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常见病资料模板

合集下载

中医妇科常见病资料

中医妇科常见病资料

中医妇科常见病资料一:前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中医妇科常见病的详细信息,包括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等内容。

通过阅读本文档,您将了解到相关知识,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

二:月经失调1. 定义:指女性生殖系统功能紊乱导致月经周期异常或出血量不规律。

2. 临床表现:a) 原发性月经失调:初潮延迟超过16岁;闭经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经期持续7天以上;间歇期少于21天或多于35天。

b) 继发性月经失调:曾有正常周期而后突然改变为上述情况。

3. 诊断方法:a) 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b) 血液检测(如雌激素水平);4. 治疗方案:根据具体原因选择针灸/艾灸治疗或草药内服外用。

三:子宫肌脂肪增生1. 定义:是由子宫壁内部平滑肌组成的非恶性肿瘤。

2. 临床表现:a) 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b) 引起盆腔压力感,导致性交时的不适;3. 诊断方法:a) 目视检查和触诊子宫大小及形态变化;b)超声波扫描以确定肌瘤位置和大小。

4. 治疗方案:中药治疗为主,可结合手术切除。

四:卵巢囊肿1. 定义:是指在女性卵巢内发生的液体包裹物或其他组织构成的良性增殖物。

2. 临床表现:a)月经紊乱(如闭经或异常出血等);b)下腹部隐约酸胀感或坠胀感;3.诊断方法:足够详细询问患者有关其周期情况,并进行妇科检查与B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

4.治疗方案:根据年龄,孕产史,家族遗传因素选择保守/手术处理.五:阴道霉菌感染1.定义:由念珠菌属真菌引起的阴道炎。

2.临床表现:a)白带增多,呈凝乳样或豆腐渣样;b)外阴及附近皮肤搔痒、灼热感等不适;3. 诊断方法:根据妇科检查和分泌物涂片镜检结果进行判断。

4. 治疗方案:中药口服/局部用药治疗。

六:宫颈息肉1.定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子宫颈损伤。

2.临床表现:家族遗传因素选择保留观察,如有异常出血需手术处理.3. 诊断方法:常规妇科内窥镜下直视与活组织学结合确立其是否为恶变前期改变.4 .治疗方案 :根据年龄孕产史家族遗传因素选择冷冻/电刨.本文档涉及附件:1) 相关医学资料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中医妇科门诊病历书写范文

中医妇科门诊病历书写范文

中医妇科门诊病历书写范文
病历姓名:李XX 性别:女年龄:38岁
门诊日期:2021年8月12日
主诉:月经不调、腹痛
现病史:患者近半年来月经周期不规律,时长不一,间歇腹痛。

每次经量中等,质地暗红色,不伴有明显血块。

腹痛部位在下腹部,呈持续性隐痛,疼痛程度可适度增加,无放射痛,无腹胀、乏力、纳差等不适症状。

既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手术史等。

个人史:婚育史:已婚、生育两次,现无怀孕计划。

月经史:初潮14岁,周期不规律,一般为30-40天,经期5-7天,无
特殊异常。

曾有一次紧急避孕措施。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查体:神清,精神状态良好,一般情况可。

血压:
120/80mmHg,心率:76次/分钟。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
明显异常。

子宫大小正常,质地稍软,活动度尚可,无压痛。

双侧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月经不调、功能性腹痛
辅助检查:B超检查示:子宫大小正常,内膜厚度不均匀。

诊疗计划:中医辨证分型:肝郁血瘀证。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祛瘀。

方药:调理月经方加减。

方剂:柴胡调理汤
处方:柴胡12g,白芍12g,川芎9g,赤芍9g,丹参9g,当归9g,香附9g,郁金9g,人参9g,山楂9g,柴胡9g。

用法:一副煎服,每日一剂。

饮食:忌辛辣、油腻食物,注意饮食规律。

生活建议:增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复诊日期:2021年8月25日,观察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医生签名:。

中医妇科住院病历范文

中医妇科住院病历范文

中医妇科住院病历范文.doc中医妇科住院病历范文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XXX- 年龄:XX岁- 性别:女- 就诊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诉患者XX岁,因月经不调、腹痛等症状就诊。

主诉腹痛伴随于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开始,疼痛为刀割样,经期过多,颜色深红,质地凝块,并伴有疲乏、腰酸等不适症状。

现病史患者于XX年XX月开始出现月经不调、腹痛等症状,每次月经周期延长至35-40天左右,经期为7-10天,颜色深红,质地凝块,但无明显恶臭或异味。

患者自行服用乌鸡白凤丸等中药缓解症状,但并未痊愈。

近3个月来症状加重,腹痛持续时间延长,经期过多,导致出现贫血状况。

既往史1. 无手术史;2. 无传染病史;3. 既往未曾患有妇科疾病;4. 曾因其他疾病在XX医院就诊,诊断为XX病,治愈出院。

个人史患者生活规律,有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惯。

曾有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患者精神状态好,面色稍苍白;- 体温:36.8°C;- 血压:120/80 mmHg;- 心率:80次/分;- 呼吸:18次/分;- 腹部触诊:腹软,无压痛、包块等异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均降低,提示轻度贫血;- 彩色B超:子宫大小正常,无明显卵巢囊肿或其他异常。

诊断根据患者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轻度贫血。

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开具益母草、当归、熟地黄等中药,每日口服;2. 调整生活方式: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3.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多摄取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猪肝、菠菜、红枣等。

随访计划1. 定期复诊:要求患者每月复诊一次,以便观察症状改善情况;2. 随访询问:每次复诊时询问患者是否有新的症状出现,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等。

注意事项- 避免寒冷刺激;- 遵医嘱进行治疗,不擅自更改药物剂量;-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以上是患者的中医妇科住院病历范文。

中医妇产科知识点总结

中医妇产科知识点总结

中医妇产科知识点总结一、常见的妇科疾病1.月经不调:包括经期提前、延后、经量过多或过少等情况。

2.痛经:指月经期或经前期出现的腹痛、腰酸等不适症状。

3.子宫肌瘤:是指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肿块。

4.盆腔炎症: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以及盆腔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

5.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以外的其他位置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6.乳腺增生:是指乳腺组织部分或是全部肿胀增生,乳房出现肿块、胀痛等症状。

