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我妈妈》教学设计
2024年幼儿园语言活动《我妈妈》教案

2024年幼儿园语言活动《我妈妈》教案
教案目标:
•让幼儿了解和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情和爱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
1.知识点:《我妈妈》的基本内容、妈妈的形象、表达爱的方式
2.能力目标:听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
3.教学资源:绘本《我妈妈》,图片、音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唤起幼儿对妈妈的感情,观看一段关于妈妈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
•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妈妈的形象和对妈妈的感受。
二、教学主体(30分钟)
1.朗读绘本《我妈妈》,讲述故事中关于妈妈的情感和重要性。
2.让幼儿回答问题、描述故事中妈妈的特点和做的事情。
3.在小组内讨论,表达对自己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4.制作手工卡片或画作,表达对妈妈的爱。
三、活动延伸(20分钟)
1.进行妈妈形象表演,让幼儿扮演妈妈的角色,展示对妈妈的理解和热
爱。
2.听妈妈的歌曲并跟唱,强化幼儿的感情表达和合作意识。
3.小组合作游戏,完成一项关于妈妈的任务或挑战。
四、总结(10分钟)
•让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分享自己对妈妈的感受和体会。
•鼓励幼儿继续用心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活动,幼儿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会到妈妈的重要性,增强对家人
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了团队意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家庭主题的活动,拓展幼儿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祝教学顺利!。
小班绘本《我妈妈》教案设计

小班绘本《我妈妈》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妈妈,理解母爱的伟大。
(2)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幼儿学会欣赏绘本中的插图和文字。
1.2 技能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2)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妈妈。
1.3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增强亲子关系。
(2)培养幼儿热爱家庭、关爱亲人的美好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绘本简介《我妈妈》是一本描绘妈妈形象和母爱的绘本,通过描述妈妈的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妈妈,学会用语言描述妈妈。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法通过展示绘本封面、插图等,让幼儿观察和描述,激发幼儿的兴趣。
3.2 互动法引导幼儿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妈妈的了解和感受。
3.3 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幼儿模拟描述自己的妈妈。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引入课题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谁的妈妈?你们知道妈妈的哪些特点?”4.2 欣赏绘本分段朗读绘本,让幼儿观察插图,引导幼儿描述妈妈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4.3 讨论分享提问:“你们对自己的妈妈有什么了解?妈妈平时是怎么照顾你们的?”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4.4 情境模拟分组进行情境模拟,让幼儿模拟描述自己的妈妈,其他幼儿倾听并给予评价。
4.5 总结延伸引导幼儿总结绘本内容,让幼儿画一画自己的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爱。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等,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
5.2 作品评价评价幼儿绘画作品,关注幼儿对妈妈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5.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妈妈的认识和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物质准备准备绘本《我妈妈》若干册,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绘本《我妈妈》优秀教案

绘本《我妈妈》优秀教案绘本《我妈妈》优秀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乐于在集体面前讲述,通过讲述感受母爱的温暖。
2、能仔细观察图片,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讲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3、初步学习绘本,学习、表达的绘本的内容。
重点:初步学习绘本,理解画面所表达的内容。
难点:能仔细观察图片,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课件、缩印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阅读兴趣这是一块花布,如果用这块花布做成一件衣服,你觉得有可能穿在谁的身上呢?这位妈妈在做什么?逗孩子玩,那她是个什么样的妈妈?这个小朋友觉得自己的。
妈妈很棒,所以他想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他的妈妈,他把妈妈画在这本书里,这本书的题目就叫《我妈妈》,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仔细观察画面,结合自身经验尝试说说对画面的理解。
1、厨师图片。
妈妈在做什么?妈妈像谁?2、天使图片。
妈妈在干什么?你的妈妈也为你唱歌吗?什么时候?3、狮子图片。
咦!妈妈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狮子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妈妈会在什么时候变成这样?4、蝴蝶图片。
咦!妈妈又变成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这是妈妈?为什么要把妈妈画成蝴蝶呢?你的妈妈什么时候也像蝴蝶一样美丽?这位妈妈有这么多的本领,当宝宝饿了的时候,妈妈像厨师一样做出美味的蛋糕;当宝宝要睡觉的时候,妈妈像天使一样唱歌;当宝宝犯错误的时候,妈妈像狮子一样怒吼;当宝宝表现特别棒的时候,妈妈开心得像蝴蝶一样美丽。
那小朋友,还有什么时候,你们的妈妈像什么呢?(三)阅读绘本的结尾,感受温暖的母爱。
1、出示P12。
妈妈在做什么?这双手是谁的?她们像在干什么?2、出示P一叁。
拥抱的时候,宝宝会对妈妈说什么呢?妈妈又会对宝宝说什么呢?(四)完整阅读绘本,学说绘本内容并再次感受充满温暖的亲子情感。
1、出示图片,幼儿尝试讲述听到的句子。
选一张你喜欢的跟朋友说说,妈妈像什么一样怎么样?有困难吗?在说之前需不需要再看一次绘本?(五)延伸活动:画妈妈小学主题班会设计方案篇二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建立自信心,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迎接挑战。
绘本《我妈妈》教案

