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和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
0—3岁儿童亲社会行为与道德的发展及教育
分享
分享是指个人拿出自己拥有的物品让他人共享从而使他人受益的行为。分享的特点是使交往双方共享物品拥有者的资源并使双方受益。婴幼儿不与人分享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婴幼儿的分享观念没有形成。二是家庭教育不当.
0—3岁婴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的主要任务
VS
道德概述
道德和品德
(1)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动的准则和规范,用来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与行为。品德则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现象,是个体遵照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的稳定的特点或倾向。(2)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其发生、发展服从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以个体的存亡和好坏为转移。品德属于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部分,它的发生、发展依附于具体存在的个人,服从个体心理的发展规律,也服从社会的发展规律。(3) 二者的内容不同。道德是一定社会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而品德只是道德在个体上的反映和表现,是道德内化的结果。(4) 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品德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0—3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生物因素
0—3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个体身心发展水平的因素
0—3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家庭环境的影响
为婴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抚养者要为婴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其次,家长应满足婴幼儿成长和社会化发展中的各种需要,促进他们积极情感的产生;再次,家长还应帮助幼儿注意观察和实践人际互助,逐步向幼儿渗透交往规则。
0—3岁儿童亲社会行为与道德的发展及教育
目 录
CONTENTS
亲社会行为与道德概述
0—3岁婴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0—3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儿童教育心理学 人格名词解释
儿童教育心理学人格名词解释性格的概念:性格是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由三方面组成:一是对现实态度,包括价值观和人生观;二是心理过程和人格结构;三是行为方式。
儿童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一:人格:人格是指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格是构成自我意识、自我体验以及社会适应的整合系统。
儿童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二: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体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和现象的态度以及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心理特征。
儿童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三: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形成的并且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在个体身上的那些比较典型的、经常起作用的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分为能力、气质和性格。
儿童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四:气质:指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
气质可分为典型性、心境稳定性、情绪发生的速度和强度、心境的指向性、灵活性、指向性、情绪的强度和均衡性、主导心境的指向性和灵活性。
儿童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五:个性心理品质:指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
儿童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六:反社会行为:是一种经常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也称为“病态行为”、“偏差行为”或“反常行为”。
反社会行为是指“对一般道德原则不遵守,对他人缺乏信任,缺乏善良之心,漠视社会准则和责任,常采用不适当的行为方式和手段以求得目的的行为。
”儿童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七: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类:工作关系、朋友关系、亲属关系。
这三种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学习效率和成功的机会。
儿童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八:亲社会行为:指的是个体在对待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上表现出来的利他主义倾向,即个体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之前,甚至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特点与教育措施
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特点与教育措施1. 青少年正值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敏感性和可塑性。
2. 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特点之一是开始自我认同的探索。
他们会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并试图与社会价值观进行对比和调整。
3. 青少年常常面临道德困惑和挣扎。
他们可能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在不同的道德冲突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4. 青少年对权威和社会规范的接受程度降低,开始独立思考和质疑权威观点。
他们需要被尊重和鼓励,以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负责任的态度。
5. 青少年的道德发展与社会、文化和家庭背景密切相关。
他们受到家庭、学校、同伴和媒体等多重影响。
6. 道德教育应注重青少年的情感教育。
通过培养情感智力,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7. 道德教育要注重实践和体验式的学习。
青少年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团队活动等方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道德准则。
