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溶栓药物和治疗方法有缺点比较
(优选)血管溶栓不同方法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方案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 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 用(x ± s)来表示,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两变量间的关系釆用直线相关分析, 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技术路线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符合纳入标准90例)
药物治疗(30例)
腔内治疗(60例)
置管溶栓
吸栓联合溶栓
髂静脉狭窄或闭塞病变>50%者,行腔内成形 术
治疗前后各项数据:实验室检查,B超、静脉造影,下肢周径、肌张力等
随访所有患者,记录复查时的各项数据和结果
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创新点
► 本课题是疆内首次应用药物治疗与腔内技术治疗DVT临 床效果对比的实验性研究。
►治疗方法:早期有手术取栓术、抗凝治疗、全身溶栓治 疗,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腔内治疗技术 成为DVT治疗的新趋势。
研究背景
► DVT常用的腔内治疗技术:
(1) 腔内置管溶栓术 (2) 消融器消融术 (3) 腔内超声消融术 (4) 经导管吸栓术 (5)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6) 球囊扩张术 (7) 腔内支架成形术
研究方案
►排除标准:
1.有活动性出血、脑出血、血小板较少症等抗凝禁忌者 2.在院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自动终止治疗者 3.临床资料不全者 4.失访者
研究方案
►治疗方案
►抗凝治疗:①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 并监测INR, 当INR延长并稳定于2.0-2.5后,停用低分子肝素并继续口 服华法林抗凝6个月,②使用利伐沙班15mg.bid 抗凝3周 后改为20mg.qd 治疗6个月,无需监测凝血功能。
研究内容(2)
►腔内溶栓或吸栓治疗后造影发现髂静脉狭窄或闭塞病变 >50%者采用支架植入治疗。
经静脉溶栓药物的种类
经静脉溶栓药物的种类随着溶栓治疗的广泛应用,溶栓剂也由第1代发展到第3代。
(一)第1代溶栓剂①尿激酶(Urokinasl,UK),为肾脏产生的一种活性蛋白酶。
其优点是无抗原性和致热原性,人体内无相关抗体存在,不存在失效问题。
国外生产的价格较昂贵,国内生产的价格较便宜,故为当前首选溶栓药。
但其半衰期较短(18—22分钟)。
②链激酶(Streptokinase,SK),是国外应用最早、最广的一种溶栓剂。
它从链球菌中分离出来,具有一定抗原性,人体内也有不同程度的抗体存在,因此可发生变态反应或失效。
重复静脉注射须间隔60分钟以上,以免引起低血压反应;第2次用链激酶溶栓治疗须间隔10天以上,以免引起变态反应。
第1代溶栓剂均为外源纤溶系统的激活剂,均直接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从而溶解新鲜血栓中的纤维蛋白酶和消耗凝血因子(V)、凝血酶厥和纤维蛋白。
大剂量尿激酶或链激酶进入血循环后,可造成新鲜血栓溶解,使上述凝血因子消耗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积聚为特征的全身性血凝溶解状态。
尿激酶和链激酶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平均50%左右。
(二)第2代溶栓剂以组织型纤溶酶厥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activator,t—PA)为代表,存在于血管内皮、血液和组织中。
它属于天然的血栓选择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能择性地与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结合;从而溶解血栓。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能生产大量的重组组织型纤镕酶原激活剂(rt—PA),也具有选择性溶解血栓的作用,但机制与t—PA不同,不影响血循环中纤溶系统,因而不产生全身纤溶状态。
其半衰期短,仅3—5分钟。
血管再通效果亦优于尿激酶和链激酶,平均再通率70%左右。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已应用于临床,缺点是血管早期再闭塞率高(12%)。
另外,主要受价格昂豪及药源等因素制约,其应用不如第1代溶栓剂普遍。
(三)第3代溶栓剂以单链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厥徽活剂(Single—chain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SCUPA)和乙酰化纤溶酶厥—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nisoylat—edplasminogenstrePtokinaseactivatorcomplex,APSAC)为代表。
阿替普酶、尿激酶原、替奈普酶,谁是王者“溶药”?
