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谚语的言语交际作用分析
文学作品中谚语的言语交际作用分析
文学作品中谚语的言语交际作用分析作者:刘嵚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年第05期摘要:文学作品大多由口语提炼,忠实地记录并反映交际双方的交际意图。
其中在言语对话交际的描写中,大量使用谚语这种语言形式。
文章尝试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文学作品中的谚语进行言语交际控制分析,凸现其文学语言口语化、交际化的特点,并总结出语用规则在谚语使用中的作用。
关键词:谚语语汇特点言语交际控制语用功能一、引言谚语作为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口语中的特殊语言形式,以简练生动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风格,传达深刻的寓意并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这种语言形式,不仅存在于人们的口语表达中,而且被众多典籍收集、考释,更多的还留存于文学作品中。
这些文学作品多以描写见长并通过生动、鲜明的语言对话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而在这些对话的使用中,语言已不仅仅是静态的单位,而且是动态的言语。
在特定交际环境中使用的语言,总是用来表达特定的交际意图和语用含义的,尤其是汉语这种基于中国综合式思维模式的语言。
与其他民族的拼音文字相比,汉语显得缺少句型构建的诸多语法规则。
因此,就汉语而言,从语法角度总结出来的种种不足与缺点,实际上几乎都可以从语境中得到信息的补偿。
语用学研究的维度恰恰涵括了语言的产出和理解方面的理论,涉及说话人如何在特定语境下合适地、得体地使用语言,以及听话人如何在特定的语境条件下正确理解或推断出说话人话语含义等方面的实证研究[1],因此更能够合理解释言语过程中的话语生成机制。
文学作品大多由口语提炼,其故事情节往往通过人物的对话铺陈展开,忠实地记录和反映交际双方的交际意图。
其典型特点是对谚语的大量应用。
对这些语汇的理解和运用不仅仅涉及语义、语法因素,更多的是通过对言语交际过程的分析,从语用学的角度展开的。
本文正是从语用学研究的角度,在考察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谚语使用的基础上,对谚语的言语交际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谚语的语汇学特征汉语中的谚语历史悠久、运用广泛,使用频率很高。
关于谚语的修辞手法
关于谚语的修辞手法
谚语是一种广为流传、简练有力、深刻含义的语言表达形式。
谚
语通常是通过对人们的生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委婉体现,来表达
深刻的哲理或道理。
在修辞学中,谚语常常被用作一种修辞手法。
在写作中,通过巧
妙地引用谚语,不仅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还可以起到强化论点、加深情感等多种效果。
谚语的修辞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大众化:谚语是人们日常交流中常用的语言形式,因此在文章
中引用谚语可以造成读者心理上的共鸣,使文章更加贴近大众。
2. 形象化:谚语常常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众人皆知的道理
或劝诫,可以有效地让读者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
3. 强调效果:大多数谚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或智慧,通过巧妙
地引用谚语,可以起到加强修辞论点的效果。
4. 表现气氛:通过妙用谚语,可以为文章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气氛,如温馨、幸福、疑虑、忧虑等。
总之,谚语作为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仅可以
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还可以提升文章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谚语的语言艺术
谚语语言基本特征是它的口语化,除此之外,如何在“三言两句”的范围内,既能揭示一定的经验和哲理,涵盖世间百态,又不是古板的说教或无味的叙述,这要求谚语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
比喻是语言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最古老、最基本的修辞手法。
中国人常说“千古文章一大比”,可见比喻手法之重要。
如同比喻有辞格一样,谚语使用比喻也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语中出现喻词“如”,这是“明喻”。
“人是铁,饭是钢。
”那“是”便是隐藏的“如”、“似”,不说甲像乙,直接说甲是乙,这就是“暗喻”。
“借代”是借相关事物的名称代替与之相关的人和物,说白点就是借甲代乙。
以甲代乙,甲和乙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类。
一类是以部分代全体,甲和乙存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谚语“舌头底下压死人”,“舌头”是代“嘴”,人嘴的议论很厉害,“舌”与“口”是部分与全体。
第二类是以具体代抽象。
谚语“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鲜桃”是具体的物,指的是抽象的“好东西”,“烂杏”代替“坏东西”。
第三类是以形状代本体。
谚语“舌头打个滚,知识记一本”,“舌头打滚”是说话的形状,代替向别人请教,多向人请教就能增长知识。
第四类是以个别代一般。
修辞中“拟人”辞格是把“物”当做人来描写,让“物”有“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感情,从而使人感到亲切、活泼。
“太阳笑,淋破庙”。
太阳是物,笑是人的行为,“太阳笑”把物当人来描绘。
修辞中的夸张辞格是对客观事物故意夸大的描写。
夸张尊重事实而不是歪曲事实,夸张只是把事放大,让人更真切、更清楚看清事物,给人更强烈的感受。
“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说人多团结一致可以创造奇迹,然而黄土变黄金却是夸大其词,并非真事。
“双关”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
在特定的语境下,利用词语在声音或意义上的联系,使用一个语词,表面上一个意思,实指另一个意思,言在甲意在乙,这就是“双关”。
“灯盏无油枉费心”是音的双关。
表面上是灯里没有了油,只能空使灯芯燃烧,枉费灯芯,“心”表面指灯芯,实指心思。
英汉谚语的特点及其修辞功能对比分析
英汉谚语的特点及其修辞功能对比分析[摘要] 谚语是各民族劳动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它以其凝练、通俗、生动、形象、音韵和谐、富含哲理的特点而成为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
本文主要对英汉谚语的特点及其修辞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加深读者对英汉谚语两者之间异同的认识,以促进英汉谚语在英汉语言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白色;隐喻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凝练、通俗、生动、形象、音韵和谐,而且富含哲理,读起来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供人学习与借鉴。
