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现状与政策分析

合集下载

中等收入家庭标准

中等收入家庭标准

中等收入家庭标准中等收入家庭是指相对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而言,收入处于中等水平的家庭。

在中国,中等收入家庭通常指年收入在10万元至30万元之间的家庭。

这一群体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既不属于高收入群体,也不属于低收入群体,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稳定。

中等收入家庭的标准会受到地区、行业、职业、家庭人口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一线城市的中等收入家庭标准会高于二三线城市,高新技术行业的中等收入家庭标准会高于传统制造业,高学历、高技能的职业人群的中等收入家庭标准会高于普通劳动者。

而家庭人口增多、子女教育、养老等支出也会影响中等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和标准。

中等收入家庭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也是市场消费的主力军。

他们的消费行为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因此,如何提高中等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激发其消费潜力,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为了提高中等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大对中等收入家庭的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其税收负担,增加其可支配收入。

其次,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中等收入家庭的社会保障水平,减轻其教育、医疗、养老等压力。

同时,要加强对中等收入家庭的金融支持,降低其购房、创业、创新等成本,增强其经济活力。

最后,要促进中等收入家庭的职业发展和提升,提高其技能水平和收入水平,实现更好的社会流动和发展。

总之,中等收入家庭是社会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稳定。

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中等收入家庭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社会保障,促进其经济活力和社会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新中产家庭数据分析报告(3篇)

新中产家庭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产阶级队伍不断扩大,新中产家庭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新中产家庭具有独特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其消费行为对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新中产家庭的消费特征和需求,本报告通过对大量新中产家庭数据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和建议。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多个渠道,包括国家统计局、各行业报告、问卷调查、网络公开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新中产家庭的消费现状。

三、新中产家庭定义新中产家庭是指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具备一定经济基础、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的家庭。

他们通常具备以下特征:1. 家庭收入水平较高,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2. 拥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3. 消费观念较为理性,注重品质和体验;4. 对教育和健康重视程度高;5. 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四、新中产家庭人口结构分析1. 年龄结构新中产家庭以中青年为主,年龄在30-50岁之间。

这一年龄段的家庭成员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对品质生活有着较高的追求。

2. 性别结构新中产家庭中,男性成员在家庭经济决策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女性成员在消费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女性经济独立和消费意识的提高,女性在家庭消费中的话语权逐渐增强。

3. 地域分布新中产家庭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三四线城市的新中产家庭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五、新中产家庭消费特征分析1. 消费结构新中产家庭的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教育消费:新中产家庭对子女教育投入较大,包括学前教育、课外辅导、兴趣班等。

(2)医疗保健消费:新中产家庭注重健康,对医疗保健消费投入较高,包括医院就诊、药品购买、保健产品等。

(3)住房消费:新中产家庭普遍拥有自住房,对住房品质和居住环境有较高要求。

(4)娱乐消费:新中产家庭注重休闲娱乐,消费包括旅游、观影、运动等。

对中等收入阶层的认识分析

对中等收入阶层的认识分析

对中等收入阶层的认识分析中等收入阶层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居住在中等收入水平以下、而高于低收入阶层的一组人群。

中等收入阶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小幅度的财务压力的人群,他们的工资、收益或其他收入源通常很好,但在个人和家庭经济管理方面有一些挑战。

这些挑战可能包括赡养抚养费用、房地产税、学生贷款等。

另一类是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中享受相当高生活水准的人群,但在全球范围内可能被归类为中等收入阶层。

中等收入阶层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 教育程度较高。

中等收入阶层通常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和未来的收入。

今天,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更高的教育水平,并且公司越来越看重求职者的教育背景和技能。

2. 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

与低收入群体相比,中等收入阶层通常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

稳定的工作来源意味着这些人能够计划未来,并为自己及其家庭提供可靠的收入来源。

3. 能够持续积累财富。

与低收入群体相比,中等收入阶层通常有能力收集和积累财富。

他们在理财和投资方面相对成熟和谨慎,他们通常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投资和财富增长,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未来目标。

4. 倾听自己家庭内部的声音。

中等收入阶层通常是一家人支持的,因此他们会倾听其他家庭成员的声音。

这种家庭参与有助于增强其个人财务管理的能力,并增加投资和理财的成功率。

中等收入阶层的认可和支持,是许多国家应对贫穷的重点。

中等收入阶层的健康状况和繁荣有助于支持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

国家可以通过发展产业和制定更好的税收政策,对中等收入阶层进行有意义的支持。

然而,中等收入阶层所受到的挑战也日益增多。

一些中等收入阶层的人士面临着职业市场日益竞争的挑战,尤其是在许多行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令职位变得稀缺和没价值的情况下,他们需要未来向更高层次的岗位或更高级别的领导角色发展。

同时,负担抚养费和贷款等经济压力也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中等收入家庭的财务稳定。

总的来说,中等收入阶层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2023家庭收入等级比例表

中国2023家庭收入等级比例表

我国2023家庭收入等级比例表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不同家庭收入水平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我国家庭收入的分布状况,今天我们将讨论2023年的我国家庭收入等级比例表。

