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涵盖了以下知识点(根据沪科版教材):
1.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 纯物质与混合物
- 分子与原子的结构
- 原子核与电子的结构
- 元素与化合物的概念
- 金属、非金属与半金属的性质
2. 机械与能量
- 力的作用及力的类型
- 物体的受力分析
- 物体的运动和力学常识
-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转化
- 功和功率的概念
- 动量的定义和守恒定律
3. 镜子与光学
- 光传播的直线性和透明性
-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和特点
- 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规律
- 变焦镜的调节和使用
- 光的折射定律和光的折射现象
4. 电与电路
- 电流和电量的概念
- 静电与导电
- 串联和并联电路
- 开关与灯泡的使用
- 电阻与电功率的计算
- 电阻和电导的关系
5. 核能与核物理
- 放射性与核变反应
- 能量守恒定律与质能转化
- 原子核的稳定性和半衰期
- 核反应和核能的利用
6. 运动与控制
- 机械工作的标准单位
- 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
- 机械传动的原理和类型
- 运动仿生学的概念
- 信息的传输与控制
这些知识点是根据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的内容总结而来,可能与其他教材有所不同。
建议以自己学校所采用的教材为准,具体参考教材的章节和内容。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沪科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沪科物理九年级上册主要包括了许多基础的物理知识点,其中沪科知识点在教育界有着较好的口碑。
本文将以沪科标准为基础,详细介绍九年级上册物理的知识点。
1. 物理量与单位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和能量变化的一门学科。
在物理学中,我们常用物理量来描述和衡量物体的性质和变化,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为了统一衡量标准,我们引入了单位的概念。
常见的物理量单位包括米、千克、秒等。
2.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与加速度是物体运动中的关键概念。
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可以用公式v = s / t表示,其中v表示速度,s 表示距离,t表示时间。
而加速度则是速度的变化率,可以用公式a = (v2 - v1) / t表示,其中a表示加速度,v2和v1分别表示末速度和初速度,t表示时间。
3. 力和牛顿定律力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根据牛顿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公式F = ma表示,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而牛顿第三定律则说明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等性和反向性。
4. 压力和密度压力是物体受到的力对其单位面积的作用,可以用公式P =F / A表示,其中P表示压力,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密度是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可以用公式ρ = m / V表示,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5. 功和能功是力对物体作用产生的效果,可以用公式W = F · s表示,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距离。
能是物体进行功的能力,包括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等。
动能可以用公式E = 1/2·m·v^2表示,其中E表示动能,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
势能可以用公式E = m·g·h表示,其中E表示势能,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
6. 电路与电阻电路是电流在导体中的闭合路径。
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可以用公式I = Q / t表示,其中I表示电流,Q表示电荷,t表示时间。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考知识点复习——九年级上期(沪科版)第十二章从水之旅谈起一.熔点与沸点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②升华是吸热过程。
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一、温度与内能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九年级上物理沪科版知识点
九年级上物理沪科版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初中物理的一部分,九年级上物理涉及到很多基础的物理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整理和介绍一些九年级上物理沪科版的知识点。
一、力与压力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来衡量。
在九年级上,我们学习了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这些不同类型的力。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大气压力和液体的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指的是由一个或几个简单机械组合成的机械装置。
在九年级上,我们学习了杠杆、滑轮、斜面和齿轮等几种常见的简单机械。
通过学习它们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和传递。
三、声与光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的机械波,而光是由电磁波传播而成。
在九年级上,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传播和特性,包括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音量的计量单位。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等光学现象。
四、电与磁电和磁是物质中的两种基本相互作用形式,也是九年级上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
我们学习了电的产生和传导,包括静电、电路和电流等概念。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磁的产生和特性,包括磁场、磁力线和电磁感应等内容。
五、热与温度热是能量在物体之间传递的一种形式,而温度是衡量物体热能状态的物理量。
在九年级上,我们学习了热的传递方式,包括传导、辐射和对流,也学习了温度的测量和单位以及物体的热膨胀等相关知识。
通过对九年级上物理沪科版的知识点的整理和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涉及面广,涵盖了力学、声光电磁和热学等众多领域。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世界的规律和现象,也能够培养我们的观察、实验和问题解决能力。
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学习中要注重动手实验和观察。
通过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物理的知识和原理。
同时,也要注重理论性的学习,掌握基础概念和计算方法。
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们才能真正领会物理的魅力。
沪科版九上物理知识清单
沪科版九上物理--------知识清单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12.1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3.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1)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
(2)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
(2)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
12.2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2.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12.3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12.43.升华:①定义: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②升华是吸热过程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考知识点复习——九年级上期(沪科版)第十二章从水之旅谈起一.熔点与沸点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②升华是吸热过程。
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一、温度与内能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学期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学期知识点汇总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绝不能读作“负20摄氏度”。
