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全面控糖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Based on Speech of R Holman at the 18th IDF in Paris
UKPDS结束后为期5年随访
• 经过为期5年的随访,此前强化血糖治疗 组的患者并发症风险仍然低于常规治疗组
• 强化血糖治疗的收益长期存在
11
Based on Speech of R Holman at the 18th IDF in Paris
7
UKPDS 35. BMJ 2000; 321: 405–412.
HbA1c ≈ FPG + PPG
HbA1c 反映长期血糖平均控制情况
FPG 反映空腹血糖水平
PPG 反映餐后血糖水平
8
高血糖加重内皮功能失调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和进展
餐后高血糖
粘附分子表达
Ⅶa 因子活化 血栓形成
氧化应激
中心性肥胖
高血压
脂代谢紊乱
3
2型糖尿病的治疗要求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合理 联合用药
改善胰岛素抵抗
针对 糖尿病病因
提高依从性 药物安全性高 和耐受性
延缓糖尿病 进展
保护B细胞功能
降低并发症危险 以血糖控制为基础的多重危险因素干预
4
糖尿病治疗的首要目标
全面控制血糖长期达标
5
不同糖尿病防治指南 一致强调:血糖的全面达标
内
LDL氧化
皮
功
甘油三酯升高
能
失
调
餐 后 高 血 糖 动脉粥样硬化
空腹高血糖
9 Ceriello A. Diabetologia. 2003 Mar;46 Suppl 1:M9-16
UKPDS结束后为期5年随访
• 所有存活的患者在UKPDS结束后即进入历 时 5年的随访(1997-2002年)
• UKPDS研究中强化血糖干预组患者的平均 HbA1c 水平在试验结束后第三年时上升达 到与常规治疗组相当 ,无显著差别
HbA1c (%)
ADA1 IDF2 AACE/ACE3
<7.0 <6.5
<6.5
中国糖尿病 防 治指南4
<6.5
FPG (mg/dL) <130 <110
<110
<110
2 小时血糖 (mg/dL)
<180 <140
<140
<140
1.
ADA statement , Diabetes care,2004, 27(1):s15-s35
UKPDS post-study monitoring DCCT/EDIC
• 强化血糖治疗获得的收益始终存在,并不会因强 化和常规治疗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趋于一致而减退
• 即使因为强化治疗获得收益,但是与非糖尿病人 群相比仍然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
12
主要内容
• 糖尿病全面控糖的重要性(有效?有否拐点?远期?) • 血糖控制现状与达标面临的潜在风险(收益/风险) • 格列吡嗪在全面控糖中的作用
Mellitus:The AACE System of Intensive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2002 up6date
4.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 2003
相对危险下降 ( %)
UKPDS 35 平均HbA1c每降低1%带来的收益 *†
任一糖尿病
相关终点
白内障
微血管病变心肌梗死 摘除术
0
-5 -10 21% -15 -20 p<0.0001 -25 -30
14% p<0.0001
19% p<0.0001
37%
-35
-40
p<0.0001
心衰 周围血管病变
16% p=0.016
43% p<0.0001
† At 7.5 to <12.5 years
2型糖尿病的全面血糖控制
杭州市中医院 内分泌科胡卫芬主任
1
主要内容
• 糖尿病全面控糖的重要性(有效?有否拐点?远期?) • 血糖控制现状与达标面临的潜在风险(收益/风险) • 格列吡嗪在全面控糖中的作用
2
2型糖尿病:多重危险因素群聚的状态
胰岛素分泌 缺陷 胰岛素抵抗
大血管 并发症
微血管
2型糖尿病 并发症
开始二甲双胍治疗
当有肾损伤危险或 二甲双胍不能耐受时
换用磺脲类药物治疗
OA4加用格列酮类药物:可在二甲双胍基础上,磺脲类药物基础上,或在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药物治 疗的基础上加用。(注意:格列酮类药物在心衰方面的禁忌,及患者可能发生的水肿情况。)
OA5加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16
OA6要逐步增加药物剂量及逐步增加其它的口服降糖药,直到血糖达到控制目标。
14
12
7.9
8.7
9.1
10
平均 FPG (mmol/L)
8
6
6.1 mmol/L
4
2
研究时间
0
2003
2001
1998
患者人数
2462
1711
2369
空腹血糖水平>6.1 mmol/L的患者比例 77%
82%
84%
15
Pan CY.Diabcare in China :Meeting in Challenge IDF Voice 2005;25(5): 9-11
13
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现状(2003年)
49.9%
11.5%
38.6%
HbA1C<6.5%
6.5%≤HbA1C≤7.5%
潘长玉 中国区合作调查组.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 2005;25(3):174-8.
HbA1C > 7.5% 14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 绝大多数空腹血糖不达标
亚洲地区有关血糖治疗目标的共识 (2002)
ADA/EASD: 2型糖尿病的治疗
17
临床选择口服降糖药物要考虑的因素
• 控制空腹及餐后高血糖的效果 • 餐间低血糖的风险 • 患者的依从性 • 药物经济学的考虑
Targeting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 A ComparativeStudy of Insulinotropic Agents in Type 2 1D8iabete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88(11):5248–5254
2.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ractical targets and treatments ,Asia-Pacific Type 2 Diabetes Policy Group, 2002
3.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Medical Guidelines for the anagement of Diabetes
2005IDF 口服降糖药-标准保
健
OA1
当饮食运动等方式Baidu Nhomakorabea预失败
OA3
正常体重的 2型糖尿病患者
HbA1c >6.5%
OA2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无肾功能损伤危险
开始磺脲类药物及/或 二甲双胍治疗
采用一天一次磺脲类药物 以改善依从性或采用格列奈类
以适应生活方式的灵活性
仍控制不佳 HbA1c >6.5%
Based on Speech of R Holman at the 18th IDF in Paris
UKPDS结束后为期5年随访
• 经过为期5年的随访,此前强化血糖治疗 组的患者并发症风险仍然低于常规治疗组
• 强化血糖治疗的收益长期存在
11
Based on Speech of R Holman at the 18th IDF in Paris
7
UKPDS 35. BMJ 2000; 321: 405–412.