8. 青少年的道德发展需要良好的角色模范。
教育者和家长应该成为他们的榜样,以积极的行为和道德标准来影响他们。
9. 道德辩论和讨论活动是培养青少年道德思考和判断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与他们的意见交流和对话,促进他们思考道德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0. 道德教育中应重视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和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意识。
他们需要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并愿意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11. 道德教育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他们应该学会分析和评估不同观点和行为的道德价值,并形成独立的道德判断。
12. 倡导爱与宽容的精神是培养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关键。
他们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差异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3. 道德教育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他们应该学会制定并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遵守规则和规章制度。
14. 道德教育要与品格教育相结合。
培养青少年的勇气、诚实、正直、正义等品质,使他们成为有品德和价值观的社会人才。
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形成原因及预防矫正措施
少年道德滑坡。 青少年由 于受不良 影视和网络文化的影响,
长期沉浸于这种不 良文化氛 围中,就会过多摄人其中传递 的错误信息 ,引起社会价值 的偏 离,使他 们的行为失去准 则 从 而导致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发生 下是社会控制体 系的 薄 弱加快社会环境的恶化。社会控制体系的薄弱导致 了社 会 自力 约束和 自发发展现象的蔓延 ,助长 了青少年大胆涉 足一些 对他们不宜的领域 ,一些青少年因此迈 向违法犯 罪 的深渊 四、 青少年自身的生理 、 心理特点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 和心理发 育成 长阶段, 辨别是非 、 区 分 良芳和抵御外界 影响的能力还比较差, 自控力弱 , 行为不 稳, 模仿力强 , 好冲动 易被诱惑实施侵犯 行为。 青少 年是一个特殊 的群体 , 塑性 强 、 可 创
学
的
新
思
考
童剑 兰
沐 汉市新洲区一中 ,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 :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重视的是对学生的 教, 常常 忽视 了引导。在对古代丈化常识教 学中, 们认 为 我 只是记忆 , 而没有利 用记忆进行联想和扩展。在进行教学改 革 时, 广大教师们 注重 了新知识 、 理论的吸 收, 新 同时又丢 弃 了很 多固有 的好 的方法; 在 注重 自我知识层次提 升的同 时 又缺乏对专业知识的钻研 。 笔者在 阅读教 学和 古代 文化 常识教学两方面 , 多年的教 学经验发 表一下 自己的看法 ; 就 叶 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几种误区, 发表 一下 自己的意见
青 少 年 反 社 会 行 为 的 形 成 原
因 及 预 防 矫 正 措 施
张
明
王 建军
懈 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 5000 1) 摘 要 : 当前, 国正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 我 随着经济体 制的深入改革和社会文化 生活的变化 ,道德 和价伎观体 系 不断受到冲击, 在道德和价值重构 的过程 中, 对世 界观尚未 形成和德定的青少年的影响也是很 大的。青少年中存在的 反社会行为状况 , 引起 了全社会 高度关 注。 关键词 : 青少年 反社会行 为 形成原因 预 防娇 正 “ 反社 会行为” 也称侵犯行 为, 是指有意伤 害他人或 破 坏公共财物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噪一 时的“ 喧 伤 熊事件 ” 马加 爵事件’ 和 所透射 出的青少年反 社会行 为状 况, 引起 了全社会 高度关注。青少年品德不 良和心理障碍 , 是青少年反社会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如果侵犯行为严重 就构成了犯罪。 如何减少青少年反社会行为 、 防和解决青 预 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对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品德即道德品质 是道德 在个体上的体现 , 是指个人按 社 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 的稳定特 性或倾向。青少年品 德的形成 是社会通过包括舆论和教 育在内的各种渠道把道 德规 范传 递给年轻一代的过程 ,也是 青少年学生在群体生 活中通过 自己的实践从被动到主 动地 去掌握这些规范并形 成道德行 为习惯 的过程 。 在我国, 良好的品德就是指个人按 社会 主义道德规 范行动 时所表 现出来 的稳定特性 或倾 向。 比如 :勤奋学 习、 明礼貌 、 文 助人为乐 、 爱护公物 、 保护环境、 热爱祖 国、无私奉献等都是我们国家要求青 少年具备的品 德。 不良品德首先与整个社会环境相关 , 反映了社会问题和 社会现象。青少年品德不 良的主要原 因有 以下几个方面 : 一、 不正 确的家庭教 育给孩 子造成 难以矫治的人格阵
第六讲反社会行为
(二)学校原因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在预防和控制 青少年违法犯罪上负有最为重大的责任。而 目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教育导向错误。最近几年虽然提出了素质 教育的口号,但这是一种断层的教育概念, 它和后面更高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不衔接的。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 从教师、家长到学生,没有一方会接受所谓 的素质教育。因此,在素质教育或整个教育 理念中事实上存在着自我矛盾自我否定的东 西,它必然异化了素质教育而使它形同虚设。
另外,电脑游戏的普及,大量具有宣泄功 能的战争游戏,让很多青少年迷恋,他们在游 戏中,体会自己控制他人、攻击他人的成就感 和力量感。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 耳濡目染会给人以影响。这种影响年深日久就 会显现出来。例如,美国学者曾进行了一项长 达22年的追踪研究,专家们首先测出211名8-9 岁的男孩最喜欢的三个电视剧所具有的暴力水 平,在这些孩子长到18-19岁时的追踪测试显 示,儿童时代的暴力偏好越强,他们此时侵犯 行为的水平就越高。又过了12年,研究者再次 测量发现,这些人的侵犯性水平依然与他们儿 童时代的暴力偏好强弱直接对应。
(二)女性青少年涉案原因和领域增多
一些青少年为了解脱身心压力或寻求精神刺激, 吸食毒品,沉溺于感官刺激,并因吸毒引发贩 毒、卖淫等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四、原因探究
(一)社会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正在不断变化, 这种变化给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会化带来了许多 不利的影响。
