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合集下载

五年级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五年级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活动主题第一单元集体备课科组数学中心发言人黄文娟活动时间2016-9-1活动地点教研室活动室周次第1周出席人数4缺勤人数0活动主持人黄文娟刘春菊活动记录人黄文娟活动内容记录一、本周工作计划1、加强学生上课的具体要求,包括坐姿、作业、及上课的基本要求。

2、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优辅差落实到位。

二、本周集体备课1、备课内容:小数乘法2、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4、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5、难点:会正确运用小数乘法的竖式来计算。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活动主题积的近似数集体备课科组数学中心发言人黄文娟活动时间2016-9-8活动地点教研室活动室周次第2周出席人数4缺勤人数0活动主持人黄文娟娄婷婷活动记录人黄文娟活动内容记录一、上周工作总结1、课堂教学正常。

2、加强学生的上课纪律。

3、规范学生的作业。

二、本周工作计划1、本周的课堂教学继续加强。

2、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优辅差落实到位。

三、本周集体备课备课内容:积的近似数。

知识目标:理解积的近似数,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

重点:用“四舍五入”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活动主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集体备课科组数学中心发言人黄文娟活动时间2016-9-22活动地点教研室活动室周次第4周出席人数4缺勤人数0活动主持人黄文娟活动记录人黄文娟活动内容记录一、上周工作总结1、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对积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保留相应的位数。

2、对学生的生活与书本知识的联系。

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数学

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数学

一、会议时间:2022年9月15日二、会议地点:学校会议室三、参会人员: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四、会议主题:探讨新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法五、会议内容:1. 新学期教学计划讨论(1)组长李老师首先介绍了本学期数学教学的整体目标,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各位老师针对教学计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张老师认为,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节奏。

王老师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经过讨论,教研组达成共识,制定以下教学计划:①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确保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技能。

②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③ 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2. 教学方法探讨(1)针对新学期的教学内容,各位老师分享了各自的教学方法。

① 张老师提出,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② 王老师建议,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 李老师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老师们提出了以下具体的教学方法:① 小学低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引入数学知识。

② 小学中年级: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③ 小学高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3. 教学资源分享(1)李老师分享了学校图书馆的数学教学资源,鼓励老师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张老师推荐了一些优秀的数学教育网站,供老师们参考。

(3)王老师分享了她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教学案例,供大家借鉴。

六、会议总结本次教研组集体备课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讨论,老师们对新学期的教学计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相信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新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年级组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四年级组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9.7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记录人×××主持人×××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数学教师课题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这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的教一节内容,为后边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及大数的认识打下材基础。

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简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析系,知道数级、数位。

1、借助计数器数数,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形象揭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2、注意让学生了解“数位”的意义,体会“位值”的含义。

3、使学生初步体会计数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作用,引出数位顺序表后,通过说出北京市人口数中一些数字表示的含义体活会“位值”的意义。

动4、呈现亿以内数位顺序表,介绍“数级”,让学生利用数位过顺序表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多少,理解“位值”意义。

程活动时间9.11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记录人×××主持人×××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教师课题内容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例 5 教学数的大小比较。

通过呈现2011 年 6 个国家到我国旅材游的人数为学生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提供了生动的学习资源。

简教材明确提出:“你会比较两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吗?”,意析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己探索比较大小的方法。

一、教学中的困惑1、合作交流时应交流什么内容?2、“做一做”第 2 题比较四个数大小,学生会感到困难,如何突破难点?二、修订意见活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探索比较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解决措施过1、教学中,应抓住关键环节组织交流,比如,在独立比较两程个数的大小后,说一说“比较过程和结果”;在交流展示多个比较结果后,说一说“怎样比较大小”等。

