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政策与法规课程大纲(陈杰)
第一章 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发展概述
• 3,发展阶段 文化产业 • 2000,10 中共中央 通过 第十个五年计划的 建议 文化产业发展和建设问题 首次 • 2001, 九届人大四次会议 正式列入十五规 划纲要 • 2002, 党的十六大报告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 2006年8月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 纲要 优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和公益性文化 事业,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基 本战略思想。
• 6,教材与相关参考书: • 教材:《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与典型案例分析》林日 葵,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年 • 参考书 • 1、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陈杰、闵锐武编著,中国海洋 大学出版社, 2006年。 • 2、文化产业与政策导论,张玉国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 3、文化政策学,胡惠林著,书海出版社,2006年。 • 4、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张晓明、胡惠林、章 建刚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 • 相关网站: • 1、中国文化产业网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第一章 文化产业政策法规概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文化的含义
• (1)文化或者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 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 成员继承下来的其他的素质和习惯。 (爱德华.泰勒 ——《原始文化》) • (2)文化是属于一个社会或一个社会群体的一系 列独特的精神的、物质的、智力的和情感的特点, 除文学和艺术之外,他还包括生活方式、生存状 态、价值系统、传统和信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的定义——《世界文化 多样性宣言》)
4、文化政策
• 文化政策是国家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 广播影视、文物博物等领域实行意识形态 管理、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所采取的一整 套制度性规定、规范、原则和要求的总称。 (林日葵 教材P1)
《设计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122940课程名称:设计政策与法规/ Policy and Statute of Design课程总学时/学分:32/2 (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0学时)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学一、课程简介《设计政策与法规》是艺术设计学专业大类专业课程。
主要介绍设计政策与设计法规的基础知识和国家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具体方针、政策和法规。
设计法规范围广泛,涉及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技术合同法、工程建设法、建筑法等多种法规,这些法规相互联系,是设计活动成功的前提。
本课程与知识产权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和现阶段设计行业中的政策紧密挂钩,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实践性的指导意义。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属于艺术设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关于艺术设计和设计产品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政策和法规研究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可以系统了解和掌握设计政策和法规的理论和相关知识,以及具备一定的运用设计政策和法规的知识进行设计管理的能力,满足当前社会需要。
三、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和掌握创建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设计法规”体系;2、了解和掌握“设计法规”概述;3、了解和掌握现代设计与知识产权;4、了解和掌握艺术设计与著作权法;5、了解和掌握工业设计与专利法;6、了解和掌握商标法;7、了解和掌握设计知识产权法规的联系与发展;8、了解和掌握设计与知识产权相关法规概述;9、了解和掌握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管理与策略;10、了解和掌握工程设计法规和工程建设程序法规等。
同时,具备一定的运用设计政策和法规的知识进行设计管理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2学时)知识点:创建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设计法规”体系。
第一章“设计法规”概述(2学时)知识点:“设计法规”的概念与范畴;“设计法规”的特征。
重点和难点:“设计法规”的特征第二章现代设计与知识产权(3学时)知识点:知识产权的概念,设计知识产权概述,设计师应具备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意识和水平。
文化政策与法规
文化政策与法规复习知识点第一章:文化、文化政策和文化产业政策1.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2.产业:是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集合,它既不是某一个企业的某些经济活动或所有活动也不是指部分企业的某些或所有经济活动,而是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总和。
3.文化产业:是指文化部门所管理和指导的从事文化产品生产与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它与一般产业的区别是,文化产业是经人类知识、智力、精神、艺术和信息活动及其成果为资源进行生产并物化为可供进行流通和交换的产品,其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等精神需要。
4.文化政策:是一国对于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博物等领域进行行政管理所采取的一整套制度性规定、规范、原则和要求的总称,是有别于科技政策、教育政策等其他领域政策的一种政策形态。
文化政策是统治阶级实施文化管理和意识形态统治所采取的规章制度、原则要求、战略策略的总称。
5.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区政府为了其全局和长远利益而主动干预产业活动的各种政策总和。
6.文化产业政策:就是为了促进本国的经济繁荣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整文化产业关系,规范文化产业活动而制定的政策。
7.文化产业的主要特征:第一,内容为王。
第二,技术促动。
第三,创新是关键。
第四,文化和意识形态敏感性。
8.文化政策的特点:1、文化政策是文化自我约束的反映。
2、文化政策是国家文化意志的集中体现。
