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依托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

合集下载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教育教学问题深化研究的一种教研形式,其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下面介绍一些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

一、建立学科教研组学科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基本单位,学科教研组由同一学科的教师组成,共同深入研究学科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制定教学改进方案和实施计划,在实践中检验方案的可行性,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教研活动。

二、开展课题研究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开展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一种系统性、定向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其实践性非常强,能够深入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竞争力。

开展课题研究的关键是要选好课题,需要从教学实践中出发,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和问题,确定切实可行的课题。

三、开展教学观摩学校可以组织教学观摩活动,通过学科组、年级组或课程组的组织,教师相互观摩,可以互相交流教学经验、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分析整个过程中的优缺点,形成共识,互相启发,提高教学水平。

四、举办教育教学研讨会教育教学研讨会是一种开放、高效、有效的教研形式,通过邀请一些有着较高的教学经验的教育专家、名师和管理者,在研讨会上共同探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研实践的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五、开展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是促进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必要手段。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线下面对面交流、网络互动交流等,让教师们能够更好地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接受他人的批评与建议,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学校可以与其他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等联合开展教育课题研究,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通过多方研究,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成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

七、建立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校本教研的开展离不开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

学校可以建立校本教研平台,提供教研资源,建立教研档案,建立教研风向标,激发教师的学习创新热情,形成教师自主研究的跨学科、跨年级、跨校区合作机制,形成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

教研组建设推动校本教研

教研组建设推动校本教研

教研组建设推动校本教研摘要校本教研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单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推进校本教研的关键。

本文以一篇文章的中心观点为基础,结合网上相关资料,从教研组长的作用、教研组的责任、教研活动的开展等方面,探讨了如何以教研组建设助推校本教研,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一、教研组长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教研组长是教研组的灵魂和核心,是校本教研的领导者和推动者。

他们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教学教研能力,还要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学科研究能力,更要有服务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

他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确定教研方向和目标。

教研组长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课程特色等,结合学科的发展趋势、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等,明确教研组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为校本教研提供指导和保障。

组织开展教研活动。

教研组长要根据工作计划和目标,合理安排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听课评课、备课讲座、课题研究、专题培训、交流访问等,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培养优秀人才。

教研组长要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尤其是年轻教师和新进教师。

他们要通过以老带新、一对一辅导、分层培养等方式,为每位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搭建成长的平台和机会,培养他们成为优秀的学科骨干和专家。

推广科研成果。

教研组长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创新理论与实践。

他们要及时总结和推广优秀的科研成果,如论文、课件、案例、模式等,使之转化为实际效益,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品牌建设做出贡献。

二、教研组要承担起培养教师的重任校本教研活动的核心任务在于全面推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并以辅助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为实施策略。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高效的培训体系的支持。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支持平台,教研组有必要承担起培养教师的重要职责。

怎样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

怎样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

浅谈如何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建立“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的需要,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必然要求,是“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必经之路。

一、怎样组织校内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也是团结新老教师,同伴互助,共同进步的一条纽带。

抓好教研组的活动,使教研组真正搞教研,是教学管理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如何组织好教研活动,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严格的制度。

