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与中国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谚语与中国文化

(文法学院汉语言081班赵彤 200850515133)

摘要:谚语,是熟语的一种,作为华夏民族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包罗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大到民族文化心理,小到个人的生活写照。“谚语是人生的百科全书”①,它们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表现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凝聚着特殊的文化精神,是民族语言修辞的精华之所在,也是民族文化的缩影,因而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

关键字:定义来源分类和意义语义特点民族文化特征

引言

关于谚语的定义,历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将“谚”释为“传言也”,即大家口耳相传形成的一种固定的说法;在陈彭年的《广韵》中则将“谚”释为“俗言也”,即一种口头常说的语词。无论是“传言”还是“俗言”,它们都说明谚语是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民生产劳动的一种书面形式,是对人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总结。这样看来,我们可以把谚语的定义理解为它是人们在对生活和生命进行过一种哲理性思考后总结出来的经验的文字材料。

我国有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不同的方言有自己特殊的语词,从而也就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熟语,各方言区的谚语在全国范围内流传沿用至今,因而逐渐被整个社会成员所接受,渐渐就形成了现在的普通话谚语。在普通话谚语中,一部分是从各个方言区的谚语中继承下来的,如“丑媳妇要见公婆面”,据考证就是最早见于吴方言;当然也有一部分是从普通话谚语角度来统一各个方言区的谚语的,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同的方言区就“癞蛤蟆”的发音是不一样的,最后仍是采用普通话的发音作为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话自然会逐渐取代各个方言,但是保留在熟语中的方言特色是不会消失的,这也说明谚语在历史演变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保留着各自特色的谚语向使用者传递着它特殊的来源,其里面包含的故事就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

正文:

一、谚语的分类和意义

由于谚语是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反映,所以谚语也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概括,以下从不同的类别对谚语进行一些分析。

(一)生活方面

在《大学》中有“三纲八目”的追求,“三纲”即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者属于内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修身则是核心,承上是独善其身,启下是兼济天下,这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态度正好是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心理的总结。生活方面的谚语包含修身、养生、交友、治家、治学、做人、识人、娱乐等。

1、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产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些生活中的规律性的现象,一些社会中的“潜规则”,它们总是很直接的概括出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微妙的关系,什么是非恩怨、进退荣辱、世态炎凉,人们都有了自己深刻的体会,从而人们通过谚语将其总结出来,每每有人自嘲一番的时候,总会在谚语中找出最符合自己心境的句子,这些谚语已经成了中国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当然,这些谚语的出现“一方面表明华夏民族在智慧上的成熟,另一方面却又说明这个民族已经失掉了它的那份最初的纯真”②,这也是一种悲哀。当把一切都看的太清楚的时候,人们就快要失去对美好的期待,失去在同一个物种中应该存在的那份信赖与真诚。当任何人都需要带着“面具”面对彼此的时候,那种透心的凄凉让人会不寒而栗。

就如这句“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它很有穿透力地点明了人与人之间那种冷漠、利用的关系,也刻画出了一个个趋炎附势、油滑狡诈的市侩嘴脸。这听着虽然有些刻薄,却也是实话。相类似的谚语还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等等,这些谚语一方面是在批判那些追求利益、嫌贫爱富的人,另一方面却也符合自然之理,就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人不想有好的前途,谁人不想攀上人生的高峰,一无所求不代表一个人品性高洁,追名逐利也不代表一个人庸俗不堪,这其实是一种矛盾,但正是这种矛盾,才能表现出华夏文化心理的丰富多彩。

2、人生不满百,常怀百岁忧

我们都听过“杞人忧天”这个成语,它是用来讽刺愚蠢的人和他们那些没有必要的担心,但是,如果我们反过来想想,有些人所谓的“没有必要的担心”其实是人类的一种猎奇心理,人们看似在思考一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异想天开”中才有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我们总说有人瞎操心,什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对周围的事物没有关注,那什么新发现也就无从谈起,正是人们积极去思考人生,思考身边的事物,我们的心智才慢慢成熟起来,对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就有了某种期待,也就会不自觉的有了朝某个目标迈进的兴趣和动力。又有人说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哪有时间去思考身后的事,还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没酒喝凉水”来的实际,于是,忧天的杞人是越来越少,嘲笑杞人的“聪明人”是越来越多。造成这种局面的根结在于我们漠不关心的心态,是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对这种人生态度我们应该予以坚决的摒弃。

3、不做杨柳随风倒,要做青松立山岗

和青松一样,“梅兰竹菊”一向是文人墨客钟爱的象征物,它们代表了一种心理追求,一种品性标准,做人就要正直,这是一种最起码的要求,有梅花不畏艰难的勇气,幽兰不为世俗的淡然,青竹不屈强势的执着,菊花不同凡俗的追求,它们拥有的美好品质是对真正的贤士的总结,谚语中这些对自我有约束教化作用的句子不在少数,什么“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它们都阐释了一个刚正不阿的人所应具备的品德。“中国人有许多的清规戒律,这些清规戒律来自人们对自己的道德约束,正因为有了这些道德约束,所以中国人看起来恭谨有礼,比较矜持,比较拘束。并不是中国人缺乏强烈的情感体验,而是因为中国人懂得应该‘发乎情,止乎礼’”③。

(一)生产方面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自古广大的劳动人们就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发现了不少自然的奥秘,用农谚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广泛地运用于农业生产中,帮助人们克服自然灾害,征服自然,这可以算是劳动人们最早的科研的例证。祖先们在日复一日的生产劳动中观察出自然界的各种物象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变化,与气候、土壤、时间等等的紧密联系,然后整理成一系列规律,现在看来仍是有相当大的利用价值,而且在那种时代环境下,这种依靠自然物象来判断的方法既可靠又简单易接受,所以农谚至今仍是广大农民重要的参考。

天气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成熟至关重要,因此在众多的农谚中关于气象的谚语不在少数,以下举些例子: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头九二九下了雪,头伏二伏雨不缺。

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

夏天有奇暑,冬必有奇寒。

同样,通过对农作物自身的观察,也有一些符合实际的规律可以利用:

水是庄稼血,肥实庄稼粮。

要想豌豆肥,多施草木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