阿替普酶、尿激酶原、替奈普酶,谁是王者“溶药”?作者:袁世加单位: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药学科来源:药评中心溶栓是治疗血栓性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即使在介入手术广泛开展的今天,溶栓治疗仍旧不可替代,尤其在卒中治疗中。
近年来随着新型溶栓药的出现,供临床医生应用的药物选择性更多,但他们可能并不对每一种药物有深入的了解。
一、溶栓药的发展历程溶栓治疗历史要追溯到1933年Tillet和Garner发现β溶血性链球菌能使血块溶解,后来Chirstensen等证实链球菌产生一种蛋白质—链激酶能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生成纤维蛋白溶酶,真正大规模用于临床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
国外情况:国内情况:从发展历程看,国内溶栓药开发要远远落后于国外,且基于我国国情,尿激酶在基层使用仍较为普及,但是随着胸痛中心及卒中中心在基层的广泛建立,新型溶栓药将不断普及。
二、溶栓药的溶栓机制血液中有2种纤溶酶原激活剂(PA),一种是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另一种是由肾细胞分泌的单链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在PA的作用下,纤溶酶原(Pg)转变为纤溶酶(Pm),Pm将血凝块上不溶性纤维蛋白降解为可溶性产物,从而使血栓溶解。
三、溶栓药的三个特性1.溶栓药对纤维蛋白的特异性是决定溶栓治疗最重要的药理学特性。
溶栓药对纤维蛋白选择性越高,溶栓的特异性就越高,全身出血风险就越低。
2.溶栓药第二个特性就是半衰期,半衰期偏长增加出血风险,偏短需持续给药,合理的半衰期既保证疗效又带来使用的方便性。
3.溶栓药第三个特性是对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抗性,PAI-1是纤溶系统的主要生理抑制剂,可与组织型(t-PA)和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scu-pA)特异性结合,使二者迅速失活,从而发挥抗纤溶作用。
溶栓药对PAI-1抗性低,会导致药物到达血栓部位出现对溶栓效果的中和作用,而降低溶栓效果。
四、溶栓药的代表根据发现时间的先后和药物的特点,可将溶栓制剂分为三代。
脑血栓的体外溶栓治疗和并发症
脑血栓的体外溶栓治疗和并发症脑血栓是导致中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它会阻塞脑动脉导致血液供应中断,进而引发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为了尽早恢复血流,并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体外溶栓治疗成为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脑血栓的体外溶栓治疗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一、脑血栓的体外溶栓治疗方法1.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是将溶栓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入体内,使溶栓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形成的部位,以迅速溶解血栓。
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尿激酶等。
通过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溶栓效果,这是因为药物可以直接进入全身循环系统,快速到达脑血管。
2.机械溶栓治疗机械溶栓是通过介入手术将血栓取出或者直接压碎血栓来达到溶栓的效果。
这种治疗方式适用于一些无法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达到理想效果的患者,如大血栓负荷、血栓位于重要脑血管等情况。
机械溶栓手术通常采用导管技术,将导管引入血栓所在的脑血管内,对血栓进行抽吸或者破碎,以恢复血流供应。
二、脑血栓体外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尽管体外溶栓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并发症的风险也需要被关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并发症:1.出血体外溶栓治疗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出血,包括颅内出血。
这是因为溶栓药物会影响凝血系统,破坏血栓,但同时也可能引起血管壁的损伤。
因此,严密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尤为重要。
2.血栓再形成体外溶栓治疗后,有时候会发生血栓再形成的情况。
这是因为溶栓药物未能完全清除原有的血栓,或者血栓形成的原因未能得到根治。
因此,必要时需要进行多次溶栓治疗或采用其他治疗方式。
3.血管损伤体外溶栓手术可能会对脑血管产生损伤,包括血管破裂、狭窄等。
这些并发症会导致血流的再次阻塞,加重患者的病情。
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操作,以减少对脑血管的进一步损伤。
4.过敏反应体外溶栓治疗中使用的溶栓药物可能引发患者的过敏反应,包括药物过敏症状、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等。
在治疗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仔细评估,以确认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中药溶栓和西药抗凝溶栓疗效对比观察
中药溶栓和西药抗凝溶栓疗效对比观察引言中药溶栓和西药抗凝溶栓疗效是医学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中药溶栓或者西药抗凝溶栓作为血栓疾病治疗的方法。
优劣之争不断,人们对于中药溶栓和西药抗凝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很多疑问。
本文将就中药溶栓和西药抗凝溶栓进行对比观察,旨在探讨二者在治疗血栓疾病中的差异。
中药溶栓中药溶栓,顾名思义,是通过中药的药理作用溶解体内的血栓。
中药溶栓源远流长,在我国医学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药溶栓以其独特的优点和特性成为了许多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
首先,中药溶栓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其溶栓效果温和而非侵入性。
中药通过对人体的调理和药理作用,能够刺激体内的纤溶酶系统,促进血栓的溶解,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相比之下,西药抗凝溶栓则需要通过人工合成的药物作用于体内。
其次,中药溶栓是一种综合治疗,具有调理全身,改善体质的功能。
中药治疗强调整体观察和综合分析,通过诊断全身病理,对症治疗,不仅仅解决表面症状,还可以调整整个人体环境,提高免疫力。
而西药抗凝溶栓则只针对特定的血栓病症状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的整体健康没有太大影响。
