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保证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检验技术》课件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细菌 、霉菌、酵母菌等。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分布特点:食 品的种类、加工方式、储存条件 等对微生物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微生物的来源:食品生产、加工 、运输、储存等环节中可能引入
的微生物。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与操作
01
02
03
04
传统检测方法
培养法、镜检法等。
现代检测技术
免疫分析法、PCR技术、生物 传感器等。
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对医院环境、医疗器械等进行 微生物学检测,评估消毒灭菌 效果,确保医疗安全。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通过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指 导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感染暴发调查
在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进行 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分析,查 找感染源和传播途径,采取有
效控制措施。
疫苗的研究与开发
病原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病原微生物,并进行鉴定,为疫苗的研制提供基础 资料。
疫苗株的筛选
通过微生物检验技术对病原微生物进行筛选,选择适合作为疫苗株的 菌株或病毒株。
疫苗制备过程的监控
在疫苗制备过程中,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和安全性 评估,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疫苗效果评价
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生长是指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和质量的增加。其生 长过程分为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微生物的繁殖
微生物繁殖是微生物生长的必然结果,繁殖方式包括二分裂 、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等。繁殖过程中,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会复制并传递给后代。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
微生物的代谢
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处理废水、废气等,降低环境污染。
医学检验微生物ppt课件完整版x
个人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说明
实验服与护目镜
进入实验室需穿着实验服,佩戴合适的护目镜, 防止试剂飞溅或粉尘刺激。
手套与口罩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手套和口罩,避免皮肤 接触有害试剂或吸入有害气体。
实验操作规范
规范实验操作,避免产生气溶胶或飞溅物,减少 交叉污染的风险。
实验废弃物处理及环保要求讲解
废弃物分类处理
医学检验微生物ppt课件完 整版x
目录
• 微生物学基础 •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 常见病原微生物介绍 • 微生物检验技术与方法 • 临床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实例分析 •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措施
01 微生物学基础
微生物定义与分类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 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生长与繁殖
01
微生物营养
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称为营养。微生物营养
类型有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四类。
02 03
微生物生长
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通过摄取营养物质、合成细胞物质、增加 细胞数量的过程称为生长。生长曲线可分为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 衰亡期四个时期。
通过对微生物基因组进行测序和 分析,了解其基因组成和功能, 为微生物的鉴定和分型提供准确
依据。
基因芯片技术
将大量特异性基因探针固定在芯 片上,通过与待测微生物DNA杂
交来鉴定其种类和型别。
宏基因组学技术
通过对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基因 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分析,了解 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为环 境微生物检测和生态学研究提供
尿液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实例分析
尿常规检查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标准化ppt课件
Interpretation / Reporting 结果解释/报告 Use of Laboratory Data 实验室数据使用
Equipment Maintenance & Calibration设备的维 护和校准 Internal Q.C.室内质控
Proficiency Testing 能力验证
5.1 人员
• 5.1.11 应制定员工能力评审的内容和方法 ,每年评审员工的工作能力;
– 对新进员工在最初2个月内应至少进行2次能 力评审(间隔为30天),保存评审记录。
– 当职责变更时,或离岗6个月以上再上岗时, 或政策、程序、技术有变更时,应对员工进 行再培训和再评审。
– 没有通过评审的人员需经再培训和再评审, 合格后才可继续上岗,并记录。
1:4000系列稀释 – 1ul环取10环 EBD原液至10ml蒸馏水, 吸光
度应与1:1000稀释液相符(10ul环-10 EBD100ml DH2O) – 重复4次,平均误差须≦20%.
