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关不礼貌的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不礼貌原则综述

不礼貌原则综述

不礼貌原则综述作者:杨亚晴来源:《知识文库》2018年第06期不礼貌现象,和礼貌现象一样,也是我们沟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语用现象。

尽管与礼貌现象相比,之前的研究忽略了不礼貌现象。

在某种程度上,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仍然有不少相关的研究发现,并且当今关于不礼貌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是一篇关于不礼貌现象研究的文献综述,作者旨在从以下几部分展示一个关于不礼貌现象研究清晰的轮廓:不礼貌的定义,不礼貌策略及其回应策略,国内外不礼貌研究的领域。

同时,从该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对该话题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不礼貌是日常言语交际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被认为是交际策略之一。

像礼貌原则一样,不礼貌原则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不礼貌原则的重要性,本文将对国内外不礼貌原则的研究进行回顾并提出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1不礼貌的定义对“不礼貌”定义并不容易,研究者之间也没有统一的定义。

这是因为不礼貌本身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如社会基本准则、社会阶层、社会权力、不同的文化背景等。

Watts(2003:9)指出,“...不礼貌是过去、目前乃至将来都有争议的术语。

”Culpeper(1996)结合了Goffman (1967)和Brown & Levinson(1987)的观点,试图将“礼貌”的反面“不礼貌”定义为“使用旨在产生相反效果的策略,即社会中断的策略”。

随后,Culpeper(2003)将不礼貌定义为“一种旨在攻击面子,从而导致社会冲突和不和谐的交际策略”。

此后学者对不礼貌提出了不同的定义。

Mills(2005)提出,在一些谈话中,不礼貌行为是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

Bousfield (2008)提出,“不礼貌是礼貌的对立面,而不是试图减轻面子威胁行为,不礼貌是一种故意进行的口头威胁行为。

”在中国,关于不礼貌的研究尚且不多。

主要有以下学者试图定义“不礼貌”。

杨子和于国栋(2007)把言语不礼貌的话语定义为直接或间接损害了他人面子的话语,在交际中会引起受话人以及第三者尴尬、不愉快等。

礼仪失范:解析现代社会的不良礼仪行为

礼仪失范:解析现代社会的不良礼仪行为

礼仪失范:解析现代社会的不良礼仪行为礼仪失范:解析现代社会的不良礼仪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风气也在不断地变化。

在这个快速的时代,礼仪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虽然我们仍然有各种各样的礼节和规矩,但在现代社会中不良的礼仪行为也越来越普遍。

这些不良的礼仪行为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行为,如粗鲁、无礼、偏见、歧视、不尊重他人等行为。

这些行为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话题。

本文将从不良礼仪行为和原因,以及解决方法三个方面对礼仪失范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不良礼仪行为及其原因不良礼仪行为是指不遵守基本的礼仪和文明行为规范的行为。

不良礼仪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变得越来越常见。

这些行为让人感到不舒服和困惑,也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松动和疏远。

首先,缺乏教育是不良礼仪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育的缺失使得人们失去了基本的礼仪意识,以及如何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如文化、道德和价值观等。

有些人在家庭中接受到的教育也缺乏现代化元素,造成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网络,陷入虚拟世界的迷惑,忽略真实生活中的社会礼仪行为。

其次,现代化和商业化的冲击也是礼仪失范的原因之一。

商业化倾向导致了个人利益的强化导致人们更看重面子和欲望,忽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而现代社会加速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使得个人的人际交往少了联系和时间,欲望需要通过非法和无礼的手段来实现。

第三,文化差异也是不良礼仪行为的原因之一。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人们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聚集在一起,文化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

虽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正在学习如何相处和尊重他人的文化习俗,但在某些情况下,不同的文化语言和行为规范往往会引发不良的礼仪行为。

二、解决不良礼仪行为的方法要解决不良礼仪行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教育、互动和文化交流。

首先,教育是根本。

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应该为教育贡献力量,以促进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体育意识。

学校必须推动家庭教育和社会宣传,增强基本的礼貌和教育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观念,以防止不良礼仪行为的发生。

国内外不礼貌现象研究综述

国内外不礼貌现象研究综述

国内对 于不礼 貌现 象 的研究起 步较 晚, 而且 缺 乏 系统研 究 。 目前还没 有出现专门讨论பைடு நூலகம்礼貌 现象 的语用学 专著 , 在现
有 的期刊 和学位论文 中专 门研究不礼貌现 象的也是少 之又少 。
观。1 9 9 4年 D u f o n 等人就列出关 于礼 貌研究 的详细文献 目录 ,
( 一) 国 内不礼 貌 现 象研 究

引言
关于礼貌研究 应该是 包括礼 貌现象 研究 和不礼貌 现象 研
究, 然 而长期 以来语用学 家侧重于 对礼貌 现象的研 究 , 忽 视不 礼貌现象的探 索, 因而造 成 了礼 貌和 不礼 貌 现象 研究 的不平 衡 。 目前已经 有学者意识到这点 , 并 且做 出了一些有价值 的研 究, 本文将介绍不礼貌现象现在 的研 究现状。
究礼貌 的学者 也是不胜 枚举 , 如徐盛 桓 、 顾 日国等 。礼貌 研究 成果影响 比较 大的是徐盛桓 的新 礼貌原 则构想 和顾 日国所提 出的礼貌 准则 , 徐的构想包含促进各 方 的关 系和运用礼貌策略 两个 内容, 而顾 的准则包 括贬 己尊 人准 则 , 称 呼准则 , 文 雅准 则, 求 同准则 和德 、 言、 行准则 。 然 而相对 于礼貌现象研究的硕果 累累 , 不礼貌 现象 研究暂 时受到冷落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多方 面的, 其一是 学者 们没有 理 清礼貌 和不 札貌关系 , 有的学者 简单地认为 不礼貌就是礼貌 的对 立 面, 礼貌 的缺失 即是不 礼貌 , 那么研 究好礼貌 也就研究 了不礼貌 现象 , 因此忽略了对不礼貌 的探 究。当然也 有的学者 认 为不礼貌是礼貌 的附体 , 因此没有 必要专 门勾勒 一个理论框

