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me Semantics 框架语义学

合集下载

框架语义学下“V来”的历时演变及用法特征

框架语义学下“V来”的历时演变及用法特征

框架语义学下“V来”的历时演变及用法特征————————————————————————————————作者:————————————————————————————————日期:框架语义学下“V来”的历时演变及用法特征-汉语言文学框架语义学下“V来”的历时演变及用法特征向红摘要: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框架语义理论为基石,以“看来”“说来”“想来”等为例,考察“来”与前附成分结合而成的“V来”类结构的历时演变及用法特征。

现代汉语中的“看来”“说来”“想来”已经完全演变为带有主观化的连词。

“V来”结构的历时演变也在重新分析、高频使用等多重作用下逐渐趋于成熟。

关键词:框架语义学“V来” 看来用说来征一、引言框架的概念由美国语言学家Fillmore提出,框架语义理论(Frame Semantics)是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概念结构的基础理论,在框架语义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显像和框架。

显像指代词项所表征的意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指代意义),框架指理解词项的显像所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概念结构。

Fillmore定义“框架”这一概念时提到:“当使用‘框架’这一术语时,我心中想到的互相联系的概念体系,对这个体系中任何一个概念的理解都必须依赖于对其整个概念结构的理解。

”本文中所探讨的“V来”类词,在其历时发展中因具有互相联系的概念体系,因而在语义分析与语法结构上具有相似性。

本文以感官概念域为依据,将不同的感官概念域视为不同的“框架”,在不同的框架下,语言的显像也是不同的。

“来”在现代汉语中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多义动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八百词》,“来”的本义为“由彼至此,由远及近,与‘去’‘往’相对”,常置于句中作谓语,其前多由名词性成分充当句子主语,也可与之组合成谓词性结构修饰其后的名词性结构,构成偏正结构。

其后可接“着、了、过”等体貌助词。

此外,“来”还可以用来表示“要做某件事;可能或不可能;未来、将来;某一时间以后”等多个意思,也可作助词,“表比况,相当于‘一般’;用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等。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航空英语半技术词一词多义现象及汉译策略探究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航空英语半技术词一词多义现象及汉译策略探究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航空英语半技术词一词多义现象及汉译策略探究作者:吴云涛来源:《中国科技术语》2018年第04期摘要:半技术词(semitechnical word)或次技术词(subtechnical word)是科技文体中应用最广的词,有学者认为,科学思想和技术内容的展开主要依靠半技术词来实现。

在航空领域,英语半技术词汇呈现出体量大、词频高、跨学科、多义性、语义负荷低等语用特征。

尽管多数半技术词汇没有形成严格的体系,但其词义往往取决于专业内容和词的联立关系,这种联立关系即行业背景下的语义框架。

对于航空英语半技术词汇中普遍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可以运用框架语义学的视角加以描述阐释,为译者术语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认知基础,进而为此类术语的翻译决策过程提供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框架语义学,半技术词,一词多义中图分类号:V;N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8.04.007Abstract: Semitechnical words, or subtechnical words,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word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me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thought and technical content mainly relies on semitechnical words. In the field of aviation, the semitechnical vocabulary in English presents pragmatic features such as large volume, high frequency,interdisciplinary, polysemy and low semantic load. Although most of the semitechnical words do not form a strict system, their meanings often depend on the professional content and the interconnection with adjacent words. This kind of dependence or interconnection is considered as the semantic framework in the industry context. For ubiquitous polysemy in the vocabulary of aviation English, it is easy to be described and interpreted by the framework semantics, which provides a cognitive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nslators terminology knowledge system, and thus provides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he translator in his/her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such terminology.Keywords: frame semantics, semitechnical words, polysemy引言术语是表达概念的符号,一般具有单义性的特征。

从语义范畴的角度看“想”与“考虑”的差异——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词语辨析

从语义范畴的角度看“想”与“考虑”的差异——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词语辨析

从语义范畴的角度看“想”与“考虑”的差异——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词语辨析金桂桃【摘要】运用框架语义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想”与“考虑”的义项进行描写和辨析,发现被已有工具书释作同义词的“想(1)”与“考虑”实际上只有一个义项相同:“思考”义.此外,“考虑”还有两个义项是“想”没有的:一是“把……考虑进去(使……成为思考对象)”;二是“顾及”,同为“思考”义时,二者亦有细微差异:“想”带有[+想象]的义征,“考虑”带有[+强度大]的义征.这些语义上的差异决定了二者用法上的种种不同.不懂这些语义差异是造成留学生混用这对词语的根本原因.【期刊名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年(卷),期】2011(009)004【总页数】6页(P11-16)【关键词】想;考虑;语义范畴;差异【作者】金桂桃【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湖北武汉 4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95(一)留学生的偏误情况“想”和“考虑”的主要意义用英语翻译都是“think”,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留学生常常会说出这样的句子:1)我充分想了这个问题。

2)他在考虑一些小事儿。

3)我们考虑出了一个好办法。

课堂上学生说出这样的句子,在语法上似乎看不出它们的错误,但是母语是汉语的人,听起来总觉得它们有点儿别扭。

为了检测这类词语的混用是否是笔者所教学生的个别现象,我们特意考察了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想”和“考虑”的错词偏误情况,结果得到“想”的错词偏误用例共41处,它的偏误情形可分析如下表1:表1里的数据表示:在41处“想”的错词偏误用例中,有10处偏误是应该用“想”而误用了“考虑”,其余数据类推。

