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1秋游教案作业题(新版苏教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70e67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1.png)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名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一册《秋游》2. 学习目标:•了解秋天万物凋零,自然景色美丽的特点;•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视精神。
3. 教学重点:•熟悉秋天自然景色的描述;•掌握词汇和表述方式;•培养学生对秋天的认知和爱好。
4. 教学难点:•学生自我表达,真正理解秋天景象;•掌握不同表达方式的运用;•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情感和认知。
二、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为了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视频或者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景象,让学生形成对秋天的初步印象,例如:蔚蓝的天空,漫天的枫叶飘落在身边,空气中飘散着丝丝凉意……这些描述可以有效引起学生对秋天的兴趣,激发想象力,使学生更愿意了解秋天的真实本质。
2. 课文阅读•为了让学生理解《秋游》的中心意思和趣味,教师可以播放录音并请学生跟读或背诵课文。
•让学生自己想象课文情境,了解秋天的景象,并进行思考和想象,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独特的秋天认知。
•让学生一起谈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增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3. 词语辨析阅读材料后,教师可以针对其中一些生词、词组和表达方式展开讲解,例如:•萎黄:什么是萎黄?怎么用词?•枫叶:秋天常常能见到的,特别的景象,你们喜欢吗?•蘑菇:秋天野外常有的经常给人采摘,有哪些品种,怎么采?通过针对词语进行精准的解析,让学生理解更深刻,也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
4. 课堂练习•学生针对本文进行阅读理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生自己在本文中构思和描述秋天的景象,开展创意写作,使其遵循“表达自己”和“激发创造性”的原则,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才华。
5. 作业布置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在课堂上的所学和感受,完成相应的写作练习或是深一层阅读。
三、教学效果评估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此次课程的掌握情况,可以进行测验。
可以以上述教学目标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如下指标评估:1.对课文的掌握情况;2.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想法;3.是否能恰当使用所学的词汇;4.是否能体现所学的语言表述方式。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3篇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173be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9.png)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3篇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3篇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1设计理念《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富有童趣的散文。
运用多媒体课件和音像组合手段,通过创设情境、驰骋想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努力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学一开始,可组织学生唱《秋游》这首歌,接着,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来创设情境:“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
在这美好的季节,有一群小学生,跟着老师去秋游了。
我想知道,他们去了哪里?那里景色美吗?他们玩得开心吗?”随即,音乐响起,老师声情并茂朗诵课文,而学生则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
之后,可让学生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
这样,学生的兴致就会被激发起来。
二、观图添彩,感受景美学生经过初读,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
这时,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说:“我这里有两幅郊外的景色图,可惜不是彩色的,故而美感不够。
同学们能帮助添上色彩吗?”学生定会兴趣倍增。
老师让学生先认真读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看看哪些是描写色彩的词语。
这样,读就更有目的了。
第一幅为蓝天白云图。
当学生说出天空是“蓝蓝的”时,老师就用鼠标点击,添上蓝色,并让他们判断深浅,以感受“蓝蓝的”一词的韵味。
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白云的动态变化,让学生添色,并绘形。
通过动态变化,让学生体会“有时。
有时。
”的意思。
随后,老师再进行白云的其他造型,让学生用“有时像。
,有时像。
”的句式来练习说话。
第二幅为农田丰收图。
与上面一样,学生说出“稻子是黄的,高粱是红的,棉花是白的”,老师分别用鼠标在图上添上颜色,再引导学生把颜色说形象:稻子——金黄,高粱——火,棉花——洁白。
然后,老师用多媒体作动态展示:稻子上下起伏。
老师进一步启发:“多美呀!谁能用‘稻子黄了,像()。
’的句式来作一个形象性的描写呢?”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只要说得有相似处老师都给予肯定。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秋游_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秋游_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626859b7360b4c2e3f64db.png)