5.1 人员
5.1.1 有颜色视觉障碍的人员不应从事涉及到辨色的微 生物学检验。
5.1.4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负责 人至少应具有以下资格:中级技术职称,医学、医 学检验专业背景,或相关专业背景经过医学检验培 训,3年临床微生物工作经验。 认可的授权签字人应至少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 称,从事申请认可授权签字领域专业技术工作至少3 年。
• Seeded BC studies • Parallel BC studies
Verification of unmodified FDA-Cleared Tests
• Seeded BC studies
– 至少20株代表菌株 – 使用临床病人分离株
Equipment Maintenance & Calibration设备的维 护和校准 Internal Q.C.室内质控
Proficiency Testing 能力验证
5.1 人员
• 5.1.11 应制定员工能力评审的内容和方法 ,每年评审员工的工作能力;
– 对新进员工在最初2个月内应至少进行2次能 力评审(间隔为30天),保存评审记录。
– 当职责变更时,或离岗6个月以上再上岗时, 或政策、程序、技术有变更时,应对员工进 行再培训和再评审。
– 没有通过评审的人员需经再培训和再评审, 合格后才可继续上岗,并记录。
1:4000系列稀释 – 1ul环取10环 EBD原液至10ml蒸馏水, 吸光
度应与1:1000稀释液相符(10ul环-10 EBD100ml DH2O) – 重复4次,平均误差须≦20%.
5.1 人员
5.1.1 有颜色视觉障碍的人员不应从事涉及到辨色的微 生物学检验。
5.1.4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负责 人至少应具有以下资格:中级技术职称,医学、医 学检验专业背景,或相关专业背景经过医学检验培 训,3年临床微生物工作经验。 认可的授权签字人应至少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 称,从事申请认可授权签字领域专业技术工作至少3 年。
• Seeded BC studies • Parallel BC studies
Verification of unmodified FDA-Cleared Tests
• Seeded BC studies
– 至少20株代表菌株 – 使用临床病人分离株
实验四、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PPT课件
谢谢观看
03
实验步骤
样品采集
采集环境中的水样、 土壤样、空气样等, 确保采集的样品具有 代表性。
记录采集时间、地点、 环境条件等信息,以 便后续分析。
使用无菌容器或薄膜 采集样品,避免交叉 污染。
样品处理
将采集的样品进行稀释,使微生物分 散。
对样品进行富集培养,提高微生物的 数量。
对样品进行过滤或离心,使微生物与 杂质分离。
结果应用
环境监测
实验结果可以为环境监测提供依 据,了解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和
数量,评估环境质量。
公共卫生
实验结果可以为公共卫生领域提 供参考,了解环境中微生物的种 类和数量,评估其对人类健康的
风险。
科学研究
实验结果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数 据支持,深入探究环境中微生物
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05
实验总结
实验不足与改进
实验不足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操作显微镜时还不够熟练,有 时会出现观察不准确的情况。此外,我在实验数据处理方面 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记录不准确、分析不全面等。
改进方法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计划在课后多加练习使 用显微镜,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同时,我也要加强学习数 据处理和分析方面的知识,掌握更多的统计方法和软件应用 技巧。
实验四、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ppt 课件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结果分析 • 实验总结
01
实验目的
掌握微生物检测的基本原理
01
微生物检测是利用特定的方法和 技术对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 和计数,以评估环境卫生状况和 潜在的健康风险。
02
基本原理包括微生物培养法、免 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这些方法基于不同原理,能够对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进行检测。
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验PPT课件
微生物药敏试验是测定微生物对 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的方法。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了解致病菌对 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为
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等。
03
药物制剂的微生物污染 来源与控制
微生物污染来源
生产环境