国内外学者对英汉谚语的研究从没间断,从封建的文人学士视谚语为“鄙语”、“野语”到今天的学者们称其为“文化的精髓”。
英语谚语的研究以Smith L.P.的《词与习语》为开山石。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的文化交际活动的频繁,国内外学者又将谚语的研究从谚语的起源、语法功能投向其蕴含的文化等方面(如我国学者平洪和张国杨教授著的《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和王德春先生的《英汉谚语与文化》等),他们试图通过对英汉谚语文化的研究,来探讨两种文化的异同,以缩小民族之间的文化代沟,实现各民族的相互理解和共同进步。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英汉谚语的特点及其修辞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帮助读者加深对英汉谚语两者之间异同的认识,以促进英汉谚语在英汉语言中的有效运用。
一、英汉谚语的特点从英汉谚语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谚语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因此,知识性是英汉谚语的最根本的特点。
当然,除此之外,英汉谚语本身也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值得我们注意。
例如英汉谚语的语言特点、内容特点和民族特点。
现分述如下:(一)语言特点在语言方面,英汉谚语在语音、词汇、句式和修辞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1.语音特点。
谚语能够源远流长,古今习用,除了它有深刻的内容和优美的形式之外,在语音上,谚语往往语音铿锵,朗朗上口,音调和谐,节奏鲜明,有一种音乐美。
汉语谚语主要是通过押韵、双声、叠韵、叠音;英语谚语主要通过头韵、元韵、辅韵和尾韵达到这种语音效果的。
浅析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的结构及修辞特点
浅析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的结构及修辞特点作者:崔元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第08期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惯用语、谚语以及歇后语的结构和修辞特点。
惯用语、谚语、歇后语不但数量多,而且富于表现力,我们应该对它们作更深入的分析,以便能更好地使用。
关键词: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结构特点修辞特点在阅读时,我们常会看到“眼中钉”“钻空子”“耳边风”等词语。
这些词语格式大都比较固定,具有特定意义并具有强烈的修辞色彩,被称为“惯用语”。
惯用语活泼生动,常用来比喻一种事物或行为,相当于一个词或词组,它的意义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推断。
《尚书·无逸》中说“俚语曰谚”,大概是我国最早提到“谚”字并予以解说的。
此后《礼记》《左传》《国语》《说文解字》等文献都陆续解说。
《四角号码新词典》有个简明的说法:谚语是“流传在民间的简炼、通俗、含义深刻的谚句”。
歇后语是一种隐去后文,以前文表达意思的幽默语言。
如以“泥菩萨过河”暗示“自身难保”,以“围棋盘里下象棋”表示“不对路数”。
源源流长的中国文化孕育了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
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都是常用的定型的词语,如同成语一样,作为一个语言单位来使用,也表达一个整体意义。
不同的是成语多用在书面语中,而惯用语、谚语、歇后语多用在口语中,是口语语汇的一部分。
从结构上来说它们大于词,包含了词组和句子的基本方式,在修辞上极富特色,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因此,了解它们的构词特点和修辞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一、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的结构关系(一)惯用语的结构关系汉语词组的结构构成分为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动宾关系、主谓关系和述补关系,在惯用语中,并列关系几乎没有,述补关系也很少,常见的只有以下三种结构:1.偏正结构:如:“马后炮、冷热病、纸老虎、铁饭碗、墙头草、过河卒、传声筒”,这些偏正结构的中心词都是名词。
2.动宾结构:如:“拉后腿、抓辫子、摆架子、唱高调、炒冷饭、背黑锅、开倒车、打退堂鼓、钻牛角尖”。
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
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谚语是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一种表达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的短小而深刻的话语。
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谚语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展现了语言的独特魅力。
从文体学的角度来分析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体现在其简练性和形象性上。
谚语往往采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用尽可能少的词语传达深刻的含义。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这句谚语通过简单的形象比喻,表达出一个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这种简练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使谚语更易于被人们接受和记忆,也更容易被传播。
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还体现在其惯用表达和语言节奏上。
谚语是一种惯用语,它们在口语中被广泛使用,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和生活中的一部分。
“Actions speak lou 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这句谚语,在英语环境中被人们频繁使用,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谚语还有其独特的语言节奏,包括韵律和重音的运用,使得谚语在口头语言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还体现在其引申性和文化内涵上。
谚语往往具有多重含义,经过长期使用和传播,它们衍生出了丰富的引申意义。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这句谚语原指到他乡应当遵循当地的习俗,而引申为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况。
谚语背后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要理解和运用谚语,就需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这也为谚语增添了一份文化的魅力。
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还体现在其修辞手法和语言结构上。
