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生理学基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神经系统
考纲要求
1. 掌握突触的概念,掌握内脏痛的特点,掌握牵涉痛的概念及临 床意义,掌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及生理意义,掌握条件反 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概念和区别。
2. 熟悉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熟悉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牵 张反射、大脑皮层及小脑的功能),熟悉去大脑僵直产生的概念。
出的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能使所有与其发生突触联系的其他神经元都发生抑 制,都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根据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和联系方式的不同, 突触后抑制可分为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
①传入侧支性抑制 传入侧支性抑制是指在一个感觉传入纤维进人脊髓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某 一中枢的神经元,另一方面发出其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然后通过抑 制性神经元的活动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的神经元。例如,伸肌的肌梭传入纤维进 人中枢后,直接兴奋伸肌的ɑ运动神经元,同时发出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神经 元,转而抑制屈肌的ɑ运动神经元,导致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这种抑制曾被 称为交互抑制。这种形式的抑制不是脊髓独有的,脑内也有。这种抑制能使不 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
除小肠平滑肌舒张外,其余均收缩、兴奋。 c.阻断剂 酚妥拉明。 ②β受体 a. β1受体 ◆分布:心脏。 ◆效应:心跳↑。 ◆阻断剂:普蔡洛尔(心得安)。 b. β2受体 ◆分布:交感神经支配的支气管、胃肠、子宫和血管平滑肌。 ◆效应:舒张。
◆阻断剂:丁氧胺。 四、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1.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辅散式联系(2)聚合式联系(3)环式联系(4)链锁式联系 2.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递(2)中枢延搁(3)总和现象(4)易疲劳性(5)后发放(6)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7)兴奋节律的改变 3.中枢抑制 中枢抑制可分为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 (1)突触后抑制 突触后抑制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活动引起的。由这一抑制性神经元发

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ppt课件

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ppt课件
情绪与行为的神经基础
情绪与行为的神经基础主要涉及边缘系统,包括杏仁核、海马、扣带回等结构。这些结构参与情绪的识别、表达和调 节等过程,同时也与行为决策和动机等密切相关。
情绪与行为的相互作用
情绪可以影响行为决策和执行,同时行为也可以反过来影响情绪体验。例如,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个体 的探索和创新行为,而消极的情绪则可能导致个体的退缩和回避行为。
学习与记忆的神经基础
大脑皮层是学习与记忆的主要神经基础,尤其是前额叶、颞叶和顶叶等 区域。此外,海马、杏仁核等结构也参与学习与记忆过程。
语言与认知
语言的定义和要素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要素组成。
语言处理的神经机制
语言处理涉及多个脑区,包括布洛卡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威尔尼克区(听觉性语言中 枢)和角回(视觉性语言中枢)等。这些区域分别负责语言的产生、理解和书写等功能。
运动单位
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 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功能 单位。
运动神经元
位于脊髓前角或脑干运动神经核 内的神经元,负责将神经冲动传 导至肌肉或腺体,引起肌肉收缩 或腺体分泌。
运动传导通路
上运动神经元
起自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 其轴突组成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 。
下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 出的神经轴突,是接受锥体束、锥体 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方面来的冲动的 最后共同通路。
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应急反应,动员机体潜能,适应环境急骤变化
副交感神经系统
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中枢控制
大脑皮层、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 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PPT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PPT课件
自主神经系统是调节内脏、血管、腺 体等自主器官活动的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自主神经系统主要负责维持机体内环 境的稳定,调节体温、呼吸、消化等 方面的生理活动。
自主神经系统的分类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 神经两类。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是通过反射 弧来实现的,能够快速地对外界刺激 作出反应。
谢和生理反应。
03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控制着机体的内脏器官
和血管等平滑肌。自主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来维持机体的
内环境稳定。
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感觉
神经系统通过感觉神经元接收来自机体内外的刺激,并将这 些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感觉包括痛 觉、温度觉、触觉和味觉等。
03
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神经信号的传递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处理和传递信息。神经元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 从一个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突触。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信息通过突触传递。突触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传递信息,神 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不同的神经递质有不同的作用,如兴奋或抑 制。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
性。
脊神经
脊神经概述
脊神经是与脊髓直接相连的31 对神经,负责传递脊髓与身体
各部分之间的信息。
脊神经的功能
脊神经主要负责感觉、运动、 内脏等方面的功能。
脊神经的分类
脊神经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 经两类。