要保证教研活动的正常进行,首先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制度。

要让教师自议自订,自觉遵守。

同时,执行制度要严,不可马虎,对模范执行者要表扬,对违犯者要批评教育。

另外还应实行定期检查,使制度自始自终起到保证教研的作用。

例如我校上学期在开展“一人一课”时执行制度就比较严格,我校“一人一课”制度规定每个教师必须按照“一人一课”活动安排表上的时间上课,不得随意拒绝或推迟。

特殊情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不得不上。

邵华琴老师那天该她上“一人一课”,她跟我说,今天“一人一课”我就不上了。

我问为什么?她说婆婆病重说不行就不行。

我当时没有同意她的请求,我说你排前面的人不按时上就直接影响后面的人。

于是她就同意了我的意见。

真不巧,她正在上课时接到了家中婆婆去逝的消息。

但是她坚持把课上完了。

后来,我在全校教师会上表扬了她。

她这样的表现就是执行制度的模范。

还有一位老教师,我就不说名字了。

那天该她上“一人一课”,其实她没有病,她给校长请病假,想躲过去就算了。

但是我们没有马虎,“病假”过后,我要她自己务必把“一人一课”选一个时间补上。

后来这位老师也只好按制度执行把“一人一课”补上了。

(二)科学的分组。

怎样对教研组进行划分,各校的做法不尽相同。

我个人认为,不论学校规模有多大,人员有多少,组的划分总应按学科或比较接近的学科进行编组。

一种形式是小循环,即一二年级循环;三四年级循环;五六年级循环,这样就可以一二年级语数为一组,三四年级语数为一组,五六年级语数为一组,音体美一组,常识一组,英语一组;如果是一至六年级大循环,语文数学就不再分段,直接搞成两个大组,大组下也可依规模大小再分成年级组。

教研组进行校本教研的方法

教研组进行校本教研的方法

教研组进行校本教研的方法一.以提高教师专业理论修养为主攻点的“学习式校本教研方法”有效、长期的教学理论学习能够扩大教师的教学视野,提高教师发现教学问题的灵敏度,是校本教研由“形式”走向“内涵”的基础。

所以“学习式校本教研方法”,就是以学为着眼点,旨在通过学习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从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当然这里所说的“学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一种旨在研究教学、创新教学的学习。

其学习对象和途径包括读书(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是“以身示范”,唯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学习的学生;教师要通过阅读和学习把自己打造成一部让学生百读不厌的书)、读图(现代是读图时代,学习的对象不局限于文字材料,还有具体的画面和图像,要多听专家讲座和报告、多观摩名师授课或课堂实录等)、读人(多向同事、身边的骨干和全国著名的小语教师学习,成功的人总是注重从别人的成功中吸取经验。

“学习式校本教研方法”的具体组织形式有:1、自主式理论学习:在一时期内(一般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教研组有目的、有计划、有主题、有要求、有反馈地组织教师开展自主理论学习活动,并通过采用检查自学笔记、理论学习论文、开展学习交流等方式,对阶段性学习效果进行检验评价。

为增强实效,可指导教师采用以下方式进行:?问题解决式理论学习——就是以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作为衡量标准,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行自我判断梳理,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一定时间内的主攻方向,确立研究性学习的专题,以解决自身教学问题和困惑为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实践活动;?积累拓展式理论学习——面对新课程新的设计思路、新的目标要求、新的内容体系、新的实施策略,面对急剧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终生学习,努力成为学习型教师。

积累拓展式学习是“以完善人和丰富人性、充实文化底蕴和生活情趣、体验人生为目的”,这种学习虽然不直接指向具体的教学工作,但都有助于塑造教师新形象,有助于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

浅谈如何开展校本教研

浅谈如何开展校本教研

浅谈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摘要:校本教研是从学校、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具体实践为落脚点,具有灵活性、参与性、针对性,是促进教师开展科研型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创造性的教研活动。

多方面、全方位的实施校本教研是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的最终保障,能促进教师创新性教学思维的完善。

因此,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也是增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浅谈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的特色教育教学研究。

因此,只有运用有效的手段搞好校本教研,才能提高教学及教学质量。

一、专题讲座,更新观念,是搞好校本教研的前提。

校本教研在带给学校机遇的同时,还带给学校及教师一个个挑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解现代社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更好地开展教改科研,才能更好的搞好教学工作。

如:我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对英语教学非常重视,注重教学组成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凡有各类各级的培训、讲座或教研活动,只要条件允许,学校都会鼓励所有老师去学习、观摩;在课程较紧的情况下,就采用轮流学习、相互传达的方式,并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或适合我校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使英语课堂效率得到了提高。

二、专家指导,促进成长,是搞好校本教研的基础。

校本教研面向全体教师,专家对这些教师进行指点和培养,才能使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学风格,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

如:我校经常承担英语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教研员给教师传送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使我校英语组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年青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充足的课时,是搞好校本教研的重要保证。

教本教研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科研能力而开展的教学研究。

教师只有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研究课题,深入课堂进行教学实践,并不断反思进行经验总结,才能提高教学手段及教学质量。

教研组进行校本教研的方法

教研组进行校本教研的方法

教研组进行校本教研的方法(一)加强教研组的组织建设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和调整学科教研组教研组设置以有利于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为原则。