HbA1c ≈ FPG + PPG
HbA1c 反映长期血糖平均控制情况
FPG 反映空腹血糖水平
PPG 反映餐后血糖水平
8
高血糖加重内皮功能失调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和进展
餐后高血糖
粘附分子表达
Ⅶa 因子活化 血栓形成
氧化应激
中心性肥胖
高血压
脂代谢紊乱
3
2型糖尿病的治疗要求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合理 联合用药
改善胰岛素抵抗
针对 糖尿病病因
提高依从性 药物安全性高 和耐受性
延缓糖尿病 进展
保护B细胞功能
降低并发症危险 以血糖控制为基础的多重危险因素干预
4
糖尿病治疗的首要目标
全面控制血糖长期达标
5
不同糖尿病防治指南 一致强调:血糖的全面达标
内
LDL氧化
皮
功
甘油三酯升高
能
失
调
餐 后 高 血 糖 动脉粥样硬化
空腹高血糖
9 Ceriello A. Diabetologia. 2003 Mar;46 Suppl 1:M9-16
UKPDS结束后为期5年随访
• 所有存活的患者在UKPDS结束后即进入历 时 5年的随访(1997-2002年)
• UKPDS研究中强化血糖干预组患者的平均 HbA1c 水平在试验结束后第三年时上升达 到与常规治疗组相当 ,无显著差别
HbA1c (%)
ADA1 IDF2 AACE/ACE3
<7.0 <6.5
<6.5
中国糖尿病 防 治指南4
<6.5
FPG (mg/dL) <130 <110
<110
<110
2 小时血糖 (mg/dL)
<180 <140
<140
<140
1.
ADA statement , Diabetes care,2004, 27(1):s15-s35
UKPDS post-study monitoring DCCT/EDIC
• 强化血糖治疗获得的收益始终存在,并不会因强 化和常规治疗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趋于一致而减退
• 即使因为强化治疗获得收益,但是与非糖尿病人 群相比仍然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
12
主要内容
• 糖尿病全面控糖的重要性(有效?有否拐点?远期?) • 血糖控制现状与达标面临的潜在风险(收益/风险) • 格列吡嗪在全面控糖中的作用
Mellitus:The AACE System of Intensive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2002 up6date
4.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 2003
相对危险下降 ( %)
UKPDS 35 平均HbA1c每降低1%带来的收益 *†
任一糖尿病
相关终点
白内障
微血管病变心肌梗死 摘除术
0
-5 -10 21% -15 -20 p<0.0001 -25 -30
14% p<0.0001
19% p<0.0001
37%
-35
-40
p<0.0001
心衰 周围血管病变
16% p=0.016
43% p<0.0001
† At 7.5 to <12.5 years
2型糖尿病的全面血糖控制
杭州市中医院 内分泌科胡卫芬主任
1
主要内容
• 糖尿病全面控糖的重要性(有效?有否拐点?远期?) • 血糖控制现状与达标面临的潜在风险(收益/风险) • 格列吡嗪在全面控糖中的作用
2
2型糖尿病:多重危险因素群聚的状态
胰岛素分泌 缺陷 胰岛素抵抗
大血管 并发症
微血管
2型糖尿病 并发症
开始二甲双胍治疗
当有肾损伤危险或 二甲双胍不能耐受时
换用磺脲类药物治疗
OA4加用格列酮类药物:可在二甲双胍基础上,磺脲类药物基础上,或在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药物治 疗的基础上加用。(注意:格列酮类药物在心衰方面的禁忌,及患者可能发生的水肿情况。)
OA5加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16
OA6要逐步增加药物剂量及逐步增加其它的口服降糖药,直到血糖达到控制目标。
14
12
7.9
8.7
9.1
10
平均 FPG (mmol/L)
8
6
6.1 mmol/L
4
2
研究时间
0
2003
2001
1998
患者人数
2462
1711
2369
空腹血糖水平>6.1 mmol/L的患者比例 77%
82%
84%
15
Pan CY.Diabcare in China :Meeting in Challenge IDF Voice 2005;25(5): 9-11
13
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现状(2003年)
49.9%
11.5%
38.6%
HbA1C<6.5%
6.5%≤HbA1C≤7.5%
潘长玉 中国区合作调查组.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 2005;25(3):174-8.
HbA1C > 7.5% 14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 绝大多数空腹血糖不达标
亚洲地区有关血糖治疗目标的共识 (2002)
ADA/EASD: 2型糖尿病的治疗
17
临床选择口服降糖药物要考虑的因素
• 控制空腹及餐后高血糖的效果 • 餐间低血糖的风险 • 患者的依从性 • 药物经济学的考虑
Targeting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 A ComparativeStudy of Insulinotropic Agents in Type 2 1D8iabete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88(11):5248–5254
2.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ractical targets and treatments ,Asia-Pacific Type 2 Diabetes Policy Group, 2002
3.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Medical Guidelines for the anagement of Diabetes
2005IDF 口服降糖药-标准保
健
OA1
当饮食运动等方式Baidu Nhomakorabea预失败
OA3
正常体重的 2型糖尿病患者
HbA1c >6.5%
OA2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无肾功能损伤危险
开始磺脲类药物及/或 二甲双胍治疗
采用一天一次磺脲类药物 以改善依从性或采用格列奈类
以适应生活方式的灵活性
仍控制不佳 HbA1c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