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五、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六、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白气”是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一、内能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从水之旅谈起一.熔点与沸点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②升华是吸热过程。
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一、温度与内能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 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拟: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 -20℃~110℃ -30℃~50℃ 35℃~42℃分度值1℃ 1℃ 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相平。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① 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②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2、汽化和液化:① 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外表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外表积⑶液体外表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到达沸点。
⑵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②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沪科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沪科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九年级上册的物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许多基础的物理知识点,这些知识将为我们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
本文将从力学、光学、电学以及热学等方面,介绍一些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一、力的作用和效果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
力的作用可以引起物体的形状、状态和运动的变化。
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力的效果有平衡和不平衡两种状态。
当力平衡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力不平衡时,物体将出现加速度。
二、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有速度、位移、加速度等概念。
速度是描述物体移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米每秒(m/s)。
位移是表示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置变化,单位也是米(m)。
加速度是速度改变的快慢程度。
具体用数学公式表示为: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
三、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重要基础。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第二定律(力的平衡定律)指出物体受到的净力与它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出任何作用力都有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四、光的反射和折射光是一种波动现象,它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指的是光束遇到边界面时,一部分光线返回原来的媒介,另一部分光线进入新的媒介。
光的折射指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和速度的现象。
五、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载流的现象,电路是电流流动的路径。
电路包括电源、导线和电器。
电流的强弱由电流的大小决定,单位是安培(A)。
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用欧姆(Ω)表示。
欧姆定律指出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之比。
六、热传递热传递是研究热量传递方式的过程。
常见的热传递方式有导热、对流和辐射。
导热是通过直接接触传递热量的方式;对流是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传递热量的方式;辐射是通过热辐射传递热量的方式。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考知识点复习——九年级上期(沪科版)第十二章从水之旅谈起一.熔点与沸点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②升华是吸热过程。
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一、温度与内能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50℃,最小刻度值为1℃。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压力和压强6.1密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①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于同种物质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②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平时习惯上讲的“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的可变性密度在某些条件下(如温度、状态、压强等外界因素)改变时,将会发生变化。
4、公式:Vm =ρ,式中m 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用千克;V 表示物体的体积,单位用m ³;ρ表示密度,单位为千克/米³。
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知识点解读:(1)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征,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2)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3)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当ρ一定时,2121ρρ=m m 。
(4)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与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V 一定时,2121ρρ=m m 。
(5)不同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定时,1221ρρ=V V 。
5、单位:国际单位:kg/m ³,常用单位:g/cm ³。
换算关系:1g/cm ³=10³kg/m ³。
1kg/m ³=310-g/cm ³水的密度:333cm /g 0.1m /kg 100.1=⨯=水ρ6、影响物质密度的因素: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九年级上册沪版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沪版物理知识点物理是一门关于物质运动和能量转化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九年级上册的沪版物理教材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点,下面将为大家总结这些知识点。
一、力与压力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可以按照方向和大小进行合成与分解。
4. 压力的概念: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公式为压力=力/面积。
5. 压强: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公式为压强=力/面积。
二、机械能与能量转化1. 动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公式为动能=1/2mv²,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2. 势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的不同而具有的能量,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和无能量转化的封闭系统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4. 能量的转化和耗散: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守恒。
5. 功与功率: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结果,功=力×位移×cosθ;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功率=功/时间。