2、由复习准备 - 自主尝试、交流 - 讨论、总结 - 练习应用,实现学生的知识经验有效迁移和提升。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表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表
XXX老师评:
方程是一个一个等式,是一个数学模型,是抽象的,而天平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利用天平这样的事物原形来揭示等式的性质,把抽象的解方程的过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解方程的过程是一个等式的恒等变形。并能站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这一角度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此课的情境,提供动手操作、实践以及小组合作、讨论的机会。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
(四)巩固练习,反馈矫正
我在练习设计上着重层次性,灵活性:
1、基础练习;x+19=2 x-12.3=3.817-X=12.3
让学生巩固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拓展练习:一公交车原有30人,到一站牌下车12人,上车9人,车上还有多少人?请用方程解答。
结合生活情景列方程解应用题。
(五)总结提炼,深化认识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方程教学的具体建议,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流程的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一上课就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想不想一起来了解这位新朋友?” 课件动画出示天平,紧接着就以交朋友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你们猜我在天平两边放上物品会出现哪些情况?”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演示在天平两边放上物品会出现左偏、右偏和平衡的情况,从而引入课题《天平游戏》,为后面的探索学习创造一个良好氛围。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对编写者意图的理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成立的性质。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日期:[填写日期]
会议概述
本次集体备课会议旨在讨论小学数学课程相关内容,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促进师资间的交流与合作。

参会人员
- [姓名]:[职务/教资]
- [姓名]:[职务/教资]
- [姓名]:[职务/教资]
(按实际情况填写参会人员名单)
讨论内容
1. 本学期数学教案设计和教材选用建议
2. 数学教学难点与疑惑分享
3. 优秀案例介绍和经验分享
(按实际情况填写讨论内容)
决定事项
1. 下次集体备课时间:[填写时间]
2. 下次备课讲师:[姓名]
3. 配置数学教具:[具体要求]
4. 组织小组研修活动:[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按实际情况填写决定事项)
其他事项
- 提醒参会人员准备相关教材和教具
- 鼓励参会人员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教学经验- 提醒参会人员确认下次集体备课时间和地点(按实际情况填写其他事项)
下次集体备课
- 日期:[填写日期]
- 地点:[填写地点]
会议记录者:[姓名]
(记录者填写自己的姓名)
---
以上为本次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请参会人员核对并签字确认。

[空行留给参会人员签字]。

小学数学的集体备课记录

小学数学的集体备课记录

小学数学的集体备课记录时间:2023年3月25日上午9:00-11:30地点:小学数学教研组办公室参与人员: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赵老师备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掌握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 学生能够运用画图、列举等方法验证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 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教学重难点重点- 学生掌握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难点-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数加法和减法。

3. 教学过程导入- 老师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加法和减法的问题。

新课导入- 老师讲解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 学生通过例题和练题,巩固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课堂练- 学生分组进行练,老师巡回指导。

- 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老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总结与拓展-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 老师给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4. 教学评价课堂表现- 老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作业完成情况- 老师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掌握程度。

课堂练和测试- 老师进行课堂练和测试,评估学生对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用能力。

5. 教学反思- 老师们讨论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 老师们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6. 下一步计划- 老师们商讨下一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以上是本次小学数学的集体备课记录,希望大家能够按照计划进行教学,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记录表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记录表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记录表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年级:六时间:第一周主备人:XXX学科:数学备课内容:分数乘法与练参备人:XXX课时划分:分数与整数相乘1课时分数乘分数1课时分数连乘的实际问题与练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景,让学生研究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拓展对分数乘法的认识。

2、让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4、提高学生计算分数乘法的熟练程度,能够正确的计算分数乘法。

教学重点:1、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2、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3、能熟练进行分数连乘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难点: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用分数解决相关的问题。

2、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到研究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3、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4、正确的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本周主要教学内容是分数乘分数。

教材分析如下:例4先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形,初步理解分数乘法的含义;再让学生联系示意图所显示的结果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算出两个分数相乘的积,建立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初步猜想。

例5让学生验证猜想,在操作探究中进一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启发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结果。

然后组织学生观察例4、例5中几道题目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比较分析,归纳出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其后,通过填空形式启发学生用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计算整数与分数相乘,把计算方法推及分数与整数相乘,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最后,教材举例介绍了计算分数乘法时更为简单的一种约分方法,简化计算过程。

