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文言文翻译的5种方法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文言文翻译的5种方法
学习文言文,就要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
对于高考,文言文的翻译既是重要的语言综合训练,又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文言文知识的重要标志。
那幺,文言文翻译有什幺技巧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文言文翻译的5种技巧【增补法】
文言文言简意赅,故省略成分现象较突出。
文言文翻译的增补法,就是要把语句中省略的重要成分补全,使句子意思完整。
文言文中大量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兼语和介词、中心词等,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中就省略了主语“异蛇”,翻译时如果不增补齐全,意
义就不太明确。
特别是一些句子成分省略较多的文言文句子,如“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和兼语,不增补全句子成分就译成“叫进来,让拜见夫人”,直接译出来,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可是增补后的句子应该是“(左光斗)召(史可法)入(家),使(史可法)拜夫人”,翻译成“左光斗叫史可法来自己家里,让他拜见自己的夫人”,大家一看就明白。
【调换法】
文言文中许多句子结构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经常出现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句式(在文言文中统称倒装句),如果原封不动地按照原句顺序翻译出来,意思就含糊不清。
如“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并序》)译成了“曾经学习弹琵琶向穆、曹两位乐师”,让人不知所云,调换成正确的语序“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后就译为“曾经向穆、曹两位乐师学习弹琵琶”。
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精髓
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精髓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形式,是我国古代人民用来进行交流和创作的重要工具。
在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化、文学作品时,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的精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一、准确把握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通常是以主谓宾的形式呈现。
在翻译时,需要准确把握句子的结构,避免翻译出现句子成分缺失或者错误的情况。
要善于分析句子中的各个成分,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地翻译出原文的意思。
二、理解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如比喻、夸张、借代等。
在翻译时,需要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将其准确地转化为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原文的意境和效果。
三、注意文言词汇的特点文言文中的词汇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异,很多词汇在语义和用法上都有所不同。
在翻译时,需要仔细研究文言词汇的含义和用法,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翻译。
同时,要注意文言词汇的词性特点,灵活运用语序和语态来表达原文的意思。
四、注重上下文的理解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典故、古代典籍等丰富的文化背景,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才能准确理解。
在翻译时,要注重理解上下文的内涵,避免将特定文化背景的含义误译。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五、追求准确与通顺的平衡文言文的翻译既要求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又要求表达通顺自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在翻译时,需要权衡准确与通顺之间的关系,力求找到一个平衡点。
可以根据上下文的需要,适当进行调整和转换,使译文更加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总之,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需要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素养,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研究。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善于分析和把握句子结构,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注意文言词汇的使用,注重上下文的理解,追求准确与通顺的平衡,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将古代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
翻译古代文言文方法和技巧
二、翻译古代文言文具体技巧六个字: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才智学校的老师提醒,翻译古代文言文只要按上面技巧,翻译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请登录 才智家教网 网址是: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翻译古代文言文方法和技巧
一、古代文言文翻译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
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才智学校的老师认为,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翻译的6个基本方法(一)
文言文翻译的6个基本方法(一)文言文翻译的6个基本方法文言文翻译作为一门特殊的语言翻译形式,需要资深的创作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以下介绍了6个基本方法供参考:1. 逐字翻译逐字翻译是最基础的文言文翻译方法,一般用于词语和词组的翻译。
通过对原文的逐字逐句理解,将每个字都找到对应的现代汉语表达。
逐字翻译可能会使得翻译结果的语序不够通顺,但有助于保留原文的古典韵味。
2. 词语置换翻译词语置换翻译方法是指将原文中的部分词语或短语用其在现代汉语中对应的形式进行替换。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明确对应关系的词语,可以使翻译结果更易于理解,同时也保留了一定的文言文特色。
3. 句式倒换翻译句式倒换翻译方法是指将原文中的句子结构调整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结构。
倒换句式有助于减少表达上的歧义,提高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要注意保留文言文的特点,不过度进行结构转换。
4. 补充解释翻译文言文中常含有一些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或不具备明确含义的词语和短语。
在翻译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解释性的补充,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
这可以通过添加括号注释、脚注等方式实现。
5. 上下联结翻译上下联结翻译是指通过掌握原文的上下文语境,在翻译中注意衔接前后句子和段落的关系。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还原原文的逻辑思路,提高整体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6. 诗意再现翻译文言文中常有富有诗意和修辞效果的表达方式,用现代汉语进行直译可能会失去原文的韵味。
在翻译时,可以尝试利用现代汉语的修辞手法,重新表达出原文中的诗意或情感。
以上6个基本方法不是孤立的,实际的翻译工作中经常会综合运用其中的多种方法。
创作者在选择翻译方法时,需要根据原文的特点和目标读者的需求进行灵活的处理,在保留原文风格的同时,使译文更易理解和接受。