二、我国2023家庭收入等级比例表的分析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家庭收入分为五个等级:低收入、中低收入、中等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

具体比例如下:1. 低收入家庭占比30%:这部分家庭主要依靠基本工资收入或者从事临时性、体力劳动性质的工作,收入水平较低,难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2. 中低收入家庭占比25%:这一部分家庭通常是小微企业主、个体户或者一般教育水平较低的职工家庭,收入来源相对不稳定,生活压力较大。

3. 中等收入家庭占比20%:这一部分家庭通常是企业高管、技术人员或具有一定职业资格的职工家庭,收入相对稳定,生活水平较为舒适。

4. 中高收入家庭占比15%:这一部分家庭通常是高级管理人员、专业人士或者从事金融、信息技术等高薪行业的家庭,收入颇丰,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5. 高收入家庭占比10%:这一部分家庭通常是企业老板、高级管理人员或者从事高薪职业多年的专业人士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生活水平较为奢华。

三、思考和总结在这份家庭收入等级比例表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不同家庭收入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

低收入家庭占比30%,与高收入家庭占比10%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意味着我国社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巨大的贫富差距问题,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另外,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在我国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对于不同家庭收入水平的政策倾斜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扶持力度,鼓励中低收入家庭创业就业,提高中等收入家庭的社保福利水平等措施都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家庭走上富裕之路,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我国2023家庭收入等级比例表的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我国家庭收入水平分布的视角。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超4亿人_怎么去判断这个标准?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超4亿人_怎么去判断这个标准?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超4亿人_怎么去判断这个标准?中等收入群体已超4亿人就我国而言,国家统计局2019年发布的《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将这一群体定义为调查对象月收入在2000元至5000元的群体。

而2020年的《社会蓝皮书:202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定义则是家庭年收入在10万-50万元。

据了解2020年,我国进入中等收入的人口超过4亿人,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

那么中产收入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2022年中等收入国家标准是多少家庭年收入在1.15万到4.3万美元,即家庭年收入8万到3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群体。

国家统计局根据人均GDP和购买力给出中产阶级的家庭年收入在6万至50万人民币之间的结论。

中国中产阶层的财富在房产上的配置比例过重,高达79.5%,而金融资产占比过低,仅有10.8%2022年中等收入国家标准是多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标准是人均年收入8000美元。

发达国家的普遍特征是较高的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化水准和生活品质。

借由开发自然资源也可以达到较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类发展指数,但未必属于发达国家(比如卡塔尔、文莱、沙特阿拉伯等国)。

发达国家大都处于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为主要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则大都处于工业化(制造业,也就是工业)时期,未开发国家则还在农业时。

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地域在一定时期内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区间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集体。

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改变而改变的中等收入群体的集体的总称概念,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衡量。

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概念,接近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或阶层)概念。

2019年1月25日,国家统计局称,中等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2000-5000元。

不过,1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又称“这与一般意义上的中等收入群体划分标准不是一回事。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了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70元,同比增长3.8%。

中等收入群体调研报告

中等收入群体调研报告

中等收入群体调研报告
中等收入群体调研报告
通过对中等收入群体的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经济状况:中等收入群体的经济状况相对稳定,一部分人拥
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还有一部分人从投资、兼职等其他渠道获取收入。

调研显示,大多数中等收入群体拥有适度的储蓄,并能够支付日常开销和应急情况。

2.消费习惯:中等收入群体更注重实用性与品质,他们更倾向
于购买能满足日常需求的货品和服务,而非奢侈品。

调研显示,主要的消费领域包括日常生活用品、住房和交通工具等。

此外,中等收入群体也比较注重教育和医疗健康方面的消费。

3.投资意愿与方式:中等收入群体对投资的意愿较高,尤其是
对于稳健的投资方式,如购买住房、股票和基金等。

调研结果显示,他们普遍关注投资收益率、风险控制和投资对象的合法性。

4.职业发展:中等收入群体一定比例的人拥有相对稳定的职业,他们注重职业发展和提高自身技能水平。

调研结果显示,这一群体更倾向于通过进修学习、参加培训课程等方式提升自身职业能力,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和职位。

5.社会福利关切:中等收入群体对社会福利问题较为关注,特
别是医疗保健、养老服务和子女教育等方面。

调研结果显示,
他们期待政府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例如改善医疗资源分配、提高养老金待遇等。

总结起来,中等收入群体在经济状况、消费习惯、投资意愿、职业发展和社会福利关切等方面都展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

通过了解这一群体的需求和关切,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加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帮助他们在经济和生活方面取得更好的发展。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分析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但随着CPI系数的增长,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却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

另外,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相关报道,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突破了0.4的警戒线,高达0.45以上。

由此看来,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成为一个凸显的社会矛盾。

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

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经济数据可知,中国行业最高收入与行业最低收入的比值是6倍,而国际上的收入差距标准大约为3倍,这说明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已经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而最主要的高收入行业集中在金融、电力、电信、保险、烟草等领域,这类行业的收入要比其它行业的收入高出2~3倍。