[ 文章编 号]1 6 7 1 — 5 9 1 8 ( 2 0 1 3 ) 1 2 — 0 0 8 2 — 0 2 [ 本刊 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1 a b x b . n e t 不礼 貌现象研究包括 不礼 貌言语研 究和 不礼 貌非言语 研 究, 不礼貌言语是指交 际中存在 的言语 内容 或言语形式表 现出 的不 礼貌 ( 张, 2 0 0 9 : 2 0 4 ) , 不礼 貌非言语 研究 是指不 礼貌 行为 如殴 打他人 等违背社会 公约 的行 为 和交 际 中涉及 的交际者 的 面部表情 , 语音语 调等 因素的研究 。就 目前 的研究 成果 看 , 学 者们倾 向于不 礼貌 言语研究 。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礼仪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被忽视和遗忘。

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史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社会风气的变迁,大学生在传统礼仪文化方面的认知和尊重逐渐减弱。

现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性和自我表达,而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所倡导的尊重、谦虚、谨慎等传统美德。

许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不懂尊重长辈、不懂礼貌待人、不懂礼节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大学生个人的形象和修养,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和文明程度。

对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大学生重新认识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明素养。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调查和研究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现状和原因,分析这种现象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探讨如何解决大学生缺乏传统礼仪文化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分析,旨在引起人们对于尊重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礼仪习惯的重视,促进大学生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在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大学生重视和继承传统礼仪文化,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提供参考和借鉴。

结合以上研究内容,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和解决之道,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

2. 正文2.1 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原因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导致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社会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传统礼仪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被忽视和淡化。

家庭教育的不足也是造成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原因之一。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家长工作忙碌,许多家庭缺乏对孩子进行传统礼仪教育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对传统礼仪的认知和重视。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一、引言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新时代的代表,他们在技术和科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与此传统礼仪文化却逐渐被忽视和遗忘。

本文将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探讨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表现1. 礼貌缺失:许多大学生在言行举止中缺乏基本的礼貌,例如不说谢谢、不问好等。

2. 餐桌礼仪不规范:在餐桌上,大学生常常表现出不懂得如何使用餐具,不懂得用餐时的礼仪规范等问题。

3. 礼仪意识淡薄:大学生对于传统礼仪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不高,很多人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知之甚少。

三、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原因1. 家庭教育不足:很多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给予足够的传统礼仪教育,导致孩子在这方面缺乏基础。

2. 礼仪文化日渐淡化:在当今社会,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人更愿意接受西方文化,而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

3. 教育体系偏向重科学技术: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理科知识和实践能力,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养则相对较少。

四、加强大学生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对策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家庭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和培养,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重视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

2. 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应该更注重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可以增设相关的课程或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礼仪意识。

3. 社会环境的引导: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营造尊重传统文化、注重礼仪的社会氛围,提升大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的认同感和重视程度。

五、结论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不可改变的。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引导,我们完全有望重塑大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的认知和态度。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调查,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共同努力推动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不礼貌原则综述

不礼貌原则综述

不礼貌原则综述不礼貌现象,和礼貌现象一样,也是我们沟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语用现象。

尽管与礼貌现象相比,之前的研究忽略了不礼貌现象。

在某种程度上,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仍然有不少相关的研究发现,并且当今关于不礼貌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是一篇关于不礼貌现象研究的文献综述,作者旨在从以下几部分展示一个关于不礼貌现象研究清晰的轮廓:不礼貌的定义,不礼貌策略及其回应策略,国内外不礼貌研究的领域。

同时,从该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对该话题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不礼貌是日常言语交际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被认为是交际策略之一。

像礼貌原则一样,不礼貌原则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不礼貌原则的重要性,本文将对国内外不礼貌原则的研究进行回顾并提出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1不礼貌的定义对“不礼貌”定义并不容易,研究者之间也没有统一的定义。

这是因为不礼貌本身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如社会基本准则、社会阶层、社会权力、不同的文化背景等。

Watts(2003:9)指出,“...不礼貌是过去、目前乃至将来都有争议的术语。

”Culpeper(1996)结合了Goffman(1967)和Brown & Levinson(1987)的观点,试图将“礼貌”的反面“不礼貌”定义为“使用旨在产生相反效果的策略,即社会中断的策略”。

随后,Culpeper(2003)将不礼貌定义为“一种旨在攻击面子,从而导致社会冲突和不和谐的交际策略”。

此后学者对不礼貌提出了不同的定义。

Mills(2005)提出,在一些谈话中,不礼貌行为是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

Bousfield(2008)提出,“不礼貌是礼貌的对立面,而不是试图减轻面子威胁行为,不礼貌是一种故意进行的口头威胁行为。

”在中国,关于不礼貌的研究尚且不多。

主要有以下学者试图定义“不礼貌”。

杨子和于国栋(2007)把言语不礼貌的话语定义为直接或间接损害了他人面子的话语,在交际中会引起受话人以及第三者尴尬、不愉快等。

不礼貌言语研究综述

不礼貌言语研究综述

不礼貌言语研究综述作者:周玉霞杨春红赵淑琴来源:《经营者》 2017年第8期一、引言礼貌与不礼貌都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交际中,然而到目前为止学者们过于关注礼貌现象的研究,忽视了对不礼貌言语行为的探索,造成礼貌言语研究与不礼貌言语研究的严重失衡。