苏教版小学二上《秋游》教案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教材简析: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苏教版第三册中的《秋游》一课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课文生动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去郊外秋游,描绘了秋天天空和田野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孩子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愉快和欢乐的心情。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依循“秋景--秋游”的顺序,紧紧扣住标题描写和叙述。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意境优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秋游》原文及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秋游》原文及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3f830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e.png)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秋游》原文及教学设计【原文】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
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农田里,稻子黄了,高梁红了,棉花白了。
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
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
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农田里,稻子黄了,高梁红了,棉花白了。
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
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富有童趣的散文。
运用多媒体课件和音像组合手段,通过创设情境、驰骋想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努力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学一开始,可组织学生唱《秋游》这首歌,接着,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来创设情境:“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
在这美好的季节,有一群小学生,跟着老师去秋游了。
我想知道,他们去了哪里?那里景色美吗?他们玩得开心吗?〞随即,音乐响起,老师声情并茂朗诵课文,而学生那么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
之后,可让学生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
这样,学生的兴致就会被激发起来。
二、观图添彩,感受景美学生经过初读,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
这时,教师翻开多媒体课件,说:“我这里有两幅郊外的景色图,可惜不是彩色的,故而美感不够。
同学们能帮助添上色彩吗?〞学生定会兴趣倍增。
老师让学生先认真读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看看哪些是描写色彩的词语。
这样,读就更有目的了。
第一幅为蓝天白云图。
当学生说出天空是“蓝蓝的〞时,老师就用鼠标点击,添上蓝色,并让他们判断深浅,以感受“蓝蓝的〞一词的韵味。
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白云的动态变化,让学生添色,并绘形。
【最新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小学语文二上《1秋游》word教案 (10).doc
![【最新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小学语文二上《1秋游》word教案 (10).doc](https://img.taocdn.com/s3/m/499bcb7d2af90242a895e5e3.png)
秋游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以及给人带来的欢乐,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教学准备:1.观察实践: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一次秋游。
2.教学用具:CAI课件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
1、课前播放有关夕阳的影像资料。
2、一曲动听的音乐,将我们带人了美丽的秋天。
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外面尽情地玩了一番,谁能给我们说说你印象最深、觉得最美的地方是什么样的?3、学生谈见闻和感受。
4、进入新课,齐读课题。
二、检查复习。
1、游戏:摘云朵2、合作复习3、开火车读生字4、看录像,听范读5、读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段落三、指导书写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老师也非常喜欢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注意听老师读,待会儿请同学们给我评评?2、师生评价。
3、轻声读读这段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声音轻些,速度慢一些,看看你还能想像到些什么?4、指导朗读。
A: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师:读这句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生:天是蓝蓝的,大大的。
换词一望无垠、无边无际……师:全班同学一齐读读这句话。
B: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云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可好玩了。
5、美美地把这一段课文读读。
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1、引导:让你用彩笔来画农田,你准备用几种颜色?读书——找句子——说话——补充内容板书:黄——稻子红——高梁白——棉花紫——绿——黑——2、、、、那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课文,你还有别的方法把课文读得更生动,学得更有趣吗?3、学生反馈。
4、创造方法,合作学习。
5、展示成果。
6、结合插图有感情朗读第三、四自然段!如果你就是课文里的这个小朋友,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齐读第一自然段。
了解内容,明白说了什么事!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秋游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秋游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904687ad02de80d5d840b4.png)
苏教版小学二上《秋游》教案教材简析:苏教版第三册中的《秋游》一课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课文生动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去郊外秋游,描绘了秋天天空与田野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小孩沉醉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愉快与欢乐的心情。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依循“秋景--秋游”的顺序,紧紧扣住标题描写与叙述。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浅显易明白,意境优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偏旁“”(撇刀头),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抓住重点词反复品味朗读,感受秋天的美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1。
