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威E50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上次考察魔都市面现有新能源车型体验中心后,慈悲一直筹划搞一个车型回来让公司里的兄弟们研究学习。前期考察的车型包括宝马i3、特斯拉、奥迪e-tron……经过认真考虑和仔细筛选,特别是综合考量钱包厚度,最后决定去租回一辆上汽荣威E50。
车子取回后安排了一整天时间进行评测和研究:跑了40多公里,包含市区、高架路和满载爬坡能力测试;对车身、内外饰、底盘、新能源部件等各处进行了结构分析和记录,留下大量一手资料。完整的分析报告各专业还在整理中,慈悲先挑选本次评测的部分内容,给大家作为参考。
1、设计
荣威E50的设计总体而言是比较成功的。车身尺寸适中,结构设计合理,整车质量控制在1080Kg,轻量化设计做得不错;和很多山寨产品在这个尺寸上极力模仿SMART相比,E50的造型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造型协调且富有新意;从各处设计和材质来看,成本控制十分到位,所有部件都采用了最简单的设计,但是并不失品质感。
由于是两门四座设计,考虑到后排乘客的进出,车门有些过于宽大,实测车门外板宽度达到126cm——这个尺寸让车门有些偏重,并且在狭窄空间停车时,上下车便利性变差。宽大的车门带来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B柱的位置比较靠后,前排驾乘人员系安全带时需要费力地转身将其从侧后方掏过来。
所有座椅都是一体成型的,没有可调式头枕,也没有可调式腰靠。但是无论从座椅的形状、裱装、配色还是包覆性来看,质感都属上乘,头枕的高度和角度也足够给头部适当的支撑;比起某些品牌更昂贵、更复杂的座椅,E50的座椅在舒适性上并不占下风。需知舒适性并不是靠真皮、电动机构或者宽大的尺寸就能满足的,人机工程设计的重要性远高于成本的堆砌。
中控面板此前的看车报告中已经说过,音响和空调都整合在一起,采用的是6.5英寸触摸屏+触控式按键的方式。看起来比传统设计略有新意,其实也是很廉价的实现方式。触摸屏的手感也很一般,并且反应较慢,远远谈不上“顺滑流畅”。
开惯传统轿车的人会察觉到地板略有些偏高,这是因为底盘下面装有一个18KWh 的电池包。E50的理论续航里程是180KM,据了解实际综合工况下,大约为120KM;租车店的妹纸则告诉我,行驶里程不要超过80KM,留下余量以免尴尬。
车内空间是比较局促的,停车坐爱枫林晚是比较困难的,不过想想法拉利里面都能滚床单,也许慈悲又多虑了?这一项目没有进行评测。
2、驾驶
坐到E50驾驶座,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数字显示的组合仪表。内容清晰,主次分明,里程显示切换按钮设置在组合灯开关顶部——类似富康车喇叭按钮的位置。仪表上有两个参数比较重要,一个是电量表,可以看到剩余多少电量;一个是剩余续驶里程。由于担心数据虚报问题,所以两个表需要对照着看,以便准确估计。
出乎意料的是,虽然是个小车,但是驾驶员的视线并不太好。前风挡的倾斜角度较大,增大了A柱遮挡视线的范围;仪表台纵深较大,对车头位置的判断需要一个熟悉过程;两侧后视镜都有些过于小巧了,使得盲区面积较大——这一点,在向右并线和拐弯时表现尤其明显。
和其他常见的纯电动汽车排挡只有“R-N-D”三个档位不同,荣威E50的排挡和自动挡车型一样,有“P-R-N-D”四个档位,变速箱带自锁机构。看起来更高档的变速箱,却也是这次试驾中最大的问题所在:挪车时从R档和D档之间来回切换,有时候会发生“跳档”问题,变速箱不选档,车子原地不动,除非熄火重启。这让我瞬间回忆起新赛欧那个容易“跳档”的EMT,深深怀疑两者在关键控制机构上有着某种渊源。
档杆后方是电子手刹,停车熄火后,电子手刹会自动锁止。但是这套电子手刹系统没有提供自动解锁功能。
一切操作都和自动挡车型一样,挂上D档,松开刹车,车子立刻开始往前走。荣威E50的电动机额定功率为28KW,最大功率则达到52KW,驱动这样一台小车已经绰绰有余。深踩油门,车子很灵巧地往前窜,推背感会一直持续到50KM/h以上。而即使在80左右的时速下,动力仍然表现充沛,不输慈悲驾驶过的任何A00车型。在魔都的高架路上,慈悲驾驶这台E50最快开到100KM/h,调戏起多数常见车型来得心应手。
电动机的噪音并不大,除非急加速时轻微的“嗡——”声,多数时候电动机的声音可以被忽略。但是作为一个廉价的小车,胎噪和风噪是无法避免的。用我的iphone不那么专业地进行噪音测试,60KM时速下车内噪音显示为62~63分贝。
底盘的表现可圈可点。作为一个微型车,E50的行驶和过弯表现明显好于多数同级车型,有种“与他的大小不太相符的稳重感”,估计是因为底盘下装有电池而重心较低的缘故。
悬挂有些硬,在某些拼接缝较多的路段,会传来轮胎和地面砰砰的撞击声。我们找了个修车行,用举升机把E50抬起来,可以看到后悬采用的是带有横向稳定杆的扭力梁结构。电池包和前舱的防护底板显得非常规整。
维修站入口处有一个不太长的陡坡,我们进行了简单的爬坡测试。满载时,从静止起步,E50显得有些吃力,但也勉强爬上去了。事实上由于采用的是单级变速器,需要兼顾起步和高速行驶不同工况,所以无法像传统车那样用低速档爬坡,这是电动汽车的一个常见问题。
3、新能源部件
最后来看看E50的新能源部件设计和布局。
电动汽车和传统车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舱设计。E50的前舱采用了分层式的安装结构,控制器、DC-DC、驱动电机、电动真空泵和电动压缩机等紧凑而规整地分布在前舱各处,安装支架采用了非金属材料,应该是出于轻量化设计考量。由于车小,空间实在有限,慢充充电机被放置在行李箱隔板下——没有备胎的放置空间了,万一轮胎被扎只能找救援。好在这个车基本上就是市内活动,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作为一个小车,所有部件都尽量采用较小规格,比如真空罐。E50的真空罐比起我们见过的其他电动汽车小不少,小尺寸带来的影响就是市区行驶刹车使用频率较高时,电动真空泵会频频启动,传来嗡嗡的声音。
而电动空调的效果则给人惊喜,功率够大,制冷够快,温度够低,完全满足高温天气的需要。空调的控制也是在触摸屏上,调节的范围和选项与传统车没有区别。
电池包放置在地板下方,用螺栓固定在底盘纵梁上,看上去很规整。虽然电池包并没有布满整个底盘,但仔细研究了空间布局,我们认为E50携带18KWh的电量基本已到极限,要想扩充电量、增大续驶里程可能性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