谚语往往采用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比等,使得谚语言简意赅,富有表现力。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这句谚语通过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稳妥和现实的价值。
文学作品中谚语的言语交际作用分析
文学作品中谚语的言语交际作用分析文学作品大多由口语提炼,忠实地记录并反映交际双方的交际意图。
其中在言语对话交际的描写中,大量使用谚语这种语言形式。
文章尝试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文学作品中的谚语进行言语交际控制分析,凸现其文学语言口语化、交际化的特点,并总结出语用规则在谚语使用中的作用。
标签:谚语语汇特点言语交际控制语用功能一、引言谚语作为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口语中的特殊语言形式,以简练生动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风格,传达深刻的寓意并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这种语言形式,不仅存在于人们的口语表达中,而且被众多典籍收集、考释,更多的还留存于文学作品中。
这些文学作品多以描写见长并通过生动、鲜明的语言对话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而在这些对话的使用中,语言已不仅仅是静态的单位,而且是动态的言语。
在特定交际环境中使用的语言,总是用来表达特定的交际意图和语用含义的,尤其是汉语这种基于中国综合式思维模式的语言。
与其他民族的拼音文字相比,汉语显得缺少句型构建的诸多语法规则。
因此,就汉语而言,从语法角度总结出来的种种不足与缺点,实际上几乎都可以从语境中得到信息的补偿。
语用学研究的维度恰恰涵括了语言的产出和理解方面的理论,涉及说话人如何在特定语境下合适地、得体地使用语言,以及听话人如何在特定的语境条件下正确理解或推断出说话人话语含义等方面的实证研究[1],因此更能够合理解释言语过程中的话语生成机制。
文学作品大多由口语提炼,其故事情节往往通过人物的对话铺陈展开,忠实地记录和反映交际双方的交际意图。
其典型特点是对谚语的大量应用。
对这些语汇的理解和运用不仅仅涉及语义、语法因素,更多的是通过对言语交际过程的分析,从语用学的角度展开的。
本文正是从语用学研究的角度,在考察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谚语使用的基础上,对谚语的言语交际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谚语的语汇学特征汉语中的谚语历史悠久、运用广泛,使用频率很高。
现代谚语学家Neal Norrick将其表述为“谚语一贯被描述为是自足的、精炼的、带有训导意义的传统表达方式和有固定的韵文的形式”[2]。
运用谚语的作用
运用谚语的作用1.谚语有什么作用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谚语在语言表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谚语一般凝练、通俗,富含哲理,因此,即便是没有念过多少书的人,用起这种语言来,都达到了十分娴熟的程度,由此可窥见谚语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在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中,谚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一、形式优美,表现力强“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这句谚语,在形式上对称工整,语言简洁,所表达的意思不言自明,着重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用这样的谚语来“论证”,往往胜过冗长而枯燥的说理。
像“毛毛雨,打湿衣裳;杯杯酒,吃垮家当。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也是这类谚语的典型。
在大量的谚语中,较多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借代、对偶、排比、夸张等,这使得谚语在形式上更为生动活泼,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二、折射哲学思想,具有教育功能“谁往天上吐痰,掉下来说会落在他自己脸上。
”,这句谚语通过日常行为的简单描写,但反映出的哲理却是深刻形象的,让人深深体会到“害人终害己”的基本道理。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是说开始时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寥寥五个字,却道出: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
“家合万事兴。
”这句家喻户晓的谚语,让人们深刻地意识到家庭和睦是至关重要的,是事业兴旺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重要之保障。
当然,由于谚语是时代的产物,因此,不免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有的不一定全面,不一定科学,在学习与运用时,需要我们进行具体分析,一分为二地加以看待。
此外,由于语言具有相通性,一些谚语和俗语、惯用语、成语相互渗透,难分彼此,融为一体,但是,这并不影响谚语本身的使用,相反,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些谚语的表现力已经大大扩张,成为广为流传的佳句。
2.谚语有什么作用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谚语在语言表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谚语一般凝练、通俗,富含哲理,因此,即便是没有念过多少书的人,用起这种语言来,都达到了十分娴熟的程度,由此可窥见谚语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及修辞技巧
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及修辞技巧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而文学作品则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
语言运用与修辞技巧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让文学作品更加精彩、生动、美丽,为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
一、语言运用语言运用是指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语言风格、语言表达方式等。
通过正确运用语言,可以让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1. 词汇运用词汇是写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正确运用词汇可以让文学作品更加简洁、生动,也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比如,在描述一个人物特征时,使用“严肃”、“正义”等词汇,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而使用“忧伤”、“悲伤”等情感词汇,则可以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状态。
2. 句法运用句法是指句子的结构和组合方式。
正确运用句法可以让文学作品更加流畅、凝练,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句子结构上,作者可以采用并列句、复合句等不同结构,让句子更富有变化,也更容易表达复杂的意思。