生产车间、设备、容器具 等可能成为微生物的来源, 污染药物制剂。
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法有直接计数法、 间接计数法和流式细胞计数法等。
微生物鉴定的方法
微生物鉴定的方法是根据微生 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等对 其进行分类和识别的技术。
常用的微生物鉴定方法有形态 学鉴定、血清学鉴定、基因型 鉴定等。
微生物鉴定对于确定病原微生 物、研究新发传染病等方面具 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药敏试验
水源传播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源,如清洗用 水、冷却水等,可能含有微生物, 进而污染药物制剂。
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措施
环境控制
定期清洁和消毒生产环境,保 持车间卫生,降低微生物的滋
生。
人员管理
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严格遵 守卫生规定,定期检查手部卫 生。
原材料控制
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 不携带微生物,并对辅料等进 行灭菌处理。
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介质,由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组成,根据不同微 生物的需求,培养基的成分和配比也有所不同。
微生物培养法常用于分离、纯化特定的微生物,以及测定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征。
微生物计数法
微生物计数法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 对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进行计数的方 法。
微生物计数法在药物制剂的微生物限 度检查、环境监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原材料
药物制剂的原材料,如药 材、辅料等,可能携带微 生物。
生产人员
操作人员的手部、衣物等 可能成为微生物的来源, 污染药物制剂。
《微生物学质量控制》课件
医疗器械微生物学质量控制 的目标是预防和控制医疗器 械中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同时促进有益菌的生长,以 提高医疗器械的卫生状况和
使用效果。
医疗器械微生物学质量控制 需要遵循国家和国际相关法 规和标准,如《医疗器械生 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
ISO 11000等。
环境微生物学质量控制
环境微生物学质量控制是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领 域的重要工作,通过控制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和 种类,降低环境污染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
微生物学质量控制的发展历程
初期阶段
微生物学质量控制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主要是针对临床实验室的 管理和控制。
发展阶段
随着微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微生物学质量控制逐 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断完善和规范。
当前阶段
现代微生物学质量控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和方法,广泛应用 于各个领域,为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显微镜
分光光度计
观察微生物形态和结构,进行初步鉴 定。
用于检测微生物细胞浓度和生长曲线 。
培养箱
控制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条 件。
微生物学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质量控制
通过绘制质控图、计算质控指标等方式,对实验过程进行监 控和评估,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微生物学样品处理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如稀释、均质化等,以便后续 的检测和分析。
微生物学检测方法与技术
传统培养法
通过培养基培养微生物,观察菌落形 态、染色等特征,进行微生物鉴定。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基因测序、PCR等分子生物学技 术,对微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和分型。
微生物检验ppt课件
微生物检验ppt课件
目 录
• 微生物检验概述 •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微生物检验的样品采集与处理 • 微生物检验的常用技术与操作 •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与保证 • 微生物检验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01
