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育故事
可以引用在教学中的十个化学小故事
可以引用在教学中的十个化学小故事可以引用在教学中的十个化学小故事一种元素的命名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波兰,1867 —1934)在对沥青铀矿和铜矿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这两种矿物中,含有一种比铀或钍的放射性强度更大的物质,她意识到:这是一种还没有被人认识的新元素。
她对丈夫说:假使这种新元素的存在将来能够证明的话,我想叫它钋,来纪念我的祖国——波兰。
玛丽·居里虽侨居国外,并同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结了婚,但她从小就热爱祖国波兰,时时刻刻没有忘记被沙俄帝国侵占的祖国。
她想用新元素的命名来为祖国争得骄傲和光荣!寄托她那火一样的爱国热情。
好好!皮埃尔·居里说:波兰是你的祖国,也可以说是我的祖国!紧张的工作开始了,淘汰,没日没夜地淘汰,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
1897年7 月,他们果然在含铋的部分矿物中,分析出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其化学性质与铋相似,放射性比纯铀强400 倍。
啊,新元素,钋,钋。
居里夫人扑在丈夫的怀里,激动地高喊着钋,钋!两行热泪洒在丈夫的胸膛上。
钋、波兰!波兰,钋!皮埃尔也从心底发出了欢呼第一个享用氧气的是老鼠我们知道,没有氧气人类就不能生存。
然而,是谁发现了氧气呢?在众多讨论发现氧气的著作中,约瑟夫·普利斯特里所著的名为《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最饶有兴味。
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在1733 年3 月13 日生于英国黎芝城附近的飞尔特黑德镇。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实际上是当牧师,化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他所著的《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于1766 年出版。
在这部书里,他向科学界首次详细叙述了氧气的各种性质。
他当时把氧气称作脱燃烧素。
普利斯特里的试验记录十分有趣。
其中一段写道:我把老鼠放在‘脱燃烧素’的空气里,发现它们过得非常舒服,我自己受了好奇心的驱使,又亲自加以试验。
我想读者是不会感到惊异的。
我自己试验时,是用玻璃吸管从放满这种气体的大瓶里吸取的。
初中化学教学小故事
初中化学教学小故事初中化学是的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不愿学,不想学,那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一句空话。
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是要有学习动机。
因此有效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渴望和取得成就的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例如:探究酸(盐酸)、碱(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中和反应时,学生会提出很多不同的方案,有学生说: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
具体操作是: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蓝色,然后逐滴加入盐酸,此时若蓝色变成紫色,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也有同学说,这方法不好,因为“蓝变紫”分辩不清,应改成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然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红色变成紫色,证明它们发生反应;但前面一位学生马上反驳:那么做一个对比实验不是也可以吗?同学们对这两位同学的答案都表示赞同;第三位学生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用酚酞作指示剂,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滴加盐酸后红色刚好变无色,就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恰好发生了反应。
第四位学生也说:可以用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液少许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若PH=7,就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恰好发生了反应。
在教学中,有时上完一节课,通过自己查找有关材料解决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疑惑,有时通过同行们的探讨来达到对某一个问题的一致看法,有时通过学生反馈建议来达到对教学的改进,有时通过实验解决存在问题,有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本节课中成功之处等。
总之,教学后的反思,是每一位教师都会经历的环节,它完善了每一位教师学知识体系,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的一条重要捷径。
初中化学小故事
初中化学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明,他是一名初中生,对化学非常感兴趣。
有一天,在化学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香水能让人闻到味道?”听到这个问题,小明立刻睁大了眼睛,他决定通过一个小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放学后,小明来到他的小化学实验室(也就是家里的厨房),在他的父母的监督下进行实验。
他把一瓶香水放在一只小碟子里,然后轻轻晃动了一下。
小明告诉父母,他想通过观察瓶子里的液体,找出闻到香水味道的原因。
正当小明专注地观察时,他的弟弟忽然打了个喷嚏,结果把小明的头发吹得乱七八糟。
小明瞪了他一眼,生气地说:“你看你,差点让我错过了重要的实验!”他的弟弟马上道歉,保证不再打断他的实验。
小明继续实验,他看到香水瓶里的液体慢慢蒸发,而且还能闻到一股香味。
小明想到:或许是这些蒸发的小液滴带有香味,进入了我们的鼻子,让我们闻到了香水的味道。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小明取出一把小刷子,把刷毛蘸湿在香水瓶里,然后轻轻地刷在他的手腕上。