再者,中药溶栓在药物来源上有着自然植物等多样性。
草本、动物、矿物等多种药材都可以作为中药溶栓的来源,不仅丰富了中药的种类,也为溶栓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而西药抗凝溶栓则主要以化学合成的药物为主,种类相对较少。
西药抗凝溶栓西药抗凝溶栓则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治疗血栓疾病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溶栓效果和治疗成功率。
首先,西药抗凝溶栓是经过临床验证的治疗方法。
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许多西药抗凝溶栓药物如阿司匹林和华法林等,在溶栓的效果上具有显著的优势。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血酶的生成,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
其次,西药抗凝溶栓具有精确性和可控性。
西药治疗通过调整药物的剂量和时间,可以精确地抑制体内的凝血反应,达到溶解血栓的效果。
相比之下,中药溶栓的效果较为缓慢,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疗程。
急性卒中的溶栓治疗
– <3 h的患者(即使超过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1/3),不能排 除静脉rt-PA治疗,或提示对治疗的反应不理想(Ⅰ级)
– CT上存在广泛(>MCA供血区1/3)和清晰可辨的低密度阴且处 在3 h治疗时间窗内,不能静脉rt-PA治疗
2.血压: rt-PA静脉溶栓治疗前及溶栓后血压应控制在180/105 mmHg以下。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7):613-614
临床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 缺血性卒中专家共识
四.尚待解决的问题及末来研究方向:
1.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溶栓。 2.影像学指导溶栓和评价预后。 3.特殊人群患者:小于18岁,大于80岁有颈动脉夹层等。 4.溶栓前应用抗血小板治疗不是禁忌,建议溶栓治疗后24小时内 不应用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7):613-614
临床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 缺血性卒中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7):613-614
发病时间---应假定为患者知道无症状的最后时刻:
1.睡醒后发现卒中症状的患者,发病时间应假 定为患者就寝前知道无症状的最后时刻.
2.有轻微的症状,但在随后数小时加重,发病 时间应假定为开始出现症状的时间.
溶栓方法: 静脉溶栓,动脉溶栓.
7
8
1、强烈推荐对经过严格选择的发病3 h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静 脉rt-PA治疗(0.9 mg/kg,最大剂量90 mg). (A级)
2、重度卒中患者(NIHSS评分>22分),是否rt-PA治疗,其预后都差, 出血的危险性相当高,但仍可能从治疗中获益.
溶栓药物介绍
▪ 环戊基三唑嘧啶类药物:替格瑞洛是一种直接作用、可 逆结合的新型口服P2Y12受体拮抗剂,其本身即为活性药 物,不受肝酶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2C19基因型的影响,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36%。
▪ 临床应用建议:(1)替格瑞洛应尽早使用,推荐在首次医 疗接触时给予负荷剂量180 mg,然后维持剂量90 mg、2 次/d;(2)若患者无法整片吞服,可将替格瑞洛碾碎冲服 或鼻胃管给药;(3)替格瑞洛应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至少 12个月。
替奈普酶(TNK-tPA)给药方法:
在静脉肝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30 ~ 50 mg 溶于10 ml 生理 盐水中,静脉注射(如体重< 60 kg,剂量为30 mg ;体重每 增加10 kg,剂量增加5 mg,最大剂量为50 mg),后继续维 持肝素静脉滴注48 小时左右。
不同溶栓药物的比较
四、常见的抗栓药物
(二)、按对纤溶酶激活的方式分类: 1、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UK)、链激酶(SK) 2、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阿替普酶(rt-PA)、尿激酶原 (Pro-UK)、瑞替普酶(r-PA)、替奈普酶(TNK-tPA)。
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可选择性激活血栓中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其 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高,对全身性纤溶活性影响较小,且出血风险低,因 此溶栓效果优于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 半量给药法(总剂量50 mg):在静脉肝素治疗基础上,给 予50 mg 溶于50 ml 专用溶剂,首先静脉注射8 mg,继以42 mg 于90 分钟内静脉滴注完毕,后继续维持肝素静脉滴注 48 小时左右。
2、尿激酶原(Pro-UK):Pro-UK 是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 激活剂,无抗原性,具有较强的血浆稳定性、更快的纤溶酶原 激活作用和更强的纤维蛋白特异性血栓溶解作用,是我国具有 独立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溶栓药物。极少消耗纤维蛋白原,半衰 期为1.9 小时。
溶栓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溶栓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联合治疗策略:与其他心血管药 物联合使用,提高溶栓治疗效果, 降低复发风险。
溶栓药物的靶向输送:利用纳米 技术等手段,实现溶栓药物的靶 向输送,提高药物利用率和安全 性。
溶栓药物在互联网医疗和远程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作用机制和特点
作用机制:溶栓 药物通过激活纤 溶酶原,使其转 化为纤溶酶,从
而溶解血栓
药物种类:尿激 酶、链激酶、组 织型纤溶酶原激 活 剂 ( t- PA ) 等
特点:溶栓药物 具有快速溶解血 栓,恢复血流的 作用,对于急性 心肌梗死、急性 脑卒中等疾病的 治疗具有重要意
义
临床应用:溶栓 药物在临床上广 泛应用于急性血 栓栓塞性疾病的
稻壳公司
溶栓药物的临床应 用进展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溶栓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02
溶栓药物的临床应用
03
溶栓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04
溶栓药物的研发进展
05
溶栓药物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展望
