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物质的分类胶体PPT课件
合集下载
1.1胶体及相关知识点 课件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用明矾净水 ③医药上用三氯化铁止血 ④ 江河入海口形成三 角洲
A.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D.全部
7.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
A.过滤 B.聚沉 C.凝胶 D.布朗运动 E.电泳 F.丁达尔效应 (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
3 胶体 FeCl3 + 3H2O = Fe(OH)3(胶体) + 3HCl
步骤:
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 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 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 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红褐色,停止加热。
科学探究
(1)制备Fe(OH)3胶体
28
胶体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操作中必须使用饱和氯化铁溶液,如果采用稀氯化铁,
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1nm 的分散系。
浊液: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的分散系。
高中化学必修1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1.胶体:
课堂探究
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 的分散系
胶体的本质特征: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2 分类 (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1nm=10-9m
<1nm 溶液
分散质粒子大小
1、丁达尔现象
定义: 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 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原因: 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而形 成的。
应用: 区别溶液和胶体。
3 胶体性质
原因: 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而形成的。
原理:
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 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 浊液中的分散质粒子
3 胶体的性质
原因: 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而形成的。
因浓度过低而不利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形成。
A.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D.全部
7.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
A.过滤 B.聚沉 C.凝胶 D.布朗运动 E.电泳 F.丁达尔效应 (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
3 胶体 FeCl3 + 3H2O = Fe(OH)3(胶体) + 3HCl
步骤:
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 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 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 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红褐色,停止加热。
科学探究
(1)制备Fe(OH)3胶体
28
胶体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操作中必须使用饱和氯化铁溶液,如果采用稀氯化铁,
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1nm 的分散系。
浊液: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的分散系。
高中化学必修1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1.胶体:
课堂探究
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 的分散系
胶体的本质特征: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2 分类 (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1nm=10-9m
<1nm 溶液
分散质粒子大小
1、丁达尔现象
定义: 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 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原因: 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而形 成的。
应用: 区别溶液和胶体。
3 胶体性质
原因: 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而形成的。
原理:
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 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 浊液中的分散质粒子
3 胶体的性质
原因: 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而形成的。
因浓度过低而不利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胶体.ppt
D 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 4(2007江苏)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
钠溶 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B 为测定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
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C 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固体溶于热水中 D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2020/5/3
研修班
22
能力拓展:
1.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 100nm的材料,纳米碳
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
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
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
B. ②③④
C.②③⑤
D. ①③④⑥
2、、(2006全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2020/5/3
研修班
4
(一 )、 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的概念: 把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 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2、常见散系的分类
分散质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液 固
2020/5/3
研修班
6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分九类 请把下列混合物填入下表:空气,云、雾,合金,糖
解释:盐中阳离子或阴离子能中和胶体微粒所带的电荷,
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 析出。
方 加入可溶性盐 法 加热
加入带异种电荷的胶体
应用:制豆腐
2020/5/3
研修班
18
(小结)、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物质的分类及胶体的性质ppt课件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原因分析
Fe(OH)3胶体
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胶体的直径在1~100nm之 间,能使光波发生散射
CuSO4溶液 无现象产生
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 1nm,散射极其微弱
27
丁达尔现象(丁达尔效应)
光束通过胶体时 形成一条光亮的 通路。
溶液
胶体
当一束强光透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 象叫做丁达尔现象(或丁达尔效应)。
是 (c)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35
二、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1.概念: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 系。 2.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1)制备原理 氯化铁在沸水中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控制反应条 件,可以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实验步骤
取一只烧杯,加入5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 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待溶液变成红褐色后, 停止加热。
(3)实验现象 烧杯中液体呈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实验.wmv
36
三、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实验.mp4
实验:光束分别通过AgI胶体和CuSO4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胶体里 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实例:①用明矾、氯化铁等净水;②不同种类的 墨水混合使用时有沉淀产生,使墨水失效。
40
(3)加热
温度升高,胶粒的吸附能力减弱,减少了胶粒所 吸引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数量,胶粒所带的电荷数 减少,胶粒间的斥力作用减弱,使得胶粒在碰撞 时容易结合成大颗粒,形成沉淀或凝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PPT精品课件
FeCl3+3H2O(沸水)== Fe(OH)3(胶体)+3HCl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 质的分 类PPT精 品课件
浊液分散系
入射光发生反射 而无散射,光线 不能通过。
胶体分散系
入射光发生散射, 每个微粒好象一个 发光体,无数发光 体散射结果形成光 的通路。
溶液分散系
入射光直接通过。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 质的分 类PPT精 品课件
颗粒直径>100nm
1nm<颗粒直径<100nm
颗粒直径<1nm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 质的分 类PPT精 品课件
三、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强光通过胶体时,胶体
粒子对光线产生 散射作用,从与光线垂直的方 向可以看到 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粒定向移动产生电泳现象 ,这是因为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 附离子而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由于同一胶体粒子带 同种电荷,具有静电斥力,这是胶体稳定的主要原 因。
应用:静电除尘.有些胶体无电泳现象 (粒子不带 电如淀粉胶体)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 质的分 类PPT精 品课件
•
1.神州谣写了我国的美丽风景、台湾 岛与大 陆的亲 密关系 以及各 民族之 间的深 情厚谊 ,表达 了作者 对中国 美丽如 画的风 景的热 爱之情 ,以及 作为中 华儿女 的民族 自豪感.
