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说课稿
《如梦令》李清照的教案
《如梦令》李清照的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解读李清照的《如梦令》,使学生了解宋代词人的创作风格,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如梦令》的艺术特色;欣赏并背诵《如梦令》。
第二章:作者介绍2.1 作者背景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有“词中之冠”之称。
2.2 作者成就李清照的词风格清新脱俗,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第三章:诗歌内容解析3.1 诗歌背景《如梦令》是李清照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渴望。
3.2 诗歌译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第四章:艺术特色分析4.1 语言特色4.2 修辞手法诗歌运用了对比、设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
第五章:教学活动5.1 朗读诗歌让学生多次朗读《如梦令》,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5.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色,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5.3 背诵诗歌引导学生背诵《如梦令》,加深对诗歌的印象。
5.4 写作练习以《如梦令》为灵感,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词。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的本章旨在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如梦令》的理解程度和诗词鉴赏能力。
6.2 评价方式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6.3 评价内容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艺术特色的分析、朗读和背诵的表现。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材资源《如梦令》原文、注释和译文,相关李清照的词集或选集。
7.2 网络资源有关李清照的生平介绍、词作解析的网站和文章。
7.3 音频视频资源朗读《如梦令》的音频视频材料,有关李清照的纪录片或讲座。
第八章:教学拓展8.1 相关诗人介绍介绍其他宋代著名词人,如苏轼、辛弃疾等,让学生了解其词风特点。
8.2 诗词创作活动组织学生尝试创作词,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李清照《如梦令》说课稿范文
李清照《如梦令》说课稿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清照《如梦令》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清照《如梦令》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经典诵读一直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但如何引导学生诵读的课实在是太少,本课通过李清照的前后时期的创作情感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理解。
最终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通过诵读,积累诗词名句。
2、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作品,了解李清照人生遭遇对词作的影响。
3、解读李清照,感悟易安情怀。
“三分诗七分读”,所以诵读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囿于时代和年龄的限制,体会诗人人生前后的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等。
在学法上,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于以前的古诗文教学注重文本的分析而对诗歌的诵读和诗人的感悟停留在表面,所以虽然学过很多古诗,但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学过之后脑海中印象并不深刻,所以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先让学生通过自读,听读、朗读、带着问题读这些方式使学生在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再由学生自主鉴赏,教师指导学习。
三、教学过程为了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环节展开:(一)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积累诗词名句。
2、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作品,了解李清照人生遭遇对词作的影响。
3、解读李清照,感悟易安情怀。
(二)重难点1、解读词的意象,把握词的意境。
2、理解作品中"愁"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猜人物: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李清照2、出示目标3、作品背景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侵时,他们为避兵乱,流落南方,丈夫病死后,李清照境遇孤苦,在历经国破家亡、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历尽人生坎坷,所以词情极为悲戚。
如梦令教案
如梦令教案如梦令教案范文汇总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梦令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如梦令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学过程:一、话题引入,通读全词。
1、了解诗与词的不同出示李清照的词,比较诗与词有什么不同?——诗每行字数一样,词不一样,有长有短。
——读起来的气势不一样。
——题目的不同。
(了解词牌名)2、认识诗人——李清照(课件出示:李清照生平简介)二、初读体会,把词读“胖”1、播放音频:听读2、自己试读,挑生朗读。
3、把词读“胖”根据课件提示的注释,理解词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读懂了那句词或哪个字的意思。
自由交流。
三、深读品味,把词读“瘦”1、我们能不能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看看,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小声地读一读,品一品。
自由交流。
2、围绕“醉”字美读全词,想象画面。
(板书:醉)——醉态一:醺醺沉醉,忘记了回家:“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醉态二:醺醺沉醉,找不到回家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1)你强调了“晚”,为什么强调它?①喝酒喝了很长时间②天色晚,看不清。
(2)你强调了“深处”,说说看!想象一下:①放眼望去,你看到……②深深地嗅一下,你会感觉……诗人真的是喝醉了,(板书:酒醉)——醉态三:醺醺沉醉,不找回家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让我们想象一下:视觉上,那时的天空……荷塘……鸥鹭……(关注色彩:绿叶、红花、白鹭、余霞,落霞与鸥鹭齐飞,荷塘与天空同色,这是一种梦幻的色彩)听觉上,你的耳边萦绕着……(鸥鹭扑棱声、鸣叫声;水声,惊叫声、划桨声、嘻笑声、歌声、岸边的偷笑声……)深深地闻一闻,沁入心脾的是……;皮肤上感受到的还有……甚至,还有惊起一滩鸥鹭之后的无限遐想。
如梦令昨夜李清照教案范文