本文通过搜寻和分析关于不礼貌言语研究的文献,分析国内外不礼貌言语研究现状,以揭示不礼貌言语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不礼貌言语的分类对于不礼貌言语的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分类。

Bousfield 结合说话者意图及听话人对这一意图的识别将不礼貌言语细分为四种情况:第一,说者有心,听者有意;第二,说者有心,听者无意;第三,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第四,说者无心,听者无意。

[1]此外李元胜将汉语中的不礼貌言语行为分为策略型言语行为和非策略型言语行为。

[2]王传奔将不礼貌言语行为分为有意识不礼貌言语行为和无意识不礼貌言语行为。

[3]从以上可以得出不礼貌言语的分类因角度的不同而不同,且各有其侧重点,但是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细化。

三、国内研究现状自2005年起,国内学者开始逐渐关注不礼貌言语研究,但与国外相比,不礼貌言语研究缺少系统化的研究并且现有成果屈指可数,甚至到目前为止国内都没有不礼貌言语研究的专著,就连现有的语用学专著中提及不礼貌言语的章节都没有,相关的学术论文也是少之又少。

因此,本文主要对不礼貌言语行为本身或不礼貌现象和不礼貌理论研究进行分析。

(一)顺应论下的不礼貌言语研究以顺应论为基础展开的研究中,影响较大的有李元胜和王传奔等,认为不礼貌言语行为也是顺应语境,以求达到成功交际,这明显摈弃了将不礼貌简单地归为礼貌的对立面的观点。

[2,3](二)不礼貌言语的应用刘风光、樊倩打破以往顺应论的框架,以莎士比亚戏剧《无事生非》为语料,分析戏剧语篇中的不礼貌现象,这更显示出不礼貌理论应用的普遍性。

[4]此外,刘森林得出不礼貌现象是社会语境中语言变异的结果。

浅析国内关于“礼貌原则”及不礼貌现象的研究

浅析国内关于“礼貌原则”及不礼貌现象的研究

浅析国内关于“礼貌原则”及不礼貌现象的研究摘要:对于人们言语交流,“礼貌原则”一直都是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

“礼貌原则”的提出,指导人们更好地进行沟通与交流。

同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于“礼貌原则”的违反现象也大量存在。

文章考察了近年来国内对礼貌和不礼貌言语的研究情况,对相关理论和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后发现,目前大量的研究都集中在对“礼貌原则”不足的探讨和“礼貌原则”的违反、不礼貌产生的原因研究上。

文章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避免交际失误。

关键词:言语;礼貌;礼貌原则;不礼貌一、引言在Brown&Levinson的礼貌模式和“礼貌原则”提出后的许多年内,语言学家一直在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跨文化等各个角度在讨论着“礼貌原则”。

而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Leech的“礼貌原则”进行研究补充的同时,也有学者开始关注“礼貌原则”的违反的研究。

他们不仅发现了Brown&Levinson的礼貌模式,或者是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及准则、礼貌层级存在着让人质疑之处,还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二、礼貌和“礼貌原则”礼貌针对语言使用中的礼貌现象,Leech提出了一套各社会、各群体共享的普遍性的“礼貌原则”;Brown和Levinson则提出了面子理论。

这两个理论的共同点是旨在对礼貌这一普遍现象做出解释。

在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学者们一般把面子定义为:“交际实践中的参加者所相互给与的、相互协同的公共意象。

”。

Levinson把礼貌又分成积极礼貌和消极礼貌。

在社会语言学领域,交际者相互间关于关系的推测以及关于面子的协同的研究,就是面子的研究,也被称之为礼貌理论的研究。

“礼貌原则”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E.Goffman最早从社会学角度谈“面子行为理论”,提出了礼貌模式。

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及其4准则,从而大大推动了“会话含义”理论的向前发展。

可以说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是言语交际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如果在交谈时人人都能严格遵循这4条准则,他们便可以进行效率最高、最合理的交际。

不礼貌原则综述

不礼貌原则综述

不礼貌原则综述不礼貌行为是社会交往中常见的问题,它不仅损害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还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和遵守不礼貌的原则至关重要。

本文将综述不礼貌原则,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应对策略。

一、尊重他人的独立性和权力不礼貌的行为经常涉及侵犯他人的独立权力,例如对他人的隐私进行侵犯或不经允许就插手他人的事务。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独立性,避免干涉他人的事务或对他人的隐私感到好奇。

尊重他人的权力可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尊重。

二、遵守基本的社交规范礼貌是社交交往的基本规范,它要求我们对他人保持友善、尊重和耐心。

不礼貌的行为包括无视他人的存在、傲慢自大、喧哗、中断他人的谈话等。

这些行为会破坏正常的交流氛围,降低沟通的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遵守基本的社交规范,包括礼貌地打招呼、给予他人尊重的空间和听取他人的意见。

三、避免争吵和冲突争吵和冲突是不礼貌行为的一种表现。

当我们意见相左时,应该以理性的方式进行讨论,而不是采取攻击性的言辞。

冲突可以通过友好和平的方式解决,而不是用暴力或恶言相向。

在处理冲突时,我们应该积极倾听对方的意见,试图寻求共同点,以达到理解和和解的目标。

四、尊重他人的感受不礼貌的行为常常会伤害他人的感情。

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感受,避免使用侮辱性的言辞或嘲笑他人。

尤其是当他人遭遇困难或失败时,我们应该给予安慰和支持,而不是冷嘲热讽。

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感受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彼此感到被尊重和关心。

