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医用电针治疗仪校准规范》编制说明

陕西《医用电针治疗仪校准规范》编制说明
陕西《医用电针治疗仪校准规范》编制说明

陕西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陕)XXX-2020《医用电针治疗仪校准规范》

编写说明

规范起草组

2020年4月

JJF(陕)XXX-2020《医用电针治疗仪校准规范》

编写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0年度第一批陕西省地方计量校准规范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陕市监函〔2020〕352号)文件精神,由西安计量技术研究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起草制定陕西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医用电针治疗仪校准规范》。

二、规范制订的必要性

医用电针治疗仪是广泛应用于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用计量器具。医用计量器具的量值是否准确、统一,直接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针对目前国内计量系统尚无可具体实施的医用电针治疗仪技术规范,特别是在陕西省医疗系统的量值传递过程中,各医疗机构强烈要求进行医用电针治疗仪的量值溯源。所以拟起草《医用电针治疗仪校准规范》。

三、规范起草过程

1.2019年10月组成规范起草组,并召开了首次起草组会议,就规范包含的内容、主要技术指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确定规范起草的主导思想和起草原则,提出规范相应条款的实验内容,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

2.2020年11月,调研,汇总技术材料,制定规范的技术指标及拟使用的方法。分配工作并完成试验验证,依据技术文件起草规范初稿。

3.2020年1月初,规范起草组根据首次会议要求,对初稿进行具体讨论,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4. 2020年2月底,以电子邮件形式发出征求意见稿,向相关技术专家及生产、使用单位广泛征求意见。

5.2020年3月~4,规范起草组对征求意见稿进行讨论修改,形成了报审稿;报审稿经省局组织专家审定,提出修改意见;规范起草组对报审稿进行讨论修改,形成了报批稿。四、规范制订的主要技术依据

JJF 1001-201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 1071-201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GB 9706.1-2007 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GB/T 21709.11-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1部分:电针

YY 0607-2007 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安全专用要求

YY/T 0696-2008 神经和肌肉刺激器输出特性的测量

YY 0780-2018 电针治疗仪

五、规范制定的原则

根据医用电针治疗仪的特点、用途和校准的目的所制定的地方校准规范,作为校准时依据的技术文件,应尽量做到:

1.尽可能采用相应、相关的国家规范和国家标准。

2.校准方法应按照校准实际需要规定,力求简单、实用。

六、规范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毫针电极的医用电针治疗仪(以下简称治疗仪)的校准。

七、规范的计量特性

本规范是针对医用电针治疗仪的校准制定的计量技术规范。本规范的编写是以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B 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GB/T 21709.11-20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1部分:电针》、YY 0607-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安全专用要求》、YY/T 0696-2008《神经和肌肉刺激器输出特性的测量》、YY 0780-2018《电针治疗仪》为基础和依据新制定的计量技术规范。

八、规范的技术内容

1. 外观及功能性检查

2. 治疗时间

3. 最大输出电流有效值

4. 输出连续波脉冲频率

5. 脉冲能量

6. 直流分量

九、校准结果表达

治疗仪校准后,应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应符合JJF 1071-2010中5.12的要求。

十、复校时间间隔

建议复校时间间隔不超过1年。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医用电针治疗仪的使用情况、使用者、治疗仪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

概算编制说明共22页word资料

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大藏乡打扒村大如足沟泥石流治理 工程 初步设计概算书 编制单位: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编制日期: 2014年6月 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大藏乡打扒村大如足沟泥石流治理工程 初步设计概算书 设计单位: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设计资质等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甲级 资质证书编号:国土资地灾设资字第(20063123029)号 法定代表人: 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 估算编制: 编制单位: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编制日期: 2014年6月

编制说明 1、工程概况 (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所在地区 大如足沟泥石流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大藏乡打扒村。发育于茶堡河左岸,沟口地里坐标为,北纬32°09′22.18″,东经 102°12′10.59″,海拔高程2996m。泥石流区距马尔康县约82km,距成都市区约420km。 (2)地质灾害规模、危害对象 大如足沟泥石流沟沟域形态近似倒“瓶”形,形成区和流通区在出山口与形成束口。主沟长约2.16km,沟顶海拔高程约为3611.5m,前缘沟口与茶堡河交汇处海拔高程为约为2885m,相对高差约726m,主沟平均纵坡降约336‰,流域面积约1.05km2。支沟1长1.4km,相对高差约490m,平均纵坡降约340‰,在形成区与流通区交界处汇入主沟。泥石流沟总体上依山而成,总体上具有岸坡陡峻,切割深度较大。 该泥石流物源以坡面物源和崩滑物源为主,且分布于沟域中上部绝大部分区域,将该泥石流沟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区。其中主沟中上游为形成区,沟道长1.48km,平均纵坡降344‰,汇水面积约0.9km2,沟道切割深度约0~5m,沟道宽约1~3m。中下游段为流通区,沟道长 0.44km,平均纵坡降387‰,汇水面积约0.08km2,沟道切割深8~10m,沟道宽1~5m,冲沟呈“V”型。冲沟平面上弯道发育,沟宽总体上游宽缓,沟道切割较浅;中下游较窄,切割较深,且也呈现出时宽时窄的变化特点。下游出山口处为堆积区,为大藏乡场镇,沟道长0.24km,平均纵坡降188‰,堆积区面积约0.07km2,沟道较为宽缓,沟道平均宽度约5~10m,沟道淤塞情况较为严重,穿越场镇段已无明显沟道,泥石流发生时多在场镇区漫流。 如足沟泥石流主要危害对象为:泥石流出山口为大藏乡场镇,乡政府、乡小学、乡卫生院及场镇居民等位于沟道两侧,泥石流的爆发直接威胁场镇区内43户22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威胁资产约1000万元。