首先,人、财、物的大量流动造成大范围的社会供求 失衡。随着改革开放层次和程度的深入,大量青少年劳 动力盲目无序的流动,造成了大范围的失业和失范现象, 一些人因此陷入生计困境,也就容易滋长各种违法犯罪。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发布的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认为,中 国目前至少有约1000万闲散未成年人,在未成年犯中 闲散未成年人比例高达61.2%。
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和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
青少年道德与价值观发展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一)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1.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3.从服从的公正到平等和公道的公正 4.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二)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脉络)•1.自我中心阶段 2.权威阶段 3.可逆性阶段 4.公正阶段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知由他律水平逐渐发展到自律水平,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认知的成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的削弱;二是获得社会经验,在同伴间建立起真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关系,意识到彼此间的平等地立。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 (L.Kohlberg)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对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的修正和完善。
他改进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他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一)道德推理的发展阶段道德两难故事指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要求调查对象依据故事中的情节,在下述两者中进行选择:一是遵守规则、法律和尊重权威人物;二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采取某些与这些规则和命令相冲突的行动。
将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前习俗水平(4~10岁),习俗水平(10~13岁)和后习俗水平(13岁以上),每个水平又包含有两个特定的道德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阶段 1: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水平二:习俗水平阶段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阶段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水平三:后习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阶段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三、吉利根的女性关怀道德发展理论首先,存在着两种取向的道德观:一种是公正取向的道德观,另一种是关怀取向的道德观。
其次,道德取向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在道德标准上,男性更注重公证、权利,女性更注重关怀、同情;在道德推理上男性更关注个人的利益,女性更关注对他人所负的责任,更倾向于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吉利根确定了关怀道德发展的阶段:阶段1:自我生存定向阶段,以利己主义为基本原则,自我是关心的唯一目标。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十章】儿童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 三大方面。
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
包括对男女不同行为、外貌、能力和职业等方面的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限制儿童的发展潜力,导致性别歧视和不平等现象。
促进儿童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
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长应树立性别平等观念,避免传递性 别刻板印象。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应营造性别平等的氛围,消除性别 歧视和偏见。
学校教育的作用
04
忽视型亲子关系
父母对子女缺乏关注和照顾, 较少给予关爱和支持。这种关 系下,儿童可能表现出孤独、 自卑、攻击性行为和学业困难
。
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01
家庭励)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社会态
度和行为,而消极的家庭氛围(如冲突、冷漠、忽视)可能导致儿童出
现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
1 2
性别角色认同的概念
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角色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
性别角色认同的形成过程
儿童通过观察、模仿和社会互动等方式逐渐形成 性别角色认同。
3
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阶段
包括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一致性等阶段 。
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与影响
性别刻板印象的定义
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角色的固定看法和预期。
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权威型教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主性、 责任感和亲社会行为;专制型和溺爱型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和自我中心 倾向;忽视型教养方式则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孤独感和行为问题。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自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国外心理学家就围绕众多的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分享、合作、援助、捐献等利他行为做了较多的研究。
随着亲社会行为理论的逐步形成与发展,心理学家们对亲社会行为的涵义及其发生发展与影响因素都作了深入的研究。
一、亲社会行为的涵义“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一词是1972年由美国学者威斯伯提出的,他运用“亲社会行为”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应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这些行为虽然表现各异,具体情境也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目的,即使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