如梦令·昨夜李清照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如梦令·昨夜》这首诗;(2)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李清照的生平简介;(3)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清照的才情与不幸命运,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背诵和理解;(2)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关键字词的翻译和解释;(2)诗歌创作背景和李清照生平的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诗歌内容,了解李清照的生平背景;(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3)设计教学活动和提问。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了解诗歌的大意;(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3)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李清照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如梦令·昨夜》,激发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节奏和韵律;(2)学生自主翻译诗歌,理解字词含义;(3)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和指导,总结诗歌的主题思想。
4. 诗歌欣赏(1)让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美,提高审美情趣;(2)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营养,丰富内心世界;(3)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培养爱国情怀。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2)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美学价值;(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学习和思考。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如梦令·昨夜》;2. 深入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写一篇简要的传记;3. 选择一首李清照的其他诗词,进行分析鉴赏;4.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024《如梦令》说课稿范文
2024《如梦令》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如梦令》,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如梦令》是中学语文课程(高中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诗词。
它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创作的曲子,以细腻的描写、流畅的语言和婉转的意境而闻名。
这篇诗词既有丰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也有深刻的人生触动,是中学阶段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文学素养,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如梦令》的主题和意境,掌握词牌曲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技巧。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理解和鉴赏古代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表达和创作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如梦令》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掌握词牌曲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技巧。
难点是:鉴赏《如梦令》的文学价值和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和创作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本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因此,我将采用以启发式探究为主的教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
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的实际体验和情感投入,我将结合多媒体资源进行视听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如梦令》的古曲音频和视频资源,以及相关的课件和诗词赏析材料。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我可以直观地呈现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如梦令》的古曲音频和展示相关的诗词赏析材料,激发学生对于古代诗词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环节二、理解诗词内容通过分析诗词的表面意义和深层含义,让学生对《如梦令》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有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欣赏诗词中的文字表达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
李清照如梦令说课稿
李清照如梦令说课稿李清照如梦令说课稿《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说课稿一、说教材《如梦令》之“昨夜雨疏风骤”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拓展阅读《诗词五首》中的其中一首。
是李清照早期的一首作品,感情和意境的创造和上别具一格。
它写得一波三折,展示的是一幕具有情趣的生活小剧:夜晚风雨交加,作者醉酒沉睡,一觉醒来,恰为侍女进屋卷帘。
作者拥帘问,侍女却随口回答:海棠依旧;看着窗外被风吹得七零八落的红花,作者不满侍女的回答,连声问:你可知道,枝繁叶茂的时候那红花却已经凋落了。
作者睡醒之后即询问侍女,所问何事却一字未提,不满侍女的回答,却透露出作者惜花之情,含蓄深蕴。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能大致理解诗词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
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词人所表达的真实情感。
必须结合词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可能会在品悟“意象”(形象)的时候把握不准,而是对一个图象有个感知的认识,这里需要教师的耐心带着品悟。
三、说学法读:(1)朗读,进行初步的理解性的朗读,要注意字音的正确,不添字漏字,不重复,不移位,不破句,充分熟悉课文内容。
分析完课文再进行欣赏性朗读,深入理解课文。
(2)速读,带问题速读,解决问题。
(3)品读,古代诗词要仔细品读,才能领会其中意境。
思: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要求。
议:即讨论,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老师的质疑,相互讨论,进一步理解课文。
练:(1)进行诗词背诵训练,培养学生背诵,领会诗词的能力。
(2)进行诗词再创作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当堂背诵这首词,学会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去理解诗词所包含的情感(方法与过程:以读促品,通过朗读、品读词句,理解作者情感,了解作者前期作品的风格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品、吟,培养学生学习宋词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反复品读,理解词句的含义难点:借助资料的阅读,反复品悟,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五、说步骤一、导入课题:让学生听《月满西楼》“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老师:这首歌好听吗?知道歌词是谁写的吗?老师:其实,这首歌的歌词就是一种文学形式,这种形式叫做“词”,关于词,大家知道多少?(请学生介绍自己对词的认识)然后课件出示有关词的文学常识,帮助学生了解词。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XX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第一节教学目标:1. 学习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理解《如梦令》的词意和艺术特色。