一般以学科为单位,设立一个教研组。

规模较小的,以相关学科合并设立教研组。

跨学科教师编入其主要任课的学科教研组,同时必须参加一定的兼课学科的教研组活动。

学校领导按兼课情况编入相应的教研组。

2、在学科教研组下设立备课组备课组是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同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组织。

教研组与备课组有着不同的职责和活动范围,加强统筹协调,使两个层面的教研组织形式都能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

3、教研组长是教研组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力量,也是学校领导联系教师的重要纽带选拔思想品德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有一定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团结群众的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

实行聘任制和任期制,定期更新和调整。

明确和落实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和相应待遇,积极吸收教研组组长参与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研究、决策和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务处建立教研组组长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和部署教学管理。

附:就组长个人而言,必须具有“三种意识”:一是勇挑重担的意识。

组长除认真完成教学工作以外,要认真落实上级和学校的各种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好各种活动。

学校有接待任务,首先自己要上好公开课,示范课。

二是钻研求进的意识。

要永葆教学能力的提升,永存教学艺术的鲜活,永具教研科研的风格。

三是热心服务的意识。

一方面上级和学校布置的工作开展的活动很多,常常要走教研组这条线,另一方面,一个组少则六七人,多则一二十人,年龄、性格、脾气、工作作风等都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研组长做到腿勤、手勤、嘴勤,有一副热心肠,揣一颗大度心,洒一片服务情。

(二)、明确教研组的基本职能教研组的基本职能概括来说主要是四个:1、管理功能。

教研组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协助教务处围绕常规工作和教育教学对本组教师进行必要的督促与管理,帮助教师提高认识,自觉遵守纪律,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浅谈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浅谈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浅谈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数学组张莹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已逐渐形成。

校本课程实施以来,加强了教研组的建设。

在新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的大环境下,充分挖掘教研活动的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多种功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给我们个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让我们在互相交流和学习中快速的成长。

一、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撰写教学反思。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因此,教研组要重视组员理论知识的积累,以便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在每次教研活动中都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理论学习,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去指导我们的教学。

平时,在翻阅一些教育教学刊物时,将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文章摘录下来,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学习和探讨。

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我们全组教师的共识。

二、加强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教研组的成员的组成会有从教4、5年的年轻教师,也会有从教十几年的中年教师,还会有从教将近30年的老年教师。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都有自己积累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各有不同。

因此,组内的交流互动,我们非常的重视,采撷个人之所长,弥补个人之所短,达到共同进步。

1、注重备课交流。

教研组内实施了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在学期初,教研组根据个人的情况,商量制定了一学期各个组员的备课任务,及完成的时间。

每次教研活动,都留有一定的时间对备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进行讨论,研究,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在有限的时间里吃透教材,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

回去后,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和自己上课的习惯,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案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并注明修改的原因,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为教研组交流和以后的教学积累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如何有效开展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

如何有效开展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

如何有效开展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如何有效开展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谈谈如何有效开展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所谓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研究活动。

一、研什么学校本教研仍然是“涛声依旧”,茫然无措,不知该研些什么?我认为应从研究自己的行为,解决自己的问题人手:1.抓理论学习。

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研究”。

不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

为此,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或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学习《课程标准》的一些新理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经验等。

2.抓集体备课。

在教师个人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再组织同年级段同学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每周开展一次研讨活动,有中心发言人,有准备具体内容。

中心发言人预先要填写好《备课记录》,与同组教师共同分析教材,明确各章节各课时教材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寻找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依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选择教法与学法,提出每节课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环节,安排学生活动等。

3.抓教材培训。

教材是教师赖以施教的依据,而对于新教材,很多教师还不懂怎么教,这就急需进行教材培训。

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吃透教材,用好教材。

4.抓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其操作程序大致为:(1)选择课题。

应以问题为中心,从学校或教师实际需要出发。

把教学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一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求得问题的解决。

(2)围绕课题搜集材料,选择、整理材料。

(3)开展课题研究。

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教师研究与专家指导等相结合。

(4)课题研究结题。

教师要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今后进一步进行探讨。

教研组进行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

教研组进行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

“《教研组进行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学习的建议和看法通过学习《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受益匪浅!我认为教研中存在的问题也正如专家们总结的:1.教师负担过重,制约校本教研的开展。

