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窗》教学设计及反思

八年级苏教版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这是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二十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小说之林”收录的都是小说。小说是最能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所选篇目揭示社会人生的真实画面。品读这些经典名篇,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品味生活,感悟人生。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说《窗》以病房里的一个窗户为焦点,以同一病房的两位病人相互间所持态度为线索展开情节,故事完整有波澜,通过鲜明的人物对比及具有耐人寻味、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尾,表现了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体现了极其深刻的扬善惩恶的道德力量,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设想与教学目标及重点

(1)设想:小说主要通过人物描写传递作者的思想和写作意图。教学过程中,抓住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学生自读为主,通过导学案设计引领学生合作探究。结合本单元的要求及本文的特点,确定这堂课的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2)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1、学习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品味小说精炼含蓄的语言。体会成语运用的表达效果。

B.过程与方法:

1、梳理小说情节,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对比描写和出人意料的结尾。

2、分析解读人物,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美与丑。,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感悟文章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

说明:以上三个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拓展延伸,具体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并重的教学理念。

(3)重点难点:

1、解读人物,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美与丑。

2、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借助导学案,让学生自主走进文本,在小组合作和探究中解读人物内心世界,读出人生感悟。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有些人眼里,打开窗户他的内心不仅阳光灿烂,而且还能把阳光播撒进别人的心灵。而在有的人眼里只能面对一度光秃秃的墙,正如北岛的一句名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下面我们通过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说《窗》去见证人性的光辉与暗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感知,扫除字词障碍。(多媒体展示字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俯瞰()一泓()水禽()斑斓()咳嗽()洗漱()卡住()挪动()手肘()扣人心弦()争相斗妍()3、设问导读整体感知(带着问题再次走入文本,感受小说背后带给我们的深思)

(1)请学生自由的快速的朗读课文,用简短的几句话来概述这篇小说的故事内容。(什么地方?什么人?怎样的事?怎样的结局?)

这是学生与文本的最初对话,既让学生熟悉了文本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在讲故事时,可能会有遗漏、错误,教师可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注意赏识点拨,保护学生是学习积极性。

(2)这两个人中你最想评价哪一个,并说明你的理由。

靠窗的病人是一个————————————————————————————————————

——————的人

不靠窗的病人是—————————————————————————————————————

———————的人

把握里床病人的心理历程,分析两位病人的不同的性格,感悟对比手法对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作用。从而分析两位病人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内心世界,感受善与恶两种不同的精神境界,接受美好情操的熏陶。

(3)用一些词或几句话,来形容这是一扇什么样的窗,并说明你的理由。

启发学生探究“窗”的作用,由病人眼中的窗到我们由此看到的人物的内心世界,研究小说以“窗”为题的深层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得到人生的启迪。在此问题的讨论探究中,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通过窗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也可折射人物的内心,或者说外在世界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物质表现。让学生感知到文章用鲜明地对比手法所暗示的一个真理:视野浅短的自私者必定不能与襟怀磊落的高尚者同等享有感知美、体悟美的均等机遇。这儿的窗即是物质之窗,更是心灵之窗。

4、合作探究:(四人小组合作解决)

(1)同样的窗口,为什么近窗的病友能够看到美丽的风景,而远窗的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

(2)透过这扇窗,靠窗病人看到的是栩栩如生的景象,离窗病人看到的是一堵光秃秃的墙。那么,你透过这扇窗又看到了什么呢?

(3)思考:小说以“窗”为题有什么作用?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并非师生一问一答,而是师生间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因此,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预设,而是注重课堂生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教师只作必要的调控和引导,指引学生的思维方向接近教学目标。

5、拓展与迁移训练:

《窗》这个故事的结尾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这光秃秃的一堵墙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和感慨。这时,假如一个新的病人住进了这个病房,这扇窗下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发挥想象,续编故事,要尽可能做到合理,有创意。

这个训练使学生不仅动脑动笔,而且要动情,学着去热爱生命,去关爱他人,同时这也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反馈及灵活运用。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本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发挥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利用导学案让学生质疑解难,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通过学生、文本与教师三者的交互对话,结合生活体

验进行感悟、讨论、交流,能够正确把握人物形象,受到情感的陶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