3. 分析和欣赏《如梦令》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1. 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对宋代词坛的影响。
2. 《如梦令》的词意和艺术特色。
3. 《如梦令》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对宋代词坛的影响。
2. 《如梦令》的词意和艺术特色。
3. 《如梦令》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关于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教学PPT:展示《如梦令》的词句和翻译。
3. 参考资料:相关的研究论文和评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对宋代词坛的影响。
2. 提问学生对《如梦令》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该词的初步理解。
二、词意解析(15分钟)1. 讲解《如梦令》的词意,解释关键词和短语的含义。
2. 引导学生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情感,理解词人的创作动机和情感表达。
三、艺术特色分析(15分钟)1. 分析《如梦令》的艺术特色,包括词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
2. 引导学生欣赏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对仗等,并解释其艺术效果。
四、情感表达探讨(15分钟)1. 引导学生探讨词中的情感表达,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体验。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词人的情感进行对比和反思。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如梦令》的鉴赏文章,分析和欣赏词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析和欣赏,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李清照的《如梦令》。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意象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也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第六节教学目标:1. 深入了解李清照的其他著名作品。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说课稿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说课稿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说课稿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到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6课的第二首词《如梦令》。
一、教材分《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
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途中误入藕花深处,把栖息的鹭都吓飞了。
作者遣词、造句一如内容一样的平实、自然。
侧重写景,情景交融。
通过景物的刻划来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意境创造含蓄而深沉。
新课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学生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藕”这个生字,理解、感悟词意。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吟诵古词,掌握学习古词的方法,激发学生诵读、记忆、积累的兴趣。
情感目标:通过词句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意境,感悟古词的韵味,领悟词人所寄予的丰富情感。
“只有入境,才能悟神”,我把想象意境,领会词情,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法与学法1、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将教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和“以读代讲教学法”。
2.学法:首先,“边读、边想、边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
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读准、读懂、读好”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高。
`其次,让学生在具体感悟美的活动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著名古诗词评论家张中行先生曾说过:阅读古诗词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透过语句及意义而唤起诗情,走入诗境。
鉴于这点,我打破常规,改革古诗词教学的传统做法;创设情景,以读为本、以学定教、发挥想象,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具体过程如下:一、渲染意境,激发情趣古诗词追求的是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
李清照《如梦令》教案
李清照《如梦令》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介绍1.1 诗人简介介绍李清照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强调李清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1.2 诗歌背景解释《如梦令》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简述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夫妻情缘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二章:诗歌内容分析2.1 诗歌主题阐述《如梦令》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爱情、怀旧、离愁等。
分析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和情感表达方式。
2.2 诗歌结构解析《如梦令》的诗歌形式和结构特点,如平仄、韵律、对仗等。
强调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第三章:词牌特点讲解3.1 词牌介绍讲解“如梦令”词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分析“如梦令”词牌的格律要求和音乐特点。
3.2 词牌示例选取其他词人的“如梦令”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
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词人在同一词牌下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
第四章:诗歌翻译与解读4.1 翻译练习给出《如梦令》的英文翻译,供学生参考和讨论。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进行诗歌翻译的实践。
4.2 解读练习提供一些关于《如梦令》的解读文章或评论,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解读诗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五章:创作与表达5.1 创作指导提供一些关于创作“如梦令”词牌的指导和技巧。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牌知识和创作技巧,进行自己的创作实践。