“考虑”的偏误用例共有54处,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和鉴定,得到“考虑”与别的词语混用的偏误40处,偏误情形分析如下表2:在40处“考虑”的错词偏误用例中,有29处错误是因为应该用“考虑”却误用“想”了。

以上事实说明,“想”与“考虑”是一对易混淆词,我们有必要对它们的异同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和分析,以帮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它们的用法。

翻译的过程

翻译的过程

翻译基础理论(5)——翻译过程西方七个翻译过程模式一、奈达的逆转换模式三个阶段: 分析(analysis) 、转换( transfer) 和结构调整(restructuring)关于转换或换码过程,奈达逆转和简化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过程,认为翻译的转换在核心句层次上进行,具体过程是: 原文的表层结构转换→原文的深层结构( 核心句) 转换→译文的深层结构( 核心句) 生成→译文的表层结构。

二、贝尔的“心理语言学模式”贝尔将翻译分为两个阶段:①通过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 analysis) ,将源语语篇分解为“普遍的( universal) ”、“非具体语言的( non-language-specific) ”和“语义表述(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三部分”;②将小句在“语义表述”中的信息依次进行语用、语义和句法综合( synthesis) ,变成译语语篇。

用简图表示为: 源语语篇分析→语义表述综合→译语语篇。

贝尔把自己的模式称作“心理语言学模式”,并曾用一个比喻来形象地解释他的翻译模式: 翻译的过程好比冰块(原作) 先融化(阅读) ,后重新凝固(翻译) 。

三、目的学派的“环形翻译模式”“环形翻译模式( the looping model) ”是德国目的学派的代表人物诺德提出来的,其起点和终点都是译语情景。

翻译过程是:①分析译语语篇的目的(skopos) : 译语语篇的目的由翻译的发起人(initiator) 确定,包括译语的情景和功能等;②将源语语篇“分析(analysis) ”成“与翻译有关的源语成分(translation-relevant ST elements) ”;③转换( transfer) ;④综合成译语语篇(TT synthesis) 。

用简图表示为: 分析译语语篇的目的→分析源语语篇→转换→译语综合→译语语篇。

这就意味着每向前一步,译者都要“回头看看(look back) ”刚刚分析过的因素。

认知语言学的述评

认知语言学的述评

认知语言学的述评内容摘要: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发展的产物,代表一种语言研究范式,是多种认知语言理论的统称。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即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把语言认知作为人的整体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来把握。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认知科学;语义;语法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语言的认知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20世纪代末兴起的,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包括句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篇章分析等。

在德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l创刊的《认知语言学》杂志,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

此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非常迅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一)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发展的产物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而认知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由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从多角度来探索思维的奥秘。

人类思维的结晶是语言,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方式之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体验、文化、社会、风俗、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认知语言学一方面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的认知能力,把语言认知作为人的整体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来把握。

(二)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范畴理论“范畴化”(categorization)可以说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认知活动,是指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对外界事物进行分类或归类,使无序的世界变成有序的、分等级的范畴体系。

这个过程(即范畴化的过程)就是认知,或者说是认知的第一个环节。

范畴化使人类从千差万别万事万物中看到相似性,并据此将可分辨差异的事物处理为相同的类别,从而形成概念。

在此基础上人类才能完成更复杂的认知活动,包括判断和推理。

认知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形成概念和范畴的过程,它是一种以主客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1]。

英语习语变体的认知阐释

英语习语变体的认知阐释

英语习语变体的认知阐释摘要: 英语习语变体不仅是语用者对习语创造性地应用,也反映了语用者的认知思维方式。

人类在认识和感知世界的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促成了人类的概念,并以特有的方式在语言结构中加以兑现,人类以与生俱来的认知能力,将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投射为抽象的概念结构。

英语习语的变体是一般认知过程作用于思维、概念的结果。

通过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来探讨英语习语变体的现象,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地认识英语习语变体的认知本质。

关键词:习语;变体;认知;框架;范畴;原型习语是某一语言团体由过去的经验而形成的概念,是人们约定俗成和习惯性的表达方式,它的构成与应用有时不受语法和逻辑规则的制约。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构成、功能与应用有别于其他词语。

英语习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在使用中不可改动,其中任何成分不可替换、增减,它具有整体性(compositeness)、凝固性(institutionalization) 、不可替代性(irreplaceability)。

然而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多数习语可以根据语用者的交际需要而进行多方面操作或转换[1],使它们的组成部分不同程度地替换、拆分、扩充、删减、位置更换,以及变换句法功能等,从而使语用者达到渲染气氛、烘托思想情感、突出某种概念或诙谐幽默等效果。

英语习语的变体不仅反映了语用者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灵活的创造力,也是认知能力的体现。

认知语言学以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现实主义(experien tial realism)认识论为基础,认为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源于人类自身的感觉动力器官和智力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人类的认知能力,就是在这些相互作用、相互体验中得到运用发展。

人类通过身体、大脑来体验世界并取得经验。

这种经验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概念,并以特有的方式在语言结构中加以兑现。

习语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语言学家菲尔莫尔Fillmore与其场景框架语义学之简要介绍