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绘本《我妈妈》,让学生了解母亲的辛勤付出和对孩子的爱。
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感恩家庭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学会赞美和感激身边的人。
二、教学内容:1. 绘本《我妈妈》的内容简介。
2. 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
3. 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重点:1. 理解绘本《我妈妈》的主题,体会母爱的伟大。
2. 学会用语言、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
四、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绘本中汲取情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
2. 培养学生主动感恩、孝顺父母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我妈妈》的电子版或实体书。
2. 准备母亲节的相关资料。
3. 准备录音设备,以便学生朗读绘本。
教案一、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绘本《我妈妈》的内容简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母亲节吗?母亲节是什么时候?二、阅读绘本《我妈妈》(15分钟)1. 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绘本,感受绘本中的母爱。
2. 提问:绘本中的孩子是如何描述他的妈妈的?你们觉得他的妈妈有哪些优秀品质?三、谈论母爱(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自己妈妈的故事,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行动和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四、学习感恩(10分钟)1. 讲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母亲节期间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五、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感恩父母的小活动。
2. 每组分享自己的活动方案,大家一起讨论可行性。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
2. 引导学生树立感恩、孝顺父母的意识。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实践活动的反馈,以及对学生的日常观察,评价学生在本次课程中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举办一个“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向父母表达感激之情。
2.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张关于父母的感恩卡片,写上对父母的心里话。
绘本《我妈妈》教案【优秀】

绘本《我妈妈》教案【优秀】教案《我妈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绘本《我妈妈》,该绘本主要描述了小动物们对妈妈的描述和赞美。
教材的章节包括:第一章到第五章。
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小兔子描述妈妈的特征,如温柔、善良、勤劳等。
第二章:小松鼠描述妈妈的特征,如聪明、勇敢、宽容等。
第三章:小鸭子描述妈妈的特征,如慈爱、耐心、关爱等。
第四章:小花猫描述妈妈的特征,如贤惠、体贴、乐于助人等。
第五章:小动物们一起庆祝妈妈的生日,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绘本《我妈妈》的理解和朗读,培养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对亲人的爱和尊敬。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绘本的内容,体会妈妈的特点和可爱之处。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对亲人的爱和尊敬。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我妈妈》、PPT、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妈妈的歌曲,引起学生对妈妈的关注和思考。
2. 阅读绘本: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绘本《我妈妈》,引导学生关注小动物们对妈妈的描述。
3. 观察与描述:学生观察绘本中的插图,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妈妈的特点和可爱之处。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对本节课学习的感受和体会,讨论如何表达对亲人的爱和尊敬。
板书设计:我妈妈温柔善良勤劳聪明勇敢宽容慈爱耐心关爱贤惠体贴乐于助人作业设计:题目:我的妈妈要求:请以你喜欢的方式,描述一下你的妈妈。
可以包括她的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
要求语言通顺,表达出你对妈妈的爱和尊敬之情。
答案:略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绘本的内容,体会到妈妈的特点和可爱之处。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爱和尊敬。
但在观察与描述环节,部分学生表达不够准确和具体,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我妈妈绘本教案通用

