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经典通用课
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13.罗斯福新政4-部编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一、课标内容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影响。
二、教材分析《第13课罗斯福新政》是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第四单元的标题是“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新政”是本单元的第一课。
一战结束10年后,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应对。
美国依靠罗斯福新政走出困局,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却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罗斯福新政发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初三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形象思维活跃,抽象思维较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并不深刻。
而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不易于学生理解,教师如果讲得太空洞,学生就会觉得乏味,所以教师应依托一些文字、图片、表格、图示、声音、视频等资料来创设历史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感悟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1.将罗斯福总统人生经历中的主要事件绘制成纵向的年代尺,贯穿整节课,让学生了解伟大人物的生平事迹(时空观念)。
出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波及范围的地图,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大危机波及范围广的特点(时空观念)。
采用图示推演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历史解释),使学生认识到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唯物史观)。
2.借助《罗斯福传》、《炉边谈话》等书中的史料,让学生体会到罗斯福总统临危受命的勇气和摆脱危机的智慧(史料实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唯物史观)。
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调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唯物史观)。
3.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将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罗斯福新政进行对比,使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家国情怀)。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_22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目标:1.了解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的背景、表现;2.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和实质;3.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特点,认识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作用;4.通过对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教学重点:经济危机的特点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和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复习旧知:温故知新: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影响?2、导入本课:罗斯福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
在罗斯福上任后雷厉风行地推动第一次新政时,这种方法的作用表现得最为突出。
由此转入课题。
二、教学新课(一)课堂探究・合作学习1、探究一经济大危机多媒体出示美国20世纪经济繁荣的图片,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1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的长龙图2 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材料二资本家故意大量销毁产品,拔掉田里未长成的棉花,宰杀幼猪,把大量牛奶倒入河中,任凭成熟的水果烂在枝头,玉米和小麦被当作燃料付之一炬。
(1)两则材料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哪一重大事件有关?引发这一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结合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分析,这次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了哪些影响?(3)面对材料一中图1所反映的社会状况,材料二中的资本家为什么还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而不去救济灾民?这种做法反映了什么问题?【(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大量工人失业,就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
广大劳动人民讥寒交迫,流离失所。
(3)差断资本家要维持商品的价格,保证利润。
反映了资本家的残忍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2、探究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特点和作用阅读材料我和你们都要以这样一种精神来面对共同的困难。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设计说明本课主要学习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关系密切,经济大危机是罗斯福实施新政的背景。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课标要求确立学习目标,通过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学习目标1.了解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表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等基本史实。
2.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3.体会罗斯福总统临危受命的勇气和改革的决心。
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罗斯福新政。
教学方法问题链设置、合作探究法等。
资源与工具图书馆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收音机、电冰箱、吸尘器等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
然而,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许多家庭失去了住房,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
这场危机的特点是什么?美国是如何渡过这次危机的?二、预习检查1.经济大危机首先爆发于哪个国家?2.面对危机,哪位总统领导美国进行了改革?3.美国最终度过危机了吗?从繁荣到危机1.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页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学生回答: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的原因。
学生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大规模运用;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发战争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20世纪初,美国政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等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思维。
2.繁荣背后的危机教师活动:在美国经济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页的内容,分析危机有哪些。
学生回答:贫富分化加剧,工人的工资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生产过剩;股票投机活动盛行。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_12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归纳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特点和影响。
归纳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探究“新政”特点和影响、充分理解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对西方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当年历史形势的判断,结合当年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与辩证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作用【难点】新政的评价及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屏幕上显示自己做的一首诗,激起学生兴趣,随着诗的朗诵,简单分析出现的“关键词”,引出伟大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美国风云总统罗斯福的传奇世界。
(二)讲授新课:提到美国,首先想到的是它是唯一一个超级大国,那美国是如何强大起来的,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提问学生知道美国的历史,回答两次工业革命时间。
从而引出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片繁荣。
用一首小诗简单概括美国当时的“繁荣”。
但是,这个世界上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引出美国当时的经济上的表现,提出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在市场资源配置上的不平衡,随后用两幅草图简单讲述当时社会存在的两种模式,提升难点。
学生知道了矛盾的根源,从而教师进一步讲述危机的爆发——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讲述股票狂跌导致资本主义市场几乎崩溃,让学生识记经济危机表现,教师总结特点——时间长,跨度广,影响深。
屏幕上显示当时美国总统胡佛照片。
并且讲述采取的自由放任政策的缺点,引起深思。
既然胡佛没有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反而给美国人民带来了负担,因此人民极希望一个救世主拯救他们,于是,在1933年,这位伟大的救世主终于登场,他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