随后,他让父母和弟弟闻他手上的味道。
他们都感受到了香水的芬芳。
小明在实验结束后,对父母和弟弟解释了自己的发现。
他告诉他们,香水中的化学物质会随着液体的蒸发而释放出来,并通过空气中的气体传播。
当我们呼吸时,这些气体进入我们的鼻子,然后与嗅觉感受器产生化学反应,所以我们才能闻到香水的味道。
小明的父母和弟弟对他的实验结果非常惊讶,他们纷纷鼓励他继续研究和探索化学的奥秘。
小明高兴地答应了,并暗暗发誓要在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家。
从那天起,小明对化学的热情更加燃烧,他决心不断探索并解开化学大自然的秘密。
初中化学教学叙事故事
松花蛋的制作--初中化学教学叙事故事背景:自从学生学习的化学这门课程,知道“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炫丽多彩”,对身边事情观察更加细致,凡事就想问个“为什么”,这不,中秋节过后,有的同学吃了松花蛋后,就在班上讨论开了。
松花蛋,蛋清中有像一团团松针样的美丽的花纹,就像朵朵松花,因而得名。
大家都想知道“松花蛋”是怎么制成的。
为了让学生用科学探究来解决化学问题,就让学生在家庭中亲自动手做一做。
描述故事过程:首先,让学生自己准备制作松花蛋的原料。
主要有生石灰(主要成分为CaO)、纯碱(Na2CO3)、食盐以及草木灰(其中含一定量的K2CO3)和黏土、稻壳。
其次,制作时让学生注意用适量水将适当比例的以上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将鲜蛋放入其中滚动,使鲜蛋表面沾有一层该混合物,取出后再粘上一层稻壳,放置一段时间,皮蛋就可以做好了。
最后,让学生了解其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在制作过程中,生石灰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O=Ca(OH)2,熟石灰再分别与纯碱及草木灰中所含的碳酸钾发生如下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Ca(OH)2+K2CO3=CaCO3↓+2KOH。
以上反应中生成的强碱NaOH 和KOH渗入鲜蛋内,使其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凝固。
同时渗入的碱还可促使蛋白质在一定程度上水解,水解生成的氨基酸和钠盐、钾盐结晶体沉积在蛋清中,形成美丽的“松花”。
反思: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和问题,让学生学会对未知问题进行探究,养成探究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适应未来社会的素质。
通过这次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探究能力,使他们能够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这次家庭小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初中化学故事讲解范文
初中化学故事讲解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故事讲解在教育的征途上,我们深知化学学科对于学生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富有教育意味的化学故事,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故事导入:揭开化学的神秘面纱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对化学的了解仅限于炼金术和神秘药水。
而如今,化学已成为一门揭示世界奥秘的重要学科。
让我们一起揭开化学的神秘面纱,探寻其中的奇妙世界。
二、故事一:酸碱中和之美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小明的中学生。
一天,他在家里做家务时,不小心将一杯咖啡洒在了白色桌布上。
妈妈告诉他,桌布上的咖啡渍可以用碱性物质去除。
于是,小明想到了家里的洗洁精,它具有很强的碱性。
小明将洗洁精涂抹在咖啡渍上,轻轻擦拭,没想到咖啡渍竟然消失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酸碱中和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故事二:分子的神奇之旅小明在化学课上学习到了分子概念。
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让他明白了分子是如何不断运动的。
故事中,小明跟随分子一起经历了神奇之旅。
他发现,分子在不断运动中,可以从一个物体跳到另一个物体上,甚至可以穿越物体。
这使得小明对分子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这样的故事,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掌握化学概念,提高学习兴趣。
四、故事三:化学反应的魅力在一次实验课上,老师展示了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的实验。
小明惊讶地发现,原本闪闪发光的铝片,在与氧气反应后,变得失去了光泽。
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五、故事四:生活中的化学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故事中,小明发现妈妈在烹饪时总是讲究火候。
原来,火候的控制与化学反应速率有着密切关系。
在适当的温度下,食材中的蛋白质可以更快地变性,使菜肴更加美味。
这个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六、总结通过以上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化学故事讲解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初三化学课程故事
初三化学课程故事化学是一门有趣且充满挑战的学科。
初三的我,对化学课程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心。
在这一学年的课堂上,我经历了许多有趣的化学实验和学习活动,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其中几个故事。
故事一:奇妙的物质变化在化学课上,我们学习了一种令人神奇的物质变化- 酸碱中和反应。
老师在实验室里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将碱液和酸液混合,亲手演示了酸碱中和反应。
当两种溶液慢慢混合时,我们可以看到溶液产生了热量,同时溶液的酸性和碱性也逐渐中和,形成了中性物质。