精选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讲义.(ppt)

精选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讲义.(ppt)

特异投射系统 除嗅觉外,各种感觉传 入冲动由脊髓、脑干上行,到丘脑换元后, 发出特异投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特定 区域。
特点:投射途径专一 点对点投射
功能:引起特定感觉
非特异投射系统 各种感觉传导通路的 纤维经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结构 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经多次换元抵达丘 脑,再发出纤维,弥散的投射到大脑皮质的 广泛区域。
一、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
定义:由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 的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分类: 中枢递质
1、乙酰胆碱 2、单胺类 3、氨基酸类 外周递质
1、乙酰胆碱 胆碱能纤维
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副交感神 经节后纤维和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支配 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
旧小脑 (脊髓小脑):由小脑前叶和后叶 的中间带区构成,其功能为调节肌紧张
新小脑( 皮层小脑):指后叶的外侧部, 它仅受来自大脑皮层传来的信息。
其功能为协调随意运动。
(一)大脑皮层运动区
1、主要运动区:中央前回
2、大脑皮层对躯体的调节是通过锥体系与锥 体外系 下传而实现的。
(1)锥体系 皮层脊髓束和皮层脑干束。
(一)痛的类型、及其性质
(1) 体表痛
快痛:刺激后很快发生,消失也快,是一种尖 锐而定位清楚的“刺痛”,
慢痛:一种定位不清楚的“烧灼痛”,在刺激 后0.5~1.0秒才能感觉到,持续时间长,并伴 有情绪反应及心血管和呼吸等变化,
(2)躯体深部痛:定位不明确,可伴有恶心、出 汗和血压的改变。
内脏痛的特点
非特异投 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
(一)感觉代表区的分区与功能 1.体表感觉代表区 第一体感区:位于中央后回。 ①感觉投射规律: a.交叉投射,但头面部的投射为双侧; b.投射区域的大小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灵 敏度呈正相关; c .投射总的安排为倒置,但头面部为立正。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包括反射性运动控制、模式化运动控 制和随意运动控制等。其中,反射性 运动控制是最基本的运动控制方式, 模式化运动控制是中枢神经系统通过 学习和记忆形成的固定运动模式,而 随意运动控制则是中枢神经系统根据 环境变化灵活调整运动策略的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元的分布
广泛分布于内脏、血管和腺体等 器官,形成交感神经链。
通过反复练习和深化理解来巩固。
03
学习与记忆的关系
学习是记忆的前提,记忆是学习的结果。没有学习,就没有可回忆的内
容;没有记忆,则无法保持和再现学习的成果。
情绪与情感
情绪
情感
短暂的、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通常与 特定的生理唤醒和表情模式相关。例如, 愤怒、恐惧、快乐等。
持久的、相对稳定的心理体验,通常与个 人的价值观、信念和期望相关。例如,爱 、恨、信任等。
交感神经递质
主要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管 收缩、心跳加快等效应。
交感神经兴奋表现
在应急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使 机体处于“战斗或逃跑”反应。
副交感神经系统
1 2
副交感神经元的分布
主要分布于心脏、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等器官。
副交感神经递质
主要释放乙酰胆碱,引起血管舒张、心跳减慢等 效应。
3
副交感神经兴奋表现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目录
• 神经系统概述 • 感觉神经系统 • 运动神经系统 • 自主神经系统 • 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可塑性
01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组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和周 围神经系统(包括感觉神经、运 动神经和自主神经)组成。