2.教师的主动性不高,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3.学校所受干扰太多,影响校本教研的深入。

4.专业引领不够,成为制约校本教研的因素。

要改善目前这种状况,我觉得要从以下方面着想:1.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舒畅的工作和生活空间,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2.切实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3.让教师尝到教学研究的乐趣,“引领教师走上教学研究这条幸福之路”4.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专业引领,突破制约校本教研的因素。

所以针对本校现在的教研方式我提出以下建议:一、构建新的学校教研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课程改革的成功最终需要学校文化建设的依托。

教研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新的学校教研文化既是课程改革深化的要求,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对课程改革和实施具有根本性的保障作用。

1.适应发展要求,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1)建立自我反思机制。

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不仅是学者型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学校新的教研文化的价值体现,它能够帮助教师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

同时,自我反思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学校只有经常自觉地反思自己的办学思想、发展战略、管理制度、师生发展以及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出解决办法,不断调整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策略,才能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2)形成同伴互助制度。

同伴互助是指教师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旨在形成学校教研合作文化,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灵魂。

学校作为民主、开放的学习化组织,十分需要教师集体内部的专业争论和合作研究,只有教师集体参与研究,才能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共同体,形成教师通力合作的研究氛围和教师之间积极合作的伙伴关系,才能构建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和发展的研究文化,形成一种共同的教师生活方式。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校本教研是指在学校内部开展的教学研究,它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实践为基础、以科研为手段的教研活动。

校本教研有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个体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实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

一、途径1. 建立学校教研组织体系:建立学校教研组织体系是开展校本教研的第一步。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教研组织,如学科教研组、年级教研组、教研活动组等。

教研组织可以负责制定教研计划、组织教研活动、收集教研资料等工作。

2. 制定教研计划:学校可以制定年度、学期或月度的教研计划,明确教研的内容、目标和时间安排等。

教研计划应当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合理安排各个教研活动的时间和形式。

3. 建立教研团队:校本教研需要有一支专业的教研团队来支持和带动。

学校可以通过选拔、培训和引进优秀教师,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研团队。

教研团队应当有一定的专业领域知识和研究能力,能够带领其他教师进行教研活动。

4. 创造良好的教研环境:学校应当为教研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包括提供教研室、图书馆、实验室等教研场所;为教研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鼓励教师参加教研培训和学术交流等。

二、方法1. 教师研讨:教师研讨是校本教研的一种常见方法。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研讨,教师可以就某个教育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获取新的教育思路和方法。

2. 教学观摩:教学观摩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法。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去其他学校或其他年级进行教学观摩,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经验,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3. 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选择一个教育问题进行研究,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搜集资料、开展实证研究、分析数据等,获取对教育问题的深入认识和解决方案。

4. 成果分享:教研成果的分享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报告、论文等形式进行分享,让其他教师也能够借鉴和学习。

依托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发展---校本教研

依托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发展---校本教研

依托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近几年来,我们仁风镇中学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历年的升学考试成绩在全市总是名列前茅,2008年全市举行的小学二年级调研考试中我校取得了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2008年全市综合评估中我校被评为一类学校,学校先后被市教研室评为“教科研先进单位”、“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强化三项措施1、健全校本教研机构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组织是抓好教育科研活动的首要条件,组织管理到了位,科研活动才能沿着科学、规范、高效的轨道运行。

学校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研结构,形成了校办、教科室、教研组三级科研领导体制,实现了三级分层负责制。

2、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为加强对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指导,确保校本教研的有序开展,学校结合实际拟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如:《校本培训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说课制度》、《评课制度》等。

3、落实奖惩措施我校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制定了切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研奖惩方案》,将制度中的目标管理与量化管理有机结合,将科研活动与其成果相结合,实行周评月查年总结,通过各项指标的量化,科学地反映教师的研究情况,并将此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做到领导与教师在制度方面人人平等,该奖则奖,该惩则惩。