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对亲社会行为所下的定义是:“亲社会行为由那些对行动者无明显益处,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
”目前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颇有影响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Nancy Eisen-berg。
她的《同情心理的发展》一书出版后,“亲社会行为”受到了心理学界的重视。
她认为“亲社会行为为自愿的,有意地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动机是无指向性的,可能是积极的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两者都有。
”(Eisenberg,1982;Staub,1978)拉什顿认为亲社会行为对其建构相对容易,而且这样包含的行为范围也较大。
若把亲社会行为定义为牺牲自己的利益,不期望得到任何内部或外部奖励的条件下做出的善行,那是一种理想模式。
多数学者把这种无私地关心他人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
在我国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起步较晚,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才真正开始。
周宗奎认为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行为”在同样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将亲社会行为定义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
俞国良、辛自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用来表达社会所确定的道德行动的术语,如分享、助人、合作、同情等。
第七章 青少年品德发展与问题行为
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是行为者对道德理想、 道德人格、道德原则、道德规 范的坚定不移的信仰。道德信 念使行为者不折不扣地完成道 德准则的要求,忠诚地履行自 己的道德义务,是品德构成的 核心,也是道德行为发动和坚 持下去的最深层次的根据和保 证。
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 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 念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动,是实现 道德动机、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 也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意志的 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是衡量行为 者道德境界高低、道德品质好坏的 一个客观标准。
三、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的全称为网络成瘾综合 征,又称为网瘾,是由于反复多 次地、长时间地上网而对网络产 生依赖感的一种心理状态。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辨别
耐受性增加。不能拒绝网络的诱惑, 2. 戒断症状 3. 上网频率、上网时间总比事先计划的 要高、要长。 4. 强迫性上网行为。企图缩短上网时间, 但以失败告终。 5. 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上网。 6. 社会功能受损,逃避行为。 患者必须在一年内表现出以上症状中的 三种以上,才可以诊断为网络成瘾。
第七章 青少年品德发展 与问题行为
青少年品德心理的发展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
第一节 青少年品德 心理的发展
品德又称为道德品质,是指一个人依 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表现出 自己的行为时所体现出来的比较稳定 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一、品德不同于道德
道德的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的规律, 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依赖个体的存在; 道德的内容是社会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 而品德内容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 道德是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受社会发 展规律的制约,而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 体头脑中的主观映像,其形成、发展和 变化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同时还受个体 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的制约。
青少年品德发展与问题行为
进食问题的临床特征
❖ 在行为层面,厌食症的典型症状是限制进食,贪食症的典型症状是节食-暴食-催泻行为的周期性 发生,补偿行为包括强制呕吐、使用利尿剂、催泻药、过度锻炼,各种自毁行为,如自伤、自杀 企图、药物滥用等;在人际关系方面,患者往往在进食问题形成过程中,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 避免与同学接触,家庭关系恶化等;躯体方面,往往出现内分泌失调、饥饿综合征,包括代谢率 减低、心动过缓、低血压、低体温、贫血,贪食症患者会出现牙釉质腐蚀,手背灼伤等。
方向和方式,并抑制和排除内外的障碍和干扰,使人长时间地专注
于所确定的行动目标的完成的力量。道德意志过程包括下决心、树
信心和立恒心三个阶段。
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是行为者对道德理想、道德人格、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
坚定不移的信仰。道德信念使行为者不折不扣地完成道德准则的要
求,忠诚地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是品德构成的核心,也是道德行
• Ken是个8岁的小男孩,他被推荐来进行治疗,因为他在学校里表现出阅读困难和品行问题,在家里也 非常不听话,常常言行不一致。他经常打母亲,毁坏自己的玩具,偷别人的东西。他的母亲叫Sally, 26岁,已经对他没有任何办法。她认为,学校校长Johnson女士并不能理解Ken,总是对他进行挑剔。 Sally是一个单亲母亲,由于家庭暴力,7年前她与Ken的父亲Ronnie离婚了。从此,Ronnie杳无音信, 再没有与她们母子联系过。Sally有过很多同居的男友,但是去年以来,她一直没有交过男朋友。她没有 兄弟姐妹,自己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有严重的酗酒问题,还定期地向她要钱。Sally曾因为抑郁住过三 次医院,现在完全依赖抗抑郁药生活。Sally非常希望学校的环境发生变化,但校长Johnson女士则希望 Ken接受治疗,她认为Ken有情绪障碍。
90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
要点三
培养社会责任
90后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栋梁,培 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和社会责任对于 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未来研究应关注如何通过教育和培养 方案来增强90后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和社会责任。
THANKS.