•
2.我觉得要写好场面,观察的视野要 全面, 既要看 清看全 一次活 动的整 体情况 ,又要 善于捕 捉到典 型的人 和事, 然后再 逐一地 进行描 写,才 能把场 面写真 切,写 生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 质的分 类PPT精 品课件
浊液分散系
入射光发生反射 而无散射,光线 不能通过。
胶体分散系
入射光发生散射, 每个微粒好象一个 发光体,无数发光 体散射结果形成光 的通路。
溶液分散系
入射光直接通过。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 质的分 类PPT精 品课件
颗粒直径>100nm
1nm<颗粒直径<100nm
颗粒直径<1nm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 质的分 类PPT精 品课件
三、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强光通过胶体时,胶体
粒子对光线产生 散射作用,从与光线垂直的方 向可以看到 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粒定向移动产生电泳现象 ,这是因为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 附离子而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由于同一胶体粒子带 同种电荷,具有静电斥力,这是胶体稳定的主要原 因。
应用:静电除尘.有些胶体无电泳现象 (粒子不带 电如淀粉胶体)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 质的分 类PPT精 品课件
•
1.神州谣写了我国的美丽风景、台湾 岛与大 陆的亲 密关系 以及各 民族之 间的深 情厚谊 ,表达 了作者 对中国 美丽如 画的风 景的热 爱之情 ,以及 作为中 华儿女 的民族 自豪感.
•
2.我觉得要写好场面,观察的视野要 全面, 既要看 清看全 一次活 动的整 体情况 ,又要 善于捕 捉到典 型的人 和事, 然后再 逐一地 进行描 写,才 能把场 面写真 切,写 生动。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2课时分散系和胶体)-高一化学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2课时 分散系和胶体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熟知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素养目标
1.通过对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学习,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会鉴别胶体和溶液, 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素养。
不均一、不透明,久置 分层
不稳定
不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泥水、石灰乳
牛奶
教学过程
二、胶体1.胶体的定Fra bibliotek、本质特征及分类
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按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 气溶胶(烟、云、雾等)、液 溶胶(Fe(OH)3胶体等)和固 溶胶(有色玻璃等)。
分类
鉴 别
胶体
常 见
定义
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100 nm之间的分散系。本质 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100 nm之间。
教学过程
(3)聚沉
资料卡片——胶体的性质:聚沉
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 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 程叫聚沉。
可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 : ①加酸、碱、盐的溶液; ② 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③ 加热或搅拌。
教学过程
(4)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因此胶体能够透过滤纸,不能 透过半透膜—渗析法。
透膜
实例
溶液
<1 nm
分子、离子
均一、透明 稳定 能
能 食盐水、蔗糖溶
液
胶体
1~100 nm
少量分子的集合体或 大分子
多数均一、透明,较 稳定 介稳性 能
不能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2课时 分散系和胶体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熟知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素养目标
1.通过对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学习,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会鉴别胶体和溶液, 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素养。
不均一、不透明,久置 分层
不稳定
不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泥水、石灰乳
牛奶
教学过程
二、胶体1.胶体的定Fra bibliotek、本质特征及分类
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按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 气溶胶(烟、云、雾等)、液 溶胶(Fe(OH)3胶体等)和固 溶胶(有色玻璃等)。
分类
鉴 别
胶体
常 见
定义
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100 nm之间的分散系。本质 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100 nm之间。
教学过程
(3)聚沉
资料卡片——胶体的性质:聚沉
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 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 程叫聚沉。
可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 : ①加酸、碱、盐的溶液; ② 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③ 加热或搅拌。
教学过程
(4)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因此胶体能够透过滤纸,不能 透过半透膜—渗析法。
透膜
实例
溶液
<1 nm
分子、离子
均一、透明 稳定 能
能 食盐水、蔗糖溶
液
胶体
1~100 nm
少量分子的集合体或 大分子
多数均一、透明,较 稳定 介稳性 能
不能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2.1胶体的性质 PPT课件 (共40张PPT)
例:把稀H2SO4溶液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铁胶 体中的现象是 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原 因 。
例: FeCl3溶液可止血,为什么?