陕西省地方标准

陕西省地方标准 《社区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陕西省地方标准《社区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是2017年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立项的标准项目。本标准由陕西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得到陕西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与指导。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智慧社区服务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丽莉 二、制定标准的背景和目的 (一)我国老龄化趋势和养老服务现状是标准制定的现实需求。 2011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7%。预计2020年我国的老龄人口达到2.43亿,占人口总数的18%。我们将面临着养老市场庞大需求的压力,加强养老产业的快速科学发展的工作迫在眉睫。另一方面,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逐渐增多,家庭独自承担老年人的照顾问题越来越不现实。老龄问题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如何养老”成为政府和全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必须整合全社会各种资源,共同应对老龄化问题。因此,智慧养老应运而生。智慧养老是利用物联网、云

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类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及时发布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对社区提供相关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养老服务资源,满足不同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有必要制定统一、规范的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这一标准的制定将为实现养老服务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的目标,为政府制定养老政策,以及为老年人提供适宜养老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家推进养老服务的方针政策是标准制定的重要依据。 党的十七大确立的“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和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这一重要任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要求基本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政府通过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臵上的基础性作用。因此,《社区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标准的制定以国家养老服务的方针政策为重要依据,该标准也将成为规范养老服务的基础依据。 (三)以规范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机构与管理为目的。 社区智慧养老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也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格式规范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格式规范 一、标准的编制说明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一)工作简况(必要项)(拟制成编制说明时,此标准编号“(一)”调整为“一、”,以下类推。此为一级标题,格式固定,不需另行更改。) 1.任务来源 ××××年××月××日,由××××××(起草单位)申请地方标准的立项,根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文号),批准《××××》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下同)。 2.起草单位、协作单位(没有就删除) 起草单位:(名称需与印章相同) 协作单位:(没有就不写) 3.主要起草人(以表格形式将内容明确) (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重要项、需充分说明)

(三)主要起草过程(必要项) 综合性叙述,不以时间过程记录。如资料收集、调研、试验论证、拟稿、征求意见、整理送审等内容。 (四)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必要项)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 (重要项) (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 修订标准时,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 主要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必要项) 需说明征求多少家单位的意见,这些单位的类型为(生产、销售、使用、科研、行业主管、大专院校、检测机构等)(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选填项,无此项,删除。) (八)作为推荐性或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必填项) (推荐性标准不写理由,只提建议。) 例: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 (强制性标准要详细说明强制的内容及理由) (九)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必要项) 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十)其他应说明的事项(选填项)

陕西省地方标准《精准扶贫 贫困退出实施规范》

陕西省地方标准《精准扶贫贫困退出实施规范》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一、编制背景 2015年11月底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016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作为2017 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一补”即补短板,其中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当前,我国扶贫开发进入到了千载难逢的最好机遇、也是最关键阶段,同时也是最艰巨的历史性时期。一方面,党中央将扶贫脱贫定位到“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中国目前还有7017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任务,而“十三五”是最关键阶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贫困退出机制的构建均作了原则性的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 年4月印发了《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提出了建立贫困退

出机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退出标准和退出程序。 2017年9月30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印发《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实施办法(试行)》。陕西省响应国家政策部署,于11月4日颁布了《陕西省贫困退出工作实施细则》,明确贫困退出应坚持贫困户、贫困村和贫困县自愿、有序推进的原则。当前我省脱贫攻坚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为更好实现2020年如期脱贫过程中,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乡镇、贫困村和贫困户精准退出,促进贫困退出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在省扶贫办等相关单位的共同推动下,省质监局于2017年9月25日下达陕西省地方标准《精准扶贫贫困退出实施规范》项目制订计划,项目编号SDBXM 189—2017,标准编制工作由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承担。其中,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是全省唯一的权威的标准化技术研究机构,具有丰富的标准化工作经验和雄厚标准化技术研究实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研团队长期从事贫困研究工作,尤其是在贫困退出对农户生计和农民增收脱贫的影响、贫困退出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研究,具有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积累。 二、编制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调研及资料搜集 标准编制组前期对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宝鸡市麟游

