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教案 苏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教案苏教版
必修3
1.掌握本文叙事和抒情紧密结合的写作方法。
2.体会遣词用字的妙处,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领会此文散发出的浓浓悲情。
情感目标
通过鉴赏本文,让学生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至真至切的亲情。
【教学重难点】
1.鉴赏韩愈散文的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2.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语言形式。
3.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悲伤凄婉的感情基调。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的一段话:“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古文观止》评点此文:“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祭文中千年绝调。”可见《祭十二郎文》是一篇令人感动的祭文。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河北昌黎,又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任汴州、徐州幕府推官。贞元十八年(802)入烟子博士、监察御史,因议赈关中旱,贬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后入为国子博士,累官至中书舍人、刑部侍郎。819年,因上《论佛骨表》贬潮州刺史。820年冬入长安,历任国子祭酒、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吏部侍郎等。
在文学上,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恢复散句单行、自由朴实的秦汉散文艺术,掀起了散文的新高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破骈为散的祭文。
2.文体介绍
(1)祭文(悼词)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
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1.梳理字句。
(1)听读。
(2)诵读。学生齐读全文,注意字音及字形的准确性。
2.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出示投影(注释词语,归纳特殊句式)
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句。
其又何尤:宾语前置句。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选择疑问句。
呜呼!其信然矣:感叹句。
四、理清思路,体味抒情色彩
1.问题:按祭文的一般格式,全文可分为哪几部分?
讨论后明确:全文除首尾两段是祭文的固定格式外,中间按“生前—身死—死后”来组织文章。第一段交代祭奠时间、祭奠对象,最后一段再抒悲情以祭文常用语结尾。中间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2~3段)写侄儿生前与自己孤苦相依的至厚亲情,为后文抒情作铺垫。第二部分(4~9段)写侄儿身死情况及自己的悲痛之情。第三部分(10段)交代侄儿死后安排,包括守丧、迁葬、抚养侄儿子女的情况,自责之情令人动容。
2.指导诵读。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2)集体朗读第5、10两个抒情段。
明确:第5自然段是作者得到侄儿猝死消息的一段,作者连用了三个“邪”字,三个“也”字,三个“乎”字和五个“矣”字来抒发感慨,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又不得不信的矛盾心情。诵读时应读出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感情来。
(解说:本文在写法上采用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抒情的段落为2、5、10、11自然段,有标志性的词语,即段首的“呜呼”,叙述穿插于其间。多朗读,体味抒情色彩,为鉴赏作铺垫。)
五、课堂小结
本文是祭文中的“千古绝唱”,要想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就应多读课文,本节课的目的就是在反复诵读中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初步学习了文章边诉边泣、波澜起伏的特点。
祭十二郎文
【教学目标】
1.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至真至切的亲情。
【教学重难点】
1.鉴赏韩愈散文的叙事中抒情的特点;学习本文破骈文散,不拘常格,自由抒情的语言。2.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祭文中悲伤凄婉的感情基调;并了解文言虚词(邪、也、乎、矣等)在抒情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诵读全文。
二、体会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感人效果
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1)少年孤苦:“吾少孤”“惟兄嫂是依”“零丁孤苦”“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2)为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吾去汴州,汝不果来”,“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
(3)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4)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2.本文以抒情为主,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重在抒情的段落,看看有什么标志性的词语。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本文抒情的段落有2、5、10、11自然段,标志性的词语为段首的“呜呼”。
3.本文并非连续抒情,而是把难以抑制的悲哀融于家常琐事之中,试分析这种抒情的特点。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教师归纳。
4.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族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族之事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29岁才开始入仕途。到35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
5.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情的?
同桌共同讨论后明确:作者写这篇祭文的目的不在称颂死者,而在于倾吐自己的至痛之情。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充满着生活气息,让人深感真实、可信。作者又不是纯客观地叙事,而是在典型事件的叙述中,侧重抒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他以痛惜、遗憾、内疚之情来叙事,叙事中处处含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人称的方便,尽情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如泣如诉。
三、艺术手法的体现本文作为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归纳艺术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后明确:1.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祭文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形式上多采用四言韵文或骈文,篇幅短小,十分呆板。韩愈此文,完全突破了四言韵文和骈文的框框,用纯净的散文体自由抒写。为人们用祭文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以生活琐事为依托,抒发了作者对侄儿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情感,并且采用了反复直抒的方法,让人读其文能想见其为文时边哭边写、痛不欲生的情状,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
3.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古文观止》评此文:“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韩愈写这篇祭文,不是有意做文章,而是为了倾吐自己的真情,边诉边泣,所以他能做到情至笔随,字字句句皆从肺腑中自然流出,毫无雕饰之痕迹。
六、课文总结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身体力行,在写作本文时一改以前祭文死板的骈文形式,破骈为散,通过自由抒写的散文形式,尽情地倾吐自己心中的悲痛,开了祭文自由抒情的先河,我们应学习韩愈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