在教学过程中,以下几个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
五、教学过程的实施与互动
六、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绘本《我妈妈》的章节内容,注重引导学生从观察妈妈的外貌、了解妈妈的日常生活到感受母爱的转变。在组织教学时,应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吸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
难点在于让学生深入理解母爱并学会回报。处理方法包括:
1.设计富有情感的活动,如让学生分享自己和妈妈之间的温馨故事,增强情感体验。
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探讨如何以实际行动回报母爱。
重点在于观察、表达和感恩的能力培养,教师应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互动,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绘本的基本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观察、表达、感恩的能力,增进对家庭亲情的认识。
3.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学会珍惜和回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母爱的伟大,学会珍惜和回报。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表达、感恩的能力,增进对家庭亲情的认识。
-写妈妈的生活:参照教材第二章,从日常生活描述:参照教材第三章,以画笔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文字描述可参考教材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课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绘本,如《我爸爸》,让学生深入了解家庭亲情,培养感恩之心。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父母,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
中班绘本阅读《我妈妈》语言教案

中班绘本阅读《我妈妈》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理解绘本《我妈妈》的内容,了解妈妈的形象和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能简单描述妈妈的外貌、性格和喜好。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懂得感恩和尊重妈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能描述妈妈的形象和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学会感恩和尊重妈妈。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绘本《我妈妈》、妈妈相关图片或实物、画纸、画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观察妈妈的经验,知道妈妈的外貌、性格和喜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妈妈的外貌、性格和喜好。
2. 主体活动:(1)教师讲述绘本《我妈妈》,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形象特点,如外貌、穿着、动作等。
(2)讨论:让幼儿谈谈自己妈妈的特点,如善良、勤劳、关爱等。
(3)创意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妈妈,可以包括妈妈的外貌、穿着、动作等。
3. 总结:引导幼儿认识到妈妈的爱和付出,培养幼儿感恩和尊重妈妈的情感。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幼儿向爸爸妈妈讲述绘本《我妈妈》的故事内容。
2. 观察妈妈的一天,记录下妈妈辛勤付出的瞬间,并与爸爸妈妈分享。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通过展示妈妈的相关图片或实物,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妈妈的形象。
2. 互动讨论: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3. 情境体验:创设情境,让幼儿体验妈妈的爱和付出,培养幼儿的情感。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妈妈的外貌、性格和喜好。
2. 主体活动:(1)教师讲述绘本《我妈妈》,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形象特点,如外貌、穿着、动作等。
(2)讨论:让幼儿谈谈自己妈妈的特点,如善良、勤劳、关爱等。
(3)创意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妈妈,可以包括妈妈的外貌、穿着、动作等。
3. 总结:引导幼儿认识到妈妈的爱和付出,培养幼儿感恩和尊重妈妈的情感。
《我妈妈》绘本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我妈妈》绘本教案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课时安排:2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倾听,理解绘本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妈妈的爱。
教学准备:1. 准备《我妈妈》绘本若干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看到。
2. 准备彩色纸、画笔、贴纸等绘画材料。
3. 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二、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妈妈是什么吗?妈妈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给予鼓励和引导。
Step 2: 绘本阅读(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我妈妈》绘本,引导学生关注绘本中的细节,感受母爱的伟大。
2. 教师提问:绘本中的宝宝是如何描述妈妈的?你们觉得自己的妈妈有什么特点?3.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给予鼓励和引导。
Step 3: 绘画活动(10分钟)1. 教师分发绘画材料,引导学生用画笔和贴纸创作一幅关于妈妈的画作。
2. 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画作,教师巡回指导。
Step 4: 分享与感恩(5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让学生讲述作品中妈妈的特点和对妈妈的爱。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给予鼓励和引导。
Step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妈妈的爱,你们觉得应该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呢?2.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给予鼓励和引导。
三、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分享环节的发言以及课堂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和对母爱的感悟。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主动表达对妈妈的爱,并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感恩之心。
六、教学延伸Step 1: 家庭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小事,如帮忙家务、给妈妈捶背等。
2. 学生完成作业后,第二天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Step 1: 教师总结(5分钟)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我妈妈幼儿园绘本教案设计