4、胶体的运用
(1)日常生活:制豆腐,明矾净水及豆浆, 牛奶都与胶体有关 (2)农业方面:土壤的保肥作用 (3)工业方面:制有色玻璃,电泳选矿 (4)国防工业:制火药,炸药等 (5)医疗卫生: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等 (6)自然现象:江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
分子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
根据分 散剂的 状态
气溶胶:烟、云、雾 液溶胶:AgI胶体、Fe(OH)3胶体 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
注意:胶体是以分散质粒子大小为本质 特征的,它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 如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分散在酒 精中则可形成胶体。
科学探究
胶体的制备
注意:1、水要沸腾 2、FeCl3溶液要饱和 3、加热时间不能过长 反应方程式?
小一休动动脑? 胶体介稳性的原因?
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 胶体粒子做布朗运动。
胶体这种特殊的分散系是电中性的,不带电。
(5)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通过滤 纸不能通过半透膜
分散 系 能否 通过 滤纸 溶液 胶体 浊液
能
能
不能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胶体
无变化
由浑浊变澄清
泥水
半透膜是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 (离子)透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 过的多孔性薄膜。由鸡蛋壳膜或羊 皮纸、胶棉薄膜、玻璃纸等制成
问2:对于分散剂为液体的分散 系,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 (< 1nm) (1 ~100 nm) >100nm 子直径
注:
-9 1nm=10 m
例: FeCl3溶液可止血,为什么?
4、胶体的运用
(1)日常生活:制豆腐,明矾净水及豆浆, 牛奶都与胶体有关 (2)农业方面:土壤的保肥作用 (3)工业方面:制有色玻璃,电泳选矿 (4)国防工业:制火药,炸药等 (5)医疗卫生: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等 (6)自然现象:江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
分子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
根据分 散剂的 状态
气溶胶:烟、云、雾 液溶胶:AgI胶体、Fe(OH)3胶体 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
注意:胶体是以分散质粒子大小为本质 特征的,它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 如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分散在酒 精中则可形成胶体。
科学探究
胶体的制备
注意:1、水要沸腾 2、FeCl3溶液要饱和 3、加热时间不能过长 反应方程式?
小一休动动脑? 胶体介稳性的原因?
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 胶体粒子做布朗运动。
胶体这种特殊的分散系是电中性的,不带电。
(5)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通过滤 纸不能通过半透膜
分散 系 能否 通过 滤纸 溶液 胶体 浊液
能
能
不能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胶体
无变化
由浑浊变澄清
泥水
半透膜是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 (离子)透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 过的多孔性薄膜。由鸡蛋壳膜或羊 皮纸、胶棉薄膜、玻璃纸等制成
问2:对于分散剂为液体的分散 系,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 (< 1nm) (1 ~100 nm) >100nm 子直径
注:
-9 1nm=10 m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物质的分类-分散系和胶体PPT课件
7、血液透析。
总结
A
分散系可以怎样分类? 如何制Fe(OH)3胶体? B
C
胶体有哪些性质?