3、文化政策是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9.文化政策过程:1、文化政策制定的步骤(1)文化政策问题的界定(2)文化政策议程的建立(3)文化政策方案的确定(4)文化政策的合法化2、文化政策执行3、文化政策终止的主要形式:(1)文化政策废止(2)文化政策替代(3)文化政策合并(4)文化政策分解(5)文化政策缩减第二章:国外文化政策1.《安妮法》——促进知识、保护图书原稿之正当所有者的财产权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版权法.(1)从确定日期起,所有现存的原稿复制权归现有所有者享有,为期21年;新书保护14年,可以延长14年。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文化产业管理本科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课授课学时:总计54学时学分:3总纲课程的性质:《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主要讲授文化方面的有关政策和相关法律关系。
政策与法规是现代社会调控和治理互为补充的两种手段,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体系,其中包括文化产业法律体系。
课程基本任务:本课程通过向学生进行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的基础理论、文化产业行业规范管理等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产业管理素质和管理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了解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具有认识和分析相关法律问题和案例能力,以此加强对文化产业法律执行和保障。
课程内容概要: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十一个部分,政策与法的基础知识、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概述、广播电视管理政策法规、电影产业管理政策法规、出版物管理政策法规、网络产业管理政策法规、演出娱乐市场管理政策法规、艺术品市场管理政策法规、会展业管理政策法规、广告业管理政策法规、旅游业管理政策法规。
这些是学生必须掌握了解的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认识掌握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体系。
课程教学形式:根据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采用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模式。
在教学手段上,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课堂和课后的教学实践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
课程学时分配:课程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采用总分百分制分方式。
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学习态度等)占40%,考试成绩占60%。
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一)教材:赵阳主编,《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二)参考书目:胡慧林主编,《文化政策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法规全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李德成主编,《文化传媒业政策法规精解》,法律出版社,2006年课程教学内容提要第一章政策与法的基础知识(一)基本要求:了解政策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了解法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掌握政策与法的联系和区别。
文化政策与法规课程大纲(陈杰)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_、课程介绍1. 课程描述(中英文):《文化政策与法规》是一个基础性的文化产业理论课程,本课程将介绍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领域涉及的法律法规,并以知识产权法为重点。
"Cultural Industr i es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s a basic course of cultural industry theory. This course will introduce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cultural industry policies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focus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2. 设计思路:在文化产业领域内,政策是行业发展的指向标,法律是整个行业发展的保障,所以在本专业内,政策与法规的了解和熟悉必不可少。
在政策部分,以国际法和国际公约一一西方国家文化产业政策一一中国文化产业政策为脉络,重点落脚在国内的文化产业政策;在法律法规部分,以文化产业分类为基础,分别阐述不同类别的文化产业法律法规。
其中重中之重是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知识产权是文化产业的基石,所以知识产权法律在本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大。
本课程在设计上突出以法律为主,以法规为辅,而在法律中乂以知识产权法作为教授重点,结合文化产业的特点,以法律文本为基础,以案例为材料,以法理分析为脉络,以问题引导和讨论为主要形式,这是本课程展开的主要方式。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二、课程目标(一)专业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将会从更专业的角度、更深的层次了解文化产业政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以及文化产业领域内基本的法律法规,尤其要熟悉知识产权领域,避免法律陷阱,维护自己的权益。
2、学会用法律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学会用相关法律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初步具备独立进行分析法律问题和处理相关法律事务的能力。
《文化政策法规》复习材料
《文化政策法规》复习材料《文化政策与法规》课程期末复习相关资料一、填空:1.文化立法工作最早进行保护的是文学艺术方面。
《安妮法》(又称《安妮女王法令》),是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版权法,1709年提出,1710年以英国女王安妮的名义颁布生效。
该法案主要规定了版权时间问题,还规定了登记注册、缴纳样本和侵权惩罚的内容。
2. 《伯尔尼公约》,全称为《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国际公约。
3.《世界版权公约》 (Universal Copyright Convention) 1947年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主持准备,1952年在日内瓦缔结,1955年生效。
4.《保护表演者、音像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罗马公约》简称《罗马公约》。
1961年10月26日,由国际劳工组织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共同发起,在罗马缔结了本公约。
公约于1964年5月18日生效。
5.《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的一个国际公约。
