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方式

合集下载

中学生地理课堂的互动教学方式

中学生地理课堂的互动教学方式

中学生地理课堂的互动教学方式地理课是中学生学习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知识的重要科目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互动教学方式被广泛引入地理课堂。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学生地理课堂的互动教学方式,并分析其优点和应用情境。

一、实地考察交流实地考察交流是一种重要的互动教学方式。

通过组织学生到地理场地进行实地考察,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地理现象和地理环境,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地质地貌时,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当地的地质公园或风景名胜区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眼观察各种地貌特征,并通过互动交流来加深学习。

二、小组合作研究小组合作研究是促进学生互动的一种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或者相关的地理问题进行研究,并撰写小组报告。

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分工合作能力。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发表小组报告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促进课堂互动。

三、案例分析讨论在地理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例如,在学习城市化过程时,可以给学生提供几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差异以及原因等,提高对城市化过程的理解。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提高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虚拟实境体验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实境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地理体验。

通过VR设备,学生可以像身临其境一般体验不同地理环境,加深对地理现象的认知。

例如,在学习世界地理时,学生可以通过VR技术参观其他国家的名山大川或者名胜古迹,全方位地了解多样的地理文化。

虚拟实境体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五、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互动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亲身体验地理问题或情景,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增进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学习国际贸易时,可以设计一个贸易谈判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国家代表进行贸易协商,从而理解贸易背后的地理因素和影响。

乡土地理教案

乡土地理教案

乡土地理教案课题:乡土地理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乡村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通过讲解和实地考察,加深对乡村地理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重点:1.乡土地理的基本概念;2.乡村地理的特点。

教学准备:1.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2.筹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利用一幅乡村地图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乡村地理的特点,引发学生对乡村地理的兴趣和思考。

2.提问:你知道什么是乡土地理吗?请简单描述一下。

步骤二:概念讲解1.向学生讲解乡土地理的概念:乡土地理是研究乡村地理环境、现象与问题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乡村地理的基本概念、乡村地貌、农田格局、乡镇发展等内容。

2.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让学生对乡土地理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步骤三:特点探究1.与学生一起探究乡村地理的特点,如人口稀少、资源丰富、交通不便等。

2.引导学生思考乡村地理特点背后的影响,如农业发展、生活习俗、乡村环境保护等。

步骤四:实地考察1.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考察活动,选择一个附近乡村地区,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和体验乡村地理的特点和现象。

2.在实地考察中,引导学生观察乡土地貌、农田格局、农民生活等,并结合所学的乡村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

步骤五:总结1.请学生进行小结,回顾并总结乡土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想,加深对乡土地理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究不同地区乡村地理的差异,并进行展示交流。

2.可以邀请当地的农民、农业专家等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了解乡村地理的实际应用和发展。

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课后布置相关习题,检查学生对乡土地理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注意事项:1.确保安全,组织实地考察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3.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乡土地理知识。

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普通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普通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普通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作为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元素,乡土地理知识教学对于拉近抽象的地理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是有一定好处的。

它将能够帮助初中地理教学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受到冷落的问题,也有利于把地理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

所谓乡土地理就是指本土本乡的地理知识,它所涉及的地理知识与地理问题与学生家乡有着密切的关联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引导他们学以致用,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一、乡土地理教学的主要特征由于乡土地理教学主要是运用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地理环境知识作为教学内容的。

因此,它的教学基本上包含了这么几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一)教学内容的地域性乡土地理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选用的与学生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的知识,而各个地方的区域性差别还是有的,甚至是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地理特色,这也就使得乡土地理教学内容有着不同的内容,每一个教学内容都有着各自的地方烙印,而它也让初中地理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二)教学方式的互动性乡土地理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细致认真的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探究地理文化,有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地理课堂的学习与实践当中去,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本土性来与当地居民进行地理知识方面的了解与交流,学生间也可以组成协作小组,教师只需发挥出一定的引导作用,从而让初中地理教学达到教学互动的良好效果。