认读生字词(1)昨天我们跟课文的生字交上了朋友,今天老师又把它们请进了课堂。
多媒体出示:农兔逐追望喊郊凉滚游(2)指名读,齐读、(3)指名组词。
2。
看图练说(显示画面:蓝天、白云、稻子、棉花、高粱)(1)谁能把您们观察的美景说出来?提供句式:①啊,秋天的景色真美啊!、②啊,秋天的景色真美呀!(2)学生练说。
(各自练,指名说)3、郊外的秋天如此美丽,您们想去那儿看一看,玩一玩不?说走就走,现在我们一块儿去秋游。
(揭题,板书课题:秋游)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多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2、小朋友想一想,这位同学为什么要把“慢慢”读得这么慢?能够换个什么词?去掉行不?为什么?3、再读第一句话,指导读好“慢慢”、4。
用“慢慢”说一句话、5、齐读,想:这一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秋天来了过渡:他们来到田野,看到了什么?三、图文结合,学习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一)总体感知第二、三自然段。
1。
显示画面(1),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这幅画的?2。
学生轻声读课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秋游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秋游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fef94859eef8c75fbfb3f7.png)
不用嗓子的歌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读13个生字,会写7 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3、情感目标:了解蜜蜂,青蛙和蝉等动物的发音方式。
教学重难点通过课文的朗读和学习,让学生了解蜜蜂,青蛙和蝉等动物的发音方式。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动物的头饰;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1、出示课件:欣赏图片2、生齐读课题,不用嗓子唱歌,那么它们是用什么来唱歌呢?二、听故事(整体感知,激发课文兴趣)1、出示课件(挂图)2、说一说你听到的故事,三、读故事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要求:先通读,再选自己喜欢的段读,准备参赛。
2、评议。
四、掌握生字的读音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2、齐读。
五、学习课文1、要想学习课文,我们得先认识一只小黄莺。
(贴图片)黄莺可是森林中的百灵鸟,它唱歌十分动听,小黄莺想找几位金嗓子歌手,组织一支森林合唱队它都找到了谁组织森林合唱队呢?2、指名读2——4自然段,都找到了谁组织森林合唱队呢?3、学习第二自然段(1)小黄莺来到什么地方?听到了什么?(2)嗡嗡的声音虽然很轻,却十分动听,这声音的蜜蜂怎么样发出来的呢?(靠翅膀振动发声)(3)看课件。
(4)指导朗读,分组读,齐读,男女生互换读。
4、学习第三自然段(1)小黄莺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听到了什么?这歌声怎么样?小黄莺有是怎么样称赞的呢?(2)小青蛙是靠什么发声的呢?(3)指导朗读方法同上。
5、学习第五自然段(1)小黄莺又飞到那里?它又听到什么声音?蝉发出的声音又怎样?(2)这回小黄莺又听到后,它自己也做了调查,看看它的调查结果会怎么样?(3)看课件(4)齐读本段6、小黄莺找到这三位歌手,可高兴了,你们听,森林合唱队演出开始了,(课件,播放动物的声音)好听吗?能用你们读来表达吗?7、“这些歌手都不用嗓子唱歌,但是唱得比金嗓子还好听,”这些歌手指谁呢?它们分别用什么来唱歌呢?8、齐读全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秋游》原文及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秋游》原文及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69171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66.png)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秋游》原文及教学设计【导语】《秋游》是一篇情形交融、富有童趣的散文。
运用多媒体课件和音像组合手段,通过创设情境、驰骋想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其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秋游》原文及教学设计),期望帮助到您。
【原文】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
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农田里,稻子黄了,高梁红了,棉花白了。
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
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
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农田里,稻子黄了,高梁红了,棉花白了。
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
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秋游》是一篇情形交融、富有童趣的散文。
运用多媒体课件和音像组合手段,通过创设情境、驰骋想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其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努力让学生在感爱好的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豪情导入教学一开始,可组织学生唱《秋游》这首歌,接着,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来创设情境:“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
在这美好的季节,有一群小学生,随着老师去秋游了。
我想知道,他们去了哪里?那里风景美吗?他们玩得开心吗?”立刻,音乐响起,老师声情并茂朗诵课文,而学生则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
之后,可让学生说说,自己好像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
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
二、观图添彩,感受景美学生经过初读,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
这时,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说:“我这里有两幅郊外的风景图,惋惜不是彩色的,故而美感不够。
同学们能帮助添上色彩吗?”学生定会爱好倍增。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秋游教案苏教版(最新整理)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秋游教案苏教版(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57ac124d5bbfd0a785673a6.png)