我妈妈幼儿园绘本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绘本故事《我妈妈》的基本内容。
2. 学习绘本中有关家庭成员的词汇,如:妈妈、爸爸、姐姐等。
1.2 技能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绘本图片的能力。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简单描述绘本内容。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幼儿对家庭关系的认识,增进亲子感情。
2. 培养幼儿热爱父母、尊重长辈的良好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绘本简介《我妈妈》是一本描绘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绘本,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和他的妈妈之间的日常生活,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家庭关系的温馨。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绘本中的家庭成员词汇,理解绘本故事内容。
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生词,简单描述绘本情节。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展示绘本图片,帮助幼儿观察、理解故事内容。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参与其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
3.2 教学手段1. 绘本图片:用于展示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兴趣。
2. 教学卡片:用于巩固生词,提高幼儿记忆力。
3. 视频或音频:用于播放绘本故事,让幼儿跟读、模仿。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1. 向幼儿问好,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引入话题:谈论家庭成员,让幼儿说出自己家庭成员。
4.2 绘本欣赏1. 播放绘本故事视频或音频,让幼儿跟随朗读。
2. 教师逐页展示绘本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简单描述。
4.3 生词学习1. 介绍绘本中的家庭成员词汇,如:妈妈、爸爸、姐姐等。
2. 运用教学卡片,让幼儿认读、跟读生词。
4.4 情境互动1. 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进行互动表演。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生词的掌握程度和故事内容的理解。
小班绘本《我妈妈》教案设计及反思

小班绘本《我妈妈》教案设计及反思本次小班绘本《我妈妈》的教学目标是:1. 让孩子们了解妈妈的辛苦,培养孩子们感恩妈妈的情感。
2. 通过绘本故事,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让孩子们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妈妈的辛苦,培养孩子们感恩妈妈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深入理解绘本故事,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1)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我妈妈》,并告诉孩子们这是一首关于妈妈的歌。
(2)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家里的妈妈,以及妈妈平时是怎么照顾自己的。
2. 学习新知识(1)老师给孩子们讲解绘本的故事情节,让孩子们了解妈妈为了家庭付出了很多努力。
(2)老师引导孩子们讨论妈妈的优点,如勤劳、善良、耐心等,并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妈妈的特点。
(3)老师播放一段关于妈妈的视频,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妈妈的辛勤付出。
3. 情感体验与拓展延伸(1)老师组织孩子们分组讨论,让每个小组都讲述一个关于妈妈的小故事,分享自己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2)老师鼓励孩子们动手制作一张贺卡,送给自己的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爱意。
(3)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唱一首关于妈妈的歌,让孩子们在歌声中感受到妈妈的伟大。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对妈妈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他们学会了感恩妈妈,也学会了珍惜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光。
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他们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孩子在表达自己观点时还显得有些拘谨,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和引导。
这次教学活动是成功的,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做得更好。
绘本《我妈妈》教案【优秀10篇】

绘本《我妈妈》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绘本《我妈妈》教案【优秀10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我的母亲》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设想1、安排两课时。
2、方法:自读、讨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莫泊桑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胡适先生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二、检查预习情况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文绉绉(zhōu)绰号(chuò)庶祖母(shù)吹笙(shēng)摹画(mó)眼翳(yì)舔去(tiǎn)侮辱(wǔ)2、解释下列词语: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质?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具体说来,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
在学习方面,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写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
写母亲对我的管教,表现了母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祥及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我妈妈幼儿园绘本教案设计通用