这一过程迅速引起了我的兴趣,因此我决定在自己的小实验室进行这个实验。
我购买了一些酸性和碱性溶液,并按照老师的示范精确地称取了它们的量。
我小心地将碱液和酸液混合在一起,观察着它们的变化。
令人惊讶的是,它们迅速产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热量,溶液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
这个实验让我更加明白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并对其中的化学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故事二:神奇的元素周期表在化学课上,我们还学习了元素周期表,这是化学世界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元素的核中的质子数)进行排列,能够准确地反映化学元素的特点和性质。
初次接触元素周期表时,我觉得这张表格看起来有些复杂而难以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元素周期表,我决定制作一个自己的元素周期表。
我收集了各种元素的信息,并用彩纸、胶水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精美的周期表模型。
在制作过程中,我不仅能够记住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还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元素的排列规律和特点。
这个制作过程不仅让我对元素周期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培养了我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故事三:生活中的化学化学不仅存在于实验室和课堂中,还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在化学课上学到了许多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这让我产生了对化学应用的兴趣。
举个例子,我们学习了食物中的化学变化。
当我们烹饪的时候,将食材加热会引起许多化学反应,例如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等。
我在家中的厨房里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通过观察不同食材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我更深入地理解了食物的化学性质。
化学教育教学故事分享
《化学教育教学故事分享(一)》同学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化学教育教学故事。
有一次上课,我们在做一个实验,就是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在一起。
当我把它们倒在一起的时候,“噗”的一声,好多气泡冒了出来,就像汽水打开时那样。
有个同学特别好奇,眼睛睁得大大的,凑得很近去看。
结果不小心,脸上沾到了一点液体,他吓得赶紧往后退。
然后我们就一起讨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气泡呀?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有的说可能是产生了新的气体,有的说是不是在变魔法。
通过这个小实验,大家对化学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啦。
还有一回,我们学习燃烧的知识。
我拿着一根蜡烛,点着了让大家观察。
有个同学说:“老师,蜡烛燃烧会变短呢!”大家都笑了。
其实这就是化学的奇妙之处,小小的现象里藏着大大的学问。
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能像这样,充满好奇地去摸索化学的世界。
《化学教育教学故事分享(二)》今天给你们讲讲在化学课上发生的好玩的事儿。
有一次,我们做了一个金属和酸反应的实验。
把锌片放进稀盐酸里,马上就有好多小泡泡冒出来。
一个同学忍不住问:“老师,这是在吐泡泡吗?”大家都笑了。
然后我就告诉大家,这是锌和盐酸发生反应,产生了氢气。
还有一次,我们做白糖燃烧的实验。
把白糖放在勺子里加热,慢慢地白糖就变黑了。
同学们都惊讶地说:“哎呀,白糖变黑糖啦!”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大家对化学越来越感兴趣,每次上课都特别期待。
希望你们也能在化学的世界里找到乐趣,发觉更多的神奇之处。
《化学教育教学故事分享(三)》同学们,听我讲讲化学课上的有趣故事。
记得有一回,我们做了个水变“牛奶”的实验。
我把一种无色的液体倒入另一种无色的液体里,一下子,水就变得像牛奶一样白白的。
大家都惊呆了,纷纷问我这是怎么回事。
我笑着给大家解释,这是两种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还有一次,我们在研究物质的溶解。
我把盐放进水里,盐很快就不见了。
有同学说:“老师,盐是不是藏起来啦?”大家哈哈大笑。
其实这就是化学的魅力,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案例3篇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案例3篇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案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既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也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参与者。
学生不仅是主体,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
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曾经上过这样一节化学课:在对实验室氧气制法的教学中,教材上是以加热高锰酸钾及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但学生极力主张用水电解来制取氧气。
于是,师生之间进行了一场争论。
学生举例力争:电解水原料取之容易,且产物无污染,同时还产生了一种无污染的燃料,符合绿色化学的主体精神,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复杂,同时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二者比较当然是用水为佳,面对这种现实,如何不否定学生的想法,且还能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是关键。
