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看皮肤病的

合集下载

中医治皮肤病的辨证思路

中医治皮肤病的辨证思路

中医治皮肤病的辨证思路中医治疗皮肤病,多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

中医认为皮肤病的发生往往是气血阴阳与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向表现,因此常外病内治,遵循整体观,达到阴平阳秘。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医治皮肤病的辨证思路一、中医治皮肤病的辨证思路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八纲辩证是中医辩证最基本方法。

通过四诊获得的资料,根据人体正气的盈亏、病邪的盛衰、疾病的浅深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种证候。

(一)表证证候特点:病位浅、病程短、起病急。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寒、无汗或有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等。

常见疾病:如风寒或风热所致的荨麻疹。

(二)里证特点:病位深达脏腑,病程较长。

临床表现:壮热、口渴、神昏、谵语、尿赤、便结、舌经苔黄、脉洪而数。

常见疾病:如皮肤疖、痈等化脓感染性皮肤病,未经及时治疗,热毒传入营血。

(三)寒证证候特点:是感受寒邪可机体的机能活动衰减,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个方面。

临床表现: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沉。

皮肤损害常表现为色淡白或青紫,温度偏低,或有疼痛,得暖则缓。

常见疾病:如冻疮、肢端动脉痉挛病。

(四)热证证候特点:是感受热邪或机体的功能亢盛,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个方面。

临床表现:发热喜凉,口渴冷饮,面红耳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

皮肤损常表现为色鲜红,欣热,肿胀,或脓疱、瘀斑。

常见疾病:如丹毒、败血症出现的皮肤紫癜。

(五)虚证证候特点:是正气虚弱不足。

临床表现:由于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不同,故表现各有特点。

一般常见的为精神萎靡,面色胱白,身倦无力,或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或不禁,舌质淡,舌面光滑无苔,脉细弱。

常见疾病:如瘰疬性皮肤结核、系统硬皮病,系统红斑性狼疮。

(六)实证证候特点:是邪气亢盛有余。

临床表现:包括气滞、血瘀、痰饮、虫积等,因而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虽然皮肤病发生在人体表面,但通过气血经络与人体内脏紧密相关。

某些皮肤病发于皮表,肌肤腠理受邪,可趋于内,影响内脏;而一些内脏疾病亦可形诸于外,通过皮肤表现出来。

因此中医辨证治疗皮肤病,既有与治疗内脏疾病相同的—面,又具有其独特之处,现简述如下。

一、八纲辨证八纲是指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是辨证的总纲领,皮肤疾病亦不例外。

阴证与阳证、表证与里证、虚证与实证、寒证与热证,是四对既互相对立而又互有联系的基本证候。

八纲是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常作为辨证施治的基本法则,其着眼点是对疾病大体的病理分类,而非完整而具体的证,突出反映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辩证法思想。

在八纲辨证中阴阳为总纲,也就是把疾病分为两大类,其中表证、实证、热证是阳证,里证、虚证、寒证是阴证。

(一)辨表里证【表证】表证即六淫邪气从外侵袭机体造成的位于体表的轻浅证候。

主要见于外感疾病的初起阶段。

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疼痛,或见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痛不适等症,舌苔薄白,脉浮。

可见于风瘾疹(急性荨麻疼〉之风寒外束、卫外不固证。

【里证】里证泛指病变部位在里,即脏腑、气血运化异常所表现的证候。

如溻皮疮(剥脱性皮炎)随病情发展出现皮肤暗红,或见疲斑,偶有青紫,大量糠秕状鳞屑,伴髙热,口干唇燥,甚则热陷心包,神昏谵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二)辨寒热证寒证与热证反映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

【寒证】寒证指由阴盛或阳虚所导致的以寒冷为主的一类证候,临床表现为恶寒或畏寒喜暖,面色咣白,手足厥冷,口淡不欲饮,分泌物淸稀置多,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质润,脉迟或紧。

在皮肤科疾患中可表现为皮损颜色暗淡,肤温偏低,或自觉疼痛得温则舒。

可见于冻疮,手足厥冷(肢端动脉痉挛症:!、皮痹(系统性硬皮病)等。

【热证】热证指由阳盛或阴虚所产生的以温热表现为主的一类证候,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心烦易怒,或见血液异常外渗,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中医治皮肤病的辨证思路

中医治皮肤病的辨证思路

中医治皮肤病的辨证思路中医治疗皮肤病,多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

中医认为皮肤病的发生往往是气血阴阳与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向表现,因此常外病内治,遵循整体观,达到阴平阳秘。

中医正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归纳、辨识人体状态,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局部辨证和全身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使人体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前不久,在黑龙江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首届主任委员杨素清教授如是说。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杨素清教授指出,大多数皮肤病的中医病名和西医病名是相对应的,如“瘾疹”相当于西医的“荨麻疹”,“风热疮”相当于“玫瑰糠疹”,而有些病并没有相应的对应病名,有的概念也比较模糊。

有人认为中医的辨病大体相当于西医的诊断。

有了疾病的明确诊断,才能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预后。

但中医认为相同的疾病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和疾病的发展阶段不同,临床的证型也不相同。

一般是先辨病后辨证。

辨病的过程往往与鉴别诊断分不开,通过询问病史、诱发因素、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等加以确定。

明确了疾病的诊断,就要根据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伴随症状,进行辨证分析,辨证施治。

比如湿疹,诊断时要看其发病部位是否对称、皮损特点是否呈多形性和渗出倾向,是否伴有瘙痒等。

然后根据病程、皮疹特点及伴随症状确定其辨证分型,进而确定治则。

如急性期多以“湿热证”为主,亚急性期多以“脾虚湿盛证”为主,慢性期则多以“血虚风燥证”为主,但因个体差异,有些患者伴有阳虚症状,临床故采用温法,以“温阳健脾除湿”为主。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原则“同病异治”是指表现相同的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发展、病机变化、正邪消长等差异,采取不同治法。