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对中央《八项

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委《实施意见》贯彻执 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陕办函[2013]70号 【发布部门】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3.05.06 【实施日期】2013.05.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委《实施意见》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的通知 (陕办函〔2013〕70号) 各市委、市政府,省委和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为进一步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委《实施意见》贯彻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参照中办、国办《关于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执行情况督促检查工作机制》、《关于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督促检查工作的分工协作方案》的相关内容,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督促检查事项

1.中央领导同志来陕考察调研接待服务工作中执行情况。包括新闻报道、交通管制、住宿、用餐标准及陪同人员数量等情况。 2.省委常委及其他省级领导同志执行情况。包括领导调研活动、会议、讲话、出访、新闻报道、个人文章发表,以及带头发扬延安精神、反对铺张浪费,遵守住房、公务车辆配备等生活待遇规定情况。 3.省级各部门执行情况。包括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文化简报,严格经费使用、资产管理、公务用车配备,规范考察出访、外事接待等情况。 4.各市(区)执行情况。包括改进调查研究,减少陪同、简化接待,精简会议、文件简报,精简各类节庆、纪念活动,严格考察出访等情况。 <

陕西省地方标准《陕西黑毛茶》编制说明

陕西省地方标准《陕西黑毛茶》 编制说明 一、任务由来及说明 陕西是我国重要产茶省之一,种茶历史悠久。茶树生长主要分布在陕西南部北纬31—34度之间的秦巴山区、汉江流域。这里是中国南北气候的结合部,海拔高度在800-3000米之间,四季雨季充沛,气候温和,茶叶生长期较长,成品茶以“色绿、香高、味浓、耐冲泡,而且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为品质特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陕西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省茶叶产业赢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我省21个产茶县区,35个栽培品种、茶园种植面积168.6万亩,其中可采摘茶园面积108.3万亩,茶叶生产加工企业900余个,年产初/精制茶4.64万吨。 泾阳是茯砖茶的发源地。泾阳茯砖茶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最初,泾阳茯砖茶的加工原料主要是从湖南、四川经过长途运输到泾阳的。建国初期,因“陕西加工茯砖茶,存在原料二次运输,不符合多快好省原则”,遂将茯砖茶的生产交由湖南生产,此后,泾阳茯砖茶在陕停产。近年来,为了弘扬陕西茯砖茶文化、实施泾阳茯砖茶复兴工程,提高陕南茶园单产,增加茶农收入,服务

地方经济发展,在陕西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陕西一代茶人精英的共同努力下,泾阳茯砖茶的传统生产

加工工艺技术和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正是泾阳茯砖茶的重新问世,进一步推动了陕西茯砖茶产业及陕西整个茶业的迅猛发展。 目前,陕西省境内共有茯砖茶生产加工企业30余个,年加工成品茯砖茶3000吨左右,生产用的黑毛茶原料主要来源于我省陕南茶区,其次为湖南、四川、广西等地。安康、汉中、商洛三个茶叶产区已成为陕西茯砖茶原料黑毛茶的主要生产基地;据统计,陕西现有黑毛茶生产企业20个左右,年产黑毛茶2000多吨,其中,安康地区有5-6家,汉中地区有10家左右,商洛地区有3-4家。目前,陕西黑毛茶生产企业中年产黑毛茶300吨以上的企业有2-3家,咸阳市已成为陕西黑毛茶的重要消耗地区、而且供不应求。 经查新,我国于2009年颁布了《紧压茶原料要求》(GB/T24614-2009)标准,但由于陕西茶树生长的地域性原因,造就了陕西黑毛茶的汤色浓、滋味酽、耐冲泡的品质特征,现行的国家标准《紧压茶原料要求》(GB/T24614-2009)不能全面反映“陕西黑毛茶”原料的品质特征。而且,“陕西黑毛茶”目前尚无行业标准;湖南省已于2011年颁布了《安化黑茶黑毛茶》(DB43/ T 659-2011)地方标准,我省尚无地方标准。

概算编制说明--模板--北京

设计概算编制说明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XXX。 2、项目地点:XXX(五环内)。 3、项目规模:本项目河道全长33.6km,其中包括城区段8.6km,郊区段25km; 本项目总投资约XX万元,其中水利工程XX万元,景观工程XX万元。 4、建设单位:XXX水务局。 二、编制范围及内容: 本概算编制范围为设计图纸红线范围内的全部有效工程内容。其中具体内容包括: 1、水利工程: ①XX工程; ②XX工程; 2、景观工程: ①XX工程; ②XX工程 三、编制方法及依据: 1、甲方委托书; 2、设计图纸及设计红线范围内工程量; 3、具体方法及造价选用如下: 第一部分建安工程费: (1)2016年《北京市建设工程概算定额》 (2)2016年《北京市建设工程概算费用定额》 (3)《北京市工程造价信息》XX年第XX期 (4)京建法[2014]5号文:关于执行2004《北京市建设工程概算定额》第四次调整系数及补充规定的通知 (5)造定[2007]1号文:关于合理确定和调整建设工程人工工资单价的通知 (6)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发布的"关于调整临时设施费费率的通知"京造定[2009]4号:按照费用定额中的综合费用表中的相应费率乘以1.025系数