温州医科大学《生理学》神经9 王庭槐ppt课件

温州医科大学《生理学》神经9 王庭槐ppt课件
NE--------使输精管平滑肌收缩
神经肽Y (NPY)---不能直接收缩输精管,但可抑制 突触前NE的释放量
生理教研室 lixu
生理学课件
(4)神经调质的概念 神经调质的作用是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调节
和改变原有的突触传递效能,并不直接引起突触 后电位。
神经肽
生理教研室 lixu
生理学课件
2.中枢主要的神经递质
①功能性作用:N元通过传导AP→递质释放→调控所支配组织的功能
活动;
②营养性作用:N元合成、轴浆运输、末梢经常性释放某些营养性因子,
持续地调整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
如切:断运动N→所支配的肌肉内糖原合成↓、蛋白质分解↑,肌肉逐渐萎缩;
将N缝合,经N再生→所支配的肌肉内糖原与蛋白质合成↑,肌肉逐渐恢复。
(四)神经递质与受体 1.神经递质概述 (1)确定标准:
⑴ 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该神经递质的物质及酶系统,
⑵ 递质从突触前终末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发 挥特定的生理效应。
⑶ 实验将适当浓度的该物质施加到突触后膜,能产生与刺 激突触前膜相同的反应。
⑷ 存在能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其它环节(如重摄取)。
意义:使神经元 的活动能及时终止, 同一中枢许多神经元 的活动步调一致。
甘氨酸受体拮抗剂士的宁 或破伤风毒素破坏 Renshaw’s 细 胞 的 功 能 → 强烈的肌痉挛。
生理教研室 lixu
生理学课件
2) 突触前抑制
抑制发生在突触前膜,结构基础为轴-轴-胞体的串联式突触,一般 存在于感觉传入系统中。
生理学课件生理教研室lixu89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对肌紧张的调节网状结构背外侧部包括中脑背盖网状结构内侧尾部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与易化区构成易化系统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引部与抑制区构成抑制系统上级中枢下传通路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强在肌紧张的平衡调节中占优势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弱网状脊髓束肌紧张和肌运动网状脊髓束肌紧张和肌运动生理学课件生理教研室lixu90去大脑僵直产生的机理易化区延髓网状结构的背外侧部分中脑的中央灰质及被盖下丘脑和丘脑中线核群等部位抑制区抑制区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侧部分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部切断大脑皮层和纹状体等部位与网状结构的功能联系抑制区和易化区间活动失衡易化区活动明显占优势去大脑僵直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脑干网状结构脊髓运动神经元肌紧张肌紧张生理学课件生理教研室lixu91临床上蝶鞍上囊肿阻断皮层与皮层下联系引起去皮层僵直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

3.突触后 ↓
不变
膜兴奋性
4.潜伏期 较短
较长
持续时间 较短(10 ms) 较长(100-200 ms)
突触后抑制
5.影响 抑制突触后神经 范围 元所有的兴奋性
信息传递 6.生理 调节传出神经元 意义 活动。使神经元
活动及时终止或 促进同一中枢内 神经元活动协调
突触前抑制
仅抑制某一传入 神经末梢的信息 传递 调节传入神经元 活动,选择性控 制传入的感觉信 息
筒箭毒
2.儿茶酚胺及其受体 (1)肾 上 腺 素 ( adrenaline,A ; 或
epinephrine,E)和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或 norepinephrine,NE) 及其受体 ① 肾上腺素能纤维:多数交感节后纤维, ②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主要位于延髓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主要在低位 脑干
(三)神经元的蛋白合成与轴浆运输 1.轴浆运输的形式 顺向运输:快速运输(410mm/d) 慢速运输(1-12mm/d) 逆向运输:NGF、病毒、毒素。
2.轴浆运输的机制 驱动蛋白(kinesin)
(四)神经与靶组织的相互营养作用 1、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支持神经的营养性因子
(neurotrophin,NT)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主要生物效应: (1)交感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正常发育和
6.嘌啉类递质及其受体
A1, A3 P1 A2A, A2B
CAMP CAMP
P2 P2Y,P2U G-蛋白, 磷脂酶 C
P2X (P2X1,P2X2,P2X3) P2Z
P1 受体对腺苷敏感,P2 受体对 ATP 敏感,主要起抑制作用。