7.不孕症:是指夫妻双方在正常的性生活条件下一年内未能获得妊娠。

8.妊娠反应:是指孕妇在怀孕初期出现的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二、中医对妇科疾病的认识1.月经不调:中医认为月经不调是由于肾气不足、肝郁气滞、脾虚湿困、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主要以调理气血、清理湿热、疏肝解郁为主。

2.痛经:中医认为痛经是由于气血不调、肝郁气滞、肾虚冲任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痛经主要以调理气血、疏肝解郁、温补肾阳为主。

3.子宫肌瘤:中医认为子宫肌瘤是由于气滞血瘀、肝郁气滞、肾虚不固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主要以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温补肾阳为主。

4.盆腔炎症:中医认为盆腔炎症是由于湿热瘀滞、气滞血瘀、肝郁气滞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盆腔炎症主要以清热利湿、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主。

5.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气滞血瘀、肝郁气滞、肾虚冲任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以调理气血、疏肝解郁、温补肾阳为主。

6.乳腺增生:中医认为乳腺增生是由于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气血不畅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主要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凉血通络为主。

7.不孕症:中医认为不孕症是由于气血不足、肝肾阴虚、气滞血瘀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不孕症主要以温补肾阳、调理气血、散瘀通络为主。

8.妊娠反应:中医认为妊娠反应是由于肝郁气滞、脾虚湿困、气血不畅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妊娠反应主要以疏肝解郁、清理湿热、调理气血为主。

中医妇科门诊病历范文

中医妇科门诊病历范文

中医妇科门诊病历范文
病历。

患者姓名,李女士。

性别,女。

年龄,35岁。

职业,家庭主妇。

主诉,月经不调、经期腹痛。

现病史,患者自述月经不调已有3个月,经期腹痛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遂来就诊。

既往史,未发现有重大疾病史,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平素体质较弱,易感冒,饮食规律,睡眠不足。

家族史,无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患者面色苍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辅助检查,血常规、B超、内分泌检查等。

诊断,中医诊断为月经不调、经期腹痛。

治疗方案,中药调理,针灸治疗。

处方,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茯苓、丹参等。

治疗过程,患者按时服用中药,每周接受一次针灸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月经恢复正常,经期腹痛明显减轻,头晕、乏力等症状消失。

随访,患者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症状。

总结,中医治疗妇科疾病有其独特优势,患者在配合下取得了良好疗效。

希望患者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复发。

医师签名,日期,20XX年X月X日。

以上是一份典型的中医妇科门诊病历范文,患者因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等症状前来就诊,经过中医的治疗方案,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康复出院后也未见复发症状。

这充分展示了中医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也为其他患者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够重视中医治疗,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早日康复。

妇科常见病中医药知识指导模板

妇科常见病中医药知识指导模板

妇科常见病中医药知识指导第一部分妇科疾病的中医治疗用药原则妇科疾病的治疗,也和其他临床各科一样,着重在调整全身功能,临证时必须运用四诊八纲认真地进行辨证分析,分清脏、腑、气、血、寒、热、虚、实,然后确定治疗原则。

妇女以血为主,血赖气行,脏腑是气血生化之源。

由于妇女生理上数伤于血,以致气分偏盛,性情易于波动,常影响于肝;饮食失调,忧思劳倦,易伤脾胃;素禀不足,早婚多产,房事不节,常损伤肾气。

因此,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导致冲任损伤,产生的经、带、胎、产、杂诸病,常用补肾滋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诸法来调补冲任,这是妇科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

同时,女性生殖道与外界相通,容易直接感受外邪,因此在妇科疾病治疗中除内治法外,还可以配合外治法,以使药物直达病所,提高疗效。

一、补肾滋肾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根本。

妇女发育到一定时期,肾气旺盛,天癸成熟,冲任通盛,才有月经和孕育的可能:若肾气不足,冲任亏损,就会发生经、带、胎、产、杂诸方面的疾病。

所以补肾滋肾是治疗妇科病的一个重要原则。

同样是早婚多产、房事不节,但由于体质的不同,有的损伤了肾气,有的损伤了肾阳,有的则损伤了肾阴,因此在运用补肾方法时,又有平补、温补、滋补之分。

(一)补肾益气肾气虚,冲任不固,导致月经先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崩漏、胎动不安、子宫脱垂、不孕等疾病。

治疗宜平补肾气为主,常用的代表方剂如大补元煎、固阴煎之类。

(二)滋肾益阴肾阴虚,冲任血少,或热伏冲任,导致月经先期、崩漏、闭经、不孕等疾病。

治疗宜滋肾益阴为主,常用的代表方剂如左归丸、六味地黄丸、补肾地黄丸之类。

(三)温肾助阳肾阳虚,冲任失于温煦,导致经、带、胎、产、杂诸病。

治疗宜温肾助阳为主,常用的代表方剂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之类。

(四)温阳行水肾阳虚的进一步发展,常致气化失常,水湿内停,水湿下注冲任或泛溢肌肤,导致带下病、妊娠肿胀等疾病。

治疗宜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为主,常用的代表方剂如真武汤、五苓散之类。

中医妇科医案书写病例范文

中医妇科医案书写病例范文

中医妇科医案书写病例范文
这里提供一个中医妇科病例范文,供您参考:
中医妇科医案书写病例范文
一、病人基本情况
姓名:
年龄:35岁
职业:会计
婚姻:已婚
体系:汉族
二、主诉
1. 病史:月经异常3年余,月经量减轻,颜色淡薄。

2. 现症:月经来后5日量极轻,颜色较淡,浸透卫生巾不甚。

月经周期25-28天。

3. 伴随症状:月经前后腰背酸软无力;月经期易怒易哭;有时便秘。

三、体格检查
1. 精神面色正常;面色面淡,无毛质变化。

2. 体格检查:胸和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3. 下肢无水肿;阴道月经量极轻,质量透明稀薄;子宫大小正常弧度,质地,无异常感觉;双侧盆腔无积粘或结节触摸到。