现在,让制度“说话”,用制度“管人”,领导说少了,教师干多了。

二、实现三个转变1、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我们学校从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到教导主任和各教研组组长都是相关学科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如果只是作为“管理者”,则不能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经过讨论,我们形成共识---重心下移,学校领导都深入教学第一线,带领教师一起学习,一起教学,一起研究,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如今在我们学校,专业理论学习,学校领导身先士卒;教研活动,学校领导全员参与;撰写文章,学校领导不甘落后,实现了由“管理者”到“引导者”的转变。

如何促进教研组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

如何促进教研组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

如何促进教研组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2023年,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教研工作的开展。

教研组是学校教研活动的基本单位,如何促进教研组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从教育环境、组织建设、师资培训、制度建设四个方面,探讨如何促进教研组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

一、教育环境的创设教育环境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为教研组提供优良的教育环境是促进教研组校本教研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创设有利于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的教育环境。

1、加强教研室的建设教研室是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基本场所,教研室的硬件设施应当符合教研组的工作需求。

如教研室配备电脑、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录音设备等现代化设备,方便教师使用。

同时,学校还应当为教研室配备相应的教育资源,例如图书、教学视频、活动方案等。

2、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学校应当积极组织教育活动,促进教研组与全体教师的交流互动。

例如开展教育研讨、教学观摩、教学交流等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分享和互学互鉴。

另外,学校应当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学术会议,提升教师的学术素养和教学水平。

3、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学校应当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强化教育管理服务。

例如,在学校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上开设教育管理专栏,为教师提供教育管理咨询和服务。

此外,学校还应当建立教育管理服务团队,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育管理服务。

二、组织建设的提升教研组的组织建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保障,教研组应当完善组织建设,提升教研组的组织效能。

1、构建科学的教研组组织结构教研组的组织结构应当科学合理,具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

例如,建立教研长制度,设立教研组组长、课题组长、组织管理组长等职位,明确各职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此外,教研组还应当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教研组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优化组织建设。

2、完善教研管理制度教研组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教研组的工作流程和管理程序。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校本教研是指教师在学校内进行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进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校本教研能够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学校教学管理的改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开展校本教研对教师个人和整个学校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结合我的实际经验,介绍一些比较常见的方法和途径。

一、建立教研小组建立教研小组是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根据同专业或同年级,或是根据教学兴趣和特长来组建教研小组。

在教研小组中,教师可以相互交流,分享教学方法和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难点和问题,促进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

教研小组还可以根据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制定教研计划和教研方向,推动共同研究和改进教学。

二、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是保证校本教研质量的重要方法。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教研讨论会、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方式,组织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研究。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案例分享、课堂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活动,以此来促进教学互动和教学交流,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三、构建校本教研平台构建校本教研平台是推动校本教研的关键举措。

学校可以建立教研室、教师专业发展中心等机构,为教师提供教研资源和教研支持。

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教研网站、教研平台等途径,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教研交流空间,促进教师的在线教研和远程教研,提升教师教研的便利性和有效性。

四、培养教研领导者培养教研领导者是强化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研骨干培训、举办教研领导力培训班等方式,培养和选拔具有一定教研能力和影响力的教师,为学校教研工作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支持。

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举办教研领导力培训、授予优秀教研领导者奖等方式,激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

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六、建立良好的教研氛围建立良好的教研氛围是推动校本教研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教研成果展示等途径,树立教研先进典型,宣传优秀教研成果,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利用学校内部的资源和条件,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一种方式。

校本教研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那么,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呢?下面介绍几种途径与方法。

一、成立校本教研组学校可以成立一个校本教研组,由教导处负责领导,由备课组长、学科骨干教师等组成,组织和管理学校内的教研工作。

校本教研组可以根据学校不同的需求,确定教研课题,制定教研计划,组织教研活动,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和辅导。

二、开展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一种常见的校本教研方式。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分享教学资源,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在集体备课中,可以提出讨论的问题,互相评价和改进教案,分享教学体会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开展课堂观摩课堂观摩是教师互相学习和借鉴的一种方式。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课堂互相观摩,通过观摩他人的授课,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观摩时可以记录观摩者的感受和评价,有助于分享教学经验,并在观摩后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开展教学研讨会教学研讨会是一种集体研究和交流的形式。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让教师展示教学成果、研究问题、分享经验,并进行互动和讨论。

通过研讨会,可以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

五、开展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指教师通过实践反思和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过程。