2024年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完整)

2024年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完整)

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完整)一、引言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负责传递、处理和储存信息,以协调和控制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本课件旨在介绍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信号的产生、传递和处理过程。

通过学习本课件,您将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保持神经系统的健康。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细胞体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负责维持神经元的生命活动。

树突是神经元的输入部分,负责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

轴突是神经元的输出部分,负责将神经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靶细胞。

突触是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或靶细胞之间的连接点,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2.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或树突组成的纤维状结构,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和无髓鞘两种类型。

有髓鞘神经纤维的传递速度较快,主要负责传递长距离的神经信号。

无髓鞘神经纤维的传递速度较慢,主要负责传递短距离的神经信号。

3.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的复杂网络,负责传递和处理神经信号。

神经网络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处理和储存信息。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负责传递信息。

三、神经信号的产生和传递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的电位差,一般为-70毫伏。

静息电位的存在是由于神经元细胞膜对离子的选择性通透性。

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差导致离子通过细胞膜,形成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神经元在兴奋状态下的电位变化,用于传递神经信号。

当神经元接收到足够的刺激时,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导致离子流动,使细胞内外的电位迅速反转。

这个过程称为动作电位的产生。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速度可达每秒数十米。

3.突触传递突触传递是神经信号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当动作电位到达神经元的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产生新的动作电位。

神经系统生理学ppt课件

神经系统生理学ppt课件
分泌和免疫等生理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与学习记忆
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即在外界刺激或经验作用下,神经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可发生适应性改变。
学习与记忆
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获得新的行为或知识的过程,而记忆则是对这些经验和知识的保持和再 现。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通过神经元突触可塑性、胶质细胞参与等 机制实现学习记忆的过程。
02
根据收缩速度和代谢特征,肌纤维可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

不同肌纤维类型的生理特征
03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力量大,但易疲劳;慢肌纤维收缩速度
慢,力量小,但耐疲劳。
运动控制与协调
运动控制
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包括运 动指令的产生、传导和执行。
运动协调
运动控制的生理机制
包括感觉输入、中枢处理和运动输出 三个环节,涉及大脑皮层、基底神经 节、小脑和脊髓等多个结构。
治疗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神经系统疾病,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疗。同时,关注患者 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THANKS
感谢观看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失衡
调节
通过神经递质、激素等多 种方式实现自主神经系统 的调节,维持机体平衡
失衡
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可能导 致多种疾病,如高血压、 冠心病、糖尿病等
治疗
针对不同疾病,采取药物 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措 施,恢复自主神经系统平 衡
05
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学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皮层的分区
感知内外环境变化,调节机体各 器官系统活动,维持内环境稳态 ,实现高级认知功能
神经元与突触传递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CHAPTER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负责整合和处理各种信息,控制机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分,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

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030201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根据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神经元的分类包括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以及突触后膜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突触传递的过程神经元与突触传递1 2 3包括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它们在突触传递中起关键作用。

神经递质的种类根据与神经递质结合的特性可分为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偶联型受体和酶联型受体。

受体的类型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可改变受体的构象或激活相关酶,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效应。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神经递质与受体CHAPTER感觉器官与感受器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受器类型光感受器、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等感受器的生理特性适应、换能、编码等听觉传导通路耳蜗→ 听神经→ 脑干听觉传导通路→ 大脑皮层视网膜→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视放射→ 大脑皮层触压觉传导通路外周触压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 丘脑→ 大脑皮层痛觉传导通路外周痛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 丘脑→ 大脑皮层温觉传导通路外周温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 丘脑→ 大脑皮层感觉传导通路感觉中枢及感觉整合感觉中枢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包括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感觉整合多种感觉信息在大脑皮层的整合,形成对外部世界的整体感知感觉剥夺与感觉过敏感觉剥夺指长时间缺乏某种感觉刺激,导致相应感觉能力下降;感觉过敏指对某种感觉刺激过于敏感,产生不适或疼痛等异常感觉。