九年级历史下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罗斯福新政导学案人教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的背景、表现;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和实质;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特点,认识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作用;通过对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三、自主学习: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总统山和富兰克林·罗斯福图片设问:在美国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富兰克林罗斯福可以与总统山上雕刻的四位总统相提并论。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目标导学一:从繁荣到危机1、经济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出示材料和图片体现美国经济的繁荣出示胡佛图片和材料:在1928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胡佛是一位自由市场经济的坚定支持者,他在竞选时的口号十分鼓舞人心。
他说:“如果我当选,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汽车”。
——《大国崛起·美国》设问:胡佛的承诺实现了吗?2、繁荣背后的危机(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展示材料,引导学生通过材料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材料一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小女孩: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小女孩: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妈妈: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材料二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了55%。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2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有。
另一方面,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生活仅仅维持生活。
更为严重的是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说明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差距大,购买力严重不足。
4.13罗斯福新政 学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了解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了解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难点:罗斯福新政【课前预习】初读课文、勾划要点、完成填空一、从繁荣到危机1.一战后美国繁荣:P582.繁荣下的危机:P583.经济危机:(1)爆发标志:1929年10月美国______价格突然暴跌。
(2)时间:____________。
(3)原因:____________制度的基本矛盾。
(4)表现:P59(5)阅读教材P59归纳经济危机的特点: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二、罗斯福新政1. 开始时间:______ 年2.特点:采用_________经济的手段。
3. 主要内容:(1)整顿______体系。
(2)加强对工业的______指导。
(3)调整______政策。
(4)推行“_________”。
(5)建立___________制度。
4. 影响: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__________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5. 实质:在维护_________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6.局限性:P61【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
保守势力和大商业领袖抨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社会主义”,批评罗斯福抛弃了自由政策。
不过,广大中下层民众热情讴歌了“新政”,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
—布林克利《美国史》材料二: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基础知识】知识点1从繁荣到危机1.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____________。
2.时间:1929—1933年。
3.范围:席卷了______国以及整个__________世界。
4.表现(1)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
(2)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3)穷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艰难度日。
(4)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大量销毁商品。
知识点2罗斯福新政1.时间:________年。
2.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
3.最突出的特点:采用____________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4.主要内容5.评价(1)积极: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新政增强了政府的__________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局限性:新政是在__________________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________矛盾。
【基础达标】1.下图情景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造成图中这种状况的原因是()A.大机器开始代替人力劳动进行生产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C.经济大危机爆发D.1924—1929年的经济繁荣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3.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是()A.资本家B.广大人民群众C.农场主D.政府官员4.1933年,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指出,“我们最首要的任务是使人民有就业机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任务就可以部分地完成”。
为此,他采取的直接措施是() A.整顿银行业,恢复银行信用B.稳定农产品价格C.推行“以工代赈”D.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和应急的救济机构【能力提升】1.“当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_0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手段和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2.通过对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提高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罗斯福及其新政的介绍,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教材,并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图片、引文及小字部分生动的描述,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理解这次危机的特点,进而认识到这次危机所带来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认识到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的讲述,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克服了危机,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学会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
3.通过讲述罗斯福的故事,感知挫折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磨砺作用,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幅漫画(如右图):1933年美国《名利场》杂志封面漫画。
师:哪位同学能够讲解这幅漫画?生:这幅漫画反了1933年的美国相比1929年的美国瘦了很多。
师:哪个事件使得美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生: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师: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生:罗斯福新政。
二、新课讲授第一篇章:从繁荣到危机展示材料: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很快,工业产量增长了近一倍,进出口在十年间翻了一番,到了1928年,生产总值超过整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1929年,美国的汽车产量为将近540万辆,平均每6人一辆汽车。
(完整word版)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型:新授课计划课时:1课时主备人:陈婷审核人:一、【教学目标】1.识记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2.通过对经济危机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
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经济危机的特点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
三、【教学难点】经济危机原因及影响;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四、【课前预习】(一)、从繁荣到危机:1、历史背景:20世纪20年代,经济空前繁荣。
但是,繁荣的后面隐藏着过剩、全国性的活动等巨大的危机。
2、经济大危机:①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②爆发:年10月,美国股票突然爆跌,一场空前的迅速席卷美国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③表现:大量企业,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大量。
④特点: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二)、罗斯福新政:1、时间、人物:年,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2、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挽救资产阶级统治)。
3、特点:采用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①整顿: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规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并制定最低工资和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③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
④推行“”:通过投资新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⑤社会福利: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体制;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5、历史影响:①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导学案 (教师版)2023-2024学年 初中历史