5.2 表达与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小组讨论和评价。
选取一些优秀的创作进行全班的分享和欣赏。
第六章:诗歌鉴赏与欣赏6.1 鉴赏方法介绍介绍古典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关注、作者、注释等。
强调鉴赏诗歌时的感受与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6.2 诗歌欣赏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如梦令》的诗歌欣赏活动,如朗读、默写、背诵等。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美感,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
第七章:诗歌与文化背景7.1 诗歌与宋代文化分析《如梦令》中所反映的宋代社会文化背景。
探讨李清照的诗歌创作与宋代女性地位的关系。
7.2 诗歌与传统价值观探讨《如梦令》中所体现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如梦令》教案(示范文本)
《如梦令》教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诗词创作的王国中,男诗人、词人尤多,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都蜚声诗坛词坛,而宋朝出了一位女词人,极为有名,极富才华,她就是南宋词人——李清照(出示图简介作者)。
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李清照写的词,(出示课题)。
根据你对词的了解,你觉得诗和词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出示有关于词的知识)词,古代又称长短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最初的词,是歌词,是按照一定的曲谱填写的。
曲谱又称词牌。
《如梦令》就是词牌。
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词牌没有题目。
一般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来作为题目。
这首词很短小,数数,整首词共——33个字,也没有上下阕之分,是一首小令。
记述的是李清照少女时代一次郊游经历的经历。
二、出示提纲,自学交流:(出示自学提纲)1、扫清生字,读通词的内容。
2、理解字词,明了词意。
(出示有关字词的意思)3、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想象画面,感悟词情。
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1、感知课文《如梦令》。
(1)听配乐朗读,然后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通句子。
(出示带间隔符号的整首词)(2)指名读(正音:兴、藕)。
齐读。
(3)结合注释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4)学生说后出示译文。
教师相机提问点拨:1、本首词写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2、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3、出现了什么突发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这一事件?4、作者的心情怎样?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品i司过渡: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词的意思,明确了作者有表达的思想。
谁能有感情的朗读全词,把作者沉醉、惊慌、愉悦的心情波折读出来。
(1)学生自读品味。
(出示幻灯6)(1)指名读。
(2)教师总结:李清照的这首词,以自己的心情变化为线索,表达了对生活、对大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她还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她其中的另一首《如梦令》和《一剪梅》四、课外拓展:出示《如梦令》和《一剪梅》全词1、范读2、引导学生赏析3、背诵五、作业想像《如梦令》所描绘的景象,把它写下来。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说课稿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说课稿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到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教学设想:本文是李清照的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雅致的词,,是李清照的惊世之作,女主人憧憬美好生活,关切着美好的事物,无忧无虑,敏感而多情。
教学本词,应结合她生活的特定背静来理解,教学时可以拿〈入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类比,以加强学生的理解。
另外就是要注重学生横向的迁移,能够回忆起以前所学的李的相关诗词,第三就是引导学生对其思想的把握,从而领会词的意境,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欣赏水平。
需要说明,本词最适用诵读,意会,也许任何的解读都是多余的。
(二)课标设计:
1、反复朗读,理解词意;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古代词的形式和特点;
4、体会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给苯词带来的艺术效果;
5、融入词情画意之中,探究词的情趣和意趣;。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XX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第一节教学目标:1. 学习并理解《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诗意和背景。
2. 分析并欣赏李清照的词风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诗意。
2. 分析李清照的词风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 对李清照词风的鉴赏和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课文、词人背景、词风特点等。
2. 准备相关的文学鉴赏指导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词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向学生介绍李清照的背景和词人的地位。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展示《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全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诗句的美感。
2. 逐句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和情感。
三、诗句分析(15分钟)1. 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引导学生欣赏李清照的词风,如细腻、柔情、含蓄等。
四、文学鉴赏指导(10分钟)1. 提供相关的文学鉴赏指导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人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