1、秋游教学要求: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利用动手画画,将自己理解的秋天的美景画下来,并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学会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教具准备:幻灯、教学挂图、田字格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练读全文2、抄写第三题的词语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苏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 秋游》教案_0
![苏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 秋游》教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05be07f38bd63186bcebbcb4.png)
1).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
主要板书: 1 秋游作业设计:课内:抄写字词、组词、说话、扩词。
课外:抄字词,听写生字词。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齐背练习1中的小诗《秋天到》,并说说这首诗歌里主要讲的是什么?2. 过渡:秋天这么好,你们都想出去玩玩吗?二.板书课题,解题“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儿去游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出示投影)三.指导看图1. 秋天的天空怎么样?你们看白云像什么?2. 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 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
要求学生用“有的“组成句式说话)四.初读指导1. 自学生字词。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理解的词。
(3).识记生字。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
重点领会“郊外、追逐、打滚儿“的意思。
(2).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 各自轻声读课文。
4.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5. 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了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同学们玩得很高兴。
()同学们跟老师到郊外游玩。
()天空美。
()农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写。
6. 齐读课文五.读抄词语(课后第三题)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二.精读训练1. 指名读。
2. 分自然段讲读。
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
(2).这个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个句能不能先说“天气逐步凉了”,再说“秋风起了”?(3)比较加了“逐步”有什么不同。
(4)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5)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些什美丽的景象呢》请读第二段。
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
(2).谁来读读写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语文】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
![【语文】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4930f0a76e58fafbb0039a.png)
【关键字】语文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开发区小学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教案题:1、秋游本初备时共2时,本第1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文。
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秋2、指板书提问:这是——什么“秋”?3、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呢?AD:秋天是个()的季节。
学生交流,教师送词语:丰收、五彩缤纷、景色宜人4、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丰收的季节里,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学生交流,引出——秋游。
指导书写“游”字、读好题2、初读文1、AD: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
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教师描述: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我们赶紧打开书本读一读吧!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交流朗读,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过会儿评一评3、学生互评——奖励评的好的学生读书,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同学们跟老师到哪里去游玩?三、精读文第一自然段1、教师陈述:在这金风送爽的日子里,同学们跟老师到哪里去游玩?2、学生交流——AD:郊外3、通过图片理解“郊外”,并指导读好相应的语句4、教师引读第一自然段——教师描述:听,他们还唱起了动听的歌呢!AD:歌曲《郊游》教师与学生律动、教师描述:如果你就在这个手拉手的队伍中,你的心情会怎样?进而指导学生读好第一自然段四、集中识字与指导书写1、重温《识字歌》2、集中认识文中的生字:凉、师、郊3、学生完成描红与书写板书设计:1、秋游练习设计:教后记:参加备人员开发区小学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教案题:1、秋游本初备时共2时,本第2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1、学会本的生字,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2、通过对文的朗读与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前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陈述:这节我们继续去——(秋游)2、AD:播放歌曲《郊游》,教师描述:听,哪儿来的歌声?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出发吧!2、精读文第2、第三自然段1、学生读文,要求边读边想: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看到了哪些美景?2、学生交流3、教师归纳:是啊,秋天的景色多美啊,真是——AD:秋色宜人4、教师陈述:在这宜人的秋色中,最让你着迷的是什么呢?要求学生仔细读文的2、三自然段,并且边读边想:你为什么对这景色这样的着迷?、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应的段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上1秋游教案作业题(新版苏教版)秋游【教学目标】正确认读和书写“老、师、郊、玩、兔、忙、奔”等7个生字,会读绿线内的“绵、稻、粱、滚、逮、捡、嗓、追、逐”等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以及给人带来的欢乐,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教学难点】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抒发自己的情感。