文言文的翻译要领和基本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要领和基本方法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有: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3、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而培养语感的最好方法是多读,学习文言文就要以读为核心,即诵读、理解、背诵。
诵读、理解、背诵,诵读是核心、是关键、是文言文学习的立足点。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必须译作不好一个句子,同样必须遵守“词不距句,句不距篇”的原则。
必须把文言语句放在上下文中来认知,放在具体内容的语言环境中来推敲。
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就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就是如何采用的,怎样精确断句,意译如何展开,这些都必须充分利用上下文。
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精确认知,也就很难能够译者不好。
有些学生不著重斟酌上下文,两眼只盯着建议译者的句子本身,结果就是“欲速则不达”,译者中发生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语境意识导致的。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小区别是,古汉语以单音节词居多,即为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居多,即为由两个字形成一个词。
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认知并掌控了这一方法,许多译者题搞出来就不难了。
3、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这就是搞好译者题乃至搞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显然的一点。
文言文写作理解能力的构成和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以上就是指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显然的技巧还是源自功底,源自内力。
为了增强文言功底和文言阅读的内力,考生需注意以下几点:一必须搞好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储备;二要注重平时积累。
文言知识点很多,考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三要特别注意备考以前自学过的课文,因为搞高考题许多就是对平时自学过的课文科学知识和能力的搬迁,甚至有些考查的知识点就轻易源自自学过的课文。
文言文翻译六技巧
古文者,华夏文明之瑰宝,传承千年,历久弥新。
然文言文之阅读,对于现代人而言,往往犹如隔靴搔痒,难以深入。
为助读者跨越古今之鸿沟,特整理文言文翻译六技巧,以期助君一臂之力。
一、字词解释法文言文之字词,往往蕴含丰富之意蕴。
翻译时,应先对字词进行解释,理解其基本含义。
如:“夫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夫子”指孔子,“学而时习之”意为学习并且时常复习,“说”通“悦”,愉快。
通过字词解释,可初步理解句意。
二、句式转换法文言文之句式,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
翻译时,需将文言文句式转换为现代汉语句式。
如:“夫战,勇气也。
”这句话中,“夫”为发语词,无实际意义,“战”指战斗,“勇气也”为判断句式,可转换为现代汉语:“战斗,需要勇气。
”三、上下文分析法文言文翻译,不可孤立地看待一个句子。
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
如:“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中,“温故而知新”为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结合上下文可知,此句意为:“孔子说:‘复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四、修辞手法分析法文言文中,修辞手法丰富多样。
翻译时,需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句话运用了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翻译时,应保留这些修辞效果,如:“月亮落下,乌鸦啼叫,霜冻满地;江边枫树、渔火相映,愁绪满怀。
”五、文化背景分析法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
翻译时,需了解相关文化背景,以便准确传达原文含义。
如:“子路曰:‘君子哉若人!’”这句话中,“君子”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了解古代“君子”的概念,有助于准确翻译。
六、音韵分析法文言文具有独特的音韵美。
翻译时,可适当保留音韵效果,使译文更具韵味。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话中,“明月光”与“地上霜”在音韵上形成对比,翻译时,可保留这种对比效果,如:“床前月光明亮,仿佛地上覆盖着霜。
”总之,翻译文言文需掌握字词解释、句式转换、上下文分析、修辞手法分析、文化背景分析和音韵分析等技巧。
文言文翻译十大方法
文言文翻译十大方法古文翻译,特别是文言文翻译,一直是对于许多人来说的一大难题。
在现代汉语和文言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为了能够准确的理解和翻译文言文,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文言文翻译的十大方法:一、全面深入的了解原文意义在进行文言文翻译之前,我们必须对原文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语境、意义和背景等。
只有通过这种深入理解,我们才能够对文言文进行合理的解释和翻译。
二、捕捉关键词文言文翻译通常伴随着许多冗长的词汇和繁琐的语句。
为了准确地理解意义,我们需要从中挑选出关键词,并加以分析和解释。
这样能够使我们更准确的翻译文言文。
三、学会借助现代汉语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感到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之间存在巨大的隔阂。
然而,在翻译时,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汉语,结合文言文的语法规则,进行适当的转化和调整,使翻译更加顺畅和自然。
四、认识典故和常用词汇文言文翻译需要对典故和常用词汇进行认识,因为这些典故和词汇往往体现着文言文的特点和重要意义。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五、结合语境和背景文言文翻译之所以困难,主要是因为文言文语言结构复杂,表达方式独特,需要结合背景和语境,才能进行准确的翻译。
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我们才能够完整地呈现文言文的内涵和意义。
六、善于运用词典和工具为了进行更准确和准确的文言文翻译,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运用词典和其他语言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主题意义。
七、注意文句的主谓宾结构文言文的语言结构比较复杂,尤其是在主谓宾的结构中。
正确的处理这种结构,可以在文言文翻译中获得巨大的优势。
八、了解动词和副词的用法在文言文中,动词和副词是非常重要的词汇。
了解它们的用法和用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九、分清文言文的修饰关系文言文的修饰关系非常重要,它可以把几个词元连接成为一个意义巨大的词汇。
了解这种修饰关系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
十、掌握术语和专业知识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我们还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术语和专业知识,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解释和翻译文言文。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文言文翻译技巧及注释方法
文言文翻译技巧及注释方法一、文言文翻译技巧1.1 留:保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不翻译。
1.2 补:补充省略成分,使译文通顺。
1.3 删:删去不重要的虚词,使译文更简洁。
1.4 换:用现代词汇替换文言词汇。
1.5 调:调整句子结构,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1.6 意:根据上下文意,适当进行意译。
二、文言文注释方法2.1 注音:为文言文中的字词注上现代汉语拼音。