三、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1. 光的传播方式:光可以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为光速299792458 m/s。
2. 光的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后发生反射,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 平面镜的成像: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不改变光线的方向,通过平面镜可以得到虚像,虚像与物体呈左右对称。
四、光的折射与凸透镜1.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2. 凸透镜的成像:凸透镜对通过的光线具有折射和散焦作用,通过凸透镜可以得到实像和虚像,实像与物体呈左右倒置。
五、电路与电流1. 电荷与电流:电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九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版)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②升华是吸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是放热过程。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一、温度与内能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1℃。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温度知识点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常用单位:摄氏度(℃)。
3.摄氏温度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O℃,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O℃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4.热力学温度以宇宙中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约-273℃)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单位是开,符号K,它是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5.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f的关系T=t+273( K)。
温度计知识点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
2.构造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下端与玻璃泡相连,泡内装有适量的液体,如水银、染色的酒精或煤油等;玻璃管外标有均匀的刻度和采用单位的符号标志。
3.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煤油等液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种类(1)按用途分:实验室温度计、家用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
(2)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
5.常用温度计的比较(1)寒暑表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煤油、酒精测量范围:-30℃—5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2)实验室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煤油、酒精等测量范围:-20℃—ll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3)体温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测量范围:35C~42℃最小刻度:0.1℃构造: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
使用方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几下。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知识点估测:根据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观察: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放置: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底或壁。
读数:让温度计在液体中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在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是沪科版的物理教材,下面是该教材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物理学的定义、物理量和单位、观察和实验、测量误差等。
2. 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
3. 力的作用:力的概念、力的效果、力的计量及其单位,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与合力,力的测量等。
4.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5. 动能和功:动能的概念、动能定理、功的概念和计算等。
6. 动量和碰撞:动量的概念、动量定理、碰撞的类型和性质等。
7. 弹性力和弹簧:弹性力的概念和特点,胡克定律,弹簧的应用等。
8. 波的性质和传播:机械波和电磁波的概念,波的传播特点,波的分类,波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等。
9. 声的特点和传播:声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性质和特点,声的传播速度等。
10. 光的特点和传播:光的产生和传播,光的特点和性质,光的传播速度,光的折射和反射等。
11. 弧形线的物理:圆周运动和圆周运动的相关概念,离心力和向心力,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上册》中的一些主要知识点,供参考。
具体内容还需要根据教材的章节来具体学习和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泸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泸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知识不需要对“成功”负责,需要对成功负责的东西,叫技能。
然而现在很多人,分不清两者的区别。
下面本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泸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泸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1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温度知识点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常用单位:摄氏度(℃)。
3.摄氏温度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O℃,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O℃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4.热力学温度以宇宙中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约-273℃)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单位是开,符号K,它是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5.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f的关系T=t+273( K) 。
温度计知识点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
2.构造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下端与玻璃泡相连,泡内装有适量的液体,如水银、染色的酒精或煤油等;玻璃管外标有均匀的刻度和采用单位的符号标志。
3.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种类(1)按用途分:实验室温度计、家用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
(2)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
5.常用温度计的比较(1)寒暑表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煤油、酒精测量范围:-30℃—5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2)实验室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煤油、酒精等测量范围:-20℃—ll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3)体温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测量范围:35C~42℃最小刻度:0.1℃构造: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