于是我问道:一堂40分钟,我们要既要制取氧气,还要研究其化学性质,时间来得及吗?课堂静了下来,我灵机一动,接着开导,用水制取氧气,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很理想的,更符合绿色化学的精神,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在不需要消耗大量电能的情况下,也能制得氧气呢?这样既肯定了学生的思维,又教育了学生学会节俭的好惯,同时又激发学生探究研究的兴趣。
接着,我又问道:有没有既不消耗电能也不需要加热,既环保又安全而且操作又简单的制取氧气的方法呢?学生对此问题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将课堂气氛推向了,然后我适时的介绍并演示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方法。
就这样,我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在本课题中集中了一些基本操作,而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很差,因此,主要采用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讨论一些基本操作的要点和要求。
在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的实验中,只需加绿豆体积大的二氧化锰粉末,不要像书中图示那样加得太多,否则反应会很剧烈,难以控制。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教师教学观念和方式的改变。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机会、寻找机会、制造机会,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磨练、升华,使学生的终生研究能力得以提高。
初中化学知识点的故事解说讲解范文
初中化学知识点的故事解说讲解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知识点的故事解说讲解在化学的世界里,知识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帮助我们打开未知的大门。
初中化学作为化学教育的入门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如何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呢?将知识点与故事相结合,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故事一:原子和分子的奥秘在一个遥远的星球上,有一种神奇的生物,它们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叫做原子和分子。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有着稳定的结构,而分子则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组成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分子具有不同的性质。
故事二:化学反应的神奇在这个星球上,有一种神秘的魔法,叫做化学反应。
当两种或更多的物质相互作用时,它们的原子会发生重新排列,形成新的物质,这就是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这种能量的变化被称为热能、光能等。
故事三:溶液的奇妙世界在这个星球上,有一种叫做溶液的东西,它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
溶剂是一种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而溶质则是被溶剂溶解的物质。
溶液的形成使得物质的分布更加均匀,也使得物质更容易被生物体吸收。
故事四:酸碱中和的奇妙现象在这个星球上,有一种奇妙的现象,叫做酸碱中和。
当酸和碱混合在一起时,它们会相互作用,生成水和盐。
这个过程不仅改变了物质的性质,还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使得溶液的温度升高。
故事五:氧气的生命之源在这个星球上,有一种神奇的气体,叫做氧气。
氧气对于生物体的生存至关重要,它参与了生物体的呼吸作用,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同时,氧气还具有氧化性,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物质的性质。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希望初中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知识点。
化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还是一种探索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我们携手走进化学的世界,开启一段奇妙的旅程!以上内容为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知识点的故事解说讲解。
后续范文中,我们将围绕初中化学的更多知识点,如元素周期表、化学键、有机化学等,通过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解。
七个有意思的化学小故事,来涨涨知识吧(一)2024
七个有意思的化学小故事,来涨涨知识吧(一)引言概述: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充满了各种有趣的现象和故事。
本文将介绍七个有意思的化学小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不仅提高知识水平,还能增加对化学的兴趣。
让我们一起来涨涨知识吧!正文:1. 粉笔上的白色奥秘- 粉笔是由石膏制成的,但为什么画出来的线条是白色的呢?- 白色实际上是由于粉笔中添加了一种叫做白炭黑的颜料。
- 白炭黑能够将光线反射回来,使得线条显得白色。
2. 火焰的颜色之谜- 不同物质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也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火焰的颜色与燃烧物质中的金属离子有关。
- 不同金属离子受热后能够吸收和释放不同波长的光,所以火焰的颜色也多种多样。
3. 酸碱中的不可思议变化- 酸和碱反应时会发生中和反应,但你知道这个过程中会有什么变化吗?- 酸碱中和反应的结果是产生了盐和水。
- 盐是由酸的阳离子和碱的阴离子组成的,所以酸和碱的性质会在中和反应中得到平衡。
4. 铜元素的特殊性质- 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但它有许多特殊的性质。