2.2 注解:对文言文中的字词、句子进行解释。
2.3 注释:对文言文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解释。
2.4 注译:对文言文进行逐句或逐段的翻译。
2.5 注评:对文言文进行评价、分析。
三、文言文翻译实践步骤3.1 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3.2 逐句或逐段进行直译,确保译文准确无误。
3.3 对译文进行润色,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3.4 检查译文,确保符合原文意思。
四、文言文翻译注意事项4.1 尊重原文,不添加个人观点。
4.2 遵循翻译技巧,确保译文通顺。
4.3 注意句子结构,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4.4 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味。
五、文言文注释注意事项5.1 注音准确,不出现错音。
5.2 注解简洁明了,不冗长。
5.3 注释详尽,不遗漏难点、重点。
5.4 注译符合原文意思,不曲解。
六、文言文翻译与注释案例分析6.1 《滕王阁序》:分析文章的主题、结构、修辞手法等。
6.2 《出师表》:分析文章的辞藻、句式、表达技巧等。
6.3 《岳阳楼记》:分析文章的寓意、哲理、描绘手法等。
七、文言文翻译与注释的评价标准7.1 准确性:译文和注释是否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7.2 通顺性:译文是否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是否通顺流畅。
7.3 完整性:注释是否详尽,是否涵盖了所有的难点、重点。
7.4 合理性:翻译和注释是否符合原文的语境和逻辑。
以上是对文言文翻译技巧及注释方法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一、文言文翻译技巧练习1.将《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一、字字落实1、保留。
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朝代、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必翻译。
例: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句中的词语都不必翻译。
2、增加。
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例:始有远略(《六国论》),译为:起初有长远的谋略。
3、选择。
即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成文言文翻译的难点。
如: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织》),“顾”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有七条: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但、只是;反而、却。
在这个句子中用“只是”最恰当。
4、替换。
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
例: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战”。
5、拆分。
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
例:室仅方丈(《项脊轩志》),句中的“方丈”应译为“一丈见方”。
6、删略。
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
例:顷之,炎烟张天(《赤壁之战》),句中的“之”只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应删去。
7、活用。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可以活用,应根据句子成份来判断词性,例: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句中的“云”、“响”、“景”都是放在动词前面,但又不是主语,应判断为名词活用为状语,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二、适当增译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例:审视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促织》),“顿”是“立刻”、“马上”的意思,在翻译时,应补出“感到”、“觉得”。
前后主语不一致时一定要增译。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古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三、中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十字诀例析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中考文言文翻译也随之有了根本的改革,绝大多数的试卷都增加了直接翻译题型;这既能考察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和句子间语意关系的掌握和领会,又能考察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比以往的选择题型,难度加大了许多;因此,要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就必须掌握必要的方法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例3:“君与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例1:“夫战,勇气也;”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四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 例:“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4、介宾短语前移;“还自扬州;”可调成“自扬州还”;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五扩;就是扩展; 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句:“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役”、“赋”扩展为双音节词; 2、对于一些紧缩复句或言简义丰的句子,在翻译时,要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才能使意思表达清楚;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译句:“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六缩;就是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句:“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七直;即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词句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对于文言文的实词、大部分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译的,否则,在考查过程中是不能算作准取得翻译;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八意;即意译,就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译的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1、互文不可直译;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译句:“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例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译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2、比喻;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3、借代;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代高官厚禄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4、婉曲;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还有把上厕所说成“更衣”;九替;就是替换,1、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把古词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例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例:“然则……”:换成“既然这样,那么……”;“何以………”换成“根据什么……”;十选;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兵器”; 为便于同学们记忆,特将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编成一段顺口溜: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增、删、调、留、扩、缩、直、意、替、选”是中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四、文言文翻译的要求一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三文言文翻译“四重奏”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1. 