这仅仅是实际工资的对比,如果将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等相加起来,则这种差距将会扩大到6~10倍。

且在工资增长速度方面,高收入行业要比建筑业、采掘业、农林牧渔业等行业高出很多。

不难看出,在行业垄断的背景下,只有那些垄断行业才有能力大幅度增加员工的工资、福利,由此也就形成了一种工资分配秩序的“潜规则”。

再次分配机制落后。

当前,我国的再分配机制相对落后,这主要集中表现在几个方面:税收制度残缺,“偷、漏、逃、抗税”等非法现象普遍,执法部门打击力度不足等。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税收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的税收流失额也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政府主导的再分配措施最先是为了弥补市场机制下初次分配方面的公平缺失,但对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而言,却有着“逆向调节”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高收入群体缴纳的个税只占个人所得税总体收入的一小部分,而中低收入者则是纳税主体,很多高收入者却没有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区域收入差距显著。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地域经济、文化特色。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较,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尤其是近年来,东西部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还在不断上升。

当前我国社会中间阶层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中间阶层的现状分析

马克 思时代 ,他 把 中间 阶层 的对 象描述 为 :小 工业 家 、小商贩 、小食 利者 、手 工业者 、农 民以及
医生、律师 、 牧师 、学生等。同时还把 “ 小资产阶
阶层 。张 宛丽 认 为, 中间 阶层是 指 以从 事脑 力 劳动 为 主, 靠工 资 及薪 金谋 生 , 有谋 取 一份 较 高 收人 、 具
较 好 工作环 境及 条件 的职 业就业 能力及 相应 的家庭 消费 能力, 一定 的 闲暇生 活质量 , 有 对其 劳动 、工作 对象 拥有 一 定 的支配 权 , 有公 民 、公 德 意识 及相 具
是 从经济 地位 、政治 地位 和社会文 化地位 界定 中间
1 、中间阶层 的概念 对 “ 间阶层 ” ( 称 “ 中 或 中间 阶级 ” “中产 、
阶层 ” “ 、 中产阶级 ” 的界定 , ) 由于侧重 的 角度 不
同, 理论 界有 不 同 的表述 。 由此形 成 的各 种 界定 虽 无实 质性 的 区别 , 的还互 相兼 容, 不 同的界 定 必 有 但 然导致 中间阶层所 指对 象 的差 别 。
5 6
价值观念 等 因素。
2 、中间 阶层 的对 象
我 国社会 中 间阶层 的作用 不 能一概 而论 ,既有
积极 的作 用也 有消 极的作 用 ,是 “ 定 器 ”和 “ 稳 推 动器 ” 的综 合 体 。
1 、中 间阶层是 社会 的稳定 器 。 关 于 中间阶 层 “ 定 器 ” 的观 点被 广 泛接 受 , 稳
社 会 阶层 的分化与 重组是 现代 化进程 中 的必 然 现象 。二 十余 年 来 , 随着 中国 的改革 开 放 向纵 深 发
展, 原来 相对 封 闭 的社会 阶 层结 构 发生 了很 大 的变 化 ,产 业结 构 的调整 、分配制度 的合 理化 、法制 的

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结构问题与发展对策

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结构问题与发展对策

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结构问题与发展对策一、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中产阶层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规模、结构问题与发展对策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中产阶层不仅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

深入研究我国中产阶层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对策,对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规模上看,我国中产阶层的数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人通过勤劳致富、创新创业等方式,逐步迈入中产阶层的行列。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产阶层的占比仍然较低,且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职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在结构方面,我国中产阶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从职业分布来看,中产阶层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等。

不同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且部分行业存在就业压力和挑战。

中产阶层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中产阶层的整体发展。

针对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结构问题,我们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激发社会成员的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中产阶层的规模不断扩大。

要关注中产阶层的内部结构问题,加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政策支持,促进中产阶层的全面发展。

还要加强中产阶层的文化建设和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1. 中产阶层的定义与重要性通常指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收入水平、职业地位和教育程度均处于中等水平的群体。

他们既非社会的顶层精英,也非底层的弱势群体,而是构成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

中产阶层的规模、结构及其发展趋势,不仅反映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更是衡量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关键指标。

中产阶层的壮大对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作为消费的主力军,中产阶层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较高的消费水平,他们的消费行为能够有效拉动内需,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2023年中产阶级资产标准

2023年中产阶级资产标准

2023年中产阶级资产标准摘要:1.中产阶级定义及划分标准2.2023年中产阶级资产标准概述3.影响中产阶级资产标准的主要因素4.我国中产阶级现状及发展趋势5.提升中产阶级资产水平的建议正文:一、中产阶级定义及划分标准中产阶级,通常是指具有一定资产、收入和地位的社会阶层。