学校可以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行动研究,通过自我观察、调查、访谈等方法,研究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行动研究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校本教研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手段。

学校可以利用网络、教育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搭建教师间的互动平台,方便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

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分享教学资源、发布教学感悟等内容,进行线上讨论和互动。

开展校本教研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谈谈如何有效开展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

谈谈如何有效开展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

谈谈如何有效开展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教研组是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平台,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发展。

本文将从教研组的组建与规划、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研成果的分享与推广等方面,谈谈如何有效开展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

一、教研组的组建与规划教研组的组建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专业特长进行合理的划分。

可以根据学科、年级、教学经验等因素进行分组,确保每一个教研组的成员具备相对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

同时,还应考虑到教研组成员之间的合作默契和团队精神,以便更好地推动教研活动的开展。

在教研组的规划过程中,需要明确教研组的目标和任务。

教研组的目标可以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也可以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而教研组的任务则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计划、组织教研活动等。

通过明确目标和任务,可以使教研组的活动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研活动的设计是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的关键环节。

首先,教研组应该确定研究的主题或者问题,可以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和教师的需求进行选择。

然后,教研组需要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时间等。

在制定计划时,可以结合教研组成员的专业特长和兴趣,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优势。

教研活动的实施需要注重方法和过程的合理安排。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集体备课、课题研究、教学观摩、教学设计等,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同时,还应该注重教研成果的整理和总结,通过撰写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文稿,将教研成果具体化和可视化,方便教师之间的分享和借鉴。

三、教研成果的分享与推广教研成果的分享与推广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

教研组可以通过组织教研交流会、教研展示活动等形式,将教研成果向学校内外进行宣传和推广。

此外,还可以通过学术期刊、教育网站等渠道,将教研成果发布出去,与更多的教师进行分享和交流。

通过分享和推广,可以扩大教研成果的影响力,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浅谈教研组如何开展教研活动

浅谈教研组如何开展教研活动

浅谈教研组如何开展教研活动教研组是学校教师专业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成长,也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教研组如何开展教研活动。

首先,教研组应明确目标和任务。

开展教研活动需要明确具体的目标和任务,以确保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研组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需求和教师的实际情况确定研究的主题和内容,确保教研的重点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同时,教研组应明确每个教师的具体任务和分工,确保每个人都能充分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共同促进教研成果的产生。

其次,教研组应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

教研组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机制,包括成立教研组领导小组、确定工作规则和流程等。

教研组领导小组应由教研组成员中选举产生,负责组织协调教研组的各项工作。

工作规则和流程的建立可以确保教研组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教研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教研组应加强教师专业学习和培训。

教研组既是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是教师专业培训的机构。

教研组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学习研讨和案例分享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与交流。

此外,教研组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第四,教研组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核心,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教研组可以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如编写教学案例、撰写课堂观察报告等。

通过这些研究活动,教师可以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最后,教研组应重视教研成果的共享与应用。

教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教学质量。

因此,教研组应重视教研成果的共享和应用,将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推广到全校范围内。

教研组可以通过教研交流会、研究成果展示和教师座谈会等形式,将教研成果与其他教师分享,推动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合作氛围。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校本教研是指教育机构内部教师在学校环境中组织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和途径。

一、制定明确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校本教研应该明确自身的目标和任务,明确想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改进的方面,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等等。

只有明确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

二、建立教研小组校本教研可以组织教研小组,由校内的教师组成,每个小组可以根据教研目标和任务的不同,分工协作,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

教研小组可以定期举行会议,交流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互相指导和支持。

三、开展课题研究校本教研可以选择一些热点或者难点问题,作为教研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教研小组可以根据课题确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并分工合作,互相协作推进研究。

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实地观察、教学实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和分析数据,总结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

四、建立教研档案校本教研可以建立和完善教研档案,记录教师的教研活动和研究成果。

教研档案可以包括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视频、学生作品等,通过归纳总结和反思,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五、开展教学观摩和交流校本教研可以组织教师之间的教学观摩和交流活动,教师可以互相开放自己的课堂,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观摩他人的课堂,借鉴他人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六、开展研讨活动校本教研可以组织教师之间的研讨活动,可以由教研小组成员轮流主持,大家集思广益,探讨问题,互相启发,共同参与研究。