- 铜是一种良好的导电体,所以常被用于制作电线。
- 铜的表面会逐渐变为绿色,这是由于铜表面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反应产生的氧化铜。
5. 高锰酸钾的奇妙颜色变化- 高锰酸钾是一种常见的实验试剂,当它与某些物质反应时,会产生奇妙的颜色变化。
- 比如,高锰酸钾与硫酸反应后会变成深紫色。
- 这是由于硫酸能够还原高锰酸钾中的锰酸根离子,从而改变了溶液的颜色。
总结:这七个有意思的化学小故事通过介绍粉笔、火焰、酸碱、铜元素和高锰酸钾等化学现象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化学知识。
通过了解这些故事,不仅能够提高化学知识水平,还能增加对化学的兴趣。
希望这些有趣的化学小故事能够让读者在涨涨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初中化学教育故事
我的初中化学教育故事龙脑桥初级中学我是一名平凡的初中化学教师,转眼间已经工作29个春秋了。
回首这近29年的教育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做为,可是平淡的教学生涯却赋予我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
从事化学教学一直是我的一大乐趣。
化学新课程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接触化学、学习化学,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创设化学生活化课堂不仅可以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落实新课标。
一、从生活现象中引入新知,在学习中促使了解生活因为许多化学反应和化学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影子。
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捕捉适宜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进而可以提炼出其中的化学问题。
例如,讲解“氧气”的那一章,学生虽然知道氧气就在空气中,和我们生命无法分割。
但是如何制造氧气,以及我们生活中在进行着怎样和氧气有关的化学反应。
老师可以提出一个常见的问题:食物变馊。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氧气和食物直接发生了化学反应。
一旦将学生带到日常生活,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常有的和氧气有关的生活常识,氧化的问题和人工制造氧气的用途,或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化学现象等等,这些就会不但让学生学习了知识,更使他们对生活的另一个层面实质有了“化学意识”。
二、用生活中常识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探索化学世界化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相关。
现行化学新教材内容的设计尽量贴近了生活实际,甚至手中的一张纸,呼出的一口气都成了学生自己的研究学习对象,这样的学习易被接受。
直观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问题、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初中化学优秀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化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
初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
本案例以某中学八年级化学课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二、案例实施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以“金属的性质”为例,通过探究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使学生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引导学生思考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金属的兴趣。
(2)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教师提出问题:“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如果可以,是什么反应?”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3)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教师提出问题:“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如果可以,是什么反应?”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5)拓展延伸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能否与酸或盐溶液反应?”学生进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三、案例评价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了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教研故事(3篇)
第1篇一、引子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初中化学教研工作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有幸参与了学校化学教研组的工作,见证了教研团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成长历程。
以下是我在化学教研路上的点滴感悟。
二、初识教研2015年,我怀揣着对化学教育的热爱,走上了初中化学教师这个岗位。
刚开始,我对教研工作一无所知,只知道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
然而,我发现这样的日子并没有让我感到满足,反而觉得有些枯燥。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第一次接触到化学教研工作。
那是一次关于“如何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讨。