该《公约》提出对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进行特别保护,因为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具有重要意义。
6.《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9月29日在巴黎举行的第32 届会议,于2003年10月17日通过本公约。
7.我国现行文化法律制度有:(1)文物保护法津制度;(2)著作权法律制度;(3)出版管理法律制度;(4)电影管理法律制度;(5)广播电视管理法律制度;(6)互联网文化管理法律制度;(7)文化市场管理法律制度;(8)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等八个方面8.我们文艺的根本方针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性质,指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向。
9.新时期提出的“二为”方向对我党以前的文艺方针进行了两方面重大调整:一是对文艺服务的对象作了重大调整,服务对象更加广泛了;二是对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作了重大调整,文艺发展的空间更广阔了。
文化政策与法规
未来文化政策将更加注重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制 定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和趋势。
促进政策与法规的协同发展
未来将更加注重文化政策与法规的协同发展,使 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文化产业的 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
04
文化政策的国际比较
各国文化政策的比较研究
美国的文化政策
现代文化政策
现代文化政策更加注重文 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 的开放,如欧盟的文化产 业政策。
文化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制定过程
文化政策的制定需要经过深入的调研 、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等环节,以确 保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执行方式
文化政策的执行可以通过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等多种方式进行 ,以确保政策的落地和实施效果。
尽管存在差异,各国在文化法规方面也存在一些共性,如保护本国 文化安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比较研究的价值
通过比较研究各国文化法规,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完善本 国的文化法规体系,促进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国际文化法规交流与合作
01
国际文化法规交流平台
国际上存在多个文化法规交流平台,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文化合
竞争力。
文化法规的范围
文化法规涵盖了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 网络文化等多个领域,涉及到文 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消
费等各个环节。
文化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制定过程
文化法规的制定通常需要经过立法机关或行政机关的审议 和批准,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和文化背景, 确保法规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执行机构
文化法规的执行通常由相关政府部门和文化机构负责,这 些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文化活动,确保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9-16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2016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普本)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适用专业:文化产业管理课程开出单位:文化传播学院课程代码:BK0814009课程的类型与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总学分:3总学时:48理论授课学时:42实验实训学时:6参考教材:1.黄虚峰.文化产业政策与法律法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版.2.蔡尚伟.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版.先修课程:文化产业管理概论考核方式:考试。
平时成绩由出勤、作业1、作业2三部分组成,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
课程主要讲授文化方面的有关政策和相关法律关系。
政策与法律是现代社会调控和治国互为补充的两种手段,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体系,其中包括文化产业法律体系。
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文化产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认识和分析相关法律问题和案例的能力,加强对文化产业法律的执行和保障。
三、教学内容序号章讲授实验(训)合计1导言6062第一章国际视野下的文化产业政策6063第二章我国文化产业政策概述6064第三章我国文化立法和文化产业法律环境2025第四章著作权法4266第五章文化遗产保护类法律法规6067第六章出版产业法律法规3038第七章艺术品市场法律法规2029第八章演艺产业法律法规30310第九章广播影视产业法律法规22411第十章网络文化产业法律法规224合计42648第一章:导言学时数:61.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政策、法律、法规的概念、区别、关系;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文化总政策,了解和掌握文化产业内容规管。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政策、法律、法规的概念、区别、关系;理解:社会主义文化总政策。
掌握:社会主义文化总政策;文化产业内容规管。
3.本章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文化总政策。
4.本章教学难点:文化产业内容规管。
文化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新(1)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化产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并在此根底上,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相关法律问题和案例的能力,加强对文化产业法律的执行和保障:1). 掌握文化产业各领域的根本的政策与法规。
2). 能对文化产业各领域政策法规及案例进行分析。
2.教学要求:◆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并熟练掌握所学内容,能够用其分析、设计和解答类似问题,能举一反三。
◆理解: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了解:要求学生能一般地认知所学内容。
二、◆课堂理论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努力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实践教学。