06
01
添加章节标题
01
溶栓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第一代溶栓药物
链激酶
尿激酶பைடு நூலகம்
组织型纤溶酶原 激活剂
肺栓塞的溶栓治疗
适应症:适用于急性大面积或次大面积肺栓塞 禁忌症:活动性内出血、近期自发性颅内出血 溶栓药物: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溶栓治疗时间窗:发病后2周内
其他血管栓塞疾病的溶栓治疗
肺栓塞:溶栓治疗可快速溶解肺 动脉内的血栓,恢复肺组织正常 灌注。
最先进的溶栓方法
最先进的溶栓方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溶栓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介入治疗手段,已经在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溶栓治疗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血管通畅,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症疾病的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目前最先进的溶栓方法,以及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
首先,介绍一种常见的溶栓药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tPA是一种内源性的蛋白酶,能够选择性地溶解血栓,并且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目前,tPA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等疾病的溶栓治疗中。
临床研究表明,tPA溶栓治疗可以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血流灌注,减轻心肌梗死面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除了tPA,还有一种新型的溶栓药物——重组人单链尿激酶激活剂(r-UK)。
r-UK是一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合成的溶栓药物,具有较高的纤溶活性和较长的半衰期。
相比于传统的tPA,r-UK在溶栓速度和溶栓效果上都有显著的优势。
临床研究表明,r-UK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等疾病中,具有更快的溶栓速度和更好的治疗效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除了药物溶栓,机械性溶栓技术也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溶栓方法。
例如,血栓取出器(thrombectomy)技术通过机械器械的方式直接取出血栓,恢复血管通畅。
这种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适用于一些大血栓负荷的患者。
临床研究显示,血栓取出器技术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溶栓时间,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溶栓治疗在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tPA、r-UK等药物溶栓技术以及血栓取出器等机械性溶栓技术已经成为临床上最先进的溶栓方法,为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溶栓治疗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血管溶栓治疗方法
血管溶栓治疗方法血管溶栓治疗是一种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血栓形成。
本文将介绍血管溶栓治疗的方法和适应症,同时探讨其优势和风险。
血管溶栓治疗是通过给予患者溶栓药物,促使血栓溶解,恢复血管通畅。
这种治疗方法在近几十年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被证实在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肺血栓栓塞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血栓形成是一种血液凝固的过程,通常发生在血管壁受损的情况下。
当发生血栓形成时,血管的通畅性受到了阻碍,这就导致了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心肌梗死和脑梗死。
血管溶栓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溶栓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上,使其溶解。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重组活化蛋白C(r-APC)等。
这些溶栓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经导管直接送达至血栓所在部位,促使血栓的溶解。
血管溶栓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肺血栓栓塞等高危疾病。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可以迅速恢复梗死部位的血液供应,减少心肌损伤,提高生存率。
对于脑梗死患者,及时的血管溶栓治疗可以恢复脑血液供应,减少梗死范围,降低残疾率。
对于肺血栓栓塞患者,溶栓药物可以迅速溶解血栓,恢复肺循环及气体交换功能,挽救生命。
血管溶栓治疗在临床上有一定的优势,在特定的疾病中可以达到显著的效果。
首先,血管溶栓治疗不需要开放手术,可以通过注射或导管送药的方式进行,是一种相对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
其次,血管溶栓治疗可以迅速启动,对患者的生命威胁性问题进行及时干预,提供救治的机会。
此外,血管溶栓治疗对于部分无法接受介入治疗或手术的患者,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案。
但是,血管溶栓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限制。
首先,由于溶栓药物的特性,血管溶栓治疗增加了出血风险。
溶栓药物不仅可以溶解血栓,还会影响正常的血凝过程,导致出血的风险增加。
此外,在具体的患者中,存在一定的禁忌证,如近期大手术、中风、严重出血倾向等,这些患者不适宜接受血管溶栓治疗。
大面积脑梗治疗方案
大面积脑梗治疗方案大面积脑梗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因此,寻找有效的大面积脑梗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以期为患者提供参考。
一、药物治疗1. 抗血小板药物大面积脑梗通常会导致脑血栓的形成,进而导致脑部缺血。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形成,从而改善脑血流灌注,减轻脑缺血症状。
2. 溶栓药物经证实,早期溶栓治疗对于大面积脑梗患者有显著疗效。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等。