在全球范围内,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存在一定差异。

一般来说,中产阶级的划分主要依据收入、资产、教育水平、职业等因素。

在全球范围内,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存在一定差异。

在我国,一般认为,中等收入家庭是指年收入在10万元至4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家庭。

二、2023年中产阶级资产标准概述根据相关研究,2023年中产阶级资产标准有以下特点:1.资产规模增长:相较于过去几年,2023年中产阶级的资产规模有了显著增长,表现为家庭存款、投资理财、房产等方面的资产积累。

2.资产配置多元化:中产阶级资产配置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包括股票、基金、债券、房产等多种资产类型。

3.投资理念成熟:中产阶级投资者逐渐摒弃了短期炒作的投资方式,更加注重长期稳健的投资策略。

4.消费观念转变:随着资产水平的提高,中产阶级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更加注重品质、健康和生活方式。

三、影响中产阶级资产标准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国家经济状况直接影响中产阶级的资产积累和消费水平。

2.政策环境:金融政策、房地产市场政策等对中产阶级资产配置和资产增值产生重要影响。

3.教育水平:中产阶级的教育水平对其职业发展和收入水平具有关键作用。

4.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减轻中产阶级的生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四、我国中产阶级现状及发展趋势1.规模扩大: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中产阶级规模逐步扩大,成为社会中坚力量。

2.年轻化趋势:我国中产阶级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以80后、90后为主力军。

3.城乡差异:我国中产阶级在城乡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城市中产阶级资产水平相对较高。

4.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中产阶级将不断壮大,资产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

中国经济转型期中产阶层消费的特征及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转型期中产阶层消费的特征及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转型期中产阶层消费的特征及政策建议姓名刘金典学号学院经济学院指导老师霍倩佳中国经济转型期中产阶层消费的特征及政策建议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转型期中产阶层的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分析中产阶级消费水平与消费倾向的主要特征,影响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推动中产阶层消费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中产阶层消费倾向正文:实现发展经济的平稳较快的增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首要目标。

为实现这个目标,除了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由于市场失灵和一些外部性的问题的存在,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显得十分必要。

政府的宏观调控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刺激居民的消费,从而,以消费带动经济的增长。

在中国的不同的市场需求主体中,中产阶层的消费倾向比较高,如果能用合适的政策进行引导,那么,他们将能极大地拉动中国的内需。

所以,我们研究中产阶层的消费需求特征,消费结构和层次以及提出刺激他们消费的热情对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增长显得十分必要而有意义。

欲研究中国经济转型期中产阶层消费的特征,我们首先要明确中产阶层的界定。

中产阶层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定义,而不同的定义会代表不同的群体。

我们则采用中国的最广泛接受的中产阶层的划分的标准。

一、中产阶层的定义和中产阶层包含的主要成员(一)中产阶层的定义。

中产阶层的定义的标准有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中产阶层首先是一个财富的概念,表示这个阶层群体的个人拥有一定的财产和较为丰富的收入,能过上较为舒适的生活。

第二,中产阶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第三,中产阶层是一个变动的概念。

其界定的标准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动以及阶层的分化和重构。

第四,中产阶层是一个复合的概念。

伴随着中产阶层的壮大,他们的教育背景、价值观念、等越加接近,他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显露出与其他阶层所不同的独特个性,并由此产生了这一阶层自身的阶层认同和社会认同。

最终,形成了财产、收入、职业地位、文化教育背景,社会声望和社会认同等多角度的中产阶层复合判断标准。

为什么说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等收入阶层,只有中等收入群体

为什么说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等收入阶层,只有中等收入群体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中等收入阶级任何社会之中,收入都有高低之分,这并不取决于你是按劳分配亦或是按需分配,于是必会产生所谓的中等收入人群,其收入标准模糊不清,也就是说我们很难准确的定位收入多少才算是中等收入人群。

显而易见,这种划分以经济收入为唯一标准,而阶级确是经济地位、政治立场、意识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二者有相同点,但并不完全相同。

甚至单就经济而言,二者也有不同之处。

“收入”反映的是货币多少这一表面现象,而阶级讨论的是生产资料占有程度的深层次问题。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生产资料也可以用货币来度量,但正如列宁所说“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大部分在法律上做了明文规定。

”因此“收入”并不都能转变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这是二者的本质上的区别。

我们坚持经济在阶级中的第一性,但是否应死抱住唯一性呢?打一个简单的比方:我们研究一个人的社会行为,不应该把受精卵包括在内,哪怕大家都知道人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其原因在于它有存在而无意识。

而阶级作为人的集合,也必须在经济的基础上发展出政治立场、意识形态一类的上层建筑才能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因此我并不赞成经济在阶级问题中的唯一性,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与中等收入阶级有本质上的区别。

我们应该知道阶级分析法作为一种研究法,它的对象阶级是只有在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其存在的,请大家注意,我说的是体现而非实现。

这就像如果没有女人做对立面,男人也就无法意识到自己作为男人存在一样明了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阶级存在的三个要求:1、经济上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水平来划分,单单的以收入水平来衡量,这样是不准确的,或者可以说是错误的。