(三)教学目标的服务性由于乡土地理知识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密切相关,因此,它的教学目标更具针对性,能够及时反映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因此,它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家乡,并根据家乡的地理情况来进行乡土地理研究,有利于他们将来为家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二、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由于乡土地理知识的具体性与形象性,因此,它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将能够改变传统地理教学的窘境。

乡土资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

乡土资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

乡土资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乡土资源是指某一特定地区所具备的自然、社会和文化资源,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乡土资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增强乡土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几个有效的途径:一、采取实地考察方式。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景观、历史古迹和民俗风情,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乡土资源的魅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保护区,了解和观察当地的动植物资源。

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文化遗址,了解和探索当地的历史文化。

二、开展乡土资源研究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乡土资源的研究活动,比如学生可以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调查和观察,了解当地的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资源。

学生也可以通过采访和访谈当地的老人和有相关经验的人,了解当地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统。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乡土资源的调研,了解当地的产业发展和社会变迁。

三、利用乡土资源进行艺术创作。

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乡土资源进行艺术创作,比如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摄影和写作等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感。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举办艺术展览,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乡土资源的价值。

四、开展乡土资源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乡土资源教育活动,比如学生可以参加乡村文化节、农民画比赛等活动,亲身体验和感受乡土资源的魅力。

学校还可以邀请当地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听取他们的讲解,了解乡土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地理教学中的课堂互动策略

地理教学中的课堂互动策略

地理教学中的课堂互动策略地理教学作为一门关于地球、人类和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具有广泛的知识面和多样的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理解,课堂互动策略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课堂互动策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教学。

引言地理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而不仅仅是教师的单向传授。

通过引入适当的课堂互动策略,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增强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 视频资料和多媒体展示利用视频资料和多媒体展示是地理教学中常见的互动策略之一。

通过播放与地理相关的视频片段或利用地理软件展示地球上的自然景观、人文地理特点等,可以生动直观地呈现地理概念和实践案例。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视频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分组合作学习分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可以增加学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地理主题或问题,并在一定时间后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过程。

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农民、城市规划师或环保活动家,他们可以通过亲身经历或模拟环境来感受和理解地理现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角色扮演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反思。

4. 地理考察和实地实践地理考察和实地实践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带领学生参观地理景点、社区或实地进行地理调查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通过实地体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地理特点和变化,并通过观察、收集数据和记录的方式进行地理实践活动。

5. 课堂讨论和提问课堂讨论和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互动交流的重要策略。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不仅仅帮助他们巩固地理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乡土地理教学设计

乡土地理教学设计

乡土地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乡土地理概述2. 乡村自然地理环境3. 乡村人文地理环境4. 乡村发展与规划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向学生传递知识,让学生了解乡土地理的内容和概念。

2. 实地调查法:引导学生到乡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乡村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乡村发展与规划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4.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乡村地理环境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乡土地理的内容。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结合1. 乡土地理概述(讲授法)教师讲解乡土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乡土地理的内容和意义。

2. 乡村自然地理环境(实地调查法)组织学生到乡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观察和了解乡村的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让学生亲身感受乡村的自然环境。

4. 乡村发展与规划(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乡村发展与规划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2. 实地调查工具(测量仪器、相机、笔记本等)3. 小组讨论材料4. 乡土地理相关资料八、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实地调查记录和小组讨论的表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2. 布置乡土地理的课外作业,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乡土地理的理解。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应该及时总结和评价教学的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 应该多组织学生到乡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让学生亲身感受乡土地理的内容和意义。

乡土地理活动课程设计

乡土地理活动课程设计

乡土地理活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及人文风情。

2.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家乡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3. 学生能够了解家乡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照片等工具,收集、整理和展示有关家乡地理信息。

2.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作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观念,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理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乡土地理活动课程,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增强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中学阶段,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实践性活动。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家乡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关联教材《地理》中关于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等内容。

- 家乡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分析- 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活的影响2. 分析家乡自然资源与人文风情,关联教材中关于自然资源、人文地理章节。

- 家乡的主要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人文风情、民俗文化的介绍与传承3. 探讨家乡发展优势与问题,结合教材中区域发展、环境保护等内容。