3. 语气运用语气是指作者的语言表达中所呈现的情感和态度。
正确运用语气可以让文学作品更加生动、自然。
比如,在描写一个人物时,通过使用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可以让人物更加形象、鲜明;而运用讽刺、夸张等修辞手法,则可以让文学作品更加幽默有趣。
二、修辞技巧修辞技巧是指作者在语言表达中使用的各种手法和技巧。
正确使用修辞技巧可以让文学作品更加优美、生动、艺术性更高。
1. 比喻比喻是一种将两种不同事物进行类比的修辞手法。
通过比喻,可以让抽象概念更加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作品的情感色彩。
比如,用“黄昏的太阳像一个腰缠万贯的商人,请看他收拾妥当,慢慢地往地平线走去”来描述夕阳的景象,将夕阳比作一个商人,让读者更加感受到夕阳的壮美和富有感染力。
2. 象征象征是一种将具体事物作为抽象概念的符号来使用的修辞手法。
通过运用象征手法,可以让作品更加隽永、甜美,催人泪下。
比如,用“风吹着千万朵樱花,嘹亮的歌声飘荡在天空,这是我们的祖国,这是我们的母亲”来描述祖国的美丽和伟大,通过樱花和歌声的象征,表达了我们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文学作品中的人际沟通与语言运用
文学作品中的人际沟通与语言运用人际沟通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在文学作品中,人际沟通更是成为推动情节发展和展现人物形象的重要元素。
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作家们能够将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绵延悠远展现出来。
本文将探讨几个重要的方面,以揭示文学作品中人际沟通与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
一、言简意赅的对话在文学作品中,对话是展示人物性格、情感和观点的重要手段。
通过人物之间的互动,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优秀的作家们擅长运用简短而精确的对话,让人物真实而生动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之间的对话虽然简洁,却能够准确地传递出深厚的情感,为整个故事注入了强烈的戏剧张力。
二、非言语交流的奥妙在人际交往中,非言语交流往往比语言交流更加直接和有效。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们也善于运用这一点。
例如,《奇幻森林》中的小矮人通过动作和表情来与主人公沟通,而不需要语言的介入。
这种非言语交流往往更富有表现力,能够更准确地传递人物的情绪和意图,使读者更好地融入故事。
三、语言的多重含义语言的运用是文学作品中人际沟通的核心内容之一。
作家们善于使用多层次、多义性的语言,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
比如,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通过角色之间的言辞较量,展现了阶级冲突、权力斗争等社会问题。
同时,作家们还经常使用暗示、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这样的语言运用使得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彩,给读者带来了更深刻的阅读体验。
四、语言的局限性与沟通的困难尽管语言在人际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其局限性。
文学作品中,作家们常常通过描写人物之间的沟通困难,表达出沟通不畅所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这种局限性的展现,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例如,《悲惨世界》中的主人公让-瓦尔简与他的女儿庞梅的交流常常受到语言的障碍,这种困境让读者们更能感同身受,深刻体会到人际沟通的困难和复杂性。
总之,人际沟通与语言运用是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表现形式。
英汉谚语语言特点对比分析及其语用功能探讨
英汉谚语语言特点对比分析及其语用功能探讨徐义云【摘要】谚语是各个民族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谚语以其凝练、通俗、生动、形象、音韵和谐、富含哲理的特点而成为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
谚语集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身,是各个民族劳动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
文章主要对比分析英汉谚语的语言特点和探讨其语用功能,旨在加深读者对英汉谚语在语音、词汇、句式之间异同的了解,掌握英汉谚语所具有的语用功能,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和增强运用语言的能力。
%Proverb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alanguage .They become an outstanding flower because of their conciseness ,popularity ,liveli-ness ,rhythmic harmoniousness and philosophy .Proverbs are knowledgeable ,interesting and literary .They are the fruits of peoples’ wis-dom .This paper conducts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and explores their pragmatic func-tions so that the reader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unds ,vocabularies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so as to enrich their language knowledge and promote the ability of applying languages .【期刊名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4页(P51-54)【关键词】英汉谚语;语言特点;语用功能【作者】徐义云【作者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茂名5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31 引言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凝练、通俗、生动、形象、音韵和谐,而且富含哲理,读起来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供人学习与借鉴。
学谚语的好处
学谚语的好处谚语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传承。
学习谚语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学习谚语的几个好处。
一、丰富语言表达能力谚语是语言的瑰宝,它们简洁、生动、形象,能够准确地表达某种情感、体现某种道理。
学习谚语可以帮助我们学会用更精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同时,谚语还可以增加我们的词汇量,丰富我们的语言资源,让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生动。