3.胶体的性质:
• 介稳定性 • 能否通过滤纸 • 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和胶体) • 电泳(胶粒带电) • 聚沉(加热、加入强电解质、加入带相反电
荷的胶体)
练习: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 A B)
A、碘酒
豆浆,石油 食盐水、糖水
馒头、面包、木炭、砖块、泡沫塑料、冰箱 吸味剂
湿砖块、珍珠、受潮的固体物品、干燥剂吸 潮
合金、有色玻璃、有色的塑料制品、蓝绿宝 石
空气,排气法收集的气体
云、雾
烟、尘
依据之2——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液态分散剂)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微 粒直径 (最本质 的区别)
< 1nm 1 ~100 nm >100 nm
思考与交流
• 将少量NaCl溶于水得到的体系是纯净物还 是混合物?将泥沙溶于水得到的体系呢? 将它们静置一段时间后,有什么区别?
•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烟、雾、云属于纯 净物吗?如果不是,是什么物质分散到什 么物质里形成的?
I do I can
概念
NaCl溶 泥沙(或多种)物质分散
职达到顶峰。文章的结尾,交代传主官位所至、朝野名望、盖棺论定、卒年赐谥等。
原因: ②像孔子这样圣明又勤奋,却不探讨尧舜之前的事,难道是做不到吗?
(2)知道传感器中常见的三种敏感元件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和霍尔元件及其它们的工作原理。
胶体粒子通过吸附离子而带有电荷;
胶体粒子做布朗运动。
如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的惯例行15度的鞠躬即可,这样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
总结
A
分散系可以怎样分类? 如何制Fe(OH)3胶体? B
C
胶体有哪些性质?
3.胶体的性质:
• 介稳定性 • 能否通过滤纸 • 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和胶体) • 电泳(胶粒带电) • 聚沉(加热、加入强电解质、加入带相反电
荷的胶体)
练习: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 A B)
A、碘酒
豆浆,石油 食盐水、糖水
馒头、面包、木炭、砖块、泡沫塑料、冰箱 吸味剂
湿砖块、珍珠、受潮的固体物品、干燥剂吸 潮
合金、有色玻璃、有色的塑料制品、蓝绿宝 石
空气,排气法收集的气体
云、雾
烟、尘
依据之2——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液态分散剂)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微 粒直径 (最本质 的区别)
< 1nm 1 ~100 nm >100 nm
思考与交流
• 将少量NaCl溶于水得到的体系是纯净物还 是混合物?将泥沙溶于水得到的体系呢? 将它们静置一段时间后,有什么区别?
•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烟、雾、云属于纯 净物吗?如果不是,是什么物质分散到什 么物质里形成的?
I do I can
概念
NaCl溶 泥沙(或多种)物质分散
职达到顶峰。文章的结尾,交代传主官位所至、朝野名望、盖棺论定、卒年赐谥等。
原因: ②像孔子这样圣明又勤奋,却不探讨尧舜之前的事,难道是做不到吗?
(2)知道传感器中常见的三种敏感元件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和霍尔元件及其它们的工作原理。
胶体粒子通过吸附离子而带有电荷;
胶体粒子做布朗运动。
如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的惯例行15度的鞠躬即可,这样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
《胶体》PPT6 人教课标版
3、胶体的制备:
【实验探究1】Fe(OH)3胶体的制备
FeCl3
步骤: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
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 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原理:FeCl3+3H2O =△ Fe(OH)3(胶体)+3HCl
沸水 沸水
4、主要特征:均一,属于介稳体系。
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
7、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B
8、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D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 的通路 D.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9、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C A.豆浆 B.牛奶 C.蔗糖溶液 D.烟、云、雾
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 1nm,散射极其微弱
树林中的丁达尔效应
(2)带电荷:
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nm,表面积大,具有吸附性,吸 附分散剂中的阴阳离子而显电性。同种胶粒带同种电 荷导致“撞而不合”。
Fe(OH)3胶粒带正电荷 土壤胶粒带负电荷
胶粒带电,但整个胶体分散系是呈电中性的。
(3)布朗运动:
5、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D ) A.悬浊液 B.乳浊液 C.胶体 D.溶液
6、“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1纳 nm=10-9m,“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 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
体分散系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B )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溶液可能呈胶状 D.所得分散系一定是浊液
•
8.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的认同 在维护 民族团 结和和 睦之中 具有最 根本的 作用, 因此就 要建设 好各民 族共同 的精神 家园, 培养中 华民族 的共同 体意识 。
高一化学胶体课件
达到提纯的目的。
胶体制备与提纯的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
在制备和提纯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有 毒有害的试剂,并确保操作安全。
控制条件
制备和提纯过程中,应控制好温度、 压力、浓度等条件,以保证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操作规范
在实验过程中,应遵循实验操作规范 ,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实验后处理