语言学家菲尔莫尔Fillmore与其场景框架语义学之简要介绍

❤Charles J. FillmoreCharles J. Fillmore (born 1929) is an American linguist, and an Emeritus Professor of Linguis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e received his Ph.D. in Linguistic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 1961. Professor Fillmore spent ten years at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before joining Berkeley's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in 1971. He has been a Fellow at the 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Dr. Fillmore has been extremely influential in the areas of syntax and lexical semantics. He was a proponent of Noam Chomsky's theory of generative grammar during its earliest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phase. In 1963, his seminal article The position of embedding transformations in a Grammar introduced the transformational cycle, which has been a foundational insight for theories of syntax since that time. He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developed the theories of Case Grammar (Fillmore 1968), and Frame Semantics (1976). In all of his research he has illuminated the fundamental importance of semantics, and its role in motivating syntactic and morphological phenomena. His earlier work, in collaboration with Paul Kay and George Lakoff, was generalized into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He has had many students, including Laura Michaelis, Chris Johnson, Miriam R. L. Petruck, Len Talmy, and Eve Sweetser.His current major project is called FrameNet; it is a wide-ranging on-line description of the English lexicon. In this project, words are described in terms of the Frames they evoke. Data is gathered from the British National Corpus, annotated for semantic and syntactic relations, and stored in a database organized by both lexical items and Frames. The project is influential -- Issue 16 of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was devoted entirely to it. It has also inspired parallel projects, which investigate other languages, including Spanish, German, and Japanese.Frame semanticsFrame semantics i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meaning that extends Charles J. Fillmore's case grammar. It relates linguistic semantics to encyclopaedic knowledge. The basic idea is that one cannot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a single word without access to all the essential knowledge that relates to that word. For example, one would not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word "sell" without knowing anything about the situation of commercial transfer, which also involves, among other things, a seller, a buyer, goods, mone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money and the good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eller and the goods and the mone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uyer and the goods and the money and so on.Thus, a word activates, or evokes, a frame of semantic knowledge relating to the specific concept it refers to (or highlights, in frame semantic terminology).A semantic frame is a collection of facts that specify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attributes, and functions of a denotatum, and its characteristic interactions with things necessarily or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it" (Keith Alan, Natural Language Semantics). A semantic frame can also be defined as a coherent structure of related concepts that are related such that without knowledge of all of them, one does not have complete knowledge of any one; they are in that sense types of gestalt. Frames are based on recurring experiences. So the commercial transaction frame is based on recurring experiences of commercial transactions.Words not only highlight individual concepts, but also specify a certain perspective from which the frame is viewed. For example "sell" views the sit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eller and "bu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uyer. This, according to Fillmore, explains the observed asymmetries in many lexical relations.While originally only being applied to lexemes, frame semantics has now been expanded to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and other larger and more complex linguistic units and has more or less been integrated into construction grammar as the main semantic principle. Semantic frames are also becoming used in information modeling, for example in Gellish, especially in the form of 'definition models' and 'knowledge models'.。

框架语义学 学术英语

框架语义学 学术英语

框架语义学学术英语
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是一种语义理论,旨在通过对词汇和句子中的概念结构进行建模来解释语言的意义。

该理论认为,人类语言的意义是通过“框架”来表示和组织的,这些框架通过概念、情景和知识来构建。

框架可以看作是关于某个主题或领域的知识结构,其中包含概念、属性、关系和事件等内容。

在框架语义学中,词汇被认为是具有特定框架的语言单位。

每个词汇都与特定的框架关联,并在特定的上下文中获得其意义。

例如,词汇“狗”与动物、尾巴、四条腿等概念框架相关联。

框架语义学还研究了语义角色,即词汇在句子中扮演的特定角色或功能。

例如,在句子“I gave the book to Mary.”中,动词“give”有三个语义角色,即“给予者”、“物品”和“接收者”。

在学术英语中,框架语义学被广泛用于分析和解释学术文本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学术论文中的专业词汇和句子结构,揭示背后的概念和知识框架。

此外,框架语义学还被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翻译等领域,提高计算机对语言的理解和生成能力。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古典诗词文化意象的英译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古典诗词文化意象的英译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古典诗词文化意象的英译贾红霞【摘要】随着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翻译活动中文化意象的准确传递成为当前翻译界关注的热点。

基于框架语义学,探讨古典诗词中文化意象的英译。

分析结果表明框架语义学对文化意象的准确传递有较强解释力,验证了框架语义学对文化意象英译的解释力。

该研究对古典诗词英译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With the popularity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 the accurate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image has become a hot concern in the field oftranslation .Based on Frame Semantics ,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ancient poe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ame Semantics has strong explanation power in the accurate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imagery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ancient poems .This study proves that the explaination a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frame semantics to the study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sheds some light on the current issue .【期刊名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5页(P91-95)【关键词】框架语义学;古典诗词英译;自然文化意象;传统文化意象【作者】贾红霞【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 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59翻译的文化转向已是翻译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被各国研究者接受。

从框架理论视角解读《声声慢》的认知美

从框架理论视角解读《声声慢》的认知美

从框架理论视角解读《声声慢》的认知美作者:徐倩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4年第11期摘要:框架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理论之一,最早是由美国认知语言学家Fillmore在1982年出版的《框架语义学》中提出的。