2.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提出问题并讨论。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行词作文或者写一篇关于李清照词风的赏析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解析《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使学生了解了李清照的词风和修辞手法,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境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文学鉴赏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人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第六节教学目标:1. 加深对《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理解和欣赏。
2. 分析李清照的词风特色及其在词坛的地位。
3. 通过创作,提升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
李清照《如梦令》说课稿
李清照《如梦令》说课稿李清照《如梦令》说课稿1一、说设计意图:1、这节课的题目是《走近李清照》,目的在于尝试和实践文言诗词教学中一种充满新意、美意的课型“文学欣赏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能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使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课标在7-9年级的要求中说: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评价。
对作品中的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根据课标的这种高层次的教学要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小说、戏剧、文言诗词等文学欣赏课文或单元。
余映潮老师说在教学文学欣赏课文或单元时,文学欣赏课尤有新意和美意。
一般来说一个学段的语文教材中大约有20篇以上的课文需要运用这种课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本单元的《词五首》一课中选编了宋词中豪放派和婉约派代表词人的作品,这是对学生进行古代诗词欣赏教学的极好机会。
《词五首》一课中选编了宋词中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的《武陵春》,为增加课堂教学的厚度,让学生对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诗词有更深入更系统的了解。
在教学中我按时间的顺序将初中语文课本中编排的李清照的三首词《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和她同时期的三首代表作综合在一起,设计成一节李清照诗词的文学欣赏课。
3、在教学思路的设计上将采用背景穿插、音画烘托、对比体会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李清照诗词美读—品析—想象—评说的欣赏活动,4、选用音乐《高山流水》、《琵琶语》、《寒鸦戏水》、《醉花阴》歌曲《一剪梅》《声声慢》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熏陶作用,激发学生对李清照的热爱之情和古典诗词的兴趣。
二、说教学内容1、品读《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重点品读《武陵春》。
2、联读欣赏《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
如梦令教案7篇
如梦令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事迹材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comprehensive reports, reflectio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historical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rehensiv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如梦令教案7篇一个有效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书写教案中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如梦令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李清照《如梦令》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李清照《如梦令》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教学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如梦令》。
(2)理解《如梦令》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词牌特点。
(3)分析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如梦令》。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感受古代诗人的人文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如梦令》的字词、句式和词牌特点。
(2)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难点:(1)分析诗中的艺术特色。
(2)联系创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清照及《如梦令》的创作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词牌韵味。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结合工具书,理解字词句意。
(2)组内交流,解答疑难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析词中的意象,如“绿肥红瘦”、“昨夜雨疏风骤”等。
(2)探讨词人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的心情。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如梦令》的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学生齐背《如梦令》,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2. 深入解读(1)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讨论词牌的特点和词人的创作风格。
3. 欣赏与感悟(1)学生分享自己对《如梦令》的感悟和欣赏心得。
(2)教师引导,总结评价。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词牌《如梦令》在古典诗词中的地位和价值。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如梦令》。
2. 结合课后注释,翻译词中的难点句子。
3. 思考:《如梦令》中的意象和情感如何体现李清照的生平遭遇?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李清照的生平图片和相关诗词,为学生营造一个感受李清照词风的情境。
2. 对比教学:将《如梦令》与其他李清照的词作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人的创作特点。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如梦令·李清照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其词风的独特之处。
2. 通过分析《如梦令》的词意、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如梦令》的词意、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2.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教学难点:1. 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对李清照词风的把握。
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如梦令》全文、李清照生平介绍、词意分析、词语解释、句式分析、修辞手法解析。
2. 学生用书:《如梦令》全文、李清照生平介绍。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词,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及作者。