例6是分数连乘的实际问题。

由于题目中增加了一个条件,数量关系相对比较复杂,且解题时需要两次判断把哪一个量看着单位“1”,这就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研活动记录表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研活动记录表
二、教师建议。
赵老师:李老师这节课注重实践和探究,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圆的曲线特征,认识圆各部分的基本特征及对称性,研究圆周率并用转化的思想研究圆的面积,为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打下基础。
郭老师: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我们要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研活动记录表
教研组别
数学
时间
2022.10.28
教研主题
集体备课《圆的认Biblioteka 》中心发言人李老师
主备人
李老师
参加人员
5-6年级数学教师




一、主备教师阐述备课思路。
本节课设计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圆的曲线特征。通过用实物画圆和把剪好的图形纸片反复对折,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圆是曲线圆形,找到并认识圆心,为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及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打下基础。通过让学生在圆上找圆心、找半径、找直径以及用圆规画圆,使学生在折、画、量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获取圆的有关知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张老师:整节课我们要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如何把握“操作与想象”的度,以操作积累活动经验,以活动经验支撑想象,最终实现探究规律、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李老师针对评课老师们提出的意见总结反思并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李老师:结合大家的建议,我会在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在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一系列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主动探索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学习画圆的过程要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尝试的过程,经历从实物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将学生的实践操作提升到理论的层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数学素养。

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可能性》集体备课记录表

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可能性》集体备课记录表
小结(略)
运用可能性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做出合理判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知道某些事件是随机的,可能性也是有大小的,运用可能性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做出合理判断。
二、活动商讨过程
xx:教学第一环节时,我们可以借助两枚骰子掷点数,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学会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
xxx: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为主线的理念,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加深对可能性的理解。
xxx: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本节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xxx:教师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猜想、敢于质疑、勇于尝试、乐于交流合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评价,体现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xxx:整堂课的教学中采用班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尽量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学生在学习活动化中愿学、乐学,尝到成功的快乐,建立了自信心。
xxx: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获得的不仅是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xxx:学生在学习活动化中愿学、乐学,尝到成功的快乐,建立了自信心。
xxx:可能性”是教材中出现的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由于概率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游戏中教学,让孩子更能明白。
xxx: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

19.《介绍教室》

19.《介绍教室》

六安市皋城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数学教研组一年级备课组2024 年8月29 日
体备课过程细,说的也很详细,有谁还记得昨天我们留下的问题?明确任务、尝试完成
(一)理解任务
在介绍教室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方位词,比如“前后上下、左右”,这样就会让你的描述更清晰,也会让听得人一下子就明白。

(出示教室黑板墙)
谁能借助这些词介绍我们教室的这面墙?
“国旗的下面是黑板”这句话还能怎么说?
【小结】我们在描述位置的时候,可以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来描述。

(二)知识铺垫
你们想不想和老师做一个我说你做的小游戏?举左手;举右手;左手摸左眼;右手摸左耳;拍拍左膝盖;伸右腿...
(镜像)小女生做的对吗?同桌讨论
找学生上前演示
【小结】无论前后、上下、左右它都具有相对性。

所以我们在描述时要说清谁在谁的哪一面。

三、尝试完成任务
请你结合这些方位词,详细介绍你的教室。

四、总结归纳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方位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会更准确。

备注:以上表格记录本备课组内每位老师的发言内容和讨论结果,且真实有效。

清风小学数学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清风小学数学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清风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课题:小数除以整数一、所有数学教师一起分析教材,进行商议,确定上课内容。

二、根据教材内容,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共同商讨采用什么方式突破重点,分散难点。

本课教学力求使学生做到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初步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一些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以及类比、迁移的学习能力。

三、确定上课教师。

四、具体教学流程:(一)、复习引新:小数加、减法和乘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二)、引入新课。

(三)、教学新课1、复习整数除法,说说整数的除法法则是什么?2、教学例1。

让学生看例题,说一说题意。

怎样列式?明确这道题是小数除以什么数?学生尝试练习,仿算小数的除法。

集体讲评。

3、验算用小数除以整数按刚才这样的计算对吗?现在我们就来进行验算。

单价×数量=总价集体订正。

提问:验算的结果说明了什么?谁再说一说,例1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4、做“练一练”的题。