计算。 (7)《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建设单位管理费:依据财政部财建[2016]504号文《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 (2)建设工程监理费:依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执行。 (3)勘察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取。 (4)设计费: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2002)计价格第10号文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执行。 (5)竣工图编制费: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2002)计价格第10号文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执行。按设计费的8%计算。 (6)施工图审查费:设计费*6.5%。 (7)施工招投标交易服务费:根据京价(收)字[1999]第042号《关于建设工程和设备招投标交易服务收费标准的函》执行。 (8)监理招投标交易服务费:根据京发改[2004]第737号《关于建设工程监理招投标交易服务收费标准的函》执行。 (9)招标代理服务费:根据发改价格[2011]534号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部分建设项目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按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 (10)工程量清单及预算编制费:依据《北京工程造价》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参考费用表。 (11)扬尘排污费:根据京环发〔2015〕5号《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工地扬尘排污费征收有关工作的通知》执行。 第三部分基本预备费: 按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5%计取。

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代用茶编制说明

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代用茶》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立项背景及任务来源 (一)立项背景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贵州市场上代用茶产品琳琅满目,但至今尚无该类产品的国家标准,贵州省内企业生产销售基本都自行制定企业标准。在日常检测工作中,经常发现该些标准项目和要求参差不齐,建立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代用茶产品标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经调研和统计,目前贵州省已经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代用茶企业有50余家,产品品种覆盖了叶类、花类、根茎类和混合类等,本次制定《代用茶》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使贵州省境内的生产企业能得到资源共享,有利于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空间。 制定代用茶产品的贵州省地方标准,不但可以规范我省的代用茶产品加工技术,更重要的是提升我省食品生产的技术水平,指导企业生产,稳步提高产品质量,消除食品质量安全隐患,从而增强我代用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管理部门有效监管提供技术依据,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为了规范引导和促进代用茶生产的健康发展,2013年11月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向贵州省卫生厅提出制定《代用茶》地方标准的申请。 (二)任务来源 《贵州省卫生厅关于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的通知》(黔卫函〔2014〕26号)。 二、标准编制过程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从 2014年3月份开始,由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

验院(国家酒类及饮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牵头,贵阳高新英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阳山里妹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承担。 在拟订标准编制工作进度后,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调取了以往全省160多个代用茶样品的检测数据,并采集了贵阳高新英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苦荞香茶,贵阳山里妹食品有限公司的野生苦丁、苗家凉茶及市场采购了大麦茶、薄荷叶、甘草、荞麦茶、野生苦丁茶、菊花、茉莉花、荷叶、刺梨果茶、山楂果茶、柠檬果茶等共14个样品进行检测,数据汇总见附件1、附件2。经过大量数据整理、对比分析,课题组对起草文本反复进行讨论和修改,于2014年6月起草完成了《代用茶》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 三、标准制定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 (一) 标准制定原则 1、标准的格式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而制定。 2、标准中的项目根据《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和国家有关要求,参照现有其他省份地方标准,结合历史检测数据并充分考虑该类产品的食品安全特征而制定。 (二)确定制标主要技术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为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2763-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488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DB11/505-2007代用茶卫生要求(北京市)、DBJ440100/T36-2009代用茶卫生要求(广州市)、NY/T2140-2012绿色食品

市政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

《市政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 关于印发《市政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的通知 建标【2011】1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斤,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国务院有关部门: 为适应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规范市政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提高设计概算编制质量,我部组织编制了《市政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执行中有何}司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部标准定额司。《市政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 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0一一年一月五日 3. 1总则 3.1.1为了满足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规范市政工程设计概算编制方法,提高设计概算编制质量,根据建设部、财政部发布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 组成》(建标【2003】206号)的规定,结合市政工程建设特点,制定《市政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 3.1.2本办法适用于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给水、排水、道路、桥涵、隧道、固体废物、燃气和集中供热等市政工程项目设计概算的编制. 3.1.3设计概算或修正概算是初步设计文件或技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概算应控制在批准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允许浮动幅度范围内.概算经批准后是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最高限额,是编制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依据,是控制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的依据,是 衡量设计方案经济合理性和选择最佳设计方案的依据,是考核建设项目投资效果的依据. 3.1.4设计概算的编制单位应对概算全面负责.当由几个单位共同编制设计概算时,主体编制单位应负责统一制定概算编原则和依据、工程设备与材料价格、取费标准等的协调与统一,并汇编总概算,其他单位负责编制各自所承担部分的设计概算. 3.1.5市政工程项目设计概算的编制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规制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如实反映工程项目建设规模、标准、工 期、建设条件和所需投资,合理确定和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3.1.6设计单位应按不同的设计阶段编制概算和修正概算.概算编制人员应深人现场,搜集上程所在地有关的基础资料,包括相关定额、取费标准、工资单 价、材料设备价格、运输和施工条件等,并全面了解建没项目的资金筹措、实施计划、水电供应、配套工群、征地拆迁补偿等情况. 3.1.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主管部门,可在本办法的基础上结台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 3.2设计概算文件的组成 设计概算文件由封面、扉页、概算编制说明、总概算书、综合概算和单位工程概算书组成. 3. 2. 1封面及扉页的组成