- 家乡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分析- 家乡面临的发展问题和环境保护挑战4. 实地考察与实践活动,关联教材中地理实践、地图使用等内容。

- 实地考察家乡的自然地理环境- 小组合作完成家乡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5. 家乡地理知识竞赛与分享,结合教材中地理知识问答、展示交流等内容。

初中乡土地理教案

初中乡土地理教案

初中乡土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

2. 通过调查和研究,使学生掌握家乡的主要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状况。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地形2. 家乡的气候和水文3. 家乡的主要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状况4. 家乡的环境保护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

2. 采用调查法,让学生实地考察家乡的自然资源利用状况。

3.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调查报告。

4.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就家乡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讨论。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3. 调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家乡的主要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4. 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就家乡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保护家乡环境的措施。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调查报告和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强调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资源利用状况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家乡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提出的措施。

六、教学资源1. 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等资料。

2. 调查工具:如问卷、笔记本、相机等。

3. 讨论场地和器材。

七、教学时间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地理老师如何进行地理教学的互动与交流

地理老师如何进行地理教学的互动与交流

地理老师如何进行地理教学的互动与交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地理教学的互动与交流,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地理老师如何进行地理教学的互动与交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一、培养互动氛围地理课堂需要有一个积极互动的氛围,在学生中树立互动教学的意识。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鼓励学生提问。

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解答。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2.组织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特定的地理问题展开讨论。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学习与交流。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并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4.利用多媒体技术。

地理学科具有丰富的图像、视频等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这些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地理教学的互动与交流可以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地理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

通过真实的案例,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并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2.实地考察。

地理学科侧重实践,学生可以参观地理景点、考察地理现象。

在实地考察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提高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游戏化教学。

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地理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利用地理知识丰富的益智游戏进行教学。

4.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学习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三、促进师生互动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促进师生互动的方式:1.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给予正向的反馈和鼓励。

2.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3.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后沟通,了解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学习进展,及时纠正错误和加强巩固。

乡土地理教学实践(3篇)

乡土地理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教学内容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多个方面。

在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结合我国某地区的乡土地理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有效开展乡土地理教学。

二、乡土地理教学的意义1. 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感乡土地理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沿革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感。

2. 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学生可以掌握家乡的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同时,乡土地理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乡土地理教学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乡土地理教学实践1. 教学内容的选择(1)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2)人文景观:包括历史遗迹、文化古迹、名胜古迹等。

(3)经济地理: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等。

2. 教学方法的应用(1)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到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地理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家乡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地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家乡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地图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

3. 教学活动的开展(1)开展乡土地理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撰写家乡的地理报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举办家乡地理摄影展,展示家乡的美丽风光。

(4)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知识。

四、乡土地理教学实践效果1. 学生对家乡的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学生的地理素养得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与乡土地理的结合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与乡土地理的结合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与乡土地理的结合一、引入在开展地理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他们地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通过导入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将地理的知识与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结合,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地理的热爱。

二、导入环节1.师生互动。

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答,例如。

“你们知道中国的地理区划吗?中国的乡土地理有哪些特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所学知识,来回答这些问题。

通过师生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情景模拟。

通过展示一段相关的视频素材或图片,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乡土地理的魅力和特点。

例如,可以播放一段山地地区的田园风光,让学生感受到山区的优美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3.地理游戏。

通过地理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互动和体验,从而加深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乡土地理的问答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积极思考和学习。

三、乡土地理的结合接下来,我们将具体介绍乡土地理如何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地理实地调研。

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调研,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乡土地理现象或问题,例如农田灌溉、农田利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对所调研的地理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2.乡土地理实验。

在课堂上开展一些简单的乡土地理实验,例如农田水质分析、土壤肥力测试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对乡土地理有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3.乡土地理项目研究。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乡土地理项目进行研究,例如当地的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等。

通过开展项目研究,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乡土地理的特点和问题,并通过实际行动提出解决方案。