理解每一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商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商的小数点位置不一样?你认为小数除以整数每次除得的商要怎样写?商的小数点怎样处理?仿做小数除法。

5、练习。

三、课堂小结。

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怎样算的?你认为计算的关键是什么?四、布置作业。

2010.10.15清风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内容:研讨“学习活动设计”《认数》(有效反思之二)活动情况:本次业务学习采用先独立解读教材,再集体研讨对话的形式进行:施恩权:这一个星期,我们就<认数>一单元进行了认真教材解读,今天我们就各自谈谈自己队教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设计思考。

王科:我觉的这节课的知识点很多,有认识数位、数与数之间的换算、认识1000,还有如何读数。

施建设:是这样的,关键是数位之间的关系,数与数之间的换算,如五个十是多少?学生很容易弄错。

(施恩权质疑:你们认为这些重点内容中哪一块对学生来说最难?)施建设:数位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范文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范文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范文一、活动基本信息。

活动主题: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

活动时间:[具体日期和时间]活动地点:[详细地点]参与人员: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

二、活动目标。

1. 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

2. 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探讨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过程。

# (一)开场(轻松幽默开场,活跃气氛)主持人(数学教研组长李老师):“各位数学大侠们,咱们今天又聚在一起开始‘华山论教’啦!看看咱们怎么把小学数学这门‘武功秘籍’更好地传授给咱的小徒儿们。

”大家哄堂大笑,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 (二)教材分析。

1. 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张老师)张老师:“我先来说说一年级的教材哈。

这一年级的数学啊,就像是给小娃娃搭积木,一块一块基础得很。

像认识数字这块,那些个1、2、3,在咱眼里简单得很,但对小娃娃们来说,就像发现新大陆。

特别是数字的书写,那歪歪扭扭的,咱可得费不少功夫纠正。

还有比大小,那些个‘>’‘<’符号,小娃娃们老是搞混,就像在玩绕口令似的。

我觉得这部分教学重点就是让孩子们能清晰地认识数字、理解数的概念,难点就是符号的运用和数字书写规范。

”其他老师纷纷点头,王老师打趣说:“是啊,我每次看他们写数字,都像看天书一样,那小指头捏着笔,写出来的数字就像在跳舞。

”大家又笑了起来。

2. 三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刘老师)刘老师:“三年级可就有点小挑战咯。

这时候开始学乘除法了,就像给孩子们开了个小‘智慧迷宫’。

比如说乘法口诀,背起来容易,但在实际做题的时候,有些孩子就转不过弯来。

还有那个除法的竖式计算,格式啊、步骤啊,错得五花八门的。

我感觉教学重点就是让孩子们熟练掌握乘除法运算,难点在于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且能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赵老师补充道:“没错,就像那个应用题,问平均每个小组多少人,有些孩子就直接瞎写,根本没搞懂除法在这里的意义。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需要解决的问题初步估计如下:
一、化简比的方法
二、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异同
三、正确灵活地化简比
四、需要强调注意的问题来自①12:4=12÷4=3

②168:84=84÷168=84/168=1/2=1:2

③56:42=56/42=28:21

④1.2:0.12=12:120=1:10



大同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过 程 描 述
大同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定稿讨论情况
1、赞同提出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
2、课堂导入中将教材中实验用的材料作出调整,采用白
糖,冷开水,量杯,水杯,这样比较简单方便。
3、在化简比的具体化简过程中采用先由学生独立或小组讨
论等方式尝试探索化简比的方法,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出化简比
的最好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求知创新的精神同时也让学
学科 备课组长 时间 参加人员
大同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数学