2、具有共同的上层建筑。

3、能在社会中发挥其作用,如果你一直以一颗受精卵的形态存在的话,不会有人意识到你是一个需要分析的人,当然你的存在对社会也毫无意义。

我国现在的社会现实是什么呢?在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人口比例很低,中等收入群体结构很松散,没形成独特的共同政治态度、意识形态;中等收入群体依附于官僚阶层,不具有独立性。

2024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与对策

2024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与对策

2024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与公平性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探究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

一、收入分配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收入水平整体提高,但增速不均;二是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三是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部分行业员工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四是财产性收入差距加大,富裕阶层财富积累速度较快。

这些特点表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仍面临一些结构性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居民收入水平也相应提高,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可能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二是政策导向,政府的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都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三是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水平是影响个人收入的重要因素,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四是市场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也会影响收入分配。

三、面临的主要挑战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一是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滞后,制约了整体收入分配水平的提高;二是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容易引发社会不公和矛盾;三是财产性收入差距加大,可能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影响社会稳定。

这些挑战要求我们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公平与效率,努力实现居民收入的均衡增长。

四、对策与建议针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完善税收制度: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优化税率结构等措施,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同时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差距。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要完善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确保他们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我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趋势及政策完善

我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趋势及政策完善
收稿 日期 :0 2— 2 0 2 1 0 —2
种 新 的社 会 结 构 和 分 配 格 局 正 在 形 成 , 等 收 入 中
群体 在社 会 中 的 比重 逐 渐 增 大 , 成 一 种 纺 锤 形 的 形
作者 简介: 张卫 ,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 员 、 苏省社会 主义学 院特约研究 员 、 江 新社会 阶层江苏 研究基 地秘书长 ; 王振 卯,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所助理研究员 。
二 、新 的社会 阶层 发展趋 势 的认 识
( )处于加速 发展 阶段 , 一 阶层 地位 变数 增加
社会 阶层 是 社 会 结 构 中的 新 生 力 量 , 当代 社 会 的 是
重要 组成部 分 。它们 的出现 与 发 展 既是 产 业结 构 调
整 的结果 , 是社 会 结 构 变 迁 的产 物 。二 是 新 社 会 也 组合 。随着社 会 要 素 的不 断活 跃 , 群 体 的原 有 社 各 会 属性都 在 重 新 组 合 之 中 , 有 宗 教 信 仰 的少 数 民 如 族 大规模 流动 , 带来 社会 结 构变 化 , 而新 阶层 人 士 的
子乃 至归 国 留学 人 员 新 的创 业 创 新 基 地 , 中 的 创 其
业人员 、 技术人员的素质会进一步提高, 数量会进一
步增 多 , 国 家 科 技 进 步 的 贡 献 会 进 一 步 增 大 。 对 20 09年末 , 国律 师事务 所 188家 , 师 事务 所 从 我 58 律 业 人员达 到 1 人 以上 , 计事 务所 、 7万 会 资产评 估 事务 所 等 中介 机构 的发 展 也 十分 迅 速 。在 非公 企 业 就 业
新形 势、 新任 务 , 充分认识新的社会 阶层发展 趋势, 完善 政策措施 , 进一步推进新的社会 阶层 统战工作 。 关键词 : 统战工作 ; 新阶层 ; 发展趋势 ; 策完善 政 中图分类号 :9 2 C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13 2 1 )2— 0 8 5 17 —36 (0 2 0 0 3 —0

中国中间阶层的现状及意义分析

中国中间阶层的现状及意义分析

中国中间阶层的现状及意义分析姚世国【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阶层在动态中分化和重组,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间阶层悄然崛起。

中间阶层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中间阶层目前的现状,以有关经济学的视角去分析中间阶层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合理性,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社会转型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便更加高效地推动中国中间阶层发展壮大。

【关键词】:中间阶层;公共选择;帕累托最优;社会福利中图分类号:XXX文献标识码:X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是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社会分工发展和市场机制运行而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

与此同时,社会中间阶层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

社会阶层分化的实质是资源在社会成员中的不平等分配,即不同的社会群体或社会地位的成员不平等地占有那些在社会中有价值的事物,例如:财产、收入、声望、教育机会、职业地位等。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需要因势利导地运用高效的市场机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达到社会效益的帕累托最优。

积极推动中国社会阶层朝着良性分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一个中间阶层占主流的社会。

一、中间阶层的现状中间阶层介于富有阶层与贫困阶层之间,其划分的标准主要是收入水平和财富拥有量,同时兼顾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文化程度、社会心态、价值观念等因素。

按照国际学术界的分类,社会中间层主要由两大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所谓老社会中间层,包括中小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富裕的自耕农;另一部分是所谓新社会中间层,主要包括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经理人员、行政与管理人员、办事员、商业服务人员和技术工人等,他们不仅在收入上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而且在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声望上也处于中等和中等以上水平。

