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3-4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3-4单元 教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3-4单元 教案

2023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自然资源9.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1.教学内容本课是单元起始课,意在指导学生科学描述自然资源的构成、类别和用途,初步认识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资源,持续提高学生的科学描述能力及辨识能力。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分析用到的自然资源”,先以牛仔裤为例,从原材料、生产工艺、运输等方面展开分析,辨别用到的自然资源,再用类似的方法分析身边某个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

第二部分为“认识自然资源的构成”,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再根据资源的物质种类给自然资源归类。

第三部分为“重点认识两种复合型自然资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呈现了热带雨林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功能与价值,引导学生分析资料,解释海洋资源成为21世纪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点的理由。

2.教学目标能有条理地分析和描述生产某个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

能说明自然资源的用途,学会给常见自然资源归类。

能说出热带雨林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功能与价值,并综合所学知识解释海洋资源的应用前景。

3.重点与难点重点:能有条理地分析和描述生产某个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

难点:学会给自然资源归类,并解释海洋资源的应用前景。

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相关视频和PPT。

学生分组材料:分类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本25页的一首小诗。

学生认真朗读这首小诗,想一想是谁赐予我们阳光、空气、水和食物。

是阳光、空气、水等等自然资源赐予我们一切,让我们能够在地球上赖以生存并幸福的生活。

那么地球上有哪些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又有哪些特点?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作用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研究第三单元《自然资源》。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地球上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

板书课题:9.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二、学习新课活动一:研究生产一条牛仔裤用到的自然资源出示牛仔裤的图片,学生观察并想一想生产一条牛仔裤可能会用到哪些自然资源。

请同学们分别从运输、主料、金属辅料、染料4个方面列举生产一条牛仔裤可能要用到的自然资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课程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各个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第一单元:太阳的作用2. 第二单元:南北方的变化3. 第三单元:春眠不觉晓4. 第四单元:一年四季在变化5. 第五单元:食物的来源6. 第六单元:食物的变化和利用教学方法为了保证教学的高效性和趣味性,本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实际物体或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科学方法。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游戏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增加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记忆。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将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太阳对地球的作用,并能够解释南北方的变化。

2. 了解春季的特点,认识昆虫的生长变化。

3. 掌握四季的变化规律,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

4. 理解食物的来源和种类,培养对食物的正确选择和利用意识。

5. 掌握食物的变化过程,了解食物的存储和加工方法。

教学步骤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教案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授: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或游戏活动,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4.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知识框架。

5. 练检测:布置相关题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6. 总结反思:通过讨论或个人思考,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

资源准备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教案需要准备以下资源:1. 课本:《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 实验器材:根据实验需要准备相应的器材和材料。

2023秋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3-4《把盐放到水里》(表格式教案及反思)

2023秋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3-4《把盐放到水里》(表格式教案及反思)
7.溶解在水中的盐可以用蒸发的方式分离出来。( )
8.在热水中放入食盐,一定不能完全溶解。( )
9.想要将混合的铁屑和木屑分离开,我们只能借助磁铁。( )
10.100ml水中可以溶解的盐和糖是一样多的。 ( )
参考答案:
1.B 2.A 3.C 4. C 5.C
6.√ 7.√ 8.× 9.× 10.×
4.学生活动,将沙子、盐放入冷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5.学生汇报
6.师生总结:盐可以溶解到水里;沙子不能溶解到水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观察将沙子和盐放水中的现象,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前概念,很容易引出溶解与不溶解的现象,为下一个活动“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做铺垫。
二、探索
(二)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刚才我注意到有同学的盐很快就溶解到水里了,而有的同学的盐还有一些没有完全溶解在水里。同学们,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盐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学生提出猜测。
可能与水的温度有关,可能与搅拌的快慢有关……
3.教师与学生一起设计实验方案。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1.知道搅拌和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
2.知道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冷热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3.知道同一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量有一定限度。
科学思维
搅拌、加热、碾碎等方法可以促进可溶、生活带来便利。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聚焦
(一)比较把沙子、盐放入水里的不同现象
1. 教师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3-4《解决垃圾问题》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3-4《解决垃圾问题》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3-4《解决垃圾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垃圾问题》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掌握垃圾分类、减量和回收利用等基本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于垃圾处理的知识和技能还不够熟练。