框架理论强调的是要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视角来确立认知框架从而认识新的事物。

本文以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词《声声慢》为例,尝试解读这首词所蕴含的认知框架,并以此来赏析其创作中的认知美,进而从认知框架这一新视角赏析宋词并验证这一认知理论对古诗词语篇分析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关键词:认知框架《声声慢》认知美一、引言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中,宋词语言精练,内涵深远,它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与人生,反映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女词人李清照是宋词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词委婉而深沉,韵律感强,表现了作者所独有的内心世界和女性的柔和细腻情感,被誉为“婉约派”。

《声声慢》作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青睐,出现了多种英译本。

本文将从框架理论视角对其进行认知赏析。

二、认知框架理论简介框架语义学,又称“场景-框架语义学”(scenes-and-frames semantics)是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J.Fillmore在早期格语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基于语言学的语境概念、认知心理学的原型概念、心理学及人工智能研究中的框架概念,Fillmore(1992:76)认为意义的确定必须参照一定的背景知识体系,该体系反映理解者的经历、信念和实践。

在Fillmore 的理论中,意义的参照体系被称为“场景”(scene),后又改称为“框架”。

Martin(1997:57)认为,框架是一种多维的概念结构,由一系列概括性概念组合而成,他把概括性概念范畴称为“概念槽”,详细说明称为“填充项”。

“概念槽”和“填充项”都具有可变性。

一个框架内的不同概念槽凸显程度不同,相应地就会引起同一框架的不同视角。

框架语义学与法律英语翻译策略

框架语义学与法律英语翻译策略

框架语义学与法律英语翻译策略汪美华【摘要】Legal transl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nslation of other fields. Due to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forensic linguistics, linguists and lawyers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apply the basic cognitive theories to the study of legal translation. Actually, Legal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the transfer between two languages, but also between two laws. It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the superficial linguistic pattern of the text, many other factors such as the social back- ground, the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To fulfill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legal transla- tion is not the simple word - to - word translation, but the translation that different factors and context 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ed. Frame semantics thus can satisfy this demand. This paper analyses thre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legal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ame semantics: frame correspondence, fxame selection and frame transfer.%法律翻译不同于其它文体的翻译,根据法律语言本身所具有的语言特点,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法律翻译进行研究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与律师的青睐。

认知语言学——精选推荐

认知语言学——精选推荐

认知语⾔学认知语⾔学是语⾔学中的⼀种新范式, 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法及研究课题。

认知语⾔学肇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80 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学中的许多领域, 如句法、意义、⾳系以及语篇等。

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 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次国际认知语⾔学会议以及1990 年出版的5认知语⾔学6杂志。

⾃诞⽣之⽇起, 认知语⾔学就把⾃⼰置于认知科学这⼀⼤学科中, 与哲学、⼼理学、⼈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逐渐成为当代语⾔学中的⼀门显学。

在过去20 多年⾥, 认知语⾔学研究在⼏个重要领域⾥已卓有成效, 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参见⽂旭1999, 2001) 。

尽管认知语⾔学家内部在具体⽅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点等⽅⾯还存在⼀些差别, 但他们的研究⽬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

为了进⼀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新的认知范式, 本⽂拟对认知语⾔学的研究⽬标、基本原则、研究⽅法作⼀些解释与探讨。

认知语⾔学的研究⽬标语⾔是⼈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式之⼀。

从/ 表达观念和思想0的⾓度来研究⼈类语⾔, 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 认知观0。

这种观点认为, 语⾔是认知系统的⼀部分, ⽽认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

这些认知能⼒与语⾔相互作⽤并受语⾔的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研究语⾔实际上就是研究⼈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式。

当代语⾔学的⼀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 cognitive realism) 的承诺, 即确认语⾔是⼀种⼼理或认知现象。

语⾔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脑中具有普遍性的⼈类语⾔机制作为终极⽬标, 换句话说, 语⾔分析的⽬的不只是描写⼈们的语⾔⾏为,⽽是解释引起语⾔⾏为的⼼理结构和⼼理过程, 揭⽰语⾔⾏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

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 、兰格克(R. Langacker) 、雷科夫(G. Lakoff) 、⽐尔沃思(M. Bierwisch ) 以及赫德森(R. Hudson) 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法的语⾔学家, 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的。

框架语义学中“场景”类型辨析及应用

框架语义学中“场景”类型辨析及应用

第29卷 第5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V ol.29 No.52009年10月 Journal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Oct. 2009收稿日期:2009-04-02作者简介:王欣平,女,1970年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语用学及语言文化。

框架语义学中“场景”类型辨析及应用王欣平(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摘 要:基于框架语义学理论中 “场景”这一概念,将“场景”分为七种类型,即静态场景、动态场景、隐蔽性场景、时间依附性场景、条件限制性场景、身体体验性场景和规约性场景,并对不同类型加以辨析,通过分析其在具体场景语篇中的运用,以检验“场景”概念对英语词汇在具体场景中的诠释力。

关键词:框架理论;场景;英语词汇;类型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159(2009)05-0069-03Study on Various Types and Application of Scenes in Frame SemanticsWANG Xin-pi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 Zhanjiang 524088,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Scene, this paper divides scenes into seven types, that is, static scene, dynamic scene, time-dependent scene, condition-based scene, bodily experience-based scene and conventional scene. By differentiating each type and analyzing their uses in certain English texts, this paper aims at exploring the interpreting power of the concept Scene to English lexicon in certain situations. Key words: frame semantics ;scene ;English lexicon ;types 1 框架语义学及“场景”理论概述 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 )是认知语言学的新的发展方向,是美国语言学家Fillmore 在20世纪70年代末为人们提供的一种理解和描写词项(lexical item)意义及语法句式(grammatical construction)的方法。