杨素清教授说,“异病同治”指的是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治则。

中医治病的法则,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

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既不决定于病因,也不取决于病证,关键在于辨识不同疾病有无共同的病机。

中医皮肤病学

中医皮肤病学

中医皮肤病学中医皮肤病学是中医学中一个独特的分支,它研究的是皮肤疾病在中医理论下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皮肤病学注重通过整体观察和辩证思维来辨别皮肤病的本质,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达到治愈或缓解患者症状的目的。

一、中医皮肤病学的病因理论中医皮肤病学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归结为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

内因主要指体内脏腑气血失调、经络阻滞等,外因则包括气候、环境、营养等外界因素。

根据中医理论,皮肤病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综合考虑才能准确把握病因。

二、中医皮肤病学的病机理论中医皮肤病学认为,皮肤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气机不畅,气血瘀滞,导致经络阻塞,湿邪内生,或者是肺脏、脾脏、肝脏等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

此外,中医还强调机体的正气状态是预防皮肤病的关键,只有增强机体抵抗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治皮肤病。

三、中医皮肤病学的诊断方法中医皮肤病学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结合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肉眼观察,以准确判断皮肤病的类型和病机。

其中,望诊主要观察皮肤的色泽、纹络和鳞屑等特征;闻诊则通过患者的气息、体味等判断病情;问诊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症状、疼痛情况等;切诊则通过皮肤的压痛、组织的硬度等判断疾病的性质。

四、中医皮肤病学的治疗方法中医皮肤病学采用针灸、药物、中药外用、中药熏蒸、中药煎洗等综合治疗方法。

针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和平衡机体的阴阳、气血等,并对皮肤病起到修复作用。

药物治疗则依据中医理论中的药性和归经归脏作用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中药外用、煎洗等方法是将中药制成药膏或药水外用,通过药物的渗透和疗效,局部治疗或促进全身痊愈。

五、中医皮肤病学的疗效与展望中医皮肤病学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通过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医从传统的经验总结中提炼出了一套具有独特特色的皮肤病诊疗方法。

然而,中医皮肤病学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中药安全性的问题、治疗方案的个体差异等。

对于此类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中医皮肤病学的临床规范和技术水平。

中医皮部名词解释

中医皮部名词解释

中医皮部名词解释中医皮部是指中医学中关于皮肤病症的研究。

中医认为皮肤病症与内脏器官、经络、气血、湿热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中医学中,皮部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类:皮炎: 中医把皮炎分为湿热皮炎、湿热与痰湿皮炎、痰湿皮炎、气血两虚皮炎、气血郁结皮炎、风湿皮炎等。

疱疹: 中医把疱疹分为风火疱疹、湿热疱疹、湿热与痰湿疱疹、气血两虚疱疹、气血郁结疱疹等。

皮肤瘙痒: 中医认为皮肤瘙痒主要是由于风、湿、热等病因引起。

皮肤色素沉着: 中医认为皮肤色素沉着主要是由于气血两虚、瘀血阻滞等病因引起。

中医皮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基于中医学的五脏六腑理论,通过对病因、病机、病灶等的分析,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手段来调整内脏器官的功能,改善气血循环,清除湿热,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诊断中,中医师会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的体质辨识,通过观察皮肤状况、触诊、听诊、问诊等方式来判断病因和病机。

在治疗中,根据诊断结果,选用适当的中药、针灸、推拿等手段,来调整内脏器官的功能,改善气血循环,清除湿热,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药是中医皮部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可以清热解毒、消炎舒痛、滋润肌肤等功能。

针灸治疗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内脏器官的功能,改善气血循环,清除湿热,达到治疗的目的。

推拿治疗可以通过按摩肌肤,帮助调整内脏器官的功能,改善气血循环,清除湿热,达到治疗的目的。

总之,中医皮部是指中医学中关于皮肤病症的研究, 中医认为皮肤病症与内脏器官、经络、气血、湿热等多种因素有关, 中医皮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基于中医学的五脏六腑理论, 通过对病因、病机、病灶等的分析, 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手段来调整内脏器官的功能, 改善气血循环,清除湿热,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外科如何运用推拿治疗皮肤病

中医外科如何运用推拿治疗皮肤病

中医外科如何运用推拿治疗皮肤病中医外科运用推拿治疗皮肤病皮肤病是一类常见且复杂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身心上的困扰。

在中医外科领域,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疗效。

推拿治疗皮肤病的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皮肤与内在脏腑、经络、气血等密切相关。

当体内气血失调、经络阻滞时,往往会在皮肤上有所表现。

推拿通过手法作用于体表,能够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从而改善皮肤的状态。

在具体的操作中,推拿师会根据不同的皮肤病类型和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手法和穴位。

例如,对于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常选取曲池、血海、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按揉。

曲池穴具有疏风清热、调和营卫的作用;血海穴能养血活血、祛风止痒;足三里穴则可调理脾胃、增强正气。

通过按揉这些穴位,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过敏反应,缓解皮肤症状。

对于痤疮、粉刺等皮肤问题,推拿手法侧重于面部的操作。

以轻柔的摩法、揉法为主,配合点按面部的穴位,如攒竹、鱼腰、承泣等。

这样可以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增加皮肤的营养供应,调节皮脂分泌,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效果。

对于银屑病等慢性皮肤病,推拿不仅注重局部皮损部位的按摩,还会结合背部膀胱经的推拿。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通过推按膀胱经上的穴位,如肺俞、肝俞、脾俞等,可以调节脏腑的气血阴阳,增强机体的代谢能力,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从而改善银屑病的病情。