中国的中间阶层,由于其成长背景的特殊性,有其自身的特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当前中国中间阶层的特征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中国传统的中间阶层是由普通干部、普通知识分子和国有企业职工构成的。

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截止2023年)

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截止2023年)

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截止2023年)中国当代社会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其特点和问题也各不相同。

以下是对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的简要分析:城市中产阶层:这一阶层在中国的城市中日益壮大,通常包括高级白领、中高层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等。

他们通常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相对高的收入。

这一阶层的生活水平较高,享受着现代城市生活的便利和舒适。

他们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工作压力、高房价、教育成本等问题。

城市中产阶层是中国当代社会中一个备受瞩目的社会群体,其特点和影响力日益显著。

这个阶层的崛起反映了中国长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变革。

城市中产阶层,通常被定义为在城市中拥有相对高收入、高学历、较稳定职业的人群。

他们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是中国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城市中产阶层的崛起源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这一政策改变了中国的经济体制,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私人企业和外资进入中国创造了机会。

许多城市中产阶层成员是创业者、企业家,他们通过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获得了成功。

同时,改革开放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这有助于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白领人才。

其次,城市中产阶层的兴起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

中国城市不断扩张,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这为中产阶层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他们通常能够享受到现代城市生活的便捷,包括高品质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

这一阶层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他们可以购买房产、汽车、国际旅行等,这些在过去是奢侈品。

第三,城市中产阶层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们不仅在经济上贡献巨大,还在社会责任和慈善事业方面积极参与。

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和富豪成立了慈善基金会,支持教育、环保、贫困帮扶等领域的项目。

他们的社会参与度有助于缓解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然而,城市中产阶层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方面,他们的财富和地位引发了贫富差距扩大的担忧。

社会不平等问题逐渐凸显,这引发了一些社会不满情绪。

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认同分析

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认同分析

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认同分析[“中间阶层”也叫做“中间阶级”,就是指生活水平、财产地位等处于中等层次的社会群体。

这一概念具有一定相对性,意味着我们是从高低分层的角度来对社会群体进行划分的。

所谓的中间阶层是相对于社会上层和社会下层来表述的。

一、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状况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进入转型期。

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总数急剧下降,尤其是90年代以后,国有企业队伍出现了明显的缩减,使大部分传统意义上的中等收入阶层的国有企业职工成为企业分流、下岗等大军的主体,将他们排除在中产阶层的门外,同时新的中等收入阶层的队伍也正在形成。

中国的改革促进了中国社会结构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并且在世界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一大批新型现代职业开始出现,发生了社会结构阶层的分化和重组,出现了新的社会中间阶层。

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的中间阶层主要有以下几部分人构成:(一)传统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阶层(二)中国大城市正在出现的新生的“新中等收入阶层”(三)效益较好的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的职工层和其他经营比较好的企业、公司和单位职工层(四)大量的个体、私营经营者中间阶层发生了结构性的变迁,由原有结构向新兴结构转化。

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旧中间阶层整体衰落,国有企业职工被白领取代,并且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逐渐处于主体地位。

我国分配制度改革也促进了新中产阶层的产生与发展,现行的分配制度使中间阶层的主体由体力劳动者向脑力劳动者转变,使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成为中间阶层的主体。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科技的广泛运用,以及大学教育的普及都为新中产阶层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制度也将大量的中小企业主和个体人员纳入到中间阶层中。

二、中间阶层的社会认同近年来,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会中间阶层的队伍在不断扩大,但在我国中间阶层仍然不是社会的主体。

虽然社会开始意识到中间阶层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群体,但中间阶层从形成到成熟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认同感的相对缺失。

我国中产阶层的现状、功能与未来发展

我国中产阶层的现状、功能与未来发展
[ 摘 要 ] 随着我 国改革开放的进 一步深化 , 中产 阶层在 中国社会 的崛起 已是 一个不争 的事实。 中产 阶层在 我
国到 底 有 哪 些功 能 , 后 如 何 发 展 , 今 我们 应 采 取 哪 些 措 施 来培 育和 扩 大 中产 阶层 队伍 , 是 值 得 重 视 和研 究 的 问题 。 都
国家 , 已经 出现 了一个 新 的中产 阶层 , 这与 近代 的中产 阶层大为不同 , 这些 人主要 由经理 、 专业 人员等组成 , 他
们 充 当着 资 本 家 和 工 人 之 间 的 缓 冲带 , 社 会 生 活 中起 在
之称 。当前我 国学术界对 中产 阶层 的构成 研究颇多 , 看
改革开放 以来 , 随着我 国所有制结构 的调整 以及 社
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 断完善 , 中国的社 会阶层结构 正在 向与现代经 济结构 相适应 的现代社会 阶层 结构转
变, 一个新的中产阶层在中国社会 的出现 已是一个 不争 的事实 。中产阶层在 我国有 哪些重要功 能 , 今后如何 发 展, 都是值得重视和需要研究 的问题 。
[ 关键词 ] 中产 阶层 ; 社会 功能; 路径选择
[ 中图分类号 ] 6 3 D 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3 7 0 (0 9 1 — 08— 3 10 — 6 8 2 0 ) 1 0 6 0
广泛 的 , 并且 每种职业 的职能 往往是 固定 的, 收入也 其 较为稳定 。一般而言 , 专业技 术人员 、 管理人 员 、 公职人 员是 中产 阶层 的主要 构 成部 分 。其 次 , 收入 分 配方 在 面, 中产阶层 一般有较 稳定 的中等收入 , 生活水 平 已达