概算编制说明

概算编制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概算根据《夏河县县直机关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图纸进行编制。 总用地面积29842平方米(合:44.76亩),拟建建筑为地上八层、地下一层机关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14995.85平方米,地下一层层高4.2米,一层层高为4.2米,二层层高3.9米,三层至八层层高为3.3米,屋面电梯机房、水箱间层高为3.9米,室内外高差1.5米,建筑高度为30.0米。 二、编制依据 1、甘肃宏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初步设计文件。 2、定额选用: (1)采用《甘肃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甘肃省安装工程概算定额》及2001年《甘肃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地区基价》、《甘肃省安装工程概算定额地区基价》、《甘南州二O一二年第二期综合材料(夏河) 指导价》; (2)工程概算编制费执行甘价服务[2005]171号文; (3)工程取费执行甘建价[2001]385号文;

(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执行甘建价[2001]277号文; (5)施工图审查费执行甘价服务[2005]229号文; (6)工程招投标交易费执行甘价服务[2006]123号文; (7)建设工程监理费执行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 (8)招标代理费执行计价格[2002]1980号文 (9)甘建标[2003]139号文《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3、工程概算调整指数执行2011年度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概算建安造价调整指数 三、费用及费率: 1、取费等级按一类计取。 2、基本预备费按5%计。 四、其他: 1、本概算未考虑涨价预备费。 2、本概算未列建设期贷款利息。

五、经济分析: 项目投资分析 三材用量表

《行业用水定额》(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943-2014)

行业用水定额 陕西省质量监督局发布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943-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所规定的原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水资源管理办公室、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萍、毛小惠、冯缠利、贾亚平、马孝义、高旭艳、聂卫波、龙正未、刘永刚、鱼晓利、杨建宏、王栋、孙琦、王光社、甘学涛、李宏革、薛亚丽。 本标准由陕西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行业用水定额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陕西省工业、农业、居民生活及公共建筑和设施用水的定额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省域内水资源规划、取水许可审批、用水计划管理、节约用水管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以及用水总量控制等工作。本标准中未涉及的行业和产品,其用水定额可参照相近行业、相近产品的定额。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 12452 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GB/T 17367 取水许可技术考核与管理通则 CJ 42 工业用水考核标准及计算方法 SL 13 灌溉试验规范 用水定额编制技术导则(试行)水利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新水量 quantity of first used water 取自任何水源被第一次利用的水量。 3.2