二、提升思维能力学习谚语需要理解其中的寓意和深层含义。
通过分析谚语中的隐喻、比喻和修辞手法,我们可以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谚语也可以激发我们的联想能力和想象力,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增进人际交往能力谚语是社会经验的结晶,它们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认识。
学习谚语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言行和思维方式,增进我们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
当我们在与他人交谈时能够恰当地引用一句谚语,不仅可以加深对话的共鸣,还能展示我们的学识和智慧,提升自己在社交场合的形象和影响力。
四、培养智慧和品格谚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准则,它们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对待他人。
学习谚语可以让我们接触到各种智慧的观点和人生的真谛,培养我们的人生智慧和道德品质。
通过学习谚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智慧和经验,从而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五、开阔视野和丰富知识谚语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独特理解。
通过学习谚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同时,谚语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通过学习谚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人类文明的宝藏。
学习谚语具有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增进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智慧和品格、开阔视野和丰富知识等多重好处。
浅析谚语的表现手法
浅析谚语的表现手法谚语是长期以来在人们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历经陶冶,一代代传诵下来的,能够传情达意的语言制品。
它往往用最精炼的语言艺术地概括实际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想象、比喻、比兴、象征、托物言志等手法来阐述发人深省的道理。
蕴藏含蓄、含而不露、智慧丰富,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是其显著特点。
本文从谚语的表现手法分析了其用语形式,以期引起大众对它的关注和重视。
标签:谚语表现手法意蕴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的斗争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提炼而成的一种通俗易懂、精炼概括、寓意含蓄、传情达意、生动活泼、感染力强的短句短语。
它是实际生活中某个方面、某个问题的经验性的哲理概括,具有約定俗成的、流传习用的、比较固定的、准确而又凝炼的思想内容和体态。
它用语凝练,是语言的结晶,被称为“语言的珍珠”。
大部分谚语采用艺术概括的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概括实际生活中的某一个道理,因而其艺术感染力极强。
谚语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形象化的手法(一)说明生活中必须互相帮助两只手才能互相洗干净。
/驴子啃痒,一对一口。
/秤杆离不开秤铊。
/一扇磨,磨不出面来。
/篱绑桩,桩绑篱。
以上例句,以两只手、两扇磨、驴子和啃痒、秤杆和秤铊、篱和桩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互相帮助、互为条件的必要。
(二)在形容有些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别人的长处,或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时常说:癞痢头儿子自己的好。
/人家的芥菜子清清爽爽,自己的瓜果胡里胡涂。
/只见别人身上的虱子脚,看不见自己背上的骆驼印。
/乌鸦说猪黑,自丑不觉得。
以上谚语以芥菜子、虱子脚、瓜果、骆驼印等来形象地说明了有些人看不到或缩小自己的缺点,而盯住或夸大别人的缺点的毛病。
这些谚语形象、生动,道理自然一点就通。
(三)提倡勤劳、节俭,反对懒惰、浪费五忙六月不做工,寒冬腊月吃北风。
/坐吃山也空。
/拾芝麻凑斗。
/不织网的蜘蛛捉不到虫。
/人懒事多,马懒路长。
古代文学中的谚语研究
古代文学中的谚语研究谚语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短小精悍的语句,用以表达某种智慧或经验。
在古代文学中,谚语被广泛运用,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启示的方式。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古代文学中的谚语,包括其起源、特点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研究古代文学中谚语的起源。
谚语作为一种民间智慧的结晶,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社会。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通过谚语来传递生活经验和智慧,这些谚语被口头传承并流传至今。
例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勤劳努力的人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收获。
谚语的起源与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息息相关,它们是人们对生活的总结和反思。
其次,我们来探讨古代文学中谚语的特点。
古代文学中的谚语通常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
这些特点使谚语易于记忆和理解,也使其在文学作品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例如,《红楼梦》中的“一笑解千愁”这句谚语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
另外,谚语还常常采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这句谚语通过对比鸡头和凤尾,表达了人们追求独立和自尊的精神。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古代文学中谚语的应用。
谚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谚语作为主题或线索贯穿整个作品,另一种是谚语作为插叙或点缀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效果。
在《水浒传》中,谚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成为了作品的主题,通过宋江等人的行动来验证这句谚语的真理性。
而在《西游记》中,谚语则被用作插叙,如“独木不成林,单弦不成音”等,通过谚语的点缀,使作品更具韵味和智慧。
古代文学中的谚语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启示的方式。
谚语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智慧和经验传递给读者,使读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一些人生的启示。