构式语法理论及应用研究综述

构式语法理论及应用研究综述

构式语法理论及应用研究综述构式语法自20世纪90年代被国内学者们关注以来,现已有若干文献对其进行了评价或用以探讨汉语问题及多种语言现象。

不能否认的是构式语法为分析一些汉语语法现象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学者们对这一语法理论也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

本文以构式语法的概念和特点为切入点,以大量文献为基础,综述了国内学者对构式语法的争议、评价和反思,总结了学者们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双及物构式、特殊构式和汉语词类构式的研究成果以及最终获得的构式语法对语言习得的启示。

标签:构式语法论元结构构式义词汇义不可预测性一、引言构式语法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这一理论是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背景,符合认知语言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完形原则;同时又与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①(Frame Semantics)具有内在联系。

研究构式语法的学者认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式,构式是形式、语义及话语功能匹配的符号单位。

近十年来,构式语法受到国内学者的极大关注。

“Construction”的翻译也从“句式”“框架”“构块”到“构式”②。

从对文献的介绍、评价,到尝试着用构式语法理论分析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再到这一理论对语言教学的启示,都有不少论述,如:张伯江(1999,2000)、沈家煊(1999,2000)、董燕萍&梁君英(2002)、纪云霞&林书武(2002)、陆俭明(2004,2008)、袁毓林(2004)、王黎(2005)、刘丹青(2005)、严辰松(2006)等。

构式语法理论在国内的研究已经从简单的引进介绍到质疑反思并应用到汉语研究中。

本文首先阐述了构式的概念和特点,总结了国内学者对构式语法理论的反思和讨论,然后综述了构式语法理论分析汉语语言现象的相关成果,最后概述了学者们通过构式语法对语言习得的启示。

二、构式的定义及其特点的探讨(一)构式的定义Goldberg(1995)在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中发现,同一动词在不同的句式中,其意义无法在原有的词语意义中找到相对应的解释,这时,她把含有这个动词的句式归结为一个新的构式。

框架语义学的理论基础

框架语义学的理论基础

框架语义学的理论基础孙启耀刘阳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摘要:框架语义学作为认知语言学发展的一个分支,为我们理解语言中词语的意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本文着重阐述了以经验主义哲学和皮亚杰(J. Piaget)的建构论为哲学基础的框架语义学,其在理论方面,基本继承了菲尔谟(Charles J. Fillmore)格语法的基本思想,是格语法的系统化、具体化。

关键词:格语法;框架语义学;框架Abstract: Frame Semantics as a major branch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which provides us a new viewpoint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word, and this paper mainly express basic philosophy of Frame Semantics which based on Empirical philosophy and J. Piaget’s Constructivism, on the aspect of the theory, it inherits the basic idea of Case Grammar.Key words: Case Grammar; Frame Semantics; Frame1.引言在20世纪70年代末,Charles J. Fillmore在格语法(Case Grammar)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它是一种通向理解及描写词语和语法结构的意义的途径。

为了理解语言中词语的意义,我们必需先具备概念结构,即语义框架的知识,为我们提供词语的意义以及在话语中使用的背景和动因。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国内外的学者对框架语义学也不乏研究,如Atkins B(1995)研究了在框架语义学词典中例子的作用;Fontenelle T(2000)则认为应为框架语义学提供一个双语词汇数据库;国内的学者如钱德明、周庆芳(2005)研究了框架语义学在英语词汇中教与学的启示;俞晶荷(2008)则研究了在框架语义学角度下的翻译研究;然而众学者对于框架语义学理论基础进行专门研究的却很少见,本文认为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追溯其根源,了解其基础,对于日后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该学科能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

框架语义学的理论基础

框架语义学的理论基础

框架语义学的理论基础xxxx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摘要:框架语义学作为认知语言学发展的一个分支,为我们理解语言中词语的意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本文着重阐述了以经验主义哲学和皮亚杰(J. Piage)t 的建构论为哲学基础的框架语义学,其在理论方面,基本继承了菲尔谟(Charles J. Fillmore格语法的基本思想,是格语法的系统化、具体化。

关键词:格语法;框架语义学;框架Abstract:Frame Semantics as a major branch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which provides us a new viewpoint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word, and this paper mainly express basic philosophy of Frame Semantics which based on Empirical philosophy and J. Piaget?s Constructivism, on the aspect of the theory, it inherits the basic idea of Case Grammar.Key words:Case Grammar; Frame Semantics; Frame1. 引言在20世纪70年代末,Charles J. Fillmore在格语法(Case Grammar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它是一种通向理解及描写词语和语法结构的意义的途径。

为了理解语言中词语的意义,我们必需先具备概念结构,即语义框架的知识,为我们提供词语的意义以及在话语中使用的背景和动因。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国内外的学者对框架语义学也不乏研究,如Atkins B(1995)研究了在框架语义学词典中例子的作用;Fontenelle T(2000)则认为应为框架语义学提供一个双语词汇数据库;国内的学者如钱德明、周庆芳(2005)研究了框架语义学在英语词汇中教与学的启示;俞晶荷(2008)则研究了在框架语义学角度下的翻译研究;然而众学者对于框架语义学理论基础进行专门研究的却很少见,本文认为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追溯其根源,了解其基础,对于日后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该学科能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