研讨活动可以采用座谈、讨论、演示等形式,促进交流和互动。

七、搭建共享平台校本教研可以建立一个共享平台,供教师们上传和下载教学资源,分享教学经验。

平台可以包括网站、微信公众号、QQ群等,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

八、进行评估和反馈校本教研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通过数据分析和观察,评估教学效果和研究成果,及时发现问题和弊端,做出相应调整和改进。

教研组推动校本教研活动

教研组推动校本教研活动

教研组推动校本教研活动教研组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校本教研活动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环节,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

本文将探讨教研组如何推动校本教研活动,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明确目标和任务教研组要明确推动校本教研活动的目标和任务。

首先,要明确教研组的使命和职责,即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其次,教研组要制定具体的目标和任务,例如开展一定数量的校本教研活动、组织教研成果的交流和分享等。

2.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教研组要建立起有效的组织机制,确保校本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首先,教研组要明确教研时间和教研形式,合理安排教师进行校本教研活动。

其次,要统筹资源,为教研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最后,要建立教研成果的总结和评价机制,推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3.提供专业的支持与指导教研组要提供专业的支持与指导,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展开。

首先,教研组要通过组织培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其次,要鼓励教师互相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资源。

最后,要及时进行教研成果的评价和反馈,帮助教师不断改进和提升。

4.建立校际交流与合作教研组要建立校际交流与合作的机制,扩大校本教研活动的影响力。

教研组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或教研组的交流,了解其他学校的教学经验和先进做法,从而推动本校的教学改革。

同时,教研组还可以组织校际研讨会、交流活动等,促进各校之间的共同进步。

5.加强教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教研组要加强教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确保校本教研活动取得实际效果。

教研组可以通过编撰教学参考资料、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探索等方式,将教研成果具体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实践。

同时,要分享教研成果,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总之,教研组作为推动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力量,要明确目标和任务,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提供专业的支持与指导,建立校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加强教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如何依托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
【摘要】校本教研是教师培训的形式之一。

本文就如何依托教研组为基本培训单位开展校本培训提出了鲜明的观点:从组风建设、制度建设、调动教师积极性、开展学情研究入手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在培训模式上应从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入手,注重校本教研活动内容的专题性、方式的创新性并与课题研究结合;应积极探索适合本校情况的校本培训模式,重视建立双向互动的带教模式和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关键词】校本教研依托教研组模式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校本教研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发展为主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力途径。

而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内基地,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

笔者就如何有效地依托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要做好前期工作
1.明确职责,制定计划
重视教研组制度建设,要求各教研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

激活教研机制,以教研组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科培训的校内基地,遵循“加强针对性、强调互动性、注重实效性”的原则。

在活动中不断反思、及时调整,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

2.注重良好组风建设
各教研组要以解决教师实际问题,扎实开展教研工作,切实提高教研组活动的成效。

校领导应加强对各教研组活动的指导与检查,重视活动的过程,使教研组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同时,应重视对校本教研活动的调研,了解教师的想法与困惑,寻找问题,为更好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提供依据。

3.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校领导应坚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尊重、了解并鼓励每位教师,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

在活动中,校领导始终以参与者的身份与教师共同研讨,虚心听取教师意见,及时鼓励和肯定教师的创见,为教师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指导教师开展研讨,使教师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活动。

可尝试引进竞争机制,在学年结束时评选出优秀教研组、教研工作积极分子。

在教研活动中开展提高教师教育技能的竞赛活动,如教师优质课比赛、演讲比赛、基本功比武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4.重视研究学情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逐渐从“学习知识”向“学会学习”转移,我们也把目光从研究教材转向研究学生,积极寻找契机,把探索性主题活动作为实施的突破口,关注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差异性和可持续性,努力改革教育学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

在课程结构上,探索和研究生成性和预成性的关系;在指导策略上,研究和探索顺应与推动的关系;在组织形式上,研究和探索集体与小组、个别的关系,使教师在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方面有新的突破。

二、创新校本教研方式要重视与实际相结合
1.注重校本教研活动内容的专题性
创设学术氛围。

在每学期初,各教研组应根据本学期教学研究重点和当前教育研究热点问题,为每位教师提供若干专题,引导教师从自身特点和学科改革两个角度确立研究专题,鼓励教师大胆进行实践和探索,并注重学、做、写相结合。