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2. 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3. 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4. 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是不难的; 五、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高考考试范围,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译题中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已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1、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备考对策: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2、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备考对策:文言句式已纳入高考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3、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备考对策: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4、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备考对策: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 所以,在文言文翻译中,一定要注意通过看词性、观句式、悟词义、辨用法等方法,敏锐地发现这些得分点并准确地把它们翻译好,翻译得通顺流畅;这样,才能在文言文翻译中得到高分;。
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夫文言文,古之经典,辞藻华美,韵味深长。
然自秦汉以降,岁月悠长,语言变迁,后世读者难解其意。
是以翻译文言文,实为一大难题。
然技巧得当,亦能得其要领。
今试论文言文翻译之技巧,以俾读者有所借鉴。
一、字词解析文言文翻译,首在字词。
字词之解,需结合上下文,以明其义。
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即字词之解,当以篇章为整体,不可孤立。
以下为字词解析之技巧:1. 遇到生僻字,应查字典,了解其本义、引申义及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2. 注意一词多义现象,根据上下文确定其确切含义。
3. 注意古今异义词,如“兵”、“赋”、“家”等,需结合现代汉语进行解释。
4. 注意词类活用,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等,需根据语境判断。
二、句式转换文言文句式严谨,与现代汉语句式存在较大差异。
翻译时,需将文言文句式转换为现代汉语句式,以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以下为句式转换之技巧:1. 将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转换为现代汉语中的完整句。
2. 将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疑问句、感叹句等,转换为现代汉语中的相应句式。
3. 注意文言文中的并列句、转折句、递进句等,在翻译时需保持其逻辑关系。
三、意译与直译翻译文言文,既有直译,又有意译。
直译注重字面意义,意译注重传达原文的意境和情感。
以下为意译与直译之技巧:1. 直译:将文言文中的字词、句式、意境等,直接转换为现代汉语。
2. 意译:在保持原文意境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字词、句式,以适应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四、修辞手法文言文中,修辞手法丰富多样。
翻译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 保留原文中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增强翻译效果。
2. 对于难以直译的修辞手法,可适当调整,以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五、整体把握翻译文言文,需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结构、风格等。
以下为整体把握之技巧:1. 理解文章的主题,明确翻译的方向。
2. 分析文章的结构,掌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 把握文章的风格,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语法、词汇和句式。
翻译文言文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理解力,下面将介绍一些翻译文言文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翻译这一古老的文字形式。
一、理解句式结构文言文的句式和现代汉语有一定区别,需要注意其特点。
文言文的句首通常是主语,谓语动词放在谓语末尾,修饰成分置于谓语动词之前。
例如,“夫子之言官闻则行之”,其中“夫子之言”是主语,“官闻则行之”是谓语。
理解这种句式结构有助于准确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二、注意虚实相间文言文中常常使用虚实相间、意境丰富的表达方式。
这种表达方式通过借景、比喻等手法,将对象的形象化和抽象化相结合,给人以美的感受。
在翻译时应尽量保留这种虚实相间的意境,使翻译的文言文更贴切、更富有韵味。
三、注重上下文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往往较为简洁,需要依靠上下文来理解完整的意思。
在翻译时要注意综合上下文,在保持原文风格的基础上,合理填补上下文缺失的信息,从而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四、善用译注在翻译文言文时,有时难以直译或难以用现代汉语表达,这时可以借助译注来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
译注可以是对某个词语或表达方式的解释,也可以是对整段文句的注解。
善用译注有助于读者对文言文的准确理解。
五、准确把握词义文言文中的词义通常与现代汉语有所差异,需要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词义。
有时候一个词在文言文中有多种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及作者的用词习惯来理解原文,并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方式。
六、重视修辞效果文言文常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如夸张、反复、排比等。
在翻译时要注重保留这些修辞效果,使翻译的文言文具有较好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
七、注重平衡翻译文言文时需注意平衡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系,既要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又要使译文通顺、易读。
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力求达到这种平衡。
总结起来,翻译文言文需要理解其句式结构、虚实相间的修辞手法,注重上下文的综合理解和准确把握词义。
(完整版)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 《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
