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30诗五首翻译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古诗与翻译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古诗与翻译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古诗与翻译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古诗与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翻译: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
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又是多么劲挺!冰与霜正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长安的城阙高踞三秦中枢,遥望岷江的五津,隔着无尽风烟。
你我之间有难忘的离愁别绪,因为彼此都是漂泊流离在外做官的人。
四海之内若有知心存在,再远的天涯也仿佛近邻。
不要在我们挥手作别的路口,像小儿女那样情难自禁哭湿佩巾。
3、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翻译:前面看不到古代知人善任的君王,后面又看不到举贤授能的贤君。
想到天地是那样永久长远,独个儿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4、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翻译:(自己)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
兴致来了,就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美好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回去的时间。
5、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八年级下册 30《诗五首》
在古代,因为交通不方便,常常一 别经年,因此,送别就成了古代诗 歌的一个重要题材,那么,你还知 道哪些送别诗吗?
任选一首,自选角度,和《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比较一下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王维《渭城曲》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 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 为“歌”或“行”的颇多, 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 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 行”一体。其音节、格律 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写作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 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甘肃天水), 又辗转经同谷(现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 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 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 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 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 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 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 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 首诗。
裘 qiú
衾 qīn
掣 chè 着 zhuó
瀚
hà n 阑 lá n
羌 qiāng
节度使下面佐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用兽角装 用丝织成 饰的硬弓 的帐幕
纵横的 样子 大沙漠 这里指主 帅的营帐
营门
岑 容雪花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阴云 狐皮袍子 锦缎做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被子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穿 镇守边镇的长 阴暗无光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官此为泛指,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hè牵引 与上文的“将 下雪后红旗冻 军”是互文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住了,北风吹 来,也不能飘 天太冷而冻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动了 得拉不开弓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词句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
急,迅速,又快又猛。
湍,水势急速。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6.若:好像。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向,向上。
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3.激:冲击,拍打。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及翻译
寒假背诵|八下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及翻译1、《桃花源记》【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年人和小孩儿,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
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
村里面的其它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
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
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
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
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及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及翻译《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及翻译》1.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翻译:> 老夫我一时兴起,像少年一样狂放,左手牵着黄狗,右手举着苍鹰,戴着锦帽,穿着貂皮大衣,率领千骑在平原上驰骋。
为了报答全城人民跟随我,亲自射杀老虎,看那孙郎的英勇。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原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翻译:> 明月何时出现?我举杯向天空发问。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夜是哪一年。
我想要乘风归去,但又担心那高高的琼楼玉宇,高处的寒冷无法忍受。
起身跳舞,玩弄着清澈的影子,这又怎能比得上在人间?3.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翻译:> 大江向东流去,波涛冲刷着历史,无数风流人物都已逝去。
在西边的旧营垒,人们说那是三国时期周瑜的赤壁。
乱石穿透天空,惊涛拍打着岸边,卷起千堆如雪的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之间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
4. 《望岳》杜甫-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翻译:> 泰山的壮观如何?齐鲁大地的绿色还未消失。
大自然的造化赋予了它神奇的秀丽,日出日落划分了明暗。
胸中激荡着层层云雾,眼睛决裂地注视着归巢的鸟儿。
我定要登上最高峰,俯瞰所有山峦。
5. 《春望》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翻译:> 国家虽然破碎,但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城池草木茂盛。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原文及翻译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原文及翻译【原文】关雎(周南)关关雎鸠⑴,在河之洲⑵。
窈窕淑女⑶,君子好逑⑷。
参差荇菜⑸,左右流之⑹。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⑺。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⑻。
悠哉悠哉⑼,辗转反侧⑽。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⒀。
[1]【注释】⑴关关:鸟鸣声。
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名,一般认为就是鱼鹰,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
逑,配偶。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⑺寤寐(wùmèi):醒和睡。
指日日夜夜。
寤,醒觉。
寐,入睡。
⑻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哉,语气助词。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
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友:用作动词,此有亲近之意。
⑿芼(mào):择取,挑选。
⒀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写作背景】《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诗作赏析】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八年级下学期的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通常包括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些经典作品,以下是几篇常见的作品及其翻译:1. 《滕王阁序》 - 王勃- 翻译:《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为滕王阁所作的一篇骈文。
文章以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2.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翻译:《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通过描述岳阳楼的美景和作者登楼时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3. 《出师表》 - 诸葛亮- 翻译:《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
文章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出征的决心。