学,学理论、学经验。

做,重操作、重实践。

写,学心得、写认识。

这样形成对教育理念的“收支的平衡”,使每位教师的能力和理论素质呈螺旋式的上升态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注重从教师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入手
观念的更新需要扎实地扎根于实践。

把校本教研工作的立足点放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上,注重结合本校实际,从教师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入手,以解决教师实际问题为突破,鼓励开展小课题研究,积极寻找最佳教育策略。

倡导教研组内的合作研究,通过集体的智慧,运用合作的力量改善教学系统中的人际心理气氛,促进教师非认知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教育教学的效能。

3.注重校本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依托课题研究推动学校校本教研。

在校本教研中,以科研的方式推进教师的校本培训,鼓励实验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让教师将课题实验与校本培训紧密结合,能使教师在经验加反思中迅速成长。

4.注重校本教研活动的创新性
⑴理论学习方式的创新:应打破以往教研组长“一言堂“的做法,注重采取多种激励的学习方式,让每位教师参与到教研活动之中。

如在理论学习中,教研组可事先将学习资料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并提出若干思考问题,然后集体学习、交流,对有独到见解的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

又如菜单式自主学习、五分钟教研论坛、读书交流会、骨干教师讲座等形式,培养教师从想说到敢说,到会说、能说,浓厚教研氛围。

⑵活动内容、过程的创新:在改革传统学习方法的同时,应注重校本教研活动内容与过程的创新,做到四个结合,即:专家讲授与现场指导相结合、自我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外出学习与校内观摩研讨相结合、学历进修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重实践、重研讨、重反思,从多种角度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帮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

⑶活动方式的创新:可以以教研沙龙为载体,促进教师快乐学习;开展参与式培训,通过合作,促进教师主动学习;开展校际间合作教研,拓宽校本教研培训方式。

三、积极探索适合本校情况的校本培训模式
理论引路、专家指导、榜样示范、合作论坛是近年来各地开展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

笔者认为,根据学校情况创新校本教研模式尤为重要。

1.立足实际,积极开展岗位培训
岗位培训应做到每年有计划、每学期有重点;同时,注重面向每一位教师,分层培训,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不断提高;并针对不同的内容和主题,引导教师的实践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通过个案追踪、教学微格研究、案例分析等形式把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以及表现出来的消极面作为研讨的起点和切入点,组织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把握师生互动的内涵,引导教师去思考一些问题,直接面对一些矛盾,不断建构自己的新认识。

2.教科研与师训相结合,以研促教
科研要走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必须使每位教师提高独立的、主体的科研能力。

坚持“以自我探求为主、专家辅导为辅”的科研指导形式。

通过指导者与教师之间、教师同伴之间的“聊”,提炼出有价值的课题;通过指导者与教师之间、教师同伴之间的“问”,提升了自我的研究水平;通过课题与课题新建构理念的互“借”,努力形成研究群体的坚强牢固的合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开展行动研究,从实践反思中继承与发展,从继承发展中开拓创新,从开拓创新中再实践反思,这样的循环可以促使教师专业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3.建立双向互动的带教模式
从学校实际出发,转变以往拜师学教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提出“一个明确、二个分明、三个要求”。

“一个明确”即带教目的明确。

“二个分明”即师徒职责分明、奖惩分明。

“三个要求”即要求定期签订带教协议、制定计划,定期开展有实效的活动,完善过程记录,注重反思和积累,写好总结;在思想上,师傅要为徒弟做出榜样,做到言传身教;在业务上,师徒定期互相听课,探讨有关的问题,并进行小结和汇报活动,以此来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真正提高。

4.建立并完善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建立教师个人成长的业务档案。

在教师个人收集、整理、编辑的基础上,努力展现教师个人的特色,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教师成长档案不应该停留在简单的资料叠加,而是应该通过档案去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从而使档案真正为教师所用。

并针对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孙蕾:《谈谈如何有效开展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2008.7
2.任伟:《谈如何有效开展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合作研究)》,2009.7
(作者单位:361009福建省厦门市金尚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