六年级
周正银
记录材料整理
王志林
/11/14
周正银 王志林 黄家霞 王婷婷
根据在以往的六年级有关比的化简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总是
在比的化简和求比值知识上混淆不清,不会对上述两个概念正确
灵活运用,对此,我组数学课教研人员决定对这个问题予以集体备
课研究解决.
生对比总结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更加牢
固。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1、情景导入(学生实验操作制作糖水)
2、理解糖与水的比,初步感受化简比的作用及意义
3、尝试探索化简比的方法(独立或小组合作交流)
4、总结化简比的最好方法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概述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旨在讨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活动时间和地点
- 时间:[活动时间]
- 地点:[活动地点]
活动内容
1. 教学内容分享:
- 分享经验:各位教师分享了近期所教授的数学知识点和教学方法。

包括数的大小比较、四则运算、分数和小数等内容。

- 教材讨论:大家对教材中的难点和易错点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教学建议。

2. 实例教学分享:
- 每位教师针对一个具体数学知识点,进行了实例教学分享。

通过课堂演示和讲解,展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 教学课题讨论:
- 大家共同探讨了近期将要教授的数学课题,并分享了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活动设计。

4. 教学评估和反思:
- 针对上一阶段的教学,大家进行了教学评估和反思。

分享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互相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们相互交流和研究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策略。

大家都表示受益匪浅,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更加有信心。

希望以后能继续组织这样的活动,促进教师间的合作和共同进步。

下一步行动
- 综合吸取本次活动的经验教训,制定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

- 每位教师根据本次活动研究到的经验,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植树问题》记录表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植树问题》记录表
xxx:教材通过选取生活中不同的事例,让学生体会一种在数学学习、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所带来的便利。同时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抽取数学模型的能力。 在练习中,教材以“植树问题”为背景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路灯问题、敲钟问题、锯木问题等都与“植树问题”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让学生建构相应的数学模型。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2. 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பைடு நூலகம்有效方法 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四、集体备课
1、《植树问题》主备人:
2、组内成员商讨过程:
xxx: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到达新知识的制高点。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模型思想),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情境,从简单的情况入手,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的规律,经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xxx:通过学生熟悉的植树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经历猜想、实验、抽象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间隔与点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xxx:本单元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总结出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解决问题。但是,本单元的教学最终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明白规律,而是要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规律的产生原因,帮助其建立“一一对应”的思维方式,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植树问题”中最重要的数学思想就是模型思想,而如何让学生理解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是教学“植树问题”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材突出了线段图的教学,通过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并且两端都要栽的植树问题,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来发现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两幅图,让学生把“点”(树)与“线”(间隔)一一对应起来,结果发现还多出一个“点”(树),所以“栽树棵数=间隔数+1”。

集体备课:小学数学活动记录

集体备课:小学数学活动记录

集体备课:小学数学活动记录活动目的本次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为了讨论小学数学课程的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活动时间活动时间:[具体时间]活动地点:[具体地点]参与人员本次活动共有以下教师参与:1. [教师姓名1]2. [教师姓名2]3. [教师姓名3]...活动内容1. 活动开始,主持人介绍本次集体备课的目的和议程。

2. 各位教师就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教学方法。

3. 教师们共同探讨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辅材料,以便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

4. 针对小学数学的活动设计,教师们提出自己的创意和建议,并进行讨论和改进。

5. 教师们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和学生的优秀作品,以激励彼此并提高教学质量。

6. 活动结束,主持人总结讨论内容,并提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活动成果本次集体备课的成果如下:1. 教师们对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互相受益并提高了教学水平。

3. 教师们共同探讨了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资源和教辅材料,为教学提供了更多支持。

4. 教师们根据讨论的创意和建议,改进了小学数学的活动设计,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5. 教师们通过分享成功案例和学生的优秀作品,激励彼此并提高了教学质量。

下一步行动计划根据本次集体备课的讨论内容和成果,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如下:1. 教师们将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进行试教,并记录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成绩。

2. 教师们将继续分享教学经验和优秀作品,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 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活动,以便教师们交流和学习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方法。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圆满结束,感谢各位教师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数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集体备课记录表