三、◆:考查.考勤30%,旷课1次扣2分,经考勤有4次及以上无故未到课者,平时成绩作0分计;作业70%,缺1次扣5分;考勤5次,作业3次。
四、实践教学内容安排:1.论知识产权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性2.3.五、1.2.◆◆◆2021年◆—2003年◆2021年◆2000年◆2006年◆2006年六、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文化、文化政策和文化产业政策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文化、文化产业、文化政策、文化产业政策的定义与特点◆理解: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了解:政策与法律的概念、区别、关系二、主要内容1.政策与法律的概念、区别、关系2.文化政策与法规的研究范围3.文化、文化产业、文化政策、文化产业政策的定义与特点第二章国外文化产业政策概述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西方文化产业政策◆理解:◆了解:?世界版权公约?与?伯尔尼公约?有哪些方面不同二、主要内容1. 国际公约和国际法中的文化产业政策2. 西方文化产业政策概述第三章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二、主要内容第四章出版类法律法规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出版类法律法规◆理解:出版物市场管理◆了解:二、主要内容1. 出版物市场管理2. 音像出版与市场管理3. 电子出版物管理第五章演出市场管理类法律法规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演出市场管理类法律法规◆理解:文化艺术表演市场管理◆了解:营业性演出方式二、主要内容1. 演出市场管理2. 涉外文化艺术表演管理第六章播送影视类法律法规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播送影视类法律法规◆理解:电影事业开展专项基金扶持、资助的工程◆了解:中外合作摄制的电影应本着什么样的要求二、主要内容1. 电影类法规2. 播送电视类法规第七章文化娱乐与休闲效劳类法律法规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文化娱乐与休闲效劳类法律法规◆理解:公共文化效劳最主要的功能◆了解:公共娱乐效劳市场管理二、主要内容1. 文化娱乐市场管理2. 旅游效劳与管理3. 公共文化效劳与管理第八章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类法律法规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类法律法规◆理解:互联网管理的相关法律责任◆了解:上网效劳经营单位应如何履行消防平安职责二、主要内容1. 互联网审查制度2. 场所管理及相关法律责任第九章知识产权保护类法律法规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知识产权保护类法律法◆理解: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情形有哪些?◆了解:商标注册申请有哪些原那么?二、主要内容1. 著作权法2. 商标权法3. 专利权法。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 : 《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 ; 教 学现 状 ; 教 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 0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5 ) 3 6 — 0 1 1 6 — 0 2
文 化产业作为2 1 世纪 的朝 阳产业 , 已经 成为越来 越 多国家和地 区的支 柱产业 。要发展文化 产业 , 首先
就要规 范文化市场 。从上世 纪9 0 年代开始 , 我们 国家 就制定 了一系列有关 文化产业 的行政法规 和规章 ; 到 了2 1 世 纪初 , 又根据WT O的相关 原则 对法律法规进行 了修订 , 使之更加合 理完善。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合 文化市场要求 的专业人才 , 目前 国内大多数 开设 文化产 业管 理专业 的学 校都 开 设 了与文化产业政 策法规相 关的课 程 。 此类课 程属于 文化 产业管理本科专业 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 , 本课程 的教学 质量直接 影 响学 生 的法律 意识 和今后 的职业 规 范。 因此 , 提高本课 程的教学质量对 实现文化产业 管理专 业人才的培养 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 文化产 业政 策与法规》 课程 的教 学现状及存
一
、
在 问题
笔者 目前所 在学 院的文 化产业 管理 专业招 生 近 十年时 间 , 笔者先后担 任三轮《 文化产业 政策与法规 》 课 程教学任务 , 使用 的规定教材为 陈杰 、 闵锐武 编著 , 中国海洋大学 出版社 出版 的《 文化产 业政策与法 规》 。 此外 , 笔 者还参 考 了由林 日葵编著 , 浙 江工 商大学 出 版社 出版 的 《 中 国文化产 业政策 法规 与典 型案例 分 析》 , 以及 由赵 阳 、 徐宝 祥编 著 , 中山大 学 出版社 出版 的《 文化产业政 策与法规》 , 这三本 书构 成了笔者 此课 程的主要 内容 。笔者发现这 门课存在 以下 问题 。 1 . 教材 内容繁杂枯燥 。本课程涉及 出版业 法律法 规、 演 出与娱 乐市场法 律法 规 、 网络文 化市 场法律 实 务、 文物艺术 品市场法律实务 、 广告法 律实务等 内容 , 在2 0 1 2 年修订 的培养 计划 中又增加 了 民法 、经 济法 、 知识产权法等 相关法律 ,使得整个 内容繁杂枯燥 , 既 激不起学生 的学 习欲望 , 也很难活跃课堂气氛 。 另外 , 用 于参 考的案例分析书籍虽然设计 了诸多案 例 , 但是 这些 案例 内容陈 旧 , 解释 简单 , 学生 根本无 法完 全把
古代文物与丝绸之路课程大纲(陈杰)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本课程将介绍文物的基本知识、价值与作用,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与传统文化,了解海洋文化遗产,从海上丝绸之路出水及出土的文物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及其在中外交往中的作用。
This course will introduce the basic knowledge, value and role of cultural relics, understand the history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behind cultural relics, understand the marine cultural heritage, and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 from the water and unearthed cultural relics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 and its role in Sino foreign exchanges.2.设计思路: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和文化遗产热的大背景下,结合学校特点,以中国古代文物和海上丝绸之路为特色,推进构建我校文史互补、海洋特色鲜明的人文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而开设此课程。
在内容上,以人类的衣食住行为中心,以考古发现为材料,以学科前沿为视角,以时间为历史脉络,结合自然科学方法(如从生物遗传讨论农业起源,以洋流运动来- 2 -讨论海上航线),介绍其背后的传统文化及其成因。
二、课程目标(一)专业目标1、具备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初步掌握文物学的理论,树立正确对待文物和文化遗产的认识。