在推拿治疗皮肤病的过程中,手法的力度和频率非常关键。

一般来说,手法要轻柔、均匀、持久、有力,避免过度刺激皮肤,导致病情加重。

对于急性发作期的皮肤病,手法宜轻;而对于慢性、稳定期的皮肤病,手法可以适当加重。

此外,推拿治疗皮肤病通常需要配合中药内服、外用等综合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

比如,对于湿疹患者,在推拿的同时,可以服用清热利湿的中药方剂,外用清热止痒的药膏。

这种内外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从根本上调理患者的体质,消除病因,使皮肤病得到彻底的治疗。

如何通过中医外科学治疗皮肤病

如何通过中医外科学治疗皮肤病

如何通过中医外科学治疗皮肤病中医外科学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多种多样,首先要说的是中药外治法。

这包括了敷贴法、熏洗法、涂擦法等等。

敷贴法是将调制好的中药膏或散剂直接敷贴在患处。

比如,对于红肿热痛的疮疡,可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药物敷贴,促进炎症的消退。

又如,对于慢性皮肤溃疡,可采用生肌收口的药物敷贴,加速创面的愈合。

熏洗法是利用中药煎汤的热气熏蒸和药液浸泡来治疗皮肤病。

这种方法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例如,对于湿疹、瘙痒症等,用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中药熏洗,能有效减轻症状。

涂擦法是将中药制成药液或药膏,涂抹在患处。

像治疗痤疮,可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药膏涂擦,减少痤疮的发生和炎症反应。

除了中药外治法,针灸疗法在皮肤病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改善皮肤的病理状态。

比如,对于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与情志、神经调节相关的皮肤病,针刺相关穴位能够缓解紧张情绪,调节神经功能,减轻症状。

艾灸则具有温通经络、散寒祛湿的作用。

对于寒湿凝滞型的皮肤病,如冻疮,艾灸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拔罐疗法也是中医外科学治疗皮肤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拔罐可以通过负压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排出体内的毒素和湿气。

对于一些因湿热、血瘀引起的皮肤病,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拔罐能够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效果。

中医外科学还注重情志调理。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可能导致气血不畅,从而引发皮肤病。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

这对于皮肤病的康复至关重要。

饮食调理同样不容忽视。

根据不同的皮肤病类型和患者的体质,中医会给出相应的饮食建议。

比如,对于湿热型的皮肤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甜食等助湿生热的食物;对于血虚风燥型的皮肤病,则要适当多吃一些补血滋阴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黑芝麻等。

中医如何从养血润燥的角度治疗皮肤病

中医如何从养血润燥的角度治疗皮肤病

中医如何从养血润燥的角度治疗皮肤病皮肤病是一类常见且令人困扰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影响。

在中医理论中,养血润燥是治疗皮肤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皮肤与内在脏腑、气血津液等密切相关。

当气血不足、津液亏虚,不能濡养肌肤时,就容易导致皮肤病的发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血虚风燥的情况。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等都可能损伤气血。

比如,长期饮食不均衡,缺乏营养,会导致气血生成不足;过度劳累或长时间的精神压力,会消耗气血;而某些慢性疾病长期损耗人体正气,也会使得气血虚弱。

血虚风燥在皮肤病中的表现多种多样。

常见的有皮肤干燥、粗糙、脱屑、瘙痒,甚至出现皮肤干裂、肥厚等症状。

像老年性皮肤瘙痒症、鱼鳞病、慢性湿疹等,都可能与血虚风燥有关。

那么,中医是如何通过养血润燥来治疗这些皮肤病的呢?中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

在方剂的选择上,四物汤就是一个经典的养血基础方,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组成。

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病情加减药物。

如果瘙痒明显,可加祛风止痒的药物,如荆芥、防风、蝉蜕等;若皮肤干燥、脱屑严重,可加滋阴润燥的药物,如麦冬、沙参、玉竹等。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还有外治法。

比如,使用具有养血润燥功效的中药膏剂涂抹患处。

这些膏剂通常含有当归、地黄、桃仁等成分,能够直接作用于皮肤,改善局部的气血津液运行。

在饮食调理方面,中医也有独到之处。

建议多食用一些具有养血润燥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大枣、桂圆等。

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病情。

生活起居的调理同样重要。

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气血的恢复和调养。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此外,还要注意皮肤的保湿和护理,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浴用品,洗澡水不宜过热,洗完澡后及时涂抹保湿霜。

中医的针灸疗法在养血润燥治疗皮肤病方面也能发挥作用。

通过针刺穴位,如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从而改善皮肤的状况。

中医皮肤科如何诊断皮肤真菌感染

中医皮肤科如何诊断皮肤真菌感染

中医皮肤科如何诊断皮肤真菌感染在中医皮肤科领域,准确诊断皮肤真菌感染是进行有效治疗的关键。

皮肤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致病真菌种类繁多,症状表现也较为多样。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中医皮肤科是如何诊断皮肤真菌感染的。

中医诊断皮肤真菌感染,首先会注重观察患者的症状。

常见的皮肤真菌感染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斑、脱屑、水疱、脓疱、丘疹等。

这些症状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如手足、腹股沟、头皮等。

比如,手足癣多表现为手掌或足底的水疱、脱屑、瘙痒,伴有皮肤增厚、干裂;股癣则常见于腹股沟部位,出现红斑、脱屑,边界较为清晰,伴有明显的瘙痒感。

中医医生还会通过“望闻问切”中的望诊来获取更多信息。

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

面色苍白或萎黄可能提示气血不足,这与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真菌有关。

舌苔的变化也能反映体内的状况,如舌苔厚腻可能暗示体内有湿邪。

在闻诊方面,虽然皮肤真菌感染本身一般没有特殊的气味,但医生会留意患者是否有口臭等其他异常气味,以辅助判断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

问诊在诊断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时间、症状的变化、是否接触过可能的感染源、个人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情况以及其他可能的相关因素。