在活动中,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交流了在实验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教研工作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还可以让我们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三、教研之路1. 教研活动常态化为了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我们教研组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确保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教研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一些经验丰富的化学教师来校指导,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建议。
2. 教研课题研究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我们教研组将课题研究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
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立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这一课题。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查阅文献、观摩教学、实践探索等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实验教学方案。
3. 教学反思与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教学反思与总结。
每位教师都要认真记录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共同分享自己的教学反思,为彼此提供借鉴。
此外,我们还定期对教学成果进行总结,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4. 教师培训与成长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
通过培训,教师们不仅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拓宽了视野。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比赛、论文发表等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初中化学教学故事
初中化学教学故事导读:我的初中化学教学故事,故事对人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对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喜闻乐道,在这奇妙的世界上酿出的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故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学史实、记载、故事、传记、格言、诗歌等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形式,课堂上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或者有趣的生活化学知识都会使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把愉快教学法的具体教学形式之下、故事法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独到的效果。
故事对人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而中学生尚处于少年时期或青年早期,他们好奇、好问、富于想象力;对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喜闻乐道。
千百年来,在这奇妙的世界上酿出的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故事,真是浩如烟海,有的趣秒横生,有的惊险离奇,有的感天动地。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学史实、记载、故事、传记、格言、诗歌等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形式都是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
课堂上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或者有趣的生活化学知识都会使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
因此,把愉快教学法的具体教学形式之下、故事法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独到的功效。
1、运用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要使学生明确本课所要学习的主要问题,并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兴趣。
运用故事引入新课,学生感到具体、亲切、生动、有趣,可以很快地吸引学生,还可以造成悬念,紧紧地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惊奇、猜想、期待的最佳学习状态。
例如:在(甲烷)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用“东陵大盗”的故事引入新课:1928年夏天,军阀徐源泉部下的一名军长孙殿英,把贪婪的目光盯上了豪华富丽的东陵慈禧墓,他要趁军阀混战、群龙无首的机会开幕取宝,发笔横财,经过了两三个月的挖掘和爆破,奉命开墓的官兵终于打开了慈禧墓,进入墓室后,他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精致的烟盒装着上等的鸦片,旅长韩大宝烟瘾顿发,摸出火柴就想美美地抽它几口,可刚把火柴一划,墓室就发生了爆炸,突然间卷起了一片火光,他们被炸得血肉横飞。
我的化学教学小故事
我的化学(huàxué)教学小故事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已有十一个年头(nián tóu),今年带九(1)班化学,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没有(méi yǒu)基础,如何让学生对化学感兴趣;是中学教师首先考虑的问题(w èntí)。