使用方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几下。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知识点估测:根据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观察: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放置: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读数:让温度计在液体中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在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物态变化知识点 1.定义: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2.物态变化与吸、放热关系图物质存在着三种状态,而三种状态之间又存在六种变化。
泸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2熔化与凝固熔化知识点熔化(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2)熔点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3)晶体的熔化条件①温度要达到熔点,如果环境的温度比晶体的熔点高,但晶体的温度没有达到熔点,晶体也不会熔化。
②同时还要继续吸热,如果晶体达到了熔点,但环境的温度等于或小于晶体的熔点,晶体就不能从环境中吸收热量,晶体就不会熔化。
(4)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现象:石蜡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结论: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升高;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
(5)熔化图像凝固知识点凝固(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3)晶体的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同时不断向外界放热。
晶体凝固时,液体的温度必须降到凝固点,同时环境的温度要比它的凝固点低,这时液体才能向环境中放热。
(4)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特性①晶体凝固过程放热,温度(凝固点)保持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放热时,温度不断降低。
(5)凝固现象晶体的凝固图象晶体和非晶体知识点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1.晶体(1)定义: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2)特性①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②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即熔化时的温度;③不同晶体物质的熔点不同;④同一种晶体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3)常见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金刚石、食盐、明矾、金属。
2.非晶体(1)定义: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非晶体在熔化吸热时,温度不断地升高。
(2)特性: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3)常见物质:松香、玻璃、石蜡、沥青。
泸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3汽化和液化汽化知识点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2.特点:汽化吸热。
3.方式:蒸发和沸腾。
沸腾知识点1.定义: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特点:沸腾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沸点(1)定义: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
(2)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沸点与液体表面处的气压有关。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高压锅原理);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例如,在高山上,因为气压比较低,水的沸点低于100℃,食物不容易煮熟,这时应利高压锅。
高压锅内水面上的蒸汽气压较高,所以沸点就超过100℃,食物容易煮熟。
4.液体沸腾的条件要使液体沸腾,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即液体的沸点);第二,达到沸点后要继续吸热。
达到沸点的液体,如果不能继续吸热,那它就不能沸腾。
所以说,达到沸点的液体不一定沸腾。
5.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装置(2)实验现象①沸腾前,在水中出现小气泡,随水温的升高而变大,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气泡体积收缩变小,未到液面就消失,同时,水温持续上升。
②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丽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③沸腾后,水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蒸发知识点1.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2.特点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利用这种原理可以使物体制冷。
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1)温度高低。
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如果液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从液面飞出去的分子数目就会增多,所以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如晾衣服时要晾在有阳光的地方。
(2)液体表面积大小。
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如晒粮食时,要把粮食摊开。
(3)空气流速。
如果液面空气流动快,通风好,分子重新返回液体中的机会就小,蒸发就快。
如晾晒衣服时除需有阳光、展开衣服外,还要选有风的地方。
4.蒸发与沸腾的比较项目:蒸发、沸腾相同点:①都是汽化现象;②都要吸热。
不同点:(1)温度条件a.蒸发:①在任何温度下发生;②蒸发时液体温度降低。
b.沸腾:①在一定温度下进行;②沸腾时液体温度不变。
(2)发生地点a.蒸发:液体表面b.沸腾: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3)剧烈程度a.蒸发:缓慢b.沸腾:剧烈(4)影响因素a.蒸发:温度、表面积和液面上的气流影响蒸发快慢。
b.沸腾:液面的气压影响沸点。
液化知识点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特点: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这个过程要放出热量。
3.气体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
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都可以液化。
(2)压缩体积。
有些气体,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液化。
4.常见液化现象(1)“白气”:烧水做饭时经常会看到盖子上方冒出大量“白气”,有的人误认为这是水蒸气。
其实水蒸气和空气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色透明气体,我们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极细小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2)雾和露:雾和露也是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常见的自然现象。
白天,由于地面水分的蒸发、植物的蒸腾作用等原因,使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
到了夜间温度降低,在低空中的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
如果这些小水滴分散附着在空气中的尘埃上,就形成了雾;如果小水滴附着在地面附近的物体上就形成了露。
5.液化在生产中的应用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贮存和运输;另外,将混合气体液化后,根据沸点的不同,便于提纯和分离。
泸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4升华和凝华升华知识点1.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特点:物质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
例如,碘升华时要对它加热,就是要让碘吸热来完成升华。
3.常见易升华物质:干冰、碘、冰、萘、金属钨等。
4.常见的升华现象:结冰的衣服变干,夏天的樟脑丸变小。
5.应用:物质在升华时吸热,具有制冷作用。
生产和生活中可以利用物质的升华吸热来降低温度。
如干冰就是一种常见的制冷剂,在生活中常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应用。
(1)人工降雨:将干冰发射到云层附近,干冰迅速升华并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高空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