他们在生活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垃圾处理的问题,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具有现实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学会垃圾分类、减量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垃圾的处理方法,垃圾分类、减量和回收利用的实践操作。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养成环保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2.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减量和回收利用的实践活动。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垃圾处理相关资料、实物垃圾、分类垃圾桶等。

2.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份生活中的垃圾,以便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垃圾处理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垃圾的处理方法,包括垃圾分类、减量和回收利用。

同时,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将带来的垃圾进行分类、减量和回收利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垃圾的产生,提出一些建议,如节约用水、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9、鸡教学目标1、感受探究身边动物的乐趣。

2、能按必须的依次去视察鸡的外部特征。

3、能遵照探究问题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试验验证——得出结论去开展探究。

4、知道鸡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局部,身上长满羽毛,有喙,繁殖方式是卵生。

教学打算1、老师打算:活鸡或鸡的剥制标本、课件、鸡的生活习性场景、小鸡、养鸡场等。

2、学生打算:课前有目的地视察鸡的生活习性,收集有关鸡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启发学生回忆关于鸡的已有相识。

1、老师出示:有关鸡的图片和鸡的生活资料,提问:说说这些鸡在做什么?2、老师提问:除了鸡的这些活动,你还知道鸡的哪些事情?二、视察鸡的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获得对鸡的整体相识。

1、出示活鸡,学生视察,说出鸡的身体特点。

2、联系生活,回忆已有生活经历,让学生说说鸡的生活习性。

三、提出问题,整理问题,确定探究课题。

1、通过视察、了解,关于鸡,你们还有哪些问题?2、整理问题,指导学生将问题分成两类:一是本节课可以探究的问题;二是课后可以在家里或者到养鸡场自行探究的问题。

四、设计探究方法,进展探究。

1、设计探究方法。

2、学生动手试验。

五、整理鸡的特点。

教学后记20、鸭和鸡教学目标1、珍爱生命,爱护鸟类。

2、能通过抽象和概括,把握鸟类的共同特征。

3、能将动物的身体外形特征和它的生活习性联系起来视察。

4、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

5、知道鸭的喙、蹼脚及羽毛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鸭在水中生活有什么好处。

6、相识更多的鸟。

教学打算1、老师打算:鸡和鸭的剥制标本或挂图;鸭的生活习性的课件或录像资料。

2、分小组打算如下工具与材料:鸡、鸭的羽毛〔正羽〕、烧杯、放大镜、废旧牙刷、镊子、洗洁精、油脂、热水、冷水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比拟鸭与鸡外形有什么不同?1、回忆:鸡的身体是什么样的?2、出示鸭的标本〔或活鸭〕,学生视察。

3、汇报:鸭与鸡外形有什么不同?二、研讨鸭和鸡生活习性的不同。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四季的变化及其影响。

2. 掌握太阳高度对天气的影响。

3. 研究气温对人和物体的影响。

4. 了解动植物对四季变化的适应。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太阳高度对天气的影响。

2. 研究气温对人和物体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 天气与太阳高度- 研究天气与太阳高度的关系。

- 观察太阳的位置与天气的变化。

2. 气温与人、物体- 研究气温对人和物体的影响。

- 了解低温和高温对人体和物体的影响。

3. 动植物与四季变化- 了解动植物对四季变化的适应。

- 探究不同季节下植物的生长状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四季变化的兴趣。

2. 天气与太阳高度的关系:- 师生共同观察太阳的位置,并讨论不同太阳高度对天气的影响。

- 进行天气预报活动,根据太阳高度预测当天的天气。

3. 气温与人、物体:- 分组讨论不同气温下的感受和影响。

- 进行温度实验,观察不同温度下物体的变化。

4. 动植物与四季变化:- 分小组调查不同季节下植物的生长状态,整理数据并展示。

- 学生自由发挥,设计适应不同季节的动植物。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反应。

2. 分组展示的内容,包括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准确性。

3. 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的质量。

六、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调查当地的气象现象,了解更多与天气相关的知识。

2. 带领学生设计更复杂的实验,进一步探究气温对物体的影响。

3. 组织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界中动植物对四季变化的适应。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身观察和实践,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了四季变化及其影响。