四、辅助检查
1. 血常规:红细胞等指标在正常范围。

2. 生化常规: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在正常范围。

3. 甲状腺功能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在正常范围。

4. 子宫彩超:子宫体大小在正常范围,内膜厚度适中,双侧附件结构清晰,无明显异常。

五、结论
经查体和检查,诊断为:经期少弱,经期腰背酸软型中医阴虚型月经障碍。

六、治则
补阴养血主治,以中药作为基础方加减采取治疗。

以上是一个中医妇科病例的简单范文,包含了主要内容项和常见检查项目,供学习参考。

实际写作时需要根据不同病情进行具体个案描述。

中医妇科书写病例

中医妇科书写病例

中医妇科书写病例病例:月经不调导致的不孕问题标题:月经不调导致的不孕问题患者:李女士,35岁主诉:不孕5年,月经不调现病史:李女士结婚5年,一直未能怀孕。

她的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不稳定,有时延长,有时提前,经量也较少。

她曾多次前往医院就诊,做过各种检查,结果均显示她的生殖系统功能正常,但未能找到具体原因。

既往史:无明显疾病史。

个人史:李女士生活作息规律,饮食习惯良好,体重正常,无吸烟和酗酒史。

家族史:无明显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李女士一般情况良好,体温、血压正常,无明显腹痛或不适。

辅助检查:1. 月经周期监测:连续三个月记录,显示月经周期在28-35天之间,但经期不稳定。

2. 宫腔镜检查:示子宫内膜正常,无明显异常。

3. 血液检查:显示女性激素水平正常,无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月经不调导致的不孕。

中医诊断:气血不调、肾阳虚。

治疗方案:1. 中药调理:根据李女士的病情特点,采用补气血、温肾阳的中药方剂,如四物汤加味、右归丸等。

2. 饮食调理:建议李女士多摄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豆类、绿叶蔬菜、动物肝脏等,同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3. 调整作息:建议李女士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4. 心理疏导:由于长期不孕的困扰,李女士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建议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随访计划:定期随访,观察月经情况的改善,同时了解李女士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治疗。

预后评估:根据李女士的年龄和病情,预后较好。

通过中医综合治疗,可以调理月经不调,恢复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提高怀孕的机会。

结论:李女士患有月经不调导致的不孕问题,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调、肾阳虚。

通过中药调理、饮食调理、作息调整和心理疏导等综合治疗,可以改善月经不调的情况,提高怀孕的机会。

定期随访和调整治疗计划,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妇科病历书写格式

中医妇科病历书写格式

1.。

住院病历病案号:姓名: 性别: 年龄:民族: 婚否: 职业:出生地: 国籍:发病节气:记录急性疾患发病或慢性疾患急性发作时的节气。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家庭住址: 联系人:入院日期: 病史叙述者:病史采集时间: 可靠程度:邮政编码:问诊:主诉:简要记录患者感觉最痛苦的主要症状(部位、性质)或体证及持续时间。

一般要求通过主诉即可初步估计疾病的大致范围。

妇科常见症状有阴道流血、白带增多、闭经、腹痛、腹部包块,以及不孕等。

如患者有停经、阴道流血及腹痛三种主要症状,则应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次序将主诉书写为:停经××天,阴道流血×天,腹痛×天。

如患者本人无任何自觉不适,而是妇科普查时发现子宫颈癌的,此时主诉即可据实写为:普查发现“子宫颈癌”××天。

现病史:围绕主诉详细询问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变化的全过程。

一般多以主要症状为核心,按时间先后依次描述。

首先问明有无发病诱因,发病的具体时间和起病缓急,主要症状的部位和性质,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

然后了解病情的发展与演变,是持续性抑或间歇性,是进行性加剧还是逐渐好转。

以及发病后的诊断及中、西药物治疗经过、治疗效果及反应等。

除主要症状外,还要详细询问有无伴随症状,以及其出现的时间、特点和演变过程,特别是与主要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

此外,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等变化及现在症状,对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表现也应列入。

既往史:记录既往健康状况,所患疾病及传染病接触史,手术、外伤、中毒及输血史等。

个人史:记录出生地、居留地、居留环境和条件、生活和工作情况、饮食习惯、情志状态、特殊嗜好等。

经带胎产史:记录初潮年龄、周期及每次经期长短。

如14岁初潮,每28~30天来一次月经,每次持续5天,可简写为天。

每次经量多少 ~14 5 28 30 (记述每次经期用卫生纸若干包或卫生中若干条),有无血块。

经前有无不适(乳房胀痛、水肿、精神抑郁、易激动等),有无痛经及疼痛部位、性质、程度、起始和消失时间。

中医妇科门诊病历书写模板范文

中医妇科门诊病历书写模板范文

中医妇科门诊病历书写模板范文就诊日期:XXXX年XX月XX日就诊科室:中医妇科患者基本信息:姓名:XXX性别:女年龄:XX岁婚否:已婚职业:民族:学历:住址:主诉:患者以“XXXX”为主诉,诉XXXXX。

现病史:患者X年前X月X日以XXXX症状就医于我科,并诊断为XXXX,经XXXX治疗后症状缓解/未缓解。

既往史:1. 无重大手术史。

2. 无慢性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3. 无大出血史。

家族史:1. 无家族病史。

个人史:1. 生活习惯:饮食规律,睡眠良好,排便正常。

2. 个人卫生:洗澡勤,注意外阴清洗。

婚育史:患者结婚X年,生育X次,生产与流产次数。

月经史:患者初潮年龄X岁,初潮时有无不适症状,经期长短、经量少多、经色、经味、经痛情况等。

体格检查:1. 一般情况:患者意识清醒,面色红润,精神状态良好。

2. 皮肤:皮肤正常。

3. 外阴:外阴无红肿、糜烂、溃疡等异常。

4. 阴道:阴道无分泌物异常。

5. 宫颈:宫颈无肿物、结节,未见溃疡、出血、息肉等。

6. 子宫:子宫大小正常,有无压痛,有无包块。

7. 附件:双侧附件未触及明显包块。

辅助检查:1. 常规实验室检查:1) 血常规:血红蛋白X g/L,白细胞计数X×10^9/L,血小板计数X×10^9/L。

2) 尿常规:未见异常。

3) 肝功能:AST X U/L,ALT X U/L,TBIL X umol/L,DBIL X umol/L,TP X g/L,ALB X g/L。

4) 肾功能:SCR X umol/L,BUN X mmol/L。

注:以上为示例,根据具体病情及医生诊断需要,可增减辅助检查项目。

诊断:中医诊断:XXXX。

西医诊断:XXXX。

治疗计划:1.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按摩等,具体治疗方案为XXXX,疗程X天。