五、维护公共秩序和环境整洁不礼貌行为还包括无视公共秩序和环境整洁的规定。

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行为举止得体,遵守相关规定。

我们应该避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以保持社会秩序的和谐。

六、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技巧积极的人际交往技巧有助于减少不礼貌行为的发生。

我们应该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同时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在与他人进行对话时,我们应该保持谦虚、友善和善解人意的态度。

不礼貌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

不礼貌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
第 l 7卷 第 1期
2 0 1 4年 3月
沙 洲 职 业 工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z h o u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c 2 . N o r t h e a s t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a n g c h u n 1 3 0 0 2 4 , C h i n a J
Ab s t r a c t : T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a n d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d e i f n i t i o n a n d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o f i mp o l i t e n e s s i n t h e ie f l d o f p r a g ma t i c s , c o mp a r e s t h e i mb a l a n c e d t h e o r e t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b e t we e n p o l i t e n e s s a n d i mp o l i t e n e s s , nd a i l l u s t r a t e s t h e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o f 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 t h e i mp o l i t e s p e e c h a c t s . I t a l s o r e v i e ws t h e r e l e v a n t s t u d y o f i mp o l i t e s p e e c h a c t s b o t h a t h o me a n d a b r o a d . a n d l o o k s i n t o t h e f u t u r e o f t h e r e s e a r c h . Ke y wo r d s : i mp o l i t e s p e e c h a c t s ; f a c e t h r e a t ; c o n l f i c t t a l k

汉语中不礼貌言语行为的顺应性研究

汉语中不礼貌言语行为的顺应性研究

汉语中不礼貌言语行为的顺应性研究1.引言汉语中的礼貌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它主要是从“礼”衍生出来的。

关于“礼”字的基本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示”部云:“礼, 履也, 所以事神致福也。

从示, 从豊。

”《论语·颜渊》中说:“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这都涉及到了礼貌的重要性。

然而,作为礼貌的对立体,不礼貌言语行为同样源远流长,广泛存在于言语交流中,不礼貌言语行为作为言语策略在日常交际中同样能达到交际的目的。

钱冠连在探讨语用原则与语用策略过程中提出“运用权威”策略。

在钱冠连(1997:198) 看来,“礼貌是策略,不礼貌未尝不可以为策略……权威破坏了礼貌策略固然是一个方面,但用足了权威也可以使说话更有效果,达到说话目的。

至于这是否符合文明礼貌或者道德规范,还可以和社会学家商量,但语用学者在这里做的事只能是尽描写语言事实之职……只要运用得是时候、是地方、合身份,运用权威的说话过程也可以是得体的言语行为。

”这足以说明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的重要性。

不礼貌言语行为的研究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道德层面。

然而,纵观国内的相关研究,对于礼貌言语行为以及礼貌原则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而对不礼貌言语行为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

国内外研究都存在重视礼貌语言研究轻视不礼貌语言研究的问题。

丁崇明曾撰文讨论过汉语中词语叠连式不礼貌语言。

其他对于不礼貌语言的研究多从道德层面入手,很少有人对汉语中不礼貌语言进行语用分析。

本文拟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理论框架,对汉语中作为策略使用的不礼貌言语行为做一次全面的分析,旨在更清楚地认识不礼貌言语行为,找出其产生的根源,从而为言语规范性和得体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2.定义与类型2.1 不礼貌言语行为的定义言语交际中存在着一些对人不尊重、令人不愉快的不礼貌语言。

有的不礼貌语言之所以不礼貌是由于使用了贬义词或其他不好的词语;有的不礼貌语言从词语上看并没有什么不礼貌的,主要是说话人的语气使之成了不礼貌语言;有的不礼貌语言是特定的语境造成的;有的是由交际双方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的。

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综述

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综述
21 0 1年 8月
第3 O卷第 8 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unl f inj n o eeo E ua o ora o l gi gC lg f d ct n Heo a l i
Au . 01 g2 1
Vo. O No 8 13 .
di1 .9 9ji n 10 —7 3 .0 10 .5 o:0 3 6/.s .0 1 8 6 2 1 . 80 3 s
不 礼 貌 言 语 行 为 研 究 综 述
周 丹
( 州师范大学 外 国语学院 , 徐 江苏 徐州 2 11 ) 2 16

要 : 貌现 象是语 用学研 究的一个重要 内容 , 内外有很 多关于礼貌 言语 的研 究 , 礼 国 而且起步较 早。相 比之
下, 对于不礼 貌现 象的研 究则起 步较晚 , 而且缺乏 系统研 究。鉴 于对 不礼 貌的研 究越 来越 受到 重视 , 旨在 通过不礼 貌相关文献 的搜 集归类总结 , 以期 为今后 的不礼貌研究提 供必要参考。
t —a et so r ( hn 19 ) ( o ptn cus r i d i e Mea ,90 , 医患 语 篇) 等。在 等
这些语篇 中不礼貌言语 占据 重要 位置 , 礼貌理论不足 以解 释 其 中的不礼貌现象 , 因而针对不礼貌 现象 的专门研究 十分必
礼貌是使用交际策略 以攻击 对方的面子 , 因而造成社会 矛盾
意 的面子威胁 ) Icdna tra Ofc ( 意 的面子 威胁 ) , ie t et t e 无 n lh s a
和 A c et r t t f e 附 带 的 面 子 威 胁 ) ; ar ci n t e s o a ( d a h a c l Bba Ky—a os 20 ) 据表面结构语 义和 隐含 意义将 不礼 r K svk 06 依 k t y(

