 :
22 3 1 采用适 当方法进行 大小便 的功能的训练 。对于便秘 病人采 ... 用 口服软便剂或灌肠导泻 。同时 , 护理人 员应定 时开放尿管进行小 便的训 练, 并给予病人腹部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 的按摩 , 促进肠管蠕动 。对病人给 予饮食上的指导 , 建议其多饮水, 多食用粗纤维食物。 22 3 2 积极 主 动 进 行 肢 体 的康 复 训 练 。指 导 病 人 循 序 渐 进 的 进 行 . .. 功能训练。如床上训 练、 坐位训练 、 轮椅训 练和步 行训练 等。对 非全瘫 病 人, 在病情允许情况下, 指导早期起坐训练并 做适 当的腰背肌锻炼 , 既可促 进局 部 血 液循 环 , 于 术 后 组 织 水 肿 吸 收 , 轻 粘 连 , 可 以 减 少 肌 肉萎 有利 减 也 缩和增强腰背肌的力量 。对瘫痪肢体每 日做关 节 的肌 肉按 摩 , 以促进血 液 循 环 , 止肌 肉萎缩 及 关 节僵 硬 。 防 2 3 出院 的护 理 指 导 : . 嘱病 人 继 续 开 展 功 能 锻 炼 和 注 意 科 学 饮 食 , 增 强生理机能, 以此减少压疮、 尿路和肺部等感染。嘱病 人限制负重和剧 烈运 动 , 着 骨折 的稳定 而适 当增 加 活 动 量 , 减 少 和 消 除 病 损 部 位 不利 的 应 力 随 以 作用 。 嘱病 人 按 时来 院 复查 。
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家庭护理
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家庭护理精神病病人经过急性发作期的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后,可以回到家里继续巩固疗效,使病人逐渐康复。
大部分病人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后,精神症状得以控制,对治疗也配合,可回家不久便开始发病,反复多次病情复发。
所以,做好病人康复期的家庭护理非常重要。
1精神病病人康复期存在的问题对反复发病或有伤人、毁物、自伤、出走行为的病人,时间一长,不少家属对病人感到厌烦,对治疗失去信心。
有些家属为了避免病人受刺激,对病人过分关心照顾,使不少病人沉溺于“病人角色”中,表现出不应有的懒惰。
精神病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情感淡漠、行为退缩、依赖性强等,再加上周围人对精神病病人有偏见和误解,不利于人际关系的恢复。
病人往往以为自己出院就是病好了,不愿意坚持服药。
2家庭护理2.1心理护理提高病人的自信心,消除其自卑感,同时对周围人群进行精神卫生宣传和教育,使他们对精神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社会的偏见,为病人的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2生活技能训练康复期病人少动,家人应鼓励病人加强生活技能的训练。
帮助病人制订适宜的作息时间表,逐步开始有规律的生活,做到起居有节、饮食如常、睡眠良好、注意仪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切忌整日卧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所事事。
对于有些精神病病人来说,懒惰本身就是疾病病态表现之一。
因此,应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和社交活动,变懒为勤,对恢复身心健康是有好处的。
2.3人际关系的恢复和发展家人应帮助病人恢复原有的人际关系,发展新的人际关系。
在生活中家属及亲友对患者要给以充分的信任和肯定,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更加关心和爱护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不把患者当病人看待,让患者参加一切家庭活动,并鼓励他们接触社会和人际交往,让患者对未来充滿信心,这样对其病情彻底恢复会有很大帮助。
2.4预防复发家属应该督促病人坚持服药,巩固疗效。
忌烟酒、忌浓茶,生活起居有规律,细心观察病人的睡眠、情感、行为、药物反应等变化,遇有心理、社会或其他应急事件时,应及时防范。
家庭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护理论著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类型,主要表现为感觉、知觉、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异常。
通常情况下,患者意识与智力不受影响,但个别患者发病期间可能出现认知功能损伤。
该疾病具有病程迁延、反复性强等特点,可导致精神残疾,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1]。
为探讨科学规范的护理干预措施,笔者抽取收治的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家庭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
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18~70岁,平均(49.2±1.5)岁;病程0.8~12年,平均(7.2±0.6)年。
观察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20~72岁,平均(49.5±1.8)岁;病程1.0~12.5年,平均(7.4±0.7)年。
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等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式:⑴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鼓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按时定量用药,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家庭护理干预,具体措施:①心理干预:患者家属需要与患者展开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多鼓励安慰患者,用亲切和善的语言安慰患者,使患者获得被尊重和关怀的感受;同时协助护理人员为患者寻找释放压力的正确途径,提高患者参与社会活动的自信心。
②用药干预:每次给药前,告知患者药品名称、功效、用法用量、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措施等基本信息,鼓励患者按时定量用药,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
③日常生活指导:了解患者饮食习惯,为患者制定针对性饮食干预措施;鼓励患者早起早睡,以获得良好的睡眠质量;协助并指导患者完成个人卫生干预,同时根据患者恢复程度制定康复护理措施。
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观察指标[2,3]:参照精神分裂症患者劳动能力鉴定(PANSS)量表判定两组护理前后劳动能力,该量表涉及16项一般精神病理量表、7项阳性量表和7项阴性量表,按照患者病情严重性可分为无、很轻、轻度、中度、偏重、重度和极重度共7个等级,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分值7~49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得分16~112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劳动能力越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期精神病病人家庭护理干预的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期精神病病人家庭护理干预的疗效。