2.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良好。

3. 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饮食清淡,多摄入维生素。

中医妇科病历范文

中医妇科病历范文

中医妇科病历范例患者XX,女,24岁,吉林人,满族,已婚,主因"宫内妊娠33+5周,反复无痛性阴道出血2个月"于2004年11月2日10Am入院. 一,病例特点: 1,已婚未产育龄女性,反复无痛性阴道出血. 2,患者平素月经规律,7/30天,末次月经2004年3月9日,预产期2004年12月16日.妊1产0,停经40+天出现严重早孕反应,因尿酮体阳性,在社区医院输液7天,好转;孕10+周曾出血1次,休息后缓解.孕5月感胎动至今;定期产检,唐氏风险筛查低风险,孕24周50g葡萄糖筛查7.6mmol/l,后复查OGTT正常.孕5月至今有不规律宫缩,口服多力玛5mgTid至今.孕26周出现无诱因突发下腹痛及阴道少量出血,色暗红.查B超示胎盘低置,收入海淀妇幼保健院保胎抑制宫缩治疗后好转.于孕27周,31周再次出现无诱因阴道出血,B超示胎盘下缘达宫颈内口,予舒喘灵保胎抑制宫缩治疗后好转.1个半小时前无诱因无痛性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为进一步诊疗收入我院.对青霉素过敏. 3,查体:T36.5℃,P80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一般情况好,心肺(-),肝脾触及不满意.产科查体:腹部:膨隆,宫高36cm,腹围98cm,先露头,浮,胎心152次/分,有弱宫缩,约2-3次/20分钟,压力弱.骨盆测量,肛查:未查. 4,辅助检查:B超:单活胎头位,双顶径8.0cm,腹围8.3*8.6cm,股骨长5.6cm,胎盘I度,羊水5.2cm,胎盘下缘达宫颈内口.子宫前壁平脐处可见实性低回声结节1.7cm.胎儿脐带绕颈1周.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1.宫内妊娠33+5周,妊1产0,头位:患者平素月经规律,7/30天,末次月经2004年3月9日,预产期2004年12月16日.停经40天自查尿妊反(+),停经40+天出现重度早孕反应.孕5月感胎动至今;查先露头,浮,胎心152次/分,考虑此诊断较明确. 2,边缘性前置胎盘:患者现宫内妊娠33+5周,孕期反复无痛性阴道出血,孕10+周曾出血1次,休息后缓解.孕26周出现无诱因突发下腹痛及阴道少量出血,色暗红.B超示胎盘低置,收入海淀妇幼保健院保胎抑制宫缩治疗后好转.后于孕27周,31周再次出现无诱因阴道出血,孕31周行B超示胎盘下缘达宫颈内口,予舒喘灵保胎抑制宫缩治疗后好转.1个半小时前出现无诱因无痛性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故考虑此诊断较明确.B超提示胎盘下缘达宫颈内口,故考虑为边缘性前置胎盘. 3,胎盘早剥:患者1个半小时前出现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故应与本诊断鉴别.但患者无妊高病,无外伤史,出血呈现反复无痛性的阴道出血,查体未见明显活动性阴道出血;腹部子宫放松好,未见宫底升高.经B超提示胎盘下缘达宫颈内口.胎盘后未见异常影像.故考虑本诊断目前可除外.必要时可复查B超或待手术后进一步证实. 4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B超发现子宫前壁平脐处可见实性低回声结节1.7cm.支持本诊断的成立. 5,胎儿脐带绕颈1周:患者B 超提示胎儿脐带绕颈1周.故考虑本诊断可能.待产后明确本诊断. 三,诊疗计划:完善各项入院常规检查,急查血尿常规,凝血全套,心电图检查.膀胱充盈下复查B超注意胎盘位置. 目前患者一般情况尚可,胎儿尚未足月,拟期待治疗.配浓缩红细胞200mL.卧床休息,密切监测患者宫缩,阴道出血情况,保留24小时会阴垫,监测胎儿宫内安危(自数胎动,胎心监护1次/周),每日吸氧3次,每次半小时. 予25%硫酸镁60mL静滴抑制宫缩,舒喘灵4.8mgTid(自备),多力玛5mgTid (自备)口服保胎,抑制宫缩,予氟美松5mgBidx2天肌注促进胎肺成熟.可配合应用止血药妥塞敏1g iv,bid.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目前期待治疗,但前置胎盘易反复出血,期待治疗失败,可能早产甚至胎死宫内.一旦出现活动性出血增多,胎肺已促成熟,可以考虑剖宫产结束分娩.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 与上级XXX副主任医师,XXX主治医师同查病人,指导以上诊疗. 上级医师签字/住院医师签字中医病历书写范文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范文住院病历姓名:. 性别:男年龄:5岁民族:. 出生地: . 婚况:未婚职业:. 单位:. 邮政编码:..常住地址:。

中医妇科常见病资料

中医妇科常见病资料

中医妇科常见病资料中医妇科常见病资料一、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至10天,经期正常,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

(一)虚证(气虚)1、脾气虚证。

补脾益气、固冲调经。

补中益气汤加减。

2、肾气虚证。

补益肾气、固冲调经。

左归丸: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菟丝子、鹿胶、龟胶、牛膝。

加五味子、远志、人参。

(二)实证(实热)1、阴虚血热证: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两地汤:生地黄、玄参、麦冬、阿胶、白芍。