微生物检验概述
微生物检验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微生物检验是对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和鉴定的一种技术,通过特定 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理生化特性、遗传物质等进行 分析和研究。
。
04
微生物检验的常用技术与操作
显微镜技术
光学显微镜
01
利用可见光和光学透镜成像,可观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形
态和结构。
电子显微镜
02
利用电子束成像,能够观察更细微的结构,如病毒、细菌的超
微结构等。
相差显微镜
03
利用光的相位差原理,可观察无色透明的微生物,如支原体、
衣原体等。
培养基制备技术
01
补体结合试验
利用补体参与抗原抗体反 应,形成复合物并激活补 体系统,用于检测微生物 抗原或抗体。
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PCR技术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 增微生物特异性基因片段,实现快速 、灵敏的微生物检测。
生物信息学分析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微生物基因组 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揭示微生物种 类、进化关系等信息。
脱羧酶试验等。
酶活性检测
检测微生物产生的特定酶活性 ,如过氧化氢酶试验、氧化酶
试验等。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检测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以指导临床用药。
微生物的血清学试验
凝集试验
应用特异性抗体与微生物 抗原结合,形成可见的凝 集现象,用于鉴定微生物 种类。
目 录
• 微生物检验概述 •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微生物检验的样品采集与处理 • 微生物检验的常用技术与操作 •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与保证 • 微生物检验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01
微生物检验概述
微生物检验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微生物检验是对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和鉴定的一种技术,通过特定 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理生化特性、遗传物质等进行 分析和研究。
。
04
微生物检验的常用技术与操作
显微镜技术
光学显微镜
01
利用可见光和光学透镜成像,可观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形
态和结构。
电子显微镜
02
利用电子束成像,能够观察更细微的结构,如病毒、细菌的超
微结构等。
相差显微镜
03
利用光的相位差原理,可观察无色透明的微生物,如支原体、
衣原体等。
培养基制备技术
01
补体结合试验
利用补体参与抗原抗体反 应,形成复合物并激活补 体系统,用于检测微生物 抗原或抗体。
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PCR技术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 增微生物特异性基因片段,实现快速 、灵敏的微生物检测。
生物信息学分析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微生物基因组 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揭示微生物种 类、进化关系等信息。
脱羧酶试验等。
酶活性检测
检测微生物产生的特定酶活性 ,如过氧化氢酶试验、氧化酶
试验等。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检测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以指导临床用药。
微生物的血清学试验
凝集试验
应用特异性抗体与微生物 抗原结合,形成可见的凝 集现象,用于鉴定微生物 种类。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PPT课件
(一)医院感染标本的采集和 运送的基本原则
发现医院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 作病原学检查,二、三级医院微生物 标本送检率不应低于70%。 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之前采集标本。 标本采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 少或避免机体正常菌群及其他杂菌污 染。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至实验室,床旁 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标本送检方法 --血液与骨髓
