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调查

—以河北省永年县某公立幼儿园为例

摘要

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提高其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有助于教师有效解决幼儿告状的问题。本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访谈法,对永年县一所公立幼儿园的大班幼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班幼儿中出现的告状以维护自身利益的告状内容最多;三种不同类型的告状内容在不同性别的幼儿中普遍存在;集体教育活动背景下,大班幼儿中出现的告状行为所占的比重最大;同时也发现了该幼儿园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一些特点,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对教师提供一定的教育参考。

关键词: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现状

Curr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for Children Complaint Behavior in the Top Class of Kindergarten with a Public Kindergarten in Yongnian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 for Example

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the behavior of children’s compl aint against others is not only good for cultivating children’s independence and forming the habit of resolving by themselves, but also helping teachers resolve this kind of problems effectively.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s and analyses preschool children of a Yongnian County Public Kindergarten by the natural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metho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many children in the top class of kindergarten safeguard their own interests to complaint others;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complaint content widely exist in the different gender; in collective education background, the complaint behavior of top class children accounts for the main propor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shows some characteristics complaint behavior in top class children. The study also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to provide some education reference for teachers.

Key words: Top class children, Complaint behavior, Current situation

一、问题提出

众所周知,幼幼关系和师幼关系是幼儿园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而告状行为

不仅体现了幼幼互动,也是师幼互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刘晶波在一项关于师幼互动行为的研究中发现告状是幼儿开启师幼互动行为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种,占总量的26.4%。因此,深入了解幼儿告状行为有利于提高教师处理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到教师要树立幼儿为本的基本理念。因此,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就“幼儿告状”这一具体行为来说,不仅要深入了解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特点等,也要在此基础上正确有效地处理幼儿告状事件,从而促进师幼关系和幼幼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上个学期为期两个月的大班幼儿教师实习中,“老师,她(他)搬了我的椅子”、“老师,她(他)没有擦桌子”等这样的告状的事情总是源源不断地在幼儿之间发生。据笔者观察,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无论是在区域活动还是在教学活动等其他活动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幼儿告状的现象,有的一天会多次告状。相关的研究资料也显示:在幼儿园中,每天大约有60%的幼儿都会向老师告状,有时每名幼儿在一天中告状的次数达5次之多。由此可见,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园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在实习期间,我发现幼儿不会对“告状”厌烦,但所在班级的教师仅仅在处理幼儿告状这一类行为就用去了大量的时间。因此,研究者希望立足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观察中去了解大班幼儿告状的内容、大班不同性别幼儿的告状内容是否存在差异等相关内容,期望为已有的研究做一些补充,同时也为教师正确处理大班幼儿告状行为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 告状告状最初的意思是诉说状况,后来引申为向官府诉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告状有两层含义:1.请求司法机关审理某案件;

2.向某人的上级或长辈诉说自己或者别人受到某人的欺负或不公正的待遇。

韩欣烨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认为告状指的是一种当人与人之间发生某种冲突或者矛盾且不能自行化解时出现的,需要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来解决的特定的人际行为。

纵观以上“告状”的概念,研究者发现“告状”行为的发生必须有三方力量的出现,且第三方通常具有一定的权威(对其他双方来说)。

2. 幼儿告状行为

刘晶波认为幼儿的告状行为是指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幼儿在他们认为自己受到来自同伴某一方面的侵犯、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或者教师的某一要求不相符时,而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该行为的突出目的是要阻止同伴的行为。

邢少颖认为在我国,告状行为不仅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行为之一,更是一种儿童特有的、比较典型的社会行为。具体来说,告状行为是指儿童由于发现他人违反班级规则或他人受到侵犯等原因而向教师发起的一种言语行为。

杨翠美认为幼儿告状行为指幼儿在他们认为自己受到同伴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的行为和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或教师的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互动行为。该行为的突出目的是借助教师权威去约束、改变或者阻止同伴的行为。

从以上不同的学者对于“幼儿告状行为”的不同的定义来看,笔者发现幼儿告状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体现了幼儿之间、师幼之间的互动;此外,引起幼儿告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1.与同伴关系不融洽,2.同伴的行为与班级的集体规则发生冲突。本研究将采用刘晶波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定义。

(二)相关理论依据

1.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之观察学习

班杜拉提出: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进行的学习。他认为儿童大多数的学习都是在社会环境中,通过观察其生活中他所认为的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的。他们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不需要做出反应,外在强化和切身体验也不是绝对必要的,只通过观察学习这一过程,就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行为。幼儿学习的方式也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观察和模仿,进而形成代替性经验。因此,对于幼儿来说,教师、同伴以及他们接触到其他的人和物,都可能会成为幼儿观察和模仿的对象。同伴或他人中出现的告状行为也会被幼儿所模仿。

2.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学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在1979年提出了颇有影响的社会生态学理论。他认为每个发展着的个体都是嵌于不同的相互影响的环境系统之中的,这些环境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个体的发展。根据对个体影响的直接程度由内向外扩展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宏观系统。对幼儿来说,幼儿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