月经量少加山药、枸杞、首乌。

虚热重加龟板。

2、阳盛血热:清热降火、凉血调经。

清经散。

牡丹皮、地骨皮、白芍、熟地黄、青蒿、黄柏、茯苓。

月经过多者去茯苓、加地榆、茜草根。

经行腹痛加蒲黄、三七、五灵脂。

3、肝郁化热证。

清肝解郁、凉血调经。

丹栀逍遥散。

经行不畅夹血块加泽兰、益母草。

二、月经后期:月经周期错后1周以上,甚至3至5月一行,经期正常,连续2个月月经周期以上者。

(一)虚证1、肾虚: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大补元煎:补气升陷、年老体虚。

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升麻、鹿角胶。

月经错后过久者加肉桂、牛膝温经活血、引血下行。

2、血虚:补血养营、益气调经。

八珍汤加五味子、黄芪、远志。

月白术、生地黄、当归、白芍、牡蛎、海螵蛸、茜草根、续断、龙骨。

经行有血块加泽兰、三七、益母草。

2、血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保阴煎加地榆、槐花。

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柏、白芍、山药、续断、甘草。

3、血瘀证: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桃红四物汤加三七、茜草根、蒲黄。

经行腹痛加延胡索、香附等。

血瘀夹热,兼口渴便秘者加大黄、牡丹皮、黄芩、地榆。

五、月经过少: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减少,不足2日,甚或点滴即净者。

(一)虚证1、肾虚证:补肾益精、养血调经。

左归丸: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菟丝子、鹿胶、龟胶、牛膝。

肢体冷加肉桂、淫羊藿、人参。

夜尿频数加益智仁、桑螵蛸、金樱子。

2、血虚证:健脾益气、补血调经。

归脾汤。

心悸失眠加五味子、阿胶。

3、血寒证: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中医妇科门诊病历范文

中医妇科门诊病历范文

中医妇科门诊病历范文
患者信息:
姓名,李某某性别,女年龄,32岁职业,家庭主妇。

主诉,月经不调,经期腹痛。

现病史,患者自述月经来潮不规律,间隔时间不定,经量不多,经期腹痛较为
明显,伴有腰酸腰痛,情绪波动较大,食欲减退,大便正常,小便正常,未就诊于其他医院。

既往史,婚育史,已婚,生育一子一女,顺产;月经史,初潮年龄14岁,周
期不规律,经量中等,无特殊病史。

个人史,饮食起居无特殊,体育锻炼不足,作息不规律。

家族史,父母健在,无特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面色红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辅助检查,B超,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内膜稍增厚;卵巢大小、形态正常,
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肝郁脾虚型月经不调。

治疗方案,调理气血,调和肝脾。

处方,柴胡疏肝散加味。

药物组成,柴胡、川芎、白芍、熟地、当归、甘草、枸杞子、川楝子、茯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

指导意见,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3.适量进行有氧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4.定期复查B超,观察疗效。

随访计划,1周后复查,观察月经情况,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教育,详细告知患者疾病的原因、治疗方案及预后,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复查。

总结,本次门诊患者以月经不调、经期腹痛为主诉,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为肝郁脾虚型月经不调,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并进行相关指导及患者教育。

期间患者配合良好,治疗效果良好,随访计划如期进行。

中医妇科病历书写范文

中医妇科病历书写范文

门诊病历书写范文_中医妇科病历书写范文中医妇科病历书写范文1.现病史(1)闭经:以往月经情况,有无伴发症状及服用避孕药或其他激素史。

(2)阴道流血:与月经的关系、数量及持续时间。

(3)腹痛:发病时间、部位、性质、与月经的关系、以往有无类似发作史。

(4)腹部包块:部位、增长速度,有无疼痛或压痛,有无对邻近脏器的压迫症状等。

(5)白带:量、性质、持续时间。

2.婚姻史结婚年龄、丈夫健康情况,不孕症患者应询问性生活史及丈夫精液检查情况。

3.月经史应较为详细地记录。

4.生育史胎次、产次、分娩情况、末次妊娠时间。

5.体格检查(1)腹部检查:形态,有无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尤其是下腹),有无肿块(部位、大小、形状、质地、活动度、压痛)及移动性浊音。

(2)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式还是未产式,发育、阴毛、阴蒂、前庭大腺、会阴、尿道口情况,有无赘生物、畸形。

阴道:发育、粘膜情况,有无畸形、分泌物及出血(量、色、气味),白带及其性状。

宫颈:大小、质地,是否光滑,有无裂痕、糜烂(轻、中、重度)、外翻、赘生物、举痛。

宫体:大小、形状、位置、质地、活动度、压痛、畸形。

附件:压痛、肿块大小、质地、位置、活动度,左右两侧分别查明并记录。

中医妇科病历书写范文时间:2009年11月25日主诉:停经38天现病史:lmp:09.10.16 停经38天自测尿液妊娠试验(+)既往史:体健月经史:14 4-5/28-30 量中等痛经(+) 末次月经:09.10.16婚育史:1-0-2-1 末孕药流工具避孕家族史:无特殊体健:外阴:已婚式阴道:畅,分泌物量中,乳白宫颈:颈光,轻度糜烂,宫口可见一赘生物约绿豆大宫体:前位,质中,举痛(-)双附件未及初步诊断:早孕处理:B超(孕80天左右)腹痛、出血随诊陈**中医妇科病历书写范文徐浦中医院妇科2017-X-X主诉:停经38天现病史:lmp:09.10.16 停经38天自测尿液妊娠试验(+) 既往史:体健过敏史:未发现月经史:14 4-5/28-30 量中等痛经(+) 末次月经:09.10.16 婚育史:已婚家族史:无特殊体健:外阴:已婚式阴道:畅,分泌物量中,乳白宫颈:颈光,轻度糜烂,宫口可见一赘生物约绿豆大宫体:前位,质中,举痛(-)双附件未及初步诊断:早孕处理:(1)B超(孕80天左右)(2) 腹痛、出血随诊签章:签名:XXX。

中医妇科病例模板范文

中医妇科病例模板范文

中医妇科病例模板范文# 中医妇科病例。

一、基本信息。

1. 姓名:[患者姓名]2. 性别:女。

3. 年龄:[X]岁。

4. 职业:[具体职业]5.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6. 就诊日期:[具体日期]二、主诉。

“大夫啊,我这月经啊,乱得像一团麻。

有时候提前,有时候推后,量还时多时少的,可把我愁坏了。

而且最近这小肚子疼得啊,就像有个小爪子在里面挠似的,难受得很呢!”三、现病史。

患者月经初潮于[初潮年龄]岁,既往月经周期尚规律,经量、色质正常。

但近[X]个月以来,月经周期紊乱,提前或推后不定,最长周期达[具体天数]天,最短周期为[具体天数]天。

经量较以往减少,色黯红,夹有少量血块。

经期伴有小腹疼痛,疼痛呈阵发性,程度时轻时重,得热痛减,遇寒加重。

末次月经于[末次月经日期],持续[具体天数]天,经量少。

平时白带量稍多,色白,质地黏稠,无明显异味。

患者自觉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畏寒怕冷,手脚冰凉,食欲一般,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