( 1 ) 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 2 )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 (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子猷问左右” (人琴俱亡)) 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 (《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文言文翻译词语技巧
夫文言文,古人之遗言,深奥难解,然其中蕴含智慧,故学者欲窥其奥妙,必先精通翻译技巧。
翻译文言文,实为一种艺术,非但需具备扎实的古汉语基础,更需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
本文即就文言文翻译词语技巧略陈管见。
一、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文言文词语,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往往相差甚远。
翻译时,需仔细揣摩,辨析其真正含义。
例:吾友疾矣。
若仅从字面意义翻译,则为“我的朋友病了”。
实则,疾在此处非病也,而是指“情况不好”之意。
故正确翻译应为:“我的朋友情况不好。
”二、一词多义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现象较为普遍。
翻译时,需根据上下文语境,确定其具体含义。
例:子路曰:“敢问何如斯可谓之君子?”若将“何如斯”直译为“怎么样”,则不符合语境。
实际上,“何如斯”在此处意为“如何才能”,故正确翻译应为:“子路问:‘请问如何才能称得上君子?’”三、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现象,翻译时需识别并正确处理。
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在此处通“悦”,意为高兴。
若不知通假,则无法准确翻译。
四、词类活用文言文词语,词类活用现象较为常见。
翻译时,需把握其活用规律,正确翻译。
例:子曰:“君子不器。
”“器”在此处活用为名词,意为“器物”。
故正确翻译应为:“孔子说:‘君子不是器物。
’”五、成语与典故文言文中成语与典故众多,翻译时需准确把握其含义。
例: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成语,意为“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强加于人”。
翻译时,需准确表达其含义。
六、意译与直译翻译文言文,有时需根据语境进行意译,有时则需直译。
例: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此句直译较为困难,故可意译为:“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总之,翻译文言文词语,需细心揣摩、准确辨析、灵活运用各种技巧。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准确翻译文言文,领略其中之美。
(完整版)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1、原则: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
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
2、标准: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
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3、方法:增、删、调、留、换。
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
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
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
换:某些内容损及到整个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
[例]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要注意到“物喜”“己悲”的意思,需要添加一些成分,还要注意“以”字的意思。
答案应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加字法:古文一般都是单字词,用加字法改成双字词。
如:名余曰正则兮,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其中“名余”加字为把我的名字取为改字法:古文中有古今异议词如上面例句的“余”在现代汉语中是“我”改变顺序法:注意改变倒装句语序重要一点就是多练,练多了自己也会总结出方法,改写得更加得心应手一、录“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抄录下来。
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如:山、石、高、远等。
例句①: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 《梦溪笔谈》) 句中元“丰”是年号,“庆州”是地名,“子方虫”是害虫名,“秋田”与现代语意思相同,均不必翻译,抄录即可。
二、释“释”,就是把需要翻译的词加以解释。
文言文带翻译技巧_初中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贱,无长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翻译技巧】1.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力求保持原文的准确性和风格。
对于一些难以直译的词语或句子,则可适当采用意译,以使译文更加通顺易懂。
2. 注意关键词汇:文言文中的一些关键词汇往往承载着整个句子的核心意义,翻译时应特别注意。
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的“师”、“传道”、“授业”、“解惑”等,都是理解句子含义的关键。
3. 分析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往往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应注意分析句子结构,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4. 注意古代文化背景:文言文是古代汉语,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
翻译时,应适当解释这些文化背景,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
【翻译】古代的学者必定有老师。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却不向老师请教,那些疑惑,最终都不会解开。
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固然比我早,我跟随他学习;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随他学习。
我学习的是道理,难道在乎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吗?因此,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总结】文言文翻译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关键词汇,分析句子结构,以及考虑古代文化背景等。
通过不断练习,可以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想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学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
文言文的翻译虽然说比较难,但是仍旧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盼望大家喜爱!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一1.把握基本的语言结构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
其中,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句可分为推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五大类。
系统把握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弄清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分和联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2.反复诵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多诵读可以培育语感,达到娴熟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
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会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爱好。