认知语言学之框架语义学探讨

认知语言学之框架语义学探讨

认知语言学之框架语义学探讨摘要: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菲尔莫尔(Fillmore)提出的框架语义学,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认知语言学早期格语法基本思想理论的具体化与系统化形式。

框架语义学不仅重视语境及语言背景,也强调经验及环境等语义范畴的重要性。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框架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对于语言学教学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它体现人们对于语言的认知能力,有助于人们对语义的理解。

框架语义学,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它从语境的角度解释词汇的含义,是人们理解词义的重要联系和过渡过程。

然而,人们对于该理论的了解和认识并不多,关注并深入研究该理论的学者也屈指可数。

本文对于框架语义学的核心思想、哲学基础、理论目标、理论方法及其在应用中的作用和影响有所探析,同时,对其所得到的评价及几点不足也有所提及。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概述虽然语言普遍地只是被看作是人类之间一种交流的工具,但是其认知能力和方法尤为关键,它也是连接各类语言学之间的一个锁链。

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方法,可以体现出其心理活动以及周围的环境特征。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有很多种分支和分类,例如认知语义学、框架语义学、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等。

对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思想,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了几个基本假设。

其一,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它具有数学的特征,其自足性使其可以基本脱离范围更广的认知系统加以研究。

其二,语法(尤其是句法)是语言结构的一个独立部分,与词汇和语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其三,如果意义在语法分析范围内,那么,最恰当的描述方法是通过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的某种形式逻辑[1]。

在认知语言学中,人们对于语义的理解极其重要。

正如《认知语言学杂志》在1990年首刊编者按中所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向将语言视为“组织、处理、传达信息的工具”,即语言最重要的是语义。

所以,语言研究的认知方法主要侧重于语义[2]。

其中,框架语义学虽然并不算其分支中最热门的理论,但是,它在理解语义中的作用和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框架理论说略_张建丽

框架理论说略_张建丽

第10卷第10期2011年10月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10No.10Oct.2011收稿日期:2011-04-21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础科研项目(HEUCF111204)作者简介:张建丽,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从事英语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研究;孙启耀,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从事英语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研究。

框架理论说略张建丽,孙启耀(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框架理论是认知语义学中颇具影响力的一个理论模式,然而关于框架理论的基本内涵学界似乎还没有定论。

文章从框架理论的缘起背景、基本概念、应用举隅和现状反思几个方面对框架理论进行了重新梳理,并指出该理论存在的一些不足,以期对进一步认识和发展框架理论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框架理论;背景;概念;反思中图分类号:H 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94X (2011)10-0070-05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框架是贮存在人脑中的经验和知识的认知结构,或“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沈家煊1999),是思考过程中的心理结构(Lakoff 2003)。

框架研究(framing research )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有的学者称之为“研究语言与人的体验的新典范”。

[1-2]几十年来,框架理论发展迅速,呈现出一种开放式、多元化的取向,但是国内系统介绍该理论的文章却很少见。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对该理论做一系统的梳理,不仅包括框架理论的理论背景,更重要的是理清该理论存在的理据、相关特点、应用情况以及将来走向,这对于廓清该框架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位置以及提升其应用的价值意义重大。

据此,本文尝试从上述几个方面出发,澄清框架理论中“框架”的基本内涵与外延,进而把握框架理论的价值实质。

一、框架理论缘起背景描述(一)理论溯源美国学者M ·Minsky 于1975年首先将框架概念引入计算心理学。

Frame Semantics

Frame Semantics

框架语义学Charles J. Fillmore 原著詹卫东 译一 引 言“框架语义学”在我的脑海中是一个经验主义语义学的研究计划,同时也是一个用来呈现这类研究的结果的一个描述框架。

框架语义学提供了观察词语的意义的一种特别的方式,同时也试图刻画一种语言产生新词和新短语,以及向已有的词语里增加新的意义,或将一段文章中各成分的意义组装到一起,从而形成整篇文章的全部意义等等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通过“框架”这个术语,我在脑海中建立起了全部的概念系统。

理解一个概念系统中的任何一个概念,必须以理解它所适应的整个结构为前提。

当这样一个概念结构中的诸多概念中的一个被置入到一个文本、或一次交谈中时,(该概念结构中)其他所有的概念都自动被激活。

我在这里使用“框架”这个词作为一个覆盖面很广的术语,来涵盖那些讨论自然语言理解问题的文献中提到过的一系列概念,诸如“图式”(schema)、“脚本”(script)、“情景”(scenario)、“观念框架”(ideational scaffolding)、“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民俗理论”(folk theory)等等1。

框架语义学出自经验主义语义学传统,而不是形式语义学。

它更像是民族学意义上的语义学。

有点像人类学家的工作。

一个人类学学者进入一种异族的文化,会问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比如“当这个言语社团的成员用语言交谈时,哪些经验范畴会通过他们所选用的语言形式来编码?”框架语义学的大纲跟形式语义学的工作和结果是不矛盾的(或没有必要是矛盾的),但它跟形式语义学仍有重要的不同,差别主要在于,前者强调语言与经验之间的连续性(continuities),而不是非连续性。

我在这篇论文中要表达的观点与其说是经验主义语义学的真正理论,倒不如说是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必须处理的一系列问题。