方法我院在2017年8月份到2018年8月份收治50例康复期精神病病人,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家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后的SDS、SAS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其中的SDS、SAS评分降低,两组存在的差异十分显著,符合p<0.05的意义。
结论对康复期精神病病人予以家庭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个指标,促使其临床价值的提升。
关键词:康复期;精神病病人;家庭护理;疗效
精神疾病复发率较高,给予有效的家庭护理工作,能为其提供更多支持,维护好家庭环境,也会增强病人的心理素质,促使整个疗效的提升。
在本文中,将2017年8月份到2018年8月份收治50例康复期精神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康复期精神病病人家庭护理干预的疗效。
1 临床数据资料和方法
1.1临床数据资料
在2017年8月份到2018年8月份,我院收治50例康复期精神病病人,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5例。
对照组:男性为10例,女性为15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40岁,平均(30.23±2.12)岁。
短期病程1年,长期病程为5年,平均(3.23±2.12)年。
观察组:男性为12例,女性为13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41岁,平均(30.24±2.13)岁。
短期病程2年,长期病程为6年,平均(3.24±2.13)年。
予以上述临床资料的分析,其存在的统计学差异不存在,为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家庭护理措施。
具体为:
第一,定期复查。
当患者出院半个月后,需要到门诊进行复查,结合病人的精神情况和药物使用反应有效分析。
门诊医生需要连续性、动态化的对病人情况分析,给予药物剂量的科学调整。
同时,在复查的时候,家属也可以进行咨询,掌握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保证能有效控制病人的病情[1]。
第二,给予药物维持治疗。
在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控制的条件下,一般需要维持2年到3年的时间,很多病人的病情在康复后,存在过早停药、减药的情况。
在这些情况下,都不利于病情的控制,为了加强疗法,避免疾病的复发,需要长期维持,按照医嘱的要求,定期服药。
第三,病人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处于恢复期的病人需要加强休息,确保有足够的睡眠。
因为在睡眠中能有效保护大脑,当发现病人的睡眠较差,需要马上到医院处理。
也要减少安眠药的使用,避免长期服药,以免带来严重复发情况[2]。
第四,对病人生活进行合理安排。
处于恢复期的病人生活作息需要有规律,基于对病人实际情况的分析,掌握病人的兴趣爱好,并为病人安排适当活动,确保病人生活更加丰富,但也要避免疲劳。
禁止病人饮酒、抽烟等,以免过度兴奋或者是过度紧张。
也要加强社交,以免和社会隔离。
第五,增强病人的治疗自信。
精神疾病患者生病后,常常表现为固执、孤僻等性格,所以,家属要给予积极校正。
对于这类病人,可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
公共场所中,加强与人沟通,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来沟通,确保他们能重拾自信[3]。
第六,加强对复发情况的预防。
病人在复发早期,常常失眠,特别在睡眠期间会存在颠倒现象。
同时,病人的情绪不够稳定,很容易暴躁,多敏感、精神较为低落。
有时候会发愣,否认自己存在精神疾病,拒绝服药等。
当病人发现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需要马上就医。
这样不仅能有效缩短实际的复发时间,也会降低疾病的发病程度。
1.3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的50例康复期精神病病人分析中,采用了SPSS17.0版本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DS、SAS评分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以t数值检验,数值判定标准为p<0.05,证明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通过两组患者在社会能力、个人卫生和疾病病表现上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的差异符合p<0.05的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析(分)
3 讨论
在传统方式上,给予精神疾病患者的有效控制,在总体上还不利于病情的严格控制,为了对病人的各个指标严格控制,需要加强家庭护理干预措施,促使其应用意义的发挥。
由上述的分析和了解,通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病人能按照医嘱来完成,病情也会逐渐稳定,各个方面得到改善。
与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存在统计学的研究价值。
精神疾病患者因为长期住院,他们在出院后不适应。
同时,受到社会的偏见严重,面对社会上的实际问题多,需要重新适应周边环境、人际关系和生活、工作方式等。
并且,精神疾病患者也常常表现为明显的焦虑、紧张、抑郁心理,缺乏食欲,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未给予积极护理,将导致疾病的再次复发[4]。
家庭护理干预能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社会上也会给予更多支持,能确保病人情绪更稳定。
所以,在院内将护理工作逐渐转化为社区、家庭等,能有效消除病人的各个不良情绪,保证他们快速适应社会,也会积极面对疾病,在期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免延误病情[5]。
综上所述,将家庭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康复期精神病病人护理中,能有效缓解病人的抑郁情绪,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志云,卢海琼,陈燕琴等.康复期精神病病人家庭护理干预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6):143-144.
[2] 谭长春.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家庭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7):248-248.
[3] 陈小寒,柯晓英,吴开文等.重症精神病社区治疗监管调查[J].健康必读(下半月),2010(4):135-136.
[4] 潘胜茂,周英,朱元福等.精神疾病病人首次住院的心理体验[J].护理研究,2013,27(17):1692-1693.
[5] 贺完莲,高班玲,孙爱珍等.心理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病病人康复期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6):73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