捐赠行为
总结词
慷慨解囊,助力公益。
详细描述
90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公益意识,他们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支持各种公益事业,如扶贫贫困地区的 教育事业、灾区重建等。
90后大学生亲社会
03
行为的影响因素
家庭因素
家庭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亲社会行为有 着重要影响。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如 温暖、理解和鼓励,有助于培养孩子的 合作和分享意识,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 展。
90后大学生是指出生于1990年代后、正在接受大学教育的学 生群体。
重要性
培养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和责任 感
提升个人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通过参与亲社会行为,90后大学生能够培 养出积极的社会价值观,明确自己的社会 责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与亲社会行为能够锻炼90后大学生的沟 通、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社会 适应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和社会认 可
90后大学生通过亲社会行为,可以积极推 动社会和谐与进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 献。
参与亲社会行为可以让90后大学生获得社 会的认可和尊重,提升自我形象和社会地 位。
90后大学生亲社会
02
行为的表现
参与志愿者活动
总结词
积极参与,贡献力量。
详细描述
90后大学生在志愿者活动中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自愿参与各种类型的志愿者 活动,如慈善义卖、义务劳动、环保行动等,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儿童亲社会性行为发展理论
合作行为
儿童期四种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之合作)
• 定义:合作指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 协调,共同完成某一任务的行为。 • 起源于出生后第二年
• 发展趋势:
– 绝大多数18~24 个月的儿童可进行合作游戏。同时,他们 也表现出更多的与成人合作的倾向。 – 随着年龄的增长, 合作的目的性、稳定性逐渐增强, 合作范 围不断扩大,逐渐由两人间的合作发展到三、四人之间乃至 更多的人之间的合作。 – 合作及合作解决问题的策略随年龄不断提高,并且日趋多样、 复杂和有效。
帮助行为
儿童期四种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之帮助)
– 紧急情境: – 非紧急情境:
• 起源于婴儿期
– 观察三组婴幼儿(年龄为18 ,24 ,30 个月) 在家里帮助
父母做家务(如整理散乱的杂志、叠衣服、扫地和整理床 铺) 的情况,发现65 %的18个月的婴儿和所有的30 个月的 幼儿能够,也愿意帮助成人做这些家务。
•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1)幼儿在与父母温和抚养的关系中接触他们的价值观 (2)亲社会准则是被内化了的准则、规范和价值观
2.社会学习理 论 • 幼儿亲社会行为主要是幼儿通过观察模仿习得的
• 用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来解释行为获得过程 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 认知—情感变量和自我强化是行为的控制机制,通过自我控制的奖赏 和处罚来调节行为 自我强化: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变现符合甚 至超过这一标准时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奖励;反之,则进行惩罚
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
阶段1 享乐主义的自我关注水平(学前期和小学低年级)
助人与不助人的理由包括个人的直接得益、将来的互惠,或者是 由于自己需要或喜欢某人才关心他(她)
青少年心理发展
青少年阶段分为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约从12岁~18岁,青少年期是少年期和青年期的总称:1)少年期:少年时期是从11,12岁到14,15岁这三四年的时间,这一时期是个体生理发展的又一显著的加速时期,个体身体的各个方面都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但是心理发展的速度却远远赶不上其生理的发展,这就造成少年在身心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和特殊表现,使其面临一些心理危机,这阶段的儿童是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时期;2)青年期:这一阶段是14,15岁到18,19岁这段时间,这段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都已基本成熟,当此阶段结束的时候,个体已都满18岁,可以获得公民资格,开始考虑如何选择未来的学业和生活道路(一)生理发育1.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初中生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成熟、性成熟身高——少年期是个体生长的第二个高峰(第一个在一岁),男生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在13岁左右,女性一般早男性两年体重——伴随着身高增长,体重增长也出现高峰头面部——发际后移,嘴变宽而嘴唇变厚内脏机能——心、肺、肌肉功能都得到加强;大脑容积增长不显著但实际有较大发展2.第二性征与性成熟第二性征是性发育的外在表现,是少年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
男生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出现胡须体毛多而密的汗毛以及阴毛和腋毛;女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嗓音细润、乳房隆起、骨盆变宽、臀部浑圆、皮下脂肪增多,出现阴毛和腋毛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①性激素的增多:青春期前无论男女性激素分泌量很少,青春期后分泌增多。
性腺的成熟使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发生遗精②性器官的发育:男女性器官在青春期前都发育缓慢,到青春期后发育加速。
③性机能的发育:性器官的发育标志是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出现遗精(二)认知发展1.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两种形式(1)初中阶段:初中生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形式运算阶段,其主要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主要表现在:运用假设:初中的学生已具有了建立并检验假设的能力;逻辑推理:初一学生已开始具备各种逻辑推理的能力,但归纳推理仍强于演绎;逻辑法则的运用:对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的应用中,排中律发展最晚;同时在思维品质方面也出现的矛盾性的发展,表现为: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日益增加的同时,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明显,同时自我中心再度出现,表现为独特的自我和假想的观众;(2)高中阶段:进入高中后,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进入了成熟期,其中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更为完善,占主导地位,具体表现在:a.概念的发展:初一学生大多从功能性的定义向接近本质定义方向发展;初二时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进入高中后,达到接近本质定义或本质定义的人数和掌握字词概念的数量都比初中时明显增多;b.推理能力的发展:初一学生已开始具有了各种初级水平的推理能力,从高一开始,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到了高二,推理能力已基本成熟,并基本完成了由经验水平向理论水平的转化c.逻辑法则的运用:初一学生已基本掌握并能运用逻辑法则,进入高二后逻辑法则的掌握和运用更为成熟;但对于不同逻辑法则的运用存在着不平衡性2.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初一学生已掌握了辩证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但水平比较低;初中三年级时辩证逻辑思维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进入高中后,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占了优势地位;但就整个初高中来说,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仍然高于辩证逻辑思维水平。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涵义儿童从出生后便处于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之中。