溶栓药物可通过溶解血管内形成的血栓,恢复脑血流,减轻脑组织缺血缺氧损害。
二、介入治疗1. 血管成形术大面积脑梗通常与狭窄或闭塞的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有关。
血管成形术是一种通过导丝和支架扩张血管的治疗方法,可恢复受阻的血管通畅度,提高脑血流灌注。
2. 血管内溶栓术对于无法接受全身溶栓治疗的患者来说,血管内溶栓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该术采用导管将溶栓药物直接送达血栓部位,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
三、手术治疗1. 大面积脑梗减压手术此类手术通常适用于大面积脑梗导致的颅内高压。
手术通过减压开颅或腰椎穿刺等方式,降低颅内压力,改善患者症状,预防进一步脑组织损伤。
2. 血管重建手术对于特定类型的大面积脑梗,如大脑病变引起的脑供血不足,血管重建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通过移植自体或异体血管,恢复脑血供。
综上所述,针对大面积脑梗的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选择。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需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病情严重程度和风险评估等因素。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情况变化,并定期复诊以及接受专业的康复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康复。
同时,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也对预防大面积脑梗具有积极作用。
几种抗凝、溶栓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几种抗凝、溶栓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几种抗凝、溶栓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抗凝、抗血小板及溶栓药物是主要针对高危患者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栓塞的一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但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物伴随一些不良反应,如出血、血小板减少症等.认识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并加强监测,有助于我们合理、有效的选用药物,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肝素钠注射液(1)药理作用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抑制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抑制凝血酶从而妨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2)不良反应自发性出血:严格遵医嘱用药,严密观察伤口或穿刺点的渗血、渗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3)注意事项注意观察凝血时间。
若注射后引起严重出血可静脉注射鱼精蛋白进行急救。
密切观察皮肤、黏膜、消化道及胃肠道的出血情况,必要时遵医嘱调整剂量。
华法林(1)药理作用华法林是香豆素类抗凝剂的一种,在体内有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可以抑制维生素K参与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在肝脏的合成。
对血液中已有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并无抵抗作用。
(2)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出血,最常见的为鼻出血、齿龈出血、皮肤瘀斑、血尿、子宫出血、便血、伤口及溃疡处出血等。
(3)注意事项服用过量易引起出血。
禁忌证同肝素。
孕妇禁用。
华法林可以透过胎盘屏障,引起胎儿的骨骼发育迟缓。
女性若有怀孕计划,要先告知医生。
如有以下情形应先停药并立即到医院诊治,如刷牙时或割伤后流血不止,咯血、吐血、血尿、血便或黑便、女性生理期月经量过多等。
在长期应用最低维持量期间,如需进行手术,可先静脉注射维生素K1 150mg,但进行中枢神经系统及眼科手术前,应先停药。
胃肠手术后,应检查大便隐血。
服药期间定时监测凝血指标,根据结果合理用药。
低分子肝素(1)药理作用具有选择性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对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不大,其抗凝因子Ⅹa活性/抗凝血酶比值一般为1.5~4.0,而普通肝素约为1,分子量越低,抗凝因子Ⅹa活性越强,这样就使抗血栓作用与出血作用分离,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
最先进的溶栓方法
最先进的溶栓方法
首先,最先进的溶栓方法之一是血管内溶栓术。
这是一种通过导管将溶栓药物直接送达到血栓部位的方法,相比于静脉溶栓,血管内溶栓术可以更快速、更直接地作用于血栓,从而提高溶栓的效果。
同时,由于溶栓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部位,血管内溶栓术的副作用和出血风险也相对较低。
其次,机械取栓术也是一种值得关注的先进溶栓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导管将血栓取出,从而恢复血流。
相比于传统的溶栓药物,机械取栓术可以更直接地清除血栓,减少溶栓时间,提高溶栓成功率。
同时,机械取栓术还可以减少溶栓药物对血管内皮的损伤,降低出血风险。
除了血管内溶栓术和机械取栓术,近年来,微创溶栓术也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先进溶栓方法。
微创溶栓术通过微创手术将溶栓药物直接送达到血栓部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
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微创溶栓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综合来看,最先进的溶栓方法包括血管内溶栓术、机械取栓术和微创溶栓术。
这些方法在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能够提高溶栓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和残疾率。
然而,这些先进的溶栓方法也需要临床医生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经验,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选择溶栓方法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溶栓方法。