比如,是否长期穿着不透气的鞋袜,是否与患有真菌感染的人共用毛巾、拖鞋等物品,是否经常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

切诊主要是指脉诊。

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中医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脉象,从而推断其体内气血、脏腑的功能状态。

例如,脉象细数可能提示阴虚内热,这可能与皮肤真菌感染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关联。

除了上述传统的诊断方法,中医皮肤科医生还会参考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

比如,真菌镜检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采集患者皮损处的皮屑、毛发等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真菌菌丝或孢子。

如果镜检结果为阳性,就可以明确诊断为真菌感染。

此外,真菌培养也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

将采集的样本接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是否有真菌生长,并进一步鉴定真菌的种类。

中医外科如何诊治常见的皮肤外科疾病

中医外科如何诊治常见的皮肤外科疾病

中医外科如何诊治常见的皮肤外科疾病在日常生活中,皮肤外科疾病常常给人们带来困扰,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外科在诊治这类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和优势。

中医外科对于常见皮肤外科疾病的诊治,首先强调的是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皮肤的病变往往反映了体内脏腑功能的失调。

例如,痤疮的发生可能与肺热、胃火旺盛有关;湿疹则可能是由于脾失健运,体内湿气积聚所致。

因此,在治疗皮肤疾病时,中医不仅关注皮肤表面的症状,还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生活习惯、情志等因素,从根本上调理身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诊断皮肤外科疾病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望诊就是观察患者皮肤的颜色、形态、皮疹的分布等。

比如,皮肤发红多为热证,发白可能是气血不足。

闻诊包括听患者的声音、嗅气味等。

问诊则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经过、症状特点、饮食起居、情志变化等。

切诊主要是触摸皮肤的温度、湿度,以及通过切脉来判断病情。

通过这四诊,中医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对于常见的痤疮,中医外科有多种治疗方法。

如果是由于肺热引起的,可能会使用一些清肺热的中药,如黄芩、桑白皮等;若是因为胃火旺盛,常用的药物有黄连、石膏等。

同时,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合使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外治法,如中药面膜、洗剂等。

此外,中医还会建议患者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甜食等,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湿疹是另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多与湿邪有关。

对于急性湿疹,往往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的中药有苦参、黄柏、苍术等;慢性湿疹则多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治法,使用的药物如当归、生地、防风等。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外科还会采用中药湿敷、针灸等外治法来缓解症状。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改善湿疹的病情。

荨麻疹也是常见的皮肤外科疾病之一,中医称之为“风疹块”。

其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风邪、寒邪、热邪、血虚等有关。

如何运用中医外科学治疗常见皮肤病

如何运用中医外科学治疗常见皮肤病

如何运用中医外科学治疗常见皮肤病皮肤病是一类常见且多发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身心上的不适。

中医外科学在治疗常见皮肤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方法。

中医外科学治疗皮肤病的理论基础深厚,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皮肤与内在脏腑、经络、气血等密切相关,皮肤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所致。

因此,治疗皮肤病不仅仅是针对皮肤表面的症状,更要从内在调理身体的整体状态。

常见的中医外科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外用、针灸、拔罐、艾灸等。

中药外用是治疗皮肤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对于湿疹,可根据其辨证分型选用不同的外用中药。

如果是湿热型湿疹,常用黄柏、苦参、地肤子等清热利湿的中药煎汤湿敷;如果是血虚风燥型湿疹,则可能会用到当归、白芍、生地等养血润燥的中药制成药膏涂抹。

再比如,对于痤疮,中医常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外用。

可以将黄连、黄芩、大黄等中药研磨成粉,用蜂蜜调制后敷在患处。

对于扁平疣,可用鸦胆子油涂抹,以达到腐蚀疣体的作用。

针灸在皮肤病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改善皮肤病的症状。

比如,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针刺相应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止痛。

对于神经性皮炎,针刺风池、曲池、血海等穴位,能够祛风止痒。

拔罐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拔罐产生的负压作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排除体内的毒素和湿气。

对于荨麻疹、湿疹等因风邪、湿邪所致的皮肤病,拔罐常有不错的疗效。

艾灸则具有温通经络、散寒祛湿的功效。

对于冻疮、慢性湿疹等寒湿凝滞型的皮肤病,艾灸患处或相关穴位,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缓解症状。

在运用中医外科学治疗皮肤病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准确辨证。

不同的皮肤病可能有相似的症状,但病因病机却可能不同,因此需要仔细辨别,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其次,外用药物的使用要注意方法和剂量,避免过敏或刺激反应。

同时,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中医皮肤病学

中医皮肤病学

03
中医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内治法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采用中药汤剂、 中成药等药物治疗,以调节机体 功能,达到治疗皮肤病的目的。
饮食调理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 的饮食调理方案,以辅助药物治疗, 促进病情康复。
情志调护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疏 导、放松训练等方法,缓解患者的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治疗 效果。
案例三:银屑病的中医治疗
总结词
中医治疗银屑病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注重内外兼治,疗效持久。
详细描述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中医认为与血热、血瘀有关。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多具有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的功效,如赤芍、丹参、桃仁等。此外,中医还通过针灸、拔罐等方法来缓解银屑病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皮肤病学
目录
• 中医皮肤病学概述 • 中医皮肤病的症状与诊断 • 中医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 中医皮肤病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 中医皮肤病的案例分析
01
中医皮肤病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皮肤病学是一门研究皮肤疾 病的病因、病理、证候、诊断、 治疗和预防的中医学科。
特点
中医皮肤病学注重整体观念和辨 证论治,强调内外兼治和预防为 主,采用天然药物和针灸等非药 物治疗方法。
03
证候分类理论
中医将皮肤疾病分为不同的证候类型,如风热证、湿热证、血虚风燥证
等。中医皮肤病学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02
中医皮肤病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分类与表现
症状分类
中医皮肤病的症状主要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类。实证表现为红肿、疼痛、瘙痒等 症状,虚证则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等症状。