① 通常采血部位为肘静脉。疑似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 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 脉处采取血标本。 ② 采血部位的局部皮肤应严格消毒。将采集的血液注入 血培养基前,应过火消毒针头,最新资料显示更换针 头容易造成新的污染。血培养瓶应在避光室温中保存, 不必置冰箱保贮。 ③ 每次采血量成人5-10ml,婴幼儿l-5ml,培养基与血 液之比以 10: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生素、抗体 等杀菌物质。为提高阳性率,我们一般要求成人采血 不少于8 ml,儿童不少于3 ml,婴儿1-2 ml。
三、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我国目前临床实验室 诊断质量保证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严重影 响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对感染样本中致病 菌的分离培养的阳性率和医院感染病原体 监控,也影响临床诊断,合理选用抗菌药 物,降低耐药菌的产生和提高感染的治愈 率,而且对预测或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暴 发流行、杜绝感染蔓延、研究医院感染的 发病机制和环节、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控 制措施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严格 实施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送检和检验方法, 是做与
脓液
① 无菌生理盐水擦洗病灶表面后用棉拭子取病 灶深部的脓液和分泌物,置运送培养基内送 检。 ② 对未渍破的脓肿宜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后, 以无菌注射器抽取脓液送检:也可于切开排 脓时用无菌棉拭子采样。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有旳培养基则以存储于10-15 ℃条件为易。如具 有高浓度胆盐旳培养基。
28
培养基旳配制程序(一)
❖ 不同旳培养基配制旳程序有所不同,但一般培养基配制程 序主要有下列7个环节:调配、融化、矫正pH、澄清过滤、 分装、灭菌及鉴定。
❖ 注意点:配制时注意各类成份旳用途。 ❖ pH测定:干燥培养基在工厂生产时,对培养基pH进行了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 量控制
质量控制有关定义
❖ 质量控制:满足质量要求旳操作技术和活动。 ❖ 外部质量控制:经过相互校准和/或检验对试验室
旳操作和成果所进行旳控制 ❖ 内部质量控制:试验室内部采用旳以对比分析、
跟踪以及有关措施,对试验室工作旳连续性控制 计划。 ❖ 质量手册:是描述质量系统元素旳文件或文件旳 集合。
2
试验室要求
❖ 组织:按国家试验室认可旳概念,是指一种能够 承担法律责任旳实体。这里所指旳是试验室(微 检室)内建立旳质量管理旳确保体系。
❖ 人员 ❖房屋 满足检测工作需要。 ❖ 设备
3
人员要求
❖ 试验室人员旳分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 术支持人员等。
❖ 相应岗位旳人员,应具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应旳技术能力,相 应旳技术能力证明(证书及证件)。
❖
培养基过分灭菌
❖ 凝固温度过高
❖
培养基干粉用旳太多
❖
琼脂质量发生了变化
33
不合格培养基可能旳原因(三)
❖ 凝胶强度过低
❖
培养基干粉用旳太少
❖
培养基未完全溶解
❖
培养基过分灭菌
❖
倾注前未振摇培养基瓶
❖
琼脂粉凝固强度较低
❖ 颜色不对
❖
pH不正确(带指示剂旳培养基)
28
培养基旳配制程序(一)
❖ 不同旳培养基配制旳程序有所不同,但一般培养基配制程 序主要有下列7个环节:调配、融化、矫正pH、澄清过滤、 分装、灭菌及鉴定。
❖ 注意点:配制时注意各类成份旳用途。 ❖ pH测定:干燥培养基在工厂生产时,对培养基pH进行了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 量控制
质量控制有关定义
❖ 质量控制:满足质量要求旳操作技术和活动。 ❖ 外部质量控制:经过相互校准和/或检验对试验室
旳操作和成果所进行旳控制 ❖ 内部质量控制:试验室内部采用旳以对比分析、
跟踪以及有关措施,对试验室工作旳连续性控制 计划。 ❖ 质量手册:是描述质量系统元素旳文件或文件旳 集合。
2
试验室要求
❖ 组织:按国家试验室认可旳概念,是指一种能够 承担法律责任旳实体。这里所指旳是试验室(微 检室)内建立旳质量管理旳确保体系。
❖ 人员 ❖房屋 满足检测工作需要。 ❖ 设备
3
人员要求
❖ 试验室人员旳分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 术支持人员等。
❖ 相应岗位旳人员,应具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应旳技术能力,相 应旳技术能力证明(证书及证件)。
❖
培养基过分灭菌
❖ 凝固温度过高
❖
培养基干粉用旳太多
❖
琼脂质量发生了变化
33
不合格培养基可能旳原因(三)
❖ 凝胶强度过低
❖
培养基干粉用旳太少
❖
培养基未完全溶解
❖
培养基过分灭菌
❖
倾注前未振摇培养基瓶
❖
琼脂粉凝固强度较低
❖ 颜色不对
❖
pH不正确(带指示剂旳培养基)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质量控制ppt版课件
16
仙台病毒感染
仙台病毒是大、小鼠群中常见的病毒之一,由副流感 病毒I 型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急性感染多见于断乳 小鼠,成年鼠多数情况下呈隐性感染,在饲养条件恶化, 气温骤变或并发呼吸道细菌感染时,传播快,流行广,造 成呼吸道疾病的流行。仙台病毒隐性感染会给实验研究带 来严重干扰。 1、 严重影响机体体液与细胞免疫应答 2、 影响干扰实验性致瘤作用 3、 影响胚胎的发育,对鼠类生殖繁育造成影响