我妈妈幼儿园绘本教案设计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绘本《我妈妈》,教材章节为情感教育单元。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绘本故事让幼儿了解妈妈的辛勤付出,感受母爱的伟大;引导幼儿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培养幼儿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内容,知道妈妈的辛苦和付出,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培养幼儿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母爱的伟大,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
重点:通过绘本故事,培养幼儿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我妈妈》、挂图、卡片、故事机。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妈妈的日常工作,让幼儿了解妈妈的辛苦。
(2)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了解不同妈妈的形象,激发幼儿对妈妈的敬爱之情。
2. 绘本故事分享(10分钟)(1)教师讲述绘本故事《我妈妈》,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2)针对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如:“妈妈为什么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回报妈妈的爱?”3.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卡片,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妈妈的外貌、性格等特点。
(2)教师示范,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4.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的妈妈,用贴纸、彩笔进行装饰。
(2)幼儿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互相学习、互相鼓励。
(2)引导幼儿将作品带回家,向家人展示,表达对妈妈的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妈妈》2. 内容:妈妈的形象、妈妈的付出、母爱的伟大、表达爱的方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妈妈,并用诗歌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2. 答案示例:妈妈像一朵花,美丽又善良;妈妈像一盏灯,照亮我成长;妈妈像一首歌,温暖我心房。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让孩子们了解和理解妈妈的爱,以及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通过观察绘本中妈妈的动作、表情和场景,理解故事内容。
1.2 技能目标:培养孩子们的倾听和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内容,并分享自己对妈妈的爱。
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制作小礼物表达对妈妈的爱。
1.3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让他们明白妈妈的爱是无私的,并学会珍惜和回报。
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妈妈的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绘本介绍:介绍绘本《我妈妈》的作者、插画家以及出版社。
简要介绍绘本的故事情节,引发孩子们的兴趣。
2.2 故事梗概:讲述一个孩子描述自己妈妈的故事,通过孩子的眼睛,展现出妈妈的各个方面,如勤劳、善良、勇敢等。
故事中孩子通过具体的例子,表达出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绘本的基本信息、故事梗概等,让孩子们对故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2 互动讨论法: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想法。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3.3 实践活动法:组织孩子们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小礼物送给妈妈,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组织孩子们进行表演活动,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对妈妈的爱。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孩子们思考妈妈的特征和对自己的爱。
展示绘本封面,让孩子们猜测故事内容。
4.2 讲述故事:以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绘本故事,让孩子们沉浸其中。
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观察妈妈的动作、表情和场景,理解故事内容。
4.3 互动讨论:提问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式: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孩子们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目标进行评价。
2024年小班绘本《我妈妈》教案设计及反思

2024年小班绘本《我妈妈》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班绘本《我妈妈》,主要围绕教材的第二章节“亲情”展开,详细内容为“我妈妈”的绘本阅读与解读。
通过该绘本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亲情,学会关爱和尊重家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绘本《我妈妈》的基本内容,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重长辈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绘本中的深层含义,体会亲情。
教学重点:阅读绘本,学会关爱和尊重家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我妈妈》、挂图、卡片、投影仪。
学具:学生用书、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挂图、卡片等教具,展示妈妈在家庭中的各种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妈妈的形象。
2. 绘本阅读(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绘本《我妈妈》,讲解绘本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亲情。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请描述一下你的妈妈。
b. 你觉得妈妈为你付出了哪些努力?教师选取部分学生回答,并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用画笔和彩纸制作一张感谢妈妈的卡片。
各小组展示制作的感谢卡片,并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妈妈2. 板书内容:a. 绘本《我妈妈》内容概括b. 例题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回家后,给妈妈一个拥抱,并说一句:“妈妈,我爱你。
”b. 以“我的妈妈”为主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100字。
2. 答案:a. 学生自行完成。
我的妈妈我的妈妈是一位勤劳善良的人,她每天早早地起床,为我准备早餐。
妈妈对我非常关心,总是在我遇到困难时给予我鼓励和帮助。
今天,我要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绘本《我妈妈》的阅读,让学生体会到了亲情的重要性,学会了关爱和尊重家人。
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绘本的内涵。
绘本《我妈妈》优秀教案(精选