中医皮肤病的辨证与治疗

中医皮肤病的辨证与治疗

中医皮肤病的辨证与治疗中医学认为,皮肤病是由内脏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在治疗皮肤病时,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

以下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皮肤病的辨证与治疗。

一、辨证分型1. 湿热型:皮肤疹子多为红色、疼痒明显,伴有湿热感。

常见于湿热内蕴、脾胃功能不佳的人群。

2. 风热型:皮肤疹子呈红丘疹、丘疹疹、斑丘疹等形态,伴有灼热感。

多见于外感风热、风热袭表的患者。

3. 血热型:皮肤疹子鲜红或紫红色,伴有疼痛灼热感,易结痂溃疡。

常出现于热毒郁结、血燥内生者。

4. 湿热燥损型:皮肤痒痛、干燥脱屑,常见于湿热燥热互结之人。

5. 血瘀型:皮肤紫斑、紫红色斑块,伴有疼痛灰暗感。

常见于外伤或瘀血内停者。

6. 气滞型:皮肤呈现瘀阻紫癜、疼痛拒按等现象,常见于情志不畅、气血不畅的人群。

二、治疗原则1. 清热解毒:适用于湿热、血热、风热等类型的皮肤病,常用草药有黄连、连翘、地黄等。

2. 润燥祛湿:适用于湿热、湿热燥损型皮肤病,常用草药有萆薢、苦参、石膏等。

3. 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气滞型皮肤病,常用草药有川芎、当归、赤芍等。

4. 理气祛风:适用于气滞、风热型皮肤病,常用草药有柴胡、白芷、羌活等。

5. 温阳散寒:适用于阳虚、湿寒型皮肤病,常用草药有肉桂、补骨脂、防风等。

三、常用草药1. 金银花:清热解毒,适用于湿热型、风热型皮肤病。

2. 茯苓:利湿化痰,适用于湿热型、湿热燥损型皮肤病。

3. 当归: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型皮肤病。

4. 川芎:舒筋活络,适用于气滞型皮肤病。

5. 炮姜:温阳祛寒,适用于阳虚型皮肤病。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皮肤病注重辨证施治,根据病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同时,草药疗法在皮肤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特点,对于一些慢性反复发作的皮肤病尤为适用。

祝愿广大患者早日康复健康!。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虚证与实证是指气血不足或实质过盛所表现的证候。

虚证表现为疲乏无力,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或见心悸失眠,舌淡苔白,脉细弱。

实证则表现为肿胀疼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在皮肤疾病中,虚证可表现为皮损颜色暗淡,质地干燥,或自觉疼痛得温则舒;实证则可表现为皮损肿胀疼痛,质地软硬不均。

气滞是指人体局部或某一经络脏腑的气机运行不畅、受到阻滞所表现的证候。

以局部或全身胀满、痞闷、胀痛为主症,且症状时发时止,时轻时重,可因情志不舒而诱发或加重。

气滞所致皮肤异常亦是以胀满不适等自觉症状为主要表现,例如蛇串疮(带状疱疹),受累部位胀痛,时发时止,时轻时重。

心与小肠是脏腑辨证中的重要内容。

肝主疏泄,泛指肝脏疏通、宣泄、条达升发的生理功能,对全身气血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肝主调畅气机,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人体气机调畅。

异常则会出现气机的瘀滞不畅,引起情志的异常变化,表现为肝火炽盛证:急躁易怒、心烦不寐、耳鸣如蝉、口苦咽干,或肝郁气滞证:抑郁寡欢、多疑善虑、沉闷欲哭、胸胁胀满窜痛等病证。

异常的情绪变化,如暴怒、抑郁,可造成皮肤的异常变化,如黄褐斑等,常常伴有上述症状。

从肝论治,调畅气机,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疗效。

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主藏精,为生命活动的根本,膀胱具有贮尿和排尿功能。

任何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可影响到肾。

临床中以肾之虚证为多见,可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

血分证是指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病邪内陷至血分,其主要症状为高热、口渴、舌质红绛或暗红,脉数、苔黄或薄白。

此证常见于恶性疟疾、败血症、重症肺炎等疾病。

暑为阳邪,是夏令主气,乃火热所化。

夏天是发病率最高的季节,人夏暑热熏蒸,头面颈项赤肿,则成疖毒;盛夏肌腠开泄,感受暑热而生热疮;暑热为邪,热胜肉腐,易于结毒,化为疖肿;夏热之气,损伤肌表,则发为日晒疮;暑热互蒸,蕴结肌媵不解而生天疱疮、痱毒等。

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

情绪的异常变化容易导致身体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从而引起各种躯体疾病。

《皮肤病中医治疗》PPT课件

《皮肤病中医治疗》PPT课件
详细描述
黄褐斑的中医疗法以内服为主,常用中药有柴胡、郁金、香附等。此外,还可以采用外洗法,如用白 僵蚕、白附子等中药煎水外洗患处,以缓解色斑症状。针灸也对黄褐斑有较好的疗效。
03 中药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CHAPTER
中药治疗皮肤病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整体观念、辨证施治、 内外兼治、标本兼治。
注意事项
在使用中药治疗皮肤病时 ,应遵循医嘱,切勿自行 更改治疗方案或长期使用 。
中药治疗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结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经 验,对中药治疗皮肤病的 疗效进行评价。
安全性评价
对中药的成分、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等进行监测和 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 性。
注意事项
定义
皮肤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皮肤黏膜 上的疾病,包括各种皮肤炎症、 感染、肿瘤等。
分类
中医将皮肤病分为疮、痈、疽、 疹、癣、痒等几大类,根据不同 的分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皮肤病病因的认识
外因
外感六淫邪气,包括风、寒、暑、湿 、燥情志内伤 等内因所致,如肝郁气滞、脾虚湿困 等。
05 皮肤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和保健建议
CHAPTER
皮肤病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建议
生活习惯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避免过度搔抓皮肤等。
饮食建议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E、A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坚果等;避免食用过 多的油腻、辛辣食物,以及易致过敏的食物。
皮肤病患者的心理调适和建议
在使用中药治疗皮肤病前 ,应了解药物的疗效和安 全性评价,选择正规渠道 购买和使用药物。
04 针灸和拔罐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医对皮肤病的辨证施治