例如,《红楼梦》中的谚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告诉我们,虽然物质生活的丰富是重要的,但精神世界的满足同样重要。
谚语的引用与解读
谚语的引用与解读谚语是一种富有智慧和寓意的短小语句,它们以浓缩的方式传达了人类智慧的结晶。
引用谚语是人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生动地点明一个观点、总结一种经验或者给人以启示。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引用谚语的意义以及对谚语的解读。
一、谚语引用的意义1. 谚语的权威性谚语代表了一种智慧的积累和总结,它们通常来自于民间传说、文化积淀和个人经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当我们引用谚语时,可以借用这种权威性来加强自己的观点或者强调某种论述。
例如,当我们在一篇文章中阐述“经验是成功的良师”这一观点时,可以引用谚语“熟能生巧”,从而凸显经验的重要性并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佐证。
2. 谚语的文化底蕴谚语通常承载着一种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和智慧,它们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域和社会环境的特点。
当我们引用谚语时,可以通过这种文化底蕴来丰富我们的表述和理解。
例如,当我们在论述尊重长辈的重要性时,可以引用中国谚语“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来说明在传统文化中尊重长辈的价值观。
3. 谚语的易记性谚语通常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呈现,具有很强的记忆性。
当我们引用谚语时,可以利用其易记性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口头表达的说服力。
例如,在一篇励志文章中,我们可以引用谚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来鼓励读者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勇往直前。
二、解读谚语的方法1. 立体解读谚语通常具有深层的隐喻意义和多重解读可能。
当我们引用谚语时,可以通过立体解读来提取谚语蕴含的更多意义。
例如,当我们引用谚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形容人受环境影响的观点时,可以通过解读中的“朱”和“墨”来延伸谚语的意义,表示不同人际关系对个体产生的影响。
2. 考察语境谚语通常依赖于具体的语境来获得准确的解读。
当我们引用谚语时,需要考虑其使用的特定语境,以确保我们的引用正确理解,并且与文章的整体逻辑和论述相契合。
例如,当我们引用谚语“损人利己”来批评一种自私的行为时,需要确保这个引用与文章的整体主题和论述调性相吻合,以避免引起读者的困惑和误解。
浅析谚语及其语言特
目录【写作提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容摘要】. (2)【关键词】 (2)【引言】 (2)正文 (2)参考文献 (8)写作提纲一、引言二、谚语的类型1、农业生产类2、社会生活类三、谚语的特点1、民族性2、精炼性3、口语性4、地域性四、结束语浅析谚语类型及其语言特点【内容摘要】谚语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以及对所取得的知识的总结,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
作为语言交流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谚语不仅高度地概括民情俗尚,而且直接表达群众爱憎褒贬,既有对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有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反映,表现出一种民族的心态、眼光、民风、世情,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本文根据谚语所描写内容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农业生产类、社会生活两类进行探讨。
而谚语语言中的民族性、精炼性、口语性、地域性特点也值得玩味。
【关键词】谚语;类型;特点谚语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以及对所取得的知识的总结。
在广泛流传的过程中,经过人们不断创造丰富、修改加工、润色提高,逐步形成了凝练、形象、表意精当、透辟深刻等特点。
成为一种流传于人民群众中并世代口耳相传的通俗而简练的语言形式。
可以说: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上定型的现成话,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谚语的类型从谚语的概念可以看出,谚语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是一个多层次的文化宝藏。
它以一种口头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富有魅力,并艺术地反映生活现实。
其中不少谚语浅白通俗又深有寄意,不仅高度地概括民情俗尚,而且直接表达群众爱憎褒贬,既有对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有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反映,表现出一种民族的心态、眼光、民风、世情,为人所喜闻乐诵。
谚语的语用修辞分析
谚语的语用修辞分析朱风云【摘要】对谚语进行语用修辞分析,可以帮助人们在日常交往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成功地交际。
【期刊名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4(026)006【总页数】2页(P839-840)【关键词】修辞分析;语用;谚语;跨文化交际;日常;交往;帮助【作者】朱风云【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外文系,江苏,淮安,22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3对谚语进行语用修辞分析,可以帮助人们在日常交往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成功地交际。
人们的任何言语交际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场合,就特定的范围,向特定的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为了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
特定的环境对语言的使用和理解提出了特定的要求。
所以,理解或运用谚语首先就要考虑其语境。
语境作为语用学的一个主要的研究范畴,在谚语的语用修辞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境对谚语的理解和使用具有极大的制约功能。
谚语使用的环境,既包括语言因素如作品的上下文或说话的前言后语等,也包括非语言因素,如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时代、交际对象以及社会、文化背景、自然环境、语体环境等(Sperber & Wilson 1985/1995:132,王德春1983,莫爱屏1999)。
Verschueren(1999:第三章)把语境划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并提出语境的动态生成观。