我宁愿把本文所讨论的内容称为“先于形式化的”(pre-formal),而不是“非形式化的”(non-formalist)。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金发埃克贝特》中德语词Waldeinsamkeit汉译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金发埃克贝特》中德语词Waldeinsamkeit汉译

Chinese Translation of German Word "Waldeinsamkeit" in Der blonde Eckbe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ame Semantics 作者: 尹岩松[1];何思颖[1]
作者机构: [1]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出版物刊名: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页码: 153-156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7期
主题词: 《金发埃克贝特》;浪漫派;"Waldeinsamkeit";框架语义学
摘要:"Waldeinsamkeit"出自德国早期浪漫派作家蒂克的艺术童话《金发埃克贝特》,是德国浪漫派的代名词,对于了解德国浪漫派文学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字面意思解释,与"Waldeinsamkeit"最贴合的翻译应该是"林中孤独",但更被有浪漫派文学知识的读者所接受的翻译是"林中静寂".框架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其对翻译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拟从框架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最贴切的翻译为什么是"林中静寂",而不是字面含义最贴合的"林中孤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编资料作者:詹卫东- 被引用次数:3 - 相关文章Frame Semantics 框架语义学作者詹卫东引用次数相关文章Frame Semantics框架语义学Charles J. Fillmor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In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 (ed.)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Seoul: Hanshin Publishing Co. P111-1371982詹卫东译载《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七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382-412页。

一引论“框架语义学”在我的脑海中是一个经验主义语义学的研究计划,同时也是一个用来呈现这类研究的结果的一个描述框架。

框架语义学提供了观察词语的意义的一种特别的方式,同时也试图刻画一种语言产生新词和新短语,以及向已有的词语里增加新的意义,或将一段文章中各成分的意义装配到一起,从而形成整篇文章的全部意义等等,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通过“框架”这个术语,我在脑海中建立起了所有的概念系统。

理解一个概念系统中的任何一个概念,必须以理解它所适应的整个结构为前提。

当这样一个概念结构中的诸多概念中的一个被置入到一个文本、或一次交谈中时,(该概念结构中)其他所有的概念都自动被激活。

我在这里使用“框架”这个词作为一个覆盖面很广的术语,来涵盖那些讨论自然语言理解问题的文献中提到过的一系列概念,诸如“图式”(schema)、“脚本”(script)、“情景”(scenario)、“观念框架”(ideational scaffolding)、“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民俗理论”(folk theory)——(要了解这些概念术语之间的差异,可参见Beaugrande(1981), 303页)。

框架语义学出自经验主义语义学传统,而不是形式语义学。

它更像是民族学意义上的语义学。

有点像人类学家的工作。

一个人类学学者进入一种异族的文化,会问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比如“当这个言语社团的成员用语言交谈时,哪些经验范畴会通过他们所选用的语言形式来编码?”框架语义学的大纲跟形式语义学的工作和结果是不矛盾的(或没有必要是矛盾的),但它跟形式语义学仍有重要的不同,差别主要在于,前者强调语言与经验之间的连续性(continuities),而不是非连续性。

我在这篇论文中要表达的观点与其说是经验主义语义学的真正理论,倒不如说是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必须处理的一系列问题。

我宁愿把本文所讨论的内容称为“先于形式化的”(pre-formal),而不是“非形式化的”(non-formalist)。

我将要罗列以及描述的现象,在能够诉诸于严格的形式化理论之前,必须先被很好的理解和仔细地加以描述。

在我看来,词语代表了经验的分类(范畴化),这些范畴中的每一个,都是以依赖知识和经验背景的激活情境为基础的。

关于词语的意义,框架语义学的研究可以看作是这样一种努力,即试图理解一个言语社团发现或创建一个范畴并以词语来表达它的原因;同时通过呈现和澄清这些原因来解释这个词语的意义。

要辨析框架语义学的操作方式及目标跟其他那些组合语义学的标准观点之间的差别,我所发现的一个有助理解的类比是:一种语法跟一系列工具(比如像锤子、刀子等,或者钟、鞋子、铅笔等等这样的一些工具)之间的对比。

要了解这些工具,可以通过认识它们像什么样子,以及它们是用什么做的--这好比语音学和形态学--但也可以通过认识人们如何使用它们,为什么人们对用它们所做的事情感兴趣,甚至哪些人会使用它们等-- 来了解这些工具。

通过上述类比,我们有可能认识到,一个语言文本,不是被看作“小意义”如何装配成“大意义”的记录(解释者的工作也就是这种意义装配工作),而是关于有些人在完成一些特定活动中所用工具的记录。

因而,解释一个文本就好比要勾画出以一定顺序使用那些工具的人所必需从事的活动。

二我个人形成“框架”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 A Private History of the Concept ‘Frame’)1. 50年代我本人对语义框架的兴趣来自我的学术事业开始以来长时间保持的对词汇结构和词汇语义学的兴趣。

在读研究生(50年代末密西根大学)的时候,我花了大量时间在探索词语的共现特性上。

我试图使用词语串或词类串作为“框架”(frame)来发展英语词语的分布类。

在这类所谓的“框架”中,我可以发现能够互相替换的成分的聚合类。

这种工作方式很长一段时间在音系学和形态学的调查中都是标准模式,后来Charles Fries(Fries 1952)为了句法描写的目的将它发展得更为严格。

此外在Kenneth Pike(Pike 1967)的“法位公式”(tagmemic formula)的研究中,这种模式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些学者都非常直接地影响了我这段时间的思想。