2、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平面设计、电影、电视、动漫、服饰、图书出版等设计中大量涉及到古代文物和传统文化的知识,正确地表现文物本体、正确地理解文物的文化内涵、正确地传达真实的历史信息,是最基本的工作要求;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文创设计。
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
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教育政策与法规是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主要涵盖了教育政策制定、实施及法规遵守等关键内容。
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基本概念、框架、原则和方法,培养他们在教育领域的法治思维和政策制定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基本概念、特点、原则和方法;2、掌握教育政策制定、实施、评估和调整的过程;3、熟悉我国主要的教育法规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4、培养分析和评价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能力;5、培养在教育领域中尊重法治、公平公正的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1、教育政策基本理论:阐述教育政策的概念、特点、原则和方法,以及教育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2、教育法规基本理论:介绍我国主要的教育法规及其发展历程,分析法规对教育实践的影响;3、教育政策实施与评估:讨论教育政策的实施策略、效果评估的方法和技术;4、教育法规遵守与执行:分析教育法规的遵守原则、执行措施及其实践经验;5、教育政策与法规的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讨论教育政策与法规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同时,教师还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将采用多种形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案例分析报告等。
其中,课堂表现将占总成绩的30%,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占20%,案例分析报告占30%,期末考试占20%。
通过这些考核方式,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大纲更新与修订本教学大纲将根据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发展动态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适时更新和修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保证课程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同时,教师还应教育政策与法规领域的研究动态,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到课堂中,以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文化政策与法规》是一个基础性的文化产业理论课程,本课程将介绍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领域涉及的法律法规,并以知识产权法为重点。
"Cultural Industries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s a basic course of cultural industry theory. This course will introduce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cultural industry policies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focus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2.设计思路:
在文化产业领域内,政策是行业发展的指向标,法律是整个行业发展的保障,所以在本专业内,政策与法规的了解和熟悉必不可少。
在政策部分,以国际法和国际公约――西方国家文化产业政策――中国文化产业政策为脉络,重点落脚在国内的文化产业政策;在法律法规部分,以文化产业分类为基础,分别阐述不同类别的文化产业法律法规。
其中重中之重是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知识产权是文化产业的基石,所以知识产权法律在本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大。
本课程在设计上突出以法律为主,以法规为辅,而在法律中又以知识产权法作为
- 2 -
教授重点,结合文化产业的特点,以法律文本为基础,以案例为材料,以法理分析为脉络,以问题引导和讨论为主要形式,这是本课程展开的主要方式。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二、课程目标
(一)专业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将会从更专业的角度、更深的层次了解文化产业政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以及文化产业领域内基本的法律法规,尤其要熟悉知识产权领域,避免法律陷阱,维护自己的权益。
2、学会用法律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学会用相关法律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初步具备独立进行分析法律问题和处理相关法律事务的能力。
(二)思政目标
1、从国内外文化产业政策的异同,了解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特点,理解只有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才是合理的政策。
2、培养规则意识。
尊重规则,敬畏法律,培养法制观念,具备法律意识,并运用法律和规则的意识来思考和分析问题。
三、学习要求
了解并掌握文化产业政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以及国内外文化政策的现状;熟悉文化产业主要法规的基本知识。
掌握并利用文化产业主要法规,尤其是知识产权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
课程前老师可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材料或案例供学生了解,鼓励学生思考,课中就案例积极与老师互动,提出问题或是观点,适当组织小组就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 2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学尝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进度
- 2 -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陈杰、闵锐武:《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参考书目:
(1)杨丽娅:《文化法学》,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年2月版。
(2)黄勤南主编:《新编知识产权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韩赤风主编:《知识产权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
(4)李晓东著:《文物保护法概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B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 2 -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