绘本《我妈妈》优秀教案(精选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绘本《我妈妈》,该绘本主要描绘了小作者对妈妈的描述,包括妈妈的外貌、性格、生活习性等。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插图,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家庭的温暖。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绘本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通过绘本学习,体会家庭的温暖和母爱的伟大。
3.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赞美和感激身边的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绘本内容,体会家庭的温暖和母爱的伟大。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绘本学习,学会赞美和感激身边的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绘本《我妈妈》学具:笔记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家庭场景的照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分享家庭中的温暖和快乐。
2. 绘本阅读(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绘本《我妈妈》,引导学生关注绘本中的插图,感受母爱的伟大。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与绘本内容相关的例题,如:“请用一句话描述你的妈妈。
”引导学生学会赞美身边的人。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用三句话描述组内成员的妈妈,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5.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用一张纸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心中的妈妈,并画上一幅妈妈的画像。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家庭温暖2. 母爱伟大3. 赞美身边的人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描述自己心中的妈妈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绘本《我妈妈》的阅读,让学生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家庭的温暖。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融洽。
但在作业布置方面,可以考虑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分享绘本《我妈妈》的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
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如写一封信、画一幅画等。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主要围绕家庭、亲情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3章《我妈妈》的详细内容,通过描绘一个孩子的视角,介绍妈妈的形象和特点,培养孩子对家庭的热爱和尊敬长辈的美德。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幼儿尊敬和热爱妈妈的情感。
2. 帮助幼儿通过观察绘本画面,提高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绘本故事了解妈妈的形象和特点,感受母爱的伟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表达绘本内容,以及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我妈妈》、教学挂图、妈妈形象卡片、磁性白板、磁性字母。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妈妈,与幼儿进行亲子互动,引导幼儿感受母爱。
2. 绘本讲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绘本,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感受妈妈的形象和特点。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答,如:“故事中的妈妈有哪些特点?你喜欢这样的妈妈吗?”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根据观察,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妈妈形象。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画作,讨论妈妈的优点。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的妈妈,并用彩笔画一幅妈妈的画。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妈妈2. 内容:妈妈的形象:温柔、善良、勤劳、勇敢妈妈的特点:无私奉献、关爱家人、教导孩子幼儿画作:展示幼儿的画作,让大家欣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妈妈请幼儿用彩笔画一幅自己心中的妈妈,并介绍给家人。
2. 答案示例:画中的妈妈笑容满面,手里拿着一朵花,表示妈妈热爱生活,关心家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妈妈的认识和感受,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我妈妈》绘本教案

《我妈妈》绘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妈妈,培养幼儿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2. 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家庭、关爱亲人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绘本《我妈妈》的内容简介:绘本以一个小孩子的口吻,描述了他的妈妈的各种特点,如勤劳、善良、能干等,表达了对妈妈的热爱和尊敬。
2. 妈妈的特点:美丽、善良、勤劳、聪明、能干等。
3. 家庭关系:母子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绘本学习,认识到妈妈的各种优点,培养幼儿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出对妈妈的爱。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我妈妈》及相关图片。
2. 准备妈妈的相关物品,如妈妈的衣服、饰品等。
3. 准备音乐、舞蹈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绘本《我妈妈》的内容,引导幼儿关注妈妈的特点。
2. 主体活动:a. 教师带领幼儿阅读绘本,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妈妈的各种特点。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妈妈的行为,体验妈妈的角色。
c. 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出对妈妈的爱。
4.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爸爸妈妈表达爱意,表达对家庭的爱。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阅读: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绘本,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想法。
2. 情境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妈妈的爱。
3. 创意表达:鼓励幼儿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妈妈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2. 关注幼儿在角色扮演、表达爱意等方面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收集幼儿的绘画、手工制作等作品,评价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对妈妈的爱。
八、教学反馈:1.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表达对妈妈爱意的情况,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绘本《我妈妈》教案通用