四、学习反思在教学的最后,学生应该进行学习反思,总结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经验,写出一篇学习心得或课堂笔记,以巩固所学内容,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乡土资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

乡土资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

乡土资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乡土资源是指某个地区的特殊资源和活动,包括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人文地理建筑等。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本地区的了解,促进学生的地方意识和文化认同感。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途径来应用乡土资源于小学课堂教学中:一、实地考察与教学相结合。

乡土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山川、河流、海洋、风景名胜、建筑、传统手工艺等等。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将学生带到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景观的美丽和独特性。

学生可以参观当地的自然保护区,了解动植物的种类和特点;或者参观传统手工艺作坊,亲自体验制作工艺品的过程;又或者参观历史文化名胜,了解本地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乡土资源的特点和价值,加深对本地区的认知。

二、乡土资源与学科知识的融合。

乡土资源可以与各个学科的学习内容相融合,丰富学科知识的内容和形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选取当地的传统民俗故事,讲解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数学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学运算的方式计算当地的作物产量或者鱼群数量等;在科学课堂上,可以通过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特有的自然现象和动植物的生态特点;在艺术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学习当地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等。

将乡土资源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并增加对乡土资源的关注和理解。

三、社区参与与乡土资源的互动。

乡土资源是社区的独特财富,学校可以通过与社区的合作,让乡土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学校可以邀请当地的专家或者民间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者示范,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当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手工艺展览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与社区的人们互动交流。

通过与社区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乡土资源的内涵和作用,增强对乡土资源的意识和认同感。

结合乡土文化,创造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结合乡土文化,创造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地理这一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

因此很多内容的讲授都需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更有趣的展示和考察,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以更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然而由于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时间不够、教师能力有限、安全考虑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目前大部分中学的地理仍停留在教室内授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

针对这一情况,结合乡土资源改革地理实践活动就意义突出,同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既可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环境入手,又可以树立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教学中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有效性以往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仅将课本上展示的知识内容进行单方面理论讲解,还有部分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增强地理学习过程的多样性。

但此类教学方式极大程度上忽略了地理实践部分,很多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仅仅只了解其表面或相关概念,无法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融合,更无法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而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能够将地理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由抽象化转变为具象化,更形象具体地展现给学生。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地理知识变得可观察、可触摸、可实践操作,对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地理教学质量有重要帮助。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忽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缺乏驱动力从学科重要性程度看,相对于语数外重点课程,高中地理是不被重视的副科。

除经济发达及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地理实践活动开展较多外,多数地区的普通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普遍是被忽视的。

此外,很多中学的地理教师都不是本专业出身,要么是半路转科目,要么是由其他主课老师兼任,因此经常会发生语数外等主科占用地理课的情况。

而家长考虑到安全问题,虽不明确反对,但多数也持不鼓励的态度。

因此地理实践活动从根本上就缺乏了驱动力,自然多流于形式。

地理实践活动开展受限第一,实践活动经费不足,设备不足。

由于对学校、教师等高中地理实践教育重视不足,大部分学校没有支持地理实践教育课程的专业经费,也没有相应的设备和实践基地。

初2年级地理学的互动教学方法

初2年级地理学的互动教学方法

初2年级地理学的互动教学方法在初中二年级的地理学教学中,互动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通过各种互动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将探讨几种有效的互动教学方法:首先,引导学生参与地理问题的讨论。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欲望。

例如,可以问:“为什么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气候温和?”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展开讨论,并从中学习到地理环境对气候的影响。

其次,利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和解决地理问题或案例研究。

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能够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组织一个小组研究当地的地理环境变化及其对当地社区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来深入理解地理学的实际应用。

第三,利用科技手段进行互动教学。

如今,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地理学的教学更加生动和具体。

教师可以利用地图软件、卫星影像和虚拟实境等工具,展示全球范围内的地理现象和变化,让学生通过视觉和交互性的方式来探索和理解地理知识。

另外,实地考察和户外活动也是地理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亲身体验地理环境的变化和地理现象的特点,能够使抽象的地理理论更加具体和生动。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郊区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让他们通过实地测量和数据采集来加深对地理学概念的理解。