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展示出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可以进一步在拓展延伸中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理解能力。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4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4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4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以免超过(______)限度。

二、选一选。

1、下图弹簧测力计所指示的读数是()。

A.1.3N B.1.5N C.1.6N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重力时,以下()操作是规范的。

A.B.C.三、说一说。

同学们,弹簧测力计包括哪些部分呢?活动意图说明:【板书设计】【学生记录单设计】“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探究记录表姓名:______ 时间:________一、活动一:用手拉一拉弹簧测力计,分别使指针指到1N、2N、5N等,感受不同力的大小二、活动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拉力的大小(1)检查: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2)估测:用手掂一掂物体,估测力的大小。

第三单元《3-4 弹簧测力计》导学案单上。

四、研讨学生活动41、交流谈论汇报,分析这些例子中弹力产生的原因。

五、拓展学生活动51、利用材料寻找正确画出刻度的解决方法,通过观看制作视频,动手做一做橡皮筋测力计。

六、随堂练习:(根据教学活动选择使用)学生活动6一、填一填。

1、弹簧测力计是测量(______)的仪器,使用时不能大于它的量程,以免超过(______)限度。

三、选一选。

1、下图弹簧测力计所指示的读数是()。

A.1.3N B.1.5N C.1.6N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重力时,以下()操作是规范的。

A.B.C.三、说一说。

同学们,弹簧测力计包括哪些部分呢?学后反思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获得的知识有(把关键知识点写出,用框架图形式汇总):2.如果小车动力突然消失,小车还会一直运动吗?。

小学科学第3单元空气(教案)

小学科学第3单元空气(教案)

小学科学第3单元空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并能够认识到空气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空气环境的意识,树立爱护环境的正确认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空气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约1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空气的作用,引发学生对空气的认知和好奇心。

2. 探究空气(约2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向学生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这是什么气体?”“我们平时都处在什么里面?”引导学生发现空气是我们周围的气体。

3. 研究空气的性质(约3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

实验内容可以包括:空气的重量、占空间、压强等。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进行探究,发现空气的性质。

4. 归纳总结(约10分钟)根据实验结果,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让学生回答问题:“空气有什么组成?”“空气有什么性质?”并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黑板上。

5. 拓展延伸(约1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空气的应用领域,如飞机、气球等。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就如何保护空气环境进行讨论。

6. 讲解课文(约10分钟)教师讲解课本中关于空气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

7. 小结(约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总结。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课堂作业设计一个小实验,探究不同温度下气球的体积变化,要求学生写出实验目的、步骤和实验结果。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与技术第四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与技术第四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与技术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科学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科学与技术2. 科学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3. 科学与技术的原理和工具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出科学与技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5分钟)- 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介绍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和区别。

- 运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科学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视、电话、汽车等。

3. 实践活动(20分钟)- 分组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科学与技术产品或现象。

-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讨论并总结科学与技术的原理和工具。

4. 总结归纳(10分钟)- 学生汇报实践活动的结果,并进行简单的总结归纳。

5. 拓展延伸(10分钟)- 通过视频、图片等展示更多科学与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兴趣。