当他开始对母亲的爱抚报以微笑或动作时,社会性行为就表现出来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生活范围日益扩大,社会经验日益增多,其社会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社会性行为在交往中产生,并指向交往中的另一方。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性行为就是人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对各种事件,对他人的行为或言语表现出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反应。
具体的交往行为是人们通过社会性行为来实现的。
根据社会性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可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两类。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
它是指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
从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社会效果看,这两种行为的含义是一样的。
但从动机看,分属不同层次和水平,其中利他行为是高层次的亲社会行为。
因为利他行为是人们出于自愿的亲社会行为,它并不企图得到任何报酬或奖赏。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
它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和鼓励。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他们的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发展相一致的。
亲社会行为发展成为儿童的心理品质的过程,就是儿童道德认识水平提高,道德情感日益丰富,在活动中有效地掌握帮助别人的知识、技能及锻炼意志的过程。
反社会行为是指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
在儿童中最具代表性、最突出的是攻击性行为。
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这些行为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造成人际间的矛盾、冲突,甚至犯罪、伤亡等,是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因此被人类社会所反对和抵制。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它是在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也受儿童自身的认知水平的制约。
1.生物因素首先是激素的作用。
目前一些研究证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的水平有关。
不仅人类如此,在关于动物的研究中也发现,雄性动物在受到威胁或被激怒时,比雌性更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
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
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自愿帮助他人或为他人提供有益行为的行为,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情感发展和自我认知。
通过参与志愿活动、关心他人和帮助有需要的人,青少年能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同理心和责任感。
为了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家长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情感支持和鼓励自主决策等方式,培养孩子的亲社会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课外活动和社区服务等途径,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亲社会行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社会也可以通过宣传和奖励机制,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营造支持亲社会行为的氛围。
此外,青少年自身也可以积极主动地培养亲社会行为。
他们可以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关心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
通过自身的行动,青少年可以影响他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是关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家
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支持和机会,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同时,青少年自身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亲社会行为,为自己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儿童亲社会行为
合作行为
助人行为
即在别人需要帮助时, 助人行为即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提供物 质或活动上的帮助。 质或活动上的帮助。儿童的助人动机是多种 多样的, 多样的,可分为由情景直接引发的助人
动机、互惠性助人动机、 动机、互惠性助人动机、责任心和义 务感驱使的助人动机、 务感驱使的助人动机、服从权威的助 人动机、 人动机、利他性动机以及角色期望所 六种。调查表明, 产生的助人动机六种。调查表明,儿童
小学儿童亲社会行为
社会性行为
社会性行为: 社会性行为:就是人在相互交往的 过程中对各种事件,对他人的行为 或言语表现出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反 应。具体的交往行为是人们通过社 会性行为来实现的。根据社会性行 为的动机和目的,可分为亲社会 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两类。
主要研究问题: 主要研究问题:
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二、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呢? 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呢? 三、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四、小学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五、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三、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1.生物因素 首先是激素的作用。目前一些研究证明,攻击 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的水平有关。不仅人类 如此,在关于动物的研究中也发现,雄性动物 在受到威胁或被激怒时,比雌性更容易发生攻 击性行为。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男女儿童 在攻击性上的性别差异。其次是遗传基础。在 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 生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亲社会性的反应 模式和行为倾向,如微笑、乐群性等等。这些 逐渐成为亲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再次是气质 差异。气质在个性的三个主要特征中,相对而 言是与生物因素――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相关最 密切的。儿童从其出生之日起便开始与周围环 境相互作用。父母和其他成人对他们的特别的 抚育方式,也决定着他们自己在交往中采用的 具体的行为方式。研究发展,“困难型”儿童 往往在学前期表现出较高的焦虑和敌对性,容 易成为攻击性较强的儿童。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亲社会行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章亲社会行为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一)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1.亲社会行为“亲社会”是指合乎社会道德标准,与“反社会”相对。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2.利他主义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altruism)引起,即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外部的回报。