最后,评估和反馈是互动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进一步完善他们的地理学习过程。

总之,初中二年级的地理学互动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

通过有效的互动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互动的小学地理教学分享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地域意识

互动的小学地理教学分享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地域意识

互动的小学地理教学分享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地域意识地理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为了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地域意识的提升,互动的地理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分享一些互动的小学地理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地域意识的培养。

一、地理问答游戏地理问答游戏是一种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也可以作为课后活动进行。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地理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或者学生之间互相出题问答。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并提高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二、地图游戏地图游戏是另一种有效的互动地理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制作一些地图游戏,让学生根据提示在地图上进行标记或寻找特定的地理要素。

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地理观察和辨别能力,并加深对地理事物的印象。

三、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培养学生地域意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例如参观当地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或者地理特点突出的地方。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地理事物的真实存在,提高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四、地理演讲地理演讲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并分享地理知识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分享他们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并通过演讲的方式向同学们进行展示。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五、地理拓展活动除了教材内容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地理拓展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理知识。

例如,组织学生观看地理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参加地理知识竞赛等。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总结起来,互动的小学地理教学可以通过地理问答游戏、地图游戏、实地考察、地理演讲和地理拓展活动等形式来实施。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对地域的认知和意识。

地理课堂中的互动教学法

地理课堂中的互动教学法

地理课堂中的互动教学法地理课是一门关于地球和人类活动的科学,它的学习内容广泛而深入。

传统的地理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互动教学法逐渐成为地理课堂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在地理课堂中应用的互动教学法,并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影响。

一、实地考察实地考察作为一种重要的互动教学法,对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自感受地理环境,观察地理现象,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在学习地貌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附近的山区或河流,让学生亲自观察山脉的形状或河流的流动状态,并进行实地测量和记录。

这样的实地考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地理课堂中常用的互动教学法之一。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地理案例分析或解决地理问题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进行讨论和研究,并在一定时间内形成小组报告。

这样的合作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使学习更加活跃和深入。

三、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也是一种重要的互动教学法。

通过使用电子地图、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地理场景和多样化的地理信息。

例如,在学习气候分布时,教师可以使用气象软件、卫星图像和历史数据,让学生通过网络分析和对比各地气候变化特点。

这样的信息技术应用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提高他们的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

四、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在地理课堂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度,并促进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在学习人口迁移或者城市规划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各种情境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的地理概念和现象。

角色扮演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地理课堂更具活力和趣味性。

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方式

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方式

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方式外海中学黄云枝1.社会互动理论与乡土地理教学借鉴社会互动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一出生就进入了人际交往的世界,学习与发展就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1]。

乡土地理教学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强调课堂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到社会环境中接受锻炼,学习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如何运用到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因此可以说,乡土地理教学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理论着重于学习的社会环境,把教师、学生、活动之间的相互活动看作教学的灵魂所在,强调教师、学习者、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乡土地理互动教学过程,需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及学生与社会的互动。

乡土地理教学要求学生到社会环境中接受锻炼,学生学习乡土地理课程,往往要求学生组成队伍,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成员之间互相协作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在师生互动方面,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当学生在课堂外遇到超出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问题的时候,教师及时给予指导,起到辅助的作用。

在学生与社会互动方面,乡土地理课程把社会知识要素引入课堂,正是乡土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的一大特点。

因此,互动教学贯穿于整个乡土地理教学过程。

2.“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教法实验本教法实验以“东圃中学周边交通噪声污染乡土地理实践活动”为例。

(1)活动设计的产出——需要教师具有发现的眼光关于“东圃中学周边交通噪声污染乡土地理实践活动”设计,是由笔者来到东圃中学实习后,在学校生活和教学,感受到学校周边快速路密集的车辆过往,以及火车道频繁的火车经过,给学校带来很大的噪声,而且学校周边并没有设置绿化隔音带,想必这噪声肯定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影响。