四、教学评估- 课堂观察评估:- 学生的参与程度- 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理解程度- 实践活动报告评估:- 学生对科学与技术原理的理解- 学生对科学与技术应用的掌握程度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应用和原理。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对科学与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有了初步的掌握。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更多生活与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教案(下册)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教案(下册)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6、在星空中(一)
【教学目标】
1、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2、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3、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教学难点】、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4、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
5、说说这些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
二、给月相排序
1、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2、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
3、(出示一组标有时间的圆圈的挂图)你能把剪下来的月相准确地贴在上面的圆圈里吗?
4、观察黑板上的挂图上贴出的许多月相,小组讨论并交流: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4、提问: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四、观察白天的月相
1、你们认为什么时间观察月相比较合适?
2、引导学生确定观察月相的时间,清晨或傍晚观察月相。
3、思考讨论:观察月相,主要观察记录月相的哪些内容?
4、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记录内容: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时的具体时刻等。
2、分小组设计模拟实验的计划,设计时注意:
(1)用什么实验材料来做这样一个模拟实验?
(2)如何做实验?
(3)在实验中估计会出现哪些现象?
(4)观察到的哪些现象能说明日食发生了?
四、月食的成因。
1、谈话:请同学们推测一下月食发生的原因。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
2、学生思考推测。
3、你能将月食发生的示意图画出来吗?(学生尝试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 土壤中有什么 |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 土壤中有什么 |教科版

3.4 《土壤中有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2、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3、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

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2、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3、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新鲜土壤、干燥的土壤、白纸、牙签、放大镜、一次性透明杯、小木棍、水等。

教师演示:有关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T:今天我们来研究一种熟悉的物质,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吗?S:土壤T: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种物质,看看《土壤中有什么》?(出示课题,板书)二、探究:土壤中的成分(一)观察干燥土壤T:土壤是我们常见的物质,那你们觉得土壤中有什么呢?S1:有小石子、草根、蚯蚓等S2:有沙子、蚂蚁……T: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上看,我们并不是很清楚土壤中到底有什么?那我们就通过观察来看一下。

观察时可以采用哪些工具和方法呢?S1:放大镜、显微镜S2:手摸一摸T:是呀!爸爸妈妈给了我们很好的观察工具,就是眼睛,鼻子……S:耳朵,手等(板书)方法:看、摸、闻等工具:放大镜、牙签、T:放大镜是在我们用肉眼看不清的情况下使用的,所以我们先用肉眼观察,可以借助牙签划拨,等肉眼看不清楚时再借助放大镜观察。

T:请同学们将土壤放在白纸上,充分利用我们的观察器官和镊子,认真观察。

也将观察的记录在记录纸上。

小学科学3空气怎样流动教案

小学科学3空气怎样流动教案

小学科学3空气怎样流动教案【教案概述】本节课是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空气怎样流动》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空气的概念,认识到空气是无形的物质,并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探究空气的流动规律。

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空气的概念和特性;(2)认识空气是一种无形的物质;(3)能够观察和描述空气的流动现象;(4)能够通过实验和讨论了解空气的流动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2)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使他们懂得珍惜和保护空气资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探究空气的流动规律。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实验和讨论总结空气的流动规律。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PPT材料(2)实验器材和实验用具(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4)讨论反馈板2.学生准备:(1)学习用具:课本、笔记本等(2)案例分析资料【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导入问题:“你们知道空气是什么吗?请举个例子。

”2.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总结。

Step 2.呈现信息(15分钟)1.利用PPT呈现空气的特性和概念。

2.通过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空气是一种无形的物质。

Step 3.实验探究(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2-3人。

2.给每个小组提供实验器材和实验用具。

3.进行以下实验:(1)实验一:用小纸片探究风的方向。

(2)实验二:用气球探究气流的存在。

(3)实验三:用吹风机探究风的存在。

4.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然后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空气的流动规律。

Step 4.合作学习(30分钟)1.随机分配学生,形成新的小组合作学习。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是一种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的物体。

2.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通过摸、听、闻、看等观察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对比,从观察物体所得的特性对物体进行固体、气体、液体的分类。

【教学难点】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汇总、提炼不同物体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并根据物体的特性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四种液体)1块石头、1块木头、1个桔子、分类用图纸。

给每个学生准备:观察记录表1张。

教师准备的材料:课件、营养快线、量筒。

【教学过程】1.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谜语1:不洗真干净,洗洗不干净;不洗有人吃,洗了无人吃。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水,请同学们先拿出自己带来的水看一看,再闻一闻,最后喝一喝。