3.助人行为亲社会行为还可能由助人行为引起,即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行为。
4.亲社会侵犯行为亲社会侵犯行为(prosocial aggression)指的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侵犯行为,虽然具有潜在伤害性但合乎社会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是积极的,其目的不是伤害。
(二)亲社会行为的发生1.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1)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 theory)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中使用的是“最低失分”策略,即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报偿。
但是这种成本和报偿的监控并不总是很有意识的。
①助人行为有隐蔽的个人利益帮助他人为获得的报偿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
外部报偿: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为得到他人的赞许或友谊等;内部报偿:解除内心的烦扰,提升自我价值感等。
②移情是真正的利他主义的根源移情的时候,个体的忧伤集中在遭受痛苦的人身上,从而激起助人行为。
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都能使人做出助人行为。
看到他人的苦恼可能唤起一种自我聚焦的苦恼,也可能是他人聚焦的移情,后者才产生真正的利他主义,因为如果人们有方法摆脱自我聚焦的苦恼就可能不去助人。
(2)社会规范理论(social norm theory)社会规范规定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指明哪些行为是被社会接受的和受到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或受到谴责的。
推动助人行为的两种社会规范是:①互惠规范(reciprocity norm)互惠规范是指人们认为对于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应该给予回报和帮助,而不是伤害。
第十章 亲社会行为
第十章亲社会行为【内容提要】亲社会行为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
培养亲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品德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章阐述了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助人行为的研究和理论,阐述了亲社会行为培养与品德教育的有关理论和研究。
【学习目标】1.理解亲社会行为及其发生。
2.了解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3.了解助人行为的研究和理论。
4.掌握品德形成的几种理论模式。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利他主义助人行为品德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帮助人的现象,从指路,扶老携幼,义务献血,到见义勇为与歹徒搏斗,抢救遇难儿童,甚至为此付出生命;但同时我们又可以看到,有些人对处于困境中的他人抱着冷漠的态度,见死不救。
1964年,纽约发生了一起谋杀案。
年轻妇女吉蒂下夜班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歹徒的袭击,她大声呼救。
当即周围居民楼的一些房间的灯亮了,有人打开窗户,并有一位男士大声喊道“放开她!”歹徒放开她,溜进汽车开走。
楼窗里的灯光熄灭了。
这时,歹徒返回来,再次袭击吉蒂。
她再次呼救。
灯光再次亮起,窗户再次打开,歹徒再次逃走。
灯光熄灭。
当吉蒂到达住处大门口时,歹徒第三次袭来,她被杀了。
谋杀进行了35分钟。
警察在接到报警后只用了2分钟就赶到现场,然而人已经死了。
事后了解到当时有38个目击者,然而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竟无人报警。
正是这个事件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冷漠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引起社会心理学家极大的关注,使“冷漠和助人”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第一节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一、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引起。
利他主义(altruism)指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L.G.Wispe,1972)。
利他行为的特点就是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外部的回报,甚至没有要给人留下好印象的想法。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 成稿
怎样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这种行为有两种情况:一种叫利他行为,另一种叫偿还行为。
与之相对应的是反社会行为,如谩骂争斗攻击性行为战争等。
亲社会行为实际上是个体自愿提供的、有益于他人、能促进人际关系协调的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行为具有两个特点:利他性和社交性。
根据我国教育现状及人口现状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当今孩子的请社会行为的培养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从下面几点对请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上我们就可以初见端倪:1.环境环境主要可以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
不管是哪一种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都和过去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会环境更急功近利,为达目的可以用尽一切手段,可以自私自利。
学校环境,由于每个孩子的问题,组成的大环境也不是十分友好,例如欺负、叫外号、孤立等;而且目前学校对于升学状况抓的更为紧张,反而对影响学生发展更为重要的人文环境、心理环境十分忽视。
所以这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改进。
对于家庭环境,则是需要家长的关心与教导,而不是过早地让孩子学会竞争、冷漠。
2.认知由于以上教育的原因,孩子对于事物的认知会产生很大的误差,而且他会觉得自己没有错误。
这一点的改变也很重要。
要让青少年孩子认识到亲社会行为的“爱”的一面。
3.个性心理特征这与其早期受到的教育以及所带的环境有莫大的关系。
除以上三种原因外,还有其他一些影响因素,例如,生物因素(激素、基因)、榜样、道德行为标准等。
针对以上的一些影响因素,我们可以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培养建议。
1.环境方面优化学校环境。
这里所说的学校环境主要是指文化心理环境。
许多事实表明,学生的人格特征的形成与学校环境的熏陶是分不开的。
一个学习竞争气氛过于浓厚的学校,容易使学生形成自私、嫉妒心强、冷漠的性格;一个民主、开放、自主、宽松的学校环境,其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创造意识必然增强。
优化家庭环境。
