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重点章节复习提纲(精华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想象: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
情堵和情感:情堵和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意志: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过程。
注意: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既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需要是由生理上获心理上的缺失获不足引起的一种内部紧张状态,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动机: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兴趣:兴趣是指个体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的程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特点。
性格: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第一章:
1.心理学的研兖对象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
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第二章:
1.心理的实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个体心理的发展与
脑的发育完善紧密联系;解剖学的事实证明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2.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3.反射包括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4.第一信号系统一一以具体事物作为信号刺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一一以
语言、文字作为信号刺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
第三章:
1.感觉规律:感觉适应;感觉对比;联觉。
2.知觉的基本特性:⑴选择性(少女与老妇);⑵整体性(“大12东去”);⑶理解性(小
孩与狗);⑷恒常性(钟表)。
3.四种社会知觉偏差:⑴第一印象:与陌生人初次接触给自己留下的印象;⑵晕轮效应:对人
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某种印象后,据此推论这个人的其他方面的品质和特征;⑶刻板印象:对社会上的各类人群所持有的固定的看法;⑷近因效应:最近获得的有关熟人的信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强烈影响。
4.利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⑴运用对比的规律诳行教学;⑵运用被感知事物的强度
律进行教学;⑶运用感知的活动律进行教学;⑷根据知觉的组合律进行教学;⑸运用知觉的理解性规律进行教学;⑹利用各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进行教学。
5.提高社会知觉能力,完成教书育人任务:⑴正确对待第一印象;⑵公正地对待学生,防止
发生晕轮效应;⑶消除刻板印象;⑷重视运用近因效应。
6.感觉和知觉的联系:⑴同属于认识的初级形式,都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应;⑵感觉是直
觉的基础;⑶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区别:⑴反映的内容不同(个别&整体);⑵产生的生理机制不同;⑶影响因素不同。
第四章:
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分,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记
忆)、逻辑记忆(以概念、公式和规律等为内容的记忆)、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和运动记忆(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2.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
3.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4.识记的规律(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⑴识记的目的性(有意识记比无意识记效果好);⑵
识记材料的意义性(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⑶识记材料的数量(数量越多,所需时间越多);⑷识记材料的位置(前后最容易记住);⑸识记材料的性质(直观的较好,有韵律的较好,有意义的较好);⑹识记时的情绪状态(积极的较好);⑺识记时的态度。
5.影响遗忘的因素:⑴时间因素的制约;⑵识记材料的重要性;⑶识记材料的性质;⑷识记材
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⑸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6.影响保持效果的因素:⑴学习程度(过度学习达150%时最好);⑵记忆任务的长久性;⑶
记忆内容的性质;⑷识记后的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集中复习;尝试重现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多样化复习)
7.影响回忆效果的因素:⑴信息储存的组织水平;⑵联想线索(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
想;;因果联想);⑶干扰的影响;⑷主体的情堵状态。
8.识记的策略(与识记的规律相联系):⑴有目的的识记;⑵先理解后识记;⑶识记与操作相
结合;⑷保持良好的情绪;⑸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
9.复习的策略(与遗忘的规律相联系):⑴及时复习,经常复习;⑵边复习边思考;⑶在复习
中要整理好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
10.记忆的品质: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11.记忆力的培养:⑴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⑵使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⑶教给学生科学的
记忆方法;⑷讲究记忆卫生(科学用脑、情绪、营养、合理休息)
12.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
第五章:
1.根据思维凭借的对象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3岁前儿童的思维);形象思维(成人的思
维);抽象思维(证明题)。(会区分)
2.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和综合。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⑴问题情境(知觉情境,己知圆半径,求正方形面积);⑵己有知识
的迁移;⑶相关的知识经验;⑷问题解决的策略;⑸心理定势;⑹功能固着(蜡烛、纸盒、火柴);⑺酝酿效应;⑻原型启发(照相机&眼睛;飞机&蜻蜓);⑼情绪与动机。
4.想象包括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一直努力的想象)和有意想象(有预定目的,需
要意志努力的想象)。
5.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6.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语言描绘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头
脑里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在头脑里独立地构思新表象的过程。
7.幻想包括:科学幻想(积极幻想的特殊形式,如登上火星)、理想(积极的幻想)和空想
(消极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