4.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翻译:《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描述了一位渔人偶然发现的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5.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翻译:《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记述了作者在醉翁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6. 《赤壁赋》 - 苏轼- 翻译:《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赋文。
文章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7. 《游褒禅山记》 - 王安石- 翻译:《游褒禅山记》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篇游记。
文章记述了作者游览褒禅山的经历,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学习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时,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古诗大全带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古诗大全
带翻译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必背古诗《行路难》
:李白(唐代诗人)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高十千,玉盘里的佳肴则值万钱。
但是我放下杯子,放下筷子,不能下咽,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准备登上太行山,大雪又堆满了山。
闲来垂钓向往有姜太公般的机遇,又想象是伊尹梦见驾船经过太阳的旁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又多,如今的道路又在哪里?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彼岸。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学期古诗文及翻译
八下古诗文及翻译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译文
《行行重行行译文》(一)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月下独酌》(二)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
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羌村三首》(之三)翻译(三)“客至”的当儿,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
待到主人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古代黄河流域一带养鸡之法如此),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到敲门声。
来的四五人全是父老,没有稍为年轻的人,这些老人都携酒而来,酒色清浊不一,各各表示着一家心意。
在如此艰难岁月还这样看重情礼,是难能可贵的,由斟酒谦称“酒味薄”,从酒味薄说到生产的破坏,再引出“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时世之艰难,点明而不说尽,耐人寻思。
父老们的盛意使他感奋,因而情不自禁地为之高歌以表谢忱。
此处则由父老致词而重新高“歌罢”终不免仰天长叹。
所歌内容虽无具体叙写,但从“艰难愧深情”句和歌所产生的“四座泪纵横”的效果可知,其中当含有对父老的感激、对时事的忧虑、以及身世的感喟等等情感内容。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原文及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原文及翻译、课外古诗词背诵21、《与朱元思书》(南朝、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22、《五柳先生传》(晋、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八年级下册30诗五首翻译-
八年级下册诗五首翻译饮酒【译文】我的房屋建造在众人聚居繁华的地方,门前却无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这样超凡洒脱,心远离尘俗自然就会觉得地方幽偏。
在东篱附近采摘菊花,悠闲自得地欣赏南山。
傍晚时山中景色最美,飞鸟结伴回林。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辨别出来,却不知怎样用语言来表达。
行路难【译文】金樽中的美酒一斗价值万钱,玉盘里珍贵的菜肴也价值万钱。
(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能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却被坚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大雪却以遍布满山。
(遥想当年)吕尚碧溪垂钓,后来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边经过,后来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如今身在哪里?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高高的船帆到达理想的彼岸。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八月里天高秋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的多层茅草。
茅草飞过江,洒满江郊。
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塘坳里。
南村的顽童们欺负我年老无力,(竟然)如此忍心当着我的面做“贼”,公然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
(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秋日的天空到傍晚就更加昏黑。
盖了多年的布被子,像铁一样又冷又硬,娇惯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
像线条一样一串串密密连接着的雨点下个没完。
自从安史之乱之来,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如何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庇护着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笑开颜,(房子)任凭风吹雨打也能稳如泰山。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译文】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外八月就已经大雪纷飞。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吹得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打湿了丝织的帐子,狐皮衣服不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显得太薄。
八年级下册语文 诗集 文言文 及翻译
(天空中),江面上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与远山都显现着同样的颜色。(我乘船)随水流漂浮游荡,任凭船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多里,奇峭的山和奇异的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水都呈碧绿洁白之色,千丈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江底游动的鱼儿和细沙碎石,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洁白的急流比箭还快,迅猛的大浪像飞奔的马。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ing)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无题】(李商隐"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借着山势,争着向上,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都在互相竞争高低,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山峰。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清越的泉声。美丽的百鸟相向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时间地叫个不停,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那些像老鹰飞到天上一样(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不再想望功名利禄;那些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诗五首翻译ppt(7页)
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显单薄。 都护将军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都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样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 天也渐近黄昏,黑了下来。 盖了多年的被子,又硬又冷,像铁一样,娇惯的儿子因为睡 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漏,床上没有一块干燥的 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断流。 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 能捱到天亮。
•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 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 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狂风暴雨 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一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
五首古诗翻译
1、饮酒; 2、行路难;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己亥杂诗。
一、《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
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 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间己看在见东了篱南下山采 。菊,不经意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暮结色队中的缕鸟缕儿彩回雾 翔萦 远绕 山升 的腾 怀, 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想南说山出里来边,,我有 却人 早生 就的 忘真 记义 该, 怎 么表达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译文与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译文与赏析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译文与赏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译文与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译文与赏析1赠从弟(其二)——【东汉】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译文: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
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有是多么劲挺!冰与霜正下得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赏析:开头第一句描写出全诗的主体——松数的形象:亭亭立与山上。
第二句采取对立的方式写亭亭之松所处的环境(背景):瑟瑟谷中风。
在瑟瑟的山谷风声中,松树高耸的立在山上,这一形象,可以称得上“雄伟”。