尤其是在晚修时段以及晚修后回宿舍睡前的一段时间,噪声更为明显。

同时据了解,学校还没有开展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因此笔者借着12月份的东圃中学科技节,设计活动方案,向学校申请组织开展这个实践活动。

由于高中部学生已有活动安排,八年级学生在物理课上已学习噪声的相关知识,因此活动对象设定为八年级学生,借鉴社会互动理论,学生学习与发展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

小学地理教案:《家乡的地理特点》课堂互动教学方案

小学地理教案:《家乡的地理特点》课堂互动教学方案

小学地理教案:《家乡的地理特点》课堂互动教学方案一、引言地理是小学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地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以及整个地球的地理特点。

本文以小学地理课程中的《家乡的地理特点》为例,提出了一种互动教学方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家乡的地理概念及地理特点。

- 掌握家乡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等基本信息。

- 能够使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展示家乡的地理特点。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观察、感知和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环境现象的能力。

-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

三、教学步骤1. 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具有代表性的家乡地图或照片,引发学生对家乡地理的好奇心和兴趣。

可以询问学生对家乡地理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思考。

2. 补充和提供地理知识(20分钟)为了让学生对家乡地理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图片、视频、实物等资源,讲解家乡地理的概念、地理位置、地貌、气候、资源等基本信息,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

3. 分组活动:调查家乡地理特点(2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乡地理特点进行调查。

可以是家乡的山川、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地理特点。

要求学生对所选地理特点的位置、特征、景观、生态环境等做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4. 互动展示:家乡地理特点(2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所调查的家乡地理特点,可以使用图片、地图等进行展示。

全班同学可以提问、评论或补充信息,增加课堂的互动与参与度。

5. 小结与总结(10分钟)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并邀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对家乡地理的体验和感受。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加深对家乡地理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工具和资源1. 图片、地图、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2. 实物或模型等实践性教具,如家乡地貌的模型等。

3. 笔、纸、笔记本电脑等办公用品。

4. 小组活动需要的调查表格或记录表。

小学地理教案:家乡的地理特点课堂互动教学方案

小学地理教案:家乡的地理特点课堂互动教学方案

小学地理教案:家乡的地理特点课堂互动教学方案一、引言:介绍家乡地理特点的重要性(150字)地理学习是培养学生对于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地域意识的关键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家乡的地理特点,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培养他们对家乡温馨的情感,并激发他们对于保护环境和爱护家园的责任感。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将为小学教师提供一份关于家乡地理特点课堂互动教学方案。

二、导入环节:调动孩子的兴趣(200字)为了让学生在开展此次课堂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导入环节。

例如,在开始课堂前,可以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纸和一个彩笔,请他们在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家乡景色。

接着请几位同学来到前面依次描述自己绘制的景物,其他同学可以以听众形式进行评价并提问,从而调动起孩子们对家乡地理特点的兴趣。

三、主体部分:介绍家乡的地理特点(1000字)1. 地理位置和气候(200字)教师可以准备一张家乡所在地的地图,并向学生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以及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随后着重介绍家乡的气候特点,如温暖湿润或干燥寒冷等。

分组讨论学生对于不同季节气温和降水变化对家乡的影响。

2. 自然环境与资源(300字)教师可以制作海报或展示图片,展现家乡独特的自然环境与资源,如山川、河流、湖泊等。

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些自然元素对于当地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并提醒他们要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资源。

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游戏,让学生根据预设情景进行资源利用决策实践。

3. 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300字)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家乡土地利用的情况以及城市建设进程。

可以讨论城市发展与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改善建议和措施,促进他们的主动思考。

4. 人文特色与风土人情(200字)介绍家乡独特的文化、建筑风格、传统节日等人文特色和风土人情。

可以邀请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元素代表到教室进行讲解或演示,激发学生对于家乡文化的兴趣,并鼓励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和调查研究去了解更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方式外海中学黄云枝1.社会互动理论与乡土地理教学借鉴社会互动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一出生就进入了人际交往的世界,学习与发展就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1]。