大鼠 兔
携带微生物 3年前 秒门菌、皮肤病原真菌、鼠痘病毒
近3年
了
沙门菌、皮肤病原真菌
皮肤病原真菌、体外等生虫
体外寄生虫
猴疱疹病毒、沙门菌、志贺菌 仙台病毒、小鼠肝炎病毒
猴疱疹病毒、皮肤病原真 菌
小鼠肝炎病毒
了
嗜肺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鞭毛中
了
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杆 菌
9
1 、病毒感染危害性及其对实验研究 的干扰作用
猴痘病毒 猴狂犬病毒 黄热病毒
中非和扎伊尔的一些物 种
许多种类
非洲和新大陆种
大部分无临床症状,有 时出现发热和丘疹
狂犬病
接触分泌物 伤口接触唾液
在南美猴种从症状不明 蚊子 显到死亡变化
痘病变 狂犬病 黄热
来自非洲猴的检测
11
猴疱疹病毒1型感染 (B 病毒)
由猴B病毒又称疱疹病毒引起的人和猴共患的一种传染病。 猴是B病毒的自然宿主,感染率可达10-60%。多数情况下 呈良性经过,仅在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溃疡,之后病毒可 长期潜伏在呼吸道或泌尿生殖器官附近的神经节,也可长 期潜伏在组织器官中,产生抗体。人类接触性感染,主要 表现脑脊髓炎症状,多数病人发生死亡。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 寄生虫学质量控制
仙台病毒感染
仙台病毒是大、小鼠群中常见的病毒之一,由副流感 病毒I 型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急性感染多见于断乳 小鼠,成年鼠多数情况下呈隐性感染,在饲养条件恶化, 气温骤变或并发呼吸道细菌感染时,传播快,流行广,造 成呼吸道疾病的流行。仙台病毒隐性感染会给实验研究带 来严重干扰。 1、 严重影响机体体液与细胞免疫应答 2、 影响干扰实验性致瘤作用 3、 影响胚胎的发育,对鼠类生殖繁育造成影响
大鼠 兔
携带微生物 3年前 秒门菌、皮肤病原真菌、鼠痘病毒
近3年
了
沙门菌、皮肤病原真菌
皮肤病原真菌、体外等生虫
体外寄生虫
猴疱疹病毒、沙门菌、志贺菌 仙台病毒、小鼠肝炎病毒
猴疱疹病毒、皮肤病原真 菌
小鼠肝炎病毒
了
嗜肺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鞭毛中
了
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杆 菌
9
1 、病毒感染危害性及其对实验研究 的干扰作用
猴痘病毒 猴狂犬病毒 黄热病毒
中非和扎伊尔的一些物 种
许多种类
非洲和新大陆种
大部分无临床症状,有 时出现发热和丘疹
狂犬病
接触分泌物 伤口接触唾液
在南美猴种从症状不明 蚊子 显到死亡变化
痘病变 狂犬病 黄热
来自非洲猴的检测
11
猴疱疹病毒1型感染 (B 病毒)
由猴B病毒又称疱疹病毒引起的人和猴共患的一种传染病。 猴是B病毒的自然宿主,感染率可达10-60%。多数情况下 呈良性经过,仅在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溃疡,之后病毒可 长期潜伏在呼吸道或泌尿生殖器官附近的神经节,也可长 期潜伏在组织器官中,产生抗体。人类接触性感染,主要 表现脑脊髓炎症状,多数病人发生死亡。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 寄生虫学质量控制
《食品微生物检验》课件
详细描述
在食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定期进行 微生物检验,以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 生长和变化,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的 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卫生与安全评价的微生物检验
总结词
评估食品卫生状况和食品安全性能,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食品安全信息。
详细描述
通过微生物检验,对食品卫生状况和食品安全性能进行评价,为消费者提供可 靠的食品安全信息,保障公众健康。
提高食品安全预警能力。
智能化与自动化检测设备的研发
智能化检测设备
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对食品中微生物的自动识别 、分类和计数,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
自动化检测设备
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自动化流程,减少人工 操作和误差,提高检测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在线监测系统
研发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状况,及 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02
食品微生物的种类与特性
细菌
01
02
03
常见种类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 贺氏菌等。
特性
细菌通常为单细胞微生物 ,形态多样,可在食品中 广泛分布,部分细菌可引 起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
检测方法
通过培养、分离、鉴定等 步骤进行细菌检测,常用 生化试验和免疫学方法进 行鉴定。
霉菌
常见种类
黄曲霉、毛霉、根霉等。
03