由于交际双方的交际目的不同,交际的方式也就不同。
为了使接受者既能准确地理解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表达式的含义,又能获得最佳交际效果,表达者必须选择符合语境的语言表达式。
修辞讲究表达效果和接受效果,其最终目的是追求交际双方人际互动的效果,准确地理解话语的含意(Green 1996:89,Grice 2002:25,李军1998:10)。
谚语的语用修辞所讲的语言效果强调语言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以及它们对语言功能的影响。
它主要涉及语言使用者如何使用语言;如何理解人们刻意表达的言语行为;如何利用语境来推断出意义等等。
英汉谚语语言特点对比分析及其语用功能分析
- 182-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研究英汉谚语语言特点对比分析及其语用功能分析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卢连伟【摘要】谚语是民族语言中的重要组成,是一个意义较为完整的语句。
谚语运用简单的话语反映深刻的道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寓意深刻、短小精湛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方便人们的记忆。
谚语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不仅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还给人以启示,耐人寻味。
【关键词】英汉谚语 语言特点 语用功能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积累的一种语言,是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
汉语谚语是一种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一种重要的习语,谚语具有通俗、形象、生动、精炼、音韵和谐的特点,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可以供人们学习和借鉴。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逐渐缩小各组文化的代购可以促进民族的交流,让各国共同进步。
本次研究主要对比分析英汉谚语语言特点以及其语用功能。
一、英汉谚语的语言特点1.英汉谚语的词汇特点。
谚语通常比较凝练,有形象突出的特征。
而这一特征多表现在人名、地名等词语的应用上,在谚语中常包含数词、人名、地名等,例如汉语谚语中数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人行必有我师”;汉语谚语中人名“情人眼里出西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汉语谚语中地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英语谚语中数词“Three women make a market ”(三个女人一台戏),“Four eyes see more than two ”(集思广益),英语谚语中人名Far from Jupiter ,far from thunder.(远离朱比特,远离雷电。
解:在罗马神话中,朱比特属于主管雷电云雨的神),“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只会用功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英语谚语中地名“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中谚语的言语交际作用分析文学作品大多由口语提炼,忠实地记录并反映交际双方的交际意图。
其中在言语对话交际的描写中,大量使用谚语这种语言形式。
文章尝试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文学作品中的谚语进行言语交际控制分析,凸现其文学语言口语化、交际化的特点,并总结出语用规则在谚语使用中的作用。
标签:谚语语汇特点言语交际控制语用功能一、引言谚语作为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口语中的特殊语言形式,以简练生动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风格,传达深刻的寓意并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这种语言形式,不仅存在于人们的口语表达中,而且被众多典籍收集、考释,更多的还留存于文学作品中。
这些文学作品多以描写见长并通过生动、鲜明的语言对话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而在这些对话的使用中,语言已不仅仅是静态的单位,而且是动态的言语。
在特定交际环境中使用的语言,总是用来表达特定的交际意图和语用含义的,尤其是汉语这种基于中国综合式思维模式的语言。
与其他民族的拼音文字相比,汉语显得缺少句型构建的诸多语法规则。
因此,就汉语而言,从语法角度总结出来的种种不足与缺点,实际上几乎都可以从语境中得到信息的补偿。
语用学研究的维度恰恰涵括了语言的产出和理解方面的理论,涉及说话人如何在特定语境下合适地、得体地使用语言,以及听话人如何在特定的语境条件下正确理解或推断出说话人话语含义等方面的实证研究[1],因此更能够合理解释言语过程中的话语生成机制。
文学作品大多由口语提炼,其故事情节往往通过人物的对话铺陈展开,忠实地记录和反映交际双方的交际意图。
其典型特点是对谚语的大量应用。
对这些语汇的理解和运用不仅仅涉及语义、语法因素,更多的是通过对言语交际过程的分析,从语用学的角度展开的。
本文正是从语用学研究的角度,在考察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谚语使用的基础上,对谚语的言语交际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谚语的语汇学特征汉语中的谚语历史悠久、运用广泛,使用频率很高。
现代谚语学家Neal Norrick将其表述为“谚语一贯被描述为是自足的、精炼的、带有训导意义的传统表达方式和有固定的韵文的形式”[2]。
温端政先生在《汉语语汇学》中将谚语定义为“非二二相承的表述语”。
在这两种对谚语性质的讨论中,谚语都被强调了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谚语是具有表述性(带有训导意义)的语言单位。
这也是谚语区别于歇后语和惯用语的主要特征。
因此,谚语可以被定义为“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俗语”,即谚语具备知识性的语汇学特征。
如“人多推得倒泰山”“戏在人唱,事在人为”“有钢使在刀刃上”等。
从谚语的语义特点上看,其语义结构可以从两个层面考察:(一)浅层义和深层义浅层义,即谚语的字面意义,是从谚语构成的成分及其语法关系直接形成的判断;深层义,即谚语的实际意义,是从一定的语境中体现出来的真正的意义。
这就存在浅层义和深层义的相符问题:一些谚语的浅层义正是其实际意义,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等。
而有些谚语的实际意义则是通过派生的方式产生的,这种意义被称为派生义。
如:(1)老太太听了点头,复叹一口气,说道:“蛾蚁尚且贪生,为人岂不惜命?死的我亦不去管他了,现在活活的要拿你大切大块,虽说皇上家的王法,该应如此,但是有一线可以救得你的地方,在我手里决计不来要你命的。
”(《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三回)(2)“信老担心的很对,一般干部就很难说了,有些干部,我也是亲眼看见的。
”徐义德支持潘信诚的看法。
“当然,十个指头有长短,不能说每一个干部都很好。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一部四九)派生的认知基础在于:对世界的经验使人们从具体事物的原型向外扩展直至边缘成员再发展到更为抽象的事物和概念,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思维发展过程。