用水定额 water consumpion quota 指每计量单位需要的新水量标准。 注:计量单位指人、床、次、d、t、m2、m3、100m、kg、台、辆、头等。 3.3 工业用水定额 industry water quota 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综合用水量。工业用水定额根据项目性质分为定额A和定额B。 注:定额A代表先进用水定额,主要用于新建、改扩建、再建项目的用水控制上限;定额B代表通用用水定额,主要用于已建项目的用水控制上限。综合用水包括生产区域内的生产和辅助性生产用水总量。 3.4 生活用水定额 domestic water use quota 包括居民生活和城镇公共两大类。居民生活用水指居民家庭日常生活用水;城镇公共用水指除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外的城镇用水。 3.5 灌溉定额 irrigation quota 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多年生作物以一年为期),单位面积上各次田间净灌溉用水量之和,以m3/亩表示。 4 主要行业用水定额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制即食水产品》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制即食水产品》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编号、主要起草单位、协作单位 根据浙卫便函〔2011〕48号通知函要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制即食水产品》(以下简称地标)列入2011 年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订计划项目,受浙江省卫生厅委托(委托协议书编号2011004),舟山市卫生监督所主要承担该标准制订工作,国家海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舟山市出口水产行业协会、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浙江富丹旅游食品有限公司、宁波史翠英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绍兴市咸亨酒店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瑞松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协作单位参与制订。 (二)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 地标主要起草人:陈忠伟、顾仲朝、梅宏舟、周震海、王萍亚、杜俐、史翠英、宋瑞忠、徐静波、郭宝达,其中陈忠伟担任起草负责人。起草人员主要负责标准制订工作的组织、协调,相关资料的查阅、收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起草、撰写,组织召开研讨会,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方式,征集、整理和归纳相关的意见、标准送审等。起草负责人在地标制订期间未担任或兼任其他食品安全标准主要起草工作。 (三)简要起草过程 1、标准任务下达后,舟山市卫生监督所制定了地标制订方案,并于2011 年10月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由舟山市卫生监督所负责起草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 2、起草工作组首先查阅相关的国内外技术标准资料,在参照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广泛调研了浙江省调制即食水产品企业水产、标准执行和应用现状,初步形成包含感官、安全限量、质量指标以及检验方法的标准基本框架。2011年10月份,起草工作组召开会议对标准框架进行研讨,并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征集省内专家的制标建议,形成标准初稿。之后,各起草单位针对标准初稿中制订的指标判定值,调取了近几年产品的检测数据,并组织抽样对指标、试验方法进行验证工作,积累了检验数据。 3、起草工作组依据研讨会、对比验证及其他形式所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对该标准初稿进行修改,于2012年3月上旬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2012年4月至5月,起草工作组向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大专院校、检测机构、食品监管机构和食品安全标准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共发放征求意见函103份,收到修改意见14份,经过整理分析,与6月召开专题研讨会,采纳了部分意见,并于2012年6月底形成标准送审稿。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关系 地标依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结合近年来我省对该类食品监督抽检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充分考虑本省水产企业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并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予以制订。本标准引用或参照了现行的GB 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10144-2005《动物性水产干制品卫生标准》、GB 2733-2005《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NY 5073-2006《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T 1712-2009 《干制水产品》、NY 5328-2006《无公害食品海参》和NY/T 1514-2007《绿色食品海参及制品》等标准的污染物限量标准,并充分考虑到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正在征求意见,即将出台,其中对水产品制品污染物指标作了限量规定,本标准也进行了参考。而致病菌限量的国标尚处于制订过程,直接引用还不现实,本标准直接引用了GB 10144的限量指标。本标准的格式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进行编写。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省侨务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省侨务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构编制 【发文字号】陕政办发[2000]130号 【发布部门】陕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0.11.24 【实施日期】2000.11.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省侨务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陕政办发[2000]130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省侨务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审核、省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2000年11月24日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陕西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中委[2000]74号),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省侨务办公室)是省政府主管全省外事、侨务工作的直属行政机构。

一、职能调整 (一)新增的职能 1、受教育部、外交部委托审核在陕部属高校人员因公出国(境)、邀请外国人来华等事项。 2、承办全省因公赴港、澳人员的审核、审批职能。 (二)交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能 1、友城工作等对外友好活动移交省对外友好协会。 2、将编辑、出版、发行《陕西外事》月刊交下属事业单位。 (三)取消的职能 对直属企业实施宏观指导、调控、监督和检查的职能。 二、主要职责 (一)省外事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中央的对外方针、政策和法规,拟制我省外事工作的政策、规章和工作规划;检查全省对外方针政策和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 2、协调全省各部门的外事和涉外活动;研究、会签全省各部门涉外工作的请示报告;协同有关部门处理重大涉外事项。 3、归口管理全省外事工作,开展外事调查研究,为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合作交流提供信息,牵线搭桥;掌握全省外事工作和涉外活动情况;了解和监督我省所属因公出国团组人员和在国外活动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

《粉笔》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粉笔》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任务来源 2007年2月,在陕西省政协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中,政协代表提出消除粉笔粉尘污染改善教学环境的建议提案。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办理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和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提案的通知”精神,决定制定粉笔地方标准,规范我省粉笔生产,并将该项任务落实到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陕西省标准化院在接受任务的同时,立即组织成立了课题小组,负责该项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 课题工作组先后在我省户县质监局和湖北省孝感市技监局的配合下,对户县地区和湖北应城地区粉笔生产企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应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结合当地粉笔的实际生产情况,为3家龙头企业制定了粉笔企业标准,用于规范生产,并作为产品验收、质量评定的依据。在技术标准的支撑下,应城粉笔的质量和产品竞争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仅黄滩粉笔有限责任公司一家企业生产的“文峰牌”粉笔,年产量达1500多吨,销售收入5000万元,出口创汇3000万元,文峰牌粉笔也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户县是我省的粉笔主要生产地,由于缺乏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仅形成不了经济优势和品牌优势,市场竞争力难以提高,难以质量求