.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素材】诗歌《秋天到》关于秋天的古诗张爱玲的散文《秋天的雨》【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课时课时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象。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等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诗歌《秋天到》吗?齐背一下。
.这首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秋天美丽的景色。
.秋天这么美,现在就请大家跟随老师的脚步,一起去郊游,跟老师一起书写。
齐读。
.质疑:“秋游”什么意思?看了这,你有什么问题?走进课文,感受秋天。
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标上小节号。
画出带有田字格中生字的词语。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学们读得不错,看看这些词你认识吗?老师郊外游玩白兔忙着奔跑自己先读读这些词语。
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师: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空、农、忙:都是后鼻音。
玩:是前鼻音。
指名读词,开火车读词。
现在老师把拼音去掉,你还会读这些词吗?自读,指读,齐读。
你能给这些生字组一个词或组一个成语,或说一首带有生字的诗?同学们,你们的知识真丰富,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生字词,你们会读吗?稻子高粱绵羊追逐打滚儿逮蚂蚱捡树叶嗓子“高粱、逮蚂蚱”中“粱”“蚱”字音有什么区别?“打滚儿”中“儿”是儿化韵。
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会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如果把拼音去掉,你也会读吗?齐读。
.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同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朗读课文,师生相机纠正、指导。
三、初步感知,理解.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提了什么问题?,现在你们能回答了吗?.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出示每节的意思,但是已打乱了顺序。
同学们玩得很开心。
农田丰收了,非常美丽。
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秋游。
天空一望无边,非常好看。
想一想,给每个自然段选择正确的意思。
如果想不出,可以再读读课文。
.指名回答。
.你喜欢哪一个段落?谁来读一读。
.同学们已经初步把课文读懂了,让我们齐声再把课文读一遍。
四、教学生字,指导练写.读生字,巩固生字的字音。
.自学课后笔顺表,把生字按笔顺描一遍。
.你在字形上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兔:最后一笔点是小兔的尾巴不能丢。
.刚在描红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些生字比较难写呢?谁来帮助这些同学。
.在学生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总结。
郊:左边的“交”捺改成点。
.教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
.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
.反馈,把写得好、中、差的本子拿上来投影,让学生评析。
课堂作业新设计描红练习。
比一比,再组词。
交兔家喊郊晚逐城参考答案:略上交白兔大家喊叫郊外晚上追逐城市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秋游》。
首先,我们来听写一下生字词,看谁写得最好。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精读教学第1自然段。
.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教师问:可不可以读成:天气渐渐凉了,秋风起了……为什么不能反过来读?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加了“渐渐”,好在哪里?作者用词多么准确,让我们齐声有感情读这句话。
.读了这个自然段,你还知道了什么?.指导朗读。
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了什么景象呢?教学第2~3自然段。
.自读2~3自然段,想想天空、农田美在哪里?还可以用笔把相关的句子用“——”画下来。
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由评说交流时,渗透语言文字的训练。
“天空”是什么样的?你们还可以为“蓝蓝”换个词吗?天空还是怎样的呢?还有哪些词也表示“一望无际”这个意思?一望无垠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齐声读读这些词语。
天空中的白云又是什么样的?读读相关的句子。
看,天上的云真是变化多端,姿态万千,继续想像,或根据你刚才看到的画面,用“有时像……有时像……”把白云姿态继续说下去,看谁说得更美、更生动。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进行指导、纠正。
可真美呀!我们也要把这美景读出来。
注意:“蓝蓝的”、“白”这两个写色彩的词要读重音,“一望无边”、两个“有时像”要读得慢,读出同学们正驻足细看的神情,“几朵白云”、“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喜悦的心情。
学生自读,指读,评析,齐读。
.农田也很美,你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你认识这些庄稼吗?秋天他们有什么变化?出示:稻子黄了,高梁红了,棉花白了。
这句的意思是什么?.庄稼丰收了,此时农民的心情怎样?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稻子、高粱、棉花在秋天里是什么样的呢?稻田里,稻子熟了,谁能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它看起来像什么呢?用个比喻句来说一说。
高粱地里有什么变化?指生说一说。
棉花在这个季节里,也盛开了,看看它的形态与色彩,来形容一下。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农田里的美景。
美美地读一下这个自然段。
过渡:刚才是同学们亲眼看到的秋天的天空美,农田的美,那么他们玩得怎么样?让我们也去感受一下。
教学第4自然段。
.指名读第4自然段。