患者近期情绪波动较大,工作压力较大,时常焦虑、烦躁。

否认近期有重大疾病史、外伤史及手术史。

四、既往史。

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

否认有传染病史。

否认药物过敏史。

五、婚育史。

已婚,[结婚年龄]岁结婚,配偶体健。

孕[X]产[X],顺产[X]次,流产[X]次(具体说明流产情况,如自然流产或人工流产)。

六、家族史。

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史,母亲月经正常,父亲身体健康。

七、体格检查。

1. 一般情况。

神志清楚,精神尚可,面色萎黄,形体适中,体态自如,步入诊室。

2. 生命体征。

体温:[具体体温]℃,脉搏:[具体脉搏数]次/分,呼吸:[具体呼吸数]次/分,血压:[具体血压值]mmHg。

3. 妇科检查。

外阴:发育正常,阴毛分布正常,无红肿、溃疡等异常。

阴道:通畅,黏膜光滑,分泌物量稍多,色白,质黏。

宫颈:光滑,大小正常,无举痛、摇摆痛。

子宫:前位,大小正常,质地中等,活动度可,有轻度压痛。

常见妇科病中医护理病案范文

常见妇科病中医护理病案范文

常见妇科病中医护理病案范文患者信息:姓名:李小花性别:女年龄:35岁主诉:月经不调,腹痛病史述要:患者李小花,35岁,自述因月经不调和腹痛来诊。

患者于一年前开始出现月经不调,间断流血,持续时间延长,伴有腹痛。

患者平时体质尚好,无明显疼痛。

经过初步询问病史和望诊,考虑其为妇科疾病,进一步深入诊治。

辨证分析:中医认为,女性月经不调和腹痛多由于气血失调引起。

本案患者的血痛腹痛和月经不调的症状相符合。

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

治疗原则:调理气机,活血化瘀,调整月经周期。

西医诊断:月经不调中医辨证:气滞血瘀证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主方:逍遥散辅方:川芎茶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一剂,水煎服2. 中草药熏盖浴:药材:当归、川芎、红花用法:将中草药加水煮沸,倒入盆中,让患者坐在盆内,被盖毯子遮住全身,进行熏盖浴3. 饮食调理:忌辛辣食物,可以适量摄入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米饭、豆腐、鸡肉、鸭肉等4. 日常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特别是在经期避免受寒受凉预后: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月经恢复正常,疼痛减轻。

患者遵循医嘱,定期复诊,加强护理,预计可完全康复。

总结:本次病案为常见的妇科病例,通过中医护理治疗,患者的月经不调和腹痛症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中医的治疗方法注重调理气机、活血化瘀,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同时,饮食调理和日常护理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患者遵循医嘱,配合治疗,将有望获得良好的疗效。

中医妇科专题报告范文

中医妇科专题报告范文

中医妇科专题报告范文一、引言妇科疾病是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涉及到的范围较广,对女性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传统中医学在妇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成为了维护女性健康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妇科的治疗理念、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期为广大女性带来更好的健康保障。

二、中医妇科的治疗理念中医妇科治疗的核心理念是“调理阴阳、平衡气血”。

中医认为,妇科疾病多与女性的生殖系统、月经和孕育能力相关,而这些功能与阴阳平衡、气血调和密切相关。

因此,中医妇科治疗强调通过调理阴阳、平衡气血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三、常见妇科疾病及中医治疗方法1.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的妇科问题之一,包括月经推迟、过多、过少以及经期不规律等。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包括调理肝气、补益脾胃、滋补肾阴等,常用的药材有当归、川芎、白芍等。

2.痛经痛经是女性在月经期间或经前腹部出现疼痛的症状,常伴有腰酸、乳房胀痛等。

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主要是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常用的药材有红花、桃仁、川芎等。

3.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主要是调理气血、活血化瘀,常用的药材包括当归、川芎、血竭等。

4.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炎症,中医治疗盆腔炎的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温经止痛,常用的药材有木香、苍术、黄连等。

四、中医妇科的优势和不足1.优势中医妇科治疗注重从整体上调理身体,强调预防和调理,能够改善女性身体的内外环境,增强机体自身的抵抗力,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的方法多样,能够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的个体化程度。

2.不足中医妇科治疗方法多是基于经验总结,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和科学的验证,因此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可信度不高的问题。

此外,中医治疗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见效,不适用于急性病情的治疗。

五、结语中医妇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对妇科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独特的优势。

妇科常见病中医药知识指导

妇科常见病中医药知识指导
便溏;舌胖淡,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缓弱或芤。
• 治法:补气摄血,固冲止血。 • 方剂:用固冲汤。 • (2)肾气虚证:阴道非时下血,量多或淋漓不绝,色淡质清稀;面色晦暗,头晕,怕冷,腰痛如
折,溲清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 治法:补肾益气,固冲止血。 • 方剂:右归丸加人参。 • (3)肾阴虚证:阴道非时下血,量少或淋漓不净,色鲜红,质稠;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
3.辨证论治:
• (1)肾不足证:月经超龄未至,或初潮较迟,量少色淡,渐至闭经;头晕耳鸣,腰酸腿软,面色
憔悴,阴中干涩;舌淡红,少苔,脉沉弦细。
• 治法:补肾养肝调经。 • 方剂:归肾丸加鸡血藤。 • (2)血虚弱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渐致闭经;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乏力,心悸气短,
毛发不泽,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 一、月经病
第二部分 几种常见妇科疾病的治疗用药
(一)月经先期
• 1.月经先期的概念:强调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者,并连续3个月提前者。 • 2.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重点说明病机为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致冲任失调。
3.辨证论治:
• (1)脾气虚证: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稀。 • 治法:补脾益气,摄血调经, • 方剂: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 • (2)肾气虚证:月经量或多或少,色淡暗,质稀。 • 治法:补益肾气调经; • 方剂:固阴煎或归肾丸。 • (3)阳盛血热证:月经先期,量多,色紫红,质稠臭秽。 • 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 方剂:清经散。 • (4)阴虚血热证:月经提前,量少,色鲜红,质稠粘。 • 治法:滋阴清热调经 • 方剂:两地汤; • (5)肝郁血热证: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紫红,质稠有块。 • 治法:疏肝清热调经 • 方剂:丹栀逍遥散。

中医妇科大病历

中医妇科大病历

中医妇科大病历
中医妇科大病历是中医医生对妇科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一个中医妇科大病历的示例:
患者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45岁
主诉:月经不调半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开始出现月经不调,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伴有腰酸乏力,头晕耳鸣等症状。

近一个月来,症状加重,经期延长至10天以上,经量增多,伴有腹痛、腹胀等不适感。

患者曾自行服用中药调理,但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既往史:无特殊疾病史。

个人史:无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体格检查:神志清楚,面色晦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腹部软,无压痛及包块。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为“月经不调”,辨证为“气血两虚”。

西医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

治疗方案:中药调理为主,配合针灸、艾灸等辅助治疗。

具体方剂为“四物汤加减”,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针灸穴位为“关元”、“气海”、“足三里”等,每周一次。