CHAPTER03运动单位与肌纤维类型关系不同运动单位包含的肌纤维类型不同,影响肌肉收缩特性。

生理学神经系统zPPT课件

生理学神经系统zPPT课件

配体与受体结合的特点: (1)特异性 (2)饱和性 (3)可逆性
(1)受体的亚型。如α1 、α2 、 β1 、 β2受体 (2)突触前受体: 受体一般存在于突触后膜,也可存在于突触前膜 (3)受体的作用机制: G蛋白耦联受体 离子通道通道型受体 (4)受体的浓集:特异结合蛋白 (5)受体的调节
受体上调:当递质分泌不足 时,受体的数量将逐渐 增加,亲和力也逐渐升 高的现象。 受体下调:当递质释放过多 时,受体的数量则逐渐 减少,亲和力也逐渐降 低的现象。
2.习惯化(habituation)和敏感化(sensitization) 习惯化:重复施以温和刺激,突触对刺激的反应减 弱甚至消失,这种可塑性称习惯化。 机制:突触前Ca2+内流↓→递质释放↓ 敏感化:突触对刺激的反应性增强,传递效应增强。 机制:突触前易化 如5-HT释放↑→cAMP↑→ K+通道磷酸化关 闭→ Ca2+进入突触前膜增加,递质释放↑
(4)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
A. 电位记录:图中记录电极 插入支配股直肌(伸肌)的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内, 以适当强度电刺激相应的后 根传入纤维,在该运动神经 元内可记录到 EPSP ; B. EPSP :在一定范围内加 大刺激强度, EPSP 的去极 化程度随之增大(上面三个 记录),当去极化达到阈电 位时,即可爆发动作电位 (最下面一个记录),上线: 神经元胞内电位记录,下线: 后根传入神经电位记录。
1)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传导兴奋 影响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因素有: 神经纤维的直径: 有髓纤维传导速度=6×直径(微米) 温度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⑴完整性: →结构与功能完整性 ⑵绝缘性: →各神经纤维兴奋传导彼此隔绝 ⑶双向性: →局部电流在刺激点二端发生,传向远端 ⑷相对不疲劳性:→连续刺激时,神经能长时间保持其传 导兴奋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2
6
二、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2020/12/12
A、辐射式 信息扩散 感觉传导途径 B、聚合式 信息总和 运动传导途径 C、链锁式 在空间上扩大作用的范围 D、环状式 后发放或反馈的结构基础
7
三、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
(一)、突触传递
突触:神经元之间互相接触并传递信息 的部位,
突触的分类: A、轴突-胞体突触
B、轴突-轴突突触
C、轴突-树突突触
2020/12/12
8
2020/12/12
1、突触的微细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 小泡
突触结构示意图
9
2020/12/12
2、突触传递的过程
动作电位传至突 触前神经元末梢
前膜去极化
钙离子内流
突触小泡释放 神经递质
递质穿过突触间隙 与突触后膜受体 结合
中枢神经系统基本活动过程包括 兴奋和抑制
2020/12/12
11
2020/12/12
4、突触传递的特点
1. 单向传递 递质只在突触前膜释放,兴奋
只从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释放
2. 中枢延搁 神经递质释放向后膜扩散、发
挥作用所耗费的时间
3. 总和 多个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总和才能达
到阈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爆发动作电位。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第一节中枢神经活动的一般规律
神经系统的基本 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神经元 有一个或多个树突 只有一个轴突, 神经纤维 神经系统的基本 活动方式是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 是反射弧
4. 兴奋节律的改变 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上冲动频率不一的现象。
5. 对内环境敏感和疲劳 突触间隙与细胞
外液相通,所以内环境影响突触的传递。 神经递质在传递中易消耗,所以易疲劳。
6. 后发放
12
四、中枢抑制
本质是突触活动的抑制
根据发生的机制分为突触前抑制 和突触后抑制
突触后抑制:抑制中间神经元,释
(三)皮肤痛觉
刺激皮肤,首先出现快痛稍后慢痛。
2020/12/12
21
2020/12/12
(五)内脏痛:
内脏痛的特点 (1)定位不准确:最主要的特点
17
非特异投 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
2020/12/12
18
2020/12/12
四、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Hale Waihona Puke (一)感觉代表区的分区与功能
1.体表感觉代表区
第一体感区:位于中央后回。
①感觉投射规律:
a.交叉投射,但头面部的投射为双侧;
b.投射区域的大小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灵 敏度呈正相关;
c .投射总的安排为倒置,但头面部为立正。
后0.5~1.0秒才能感觉到,持续时间长,并伴 有情绪反应及心血管和呼吸等变化, (2)躯体深部痛:定位不明确,可伴有恶心、出 汗和血压的改变。
20
(二) 痛觉感受器及其刺激
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且痛觉感受 器为特异性,但不如别的感受器;
致痛物质:ATP、H+、K+、5-HT、 组胺、乙酰胆碱、蛋白溶解酶、缓激 肽等。
2020/12/12
15
二、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
各种感觉器的传入冲动,大部分经脊神经后 跟进入脊髓,上传大脑皮质
传导痛觉、温度觉和轻触觉 特点:先交叉后上行
传导精细触觉和肌肉本体感觉的 神经纤维 特点:先上行,然后在薄束核和
楔束核处交叉到对侧。
一侧脊髓半离断,同侧深感觉、 运动障碍,对侧浅感觉障碍。
3. 反馈 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环状式联系
2020/12/12
14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一、感受器:人体专门感受刺激 的特殊结构。
特点:
1. 适宜刺激 每种感受器都只对一种特定的
刺激最为敏感
2. 换能作用 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可将刺激转
换为生物电能