.这一段里有几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同学们在秋天的田野做了些什么?什么是“向着天空亮开了嗓子”?谁能来试试?.指导朗读。
读好“打滚儿”、“逮蚂蚱”、“捡树叶”、“采野花”,.提供句式说话。
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有的,还有的,大家,玩得多开心呀!放学后,值日生留下来打扫卫生,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多!.同学们多么高兴啊!教师引读:大家……多开心啊!.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了“大家……”。
想一想:虽然都是写同学们高兴,但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呢?指导朗读。
第4自然段中的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要逐次加快,最后一句中的“大家”、“多开心哪”要重音轻读。
读得缓慢,充分表达孩子们尽情玩耍时的兴奋心情。
师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有的……有的……还有的……”一般会用在什么情况下呢?学生自由讨论,还有哪些场景、事物可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种先分后总的写法来写?讨论交流:农贸市场商场里过年家里热闹的景象……自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纠正。
指名说。
三、总结全.读了全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秋天的郊外多美,同学们玩得也开心,让我们把这美好的情景留在脑海中,好吗?.齐声有感情朗读全文。
积累词语,齐读。
走出家门,去寻找身边的秋天。
四、指导练笔.同学们,你们在春天或秋天时出去玩过吗?.可以仿照课文由景到人,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写你所看到的景象?我们评评谁写得最好!课堂作业新设计根据提供的句式说话。
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有的,有的。
大家,多开心呀!找一找、读一读描写秋天的诗歌。
参考答案:跳高跳远跳绳说着笑着《山行》、《秋夕》、《山居秋暝》等板书设计:天空美秋游田野游玩乐教学反思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将读贯穿始终,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达到以读激情,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教学目的。
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关注学生的朗读,并运用各种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读课文。
说话训练,积累词语,给学生说的机会本课蕴含了丰富的说话训练的材料。
重点训练了“有时像……有时像……”和“有的……有的……有的……”这两个句型。
在训练的时候,我也配上图片,或者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学生举手很踊跃,说得也都很完整具体。
我觉得在低年级,老师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首先要把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清楚和灵活的教学机智。
只有这样,一堂课才会更完美。
这节稍觉得意的课,之所以上得如此自如而轻松,源于课前的充分预设,课中的随机调整,也就是“以学定教,顺势而导”。
孩子的朗读要达到有感情,必须真正由情而发,由感而出,进入情景达到忘我。
同课异构创新教案《秋游》教学设计【教学设想】《秋游》这篇课文是苏教版第三册中的一篇语言很美的写景小短文,这篇课文叙写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秋游的活动,描绘了秋天天空和田野的美好景象,表现了孩子们沉浸在大自然动人秋色中的愉悦感受和欢乐心情。
本课的课文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边诵读边想象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走进文本,再让文本走进学生。
通过对课文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小朋友,上一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还学会了许多生字新词,这些生字、新词还认识吗?指读词语找一找轻声音节的词,多音字选择其中的一个说句话二、精读下面,老师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分自然段讲读出示:自然段:秋风起了,天气凉了。
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
指名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呢?交流回答谁能用“渐渐”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呢?齐读小节。
出示:第二、三自然段小朋友,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向郊外,欣赏美丽的秋天。
轻声读一读二、三两小节。
找找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
师根据回答板书:蓝天、白云、稻子、高粱、棉花出示图片:秋游图,说说按什么顺序写得?出示图片:天空,这是什么样的天空?的天空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白云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想不想去看看?出示: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边读边想象:想一想,这满天的白云还像什么呢?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吧?出示:白云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
讨论指导朗读:范读、多形式的读过渡:秋天的天空很美,秋天的农田也美呢。
指名读第3小节出示:稻子黄了,像铺了一地金子。
高粱红了,像燃烧的火把。
棉花白了,像下了一场白雪。
秋天的农田是丰收的农田,农民伯伯看到这美丽的农田,感到丰收在望,在他们的心里是多么高兴啊!小朋友,你想:农田里,稻子黄了,黄得怎样?高粱红了,红得怎样?棉花白了,白得怎样?说话练习指导朗读:其中“黄了”“红了”“白了”音量要逐次加重。
多形式读小朋友,秋天的天空、农田给大家带了喜悦的心情,一起来读读二、三小节。
出示:同学们来到了美丽的郊外,玩得十分开心。
齐回答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家玩得十分开心?出示:同学们有的,有的,有的,多开心哪!平时你在野外草地上打过滚吗?逮过蚂蚱吗?怎么逮的?如果是你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你会喊什么?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并且表达这种心情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吗?板书:有的……有的……有的……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仿佛也跟着参加了一次郊游,你开心吗?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感受秋天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