总的来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最先进的溶栓方法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能够有效地减少脑组织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促进溶栓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治疗过程中,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以及药物选择。
一、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
(1)抗凝药物抗凝药物主要包括肝素和华法林。
肝素是一种直接抗凝药物,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来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
华法林是口服抗凝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合成来起到抗凝作用。
在使用抗凝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栓的程度来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
(2)溶栓药物溶栓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已形成的血栓。
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尿激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这些药物能够溶解血栓,使其逐渐恢复通畅。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外压治疗和活动疗法。
(1)外压治疗外压治疗包括弹力袜和压力绷带等。
这些用具能够施加适度的压力,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活动疗法活动疗法主要通过主动进行肌肉活动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循环。
行走、屈伸踝关节等锻炼有助于减少血栓形成,促使血栓逐渐溶解。
二、药物选择1.抗凝药物选择抗凝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血栓的程度以及相关的并发症来决定。
对于无明显出血风险的患者,肝素和华法林是常用的抗凝药物。
对于有明显出血风险的患者,可以选择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或者凝血酶抑制剂等替代治疗。
2.溶栓药物选择溶栓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已形成的血栓。
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尿激酶是常用的溶栓药物之一。
对于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能更适合。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来进行。
自行使用药物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三、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在治疗过程中,既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又要进行适度的物理治疗。
脑血栓的治疗方法溶栓药物和手术选择
脑血栓的治疗方法溶栓药物和手术选择
脑血栓的治疗方法:溶栓药物和手术选择
脑血栓是脑血管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重大威胁。
目前治疗脑血栓的主要方法是溶栓药物和手术。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溶栓药物治疗
溶栓药物是通过溶解形成血栓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来消除血栓形成的药物。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和尿激酶等。
其中,尿激酶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溶栓药物。
尿激酶属于纤维蛋白溶解剂,是一种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的溶栓药物。
该药物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足够的溶栓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患者在使用尿激酶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诊断和评估,以确保该药物的使用是安全、有效的。
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通过手术切除血栓或使用血管内支架等方法来恢复血流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可以治疗一些溶栓药物难以治疗的情况。
1. 血管内治疗
血管内治疗是一种通过经导管手术将一些特殊器具置入血管内进行
治疗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使用血管内支架、球囊扩张器等器具来治疗
血管内的血栓。
2. 血管外手术
血管外手术是一种通过手术开颅治疗血管外的血栓的方法。
在手术中,医生会通过开颅切除或切断血栓来恢复血流。
总之,对于脑血栓的治疗,不同的患者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
此外,无论是选择溶栓药物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
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溶栓治疗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300-600mg )
注射: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心梗术后) 抗凝治疗 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钠) 华法林
监测项目
(一) 临床监测项目 1.症状及体征:经常询问患者胸痛有无减轻以及减轻的程度,仔细观察皮 肤、粘膜、咳痰、呕吐物及尿中有无出血征象。 2.心电图记录:溶栓前应做18导联心电图,溶栓开始后3小时内每半小时复 查一次12导联心电图,(正后壁、右室梗塞仍做18导联心电图)。以后定
4.血清CK - MB酶峰提前在发病14小时以内或CK16小时以内。
具备上述4项中2项或以上者考虑再通,但第2与第3项组合不能判定为再通。对发病 后6~12小时溶栓者暂时应用上述间接指征(第4条不适用),有待以后进一步探讨。
溶栓疗效的评价
(1)有效:患者症状改善,疼痛缓解或减轻,心电图ST段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降>50%。(最简单易行的评估心肌灌注疗效的工具)
期做全套心电图导联电极位置应严格固定。
(二)用肝素者需监测凝血时间 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法,正常为35~45秒。 (三)发病后6、8、10、12、16、20小时查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