虚假不礼貌研究综述

虚假不礼貌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20-8-27近年来,随着(不)礼貌研究的发展,虚假不礼貌(mock impoliteness )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

Leech (1983)指出,虚假不礼貌是一种具有礼貌意图的不礼貌言语形式。

虚假不礼貌,作为一种间接话语,传递着复杂的信息,而其概念的界定,一直是领域内的难题。

有学者认为虚假不礼貌附属于不礼貌研究,而也有学者认为虚假不礼貌研究的本质是礼貌研究。

本文拟对虚假不礼貌的概念、国内外相关理论以及实证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

1 虚假不礼貌的概念:礼貌与不礼貌Leech (1983)首先提出虚假不礼貌的概念,将虚假不礼貌定义为“以冒犯的方式表达礼貌”,认为虚假不礼貌是一种“under-politeness ”,用以“建立或维系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并指出“当话语内容明显不真实时,话语的真实意图应是礼貌的”。

Leech 认为,虚假不礼貌本质是礼貌的。

Bousfield (2008)也指出虚假不礼貌表面上攻击对方面子,实则增进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社会亲密度。

不少学者认同此观点,认为虚假不礼貌可被视作礼貌的一种话语策略,可将其划分为礼貌研究进行分析。

Mills (2003:124)则对Leech 的定义提出了质疑,认为“在虚假不礼貌话语中,人们使用一种夸张的形式来表达真实感情,这种夸张的言语或行为会被解读为表面的不礼貌或者玩笑式不礼貌”。

Culpeper (2011)同样指虚假不礼貌研究综述 □ 李资菲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 虚假不礼貌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语用学研究领域极具研究价值的话题之一。

本文通过对虚假不礼貌相关文献的整理,对虚假不礼貌的概念、相关研究理论以及国内外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与分析,从而梳理虚假不礼貌研究的发展脉络,剖析当下研究现状,并对虚假不礼貌未来研究方向做出思考与展望。

[关键词] 虚假不礼貌;礼貌;语用功能[中图分类号] H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167(2021)04-0060-03出,虚假不礼貌话语中规约化不礼貌程式的使用,与话语真实性无关。

医患不礼貌话语的动态研究

医患不礼貌话语的动态研究

医患不礼貌话语的动态探究引言:医患干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医患之间的不礼貌话语更是成为令人担忧的现象。

医患之间的沟通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不良沟通可能导致医患间的紧张干系,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对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医患之间不礼貌话语的现状1.探究数据显示,医患不礼貌话语在临床医学中普遍存在。

病人对医生的不满情绪、医生对病人的态度等等都可能成为触发不礼貌话语的原因。

2.不礼貌话语对医患双方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对医生来说,不礼貌话语可能使其感到自尊受损、情绪受影响,甚至导致失去工作的动力;对病人来说,不礼貌话语可能导致其失去对医生的信任,对治疗的抵触情绪增强,从而影响疗效。

二、不礼貌话语的表现形式1. 针对医生的不礼貌话语:包括辱骂、恐吓、不尊重等。

例如,病人指责医生不负责任、拖延病情等。

2. 针对病人的不礼貌话语:包括贬低、挖苦、嘲笑等。

例如,医生对病人的外貌、生活方式进行不当评判。

三、不礼貌话语的影响因素1. 疾病因素:疾病的严峻程度、痛苦程度、治愈期望等都可能对病人情绪产生影响。

2. 医疗环境因素:医院的设施、医疗资源等也可能对病人情绪产生乐观或消极的影响。

3. 医生因素:医生的沟通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都可能影响医患沟通的结果。

4. 病人因素:病人对医生的期望、他们对疾病的理解、经济状况等都可能对医患干系产生影响。

四、缩减医患不礼貌话语的策略1. 医生培训:加强医生的沟通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训,提高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互动质量。

2. 建立良好的医院环境:改善医疗环境,提供温馨舒适的医院环境,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3. 加强医患教育:加强对病人的健康知识普及,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缩减对医生的不真实期望。

结论:医患不礼貌话语是一个分外严峻的问题,它直接干系到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医患干系的进步。

在将来的探究中,应该继续关注医患之间的沟通问题,从多个角度深度探究医患不礼貌话语的成因以及解决方法,以实现医患双方的和谐与顺畅沟通。

现代汉语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

现代汉语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

现代汉语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礼貌言语行为时有发生,它不仅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还会对个人的社会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针对现代汉语不礼貌言语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并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

不礼貌言语行为是指言语表达方式不文明、不尊重他人,甚至伤害到他人感情和尊严的行为。

其主要特征包括侮辱、谩骂、嘲笑等,这些行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他人的心理和情感。

不礼貌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类型:侮辱:指用贬低或嘲讽的言语来伤害他人的尊严,比如嘲笑他人的外貌、出身、家庭等。

谩骂:指用恶意的言语攻击他人,包括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中伤等。

嘲笑:指用取笑或嘲讽的方式对待他人的缺陷或错误,如嘲笑他人的口音、穿着等。

不礼貌言语行为的产生可能有多种原因。

个人性格是影响言语行为的重要因素,有些人可能天生比较敏感,容易受到他人的言语伤害。

社会压力也可能促使人们采取不礼貌的言语行为,例如在某些文化背景下,胜者被认为应该凌驾于弱者之上,这可能导致强者对弱者使用不礼貌言语。

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也可能导致人们在交流中出现不礼貌言语行为。

不礼貌言语行为会对社会和个人产生严重的危害。

它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破裂,破坏社交网络的和谐与稳定。

不礼貌言语行为会伤害他人的感情和尊严,可能会导致心理上的创伤和痛苦。

不礼貌言语行为会在社会中传递负能量,破坏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

为了应对不礼貌言语行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养,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提高文化素质:加强对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学习和理解,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交流需求。