实验结束后,应对废液进行妥善处理 ,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胶体在医学中的应用
胶体在医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应 用,如医用胶、血液透析等。
医用胶是一种常用的外科手术 材料,具有快速止血、促进伤 口愈合等作用,广泛应用于手 术和创伤治疗中。
血液透析则是利用胶体的渗透 作用,将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 水分滤出,以治疗肾功能衰竭 等疾病。
胶体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除了化学工业和医学领域,胶体 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胶体在环保领域中可以用于污 水处理、土壤修复等;在农业领 域中可以用于农药和肥料的缓释
剂等。
此外,胶体还在化妆品、食品、 墨水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隐形眼镜护理液、墨水等产品
中都含有胶体成分。
05
胶体的实验研究
胶体实验的目的与原理
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胶体的性质和特点,加深对胶体概念的理解。
原理
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具有介稳性、丁达 尔效应等特点。实验通过观察胶体的电泳、聚沉等性质,探究胶体的本质。
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
步骤一
制备胶体。将一定量的Fe(OH)3固体溶解在沸水中,得到Fe(OH)3胶体。
步骤二
进行电泳实验。将胶体置于电场中,观察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移动情况。
氧化铝等。
胶体制备与提纯的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
在制备和提纯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有 毒有害的试剂,并确保操作安全。
控制条件
制备和提纯过程中,应控制好温度、 压力、浓度等条件,以保证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操作规范
在实验过程中,应遵循实验操作规范 ,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实验后处理
实验结束后,应对废液进行妥善处理 ,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胶体在医学中的应用
胶体在医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应 用,如医用胶、血液透析等。
医用胶是一种常用的外科手术 材料,具有快速止血、促进伤 口愈合等作用,广泛应用于手 术和创伤治疗中。
血液透析则是利用胶体的渗透 作用,将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 水分滤出,以治疗肾功能衰竭 等疾病。
胶体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除了化学工业和医学领域,胶体 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胶体在环保领域中可以用于污 水处理、土壤修复等;在农业领 域中可以用于农药和肥料的缓释
剂等。
此外,胶体还在化妆品、食品、 墨水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隐形眼镜护理液、墨水等产品
中都含有胶体成分。
05
胶体的实验研究
胶体实验的目的与原理
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胶体的性质和特点,加深对胶体概念的理解。
原理
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具有介稳性、丁达 尔效应等特点。实验通过观察胶体的电泳、聚沉等性质,探究胶体的本质。
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
步骤一
制备胶体。将一定量的Fe(OH)3固体溶解在沸水中,得到Fe(OH)3胶体。
步骤二
进行电泳实验。将胶体置于电场中,观察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移动情况。
氧化铝等。
《物质的分类》(共28张PPT)
•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胶体的性质及应用、分散系的本 质区别
• 【教学方法】讨论、讲授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其 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Cu(OH)2 、 NaOH 、Mg(OH)2、H2SO4 H2SO4
空气 、 N2 、 HCl气体、CuSO4·5H2O
空气
Na2CO3 、 ZnSO4、 CaCO3 、MgCO3
*5.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D)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 路 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6.你认为树状分类法的优点是什么?
7.韶钢一中要举行田径运动会,有高一、高二、高三共三个 年级的男生和女生参加。请你画出以高一男子组、高一女子 组······的方法分组的树状分类图。
一.分类方法 1.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交叉分类法:
对事物进行多种分类方法
单
金属 Cu、Fe等
化 学 物
纯 净
质
非金属 O2、H2等
物化
酸 HCl、等
合 物
碱 NaOH、等
混
盐 NaCl、等
质合
物
氧 化
CuO、H2O等
物
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交叉分类法
• Na2SO4 • KHSO4 • NaCl • BaSO4 • NaHCO3
C.能否透过滤纸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4)、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其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HCl + NaOH = NaCl +H2O
• 【教学方法】讨论、讲授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其 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Cu(OH)2 、 NaOH 、Mg(OH)2、H2SO4 H2SO4
空气 、 N2 、 HCl气体、CuSO4·5H2O
空气
Na2CO3 、 ZnSO4、 CaCO3 、MgCO3
*5.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D)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 路 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6.你认为树状分类法的优点是什么?