艾灸穴位为“神阙”、“关元”等,每日一次。

同时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妇科常见病资料一、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至10天,经期正常,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

(一)虚证(气虚)1、脾气虚证。

补脾益气、固冲调经。

补中益气汤加减。

2、肾气虚证。

补益肾气、固冲调经。

左归丸: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菟丝子、鹿胶、龟胶、牛膝。

加五味子、远志、人参。

(二)实证(实热)1、阴虚血热证: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两地汤:生地黄、玄参、麦冬、阿胶、白芍。

月经量少加山药、枸杞、首乌。

虚热重加龟板。

2、阳盛血热:清热降火、凉血调经。

清经散。

牡丹皮、地骨皮、白芍、熟地黄、青蒿、黄柏、茯苓。

月经过多者去茯苓、加地榆、茜草根。

经行腹痛加蒲黄、三七、五灵脂。

3、肝郁化热证。

清肝解郁、凉血调经。

丹栀逍遥散。

经行不畅夹血块加泽兰、益母草。

二、月经后期:月经周期错后1周以上,甚至3至5月一行,经期正常,连续2个月月经周期以上者。

(一)虚证1、肾虚: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大补元煎:补气升陷、年老体虚。

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升麻、鹿角胶。

月经错后过久者加肉桂、牛膝温经活血、引血下行。

2、血虚:补血养营、益气调经。

八珍汤加五味子、黄芪、远志。

月经量少去五味子加丹参、鸡血藤。

3、虚寒证:温经扶阳,养血调经。

大营煎。

当归、熟地黄、枸杞、甘草、杜仲、牛膝、肉桂。

4、实寒证: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温经汤:肉桂、吴茱萸、川芎、当归、白芍、牡丹皮、干姜、半夏、麦冬、人参、甘草、阿胶。

月经过少加牡丹皮、益母草、鸡血藤.(二)实证1、气滞血瘀:桃红四物汤。

小腹胀痛加延胡索、柴胡、枳壳、月经量少加鸡血藤。

2、痰湿证:苍附二陈汤。

加当归、川芎养血活血。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提前7至10天或错后7至14天,经期正常,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

(一)虚证1、肾虚证:补益肾气、养血调经。

左归丸: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菟丝子、鹿胶、龟胶、牛膝。

2、脾虚证:补脾益气、养血调经:归脾汤。

(二)实证1、肝郁证:疏肝解郁、和血调经。

逍遥散。

夹有血块加泽兰、益母草。

有热加丹皮、栀子。

有肾虚加菟丝子、熟地黄、续断、女贞子。

四、月经过多:月经周期、经期正常,经量明显增多者。

(一)、虚证1、气虚证:补气升提、固冲止血。

补中益气汤加减:升麻、黄芪、白术、生地黄、当归、白芍、牡蛎、海螵蛸、茜草根、续断、龙骨。

经行有血块加泽兰、三七、益母草。

2、血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保阴煎加地榆、槐花。

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柏、白芍、山药、续断、甘草。

3、血瘀证: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桃红四物汤加三七、茜草根、蒲黄。

经行腹痛加延胡索、香附等。

血瘀夹热,兼口渴便秘者加大黄、牡丹皮、黄芩、地榆。

五、月经过少: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减少,不足2日,甚或点滴即净者。

(一)虚证1、肾虚证:补肾益精、养血调经。

左归丸: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菟丝子、鹿胶、龟胶、牛膝。

肢体冷加肉桂、淫羊藿、人参。

夜尿频数加益智仁、桑螵蛸、金樱子。

2、血虚证:健脾益气、补血调经。

归脾汤。

心悸失眠加五味子、阿胶。

3、血寒证: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温经汤:肉桂、吴茱萸、川芎、当归、白芍、牡丹皮、干姜、半夏、麦冬、人参、甘草、阿胶。

(二)实证血瘀证:活血化瘀、理气调经:桃红四物汤加青皮、木香、乌药、香附。

六、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经期超过7日以上,甚至2周方净者。

(一)虚证1、气虚证:补气摄血,调经。

补中益气汤加阿胶、艾叶、海螵蛸。

伴经行腹痛有血块加三七、茜草根。

失眠多梦加首乌、龙眼肉、熟地黄。

2、虚热证: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二至丸加生地黄、牡丹皮。

白芍、玄参、黄柏、地骨皮。

(二)实证血瘀证:活血祛瘀、固冲调经。

桃红四物汤加泽兰、牡丹皮、杜仲、秦艽。

七、经期间出血: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两次月经之间、发生周期性出血者。

(一)虚证1、肾阴虚证: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知柏地黄丸。

出血期加旱莲草、地榆、三七。

2、脾气虚证:健脾益气、固冲摄血。

归脾汤。

(二)实证1、湿热证:清热除湿、凉血止血。

清肝止淋汤去阿胶、大枣加地榆、茯苓。

白芍、生地黄、当归、阿胶、牡丹皮、黄柏、牛膝、香附、大枣、甘草。

在出血期去牛膝、香附、当归加茜草根、海螵蛸。

2、血瘀证:活血化瘀、理血调经。

桃红四物汤,在出血期间去赤芍、当归,加三七、蒲黄。

夹热者加黄柏、知母。

八、崩漏:经血非时而下、或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沥血不断者。

(一)虚证1、肾阴虚证: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左归丸: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菟丝子、鹿胶、龟胶、牛膝。

去牛膝加女贞子、旱莲草、地榆。

2、肾阳虚证:温肾助阳、固冲止血。

右归丸:熟地、山茱萸、山药、当归、枸杞、鹿胶、杜仲、菟丝子。

加艾叶、补骨脂。

3、脾虚证:健脾益气、固冲止血。

固冲汤:白术、黄芪、龙骨、牡蛎、白芍、山茱萸、茜草根、五倍子、海螵蛸。

久漏不止加藕节、蒲黄。

出血多加人参、升麻。

(二)实证1、血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保阴煎加地榆、槐花。

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柏、白芍、山药、续断、甘草。

肝郁化火者加丹栀逍遥散。

2、血瘀证:桃红四物汤加艾叶、三七、丹皮、阿胶、龙骨、牡蛎、海螵蛸、蒲黄、五灵脂。

九、闭经:月经未来潮,或月经来潮后中断6个月以上者。

(一)虚证1、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补中益气汤加丹参、牛膝。

闭经日久,畏寒肢冷甚者加菟丝子、肉桂。

2、肾阴虚证:滋肾益阴、养血调经。

左归丸: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菟丝子、鹿胶、龟胶、牛膝。

3、肾阳虚证:温肾助阳、养血调经。

右归丸:熟地、山茱萸、山药、当归、枸杞、鹿胶、杜仲、菟丝子。

加五味子、女贞子、淫羊藿。

4、脾虚证:健脾益气、养血调经。

参苓白术散加当归、牛膝。

5、血虚证:补血养血、活血调经。

归脾汤。

加鸡内金、鸡血藤。

(二)实证1、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祛瘀通经。

桃红四物汤加枳壳、五灵脂、乌药、香附、丹皮。

2、寒凝血瘀证: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温经汤:肉桂、吴茱萸、川芎、当归、白芍、牡丹皮、干姜、半夏、麦冬、人参、甘草、阿胶。