第13课罗斯福新政一、从繁荣到危机1.经济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2.经济大危机:(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②直接原因: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但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生产过剩。
③其他原因:出现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2)爆发:1929年,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特点及表现。
特点表现持续时间特别长1929—1933年波及范围特别广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破坏性特别大工业产量下降,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二、罗斯福新政1.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
2.开始: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施新政。
3.特点:利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4.内容:(1)金融: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2)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3)农业:通过《农业调整法》,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4)就业: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5)保障: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5.影响:(1)积极影响。
①经济: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②政治: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局限: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历史解释——领略扭转乾坤的新政】材料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New Deal),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
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导学案设计
第13课罗斯福新政【学习目标】1. 掌握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危机的特点及影响2. 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教学难点:经济危机原因及影响;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学案自学梳理知识】知识点一、从繁荣到危机1.经济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迅猛发展。
但是,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2.经济大危机(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依然存在。
②直接原因: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但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
③其他原因:出现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2)时间:年到年。
(3)范围:从开始,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4)危害:下降,贸易额减少。
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激增;人民生活艰难。
知识点二、罗斯福新政1.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
2.开始: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后,开始实施新政。
3.特点:采用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4.内容: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调整农业政策、推“”、建立社会福利体制。
5.意义(1)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增强了政府的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产生了深远影响。
6.评价:是在维护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互助探究生成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罗斯福政府针对这一失业率状况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等法案,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法规,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国会要求企业按部门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的目的。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中期,有人在纽约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的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精品教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位美国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评价:“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
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
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富兰克林·罗斯福。
师:请同学说说你眼中的罗斯福。
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改革创新、自强的伟人;维护世界和平的总统等。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1.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发生原因、实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并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
材料一: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
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在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瑟瑟发抖的女孩问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把一车车肥猪倒入河中……设问: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美国的什么情况?农场主为什么要将商品倒入河中?提示: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原因: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
说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绝对过剩。
(2)总结经济危机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等。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_16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的背景、表现;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和实质;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特点,认识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作用;通过对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知道经济危机的原因;根据经济危机的特点,展示适当资料、图片,了解危机的危害及影响,认识到罗斯福新政所处的严峻形势;探讨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目的、措施及其成效,客观地评价罗斯福新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资本家却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通过对罗斯福个人魅力的了解,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积极进取的人生态。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实质;(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2.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开篇介绍富兰克林·罗斯福,直接导入新课。
罗斯福是20世纪最受爱戴的美国总统。
他虽然出身名门,但他相信平凡人的价值,并且为维护百姓的权利而战;他还有着慑人的魅力,他愉快地工作,对未来充满信心。
他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困境,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为了捍卫民主政体,帮助世界实现了安全。
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罗斯福新政》,而这就是罗斯福能够连任四届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1.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发生原因、实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并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
材料一: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
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在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瑟瑟发抖的女孩问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④推行:兴修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⑤社会福利:经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4、作用:(评价)
积极: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加强了政府的
能力,对本钱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性: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没有改变
的本质,没法解决美国的根本矛盾。
【互助探求生成能力】
任务二:【合作探求】
合作探求一:浏览课本内容分析经济大危机有何特点、手腕、具体措施、影响?
合作探求二: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精讲点拨总结归纳】
任务三:【动动手】动手制造本课知识结构图。
【检测提升巩固新知】
一、选择题:
1.1929年10月24日美国有数昔日的“百万富翁”一觉醒来便一无一切。
一些开船出海顽耍的富人们回来后发现,他们已变成了身无分文的贫民。
这段材料描述的事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