(板书课题)2.填网状图,提取课前认知。

生:探究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生:进行实验汇报,发现不一致的答案。

师:汇总学生争论的焦点,为什么这几项最难辨别?说说你们的理由!生:阐述探究猜测的理由。

师:对于袋中所装的物体,我们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并对结果进行了猜测,猜测是否正确,还需要检验,现在请大家打开3、5、6号袋子看一看吧,注意把准确率填在表上,并在猜测准确的编号后面打上√。

4.分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这7种物体进行分类,把你认为是同一类的物体放在一起。

并请记录员在记录表的物体名称一栏用○、△、□等符号圈起来。

新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3-4《解决 垃圾问题》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3-4《解决 垃圾问题》教案

教科版五下第三单元第4课《解决垃圾问题》课件教学设计……2.产生了哪些垃圾?A:家里的垃圾有菜叶、剩饭、各种塑料瓶、酸奶盒、包装袋等。

B:学校的垃圾有废纸、纸壳、用过的笔等。

C:饭店的垃圾多是剩饭剩菜,还有酒瓶等;工厂的垃圾有包装塑料袋、废弃的建筑砖瓦、石块等。

D:商场里有各种垃圾,医院有一些废弃的药品包装袋和注射器等。

……3.这些垃圾质量有多少?我国人口众多,也是垃圾产生大国,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城市垃圾统计数据,每年我国城市垃圾产生量已经大于两亿吨;还有1500多个县城产生了接近0.7亿吨的垃圾;至于村镇垃圾方面,由于村镇数量太分散,暂无准确统计数据。

总体来看,每年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在四亿吨以上。

4.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A:我猜运到垃圾站。

B:可能埋到土里去了。

C:我猜用火烧掉了。

D:也可能被回收再利用了。

……家庭生活垃圾统计。

1.统计家庭生活垃圾。

我家一天的垃圾统计学生小组讨论垃圾的源头、种类、质量和最终去向。

学生整理有关信息。

学生汇报这一周内所记录的家庭每天产生的垃圾质量。

全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通过这样的交流,让学生理解垃圾问题的严重性。

通过交流,理解垃圾问题的严重性。

2.如果一个家庭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3千克。

(1)估算全班所有同学的家庭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总质量。

如果每个班有40人,一个班所有同学的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总质量为120千克。

(2)估算全校所有同学的家庭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总质量。

如果全校有30个班,全校所有同学的家庭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总质量为3600千克,即3.6吨。

(3)估算我们所在的城市(地区)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总质量。

如果我们所在的城市(地区)人口为400万人,每人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按1千克计算,那么我们所在的城市(地区)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总质量为4000000千克,即4000吨。

据统计,我国各城市人均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是 1.0~1.2千克。

2020年,北京人口达2100万人,北京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为2万多吨。

新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四单元说课稿

新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四单元说课稿

新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四单元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物体因受力作用而产生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2. 了解不同物体在不同施力情况下的运动状态差别;
3. 能够用言语或简单工具模拟相关的力学现象;
4. 养成科学探究的惯,积累观察和归纳的经验,并能在探究中感悟事物的本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不同物体在不同施力情况下的运动状态差别。

2. 如何用言语或简单工具模拟相关的力学现象。

难点
1. 掌握物体因受力作用而产生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PPT等教学工具和仿真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5分钟)
启发学生对于物体在平时的运动状态的认知,并引出由什么原因能够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2. 新课呈现(15分钟)
通过课件中的图像和动画,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力、单位、不同种类的力以及物体在接受力的影响下发生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3. 实验探究(25分钟)
学生们跟着实验说明操作仿真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并归纳
经验,进一步认识力的本质和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运动状态的
变化。

4.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向学生简要解释小车在实验中的现象。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运用了新颖的实验教学法,通过仿真实验器
材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作用和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同时,在实验探究的环节中,设计了多组实验情境,让学生通过观
察实验现象,探究运动状态变化的产生原因,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
的能力。