乡土地理教学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强调课堂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到社会环境中接受锻炼,学习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如何运用到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因此可以说,乡土地理教学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理论着重于学习的社会环境,把教师、学生、活动之间的相互活动看作教学的灵魂所在,强调教师、学习者、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乡土地理互动教学过程,需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及学生与社会的互动。

乡土地理教学要求学生到社会环境中接受锻炼,学生学习乡土地理课程,往往要求学生组成队伍,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成员之间互相协作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在师生互动方面,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当学生在课堂外遇到超出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问题的时候,教师及时给予指导,起到辅助的作用。

在学生与社会互动方面,乡土地理课程把社会知识要素引入课堂,正是乡土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的一大特点。

因此,互动教学贯穿于整个乡土地理教学过程。

2.“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教法实验本教法实验以“东圃中学周边交通噪声污染乡土地理实践活动”为例。

(1)活动设计的产出——需要教师具有发现的眼光关于“东圃中学周边交通噪声污染乡土地理实践活动”设计,是由笔者来到东圃中学实习后,在学校生活和教学,感受到学校周边快速路密集的车辆过往,以及火车道频繁的火车经过,给学校带来很大的噪声,而且学校周边并没有设置绿化隔音带,想必这噪声肯定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影响。

尤其是在晚修时段以及晚修后回宿舍睡前的一段时间,噪声更为明显。

同时据了解,学校还没有开展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因此笔者借着12月份的东圃中学科技节,设计活动方案,向学校申请组织开展这个实践活动。

由于高中部学生已有活动安排,八年级学生在物理课上已学习噪声的相关知识,因此活动对象设定为八年级学生,借鉴社会互动理论,学生学习与发展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

因此教学内容设计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通过与同学、教师、社会之间的互动,获取知识。

因此活动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点:①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明确调查目的,分工协作,完成实践活动;②指导学生完成调查问卷,并掌握一些分析调查问卷的方法;③引导学生制定访谈提纲,学习与社会人士、教师、同学交流;④指导学生使用噪声仪,确定测量地点,测量数据,并整理、分析数据;⑤指导学生确定观察点,观察记录车流量和火车过往频率,并拍照取证;⑥指导学生通过以上的实践活动,综合分析探究,完成科技小论文。

(2)激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体现教师自身教学与科研的互动。

组织开展实践活动,首先需要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笔者通过八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给东圃中学高中部的两个八年级班级开展东圃中学噪声污染的理论受课。

图1理论授课Theory teaching乡土地理课的现场图2 学生提问Students to ask questions笔者通过理论授课,既让学生了解交通噪声污染对自身学习的危害,也使得笔者的教学技能以及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而及后在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也让笔者指导实践活动的能力、科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因为其需要在指导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贮备和能力,对于学生的问题要做出及时的反馈。

体现教师自身教学与科研的互动。

(3)实践研究活动的全面展开——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理论与实践互动理论课后,共有四组学生参与,每组6~7人。

活动的流程如图5-6:图3 实践活动的流程Process of practical activities在学生报名参加活动以后,笔者与同学们明确研究目的,让同学们作好理论知识准备,共同商讨开展本次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案。

接着经过4周的努力,一起完成整个调查研究活动。

第一步,学生组内分工,包括设计调查问卷,以及测量噪声。

学生共用一周完成调查问卷设计,过程中由于八年级学生没有接触过调查问卷设计,因此需要重点解决。

笔者首先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和相关的书籍,学习设计问卷,再亲自指导设计。

最后各小组经过多次协商,综合各小组的意见,设计出调查问卷。

问卷的发放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面向初中部和高中部,由学生自己发放和回收,并利用课余时间,组内成员一起统计调查问卷所得数据,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设计问卷的同时测量噪声。

经过讨论,各小组确定测量地点与时间。

下图为学生画的学校平面图,红点所示为测量点,同时校外的路口也设计了一个测量点,以对比校内外的噪声大小。

由于噪声仪的操作简单,因此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共测量了两周。

图4 噪声测量点Noise measurement point另外,同学们也通过拍照取证,以反映学校附近过往频繁的车辆以及火车:图5 学校旁的车陂路以及在学校内所拍摄到的火车The che bei road beside school and the train taken in school第二步,设计访谈提纲,进行访谈取证。