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遵循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文明用语,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积极沟通:当遇到不礼貌言语行为时,可以采取积极沟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以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案。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传承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多元化,大学生在传统礼仪文化方面的认知和实践出现了一些偏差,甚至出现了缺失的现象。

本文将通过调查与研究,探讨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表现1.缺乏尊重和谦卑之心在传统礼仪文化中,尊重和谦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社会,部分大学生在与长辈交往时表现出缺乏尊重和谦卑之心的现象。

在言语和行为上,他们可能过于张扬和粗鲁,缺乏对长辈的尊重和尊重。

2.忽视传统节日和习俗传统的节日和习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对传统的节日和习俗漠不关心,甚至对此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

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部分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失去了传承和延续的基础。

3.言行不端和缺乏修养言行不端和缺乏修养是当代大学生中另一个明显的特点。

在公共场合和与他人的交往中,很多大学生表现出粗鲁、不懂礼貌和不懂得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问题。

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声誉。

1.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导致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不断涌入,使得部分大学生在传统礼仪文化方面的认知和实践出现了偏差。

社会上也存在各种不良风气和行为,这会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导致他们缺失传统礼仪文化。

2.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是个体成长中最重要的社会化环境,是传统礼仪文化的第一课堂。

现实生活中,一些家庭教育存在缺失,家庭教育的力量对大学生的影响在减弱。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忽视对子女进行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导致子女在这方面的认知和实践出现了偏差,甚至出现了缺失的现象。

3.教育体系的不足教育体系是社会传承和发展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

现实生活中,教育体系对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存在不足。

中美年轻一代不礼貌策略的对比研究

中美年轻一代不礼貌策略的对比研究

中美年轻一代不礼貌策略的对比研究
不礼貌现象在日常交际中普遍存在,自然发生且不可避免。

有时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说话者甚至故意使用不礼貌言语。

虽然不礼貌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国内外关于不礼貌现象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此外,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不礼貌概念的理解也相差很大。

因此,本文对中美两部情景剧中不礼貌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依据库尔佩珀提出的不礼貌策略的框架,详细论述了不礼貌策略在《老友记》和《爱情公寓》中的具体体现。

以《老友记》第六季和《爱情公寓》第三季为研究对象,分别收集了337和317个不礼貌策略作为样本,并对各个不礼貌策略下的分支分别进行标记和计数,主要目的是总结中美两国不礼貌策略使用上的异同。

通过对结果的对比,作者发现中美两国在不礼貌策略的运用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异同。

原因可以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运用霍夫斯泰德和霍尔提出的理论加以
解释。

从理论上讲,情景喜剧的运用可以被看作理解文化的一个崭新而有效的视角。

其最终目的是以情景喜剧为载体,帮助人们理解和接受文化差异,从而找出
中美文化融合的趋势。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不礼貌言语的详细阐释,作者希望可以加深人们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从而减少不礼貌言语的使用,促进和谐的人
际关系。

人际关系管理视域下的中国在校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现象研究的开题报告

人际关系管理视域下的中国在校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现象研究的开题报告

人际关系管理视域下的中国在校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现象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如今,言语不礼貌现象在中国社会逐渐普遍化,大学校园也不是例外。

言语不礼貌现象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破坏交流,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因此,了解和研究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现象对于改善校园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以人际关系管理视域为研究基础,探究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现象在交往中所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管理,为校园和谐作出贡献。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本研究将探究以下问题:1. 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的表现形式和频率;2. 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现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3. 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现象的原因和成因;4. 如何解决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现象。

研究目的:1. 了解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的表现形式和频率;2. 探究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现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3. 分析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现象的原因和成因;4. 提出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采访和调查,了解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和频率,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同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专家访谈,分析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现象的原因和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研究框架本研究将以人际关系管理视角为基础,将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现象的表现形式、频率、影响、原因和解决方案进行研究。

研究框架如下:1. 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现象的表现形式和频率1.1 口头表达的不礼貌现象1.2 网络用语的不礼貌现象1.3 身体语言的不礼貌现象1.4 频率统计和比较2. 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现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1 对同伴关系的影响2.2 对师生关系的影响2.3 对家庭关系的影响2.4 影响的程度分析3. 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现象的原因和成因3.1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3.2 家庭教育的影响3.3 校园文化的影响3.4 个人因素的影响4. 如何解决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现象4.1 个人修养的培养4.2 社会文化环境的优化4.3 家庭教育的改进4.4 校园文化的引导五、预期成果本研究将基于人际关系管理视角,针对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现象的表现形式、频率、影响、原因和解决方案进行综合研究,预期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 揭示大学生言语不礼貌现象的表现形式、频率、影响及其成因;2. 提出促进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解决方案,促进校园和谐;3. 为更广泛的社会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4. 同时,本研究在实践上也可以为有关部门和学校提供参考和建议,有利于调节社会、家庭和校园之间的关系。