不过,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和掌控学生的行为,以避
免实验现象即视为结论的偏差现象和安全问题。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4日食和月食教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4日食和月食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4、日食和月食教案4、日食和月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耀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过程与方法: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3、依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肯定差距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教学难点)依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学打算)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

(教学过程)一、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1、设疑激趣: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月相变化,了解月球的圆缺变化是在一个月内发生的,可是有时在一个晚上就能看到月球圆缺变化的全过程,你们看过吗?这叫什么现象?〔板书“月食〞〕太阳是否有时也会有圆缺现象?〔出示日食发生过程的图片〕这叫什么现象?〔板书“日食〞〕你们听说过日食和月食吗?关于日食和月食你有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日食和月食)。

〔完成课题板书〕2、讲述:我们先来研究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3、〔播放日食发生的过程录像〕商量并交流: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从这些特点中你有何推想4、小组汇报商量结果,教师整理并适时补充日食发生过程的一些其他事实性资料。

5、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1〕太阳被一个物体挡住了;〔2〕挡光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3〕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着的;〔4〕挡光的物体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4〕地球、挡光物体和太阳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4 改变运输的车轮》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4 改变运输的车轮》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4 改变运输的车轮》教学设计任务目标工具是否完成任务所用时间用力情况水溢出量搬运重物注意:水溢出量用(较多/较少)表示。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两个活动4个任务,让学生在实地测试中感受车轮带给我们的便利。

环节三:拓展(指向目标3)学生活动4:(生活中的杠杆)1.说一说。

观察书本上的三种车轮,它们存在着哪些区别?2.想一想,说一说。

生活中轮轴的应有也有很多,同学们有哪些例子?教师活动41.观察书本上的三种车轮,它们存在着哪些区别?2.教师定义轮轴:车轮是一种轮轴,轮轴由轮和轴组成,生活中轮轴的应有也有很多,如:水龙头、扳手、门等。

3. 提问:生活中轮轴的应有也有很多,同学们有哪些例子?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发现车轮的变化,并能够知道这些变化都是科技不断进步所引发的。

环节四:课末练习(根据教学活动选择使用)(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51.选一选(1)在比较推车和平板运输重物的效果时,为了使实验更加公平,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推车走直线,平板走曲线B.推车运输的重物比平板上的重C.两位推车的同学一位强壮,一位瘦弱D.两种工具同时从起点出发(2)以下机械中,属于轮轴的是()。

A.天平B.剪刀C.扳手D.螺丝刀(3)下列做法不能让运输过程更加省力的做法是()。

A.用带轮子的推车运输B.运输轻一点的物体C.用平板进行运输D.在光滑的场地上推车2.能力提升(1)轮轴是由轮和轴组成的可以共同转动的机械。

标出下列工具的“轮”和“轴”教师活动5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2.全批全改。

第三单元《3-4 改变运输的车轮》导学案标成任务时间量搬运重物注意:水溢出量用(较多/较少)表示。

三、拓展学生活动4:(生活中的杠杆)1.说一说。

观察书本上的三种车轮,它们存在着哪些区别?2.想一想,说一说。

生活中轮轴的应有也有很多,同学们有哪些例子?四、随堂练习1.选一选(1)在比较推车和平板运输重物的效果时,为了使实验更加公平,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第一课地球表面的地形科学概念: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有条件的学校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教师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用课件展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吗?你能说说它的地形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纠正并补充介绍地形特点。

2、你去过什么地方呢?能不能拿出照片来介绍一下呢?你可以说说那里的地名,有什么特点,地形是怎样的。

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1、学生初步交流展示。

要求:出示照片,向大家介绍该地方,注意说清楚地形地貌的类型,能简单描述其特点。

2、教师补充介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介绍,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关图片和课件,介绍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3、了解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出示家乡地形的照片或课件,学生回答后补充介绍,并填表板书。