中国2023中产标准

中国2023中产标准

中国2023中产标准中国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中产阶层也在不断扩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中产阶层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国2023年的中产标准,分析其现状、特征和影响。

一、中产阶层的定义和标准中产阶层是指既不属于贫困阶层,也不属于富裕阶层,收入和生活水平位于中间的人群。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中产阶层的标准也有不同的定义。

在过去的几年中,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和研究,中国中产阶层的标准主要参考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具体而言,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中国中产阶层的收入水平一般在每年20万到100万之间。

在大城市,年收入超过30万人民币的家庭可以被认为是中产阶层。

此外,中产阶层的生活水平也和教育程度、职业、住房、购车等因素相关。

二、中国中产阶层的现状近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中产阶层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中产阶层人数已经达到了4亿人左右,占国家总人口的30%左右。

这一数字与过去相比有了显著的增长,中产阶层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产阶层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更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就业,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同时,一些新兴产业和高技术行业的迅速兴起,也为更多人提供了脱贫致富的机会。

三、中国中产阶层的特征中国中产阶层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首先,他们一般具备较高的教育程度,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求。

其次,他们多数从事中高级职业,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白领等,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

另外,中国中产阶层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较高,注重舒适而健康的生活方式。

他们通常愿意投资购买房产、汽车和高品质的教育资源。

饮食、旅游、文化娱乐等消费也是中产阶层的重要需求。

四、中国中产阶层的影响随着中产阶层规模的不断扩大,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也日益凸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现状与政策分析[摘要]中等收入阶层的划分标准应该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应坚持城乡划分一致性的原则;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其界定标准应是不同的;现阶段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既应有全国性的标准,也应有地区性标准。

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具有比重不大、职业的多样性和行业性、分布的区域性、收入的稳定性、求稳怕乱和力求上进等特点。

当前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实际上正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形成冲击和挑战。

要扩大中等收入阶层规模,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整体素质,形成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的现代社会结构,必须选择合理的社会政策,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民主机制,同时大力发展教育。

[关键词]中等收入阶层;界定标准;特点;社会结构;社会政策改革开放以后,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社会中等收入阶层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现代社会结构发展的经验表明,这种随社会转型而出现的新中间阶层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消费、稳定社会形势、定型社会规范及主流社会价值观的社会结构中的主体力量。

党和政府不但肯定了新出现的社会阶层,而且对其在社会主义建设及中国政治稳定中的地位及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首次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在此基础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的战略目标。

政治的清明和宽松,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使得市民生活在相当的程度上从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分离出来;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规模的扩大,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的多样化以及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改变,为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中等收入阶层已经并将在未来的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当前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规模小、发育不成熟,与理论上的中等收入阶层的品性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实际上正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形成冲击和挑战。

如何发展和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应对和化解这些冲击和挑战,已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理论和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现状分析(一)中等收入阶层的涵义中间阶层(middle class)又称为中产阶级、中产阶层和白领阶层等,对其论述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中产阶级“比任何其他阶级都较为稳定,他们既不像穷人那样贪图他人的财物,他们的资产也不像富人那么多得足以引起穷人的kaiyu。

托克维尔对中产阶级的界定大致延续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认为中产阶级是“既不豪富又不极贫的小康之人,却对自己的财产甚为重视”。

二战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学界对社会分层的研究聚焦于兴起的“白领阶层”上,较早系统研究白领及其社会意义的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将美国社会中的“白领”界定为新中产阶级,并认为“新中产阶级并未组成一个紧凑单纯的阶层,而是同时进入了现代社会的若干层次中”。

在美国,20世纪中叶以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使得企业和财产广泛联系,传统民主制的发源条件已不复存在,在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阶层:他们的上面是大阔佬;他们的下面是与财产实现了分离的雇佣劳动者。

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也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他们的上面是暴富的人群,下面是普通工人和农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对这一阶层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中国学者陆学艺在其所著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将这一阶层界定为:“所谓中间阶层,是指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靠工资及薪金谋生,具有谋取一份较高收入、较好工作环境及条件的职业就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具有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的社会地位分层群体”。

本文认为,上述对中国出现的这一新阶层的界定基本归纳出了该阶层的特征,同时,由于对这一阶层划分的主要标准是经济收入,因此,本文将其称为“中等收入阶层”。

(二)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19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对中等收入阶层(即中产阶层)的划分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以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来划分阶级;另一种则是以马克思韦伯为代表的社会分层理论,该理论抛开生产关系,从交换关系出发,以经济因素、身份和权力作为分层尺度。