7.韶钢一中要举行田径运动会,有高一、高二、高三共三个 年级的男生和女生参加。请你画出以高一男子组、高一女子 组······的方法分组的树状分类图。
一.分类方法 1.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交叉分类法:
对事物进行多种分类方法
单
金属 Cu、Fe等
化 学 物
纯 净
质
非金属 O2、H2等
物化
酸 HCl、等
合 物
碱 NaOH、等
混
盐 NaCl、等
质合
物
氧 化
CuO、H2O等
物
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交叉分类法
• Na2SO4 • KHSO4 • NaCl • BaSO4 • NaHCO3
C.能否透过滤纸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4)、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其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HCl + NaOH = NaCl +H2O
人教化学必修物质的分类PPT完整版4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 类(共29 张PPT)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 类(共29 张PPT)
【自我检测二】
2.下列关于溶液、胶体与浊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 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B.光线透过时,胶体发生了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 丁达尔效应。
(2011·北京理综,9C)
X (4)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 )
Fe(OH)3
(2011·江苏,13A)
X 分(5)散依据质丁粒达子尔直现径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2体01与0·浊福液建理( 综,) 8C)
(6)AgI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 )
X 定向移动
审题!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 类(共29 张PPT)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 类(共29 张PPT)
考点突破二:胶体
1、胶体的本质特征:
胶体微粒 能 透过滤纸,而 不能
学案
透过半透膜。(填“能”或“不能”)
2、胶体的性质(详见必修I P27-29
① 丁达尔现象
(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一条“光路”,属光学性质),
3.下列现象或应用中,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A )
A.在饱和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
而减少失血
C.清晨,在茂密的森林,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 道光柱
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 治疗
1.分散系 (1)概念: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 物质中 所得到的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
胶体的提纯—渗析
视频
胶体中的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和小 分子能透过半透膜。 Cl- + Ag+ = AgCl↓ 单质 碘与淀粉接触变成蓝色。
思考:取半透膜中的液体少许,加入硝酸酸化的 硝酸银溶液,发现也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氯离 子能够透过半透膜,但是不能全部转移到水中, 思考:采取什么措施使半透膜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完全透过半透膜,从而提纯淀粉胶体?
Fe(OH)3(胶体)+3HCl
• 科学探究
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胶体
没得到滤渣,滤液还是红 褐色。
泥水
在滤纸上得到泥沙,滤液 澄清、透明。
结论:胶体溶液能过透过滤纸,而浊液不能透 过滤纸,说明胶体粒子的直径较小。
科学探究 人教版必修物质的分类胶体PPT课件
2.歌手那英在歌曲中唱道“雾里看花,水中 望月”,其中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D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问题引导下再学习
如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①用烧杯盛约25mL蒸馏水,加热到沸腾; ②然后逐滴加入5-6滴饱和氯化铁溶液; ③直至溶液变成红褐色,即得氢氧化铁胶体。
沸水
FeCl3+3H2O
应用:胶体的鉴别。
只要是胶体都有丁达尔现象。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3、胶体的结构:以氯化铁制的氢氧化铁胶体为例。 人教版必修物质的分类胶体PPT课件 很多个Fe(OH)3分子凝聚到一起,形成致密的胶 核 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因此胶体有很强吸附)
吸附中心离子(Fe3+),形成胶粒,胶体带电是指 胶粒带电。胶粒间相互排斥,使胶体稳定存在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一)、揭示课堂目标
1.掌握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 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了解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3.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
课前预习
1.分散系的有关概念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均匀的分散在另
2.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不同,可将 分散系分为固体分散系、液体分散系、气体分散 系三 类。即分散质与分散剂可以有9种不同的组 合方法,如图所示:
溶液属于那一种分散系?