可以在“框架”中的一个“槽”(slot)里相互替换的成分,受意义上的条件制约(meaning-preservation),或结构上的条件制约(structure-preservation),或者有时候只有意义上的制约。

不过,这些制约条件通常缺乏详细描述。

在上述模式中,“框架”被认为是能够发现重要的功能词类或语法范畴的方法。

对此我们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来加以说明:“John is Mary's husband ____ he doesn't livewith her.”是一个由两个小句构成的框架,在两个小句之间有一个空挡(gap)。

BUT和YET 在这个框架中是可以相互替换的,这表示这两个词有类似的功能(至少是在上述环境中);而MOREOVER或HOWEVER也都能插入这个空挡中,这表示这两个连接词在语义功能上跟BUT和YET类似,但需要句子边界约束。

连词AND和OR也能插入上面这个框架,但各自跟用BUT或YET,在逻辑或修辞上,都造成整句的差异。

在上述各种情况下,人们对这些单词的认识,是这些单词所出现其中并担任一定功能的各种结构。

2. 60年代早期60年代初期,我跟王士元(William S-Y. Wang)以及最终跟D. Terence Langendoen及许多其他同事一道,参加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的语言分析计划(Project on Linguistic Analysis)。

我在这个计划中所担任的工作主要是英语动词的分类,但现在分类不仅仅是根据动词可接受的表层句法框架(surface-syntactic frame),而且还根据动词的语法“行为”(grammatical ‘behavior’)——译者按,前者是静态考察,后者是动态考察。

这主要是考虑跟特定的语法“转换”相联系的结构敏感性。

这项工程是完全意义上的转换语言学家的工作,一开始的基础正是Chomsky(1957)和Lees(1961)所做的英语转换语法的研究,后来Peter Rosenbaulm(1967)在这一理论内做的研究又有所发展,Chomsky(1965)则以英语转换语法的研究建立起了转换语法的标准理论模式。

鼓舞这项工程的是这样的信仰,即在对词语中特定类型的行为进行研究中所得到的发现将导致人们发现英语语法的结构。

这是因为人们相信:只有一种语言的语法在特定的工作原则下运作,通过这种研究发现的个别词语的分布性质才是有可能调整适应的。

我当时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关于间接宾语动词的一个小型专题研究(Fillmore 1961),此外还有一篇论文。

在该论文中,我指出了应把转换循环的最终识别作为英语形式语法中的一个操作原则(Fillmore 1963)。

这项工程中有关动词的研究工作一开始完全是句法的。

这是在下面这样的意义上说的,即对每一个动词,我们都力图找出该动词所能够进入的所有深层结构句法框架(通常这是用次范畴化特征的形式来表达的),以及包含该动词的句子转换成表层句子形式时可能存在的各种不同路径或者叫“转换历史”(通常这是用规则特征来表达的)。

在我的印象中,这种工作Fred Householder和他在印第安那大学的同事贯彻得更彻底(Householder等,1964)。

此外Maurice Gross和他在巴黎的研究小组,在对法语动词和形容词的研究中更是体现了特别的关注和复杂技巧(Gross 1975)。

3. 60年代后期在60年代后期我开始认为,如果动词相关的结构可以根据跟它们相联系的语义角色来加以描述,动词的分类和小句类型的分类可能更有意义。

我留意了一些美国人和欧洲人基于依存语法和配价理论的研究工作。

很显然,对一个动词而言,它的“语义配价”,以及对动词论元的语义角色的描述,是真正重要的。

配价理论和依存语法没有指派跟人们在转换语法学家的研究工作中所见到的同样的分类角色给“谓词”(或“vp”)(Tesniere 1959)。

我相信,我需要的这种语义分类应该能做得更完备更合理,如果不是依靠理论上分离的分布约束,诸如“严格次范畴特征”和“选择特征”,我们可以考虑一个谓词的所有论元的语义角色,其中“主语”就是一个。

最终,联系对假设的基本直接成分--主语和谓语之间相关性的质疑,我提出,动词应该被看作基本上有两个特征跟它们在句中的分布相关:第一是深层结构配价描写(这可以用我所谓的“格框架”来表达);第二是规则特征的描写。

所谓“格框架”的描写差不多就是谓词的描写,即诸如这样一些信息:某某动词出现在包含三个名词性成分的一个表达式中,一个被指派为actor(施事),一个被指派为object(受事),一个被指派为Instrument(工具),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A P I],即“Agent”、“Patient”、“Instrument”。

实际上,我追求的这种描写方式区别了“格框架”(case frame)跟“格框架特征”(case frame features)。

前者被看作是包含某个动词的实际句子里的结构;后者则是各类“格框架”的具体表示,特定动词可以插入这样的格框架中。

在对“格框架特征”进行描写中,我们有可能注意到哪些“格”是必选的,哪些是可选的,以及什么样的选择依存关系存在于其中(Fillmore 1968)。

我们发展出一种对动词的综合的句法语义配价描写。

我们注意到各个分离的配价模式似乎可以区分动词的语义类,诸如感知动词、致使动词、位移动词,等等。

但是,在这些句法配价类型里,似乎丧失了一些语义概括性。

在“give it to John”和“send it to Chicago”之间似乎有重要的差异,但仅通过显示用来区分“give”和“send”的句法规则,差异不能被阐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