利用磁珠与微生物的结合,实现微生物的分离和富集。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1 2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通过扩增微生物的DNA片段,实现快速、灵敏的 检测。
基因测序
对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鉴定其属性和类型 。
3
生物芯片技术
将微生物的基因标记在芯片上,通过扫描仪进行 检测和计数。
在食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定期进行 微生物检验,以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 生长和变化,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的 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卫生与安全评价的微生物检验
总结词
评估食品卫生状况和食品安全性能,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食品安全信息。
详细描述
通过微生物检验,对食品卫生状况和食品安全性能进行评价,为消费者提供可 靠的食品安全信息,保障公众健康。
提高食品安全预警能力。
智能化与自动化检测设备的研发
智能化检测设备
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对食品中微生物的自动识别 、分类和计数,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
自动化检测设备
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自动化流程,减少人工 操作和误差,提高检测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在线监测系统
研发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状况,及 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02
食品微生物的种类与特性
细菌
01
02
03
常见种类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 贺氏菌等。
特性
细菌通常为单细胞微生物 ,形态多样,可在食品中 广泛分布,部分细菌可引 起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
检测方法
通过培养、分离、鉴定等 步骤进行细菌检测,常用 生化试验和免疫学方法进 行鉴定。
霉菌
常见种类
黄曲霉、毛霉、根霉等。
03
利用磁珠与微生物的结合,实现微生物的分离和富集。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1 2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通过扩增微生物的DNA片段,实现快速、灵敏的 检测。
基因测序
对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鉴定其属性和类型 。
3
生物芯片技术
将微生物的基因标记在芯片上,通过扫描仪进行 检测和计数。
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 PPT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
技术要求及过程要求
GB/T 27405 技术要求及过程要求实际上也是 GB/T 27025-2008(等同ISO/IEC 17025:2005) 技术要素,构成了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要素,由实 验室依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的,它包括 对环境设施、培养基、试剂、仪器、方法(实验 步骤)和实验人员的监控。室内质量控制是产生 精确和可靠结果的基础和核心。
确定性能 微生物监测 气流监测
初次使用前,此后每年一次和每次维修后
每两周一次 每次使用前
无菌室和洁净室 空气和表面微生物污染
每两周一次
设备
❖ 期间核查:仅针对设备的稳定性不行,及恶劣条件 下使用的设备,核查后应进行评价。
❖ 应对设备的检测结果进行确认,确认设备是否符合 检测工作需要。 可在检定周期表里增加使用要求、检定结果、 结果确认等栏目。
❖ 实验室是否有文件化的程序,规范实验室自制方 法的制定并保留相关记录?
方法
❖ 常见问题: 标准更新不及时,作废标准未及时从工
作场所撤出。 用筛选法代替传统方法进行病原菌检测 方法更新前未对方法进行验证,或是方法
验证内容过于简单,未进行能力确认。
环境
❖ 环境要求 区域分隔,幸免交叉污染 标识 温度、湿度、噪声、照度、洁净度的控制。 样品检验的环境要求:洁净实验室或超净工作台, 洁净室在使用前及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并定期监 测消毒效果。 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应符 合GB 19489的规定。生物安全实验室,容易发生 污染的检测区域,证明已采取了清洁措施。
污染警示标识 ❖ 如何监测?
洁净室:洁净度监测(沉降菌、浮游菌、悬浮粒子。 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做洁净度、风速、泄漏 等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提供所遵循的质量保证标准的产品:进行质 量控制(包括相应的性能检测)
ppt课件
12
设备
制定并执行标准操作程序 定期实施维护、保养、监测,并记录 新设备或经搬运、维修后的设备:性能评估及功能验证,或确保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