2. 教师简介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李清照的词风特点。
Step 2: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逐句解析《如梦令》,解释生僻词语,分析句式结构。
2. 分析《如梦令》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引导学生品味《如梦令》的意境,感受李清照的词风。
Step 3: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如梦令》中的意象,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意境。
2. 各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Step 4: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如梦令》的词意、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的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李清照其他作品,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Step 5: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课下背诵《如梦令》。
2. 选择一首李清照的其他词作,分析其词意、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下节课进行分享。
三、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如梦令》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李清照词风的感受。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回答问题积极性、小组讨论表现。
《如梦令》 说课稿
《如梦令》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如梦令》。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如梦令》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语言简洁,意境优美,以寥寥数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感受。
这首词所在的教材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古代诗词,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具体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词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思维活跃,喜欢通过多种方式来学习和探索知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词的意思,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赏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含义,体会词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词人用词的精妙,领悟词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词的意境。
3、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教学过程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的重点部分。
(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优美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同学们,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你们会想到哪些诗词呢?”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如梦令》。
(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
3、学生再次朗读,初步感受词的内容。
《如梦令》李清照的教案
《如梦令》李清照的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如梦令》李清照的教案《如梦令》李清照的教案导语:《如梦令》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写的惜春的词,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本店铺为您整理的《如梦令》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倾听文字的声音。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如梦令李清照教案李清照的《如梦令》,其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形容绿叶繁茂、红花萎谢的情景。
“应是”也包含着女主公简单的心理。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如梦令李清照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忙。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一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词的有关学问,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吟诵词,以“沉醉”为切入点,感悟词人的欢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妙生活的喜爱。
体会词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以“沉醉”为切入点,想像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
体会李清照的词作特色。
四、教学方法诗歌教学重点应在读上下功夫,因此,教学本诗重在教会同学读,采纳反复诵读法,让同学在读中悟,读中品,读中感。
再用比较的方法,供应另外一首李清照的词作,了解词的特点,感悟的写作风格。
诗歌重在读,学习本诗,要让同学加强诵读,适当加以指导,充分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大家还记得《夏日绝句》吗?(齐背)2、说说你了解的李清照的相关状况。
3、出示幻灯,简介李清照补充:古代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
她却被称为“一代词宗”,词史地位好比诗中李白。
我们今日要学的《如梦令》(板书齐读),就是她和你们差不多大的时候写的。
3、今日我们学习李清照的一首词《如梦令》4、同时呈现诗与词:轻轻地读,你发觉词与诗在表现形式上哪儿不一样?5、简介词的特点词起与唐,盛于宋。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
每一句的字数、节拍,包括演唱的旋律都是靠词牌来规定。
这里的词牌就是(如梦令)。
许多词没有题目,我们往往用第一句来当它的题目。
所以这首词的.题目也可以叫(常记溪亭日暮)数数它有几行?(6)再数数每一行有几个字(老师手势引导,同学读一行报一行数字665646)?全部的如梦令,都是这样的结构。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通过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让学生了解宋代词的发展历程,感受词的魅力。
1.2 教学目标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文学地位。
分析《如梦令》的艺术特色。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教学内容李清照的生平简介《如梦令》的词牌特点《如梦令》的文学鉴赏第二章:李清照生平简介2.1 时代背景介绍宋代词的发展历程,以及词人在这个时期的地位。
2.2 李清照生平李清照的生活年代李清照的文学成就李清照的词风特点2.3 李清照的文学地位李清照对后世的影响李清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三章:《如梦令》词牌特点3.1 词牌介绍解释《如梦令》的词牌特点,如平仄、韵脚等。