数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集体备课记录表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20xx.4.19下午体备课---《轴对称图形》
参加人员
活动过程:
一、主备人xxx简单介绍教学设计---关于《轴对称图形》的初稿
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xxx:应该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本节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xxx:要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导,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为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奠定基础。
xxx:课堂上尽量能给学生提供各种图形,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在折一折的活动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和掌握新知,通过各种操作活动给学生建立了感性的经验,在不知不觉中就能突破教学难点。
xxx: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我们就从他们的生活中提取数学知识,使他们感到今天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正是来自于生活中,从而使进入学习的一开始就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xxx:需要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为主线的理念,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
二、活动商讨过程
xxx:教学第一环节时,我们可以借助连线,观察上下行图形缺口的特点,判断折痕在哪一侧,初步感知对称。
xxx:在情境创设方面,在趣、情、思上下功夫。学习数学的过程是积极的、愉快的、富有想像的过程。教者要善于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11/3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刘景龙、刘秀芹
学习内容
研讨“学习活动设计”《认数》(有效反思之二)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活动情况摘要:
本次业务学习采用先独立解读教材,再集体研讨对话的形式进行:
刘景龙:这一个星期,我们就<认数>一单元进行了认真教材解读,今天我们就各自谈谈自己队教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设计思考。

宋桂真:我觉的这节课的知识点很多,有认识数位、数与数之间的换算、认识1000,还有如何读数。

刘秀芹:是这样的,关键是数位之间的关系,数与数之间的换算,如五个十是多少?学生很容易弄错。

(刘景龙质疑:你们认为这些重点内容中哪一块对学生来说最难?)
刘秀芹:数位之间的关系。

(刘景龙:准备怎么突破?)
祝先仕:孩子们知道10个100是1000吗?所以在拨计数器时可以突破。

刘景龙:我认为我们可以再看教材的安排。

(1)本单元的知识点较多,教材注意了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按几百——几百几十——几百几十几的顺序分段安排数的认识,这样的安排遵循了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复杂的认数规律。

我们就第一课时如何安排?这值得我们思考。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

如果这一点突破了,刚才我们所认为的重点和难点就迎刃而解。

教材中借助木块和计数器认识数。

木块是第一次出现的学具,以往都是以小棒作为数数的工具,由于这个学期学的是千以内的数,用小棒很难表示,所以选用小方块作为学具。

我们来看P16的例题,可以看到一个方块表示“一”,10条方块拼成一片表示“一百”,10片方块堆成一个正方体表示“一千”。

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新的学具,尽快让学生熟悉1个、1条、1片、1堆小方块表示的意思。

利用计数器读数、写数,同时落实千位,拓展学生对数位顺序的认识;
刘景龙:(2)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数让学生读、写、计算,教材里有很多,如电表度数、字典页码;(3)介绍其他学科的知识,促进各学科知识的整合。

如P20第四题、P30第四题(看
一看),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4)用多种形式表示数,加深对数的意义和大小的理解。

除了刚才所提到的用木块、计数器表示数以外,P17第一题出现了数轴,P20出现了人民币,P21出现了木料堆,P21出现了邮票书本,P23出现了练习本。

(5)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

如P30的第一题,要求学生
“用10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培养学生用量化的思想观察生活中的事和物,用数精确地描述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6)重视估计,继续练习用日常用语表示数量间的大小悬殊状况。

如P17的第一题、P18的第三题、P25的第五题、P28的第六题、P29的第七到第九题、P32的第十二和十三题,老师们可以自己去看一看。

刘秀芹:谈教学设想及意图。

想用故事导入,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为认数还是比较枯燥的。

宋桂真:从学生自己收集的信息入手,让学生自己读解决会读的问题。

祝先仕:我认为可以先复习数的组成。

突破满十进一的迁移。

刘景龙总结:不管怎样导入,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触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就好。

中间对整百数的认识和对这些数的真实感觉也是这节课重中之重。

准备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将是我们这节课重点思考的。

下星期我们每个人就这节课进行实践,然后主要对课堂导入部分和如何认识整百数进行薇格分析。

我们也思考一下,这节课完了以后,给学生留下了什么?这一单元上完了,孩子们会在哪些方面得到提升?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