无论是德国社会学家拉达伦多夫在《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冲突》中的权力划分,还是当代美国社会学家彼得邓肯在《美国的职业结构》中的职业划分都大致沿用了韦伯的研究路径。

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中等收入阶层主要是以收入来划分的,比如在美国,它指的是家庭年收入在2.5万美元至10万美元的阶层,这样的收入生活水平能够保证一个家庭基本的生活需求,而且住房面积超过社会平均水平,交通工具不局限于公共交通。

这些家庭通常有超过10%的部分用于储蓄或投资,而且这10%不是节衣缩食出来的。

在美国这个阶层占了总人口的80%。

换言之,中等收入阶层就是“大众”的代名词。

在中国,目前关于中等收入阶层的划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按个人收入划分,你如,国家统计局把年收入在0.8万元—5万元的人群归入中等收入阶层,按照这一标准,2002年中等收入阶层占全国人口比重约为18%;二是按家庭年收入划分,比如,法国百富勤公司把中国家庭年收入在7.5万元—10万元的家庭列为中等收入阶层;三是以居民生活水平为标准,例如,国际上通常使用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全部支出的百分比)作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指标,当恩格尔系数为60%以上时为贫困,50%—60%为温饱,20%—40%为中等收入,2%以下为富裕,而且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恩格尔系数通常是30%左右,多数居民已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四是以平均收入为标准,高于当地平均收入线以上即为中等收入者。

此外还有以受教育程度、职业、生活方式、人均居住面积等指标作为中等收入阶层的划分标准。

本文认为,首先,中等收入阶层的划分标准应该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也就是说,收入水平只是界定中等收入阶层的基础指标之一,而不是惟一的决定性因素;其次,制定中等收入阶层的划分标准应坚持城乡划分的一致性,即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中等收入阶层都应按统一的标准划分;再次,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都是不同的;最后,由于我国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阶段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既有全国性的标准,也有地区性标准。

另外,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关于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个人年收入在8000—50000元之间即为中等收入阶层,这也是全国性标准。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03年我国个人年收入在8000—50000元之间的人群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为18%,这个数字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测算的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19%大致相符。

因此,本文认为,这一标准就全国范围而言是适合的。

(三)中等收入阶层的构成分析按照国际学术界的分类,中等收入阶层主要由两大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所谓老社会中间阶层,包括中小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富裕的自耕农;另一部分是所谓新社会中间阶层,主要包括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经理人员、行政与管理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和技术工人等,他们不但在收入上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而且在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声望上亦如此。

在我国现阶段,哪些人属于中等收入阶层呢?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在《当代中国各阶层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应该存在于社会等级的中层以上,绝大部分应集中于中上层和上层。

具体来讲,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包括:部分高级领导干部;部分大企业经理管理人员;部分大私营企业主;部分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低层领导干部;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小企业经理人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及中等企业主;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

本文赞同上述观点,同时认为,我国最先成为中等收入阶层的应是那些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大中城市居民和较高收入的中小城镇居民以及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农村的一部分居民。

(四)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特点分析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崛起,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具有以下特点:1.在社会阶层中所占的比重不大西方国家的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平均为40%—50%,最高的美国达到80%。

而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在2003年的比重约为18%,即使按照每年1%的速度增长,2005年也仅为21%,离西方国家的40%还有不小的距离。

说明我国现在尚未形成中等收入阶层占主体的社会。

2.职业构成多样性和行业性在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中,既有垄断性质行业的职工,如航空、金融、保险、电信、外贸、房地产、旅游、烟草、电力等行业(据国家统计局对行业的工资统计,这些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比全国企业的平均工资高出50%—120%)的职工;又有个体私营业主和乡镇企业家;还有股份制企业、国有企业和国内专业机构工作人员以及“三资企业”的中国员工,如律师、会计师、厨师、医生、证券交易人员、部分大学教师等,使得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具有明显的职业的多样性和行业性。

3.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一方面,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中等收入阶层主要分布在城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沿海开放战略的实施,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又较多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比如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以及大连渤海湾地区,还有北京、郑州、武汉、成都等大城市及其辐射地区。

4.收入较为稳定,重视生活质量由于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而且其波动要受到社会环境、国家政策、行业特征以及年龄性别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因此,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相对比较稳定;另外,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较为理性和超前的消费观念和现代生活方式,大多数中等收入者都比较重视生活质量,拥有高档耐用消费品,丰衣足食是这一阶层的基本特征。

5.求稳怕乱,力求上进由于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生活条件,中等收入阶层一般会从其自身利益关系出发,反对社会动乱,力求社会稳定;而且中等收入阶层的经济地位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况,这就造就了中等收入阶层不断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和永不满足的上进心理以及良好的敬业精神。

(五)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现状分析1.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相对弱小。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物质利益重组迅速地拉大了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经济利益矛盾逐渐凸现出来。

一方面,计划经济下长期形成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仍未完全消除,另一方面,又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和不合理的分配现象。

不同所有制领域、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及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