地名地形特点4、小组交流,统计地形。

学生自己带来的照片在组内交流,说出地形地貌的类型,简单描述其特点,整理并做好地形统计记录,完成上面表格。

5、汇报、小结。

三、观察地形图1、引入。

刚才我们交流了各自的照片,几张照片可以反映出我们整个家乡的以及整个国家的地形吗?我想光凭我们的照片是很难了解清楚的。

整个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怎样的呢?所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件礼物。

请看!(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希望在它们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师板书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

2、初步观察地形图。

这三张地形图虽然范围不一样,可是它们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你知道上面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意思吗?学生观察并回答。

3、教师补充介绍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正射投影图。

它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

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

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

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4、小组观察地形图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请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交流并注意记录从地形图中获得的信息四、拓展延伸1、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交流、讨论。

2、小结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五、课后活动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特别是火山和地震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的第四课土壤中有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

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去掉上部的透明饮料瓶、镊子、小棍、水、牙签等。

教师演示:有关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1、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又是怎样变成土壤的呢?2、学生猜测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二、寻找土壤的成分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吧!1、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土倒在纸上进行观察。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2、观察干燥的土壤。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一样吗?我们能描述它们的大小吗?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资料阅读: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要小的沙粉,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

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沙砾(小石子)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

图片或课件出示:放大后的沙砾、沙、沙粉和黏土颗粒。

3、观察土壤的沉积实验。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一些土倒入水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搅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哪几层?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再做一次验证自己的想法。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4、延伸、小结。

土壤里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吗?(腐殖质、盐分)现在我们能解释土壤是怎样形成的了吗?三、土壤和生命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我们怎么解释这一观点?说说自己的理由,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2、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讲解,学生阅读学习。

3、说说土壤和人类的关系。

第五课雨水对土地的侵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

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教学难点: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

教师演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或录象、介绍实验操作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1、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

下雨时,雨水降落到土地上。

雨水会不会对土地产生影响?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雨水会发生什么变化?2、学生讨论交流。

3、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

二、雨如何影响土地1、我们先来看两幅图。

(出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你能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吗?你平时看到过类似的景象吗?你认为出现这样的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呢?2、模拟实验:下雨。

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明白实验器材所代表的含义。

教师课件出示介绍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学生观看学习。

学生分组实验。

要求:实验前仔细观察斜坡上的土地的形态;实验时注意观察“降雨”过程中的土地,以及“雨水”和“径流”的情况,并做记录;实验后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小组交流、汇报。

3、小结、拓展。

雨水会不会影响土地?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并思考:斜坡上的这许多小细沟是怎样来的,这许多小细沟中汇集的水流又会怎样改变地形。

三、影响侵蚀的因素1、如果我们刚才实验中的土地不是斜坡而是平地,如果斜坡上长满树木,如果降雨量很大,结果又会怎样呢?为什么?2、学生回答。

接下去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影响侵蚀的因素”吧。

我们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吗?学生小组选择一个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前的讨论交流。

学生小组尝试撰写实验方案,教师提示这是对比实验,方案中要注意明确不同条件条件,实验器材的选用和实验装置的设计。

第六课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过程与方法: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和修改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

按照已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用实验结果推测自然界的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洪水灾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关注有关洪水带来的灾害,及人们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等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和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分别扎大孔、小孔)、水、接水容器。

教师演示:有关水土流失、黄土高原、黄河水的图片或录象。

教学过程一、引入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已经制定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看看,我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二、交流、讨论实验方案1、小组交流展示实验方案。

2、全班讨论,评价、修改或完善实验方案。

3、思考: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4、小结。

三、探索侵蚀的实验1、实验前的准备:明确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教师特别要提醒注意实验中的公平性、操作的规范性;准备实验装置。

2、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用容器接住“径流”,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3、小组交流: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4、全班交流汇报。

5、小结: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四、拓展延伸1、刚才我们进行了探索侵蚀的实验,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河水”、“水土流失”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2、土地在被侵蚀的过程中地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土高原”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3、思考: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学生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事物都有双面性,侵蚀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一下,并找找有关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