家庭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学校更为持久和深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道德与价值观发展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一)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
•1.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3.从服从的公正到平等和公道的公正 4.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
(二)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脉络)
•1.自我中心阶段 2.权威阶段 3.可逆性阶段 4.公正阶段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知由他律水平逐渐发展到自律水平,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认知的成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的削弱;二是获得社会经验,在同伴间建立起真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关系,意识到彼此间的平等地立。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 (L.Kohlberg)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对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的修正和完善。
他改进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他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一)道德推理的发展阶段
道德两难故事指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要求调查对象依据故事中的情节,在下述两者中进行选择:一是遵守规则、法律和尊重权威人物;二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采取某些与这些规则和命令相冲突的行动。
将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前习俗水平(4~10岁),习俗水平(10~13岁)和后习俗水平(13岁以上),每个水平又包含有两个特定的道德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阶段 1: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水平二:习俗水平阶段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阶段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阶段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三、吉利根的女性关怀道德发展理论
首先,存在着两种取向的道德观:一种是公正取向的道德观,另一种是关怀取向的道德观。
其次,道德取向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在道德标准上,男性更注重公证、权利,女性更注重关怀、同情;在道德推理上男性更关注个人的利益,女性更关注对他人所负的责任,更倾向于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
吉利根确定了关怀道德发展的阶段:
阶段1:自我生存定向阶段,以利己主义为基本原则,自我是关心的唯一目标。
阶段2:自我牺牲阶段,出现了对他人的责任感。
阶段3:非暴力道德阶段,个体利用非暴力原则来解决自私和对他人责任之间的冲突。
(一)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发展。
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发展主要反映在道德概念的理解、评价能力和道德观念等方面。
1、道德概念是人对社会道德现象一般的、本质特征的反映。
它是在感性道德表象的基础上,经过道德知识学习,理解道德规范实质的基础上形成的。
2、道德评价是指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道德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所作的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
3、道德观念是人们对道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关系,以及对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行为准则的反映。
青少年道德概念、道德评价和道德观念相互联系、共同的反映着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此外道德认识还与个人的道德实践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情感体验的性质和强度相关。
上述各时期的特点也不是绝对的,常表现出极大的个别差异。
许多研究都发现,高一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并无差异甚至还要低于初二学生。
这反映出高中阶段这一关键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情感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情感的内容,二是道德情感的形式。
1、从内容方面分析在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发展过程中,道德情感的社会性逐渐增多。
2、从形式方面看,根据道德情感产生的原因,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之间的关系,可以把道德情感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第二是形象性的道德情感体验,第三是伦理性道德体验。
(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1.道德动机的发展。
道德动机是个体为达到一定道德目的而进行某种活动的内驱力。
2.道德行为的控制能力。
个体道德行为控制程度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3.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
道德行为习惯是指一种无条件的自动的带情绪色彩的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索里(Sawrey)和特尔福德(Telford)将其分为三种水平五个步骤
(1)生物水平:第一步是进行物质赏罚,这是儿童道德控制发展的开始,这时控制儿童行为的是直接感受到的快乐和痛苦。
第二步是对物质赏罚的预测,如果某种行为使儿童得到物质的奖赏,那么这一行为就被强化而保持下来,否则就被逐步排除,儿童在取得这些经验之后就会用来预测并控制自己的行为。
(2)社会水平:第三步是借助行为的理想实现的,是采取社会的赏罚。
社会的赏罚是别人用语言、手势、面部表情和姿势等表达的对行为的赞赏或谴责,这时社会赏罚代替物质赏罚而起作用。
第四步是按社会赏罚的预测而采取行为。
(3)观念水平:第五步是最高控制,是按照已被内化并结合成为自我抽象的行为观念而行动。
我国的有关研究表明,60%的高二学生达到了第三级水平,16%的学生达到了第四、第五水平,与初中生相比水平虽略有提高,但无显著差异。
造成个体产生严重反社会行为的各类因素主要有:个体自身的因素,比如遗传的脆弱性、围产期的风险、性别(男性更多)、认知受损、学业不良、多动或注意缺陷。
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父母及兄弟姐妹是否曾有犯罪行为、家庭不和谐、缺少家人监督、缺少情感体验、遭受虐待、拒绝和忽视、替人受过。
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毒品与酒精滥用、失业、犯罪机会、同伴群体的影响。
具有关键意义的重要因素包括:建立并维持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个体不断成长的潜力与发展变化。
一、反社会人格的行为特征反社会人格是反社会人格异常的简称;意指个体在社会行为上,具有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倾向,且有为了利己目的而伤害别人时永不感到愧疚的异常人格。
反社会人格与反社会行为一词不同。
反社会行为一般指黑道分子的违法行为或现实社会中的失落者,在缺乏生存出路时因冲动而表现的犯罪行为。
惟反社会行为者未必不重视感情;所谓“盗亦有道”,黑道分子可能为同道安全而牺牲自己。
反社会人格者则不然,除关心自己之外,从不考虑别人。
亲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这种行为有两种情况:一种叫利他行为,另一种叫偿还行为。
与之相对应的是反社会行为,如谩骂争斗攻击性行为战争等。
亲社会行为实际上是个体自愿提供的、有益于他人、能促进人际关系协调的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行为具有两个特点:利他性和社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