3.词性法解答文言文,我们可以析字形,明字义;可以将给出的词义代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辨别实词的词性来解答或排解某一干扰项。
众所周知,汉字的词性不一样,字义也就不相同,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特点来关心解题。
4.代入法文言文课外学问是课内学问的拓展和延长,把握了课内学问点,特殊是把握了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
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子)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并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
答题时,可以先从课内的那一句入手,把这句中该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解释,看是否通顺,通那么用法就是相同,不通则不相同。
5.对比法文言文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可能是挨次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所以,对句意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先通过对比,找准选项中与原文的不同点,之后,把难以区分的地方向原文词语上靠,找到对应的词汇,看看人物(事迹)的叙述留意是否张冠李戴、大事的时间是否精确、人物性格是否精确等,同时,主旨性的选项要结合全文,重点分析谈论的语句要总体把握文意。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二高考文言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挨次,首览全篇,把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看前文,联系后句,认真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请你来解题:依次找出调留补删换的地方 •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 他 曰:“画孰最难
客 画 • 者?” 曰:“ 犬、马最难。”“孰最易 者?”
调
留
画
• 曰:“ 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 补 • • 旦暮罄(完全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换 • •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 • • • • • • • •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 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 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 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 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 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 以全其节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我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因为偏爱我。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我就要长久地被行家取笑了。
方法3——删
适用范围 去掉那些没有意义 的词语。包括:发语词、 助词(凑足音节、句中停顿)、结构倒装 的标志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 分 等。 示例 1)夫赵强而燕弱。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何罪之有?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这个 “贯”就是“意译”。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作 逐字逐句的翻译 。 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注:牛马走,像 牛马一样的人。此处为作者自谦词)《报任安书》 译: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拜了又拜说。 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 之心。 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 • • •
①曾子衣敝衣以耕。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耕作。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先生不是向别人索求,而是人家主动送给你 的,为什么不接受呢? • ③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于)人。纵子有 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 接受的别人的东西,就会害怕(得罪)他, 给予了别人东西就会在他面前盛气凌人。即 使国君有所赏赐,而不傲视我,但是我能不 畏惧吗?
即学即用: 练习2: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 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译文:当初,苏武与李陵都是皇帝的侍从。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了,不 敢访求苏武。 最好保留原文的一个词语,这是最忠实于 原文的做法,也最符合直译的要求。
练习1: 遂通五经,贯六艺。 译文: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
删
练一练: 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指出用 了 “六字法”的哪些方法。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死, 议欲 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 然后自归。”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 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 “世 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祥。今单衣见啮, 是 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 尚 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总结:高考翻译题命题规律 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多义实词 常见虚词通假字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省略句、 被动句、 倒装句、 判断句、 固定句式
主要考察翻译六字法中的哪几个? 留 删 换 调 补 贯 换: 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本字, 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调: 调整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主谓倒装等。
即学即用: 练习4: 引( )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 )其次。 译文:引(清流急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 (人们)列坐(在)曲水的旁边。
方法5——调 把文言文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调 整过来。
1)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2)求人可使报秦者 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在危难的时候接受奉命
• • • • • • •
练习提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 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 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 哀我乎?”