3.2 词牌与词作的关系分析《如梦令》的词牌如何体现词作的情感。
第四章:《如梦令》文学鉴赏4.1 词作解析对《如梦令》进行逐句解析,解释词语、意象的含义。
4.2 艺术特色分析分析《如梦令》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
4.3 情感表达探讨《如梦令》所表达的情感,如怀旧、思念等。
第五章:实践与拓展5.1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如梦令》为词牌的词作。
5.2 课后作业让学生阅读其他李清照的词作,分析其艺术特色。
5.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李清照的词作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现代创作中运用李清照的词风。
第六章:宋代词的背景与文化6.1 宋代词的兴起探讨宋代词兴起的背景,如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等。
6.2 词与诗的关系分析词与诗在形式和内容上的联系与区别。
6.3 宋代词人的群体特点总结宋代词人的共同特点,如情感表达、用词习惯等。
第七章:《如梦令》的文学价值7.1 词作的历史地位分析《如梦令》在李清照词作中的地位,以及其对宋代词的贡献。
7.2 文学批评与评价介绍历代对《如梦令》的批评与评价,分析其文学价值。
7.3 《如梦令》的传承与影响探讨《如梦令》对后世词人的影响,以及在现代文学中的应用。
第八章:比较研究8.1 与同代词人的比较与同代词人如苏轼、辛弃疾等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如梦令说课稿
李清照如梦令说课稿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说课稿
一、说教材
《如梦令》之“昨夜雨疏风骤”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拓展阅读《诗词五首》中的其中一首。
是李清照早期的一首作品,感情和意境的创造和上别具一格。
它写得一波三折,展示的是一幕具有情趣的生活小剧:夜晚风雨交加,作者醉酒沉睡,一觉醒来,恰为侍女进屋卷帘。
作者拥帘问,侍女却随口回答:海棠依旧;看着窗外被风吹得七零八落的红花,作者不满侍女的回答,连声问:你可知道,枝繁叶茂的时候那红花却已经凋落了。
作者睡醒之后即询问侍女,所问何事却一字未提,不满侍女的回答,却透露出作者惜花之情,含蓄深蕴。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能大致理解诗词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
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词人所表达的真实情感。
必须结合词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可能会在品悟“意象”(形象)的时候把握不准,而是对一个图象有个感知的认识,这里需要教师的耐心带着品悟。
三、说学法
读:(1)朗读,进行初步的理解性的朗读,要注意字音的正确,不添字漏字,不重复,不移位,不破句,充分熟悉课文内容。
分析完课文再进行欣赏性朗读,深入理解课文。
(2)速读,带问题速读,解决问题。
(3)品读,古代诗词要仔细品读,才能领会其中意境。
思: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要求。
议:即讨论,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老师的质疑,相互讨论,进一步理解课文。
练:(1)进行诗词背诵训练,培养学生背诵,领会诗词的能力。
(2)进行诗词再创作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当堂背诵这首词,学会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去理解诗词所包含的情感(
方法与过程:以读促品,通过朗读、品读词句,理解作者情感,了解作者前期作品的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品、吟,培养学生学习宋词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反复品读,理解词句的`含义
难点:借助资料的阅读,反复品悟,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
五、说步骤
一、导入课题:
让学生听《月满西楼》“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老师:这首歌好听吗?知道歌词是谁写的吗?
老师:其实,这首歌的歌词就是一种文学形式,这种形式叫做“词”,
关于词,大家知道多少?(请学生介绍自己对词的认识)然后课件出示有关词的文学常识,帮助学生了解词。
刚才我们听的歌中歌词的词牌叫《一剪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清照的另一首词《如梦令》
课件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这首《如梦令》是李清照早期写的,要想很好地了解这首词的内容,我们有必要对作者有一些了解。
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李清照,去认识一下这位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女词人。
二、走近作者(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三、理解课文
【读】
听名家朗读(注意读音、语气)
初读课文,认识字词,疏通文意。
同桌互读(注意纠正同桌的读音、节奏)
分别请学生朗读、学生点评
【疏】
结合注释,参看材料,找出你觉得理解困难的词句
大致理解课文意思。
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
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
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
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品】
“昨夜雨疏风骤”:请思考,这是什么时候的风和雨,又是怎样的风和雨?
“浓睡不消残酒”:“浓睡”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浓睡”?把“浓睡”改为“沉睡”、“酣睡”好吗?为什么?“不消残酒”暗示着什么?
(用“浓”来形容睡得沉,不但很新颖,而且联想意义很贴切。
浓和酒联系在一起,浓睡和残酒,在文字上是反衬;但在意义上却是因果。
因为浓睡,所以醒来,残酒还没有完全消退。
“浓睡不消残酒“暗示着她喝酒是用来消愁的啊!)
“试问卷帘人”:女主人公会怎么问?她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问卷帘人?“试问”只是小心翼翼地问的,“试问”的“试”字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只因为她太在意那些花儿,不忍看它们凋零了啊!女主人公昨夜就已知道,经过风雨之后,今朝的海棠定是落红满径了。
之所以试问,不是真有疑问,而是自己不忍亲见落花的悲惨,一个“试”字,将这种复杂的心理委婉地传达出来。
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却道海棠依旧”的“却”字有丰富的内涵,请同学们说说看。
(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
) 为什么卷帘人会回答“海棠依旧”呢?
(只是因为卷帘人对这些花可不像诗人那样敏感啊,而且是一点也不敏感,所以她才会回答“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什么要用两个“知否”?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用疑问来肯定,比用肯定更加肯定,而且连用两个知否,说明诗人很坚定,很固执,不相信你亲眼看到的,只相信我自己想象的。
应该用非常肯定的语气来读。
)“绿肥红瘦”,形容绿叶繁茂、红花萎谢的情景。
“应是”也包含着女主公复杂的心理,你能替她就出来吗?
(你哪里懂得,娇嫩的海棠花怎么能经得起狂风骤雨呀。
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
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
)“绿肥红瘦”历来为人称道,说说好在哪些方面?
“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
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
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她又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