因此(yīncǐ),我在这些年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意识的收集一些生活小故事在课堂上适时应用,丰富了课堂教学,也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化学世界是一个鲜活而完美的世界,需要教师和学生花精力甚至花大精力去理解的科学,学生觉得化学难学,教师也觉得化学课难教。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怎样做才能让化学课变得鲜活而生动,我做了许多尝试,发现在化学教学中适当插入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使化学课变得生动、流畅,帮助教师十分轻松地完成教学目的。
下面我列举几个例子,希望能使大家从中得到启发。
1、讲授催化剂时,使用贴切的比喻让学生易于理解,催化剂在反应中不参与反应,本身的质量与性质也不发生改变。
就好像骑自行车上坡和下坡一样,改变了行人的速率,而坡本身什么都不变,一个道理。
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容易多了。
2、在教学环节中,讲一个小故事可以缓解课堂压力,调节气氛。
联系生活实际更能让学生爱上学习。
在讲铁生锈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夏天不用暖气,里面的水应该放掉还是装满?学生就会很有兴趣探究学习,学生会感到很轻松,紧张的情绪很快就能缓解,继而又会精神饱满的投入到教学的下一个环节当中去。
教学情境应当如增力剂一样。
使学生身心愉悦且为之入迷,在课堂中表现得精神焕发,充满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小故事在教学环节中起到了调味品和润滑剂的作用,使课堂更鲜活,更生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教学效果。
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把全体学生的心都带进了课堂。
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故事
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故事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故事在实验室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这一节课时,我安排了一个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学生实验,就是NaOH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
学生做完该实验后,我提问一个同学:“NaOH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的现象是什么?”该学生轻声说:“没有明显现象。
”为了令学生们都能听到,我故意说:“请这位同学大声点回答问题!”该学生大声重复了一次后,我接着说:“这个实验是没有明显现象,该学生描述现象非常正确,为什么......”我话还没有讲完,就被几个学生打断了:“老师,该实验有白色沉淀产生呀!”“奇怪,还是几个成绩不错的学生这么说,可能是没听课弄错了反应药品。
”我心里这么想,于是对他们说:“请拿出你们的反应药品来给老师看看。
”拿来一看,没有错啊,再看了一下他们的实验现象,确实是产生了白色沉淀。
于是我叫这几个学生再做一次该实验,并叫其他学生一起观察,结果还是产生了白色沉淀。
“为什么呀,是不是实验员配错药品了。
”我心里想,“但该实验员很谨慎的'呀,应该不会搞错呀!”“怎样跟学生解释呢?如果没其他原因那就只好说实验员配错药品了,但这样说会贬低我们教师的形象啊!”我心里一下着急起来,想到药品问题我又看了看这几位学生桌面上的药品,发现他们的药品还没有盖上瓶塞,为了暂时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于是对学生说:“我们用完的药品是不要立即盖上瓶塞呀?”学生们都答:“是。
”“那么看下你们的桌面上的药品有没有盖瓶塞?”我接着说。
我再看了下那几个学生,他们还没有把那几瓶药品盖上瓶塞,于是我走到这几位学生面前说:“你们的化学药品还没盖上瓶塞呢,刚才没留心听老师讲课吗?”“这几瓶药品没瓶塞呀!”这几位学生一起回答说。
“噢,原来是NaOH溶液变质,导致和BaCl2溶液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我恍然大悟,于是引导学生们说:“空气中有没有CO2呀,CO2和NaOH溶液接触会不会发生反应?”大多数学生说:“CO2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化学教学小故事11
化学教学小故事许是讨厌与人发生冲突的性格决定的吧,自己内心深处总是及其怕遇到“脾气大”的学生,可是每个学期却总避免不了会接触到这样的学生。
记得那是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考完后,我所教的班级成绩不是很理想,所以采取了点名报分然后亲自上讲台领试卷的方式分发试卷。
许是自己太生气了,几乎对每个学生都进行了面批面训。
不曾想哪位“不能惹的主儿”竟当着我的面把试卷撕了,并在课堂大喊大叫上咆哮开了,严重影响了我的正常教学。
震惊之余,我故作淡定的对他说道“站到教室后面听课去!”他恶狠狠的瞪了我几眼后骂骂咧咧的晃到教室后面站了一节课。
虽然他八年级的老师对他的评价不很高但联系着孩子进入九年级后的状态,越想越觉的这孩子不该是这样,尤其是他似乎对化学这门新课程格外的上心。
为此课后我将他单独带到了办公室,“你觉得今天的课堂上你表现的怎么样?”我问,“不咋样”。
“平时老师都尊重每一位学生,因为我们都是平等的,只是角色不同,既然老师都尊重你,你是不是也应该同样尊重老师呢?也许有时候老师们的口气是重了,感觉有些伤害你,老师可以道歉,那你应该怎样去做才是尊重老师,你也能像老师这样诚心的道歉吗?”他默默无语,神色虽如以前,但能感觉到他也在思考。
“这次化学没有考好,应该考虑自己哪些地方还有所欠缺,必须要去努力的,回去想想,老师是真的想和你做朋友,我是真心的想让你的潜能发挥出来,变成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
每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我就找他,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提出建议帮助他改正,逐渐的,他有所转变,对自己的脾气控制好了许多,学习积极性有了更大的提高。
师生的交流,细水长流,心灵的交流贵在诚心,换我的真心放在学生上,才能让我更了解学生更走近学生。
在与孩子一次次磨合的过程中,我慢慢学习着宽容,学习着理解。
学生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真心一点,平等一点,赏识一点,他们就会心满意足,“言听计从”。
我的初中化学教育故事