绘本《我妈妈》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绘本《我妈妈》的相关内容。
该绘本选自教材第四章“亲情与家庭”单元,详细内容涵盖了对妈妈的描述、对妈妈的爱以及家庭亲情的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感受绘本《我妈妈》中所表达的家庭亲情,学会关爱和尊重父母。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绘本内容,体会家庭亲情。
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绘本《我妈妈》、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绘本《我妈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家庭亲情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内容展示:a.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绘本《我妈妈》,讲解绘本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c. 学生分享自己对绘本内容的感受,讨论家庭亲情的表达方式。
3. 例题讲解:a. 教师出示例题,分析题目要求。
b. 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引导学生运用绘本中的知识。
c.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给予指导。
4. 随堂练习:a.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b.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分享,对学生的解答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绘本《我妈妈》2. 主要内容:a. 家庭亲情的重要性b. 绘本《我妈妈》的情节概述c. 例题解答过程d. 学生的随堂练习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仿写绘本《我妈妈》中的一段话,表达对妈妈的爱。
b.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尊重和关爱父母。
2. 答案:a. 略b.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家庭亲情的绘本,提高阅读兴趣。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体会母爱的伟大。
2. 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内容1. 绘本故事《我妈妈》的阅读与理解。
2.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表达对母亲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3. 运用创意绘画,让幼儿展现自己对妈妈的独特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绘本故事,让幼儿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2. 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和绘画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故事《我妈妈》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2. 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准备音乐、道具等辅助教学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孩子们坐好,用一首关于妈妈的歌曲激发孩子们对妈妈的喜爱,简要介绍今天的绘本故事《我妈妈》。
2. 阅读绘本: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朗读绘本故事,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3. 讨论:故事结束后,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对妈妈的认识和感受,鼓励孩子们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4. 创意绘画:发给孩子们画纸和画笔,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画出心中的妈妈,并可用颜料进行装饰。
5. 展示与交流:让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
6. 总结:引导孩子们总结今天的收获,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并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关爱妈妈。
7. 结束: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中结束今天的活动。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庭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小事,如帮忙做饭、洗碗等,感受关爱妈妈的情感。
2.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妈妈我知道”主题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游戏、表演等形式,展示对妈妈的了解和感激之情。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关注孩子们在创意绘画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注
1、学情分析
2、调整环节
3、重难点如何突破
4、课中作业a.基础作业b.书写指导c.选作作业
课后反思:
在此阅读活动的设计上,我努力与语言阅读目标的具体要求一致,大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注重画面式的自由阅读,让孩子先看图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概括,表述。其次,在幼儿概括、表述画面内容后,及时出现文字,在文字的视觉刺激下,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图书内容。再次,为了缓解孩子学习疲劳,使孩子更加有兴趣的参与活动,我让孩子进行角色表演,模仿生活中的爸爸妈妈来进行体验和学习。最后,在阅读方式上,我运用了设疑式阅读,用问题来串连活动;以及符号转移式阅读等方式。
师总结:这说明妈妈很善良!(课件出示,并板书)
3、P8(天使图)为什么说妈妈像天使?你妈妈会为你唱歌吗?
4、P9(狮子图) 这是谁啊?是妈妈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妈妈怎么会变成狮子了?(生答:宝宝做错事了,妈妈很生气!)
问:猜猜:孩子会做错什么事呢?那你还爱妈妈吗?
看看,安东尼还是称赞妈妈真的、真的很棒!(课件出示,生齐读)
1、我们接着往下看,妈妈还棒在哪里?
依次出示画面:舞蹈家、宇航员、电影明星、大老板、超人
说话练习:不管她是、,
还是、 、。
她都是我的妈妈。
2、看看,这双手是谁的?她们在做什么?
课件出示,齐读:我爱她!而且,你知道吗?
知道什么呢?(生答)
3、看看,我紧紧抱着妈妈!猜猜:宝宝会对妈妈说什么?妈妈又会说什么?(生答)
看看安东尼是怎么说的?(出示图片,学生齐读。)
3、P3 为什么说妈妈是一个很会杂耍的特技演员?是真的杂技演员吗?
钱包(很会理财) 玩具熊(好玩伴) 房子(妈妈很会打理房间)
汽车(妈妈会驾驶好手) 茶壶、橙子(妈妈很会照顾家人)
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妈妈?
4、P4 妈妈怎么是个神奇的画家?化妆后的妈妈会变得怎么样?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读出你对妈妈的爱!
二、介绍绘本的封面、环衬(也叫蝴蝶页)、扉页等。
(提醒孩子:也有很多内容在里面,可不能轻易错过哦。)
[封面]一般而言,图画书的封面取自书里面的某一幅画,而这幅画往往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也有一部分图画书的封面是根据图画书的内容而单独创作的。封面上除了画之外,还要注意书名、作者及译者、出版社等信息。这些都是阅读者不可忽视的地方。
绘本《我妈妈》教学设计
乌市第一小学柳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渗透绘本阅读的一般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激发学生想像,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3、结合绘本和低年级学生特点,进行图文并茂的创作。
教学重难点:学会看图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读懂图意,诱发创作欲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小朋友从小就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也很喜欢唱这首歌。很多诗人也写了诗歌来歌颂母爱,比如《游子吟》等。今天,老师想跟你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我妈妈》。
课件出示,齐读:她也爱我!永远爱我。(再读)
四、交流看书方法
1、问:回过头想一想:我们是怎么看这本图画书的?
跟孩子一起总结,仔细观察,大胆猜想,再回翻。(师板书)
2、再看一遍,你发现什么秘密了吗?
五、拓展延伸,仿写创作。
1、你也来画画自己的妈妈,也来夸夸自己的妈妈吧。先画上图,再写上一句最想说的话,如果能用上“我妈妈像( )一样( )。”就更好了。
5、P5 为什么说妈妈是最强壮的女人?妈妈为什么要提这么多东西?(生答)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妈妈?
看看安东尼是怎么称赞妈妈的?(出示图片,齐读)
问:猜猜,安东尼还会画妈妈什么呢?(生猜想、回答。)
(二)第二组画面
1、P6 (园丁图) 仔细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秘密?
生观察,大胆发言:花盆里开出一朵红红的大爱心,长出鱼,结出苹果、香蕉、橘子,妈妈的身上、头上开满了花儿……
[环衬——蝴蝶页] :打开封面之后,我们会看到封面与书芯之间有一张衬纸(简装本则没有)。这就是环衬,又称为蝴蝶页。《我妈妈》的蝴蝶页就是妈妈的那件花衣服,给人喜悦、温暖的感觉。
[扉页]翻过蝴蝶页之后,我们便看到了扉页。扉页上一般写着书名、作者和会者以及译者和出版社。有点扉页上还有作者、地看,因为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它会告诉你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大致发生了什么事。大部分图画书的扉页总是阅读的起点。
猜猜:安东尼还会说妈妈怎么棒了?(生自由发言)
(三)第三组画面
1、出示四幅图:蝴蝶、沙发、猫咪、犀牛
你发现了什么?(生大胆猜想,说说自己的想法)
课件出示四幅画面四个句子:你发现这四个句子有什么特殊的吗?
(生读读、观察,回答)
2、说话练习:我妈妈像( )一样( )。
3、问:现在,你觉得我妈妈怎么样?
(四)第四组画面
三、读文赏图。
(一)第一组画面
1、P1 你看,这就是我妈妈,你觉得这个妈妈怎么样?(生发言)
安东尼说:“这是我妈妈,她真的很棒!”(出示画面,生齐读这句话。)
师问:“她真的很棒吗?棒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往下看。
2、P2 看,你觉得我妈妈怎么样?
学生说话练习:我妈妈是个( ),因为她会做( )。
问:你是从哪里看出妈妈是个厨师的?(生观察画面,回答。)
引导,看看妈妈的手----绿手指(大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绿手指。师解释一下。)
说话练习:妈妈的绿手指,让花盆里的花结出了( ),让( ),让( )。
师:所以,安东尼说妈妈是一个有魔法的园丁,其实是赞美妈妈很会照顾家人!(课件随机出示)
2、P7(仙子图) 看看,妈妈变成什么了?怎么会是一个好心的仙子呢?猜猜,妈妈可能做过什么好事,帮助过谁?(学生大胆狂想、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