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征
(一)直接指征:冠状动脉造影观察血管再通情况,依据TIMI分级,达到II、III级者表明 血管再通。 (二)间接指征 回降≥50%。
01
02 03
Here is the title
Here is the title
1.心电图抬高的ST段在输注溶栓剂开始后2小时内,在抬高最显著的导联ST段迅速 2.胸痛自输入溶栓剂开始后2~3小时内基本消失。 3.输入溶栓剂后2~3小时内,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房室或束支阻滞突然改善 或消失、或者下壁梗塞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伴有或不伴有低 血压。
常见的溶栓药物
常见的溶栓药物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溶栓药物溶栓药物是一组通过对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激活纤溶、将已经形成的血栓溶解的药物;目前用于临床而有效的有一下5种:1、链激酶SK:本品是一种从C组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蛋白激酶提纯的制剂,现已可用基因工程制备;其作用是与纤溶酶原结合成复合物,裂解其560精氨酸及561缬氨酸肽链,形成纤溶酶而激活纤溶;使用方法有以下3种:1首剂一次注射,继以维持量;一般先导量为SK50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5-30分钟,继而每小时10万U,静脉滴注,疗程3-5天;用药前30分钟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5mg或其他抗组胺药和地塞米松5mg,也可用氢化可的松预防过敏反应;2大剂量SK 75万U~150万U,静脉滴注30~90分钟;不用维持量,连续使用5天;3超大剂量SK,每小时150万U,共6小时;据文献报道:在治疗278例动脉栓塞性闭塞中,动脉再通率为%,股动脉再通率为%;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再通率为%;SK的最大缺点是除对人体有抗原性外,它对纤维蛋白无特异结合作用,可引起全身性的纤溶酶激活,易导致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引起出血;2、酰基纤溶酶原链激酶活化剂复合物APSAC:现常用的复合物制剂是酰基纤溶酶原链激酶活化剂复合物APSAC,酰基化的部位是在链激酶的丝氨酸酶区;APSAC不具活性,但注入血液后,在血栓的纤维蛋白上,酰基被水解,丝氨酸蛋白酶区暴露,激活纤溶酶原;APSAC优于SK,因SK血浆半衰期只有15~30分钟,APSAC延长至60分钟,APSAC对纤维蛋白有亲和力,故溶解血块纤维蛋白的作用较强;剂量与用法为APSAC 30U一次,静脉注射2~5分钟;3、尿激酶UK:临床上所用的尿激酶是从尿中提取,UK制品中含有高分子量UK相对分子质量54000及低分子量UK相对分子量33000,后者能激活全身性纤溶的作用,容易引起出血;故质量高的UK制剂中高分子量的UK含量应在90%以上;UK的剂量无统一标准;一般首剂用4000U/kg,10分钟内注射完毕,以后每小时4000U/kg,静脉滴注;有人认为,UK的剂量至少应达34万U才能使血浆凝块溶解,时间短于3小时;有人主张于15~20分钟内注射200万U,甚至300万U或静脉滴注90分钟;有人用UK4000~6000/分钟,动脉滴注的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总量为25万U~50万U;有人采用较小剂量治疗脑血管血栓形成,每天6万U,疗程14天,有效率为%;作者用UK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剂量开始每天12万U,用3天,以后减半,14天为一疗程,静脉在再通率达%;UK虽有很强的溶栓作用,但也可以起全身纤溶系统的激活,而造成出血;4、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以往本品是从黑色素细胞瘤培养液中提取,产量很低;现已用基因工程大量制备,t-PA的优点是对纤维蛋白血栓有特异性的选择性溶栓作用,而全身性溶栓作用小,不会引起高纤维溶酶血症;现临床上用的t-PA是重组单链t-PA,总量80~100mg,其中10%静脉一次注射,其余从静脉滴注30~60分钟;有人主张用较小剂量,~kg,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0~120分钟,疗程为3~5天,曾有文献报道,第一天用t-PA4ug/kg,滴注2~4小时,第4、22、34天用维持量1ug/kgh;还有文献报道,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56%在35小时内血栓缩小49%;5、单链尿激酶pro-UK:单链尿激酶是单链u-PA,又称的、尿激酶前体,是一种单链糖蛋白;现已运用重组技术制备;它的优点是有选择性溶栓作用,但不与纤维蛋白结合,全身性纤溶系统的激活作用小,半衰期只有5分钟;它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大大地强于对纤维蛋白原的溶解,其机制尚不清楚,一般用量为成人10mg,一次注射,以后30mg静脉滴注60分钟;溶栓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处理1、过敏反应:主要发生在SK和APSAC的应用,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出汗、腰背酸痛、不适感、恶心等,还可有一过性血压下降;处理可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5mg,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100~200mg,或者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mg.2、出血:这是溶栓药物在血浆中纤溶过强,引起纤维蛋白原及其他凝血因子降低所致的主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单纯局部渗血、皮下片状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处理方法首先应立即停药,严重者可用纤溶抑制剂,如氨甲苯酸抗血溶芳酸,PAMBS200~300mg,或者氨甲环酸止血环酸,AMCA250~500mg,静脉注射;若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1g/L,而出血严重,则可静脉注射纤维蛋白原1~或输血浆;溶栓药物的禁忌证在以下情况,不宜或禁用溶栓剂:①胃肠道或泌尿道出血史者,如溃疡病、食道静脉曲张破裂、溃疡性结肠炎;②颅内病变、创伤、肿瘤、血管病变;③外科手术后7~10天以内;④骨折;⑤大面积皮肤移植、烧伤未愈合者;⑥心肺复苏时;⑦妊娠期;⑧感染性血栓形成、细菌性心内膜炎;⑨新近形成的结核空洞;⑩高龄者慎用,70岁以上一般勿用;。
三种溶血栓药物的比较
。
所 以 医 生 必须 通过 静脉增 补点 滴 原 始 剂 该 药 也能升 高 血 压
e
。 ,
物 中获得 T P
。
然而
,
G
n
th
a
l 已 设 计 出从
a r u
从而 可能 有危 险性 差6~
大 肠 杆 菌细 胞的重 组细 菌来生 产 S
方法
,
p l: s e
的
e
n i n a s 但 链激 酶 比 E l
并
th
,
l指
出
:
,
Sa
r u
p la
, e
只产 生很 少 的严
可 望 于 今 年底 获准在 西 德 出 售
Sa
r u
P la
s e
.