我的初中化学教育故事南捞乡中心学校——杨正海我是化学教师,我在化学的田野里,耕耘每一寸土地。
从无机到有机,从氧气到乙醚,从元素周期律到勒沙特列原理,哪里没有留下我的足迹。
什么王水的秘密,什么金属晶体,我都要刨根问底,任大自然变幻迷离,我向学生展示,大自然无穷的奥秘。
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各种各样的药品试剂,都是我得心应手的道具,哪试管里的赤橙黄绿,是我向学生展示的,大自然的无限瑰丽。
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哪管风风雨雨,我奔波在教室和实验室里,不怕氯气的刺激,哪管硫化氢臭气扑鼻,我终于迎来了乙酸乙酯醉人的香气。
我自豪,我是化学教师,我在化学的田野里,耕耘每一寸土地。
三尺讲台,道不尽酸甜苦辣,二尺黑板,写不完人生风景。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犹在耳。
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教师的责任就是点亮学生心中的灯。
也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只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取得更大的成绩。
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只有爱自己的学生,像爱自己的孩子,尽情欣赏学生的创造,才能感受人生的幸福。
这些故事就像闪光的珍珠,点缀着我们科学教师繁忙而充实的教学生活,使我们平凡的教学生涯充满了欣喜...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心点燃希望之火》。
有一首歌最为动听,那就是师爱;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
正如伟大作家冰心所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八年前,满怀着对教育的一腔赤诚,对学生的无比热爱,我毅然踏上了教学之路。
用我的爱心去谱写奉献之歌,去点燃学生希望的灯火。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
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
因为有了爱,地更阔,天更蓝;因为有了爱,花更艳,草更芳。
朋友们,就让我们一起让爱的阳光洒满校园的每个角落,让爱的雨露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灵。
让我们用爱心去谱写一曲曲希望之歌,去铺筑一条条希望之路,去点燃一个个孩子心中希望的灯火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教育故事
赵学宝
化学新课程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接触化学、学习化学,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创设化学生活化课堂不仅可以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落实新课标。
一、捕捉生活现象,引入化学问题
因为许多化学反应和化学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影子。
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捕捉适宜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进而可以提炼出其中的化学问题。
例如,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
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铝和氮气的性质。
由于有了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导入,学生对于下面新知的学习就有了积极性,兴趣自然产生。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受化学问题
化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相关。
现行化学新教材内容的设计尽量贴近了生活实际,甚至手中的一张纸,呼出的一口气都成了学生自己的研究学习对象,这样的学习易被接受。
直观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问题、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比如,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在城市的街道上撒的物质为什么会使雪融化?碰了醋的紫甘蓝(紫白菜)怎么变红了?等等,通过大量具体的、真实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感受体会了解化学问题。
三、参与生活实践,认识化学问题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
任何束缚学生手脚,只允许他们冥思苦想的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
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生活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
例如,结合空气、水、酸、碱、盐等内容的学习,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环境状况(饮用水、空气、土壤等)、空气的污染状况、污水处理
厂的流程和原理、周边农村施用化肥和农药的具体情况等进行调查.
结合无锡“太湖蓝藻事件”、“白色污染”等,组织学生关注新闻并从网上查询分析原因。
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不仅使学生树立绿色食品、绿色环保、绿色化学的意识;而且可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去亲自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就理解了知识,掌握了知识。
四、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新教材努力从化学的视角去展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用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和对有关的社会问题做出判断决策的能力。
所以,化学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