激 局部电位 达到阈值 爆发动作电位
3. 适应现象 同一刺激强度持续作用,感觉 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嗅觉、触觉
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如屈肌反射
突触前抑制:通过轴 轴突触活
动引起突触前神经元去极化抑制,使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减少。
2020/12/12
13
反射活动的协调
1. 交互抑制 肢体的协调运动伸肌中枢
和屈肌中枢之间交互抑制
2. 扩散与集中
扩散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辐散式联系 集中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集合式联系
2020/12/12
16
2020/12/12
三、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 除嗅觉外,各种感觉传 入冲动由脊髓、脑干上行,到丘脑换元后, 发出特异投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特定 区域。
特点:投射途径专一 点对点投射 功能:引起特定感觉 非特异投射系统 各种感觉传导通路的
纤维经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结构 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经多次换元抵达丘 脑,再发出纤维,弥散的投射到大脑皮质的 广泛区域。
第九章 神经系统
2020/12/12
1
神经系统分为
中枢神经 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 脑神经和脊神 经 联系中枢神经系统与 全身各器官的神经
2020/12/12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改变 形成突触后电位
钙离子
10
3、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受体 增大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特别是 Na+的通透性 局部膜的去极化。产 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抑制性递质作用突触后膜,使后膜上 的Cl—通道开放 Cl—内流 膜电位 发生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2、内脏感觉区和本体感觉区
内脏感觉区 与痛觉有关
第二感觉区:位于中央前回和岛叶之间。
本体感觉区 位置觉和 肌肉、关节的运动觉
位于中央前回
19
2020/12/12
五、痛觉
(一)痛的类型、及其性质
(1) 体表痛 快痛:刺激后很快发生,消失也快,是一种尖
锐而定位清楚的“刺痛”, 慢痛:一种定位不清楚的“烧灼痛”,在刺激
2020/12/12
5
一、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
是传导兴奋 传导兴奋具有的特征 1、生理完整性 必须具备结构和功能
的完整 2、绝缘性 神经纤维间传到兴奋互
不干扰 3、双向传导性 神经纤维任何一点
受刺激产生兴奋,动作电位可同时向 两端传导 4、相对不疲劳性 神经纤维可较久的 保持传导兴奋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