生存,仅靠价格参与竞争,降低价格势必导致原料成本的降低,原料成本低了就难以保证产品质量,长此以往我省这项特色产业,面对外省高质量的产品,竞争压力会更大。因此,制定《粉笔》地方标准,规范产品质量,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引导企业科学生产,提高我省粉笔质量,消除粉笔粉尘污染,从而减少劣质产品对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伤害。 课题组同时深入市场,对西安市市场粉笔的批发零售情况、市场销售的黑板材质以及目前西安市大中小学校使用黑板的材质等进行了调查,了解了相关的信息,这对后期标准技术指标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二、编制原则,标准主要内容 粉笔生产因其生产工艺简单,一直沿用凭师傅经验传授的传统工艺,目前国内尚无机械化批量生产,生产还是家庭手工作坊式,其生产流程主要是配料(建筑石膏粉)-----成浆----铜模灌注成型----脱模----晾晒----手工包装。 目前,粉笔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在编制该项地方标准时,既要规定相应的质量指标规范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粉尘污染,又要考虑到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宜我省粉笔生产经营的产品标准。标准编写中主要参考了SN/T 0955-2000《进出口粉笔检验规程》、日本国家标准JIS S 6009-1995《粉笔》及应城市粉笔企业标准。结合我国目前粉笔生产经营情况,对我省《粉

有机辣椒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有机辣椒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立项背景 辣椒属茄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作为全国五大辣椒生产省份之一,贵州辣椒种植历史悠久,2010年辣椒种植面积达到了22.67万hm2已经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辣椒集散地。由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区域气候差异较大,生态环境复杂,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地方名优品种,如:百宜平面椒、福泉长线椒、独山拉岭辣椒、大方皱椒和遵义朝天椒等。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日益增强,含化肥、农药、激素、重金属残留的农副产品会逐步失去市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生产有机辣椒能进一步推动贵州辣椒产业发展。 但是,由于贵州辣椒科研起步晚,投入少,导致各地生产标准化程度低,获得品牌认证辣椒少,产业优势和潜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其效益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加之贵州辣椒种类多、地方品种多,且目前没有相应的有机辣椒生产技术规程国标和行标对有机辣椒的标准化生产进行规范。 本标准针对该现状,旨在制定省内有机辣椒地方标准,规范有机辣椒生产过程,保障辣椒的苗壮整齐、果实质量好及营养健

康,使生产者掌握优质优价的有机辣椒的生产技术,

让消费者吃到高安全高营养的有机菜,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为同类型地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二、任务来源 任务来源是我单位承担实施的省科技厅、省农科院的科技项目:贵州省农业攻关计划项目“高山蔬菜有机生产技术研究”[黔科合NY字(2010)3019号]、贵州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贵州蔬菜良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子专项“有机蔬菜生产试验研究” [黔科合NY字(2006)3001号]、省农科院人才项目“一年多茬有机蔬菜栽培技术研究“[黔农科合(人才)08013号]。贵州地方标准《有机辣椒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是这些项目研究成果的总结与体现之一。本标准是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4年贵州省地方标准修订项目计划》中的项目,由贵州省园艺研究所提出,贵州省园艺研究所负责起草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张雪、马超、王天文、王荔、彭莉。这些同志都参与了项目的实施,完成了有机辣椒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等工作。 三、工作概况 自2007年实施贵州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贵州蔬菜良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子专项“有机蔬菜生产试验研究”和贵州省农业攻关计划项目“高山蔬菜有机生产技术研究”和省农科院人才项目

概算编制说明

概算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交通部2007年第33号公布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以下简称“编制办法”); 2、交通部2007年第33号公布的《公路工程概算定额》(JTG/T B06-01-2007); 3、交通部2007年第33号公布的《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 B06-03-2007); 4、交通运输部交公发[2011]82号《公路工程估算指标》(JTG M21-2011); 5、云交基建[2013]3号文《云南省公路基本建设项目估算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 6、财综[2008]78号文《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 7、瑞丽江特大桥及其引桥、引道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二、人工、材料、机械单价及费用 1、人工工日单价 根据《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调整云南省公路工程人工工日单价的通知》(云交基建【2012】413号),人工工日单价为63.46元/工日。 2、材料单价 主要材料单价按云南省交通厅工程造价管理局发布的2014年第4期《云南省交通运输工程材料及设备指导价》计算,主要地材通过市场调查计算确定材料单价(水泥工地价:680~750元/t,砂工地价:140元/m3,石料工地价:300元/m3)。通过昆明至瑞丽高等级公路运输的材料按有关规定计取车辆通行费。 3、机械台班单价 机械台班预算单价按《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 B06-03-2007)计算。 4、本项目全线填方考虑为借土方填筑,借方运距为80km。 三、费率计算 1、其他直接费的计算 (1)冬季施工增加费不计; (2)雨季施工增加费按“编制办法”的Ⅱ区6个月计算; (3)夜间施工增加费计; (4)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 ①高原地区施工增加费不计; ②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不计; ③沿海地区工程施工增加费不计; (5)行车干扰工程施工增加费按“编制办法”中“501-1000”档计算; (6)施工标准化与安全措施费按交通部2011年第83号《关于公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局部修订的公告》的规定计算; (7)临时设施费按“编制办法”的规定计算; (8)施工辅助费按“编制办法”的规定计算; (9)工地转移费根据“编制办法”,施工队伍由昆明市调入工地,按754km计列; 2、间接费的计算,其中 (1)规费按照“补充规定”的规定按39%计算:

贵州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山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酿酒葡萄种植标准》 一、任务来源、标准制订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国民对葡萄酒的消费量日益增加,葡萄酒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入世后对葡萄酒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截止目前为止,本省还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来指导酿酒葡萄的种植生产,为了规范山西产区酿酒葡萄生产,推进酿酒葡萄栽培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栽培,生产出优质的葡萄原料,特制订本标准,以指导本省酿酒葡萄生产。 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其他省外标准的制定发布情况 在酿酒葡萄方面的国家标准分别有三个方面的标准:理化检验有2003年修订发布的GB/T 8302~8314等13项单项检验方法标准(其中1项标准已有2008年修订版)、感官审评有GB/T 14487-2008《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和GB/T 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2项标准、检验条件有GB/T 18797-2002《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标准。行业标准只有感官审评方面2项标准:NY/T 787-2004《茶叶感官审评通用方法》和SB/T 10157-1992《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关于规范企业检验活动的独立的地方标准未见发布,只是在浙江省的DB33/T 627-2007 《茶叶生产企业场所与设备条件》标准中提出了检验设备(施)要求,而未对检验人员和检验管理进行规定。另外,国家“食

品生产许可”制度对茶叶检验提出了原则性要求。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还未制定关于综合规范企业检验活动的标准。本标准旨在对茶叶企业检验的设施条件、人员要求和检验管理等方面提出系统的基本要求,以全面提高企业质量安全控制水平。三、主要工作过程、主要成员、参加成员 (一)主要工作过程 2011年05月30日,山西省戎子酒庄有限公司召开《山西省酿酒葡萄种植标准》编制方案论证会,确定编制原则、编制框架、内容和拟制定、修订的标准,并进行分工,确定戎子酒庄生产技术部牵头组织《山西省酿酒葡萄种植标准》编制工作,技术中心负责具体编制工作。 (二)标准编制主要成员 四、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及内容的说明 (一)、标准的结构 本标准共分为8章: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无公害蔬菜芹菜生产技术规程 一、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 根据陕西省质监局地方标准制订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药管理检定所、陕西省生物防治总站结合陕西近年来芹菜生产现状、技术条件和生产经营者对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迫切需要,从2017年2月份开始,承担了《无公害蔬菜芹菜生产技术规程》陕西省地方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工作。 二、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芹菜是我国生产量和消费量较大的七大蔬菜之一,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质脆味甜。但根据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检测数据显示,芹菜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人民的食用和农民的增收。2010年至2012年期间对北京市芹菜样品抽检,农药残留检出率最高为24%;2009年至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检测数据显示芹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为28%;2015年对山西省11个市的芹菜进行抽样,农药残留超标率为21.7%,远远高于其他蔬菜。 目前我省芹菜上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包括:黑斑病、疫病、斑枯病、叶斑病、软腐病、病毒病、小菜蛾、斜纹夜蛾、蚜虫等。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生产效益,种植户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盲目使用农药,破坏了芹菜种植的生态平衡,使得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因此,制定无

公害芹菜生产技术规程能有效提高芹菜的品质,避免不合理使用农药。芹菜上登记可用的农药数量不足,很多在芹菜上使用的农药是按叶菜类登记的。而芹菜是一种主要食用茎杆的蔬菜,具有发达的维管束,与普通叶菜在生理结构上差异很大,农药代谢方式也存在很大不同。有报道证明,用同样剂量毒死蜱处理小白菜和芹菜,药液在芹菜上的着药率显著高于小白菜,药液在芹菜中的传导,吸收率均高于小白菜。但是芹菜农药残留超标判定中通常也都参考叶菜类的MRL值,在绿叶类蔬菜上使用安全,但在叶柄类蔬菜芹菜上使用可能就会出现问题,这也是造成芹菜中超标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目前,关于无公害芹菜生产的技术规程有国家行业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河北省地方标准,淄博市地方标准等,我省还没有关于无公害芹菜生产的技术规程。已有的技术规程主要偏重于种植技术,而且标准制定已有十年左右的时间,无法适应目前田间病虫害发生的具体情况。因此,通过制定陕西省无公害芹菜农药使用技术规程,可以进一步规范芹菜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降低农药使用量及残留,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的目的,确保芹菜质量安全。 三、标准的制定过程 本标准从2016年10月份开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药管理检定所、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多位同志,经多年来从事芹菜病虫害研究与防治总结出来的一套适宜于陕西省各地进行无公害芹菜生产的技术规范。在拟订标准编制工作计划后,进行课题调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