液体分散系
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
(2)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 分散质粒 子的大小 可以把分散系分为 溶液(又叫真溶 液) 、 胶体 和 浊液(悬浊液和乳浊 液) 。
不断更换烧杯中的清水,直到检验不出氯离子为 止,说明淀粉胶体已经纯净。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应用
分离胶体和溶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和小分
子。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海水淡化等
胶体的性质
一、丁达尔现象
视频
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 见光散射 (光波偏离原来方向 而分散传播) 。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4)胶体的聚沉。 1、胶体溶液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入电解质,破坏了胶粒的结构, 使胶粒相互吸引,质量增大,而产生沉淀。
硫酸钙
豆浆
豆腐
河流中的土壤也是胶体,当要流入大海时,往往 发生聚沉而形成三角洲,分析原因?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4、有一些特殊胶体,如淀粉胶体,其胶体粒子 并不带电。 胶体制备要点:一定要有大量的中心离子供给胶 核吸附。如:向0.1摩尔/升氯化铁溶液中加入0.3 摩尔/升等体积NaOH就不能生成胶体。 应 用: 电泳电镀;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 除去;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诊病。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课堂联系.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时,液体变为红褐 色,得到的是Fe(OH)3胶体。回答下面问题 (1)将制得到的是Fe(OH)3胶体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做 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颜
当溶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纳米,10-9米),的 溶液叫真溶液(又称溶液)。 当溶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纳米,10-7米) , 的溶液叫浊液。溶质通常为固体的叫悬浊液,溶 质通常为液体的叫乳浊液。 当溶质粒子直径大于1nm而小于100nm ,的溶 液叫胶体溶液。
常见的胶体:
烟、云、雾,河、湖、池塘中的水、 血液、牛奶、豆浆、淀粉溶液、米粥汤、 蛋清、胶水、墨水、液状涂料、肥皂水、 有色玻璃、变色玻璃、土壤胶体。
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2)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 (3)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起容纳 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含义:一般量少的叫分散质,量多的叫分散剂。 如:酒精与水混合,酒精少水多,酒精是分散 质(溶质),水是分散剂(溶剂);酒精多水 少,水是分散质(溶质),酒精是分散剂(溶 剂)此时叫水的酒精溶液。
胶体的电泳实质是带电的
ClCl-
ClCl-
Fe3+Fe3+ Fe3+ Fe3+
Fe3+FeF3+e3+
胶粒在电场中的定向移动
胶体本身是电中性
Cl-
胶核
ClCl- Cl- Cl-
胶粒 胶团(即胶体)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一般规律:1、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等形 成的胶体,其粒子带正电荷。 2、非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土壤胶体等形成的 胶体,其粒子带负电荷。 3、碘化银胶体粒子有的带正电荷,有的带负电 荷。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写出化学方程式: 1、锌与稀硫酸反应、铁与稀硫酸反应 2、锌与硫酸铜反应、铜与硝酸银反应 3、二氧化碳与碳反应、CO和O2反应 4、CO2和Ca(OH)2反应、 CO2和CaO反应 5、CaCO3与HCl反应、Na2CO3与HCl反应 6、AgNO3与Na2CO3、BaCl2和Na2SO4反应
胶体的分类:气溶胶、固溶胶、液溶胶(又叫 胶体)三种。
预习检测
1. 用 特 殊 方 法 把 固 体 物 质 加 工 到 纳 米 级 (1 ~ 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 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 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 C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胶体的提纯—渗析
视频
胶体中的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和小 分子能透过半透膜。 Cl- + Ag+ = AgCl↓ 单质 碘与淀粉接触变成蓝色。
思考:取半透膜中的液体少许,加入硝酸酸化的 硝酸银溶液,发现也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氯离 子能够透过半透膜,但是不能全部转移到水中, 思考:采取什么措施使半透膜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完全透过半透膜,从而提纯淀粉胶体?