3、痰湿阻滞证:豁痰除湿、活血调经。

苍附导痰汤加当归、川芎。

肢体浮肿明显者加泽兰、益母草、泽泻。

腰膝酸软加续断、菟丝子、杜仲。

十、痛经:在经期或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者剧痛晕厥者(实证着重经前5-10天以疏通气血为主,虚证着重在行经末期和经后3-7天养血益精为主)。

(一)虚证1、肾虚证:补肾填精、养血调经。

调肝汤。

当归、白芍、山茱萸、巴戟天、山药、阿胶、甘草。

腰骶疼痛加杜仲、桑寄生、枸杞。

2、气血虚弱证:黄芪建中汤加当归、党参。

(二)实证1、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桃红四物汤加延胡索、香附、蒲黄、艾叶、川楝子。

2、寒凝血瘀证:温经散寒、祛瘀止痛。

温经汤:肉桂、吴茱萸、川芎、当归、白芍、牡丹皮、干姜、半夏、麦冬、人参、甘草、阿胶。

加延胡索、小茴香。

3、湿热蕴结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桃红四物汤加红藤、败酱草、薏苡仁、莪术、香附、延胡索、丹皮、黄连。

十一、更年期综合症。

绝经前后,出现烘然而热,面赤汗出、烦躁易怒,失眠健忘,精神倦怠、头晕目眩,耳鸣心悸、腰背酸痛或伴月经混乱等绝经有关的症状。

1、肾阴虚证:六味地黄丸加龟胶、牡蛎、石决明。

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至心肾不交,用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柏子仁、麦冬、天冬、生地黄、当归、党参、太子参、沙参、桔梗、朱砂、远志、茯苓、甘草。

2、肾阳虚:右归丸:熟地、山茱萸、山药、当归、枸杞、鹿胶、杜仲、菟丝子。

加二至丸、二仙汤加巴戟天、知母、黄柏。

十二、带下病:指带下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异常。

(一)虚证1、脾阳虚证。

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完带汤:白术、苍术、陈皮、柴胡、白芍、车前子、人参、山药、甘草、荆芥、甘草。

腰痛加杜仲、菟丝子、续断。

若带下日久,加芡实、龙骨、牡蛎、海螵蛸、金樱子。

脾虚湿郁化热,带下色黄粘稠,以健脾祛湿、清热止带。

用易黄汤。

黄柏、白果、山药、车前仁、芡实。

2、肾阳虚证。

温肾助阳、涩精止带。

右归丸:熟地、山茱萸、山药、当归、枸杞、鹿胶、杜仲、菟丝子。

加桑螵蛸、金樱子、肉苁蓉、白蒺藜、肉桂。

3、阴虚夹湿。

滋阴益肾、清热祛湿。

知柏地黄丸加芡实、金樱子。

(二)实证1、湿热带下证。

清热利湿止带。

止带方。

茯苓、猪苓、车前仁、泽泻、茵陈、赤药、丹皮、黄柏、栀子、牛膝。

若肝胆湿热用龙胆泻肝汤。

湿浊偏甚者加萆薢渗湿汤:萆薢、薏苡仁、黄柏、茯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

2、湿毒蕴结证:清热利湿解毒。

五味消毒饮:银花、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

加土茯苓、薏苡仁。

十三、产后恶露不绝1、气虚证:益气摄血固冲:补中益气汤加阿胶、艾叶、海螵蛸。

肝肾不足加菟丝子、金樱子、续断、巴戟天。

2、血热证:益阴清热、凉血活血。

保阴煎加地榆、槐花。

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柏、白芍、山药、续断、甘草。

3、血瘀证:活血化瘀、理血归经。

生化汤加益母草、茜草、三七。

十四、缺乳1、虚弱证:补气养血、左以通乳。

通乳丹:人参、黄芪、当归、麦冬、木通、桔梗、猪蹄。

2、肝郁气滞证:疏肝解郁、活络通乳。

下乳涌泉散。

当归、川芎、天花粉、白芍、生地黄、柴胡、青皮、漏芦、桔梗、通草、白芷、甲珠、王不留行、甘草。

十五、不孕症(一)虚证1、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填精益髓。

毓麟珠:人参、白术、白芍、川芎、甘草、当归、熟地黄、菟丝子、鹿胶、杜仲。

2、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

养精种玉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山茱萸。

3、肾阳虚证:温肾助阳、化湿固精。

温胞饮:巴戟天、菟丝子、肉桂、附子、杜仲、白术、山药、芡实、人参、补骨脂。

(二)实证1、肝郁证:疏肝解郁、理血调经。

开郁种玉汤:当归、白芍、白术、茯苓、丹皮、香附、天花粉。

2、痰湿证:燥湿化痰、理气调经。

苍附导痰汤。

3、血瘀证:活血化瘀、温经通络。

桃红四物汤和失笑散加肉桂、延胡索。

十六、慢性盆腔炎(一)虚证1、肾虚淤滞证:补益肝肾、和营祛瘀。

左归丸加味: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菟丝子、鹿胶、龟胶、牛膝加丹参、白芍、鸡血藤。

2、气虚血瘀证:益气化瘀、养血止痛。

参苓白术散和桃红四物汤。

(二)实证1、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祛瘀止痛。

银甲方:金银花、鳖甲、连翘、升麻、红藤、蒲公英、紫花地丁、蒲黄、大青叶、茵陈、桔梗、琥珀。

2、气滞血瘀证:调气活血、消散瘀结。

桃红四物汤加香附、延胡索、乌药、失笑散、丹皮、枳壳。

3、寒凝血瘀证: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少腹逐瘀汤: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