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妇女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一、中国农村妇女就业现状
总量上,根据200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农村从业人员这几年来稳步增长,从2000年的47 962.1万人上涨到2004年的49 695.3万人,其中,不仅包括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也包括了转移到其他产业的从业人员。而农村妇女从业人员也在逐年增长,从2000年的22 444.3万人上涨到2004年的23 169.5万人;且从2001年开始,其增长幅度有逐年微弱上升的趋势。
时间上,女性劳动力的平均农业劳动时间较长,而平均非农劳动时间较短。据2003- -2004年《中国就业报告》指出,2002年,全国女性劳动力平均农业劳动时间为7.11个月,女性平均非农劳动时间为2.55个月,但农村妇女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外出务工时间为8.6月,比男性高12.2%。
收入上,农村妇女就业平均收入低于农村男性就业。我国农业是基础产业,效益比较低。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非农产业与农业的收入差距越发明显,农村男性也越来越多转移外出打工。逐渐地,外出打工的男性带回家的收入形成了其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外出男性也成为了家庭的支柱。据就业报告指出,2002年,农村妇女外出劳动力的平均月工资为566.7元,虽然比2001年增长4.9%, 但比男性低24%;而年平均务工收入则为4 885元,比男性低14.4%; 女
性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年平均消费为2 118元;寄带回家现金占年务工收入的47.5%,低于男性的53.2%;农村妇女从事非农性生产经营获得的报酬为总收入的13%,比男性低9.6个百分点。
劳动力转移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于产业间转移。据2003- 2004年《中国就业报告》中指出,2002年,中国农村劳动力继续保持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的趋势。农业劳动力比重为72.54%,比2001年下降1.94个百分点。农业劳动逐渐呈现出女性化趋势,而农村妇女的农业生产也大多是为了满足家庭口粮的需要。据2002年的《中国就业报告》指出,2001年从事纯农业劳动的农村妇女比例为82.1%,比男性高17.4个百分点。而兼营非农性生产经营活动的男性为35.3%,比女性高近一倍。另-方面在于地区间转移。外出流动就业主要以男性劳动力为主。
据2003- 2004年《中国就业报告》中指出,在2002年,女性占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人数的比例还不到1/3。接受教育和培训上,农村妇女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整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在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妇女,就业较多地集中在低层次的职业;即使能进入较高层次的职业,其职务级别也比较低。据2002年《中国就业报告》所述,尽管有数字显示,女性中在各级担任负责人职务的比例有所增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高于男性,但在这两类职业中,女性收入占同类男性收入的比例仅为57.9%和68.3%,低于平均水平。
社会保障方面,农村社会保障严重缺乏,农村养老、医疗和救济问题突出。
对于大多数农村妇女来说,依旧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及其他基本的保险。特别是面对越来越多未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保障体系并不能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
二、中国农村妇女就业现状的原因分析
农村妇女受到严重的思想束缚与家庭观影响。我国本身就是一个传统的国家,几千年来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深入人心。尽管经历着改革开放,但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的缓慢,开放程度的受阻,使得这部分农村妇女依旧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依旧具有强烈的家庭观念。对于这一部分农村妇女来说,家庭仍然是她们生活的重心,她们不能也不希望脱离家庭外出就业。相夫教子、服侍长辈是她们的最优选。而对于有一部分农村妇女来说,尽管希望外出就业,但却受到长辈、丈夫或孩子的牵制。或是因为丈夫已经外出,或是因为要照顾老人和孩子,使得她们不得不留在家里。
每天家务劳动时间长使得农村妇女少参与就业。从由国家统计局、全国妇联进行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中发现,就全国而言,女性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为254.1分钟,远远超过男性的93.1分钟。在农村,这种情况更甚。农村妇女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是267.4分钟,比城镇妇女多了53.3分钟,而比农村男性的家务劳动时间则多了两倍多。繁重的家务劳动,使得妇女减少了寻求就业的时间,减少了创收的机会,直接影响了农村妇女的就业。另- 一方面,繁重的家务劳动也使得农村妇女身心疲倦,影响了其参与就业的体力与质量,同样影响了农村妇女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