Fe(OH)3(胶体)+3HCl
• 科学探究
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胶体
没得到滤渣,滤液还是红 褐色。
泥水
在滤纸上得到泥沙,滤液 澄清、透明。
结论:胶体溶液能过透过滤纸,而浊液不能透 过滤纸,说明胶体粒子的直径较小。
科学探究 人教版必修物质的分类胶体PPT课件
2.歌手那英在歌曲中唱道“雾里看花,水中 望月”,其中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D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问题引导下再学习
如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①用烧杯盛约25mL蒸馏水,加热到沸腾; ②然后逐滴加入5-6滴饱和氯化铁溶液; ③直至溶液变成红褐色,即得氢氧化铁胶体。
沸水
FeCl3+3H2O
应用:胶体的鉴别。
只要是胶体都有丁达尔现象。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3、胶体的结构:以氯化铁制的氢氧化铁胶体为例。 人教版必修物质的分类胶体PPT课件 很多个Fe(OH)3分子凝聚到一起,形成致密的胶 核 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因此胶体有很强吸附)
吸附中心离子(Fe3+),形成胶粒,胶体带电是指 胶粒带电。胶粒间相互排斥,使胶体稳定存在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一)、揭示课堂目标
1.掌握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 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了解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3.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
课前预习
1.分散系的有关概念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均匀的分散在另
2.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不同,可将 分散系分为固体分散系、液体分散系、气体分散 系三 类。即分散质与分散剂可以有9种不同的组 合方法,如图所示:
溶液属于那一种分散系?
液体分散系
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
(2)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 分散质粒 子的大小 可以把分散系分为 溶液(又叫真溶 液) 、 胶体 和 浊液(悬浊液和乳浊 液) 。
不断更换烧杯中的清水,直到检验不出氯离子为 止,说明淀粉胶体已经纯净。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应用
分离胶体和溶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和小分
子。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海水淡化等
胶体的性质
一、丁达尔现象
视频
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 见光散射 (光波偏离原来方向 而分散传播) 。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4)胶体的聚沉。 1、胶体溶液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入电解质,破坏了胶粒的结构, 使胶粒相互吸引,质量增大,而产生沉淀。
硫酸钙
豆浆
豆腐
河流中的土壤也是胶体,当要流入大海时,往往 发生聚沉而形成三角洲,分析原因?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4、有一些特殊胶体,如淀粉胶体,其胶体粒子 并不带电。 胶体制备要点:一定要有大量的中心离子供给胶 核吸附。如:向0.1摩尔/升氯化铁溶液中加入0.3 摩尔/升等体积NaOH就不能生成胶体。 应 用: 电泳电镀;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 除去;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诊病。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课堂联系.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时,液体变为红褐 色,得到的是Fe(OH)3胶体。回答下面问题 (1)将制得到的是Fe(OH)3胶体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做 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颜
当溶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纳米,10-9米),的 溶液叫真溶液(又称溶液)。 当溶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纳米,10-7米) , 的溶液叫浊液。溶质通常为固体的叫悬浊液,溶 质通常为液体的叫乳浊液。 当溶质粒子直径大于1nm而小于100nm ,的溶 液叫胶体溶液。
常见的胶体:
烟、云、雾,河、湖、池塘中的水、 血液、牛奶、豆浆、淀粉溶液、米粥汤、 蛋清、胶水、墨水、液状涂料、肥皂水、 有色玻璃、变色玻璃、土壤胶体。
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2)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 (3)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起容纳 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含义:一般量少的叫分散质,量多的叫分散剂。 如:酒精与水混合,酒精少水多,酒精是分散 质(溶质),水是分散剂(溶剂);酒精多水 少,水是分散质(溶质),酒精是分散剂(溶 剂)此时叫水的酒精溶液。
胶体的电泳实质是带电的
ClCl-
ClCl-
Fe3+Fe3+ Fe3+ Fe3+
Fe3+FeF3+e3+
胶粒在电场中的定向移动
胶体本身是电中性
Cl-
胶核
ClCl- Cl- Cl-
胶粒 胶团(即胶体)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一般规律:1、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等形 成的胶体,其粒子带正电荷。 2、非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土壤胶体等形成的 胶体,其粒子带负电荷。 3、碘化银胶体粒子有的带正电荷,有的带负电 荷。
人 教 版 必 修 物质的 分类胶 体PPT课 件
写出化学方程式: 1、锌与稀硫酸反应、铁与稀硫酸反应 2、锌与硫酸铜反应、铜与硝酸银反应 3、二氧化碳与碳反应、CO和O2反应 4、CO2和Ca(OH)2反应、 CO2和CaO反应 5、CaCO3与HCl反应、Na2CO3与HCl反应 6、AgNO3与Na2CO3、BaCl2和Na2SO4反应
胶体的分类:气溶胶、固溶胶、液溶胶(又叫 胶体)三种。
预习检测
1. 用 特 殊 方 法 把 固 体 物 质 加 工 到 纳 米 级 (1 ~ 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 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 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 C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