三、四两句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它们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
以上写的是“亭亭山上松”在风中的形象,以下四句写松树在冰霜严寒中的形象。
“冰霜正惨凄”,先渲染环境的严酷,再写松树的表现:“终岁常端正”。
为什么松树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能够“终岁常端正”?诗人先以反诘句写出疑问:“岂不罹凝寒”,然后从容回答:“松柏有本性”。
如果说前面四句主要写松上形象的话,那么后面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品质。
它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
这样,松树的形象才得到完整的表现。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劲挺的风格写出了松树的鲜明形象,其实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诗中因此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译文与赏析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三秦之地拱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翻译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翻译八年级下学期(八下)的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篇目及其翻译:1. 《滕王阁序》(王勃)- 翻译:《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宴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2. 《岳阳楼记》(范仲淹)- 翻译:《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散文,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期望。
3. 《出师表》(诸葛亮)- 翻译:《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一篇上表,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以及对战争的深思熟虑。
4. 《醉翁亭记》(欧阳修)- 翻译:《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通过对醉翁亭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5. 《桃花源记》(陶渊明)- 翻译:《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散文,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人们生活幸福的理想世界。
6. 《赤壁赋》(苏轼)- 翻译:《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散文,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
7.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翻译:这是苏轼的一首著名词作,通过回忆赤壁之战,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
8.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翻译:这是苏轼的一首悼念亡妻的词,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死的感慨。
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翻译:这是苏轼的一首词,通过描绘明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10. 《静夜思》(李白)- 翻译:《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著名诗作,表达了作者在夜晚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也是学习古代汉语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通过翻译,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深层含义。
八下古诗词文言文翻译
八下古诗词文言文翻译八年级下学期的古诗词文言文翻译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内涵,还能够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古诗词文言文翻译,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1.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秦朝的明月照耀着汉朝的边关,万里的长征路上,战士们还未归来。
只要龙城的飞将军还在,就不让胡人的战马越过阴山。
2.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翻译:好雨似乎懂得选择时节,在春天适时降临。
它随着春风悄悄进入夜晚,滋润万物却悄无声息。
野外的小路和天空都是一片漆黑,只有江上的船只灯火通明。
清晨看那被雨打湿的红花,重重叠叠地开满了锦官城。
3. 《赤壁》苏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翻译:折断的戟沉在沙中,铁质还未被腐蚀,自己将它们磨洗,辨认出这是前朝的遗物。
东风如果没有帮助周瑜,铜雀台春深之时,二乔就会被锁在其中。
4.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翻译:我一生辛苦,只为了一次起航,四周的战火寥落,如同星辰散去。
山河破碎,如同风中的飘絮,我的命运如同雨中的浮萍,起伏不定。
在惶恐滩头,我感到恐惧,在零丁洋中,我感叹孤独。
自古以来,谁没有一死,但我将留下一颗赤诚的心,照亮历史。
5.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及翻译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jiā)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xuān)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hǎo)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
蝉(chán)则千转(zhuǎ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
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和山融为一色。
(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其间的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景色。
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都能看见水底。
水中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头,也能一眼看的清清楚楚,毫无阻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一样。
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苍翠茂密的树,透出一派寒意;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相向上,竞相向高处和远处生长,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成千上百的山峰。
泉水冲击着岩石,泠泠地发出清越的声响。
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不停的欢叫,猿猴也不停地啼鸣。
追逐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向往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原文余幼时即嗜(shì)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yàn)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fú)之怠(dà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诗五首翻译
饮酒【译文】
我的房屋建造在众人聚居繁华的地方,门前却无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这样超凡洒脱,心远离尘俗自然就会觉得地方幽偏。
在东篱附近采摘菊花,悠闲自得地欣赏南山。
傍晚时山中景色最美,飞鸟结伴回林。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辨别出来,却不知怎样用语言来表达。
行路难【译文】
金樽中的美酒一斗价值万钱,玉盘里珍贵的菜肴也价值万钱。
(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能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却被坚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大雪却以遍布满山。
(遥想当年)吕尚碧溪垂钓,后来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边经过,后来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如今身在哪里?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高高的船帆到达理想的彼岸。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
八月里天高秋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的多层茅草。
茅草飞过江,洒满江郊。
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塘坳里。
南村的顽童们欺负我年老无力,(竟然)如此忍心当着我的面做“贼”,公然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
(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秋日的天空到傍晚就更加昏黑。
盖了多年的布被子,像铁一样又冷又
硬,娇惯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
像线条一样一串串密密连接着的雨点下个没完。
自从安史之乱之来,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如何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庇护着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笑开颜,(房子)任凭风吹雨打也能稳如泰山。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外八月就已经大雪纷飞。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吹得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打湿了丝织的帐子,狐皮衣服不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显得太薄。
将军的角弓硬得拉不开了,都护的铁甲战衣冷得难以穿上。
浩瀚沙漠纵横交错,坚冰结了百丈厚,阴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在军中主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京的客人饯行,伴奏助兴的有胡琴琵琶与羌笛。
傍晚在辕门外,大雪纷飞,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我送您离去,您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脚印
己亥杂诗【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
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它化作春泥,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