中医对皮肤病的辨证施治

中医对皮肤病的辨证施治皮肤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皮肤上的各种疾病,其症状多样化,如湿疹、荨麻疹、牛皮癣等。

中医理论认为,皮肤病是由于人体内外环境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因此中医主张要从整体上治疗皮肤病,注重辨证施治。

下面将从中医辨证理论和施治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医对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一、中医辨证理论中医辨证理论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其扮演着指导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角色。

对于皮肤病的辨证,中医主要依据病人的症状、舌苔、脉象等信息进行辨证。

辨证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病因、病机、病位,从而找到相应的治疗方案。

根据中医辨证理论,皮肤病多是由内热、湿热、血瘀等引起,具体的辨证施治方法如下:1. 内热型皮肤病内热型皮肤病表现为皮肤潮红、干燥、瘙痒等症状。

中医辨证认为,这类病多与体内火盛有关,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连、黄柏、地黄等,常配以绿豆、菊花等清热解毒的药材。

2. 湿热型皮肤病湿热型皮肤病表现为皮肤潮湿、油腻,伴有瘙痒、红肿等症状。

中医辨证认为,这类病多与体内湿热有关,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利湿。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柏、薏苡仁、茵陈等,常配以白术、橘红等清热利湿的药材。

3. 血瘀型皮肤病血瘀型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发紫或暗红,伴有疼痛、瘀点等症状。

中医辨证认为,这类病多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治疗方法主要是活血化瘀。

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芎、丹参、赤芍等,常配以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的药材。

二、中医施治方法中医对于皮肤病的施治强调整体调理,以患者个体的差异为依据,采用多种治疗方法综合施治。

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中医施治方法:1. 中药外治中药外治是中医治疗皮肤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起到舒缓症状、提高皮肤抵抗力的作用。

中医常用的中药外治方法有煎药洗剂、中药熏洗、中药贴敷等。

2. 中药内治中药内治是中医治疗皮肤病的主要方法,通过口服中药调节人体内环境,改善病因病机,达到治疗皮肤病的目的。

中医常用的中药内治方法有煎药汤剂、中药颗粒等。

《中医皮肤病学》课件

《中医皮肤病学》课件
2 针刺白斑
通过对血液循环、免疫水平的调节,有效缓解白斑患者的症状。
3 针刺红斑
针刺辅以各种草药治疗,可增加皮肤的免疫力和修复能力,有助于红斑的消退。
中药外治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中药名称 黄柏 苦参 连翘
功效 清热、燥湿、解毒 祛风除湿、杀虫 清热解毒、解郁散结
总结和未来研究方向
中医皮肤病学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鉴于它 对身体的综合调理效果,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中医皮肤病学的诊断方法
舌诊
通过观察舌苔、舌色等,反映各 脏腑经络的状况。
脉诊
根据脉搏的节律、速度、力度等 来判断身体的状况。
面部诊断
通过面部的颜色、纹路来判断病 情。
中医对常见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1
湿疹
用草药如地黄、黄柏、苍术合煎海藻粉
荨麻疹
2
水泡澡,有助于缓解湿疹症状。
可采用手法调理气滞、血滞等,杏仁、
半夏等研粉会成为汁液涂抹在患处。
3
痤疮
采用益母草、金银花、地龙等中药茶饮 进行调理,帮助调节内分泌,减轻炎症。
经典中药方剂介绍
白芷汤
用于治疗荨麻疹、疮肿、痈疖等 症状。
抗疟方
用于治疗湿疹、荨麻疹、银屑病 等症状。
芦根汤
用于治疗疮疖、湿疹等症状。
中医针灸治疗皮肤病的实践案例
1 针刺手皮疹
经穴、内分泌系统、手腕穴道的刺激,调理体内瘙痒反应的神经、免疫和激素水平。
中医皮肤病学
中医皮肤病学是从经络、气血、阴阳等角度,对皮肤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 门学科。
中医皮肤病学简介
历史悠久
中医对皮肤病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综合治疗

皮肤科的中医辨病辨证思路

皮肤科的中医辨病辨证思路

皮肤科的中医辨病辨证思路
皮肤科的中医辨病辨证思路是指中医在诊断皮肤病时,遵循中医辨证的思路,通过辨别病因、病机、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的变化,来确定疾病的性质、病位、病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的思路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望、闻、问、切。

其中望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象等;闻指听取病人的言语、声音、呼吸等;问指询问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等;切指按摩病人的腧穴、经络以及病变部位等。

在辨证过程中,中医需要结合病人的个体差异、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确定病因病机,从而制定治疗方案。

例如,在治疗湿疹时,中医需要辨别患者体内湿气的性质、湿热、湿寒等不同类型,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如调节饮食,引导体内湿气排出等。

综上所述,皮肤科的中医辨病辨证思路是一种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从而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的思路。

通过丰富的辨证经验和熟练的技能,中医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安全有效的治疗服务。

中医如何从养血润燥的方法治疗皮肤病

中医如何从养血润燥的方法治疗皮肤病

中医如何从养血润燥的方法治疗皮肤病皮肤病是一类常见且复杂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困扰。

中医在治疗皮肤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养血润燥便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思路。