中国大学生不礼貌现象实证研究——基于人际关系管理理论

中国大学生不礼貌现象实证研究——基于人际关系管理理论
子及 交 际权 .
关键词 :人 际关系管理理论 ; 不礼貌 ; 大学生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6 0 X( 2 0 1 3 ) 0 8 — 0 1 9 9 — 0 2
1 引 言
2 0世 纪 9 0年代后 , 以C u l p e p e r 为代表 , 国外 出现了有 关不礼貌 的系统性研究. 在他看来 , 不礼貌策略 的宗 旨是为 威胁或攻 击对方 的面子. 他将不礼貌策略分 为五 种 : 正面不 礼貌( p o s i t i v e i m p o l i t e n e s s ) 、 负面不礼貌 ( n e g a t i v e i mp o l i t e — n e s s ) 、 虚假 或讽刺性 礼貌 s a r c a s m o r m o c k p o l i t e n e s s ) 、 完 全 直接不礼 貌 f I ) a i d o n r e c o r d i mp o l i t e n e s s )和拒绝执行 礼貌
S p e n c e r - O a t e y ( 2 0 0 7 ) 的人际关系管理 理论探讨 了语言 在维护或威胁人际及社会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其理论从个人
对不礼貌进行 了解读 . 他们发现言语不礼貌可分为 4类 : ( 1 ) 说者有意 、 听者有心型 ; ( 2 ) 说者无意 、 听者有心 型 ; ( 3 ) 说者 有意 、 听者无心型 ; ( 4 ) 说者无意、 听者无心型. 张大毛( 2 0 0 9 ) 将不礼貌现象分为 3大类 : 动机型不礼貌言语 、 信 息表达型 不礼貌言语和策略与非策略型不礼貌言语 . 但 国内通过实证研究调查不礼貌现象 的论 文仍 比较少 见. 笔者通过 “ 中国期刊 网” 搜索 ( 截至 2 0 1 2年 1 1 月) , 至今 未能发现对不礼貌现象 的实证研究. 本文有助于分析大学生 言行 中的不礼貌行为 , 以有针对性的提出建 议 , 提高大学生 们的文明素质和 自身修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有关不礼貌的研究综述作者:展琳琳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03期摘要:随着对礼貌研究的深入,侮辱、贬低等与礼貌相悖的概念相继出现,不礼貌的研究应运而生。

国内对于不礼貌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对不礼貌专著的评介、综合研究、理论间的关联性研究和不礼貌的语用现象研究。

但目前国内对不礼貌的研究存在不礼貌定义界定不清,对非言语交际行为的不礼貌现象研究及对机构语言的不礼貌现象研究较少等问题。

总体来说,不礼貌研究成果已经在多个领域应用,该研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不礼貌现状问题前景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3-0095-02不礼貌原则最早由Jonathan Culpeper提出,意在构建和礼貌框架平行的不礼貌框架,为对峙性、冲突性和不和谐的话语现象提供理论基础。

不礼貌的提出弥补了礼貌—面子范式的不足,为研究不礼貌行为提供了方向。

一、国内有关不礼貌的研究现状国内有关不礼貌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对不礼貌专著的评介、综合研究、理论间关联性研究和不礼貌语用现象研究。

1.对不礼貌专著的评介鉴于国内对不礼貌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对国内外不礼貌专著进行评介式研究,为国内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南。

龚双萍(2009)对Bousfield的《交际中的不礼貌》进行解读,采用归纳的方法分析了《交际中的不礼貌》中的研究问题,着重介绍了(不)礼貌模式中的面子和不礼貌的动态性等概念[1];黄清贵和肖晶(2017)认为《网络交际中不礼貌话语的交际模式及语用机制》用语料库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下年轻人常用的网络交际工具,借此分析网络用语的不礼貌和自我身份构建之间的关系,其价值在于它推动了人际语用学和网络语言学的发展[2];陈倩(2018)介绍了Daniel Kádár 教授的《礼貌、不礼貌与仪式:维护人际互动中的道德秩序》一书,重点说明了不礼貌与仪式之间的交互关系及作者理论模型中的参与框架、(不)礼貌修饰行为和道德三大要素。

她认为本书构建的理论模型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应用性,为人际语用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3];赖小玉,冉永平(2018)等人对《帕拉格雷夫语言不礼貌手册》进行了评介,认为该书将不礼貌置于工作、服务、法律等具体语境中考察,对不礼貌的研究有极大的指导意义[4]。

对国内外不礼貌著作的评介性研究为介绍不礼貌理论、厘清不礼貌著作的脉络有重大意义。

但评介性研究并不对理论进行深层次的阐释,因此理论性较弱,读者可以在阅读后根据需要购買原著。

2.综合研究综合研究指在研究对象的定义、原则、参数、趋势、前景等方面中融合两种或几种因素的研究。

周凌、张绍杰(2018)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技术,绘制国际语用学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面子、礼貌及不礼貌的研究走向。

通过对图谱的梳理,周凌等人指出:近十年来不礼貌的研究发展迅猛,研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不礼貌的本体研究,更覆盖计算机辅助交际、媒体、网络、政治语篇等范畴[5]。

综合研究为梳理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综合性研究难免过于宽泛,缺乏严谨的理论构建和具体的语料支撑。

3.理论间关联性研究张玮,谢朝群(2015)将微博话语中的不礼貌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礼貌的语用功能和身份在言语现象中的构建过程,发现用不礼貌话语反驳或解决争端时,其语用目的在重新构建或展现自身积极的身份属性[6];周凌(2018)从国内外面子与(不)礼貌研究的历时演变及内在关联进行入手,指出面子、礼貌与不礼貌三个概念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其研究范式和研究范畴都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可用于开展跨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和人际交往研究[7]。

理论间的关联性研究为跨学科或理论间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在增加理论间紧密联系的同时,可以拓宽研究思路,打破常规研究范式。

4.不礼貌语用现象研究王梦岚,章燕(2017)对医患关系对话进行了研究,发现不礼貌框架与礼貌框架处于平行关系,且只有结合语境分析不礼貌言语行为,才能领会其语用功能[8];周树江(2017)研究了军队话语中的不礼貌现象。