这样,人们对具体的、可以直接理解的事物的经验,为认识和理解更为复杂和抽象的事物提供了基础。
借助浅显易懂、认知度高的表层表达方式通过联想、抽象、概括等方式产生深层义,使得深刻的哲理寓于浅显的形象语言中。
因此,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抽象的说理性信息可以通过这种浅显易知的方式最大程度地传递给言语交际的对方。
(二)衬托意义和中心意义谚语在结构上,常常由两个并列的语节组成,前后两个语节在表义上往往有主辅之别。
主义语节代表了整个谚语的中心意义,辅义语节则表示衬托意义。
通常辅义语节起比兴或映衬作用,以增加语义的形象色彩或突出中心意义。
如:(3)刘勋苍急忙大声问道:“现在这几年,树长高了,不是就够着了吗?”引得老人和大家都笑起来了。
蘑菇老人一面笑,一面逗趣地说:“俗话说得好,树高不能撑着天,人老不能过百年。
孙悟空本事大,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
勺子再大也盛不过小盆。
”(曲波《林海雪原》七)(4)宝玉是个迂阔呆公子的心性,自为是那四人承悦贾母之词,后至园中去看湘云病去,湘云因说他:“你放心闹罢,先还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如今有了个对子了。
闹利害了再打急了,你好逃到南京找那个去。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三、谚语的言语交际控制分析言语交际行为始终都受到“目的意图”的严密控制,无时无刻不对话语发挥着强烈的制约作用。
由于说话人的目的意图不同,必然导致言语交际的表现形式不同,这在交际过程中是统观全局的因素。
而言语交际的唯一目标,即交际对象——人,在言语交际行为中是交际目的意图实现的对象,因此,将上述两个重要因素结合分析话语生成和言语交际行为是将语言要素与语境有效融合的合理途径。
此外,在言語交际过程中,不同的目的意图和不同的交际对象都需要遵守不同的语用规则,只有在所有规则都得到确认的前提下(遵守规则以及违反规则生成的特定语用含义)言语交际才能够展开。
文学作品中使用的谚语,总是出现在口语对话中,针对言语交际中人们由于目的意图不同而语用表现不同的现象,可以总结出语用规则在谚语使用中的作用。
(一)论证的语用规则言语交际中,人们总是要对某种观点或理论进行分析和推导,论证其观点和理论的准确性,进而实现使对方接受该观点或理论的目的。
文学作品的对话描写其实就是口语交际的体现,口语中的论证常常只能是一次性的,因此,言语交际中的论证,为求简洁明确,通常引入借鉴类比准则,借鉴已知事理,即通过对已知事理的把握去感知理解未知的观点、道理或借鉴已有的感性体验去体察抽象的概念。
谚语的使用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好充当了这种借鉴类比的作用。
根据谚语的语义特征,谚语的衬托意义可以起到引出说话人所要表示的真实含义的作用。
通过辅义语节的比兴作用,使听话人通过联想等作用对说话人即将陈述的观点有更明确的把握。
如:(5)薛万富:“光靠成树一个人也不行,任他浑身是铁,能打得了多少钉子!”汤师傅:“那是。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嘛!”(孙谦《山村锣鼓》第二章)(6)他用火钳在灶孔里弄几下,火就熊熊地燃了起来。
他放下火钳得意地对我说:“你记住,火要空心,人要忠心。
”(巴金《我的几个先生》)例(5)中,主义语节“一个好汉三个帮”由代表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知经验的辅义语节“一个篱笆三个桩”起兴,说话人汤师傅论证和强调了“做事光靠一个人不行,需要众人的协助和帮忙”这一道理。
例(6)将主义语节放在辅义语节之后,通过对如何让灶火燃烧的方法介绍引出“人要忠心”这一观点,向听话人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促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二)褒扬的语用功能人们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对某人或某事某物发表自己的理性分析或感性情感倾向。
这种感情倾向一般包括褒扬和贬斥两种。
说话人对交际对方的观点、立场与行为表现表达自己的赞同及支持,使对方受到鼓励,这往往要求说话人对对方的赞许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要使对方更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受到认同或褒扬。
理性分析越是充分,褒扬就越具有可信度,赞誉的程度就越高,这些都有助于对方更好地坚持和发扬,也达到了说话人的意图和目的。
对对方的肯定和褒扬进行理性分析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其材料主要来自相类似的事例,谚语的产生直接体现了这一点。
知识性是谚语的基本特征,这种知识正是来源于对相似经验的总结,使用谚语将原先单一的主观评价转化成主观和客观的双重评价,这样显然有助于增强立论的力度。
如:(7)a.“明亮哥,嫂子!”沙官印这个铁打铜铸的汉子,眼里噙满了泪水,“生死关头识真交,我忘不了你们两口子今天的恩情。
”(刘绍棠《地火》一一)(8)a.韩千红:“唷,一个人也不在!呀,是不是大坝又开口了!(他刚要扭身出门,坡上扶苗的人唱起来了,他停下了脚步)好啊,他们已经动起来了!情绪还满好呢!真金不怕火炼,酸枣峪就是酸枣峪!”(孙谦《灾荒年月》)例(7)a和(8)a中的言语实践经验表明,以褒扬态度评价人或事物,就事论事并非没有力度,但如果能够从具有实践经验的角度罗列正面的相类事例,则更能拓展褒扬的宽广度。
试比较:(7)b.“明亮哥,嫂子!”沙官印这个铁打铜铸的汉子,眼里噙满了泪水,“我忘不了你们两口子今天的恩情。
”(8)b.……好啊,他们已经动起来了!情绪还满好呢!酸枣峪就是酸枣峪!”例(7)b和例(8)b对谈论对象的评价也具有褒扬色彩,但是表达的态度比较平淡,与a组相比,缺乏肯定性和可信度,削弱了表现褒扬的诚恳度。
(三)贬斥的语用功能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人们常常需要针对对方的观点、态度、立场、行为,以明确的理智判断和情感倾向来表示否定和训斥,期待对方予以改变,并借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标。
贬斥有自身的语用特点,不仅要涉及到交际过程中的情境因素,也要涉及到人境因素。
在言语交际中要表达对对方的斥责时,可以直接用感情色彩较浓的话语,有时为了避免正面冲突,缓解与交际对方的矛盾,也可以运用礼貌原则和融情原则。
这就需要将情境因素和人境因素相结合。
直接用感情色彩浓重的话语表示贬斥,体现了说话人强烈的斥责语用意图。
因为贬斥不同于文字争论,可以长篇大论地条分缕析,话语贬斥在总体上篇幅较为简短,且句型构建也较为简短。
谚语大多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口语,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口语色彩,其措词的简洁也符合运用贬斥语意的语境。
如:(9)尽管我糊涂,难道这一点也看不出来。
老头子多少还顾点面子,那是一个什么东西,狗眼看人低,难道我还不明白?(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第五章)(10)旺儿回了凤姐,凤姐气的骂:“癞狗扶不上墙的种子。
你细细的说给他,便告我们家谋反也没好事儿的。
不过是借他一闹,大家没脸。
若闹大了,我这里自然能够平息的。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例(9)、(10)用了两则谚语形象地表现出对涉话人的强烈贬斥,通过比喻或比兴的手段借用谚语简洁明了地体现,使听话人或涉话人直接了解说话人对自己的情感态度,收到了良好的语用效果,这主要体现在情境因素中。
而在人境因素的影响下,说话人要体察听话人的感情,注意其说话的得体和礼貌,尽量使自己的言语行为符合礼貌原则,照顾到听话人的情绪,使听话人不会对自己的贬斥过于反感和抗拒,以致中断交际,无法达到说话人通过贬斥期待听话人改变的意图。