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模式与结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一个 区域处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 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带来区域发展阶 段的跃迁。换句话说,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区
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 另一方面,各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处于特定发展 阶段的区域同时具有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产业结构 所具备的某些特征。特别是当区域发展处于过渡时 期时,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很快,这时必须加强 研究其发展方向和变化速度,把握时机,把资本投
• •
•
•
课题组将全国分为七大经济区,分别为:环渤海经济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 珠三角经济区(广东、海南、福建)、长三角经济区(上海、江苏、浙江)、中部6省综合经 济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大西南综合经济区(重庆、广西、四川、 贵州、云南、西藏)、大西北综合经济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 东北综合经济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从中国七大经济区的工业化水平看,经济区间 工业化差距明显。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同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不但远高于 全国水平,也高于东部工业化水平。
广告、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等。
• 第二、第三、第四阶段合称为工业化阶段,是
一个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阶段。 • 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内部结构 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 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 消费品在广Leabharlann Baidu群众中推广普及。
•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所谓技术密集型产业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 • 一是为生活服务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二是改造、 武装传统产业的新技术设备产业;三是新兴产业和 产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等。
向即将获得高速发展的新产业。
•
•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
2007年08月10日08:58
•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任组长的中国社科院“中国工业化进程”研究课题组 历时两年,通过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分析得出结论: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化 中期的后半阶段,预计最晚到2021年中国将实现工业化。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9日发布的首部工业化蓝皮书《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 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发布会上,陈佳贵宣布了这一论断。 陈佳贵表示,如果将整个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划分,并 将每个时期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那么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过半。这与大多 数学者的分析判断——“十五”期末中国的工业化大致处于中期第二阶段或重化工业 化阶段中的高加工度化时期——基本吻合。 以静态计算,如果在未来中国能够保持“十五”期间中国工业化水平的年均增长速度, 到2015至2018年,中国工业化将基本实现,这与国家提出的到2020年长期的现代化战 略目标要求是相符合的。即使按照“九五”和“十五”整个10年间中国工业化水平的 年均增长速度推算,最晚到2021年,中国将实现工业化。
化来推动的。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是
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 绝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化 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传统社会发展水平低, 基础设施、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
• 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以
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工业为 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 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
• 四、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 五、主导产业与结构优化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
中,量的变化和质的飞跃使区域经济发展呈现
出不同的阶段性,也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
(一)钱纳里发展阶段理论
•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 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9个准工业化国家(地 区)1960—1980间的历史资料,对经济发展进 行实证研究,提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都会规律性地经过6个阶段,从任何一个发展阶 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迁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
•
从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板块的工业化水平看,东部工业化程度居首位,已进入 工业化后期;东北次之,为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本报告中的四大经济板块分别是 东部10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广东、海南、福建、上海、浙江、江苏)、中部 六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12省区市(重庆、广西、四川、贵 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东北三省(辽宁、吉林、 黑龙江)。 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人均GDP,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制造业产值占总商品 比重,人口城市化率,第一、二、三产业就业比等五个指标来衡量地区工业化进程。
• 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 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 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 发展,这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 • 重化工业是规模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的产业,制 造业的大规模发展能够支持区域经济增长达到 较高的速度,因此,工业化中期阶段通常也是 区域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阶段。
•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二产业协 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
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 该阶段主要特征是在第一、第二产业获得较高水平
发展的条件下,第三产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是区
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领
域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信息、
• 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阶段性,不同的阶段
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 任何一个阶段的核心内容。一个区域的产业发 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区域经济发展的 潜力和水平,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能否健康发
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本章结构安排
• 一、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 三、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 当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生产的专
业化及社会分工已广泛发展,往往在生产某一 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在全国甚至于全世界寻求 在该领域发展最好的合作伙伴,以求质量的完 美。正因为如此,同处于后工业化社会的国家 和地区为了协作的需要,相互投资占很大比例。
• 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 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 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 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追求个性。 • 现代化社会是一个用知识和智能来追求个性发 展的社会,其投资领域主要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和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服务业,多样化是其基 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