他从不礼貌话语对外部身份化的影响出发,指出军训中的教官和士兵间不平等的权势关系催生了大量的不礼貌语言,而不礼貌语言反过来加深了这种权势地位关系,并在无形中构建了士兵的身份机制[9];李冰芸(2018)研究了网络语言的不礼貌现象,并从范畴和言语两方面验证了不礼貌策略研究模式的有效性,提出了不礼貌的语用功能[10]。

关于不礼貌语用现象的研究将不礼貌具象化,大多采用语料库研究或收集会话(包括影视剧)中的语料的方法,对不礼貌的研究有重大价值。

但此类研究中对机构语言的覆盖面较小,对自然会话中的语料收集较少,因此其研究结果可能会与现实情况有所偏差。

二、不礼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礼貌的研究尚处于蓬勃的发展阶段,在研究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不足。

不礼貌研究中出现的三个主要问题:1.不礼貌定义中术语界定不清国内对不礼貌的定义多采用Bousfield(2008)的不礼貌定义:“不礼貌是指故意、无故或冲突的威胁面子行为(FTA)的传播,这些行为是有目的地进行的:(1)在需要缓解的情况下,毫不缓和;(2)蓄意攻击,即面子威胁加剧、‘增强’或以某种方式最大化,以增加面子损害”[11]。

但在该定义中,对什么情况是可以缓解的,如何判读说话人意图并未做详细的说明,仍需要进一步界定。

2.缺乏对非言语交际行为的不礼貌现象研究Culpeper(1996)指出,由于不礼貌策略是从礼貌模式中推导出来的,礼貌模式中的某些不足之处也可能在不礼貌策略中出现[12]。

例如,Brown和Levinson对非语言交际符号并未做过多研究,但避免眼神接触等非言语行为可能是掩饰不礼貌的手段,因此,非言语交际行为中的不礼貌研究与言语交际行为中的不礼貌研究同等重要。

但国内对不礼貌研究大多从言语交际入手,分析对话中的不礼貌现象,缺乏对非言语交际中的不礼貌现象的研究。

3.机构语言的不礼貌现象研究较少目前对不礼貌的语用现象研究的语料主要来源于戏剧或影视剧中的对话,有一定的娱乐性,与自然会话中的言语有一定的差距。

另外,对机构语言中的不礼貌现象研究主要集中在军队、网络、采访、医院等,对其他机构语言研究较少。

对机构语言的不礼貌现象研究可以拓宽语用学研究范畴,将语用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因此,应当加强对机构性话语不礼貌现象的研究。

三、不礼貌研究的前景不礼貌的提出对经典的礼貌—面子范式进行补充,是语用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但当前国内对不礼貌的研究仍存在不礼貌定义不清,对非言语交际行为和机构语言的不礼貌现象研究较少等问题,今后的研究可以围绕这几方面进行。

1.厘清不礼貌定义中的概念虽然国外的不少学者对不礼貌作出了定义,但并不十分明确。

因此,在今后的不礼貌研究中可以进一步完善不礼貌的定义,为不礼貌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认识到非言语交际行为中不礼貌研究的重要性分析身體姿势(如手势、姿势等)、体距、副语言(包括音调、重音、语调、沉默)等非言语行为所表现出的不礼貌,认识到非言语交际行为中不礼貌研究的重要性。

国内对非言语交际中的不礼貌现象研究尚处于萌芽状态,但其研究价值是不可否认的。

3.增加机构语言中不礼貌现象的研究机构语言的研究为语言本质、人际关系构建和话语的语用功能提供了语料支持,对在特定情景中作出有效陈述,达到最佳言语效果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因此,在今后的不礼貌研究中,要增加机构话语,如刑侦讯问、法庭庭审等的研究,为机构语言中的不礼貌提供大量翔实的语料,拓宽不礼貌的研究面。

四、结语不礼貌的提出不仅弥补了礼貌—面子范式的不足,还为研究冒犯、贬损、粗鲁等不礼貌行为提供了方向。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不礼貌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对不礼貌的研究还应对不礼貌定义中的术语进行更严格的定义,对非言语交际行为中体现出的不礼貌现象进行研究,并增加对机构语言(如刑侦询问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1]龚双萍.《交际中的不礼貌》评介[J].现代外语,2009(4):431-433.[2]黄清贵,肖晶.《网络交际中不礼貌话语的交际模式及语用机制》评介[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1):68-70.[3]陈倩.《礼貌、不礼貌与仪式:维护人际互动中的道德秩序》评介[J].现代外语,2018(1):141-144.[4]赖小玉,冉永平.礼貌与不礼貌研究的最新成果:《Palgrave语言(不)礼貌手册》评介[J].外语教学,2018(2):111-113.[5]周凌,张绍杰.国际语用学热点话题:面子、礼貌、不礼貌的研究走向(1986—2016)[J].外语电化教学,2018(184):106-112.[6]耿雯雯,谢朝群.网络交际言语(不)礼貌语境因素探析[J].外国语言文学,2018(4):356-369.[7]周凌.国外面子与(不)礼貌研究的历时演变及内在关联[J].现代外语,2018(5):712-730.[8]王梦岚,章燕.《豪斯医生》医患对话的不礼貌策略研究[J].语言应用研究,2017(4):137-140.[9]周树江,曹世清.军训话语中不礼貌策略的士兵身份建构机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4):26-36.[10]李冰芸.弹幕言语不礼貌的情感表达功能[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4):82-94.[11]Bousfield D.Impoliteness in Interaction [M].Amsterd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8.[12]Culpeper,J.Towards an anatomy of impoliteness [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6(25):349-367.责任编辑:赵慧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