ppt课件
13
常用设备
温度依赖检测设备:定时监测温度,使用过程中 注意温度变化;存放试剂和标本的冰箱,亦应监 测温度。
ppt课件
18
内部质量控制体系
保证检验结果持续满足预期质量标准 质控物质的检测方法、检测次数、操作者与患者标本一致。质控频率
遵循有关标准,满足仪器和/或检测系统制造商的要求 缺乏合适校准和质控物质的项目: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及时发现并更正重大的文字错误、实验错误以及可能影响患者处理的
不寻常的检测结果。
ppt课件
19
标本质量评估内容
标本量 标本采集次数 标本的质量 血液、体液、尿标本等的污染率
ppt课件
20
检验后的质量保证
检验后程序也叫分析后期,指检验后的全部过程,包括: 检验结果的评审与报告:制定“警告/危急”范围、标本周转时间;
必要时,及时发送分级报告;危急值及时报告并记录 标本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检验前的质量保证
确保温度计准确、量程适宜并经检定,已保证设 备温度符合要求。
定量移液器、微量滴定管或自动分配器:核查并 记录使用区间内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定厌氧期系监统测的特厌殊氧设条备件性;能生:物CO安2全孵柜育内箱气内流CO、2浓过度滤; 器(必要时);压力灭菌器灭菌效果等。
ppt课件
14
检验过程
检验方法的确认和验证 标准化操作程序 生物参考区间:定期评审 测量准确性 内部质量控制体系 标本质量评估
ppt课件
15
检验方法的选择与确认
通常选择检测方法和程序与所提供的服务相适宜, 并且方便操作
公认的、权威的教科书
经同行评议的书刊、杂志
国际、国家、地区法规明确的方法和程序
符合相应用途的内部规程
所有方法和程序检测患者标本之前,评估准确性、
精确性、灵敏度、特异性、检出限、可报告范围,
ppt课件
解释、安全性警告及措pp施t课件、潜在变异来源。 17
测量准确性
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 或测量标准的值能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联系起来的特性。 方法:测量系统的校准和验证; 参比到自然常数或规定的参考值
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计划 定期性能评估
16
标准化操作程序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
包括实验所有重要信息及技术说明,内容: 实验原理、临床意义 标本类型、容器和添加剂 所需设备、性能参数、校准程序 检测试剂、定标试剂、质量控制程序 操作步骤、干扰和交叉反应、结果计算 生物参考区间 结果可报告区间、警告/危急值(适用时)、结果
ppt课件
21
第5章 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保证
ppt课件
1
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QA)
概念:有计划地、系统地评估和监测患者诊疗质量的整个过程,以便 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质量和服务
随着质量管理理念的发展,质量保证的重点由发现问题转变为质量评 估和质量改进
ppt课件2Biblioteka 精品资料ppt课件
6
标本的采集
原始标本采集手册,包括 患者准备 不同部位标本的采集方法 标本运送要求 延迟运送时标本的贮藏方法 安全运送标本的方法 标本标识
标本采集指南应方便标本采集、运送者取阅
ppt课件
7
标本的运送与接收
标本运送:根据申请检验项目的性质;标本采集 指南规定的运送时间、运送条件、运送培养基; 安全运送标本方法以及国家、地区及当地相关法 规要求进行监控。
标本接收:制定并执行标本接收或拒收标准,包 括合适的标本类型、标本量、运送条件、预防拭 子干燥、运送培养基等。
缺乏正确标识的标本:一般不接收或处理;
若被检测物质不稳定,并且标本不可替代或很重
要,可以先处理,待申请医师或标本采集者识别
并确认后,再发送报告。
ppt课件
8
微生物检验中的质量保证
人员 试剂 培养基 设备 检验过程
检验前程序,又叫分析前期,指从临床医生开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 程序启动时终止的步骤,包括
检验申请 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ppt课件
5
检验申请
患者姓名、出生日期、病房和床号、年龄和性别 临床表现及当前所用抗菌药物 相关旅行史 标本来源 检验项目 感染类型或目标微生物 标本采集时间、实验室收到标本时间
自制培养基:检测每批号相应的性能,如无菌试验、生长试验或与旧 批号产品平行试验、生长抑制试验(适用时)、生化反应(适用时) 等。
ppt课件
11
购买的培养基
最好检查并记录每批号和/或批次产品的破损、污染 状况,以及外观、冷冻或受热等信息。
遵循一定质量保证标准产品:免除质量控制,保 存生产者所遵循的质量保证标准,以及每批号产 品完成无菌试验、质量控制性能合格证明等文件。 然而,当培养基脱水、溶血、破损、被污染或量 不足时,仍应进行质量控制。
ppt课件
9
试剂
标识:名称、浓度、储存条件、配制日期、 失效期,生物危害性
新批号或同一批号不同货次试剂使用前性能 评估 方法:分析质控物质 新旧批号平行试验 常规质控
ppt课件
10
培养基
外观良好:表面平滑、水分适宜、无污染、适当的颜色和厚度。
明确标识:能够获得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方(适用时)、质量控制、 贮存条件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