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息二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 消息二则
毛泽东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 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 的街头巷议呢?
学习目标
1.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了解常见新 闻体裁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一定的新闻阅读能力, 学会撰写新闻作品。(重点)
2.锻炼捕捉新闻线索、抓住新闻热点的能力,提高 策划组织、分工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难点)
疑难突破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报道的 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是从中路 写起?何处详写?何处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作者报道三路大军渡江情况,并未平均使用笔 力。中路于20日首先渡江,所以先写。21日夜已渡 完,只用一句话就交待清楚了。至于其受阻情况, 因与西路一样,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所
用事实证明国民党官兵不想再打了,事实 胜于雄辩,解放军的胜利、国民党的溃败已是 人心所向。
5.“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一句中的 “歼灭”和“击溃”两个词省略一个行不行? 为什么?
不行。“歼灭”是把敌人消灭掉,“击溃” 是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完全丧失战斗力,连 用这两个词区别出不同的作战结果。去掉任何 一个则不合乎实际,表达也不准确。
结构脉络
大人 军民 横解 渡放 长军 江百

冲破敌阵 导语:渡江概况 横渡长江
主体
中路军首战告捷(略写) 西路军所向无敌(较详) 东路军战绩辉煌(详写)
扬展 我渡 军江 将战 士役 神胜 威况
拓展延伸
一纸吓退十万兵
1948年10月,党中央驻西柏坡。傅作义探知情 报以后,准备出动近10万大军和骑兵突袭中共首脑 机关。当时国共主要战场在东北和西北,而党中央 周围卫戍部队仅一万多人,形势十分危急。26日, 毛泽东办完大事以后,自言自语道:“要给傅作义 一点厉害看看。”周围的人不明白:“我们身处险
走进课文
再读课,思考: 1.“西起九江(不含)”中的“不含”能否去掉呢? 为什么?
不能去掉,“不含”在这里准确反映了当时九 江不在渡江范围内,体现了新闻的准确性。
2.为什么不用“到目前为止”,而用“至发电 时止”?
“到目前为止”交代的 时间不精确,“目前”只表 示在说话的时候。“至发电 时止”的时间交代明确,体 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 的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解放军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 中国;
经过:中路军首战告捷;西路军所向无敌;东路 军战绩辉煌。
结果: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 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以此路略去。次写西路,较详写。最后详写东路。 由于这里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更重要的是,这一 地区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 军,解放南京。因此在报道我军进展时,和中西两 路军有几处不同,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 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
主旨归纳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全面报道了人 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概况,指出了战局的发 展趋势,并分析了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的根本原因, 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赞 扬了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3.“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锐不可当……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这两句话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在文中起 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恰如其分地分析了敌溃 我胜的原因,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 关键,深化了本文的思想。
4.作者在文中第一次提到“汤恩伯”的目的是 什么?
背景材料
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 在长江以北歼灭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主力。国民党 反动统治虽然已经面临总崩溃的局面,却一面展开 “和平攻势”,玩弄和谈骗局,争取喘息时间,以 便伺机反扑;一面积极部署所谓“千里江防”,企 图以此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并且在对长江防线经
走进课文
再读课文,思考: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 渡过长江。”“已”和“大约”能否去掉?
不能去掉,“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三 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一 个概数,不是确数。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 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 退。”“经营、溃退”能否换成“构筑、败退”?
消息一般包括标题(正题、引题、副题)、导 语、主体、背景、结语等部分。
消息有三个特点:1.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 确,不能虚构夸张(真实性);2.报道迅速及时 (时效性强);3.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
重点字注音 字词注音
芜湖( wú ) 督战( dū ) 荻港( dí ) 诸城( zhū ) 要塞( sài ) 泄气( xiè ) 溃退( kuì ) 歼灭(jiān) 锐不可当(dānɡ) 摧枯拉朽( kū )
境,还要给别人厉害看?”只见毛泽东拿起笔,很 快以新华社记者名义写了一篇评论:《动员一切力 量,歼灭可能向石家庄进扰之敌》,交中央电台向 全国广播。评论中说:为了紧急动员一切力量,配 合人民解放军歼灭可能逃向石家庄一带的蒋、傅军, 党中央已向保定至石家庄沿线及其两侧各县发出了 命令,限令3天内动员一切民兵及地方武装,准备好
结构脉络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长江 南我
渡三
长 十 主体:渡江战斗于……诸城进击中
江万
大 军
背景: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利 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朱总司令的命令
整体感知
• 阅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和要素。
• 结构: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 渡江区域。概括介绍了人物、地点以及全局的战况, 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 个方面总领全文。 主体:二十日夜起,……课文最后。
路军的战况。同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一则全 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 百度文库大军横渡长江》。4月23日晚间,解放军占领了蒋 家王朝巢穴——国民党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城,宣 告国民党统治的彻底崩溃。
文体知识
消息
即狭义的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 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消息有比较固定 的格式,即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称为 “倒金字塔式”结构。
我是梅老师,我专注于中小学语文教育
关注和推荐梅语文、梅学堂,获取更多免费好资源 您的支持,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3.养成关注现实、关心时事、自主思考的习惯,形 成求真求实、冷静客观的思维方式,学会准确、负责 任、言必有据地表达。 (重点)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 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 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诗人、 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及领袖,毛 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主要作品有《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论 文,《沁园春·雪》《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 等诗词。
分是第
句。主体部分显示出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敌军节节败
退的一个四字成语是: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中,作者认为我西路军
取胜的原因是:

答案 :(1)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一 摧枯拉朽 (2)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 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 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答案:D 【点拨】A.馈—溃。B.度—渡,塞—sài。C.琐—锁。
2.一则消息通常不可缺少的三部分是( ) A.标题 主体 结语 B.标题 导语 主体 C.标题 主体 背景 D.标题 导语 结语
答案:B 【点拨】此题考查消息的结构。
3.根据原文填空。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电头是:
。导语部
本文不足二百字,却简而不陋,是大手笔,堪 称经典。对于渡江和战斗的情景,作者没有详细描 写,只是几笔勾勒,粗线条的介绍了渡江的时间、 地点及事件的结局。因为敌人“摧枯拉朽,军无斗 志,纷纷溃退”,在三十万大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所以也不值得去详细介绍。
主旨归纳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用慷慨激昂的语 言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胜况,表 现了我军将士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流露 出人民必胜、敌军必败的坚定信念。
不能,因为“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 更能够说明解放军的英勇。“溃退”更能说明国民 党军队败退的程度。这句话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赞 美的情感,字里行间透出了豪迈的情怀。
疑难突破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的是一场 大战,却只用了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作 者为什么不详细写渡江和战斗的情景?
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以利于作战,尤其要注重打 击骑兵等等。这篇文章马上由新华电台广播,傅作 义见我方对他们的计划什么都知道了,还做了准备, 并有了歼灭部署。他生怕遭到埋伏,只好偷偷地将 刚开出来的部队又撤回北平,这出现代“空城计” 就这样结束了。
课堂小练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督战(dū) 荻港(dí) 馈退(kuì) B.横度(dù) 要塞(sè) 即已(yǐ) C.封琐(suǒ) 歼灭(jiān) 摧枯拉朽(xiǔ) D.区域(yù) 泄气(xiè) 锐不可当(dānɡ)
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 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 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2日2时, 解放军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苏省江阴的 长达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在彻底摧垮敌人 的长江防线的同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 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
芜湖: 芜湖,简称为“芜”,安徽省省辖市。 荻港: 长江港口之一。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泄气: 泄劲或放弃。 歼灭: 消灭。 要塞: 指险要的关隘,亦作要隘,常出现在边城
的要害处。 业已: 已经。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整体感知
• 朗读课文,并填充下列内容。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诸城进击中。 背景: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结语:人民解放军……朱总司令的命令。
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的地点、渡过的人数。 表现了解放军攻击的神速和战果的辉煌。 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 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长我军志气,灭敌 军威风。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具体交代了东路 军的渡江作战情况。
• 消息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
◆多音字

sāi( 塞子 ) sè( 闭塞 ) sài( 要塞 )
dānɡ( 当之无愧)
kuì( 溃退 )

dànɡ(安步当车) 溃
huì( 溃脓 )
重点词语解释
经营: 筹划、组织、管理。 摧枯拉朽: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枯草朽木受
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文中 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溃退: 狼狈不堪地逃走,形容毫无秩序地撤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