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皮肤的状态与内在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当人体血虚、血燥时,往往会反映在皮肤上,出现各种病症。

血虚不能濡养肌肤,血燥则肌肤失于滋润,从而导致皮肤干燥、粗糙、瘙痒、脱屑,甚至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皮损。

那么,中医是如何通过养血润燥的方法来治疗皮肤病的呢?首先,需要准确的辨证论治。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症状、舌象、脉象等,以判断是否存在血虚、血燥的情况。

比如,患者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多提示血虚;而皮肤干燥脱屑,伴有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等,则可能为血燥。

在确定了血虚、血燥的证型后,就可以选用相应的方剂进行治疗。

四物汤是养血的经典方剂,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组成。

熟地滋阴养血填精,当归补血活血调经,白芍养血敛阴柔肝,川芎活血行气开郁。

四药合用,补中有通,滋阴不腻,温而不燥,动静结合,可使营血调和。

对于血燥较甚的患者,则可选用当归饮子,其由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防风、白蒺藜、荆芥、何首乌、黄芪、甘草组成,具有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功效。

除了内服方剂,中医还有许多外用的方法来养血润燥。

比如,用当归、熟地、白芍等养血润燥的中药熬水湿敷或外洗患处,能够直接滋润皮肤,缓解干燥瘙痒等症状。

还有一些中药膏剂,如润肤膏、紫云膏等,也具有养血润燥、生肌收口的作用,可以用于皮肤干裂、溃疡等病症。

在饮食调理方面,中医也强调养血润燥。

患者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养血润燥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大枣、桂圆、阿胶等。

黑芝麻能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核桃有补肾健脑、养血润肺的功效;大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桂圆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阿胶则是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佳品。

中医皮肤科学重点笔记

中医皮肤科学重点笔记

中医皮肤科学重点笔记
中医皮肤科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研究和治疗皮肤疾病。

以下是一些中医皮肤科学的重点笔记:
1. 病因学:中医皮肤科学强调病因的多样性,并将其归因于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

常见的内因包括体质、情志、脏腑功能等,外因包括气候、环境、饮食等。

2. 诊断方法:中医皮肤科学采用望、闻、问、切等综合诊断方法。

通过观察皮肤病变的大小、形态、颜色等,听取患者症状的表述,询问病史以及进行脉诊等来辅助诊断。

3. 治疗原则:中医皮肤科学强调整体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艾灸等。

中药治疗通常基于中医理论,并注重平衡阴阳、调整气血等。

4. 常见疾病:中医皮肤科学涉及治疗各种常见皮肤疾病,如湿疹、痤疮、银屑病、白癜风等。

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5. 个体化治疗:中医皮肤科学重视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制定适合个体的治疗方案。

这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中医皮肤科学在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皮肤科学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仍属于医学领域,因此在使用中需谨慎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以上是中医皮肤科学的重点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是如何看皮肤病的
根据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皮肤病患者若能辩证地选用中成药,仍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1.由风寒外袭。

卫阳被遏而引起的皮肤病。

表现为红斑、丘疹或风团;色淡红或淡自;皮疹无固定部位,时有瘙痒,遇风寒则皮疹加剧。

有的病人伴有发热、怕冷、流清鼻涕等症状。

西医诊断的寒冷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冷红斑及冬季瘙痒病等均属此型。

中医治疗原则为辛温解表、发散风寒。

可选服风寒感冒冲剂、荆防败毒丸、川芎茶调丸等。

2.由风热外束,邪客肺卫引起的皮肤病。

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或风团、水疱;周边红晕,触之灼热,瘙痒或有微痛。

全身有发热重,恶寒轻,咽干口渴,鼻流浊涕,小便黄赤。

西医诊断的麻疹、猩红热样红斑、风疹、幼儿急疹、玫瑰糠疹等均属此型。

中医治疗原则为辛凉解表,宣散风热。

可选服银翘解毒丸、桑菊丸、羚羊感冒片、风热感冒冲剂等。

3.由暑热夹湿。

气机阻滞引起的皮肤病。

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脓疱,搔破湿烂,基底鲜红,夏季加重,淫淫作痒。

全身表现为头身困重,胸闷纳呆,或腹痛吐泻。

西医诊断的红色粟粒疹、晶型粟粒疹、胃肠型荨麻疹、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等均属此型。

中医治疗原则为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可选服藿香正气丸、暑湿感冒冲剂、祛暑丸等。

4.由内有蕴热,外受风邪所引起的表里俱实证皮肤病。

表现为红斑、丘疹,或丘疱疹、脓疱、水疱、粉刺、紫癜,触之灼热、瘙痒疼痛。

全身表现可有高热恶寒,头痛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红赤。

西医诊断的荨麻疹、湿疹、寻常痤疮、神经性皮炎、虫咬性皮炎、过敏性紫癜、药疹、单纯疱疹等均属此型。

中医治疗原则为解表清热,通里攻下。

可选服防风通圣丸、时疫清瘟丸、清瘟解毒丸、湿毒清胶丸等。

5.由表虚失固。

外受风邪引起的皮肤病。

表现为红斑、风团,色淡红或瓷白,无固定部位,时有瘙痒出汗,遇风冷后瘙痒加剧。

全身表现有面色无华,疲倦乏力等症。

西医诊断的寒冷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冬季瘙痒证、老年性瘙痒病等均属此型。

中医治疗原则为扶正解毒、固卫御风。

可选服玉屏风散、参苏丸、荆防败毒丸、桑菊冲剂等。

6.由血热内蕴、外染毒邪所引起的皮肤病。

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脓疱,溃疡周边红晕,灼热疼痛,肿胀高突,热如火燎。

全身表现有壮热烦渴,大便秘结,小便红赤等。

西医诊断的丹毒、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脓疱疮、寻常痤疮、痤疮、蜂窝织炎、带状疱疹、浅表性毛囊炎等均属此型。