(1)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 译文:庄子到齐国去,看到一个饥饿的人,很 同情他。 (2)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译文:我看见很多人从我面前走过,可没有一 个人同情我 。 (3)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译文:假使先生不是没吃饭,还会同情我吗?
曹操的一副马鞍,放在马厩中被老鼠咬了个洞,管 马房的小厮害怕曹操怪罪,(他们)商量把自己捆绑 起来,当面(向曹操)自首请罪。但还是害怕不能免 除(罪责) 曹冲知道后,就对他说:“等待三天, 然后再去自首。” 曹冲于是用刀戳破(自己的)单 衣,弄得像是被老鼠咬坏的一样,装出极不痛快的样 子,来到曹操跟前。曹操看到儿子的失意神色,觉得 奇怪,就问他有什么心事。曹冲回答说:“世上的人 们都说,谁的衣服让老鼠咬了,谁就不吉利。昨晚我 的衣服被老鼠咬破了,所以心里很不痛快。”曹操一 听,笑着安慰他说:“好孩子,这都是些无稽之谈, 不要信它。别再为这事苦恼了。”一会儿,马房小厮 进来向曹操报告马鞍被老鼠咬坏的事,曹操笑着说: 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坏,何况是悬在梁 柱上呢?”他丝毫不加追究。
练习: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译文: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声吹箫应和。 (定语后置句)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判断句)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文: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鱼 虾为伴,以麋鹿为友。 (介宾结构后置)
译文: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 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京师,在太学学习, 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
方法2——换
适用范围方法 a古今同义的字词,只需把单音节词替换成 双音节词; b古今异义词,必须用该词的古义去替换; c通假字换成本字 示 例 1)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 疏远 信任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因此 不一定 3)秦王还柱而走 —— 通“环”,环 绕
即学即用: 练习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 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已经出洞,就有人责怪那些要求退 出来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 至于不能穷尽那游览的乐趣。
方法4——补
补出省略的语句或句子成分。 1)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主 语)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谓语) 3)竖子,不足与谋。 (宾语) 4)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南。(介词)
文言文翻译技巧
基本原则: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方法1——留
适用范围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如国名、 年号、帝号、官名、地 名、人名、朝代名、 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 等。 示 例 1)孔子师郯子、 苌弘、师襄、老 聃。 2)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3)客有吹洞箫者
即学即用: 练习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 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练一练: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太祖 马鞍 在 库, 而 为 鼠 所 啮。 太祖(的)马鞍放在仓库里,但是被老鼠咬破了。 (留) (留) (换) (换) (换) 今 单衣 见 啮, 是以 忧戚。 现在 单衣 被(老鼠)咬破了,因此(我感到)很忧愁。 (换)(留)(补) (换) (调) (补)(换) 况 鞍 县 (于) 柱 乎? 更何况 马鞍 悬挂 在 柱子上 呢? (换) (留) (换)(补) (换)(换)
总结:文言文翻译技巧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找出关键词语、特 殊句式,准确翻译
要有踩点得分的 意识,洞悉命题 者想考你什么
关键词句不落实,就会徒劳无功
总 结
• 文言语句重直译, • 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 • 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 • 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 • 领会语气重流利。
思考:命题时是根据什么拟定评分细则的?命题者为什 么要选这三句作翻译题? ①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 (2分) “为…所…”,被…怎么样,1分;啮,咬,咬破,1分 ②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2分) “见”1分,表被动;“是以”宾语前置1分; ③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 (4分) “侧”1分,身边;“啮” 被动,1分; “县”,1分,通假字“悬”;句意通顺1分。 评分标准往往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 一般选择 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请你为下面这段文字命一道翻译题,并定出评 分标准。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 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 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 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 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 也。
评一评:
省略主语 曾经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 有利不利也。(4分) 认为 多次 被动句 被流放 ②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 遭时也。(5分) 遇到
困窘,境地尴尬
认为
时运, 运气
③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3分)
天下的人 赞美
了解
管仲说:“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 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因为他知道 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我曾经三次 出去做官,结果三次都被君主罢免,但鲍叔并 不认为我没有才能,因为他知道我还没有遇上 好的时机。生养我的人是我的父母,而真正了 解我的人是鲍叔。”鲍叔推荐管仲做了官,却 情愿让自己官居管仲之下。因此,人们不赞美 管仲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