调查研究非常重要的一环是通过访谈了解情况。

由于参加活动的所有学生都没有调查访谈经历,于是如何进行访谈成为一个难题,有些小组设计的访谈提纲也显得比较稚嫩,此时有学生提议希望与校长交流,因此笔者就联系了刘文彪校长,并得到了刘校长大力支持。

图6 与校长交流Communicate with the principal经过与校长交流,同学们提高了实践热情,也学到了一些与长辈访谈交流的方法和技巧。

在本次交流会后,同学们重新设计访谈提纲,有些小组再次去联系校长,再作更深入的访谈交流,又或是访问其它科任老师。

第三步,完成小论文。

经过三个星期的问卷调查、访谈、测量数据、拍照取证后,同学们都着手撰写小论文。

这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因为同学们都没有写作科技论文的经验,因此笔者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同学们如何撰写小论文,如何使用问卷结果和测量数据,经过多次的指导与修改,最后每个小组都完成了小论文。

最后,笔者召开了交流会,与全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针对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存在的问题、小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交流总结,并鼓励同学们在日后有机会可以对本次调查研究活动作更深入的探讨。

相信这会是同学们走出课题研究活动的第一步。

同学们的小论文也在学校展示,供所有同学阅读。

如下图(其中一展板):图7 成果展板Results panels3. 探讨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方式(1)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方式的含义结合社会互动理论,乡土地理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根据互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2];并结合以上的教法实验,把这一教学方式称为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方式。

通过教法实验,反映了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方式包含了以下方面:①由乡土地理教学途径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乡土地理教学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其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在实践当中探究,形成互动的关系。

如教法实验中,教师指导学生,学生反馈问题让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断学习提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协作完成实践活动。

②乡土地理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认识乡土地理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它同时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在实践当中发现和获取知识,进而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因此形成了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与实践当中获取知识的互动。

在案例中,教师首先进行理论授课,正是让学生首先获取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当中。

③在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来说,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教师需要自身掌握扎实的乡土知识基础进行课堂教学外,也要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懂得科研的一般方法,善于发现乡土地理研究课题,指导学生完成乡土地理研究课题,形成自身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互动。

案例中,教师从发现问题到设计实践活动,再到课堂教学、指导实践,既体现着教学与科研的互动,也明显地提高了笔者作为实习生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综合以上分析,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方式,就是指互动教学贯穿整个乡土地理教学过程,体现着教师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互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之间的互动,从而实现乡土地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如图8:图8 互动教学方式的架构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of architecture(2)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方式体现综合性综合以上分析,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方式无论从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到实践当中,结合教师运用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整个活动过程均体现着综合性教学方式的特点,因此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方式也属于综合性教学方式的范畴。

4.乡土地理互动教学的认知过程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方式的四个互动环节贯穿于整个实践活动,一方面笔者作为指导教师,在活动开始前,要为理论知识部分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传授给学生,让即使没有参与实践活动的同学,也能在理论课上有所收获;在实践活动开展后,更要不断地自我学习和提高,以及时对学生反映的问题作为反馈和指导,而笔者作为实习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更大的锻炼。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如何把课题上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也是一个挑战,如教法实验中,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了噪声的相关知识,但这都是书本告诉他们的,而现在则要他们测量数据,亲身体会和了解身边教师、同学的情况;学生对于未了解的知识,也是在不断碰到问题后不断请教老师和自学来解决,如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和处理测量数据。

最后,实践活动的完成,也必须靠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交流,如朋友般相处,可以说是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因此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方式,对于乡土地理认知,不再是教师单一的授课,学生一味的接受,如图9的左图,而是学生与教师的思维与情感交织在一起,知识从一点点到不断上升与扩大,相互促进,如图9的右图:图9 乡土地理互动教学方式中的学生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es of students in the local geography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s参考文献[20]邵小卉.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初探[J].文教资料.2011:128[21]杨瑞平.互动教学法初探[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