中医治疗原则为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可选用牛黄解毒丸、牛黄犀羚丸、栀子金花丸等。

7.由肺胃蕴热。

上蒸鼻面所引起的皮肤病。

特点为鼻面部生有红斑、丘疹,或粉刺、脓疱、囊肿、结节、瘙痒,或伴有疼痛。

全身表现有发热口渴,大便干结,小便红赤等。

西医诊断的寻常痤疮、酒糟鼻、口周皮炎、单纯疱疹、鼻红粒病、面部脓皮病、面部脂溢性皮炎、颜面丹毒等疾患均属此型。

中医治疗原则为清泻肺胃实热,解表泻火。

可选服清肺泻火丸、泻白丸、牛黄清胃丸、黄连上清丸等。

8.由肝胆湿热或实火循经上蒸下注引起的皮肤病。

特点为肤生红斑、丘疹,或水疱、大疱,散在或集簇成攒,疱壁坚实或松弛,疱内液体澄清,有的表现为混浊,水疱揩破后湿烂,基底鲜红,脂水频流,浸淫四窜,可伴瘙痒和疼痛,发热口渴,小便黄赤等症。

西医诊断为带状疱疹、耳部湿疹、阴囊湿疹、女阴湿疹、尿布皮炎、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癣菌疹、染发皮炎等皮肤疾患均属此型。

中医治疗原则为清泻肝胆湿热或实火。

可选服龙胆泻肝丸、泻青丸、当归龙荟丸等。

9。

由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所引起的皮肤病。

表现为红斑、丘疹、结节、水疱。

伴瘙痒疼痛,时有肌肤麻木,抓之不仁,皮疹固定或游走不定。

西医诊断的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结节性红斑、股外侧皮肤神经炎、皮肤瘙痒病等均属此型。

中医治疗原则为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可选服稀桐丸、木瓜丸、活络丹等。

10.由湿热下注。

瘀滞经脉所引起的皮肤病。

其临床表现为下肢生有红斑、丘疹或水疱、结节、溃疡、紫癜。

病程缠绵,容易复发。

伴有瘙痒或疼痛,小便黄赤。

西医诊断为小腿湿疹、慢性丹毒、结节性红斑、硬红斑、色素紫癜性皮炎、过敏性紫癜、胫前皮肤瘙痒病、廉疱等疾患均属此型。

中医治疗原则为清热除湿,通络逐瘀。

可选用二妙丸、四妙丸、当归拈痛丸等。

11.由脾胃不和,饮食积滞所引起的皮肤病。

临床特点为红斑、丘疹或水疱、丘疱疹。

搔破后流水,时常瘙痒,饮食不香,或腹痛呕吐,大便不调。

西医诊断的胃肠型荨麻疹、泛发性湿疹、异位性湿疹、沙土皮炎、丘疹性荨麻疹、婴儿湿疹等均属此型。

中医治疗原则为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可选用胃苓丸、越鞠保和丸、启脾丸、资生丸等。

12.由毒热内盛,外发肌肤引起的皮肤病。

其特点为肤生红斑、丘疹或水疱、脓疱,溃疡四周边红晕,灼热肿胀疼痛,伴有高热恶寒,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红赤。

西医诊断的丹毒、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痤疮、毛囊炎等均属此型。

中医治疗原则为清热泻下,釜底抽薪。

可选用大黄清胃丸、牛黄清火丸、清宁丸等。

13.由痰湿之邪阻滞经络所引起的皮肤病。

特点为肤生结节或肿块,或隆突皮面,肤色正常,多无痛痒。

有的表现为溃后久不愈合,或皮肉下陷,或萎缩结疤。

西医诊断的硬红斑、皮肤结核、脂肪瘤、粉瘤等均属此型。

中医治疗原则为除湿化痰,通络散结。

可选用橘红丸、千金化痰丸、半贝丸,二陈丸等。

14.由肝郁不舒。

气血不和引起的皮肤病。

特点为面部生有褐斑,或黑斑、红斑,匡廓鲜明,压之不退,形若地图或似蝴蝶。

有的指甲凸凹不平,边缘翘起。

全身可伴见胸满胁痛,烦躁易怒。

妇女可有经血不调,乳房胀痛等。

西医诊断的黄褐斑、黑变病、盘状红斑狼疮、胸壁静脉炎、甲剥离症、甲纵沟、勺状甲及甲营养不良等均属此型。

中医治疗原则为舒肝解郁,畅达气血。

可选用加味逍遥丸、柴胡疏肝丸、舒肝理气丸、平肝舒络丸等。

1 5.由热毒内蕴。

迫血妄行。

外发体肤引起的皮肤病。

特点为肤生大片红班、丘疹、红赤肿胀、触之灼手,或生水疱、血疱、瘀点、瘀斑,压之不退。

全身可伴见高热烦渴,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赤灼。

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药疹、色素紫癜性皮炎、日晒伤、多形性H光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均属此型。

中医治疗原则为清热泻火,凉血散血。

可选服犀角地黄丸、荷叶丸、四红丸、解毒泻火丸等。

16.由气血瘀滞。

滞涩经脉引起的皮肤病。

特点为肤生红斑、丘疹、风团,色紫红或暗红。

有的表现为血疱或紫癜,或结节囊肿,摸之碍手,或结疤痕,肿起高突,或皮肉下陷,周边暗紫,皮肤瘙痒疼痛,触之韧实。

西医诊断的寻常型银屑病、扁平苔癣、囊肿性痤疮、瘀积性紫癜、色素紫癜性皮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结节样变、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瘢痕疙瘩、慢性荨麻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均属此型。

中医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可选用血府逐瘀丸、复方丹参片、大活络丸,紫参冲剂、三七片等。

——参考《医药与保健》2009年第7期《皮肤病的中成药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