重副 作 用
血
.
例如
e
血凝 块部位 的远 处 有 内 出
S
a : u
p l。s
另 一 种药 为 E 与病 人时
, 。
m
in
a s e
是生 物 技术 进展 中 出现 的 第珍 二
便 宜 得多 ( 价格 相
8
,
o 该 制药 公 司声 称 这 一 过 程 比 T 五
ma s
倍)
.
不 过 对 4 0 。。多 名病人 的临床研 究 证 明
a s e
公司 使 用仓 鼠细胞 生产 T
0 倍 要节省5 袁 波译 自 N e
谭 健校
。
PA
的技术 所 需 费 用
E mi n
能 使 由于 心 脏 病 致死 的危险 性减 少 一
,
半
制药 公司 指 出 由于 该 药 比 其 他竞争 的药 的 并能 减少 血凝 块再 握固 和再 堵
溶栓药物有哪些?
溶栓药物有哪些?溶栓药物有哪些?各有何特点?溶栓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链激酶(sK ) : SK 是从溶血性链球菌培养液中分离的,对人有高度抗原性,许多人血中有抗体。
SK 是与血中纤溶酶原形成复合物后再激活纤溶酶原,SK 与纤维蛋白没有亲和性,但复合物中的纤溶酶原的赖氨酸结合位点对纤维蛋白有一定亲和性,SK 的半衰期为30min ,治疗量25 万一150 万U ,可引起血中纤维蛋白原下降而轻度减低血勃度,过敏反应较常见。
近年基因重组技术产生的SK 已减低了其抗原性。
( 2 )尿激酶(UK ) : UK 在人尿中大量存在,可以从人尿分离或从肾细胞培养液分离。
UK 对人无抗原性,很少发生过敏,效果比SK 好;UK 不与纤维蛋白结合,产生严重的纤维蛋白原降解,易发生出血,半衰期为16min ,治疗量80 万一100 万U 。
( 3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 :目前有单链tPA ( tPA AitePlase )和双链tPA ( tPA DutePlase ) ,在无纤维蛋白时tPA 对纤溶酶原激活作用弱,tPA 与纤维蛋白结合后激活纤溶酶原的作用可增高数百倍,80 年代初基因重组的tPA ( rtPA )用于临床,tPA 剂量为0 . 75 一1 . 5mg / kg 或70 - loomg ,一般不引起纤溶酶原下降和a2 一抗纤溶酶下降,纤维蛋白原溶解少,loomg 时有较明显纤维蛋白原溶解,但比SK 轻,tPA 的半衰期为4 一5min。
( 4 )乙酞化纤溶酶原一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PSAC ) :是将Parn 阳yl 与sK 一纤溶酶原的活性位点丝氨酸结合,它的催化位点被封闭而与纤维蛋白结合的赖氨酸结合位点保留,因此”- SAC 对血中纤维蛋白原溶解较少,纤溶酶原和a2 一抗纤溶酶的消耗也少,半衰期约60min ,临床应用证明有效,但过敏反应和SK 相似,而且纤溶酶原是由人血浆中分离,不能排除传递病毒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伤性治疗
搭桥疗法
自建通道
改善心肌血流供应、心脏功能
手术
50000元以上
创伤性治疗
富硒纳豆激酶
利迈通富硒纳豆胶囊
溶栓抗栓,防治心梗、脑梗;适用于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口服
8-12小时
1000元/月左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改变人体凝血机制,无毒副作用,可长期食用
静脉注射
20分钟左右
2000-4000元/次
改变人体凝血机制,易引起出血
不宜长期使用
溶酶激活剂类
爱通立、阿普替酶、阿尼普酶、替索激酶
Alteplase
适用于心梗、脑血栓发病时溶栓
静脉注射
30分钟
12000元左右/次
不宜长期使用
支架疗法
进口支架/国产支架
支架放入冠状动脉血管,达到扩张,防止栓塞的目的
手术
疗法
常用药物
疗效
使用方法
体内作用
时间
费用
安全性
毒副作用
蚓激酶
Lmbrukinase
适用于心梗、脑血栓发病时溶栓
静脉注射/口服
20-30分钟
800-1000元/次
每天6次
不宜长期使用
尿激酶、
链激酶
Streptokinase、
Urokinase
适用于心梗、脑血栓发病2-4小时之内(最长不超过6小时)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